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胸3椎體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ps把字體融入到圖片 2025-08-17 16:10:48
四月的女人圖片 2025-08-17 16:09:20
唯美雲彩圖片 2025-08-17 16:04:07

胸3椎體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23 07:35:50

Ⅰ 請問S2.3椎體在什麼位置

骶骨第2,3椎體,位於骨盆的後方。人體的五塊骶椎合成的一塊骨。為骨盆的後壁。骶骨是脊椎骨的組成部分,由五塊骶椎合成,上接第五腰椎,下連尾骨。

Ⅱ 誰有胸部的穴點陣圖片,和骨骼圖片,就是認識人體結構的圖解,,我用來確定我是那個部位痛胸椎這個東西

根據你標注的疼痛位置我認為你是胸椎9 10 11關節其中之一有錯位。請按壓胸椎9 10 11右側關節找到錯位的疼痛點做復位疼痛的症狀立刻就能消失了。

Ⅲ l3 4 l4 5 l5 s1椎間盤在身體哪個部位

L3:第三腰椎

L4:第四腰椎

L5: 第五腰椎

S1:第一骶椎(其實骶骨是5個骶椎融合成的一個整體)

L5/S1椎間盤就是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間的椎間盤。

(3)胸3椎體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以L4~5椎間盤最為多見,佔58%~62%;L5~S1次之,佔38%~44%,極少部分發生於L3~4以上的椎間盤,2個椎間盤同時發病者佔5%~10%。L5~S1椎間盤是整個脊柱最下邊的2個椎間盤,是全身應力最集中的部位,承受的壓力最大。

腰椎活動度較大,脊柱做各種方向活動時對下位椎間盤,尤其是纖維環的牽拉力最大。因為骶椎是固定的而不參與脊柱活動,脊柱活動時骶椎不產生相應的協調緩沖動作,脊柱上位各節段的活動最終均集中在最下方的2個活動節上。因此,L4~5椎間盤損傷的機會最多。

在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西醫治療方法以消炎止痛、牽引治療為主,對於緩解病情進展具有積極作用。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的多發病,常見病,治療方法多,復發很難避免,這是由疾病本身決定的,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當前的主要工作。

Ⅳ T3惟體是身體上哪個部位

胸椎第三節,脖子與肩交界處,最高的一節是胸椎第一節,再向下摸就是丅2,再向下一節就是T3了

Ⅳ T12 椎體在什麼位置

胸12椎體在體表的投影位置。首先沿著位於最下面一根肋骨邊緣觸摸,當觸及到肋骨的根部與其平衡的椎體,就是胸12椎體。

也可以根據兩個髂後上棘連線,平對第四椎體的棘突,然後往上數四個椎體的棘突,也就是胸12椎體的棘突。最准確的定位方法是在體表可以放置金屬異物,在x下面投影確定胸12的位置後,在金屬異物的位置處標志好,一般就是胸12椎體,這種定位方法是目前最正確的。

(5)胸3椎體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人類幼年時椎骨共有33塊(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尾椎4塊)。隨年齡增長5塊骶椎合成一塊骶骨, 4塊尾椎合成一塊尾骨。

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

由椎骨的椎孔、骶骨的骶管和椎骨之間的骨連接共同構成的骨纖維管,上接枕骨大孔與顱腔相通,下達骶管裂孔而終。其內容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經根、血管及少量結締組織等。

椎管壁的構成:

前壁:椎體、椎間盤、後縱韌帶

側壁:椎弓根、椎間孔

後壁:椎板、黃韌帶

Ⅵ 十二胸錐在什麼位置

以下標志可幫助確定脊椎的位置:1、從枕骨結節向下,第一個觸及的是第2 頸椎棘突;它與第2 頸椎椎體約在同一水平。2、當頭部前屈時,可摸到明顯隆起的第七頸椎棘突(大椎)。3、兩手垂於軀體兩側時,兩肩胛岡連線平第三胸椎棘突;棘突下緣約平第3 、4 胸椎間隙。4、兩肩胛骨下角連線平第七胸椎棘突。約平第8 胸椎椎體。5、第十二肋與豎脊肌外緣交點,相當第一腰椎水平。6、兩季肋下緣連線平第二腰椎棘突。7、腰肌兩側可觸及的最長的橫突為第3 腰椎橫突,同第3 腰椎椎體水平。8、兩髂嵴最高點連線平第四腰椎棘突。9、髂後上棘:髂嵴後端。瘦弱者呈隆起頭,年青或肥胖者皮膚表面呈現一凹陷。為骶髂關節中心點和第二骶椎中部的標志。10、骶後孔:骶骨背面的四對小孔,為八髎穴所在。11、骶管裂孔(腰俞):骶尾關節上方正中呈凹陷處。第12胸椎雖無明顯標志,你可先確定第8 胸椎,向下數;或先確定第一腰椎或第二腰椎向上數來確定。

Ⅶ 脊椎的L3.L4在那個位置

L3,L4就是第三、第四腰椎的意思。如圖: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7)胸3椎體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腰1、腰2、腰3的位置在人體的後腰部正中線上,通常位置確定需要根據胸12的具體位置,找胸12之前需要先找到第12肋骨的肋骨頭。

肋骨頭位置大約在腰部與背部結合處,正中線旁開5-6公分左右的位置,能夠摸到肋軟骨頭,肋骨頭確定之後順著肋骨就可以找到第12胸椎,觸摸到胸椎棘突之後往下一個就是腰1椎體的棘突,再往下一個是腰2椎體棘突,再往下是腰3椎體棘突,這種方法是比較簡單一些的。

Ⅷ 胸部的結構組成

1、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態、結構特點、淋巴引流其及臨床意義。
2、胸前壁諸肌的名稱、位置、形態、起止、神經支配及功能,肋間隙的構成及層次關系,肋間肌的名稱、位置、結構特點、起止、神經支配及功能,胸內筋膜的配布,胸廓內動脈的行程及臨床意義。
3、背部諸肌的名稱、位置、形態、起止、神經支配及作用。 1.觀察胸膜的形態,胸膜腔的構成及解剖特點,胸膜頂及各胸膜竇的位置及臨床意義。
2.肺根的組成及各管道的排列關系。氣管、主支氣管、肺葉支氣管的位置、形態、結構及功能。
3.肺的位置、形態、分葉以及與肺內支氣管的關系,肺段支氣管的名稱和走行,支氣管肺段的形態,結構及臨床意義。 1、縱隔的境界、分布、內容及毗鄰關系。
2、上縱隔:胸腺,上腔靜脈及其屬支的關系,主動脈弓及三大分支的毗鄰關系,迷走神經、氣管、食管和胸導管的排列關系,動脈韌帶與左喉返神經的關系。
3、下縱隔:心包的組成,心包斜竇及橫竇的位置與臨床意義。心包各大血管的形態,心臟的位置和外形,心的各腔及心壁的構造,心靜脈的名稱和走行,左、右冠狀動脈的行程、分支和分布,主動脈起始部位的解剖特點。心臟、食管、胸主動脈、胸導管的毗鄰關系及其臨床意義,奇靜脈、半奇靜脈的行程以及與食管靜脈間的關系。
胸部的橫斷面解剖——第7頸椎棘突和兩側肩關節上緣的連線,為頸胸分界線。由於肋骨向前下方傾斜,所以胸骨上緣的位置,低於第7頸椎棘突。頸胸分界面是一個向前下方傾斜的面,而胸部橫斷面為水平切面,所以在胸部上位水平斷面的前半部有頸部的內容。 胸部橫斷面,以胸骨角為標准斷面,以10mm層厚向上、下斷層,胸部橫斷面男性一般有18層左右,女性15層左右。
3.第1橫斷面或稱頸根部的橫斷面,該斷面兩側的肩關節已剖開。斷面中央為第7頸椎椎體。該斷面可分四部分:椎體前部、椎體側部、椎體後部和肩胛區。
(1)椎體前部:該部以氣管為中心。在氣管兩側有甲狀腺側葉的剖面,呈三角形。甲狀腺側葉的外側有頸動脈鞘的斷面,包繞頸總動脈、頸內靜脈和迷走神經。在氣管及甲 狀腺側葉前方有4塊肌肉:
①胸骨甲狀肌:僅位於甲狀腺側葉的前方。
②胸骨舌骨肌:位於胸骨甲狀肌前方,在該肌前方有皮下組織及皮膚。
③肩胛舌骨肌:該肌位於胸骨甲狀肌前方外側,亦覆在甲狀腺側葉的前外方。
④胸鎖乳突肌:位於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前外方,肌腹斷面為長橢圓形,位於皮下。 氣管後方有食管,為一個扁的肌性管,緊貼於氣管膜部的後方。
(2)椎體側部:椎體前外方有頸長肌,該肌後外方有椎動脈。在頸長肌外側有一較大的肌肉斷面為前斜角肌,其後方有中、後斜角肌斷面。在前中斜角肌之間為斜角肌間隙,內有白色的臂叢神經斷面。
(3)椎體後部:有椎管、椎板、棘突和橫突。椎管內有脊髓及其被膜。在橫突與棘突之間有豎脊肌,橫突外側接第1肋骨。在堅脊肌後方,棘突末端兩側有橫行的菱形肌,其外側端有前後方向較寬的肌束為肩胛提肌及其外側的前鋸肌。菱形肌後方為橫分的斜方肌。
(4)肩胛區:肩關節已剖開,關節腔已顯露,在肱骨頭前方有肱二頭肌長頭腱,外側有三角肌包統,內側有肩胛骨的喙突,關節盂及肩胛岡。在肩胛岡前方有岡上肌,後方有岡下肌,內側有斜方肌。在喙突內側有一近三角形骨的斷面,為鎖骨,與其相連的肌肉為三角肌。 前鋸肌、岡上肌、鎖骨及喙突圍成一個三角形的區域,為腋窩頂。內有臂叢、腋血管的分支及脂肪組織。鎖骨斷面內側的血管斷面為頸外靜脈。
胸部的冠狀斷面——胸部冠狀斷面,以腋中線平面為標准平面,以2cm層厚向前、向後斷層。
4.第1冠狀斷面該斷面分縱隔區和兩側胸腔及胸壁。
(1)縱隔區:為中縱隔的冠狀斷面,右心室已切開,在心臟周圍有心包及心包腔。右心室及左心室位於膈肌中心腱上面,與膈下的肝左葉相對。
(2)胸腔及胸壁:心臟右側為右肺,占據右側胸腔。在該剖面上,可見右肺上葉、中葉。右肺水平裂已顯示。右肺上葉與左肺上葉在中線處相鄰,僅隔薄層的縱隔胸膜。左肺上葉的舌葉與心包相鄰。左肺下葉沒有顯露。兩例胸壁由第2~9肋骨斷面及肋間肌構成。第2肋軟骨與胸骨柄下緣相對,在胸壁外前方有胸大肌。
胸部的矢狀斷面——胸部矢狀斷面以正中矢狀面為標准平面,以層厚2cm,向左右兩側斷層。自左向右逐層描述每一個斷面內的結構。
5.第1矢狀斷面該斷麵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胸腔及胸壁,另一部分為肩胛區。
(1)胸腔及胸壁:胸腔內有左肺上葉和下葉,左肺上葉位於前上方,呈梯形;左肺下葉位於後下方,呈三角形,位於膈肌之上,與脾及胃的賁門部相對應。上、下葉之間有斜裂分隔。 胸壁由第3~11肋骨及肋間肌構成。胸壁前方有胸大肌和胸小肌,胸壁後方有前鋸肌。
(2)肩胛區:肩胛骨位於該區中央,肩胛骨前方有肩胛下肌,肩胛骨後方有向後上突起的肩胛岡。岡上窩內有岡上肌,其淺面有斜方肌及鎖骨的斷面;同下窩內有岡下肌、小圓肌和大圓肌等。岡下肌淺面有部分三角肌斷面。肩胛骨下緣與第3~9肋之間,有呈放射狀定行的前鋸肌剖面,其後方有肩胛下肌、肩胛骨及背闊肌。 腋窩位於肩胛下肌、胸大肌和胸小肌以及第3肋骨之間,以諸結構圍成尖向上的三角形腔隙,上部有腋動脈及其周圍的臂叢斷面,腋靜脈位於二者的下方,其餘部分有脂肪及淋巴結等。三角肌與胸大肌之間有一溝,為三角肌胸大肌間溝,內有頭靜脈及脂肪。 sternal angle:是胸部重要的骨性標志。
1、該角兩側平接第二肋。
2、向後平第四胸椎下緣,該平面為:
3、上下縱隔的分界線。
4、主動脈各段的分界線。
5、氣管分叉和食管第二狹窄處。
6、胸導管由脊柱右前移向其左前處。

Ⅸ 胸椎在身體的什麼部位

胸椎位於脊柱胸段,共12個。

第1胸椎的椎體的橫徑較矢狀徑大二倍,第2胸椎以下椎體橫徑變小,矢狀徑增長。橫突自上而下逐漸變短。第5至第8胸椎棘突最長。第1胸椎體側有一個圓形上肋凹和半圓形下肋凹;第9、10胸椎椎體常只有一個上肋凹;第11、12胸椎椎體只有一個圓形的肋凹,橫突短而無橫突肋凹。

從上向下,椎體逐漸增大,這與負重有關。胸椎參與支持肋和構成胸廓的作用。胸椎有12個椎體承受壓縮載荷,椎弓主要承受拉伸載荷,椎板短而寬呈迭瓦狀,可防止胸椎過伸活動。關節突關節的關節面呈冠狀位,因此允許胸椎有一定范圍的軸向旋轉活動,並對向前的移位有較強的抵抗作用。

(9)胸3椎體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整個胸部脊柱略有後突,構成胸曲。各胸椎椎體呈長方形,有時也現雙邊影,雙邊影系左右兩緣的分別顯影。一般椎體之前緣較平直,有的人其中部稍凹陷,使其上、下兩端略向前突。12塊胸椎排列整齊正直或稍向右屈。

每個胸椎椎體都呈方形,上位椎體較小,向下體積逐漸加大。椎體上下兩緣緻密平坦,有時出現雙影。雙影是椎體前後緣分別顯影的結果。胸脊神經,脊髓胸段發出的胸神經共12對,在同序胸椎下緣穿出,都有前支和後支。

胸椎的穩定性明顯高於胸腰段等其他脊柱區域,這主要歸功於胸廓環的存在。在前方由肋軟骨與胸骨構成胸肋關節,在後方則由肋骨頭與相應椎體、椎間盤及橫突形成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