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孩經常感冒發燒,哪些推拿手法能緩解症狀
在孩子感冒發燒的時候,作為一位媽媽,肯定是希望不用葯是最好,所以我會經常用小兒推拿的方法來解決,特別是在出去玩沒有帶葯的情況下,非常實用。
少兒推拿就是通過刺激人體上的穴位和脈絡,達到活絡,活血的作用,有助於孩子增強免疫能力,對於發燒感冒、腸胃疾病等,少兒推拿也是有很好的效果,寶寶生病的話可以按摩病痛對應的穴位,就可以緩解寶寶的病痛,所以對於家長實用性非常強,可以多學習學習,以備不時之需。
『貳』 小兒推拿怎麼退燒,一分鍾學會簡單退燒法
多喝水
喝水可促進發汗,對調節體溫有幫助。而對於發燒多汗,或伴有腹瀉的寶寶,多喝水有防止虛脫的作用。
飲食營養易消化
寶寶發燒時,消化能力減退,故應准備清淡而有營養,並且口感軟爛、易消化的食物。飲食應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如牛奶、米湯、綠豆湯、少油的葷湯等。發燒伴有出汗、腹瀉、嘔吐,但症狀較輕的,可以稍微補充點淡鹽水。
症狀較重者,應暫時禁食,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孩子體溫下降,食慾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如藕粉、粥、雞蛋羹等,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少量多餐。
調節室內環境
注意保持房間舒適透氣,但要注意避免讓寶寶直接吹風。若條件允許,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
適時增減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溫水拭浴
用37℃左右的溫水擦拭寶寶,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汽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擦浴時用力要均勻,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以助散熱,溫水擦浴後用大毛巾將寶寶包好。
在醫生指導下服葯
兒童用葯在用量上有嚴格的規定,寶寶既往的用葯情況、體重和年齡都是用葯的依據,家長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大部分退熱葯則需要根據兒童的體重來計算劑量,並對服葯的最大劑量有規定,在給寶寶服葯前需要多注意。
『叄』 小兒推拿的手法圖解小兒推拿的正確步驟
小兒推拿的手法圖解補肺經/清肺經
1、食慾不振者,加揉板門100次,摩中脘3分鍾,按揉足三里穴1分鍾
圖片標記--頭popupsrc=""data-brushtype="text">治療兒童發燒的穴位按摩臨床上小孩發燒以外感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燒可以試試上述手法,這樣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葯物的副作用。
這類患兒起病較急,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由於小兒的體質不同,病情變化比較復雜,故小兒推拿必須結合時令、氣候和癥候表現的差異加以辨別和處理。
另外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燒。日溫差也較大時,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注重合理喂養,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燒。發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一般來說急性發燒需要1至3天痊癒,長期低熱而用葯效果不佳的患兒相對治療時間長些,因為長期低熱患兒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從發病的本因入手。發高燒: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過發高燒的經歷,額頭滾燙、頭暈目眩,嚴重時不僅渾身疼痛,甚至燒到意識模糊、發生抽搐。人的正常體溫約37.2℃左右。除非體溫超過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則無需太過緊張。
其實,發高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它提醒你的身體可能有疾病出現了。
事實上,散熱對身體有好處,這個體內的防禦措施有消滅外來病菌的功用。如果溫度沒有上升太高,不妨讓它自然散熱,如此有助於排除毒素。
小兒推拿的准備事項
1、按摩時要使用按摩介質。
使用介質後,按摩會順滑很多,不會磨破寶寶的皮膚,就用家裡最常用的不會引起寶寶過敏的介質就好,家裡的嬰兒潤膚油、按摩油、嬰兒橄欖油都可以。
2、媽媽要修剪指甲,以免劃傷寶寶。要搓熱雙手。
3、室溫要合適。按摩時室溫最好控制在20到26度。以寶寶不受涼舒適為宜。
4、媽媽心情平和。按摩是一種愛的傳遞,寶寶需要感受到你的愛。
小兒推拿的注意事項
1、安心的氛圍。無論在家或者旅途中,媽媽的按摩往往是最好的安慰。尤其寶寶生病時,媽媽怕自己按摩不好,會選擇去醫院,這時寶寶免疫力差,容易交叉感染從而使病情加重。再者寶寶對醫院的環境也會容易因不適應而哭鬧。
2、按摩時不宜過飽或者飢餓。哺乳時和之後的一個小時內不做推拿,清晨起床按摩是可以的。
3、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來說,如果是日常的保健按摩,10-20分鍾就足夠了。可以早上和晚上會更加輕松。寶寶生病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4、不要強迫寶寶。按摩是愛的傳遞,不要讓寶寶排斥,寶寶生病時不舒服可能會不配合,媽媽盡量多一點的耐心,可以邊說故事,看書,玩玩具邊按摩,可把按摩當成和寶寶互動的小游戲。
5、寶寶高燒時除了退燒手法的推拿,不做其他保健推拿。
6、寶寶皮膚破損、感染、過敏的部位不做按摩。
7、按摩一般先仰卧位再俯卧位。
8、手法宜輕不宜重,小兒推拿要求手法均勻,力度柔和,平穩深透。
『肆』 寶寶發燒時,如何正確退燒
我家寶寶4歲,發燒次數也不少。對於發燒寶寶的護理,也有了一些經驗,已經可以不用葯,用小兒推拿成功幫寶寶退燒了。寶寶發燒一般會有三個階段:上升期、高熱期和下降期。在不同的階段,推拿的手法也會有些不同。
1、上升期的主要表現是身體很熱,但手腳冰涼,寶寶甚至會一個勁喊冷。這是因為身體需要把熱帶到身體中心部位,四肢循環會變差。這個時候需要為寶寶適當添加衣服,幫助保暖。也可以讓他喝一些溫水。推拿上用平衡陰陽的手法。
3、如果退六腑還是沒效果,媽媽就要用吮痧給熱一個出口,這樣才能更快退燒。吮痧其實是很好用的一個方法,對於喉嚨痛、咳嗽、發燒、扁桃炎、支氣管炎非常有效,幫助寶寶排出體內的熱毒。具體的吮痧位置,根據具體的病症來選。在推拿的同時一定要讓寶寶多喝水,同時加快散熱,取掉蓋在寶寶身上的被子,解開衣服,幫助散熱。
最後提醒一點:退燒不代表疾病好轉,只有真正找到疾病的根源,把引起發燒的根本原因消除,去治本,燒才能真正退下去。其實要帶寶寶去醫院,最好也是在發燒24小時之後再去醫院,因為發燒前24小時血常規也反映不出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即使去了醫院,醫生也是不太能確診,這樣的情況,還不如我們在家裡好好幫寶寶控制住溫度。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就沒有關系。其實寶寶發高燒並可怕,只要在可控的范圍內就沒事,寶寶其實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升級打怪。最怕的是持續低燒,如果低燒一直不退,得去醫院,因為很多大病的前兆是低燒。
『伍』 小孩發燒怎麼刮痧降溫,刮哪裡退燒呢
如果孩子剛開始發熱,一般都是普通感冒,出現發熱,流鼻涕,輕微咳嗽,熱勢不高的,大約在37.5℃--38℃之間的,可以口服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利巴韋林顆粒,高於38℃的就得口服布洛芬顆粒或糖漿,在孩子額頭上貼發燒退熱貼。沒有退熱貼就用冰毛巾(把毛巾打濕後放冰櫃)再取出使用。毛巾捂熱了就再及時更換。
孩子愛貪玩,出了汗,又著涼風,容易發燒,這種情況下,讓孩子喝點生薑紅糖水,稍微發點汗,或者給孩子煮麵條時加點蔥姜,發點兒微汗都可以很快退燒,並且退燒之後不傷正氣!是由外感風寒引起,應服祛風寒、治感冒退燒葯才行。肚臍貼是外用葯,根本無發汗解表作用。鬧不好,還會使小兒體內上火。
『陸』 孩子發燒怎麼按摩退燒
發熱不建議居家自行處理,因為發熱是疾病發生時的一種症狀,自行退熱可能會掩蓋其真正的病情,貽誤診斷和治療。
『柒』 寶寶發燒時,可以通過按摩哪個穴位使寶寶快速退燒
了解感冒發燒的原因
寶寶的正常腋下體溫是36~37℃,超過37.2℃就屬發燒了。雖然寶寶的症狀看起來都是感冒發燒,但背後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醫看來,感冒屬於一種外感病,是感受了外界的風邪所引起的,也就是老人們經常說的“孩子是受了風,導致了感冒”。風邪,有冷風和熱風,所以這感冒也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
1.大椎穴。大椎穴的位置是在我們的頸椎的位置,在兩個肩部連線的中間,但是位置要稍微往下一點,大概在三厘米左右。這個地方是我們的一身陽氣的匯聚之地,因此按摩這里能夠起到很好的解表退熱功效。當然了如果是大人發燒的話還可以去拔火罐,這樣效果會更加的好一些,按摩的次數一般在200次左右。
用的力氣小了,動作就要快,這樣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對穴位造成足夠的刺激。比如推法,一般針對成年人的操作頻率是120-160次/分鍾,而針對小兒,就需要160-200次/分鍾。
另外,操作的時候,用的力氣要均勻,不能力氣一會大、一會小,速度一會快一會慢。只有操作手法規范了,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捌』 能有效緩解小兒發燒鼻塞的推拿手法,是怎樣的
平時更冷靜的媽媽,孩子發燒的話,會心急如焚,總是馬上給孩子吃葯,或者趕緊抱著去醫院難受。如果高燒不退,就會更加焦慮不安。孩子發燒的話,吃葯去醫院的時候,可以用按摩手法加強治療效果。
6、兒童按摩技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勻、柔軟、輕快、持久。
7.實施手法時要注意兒童的體位,原則上讓兒童放鬆為宜,消除恐懼感,方便操作。
8、小兒按摩禁忌:骨折、外傷性出血;皮膚損傷,皮膚潰瘍;燒傷,燒傷;急性、強大的傳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等。
9.每次給孩子按摩最好只針對一個缺點。保健和治療目的太多,按摩的血液太雜,會影響最終效果。
10、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兒童按摩治療前要有明確的診斷,如果父母不確定,請先到醫院就診。
『玖』 發燒搓哪個部位退燒快
大椎穴部位退燒快,位於頸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此穴位適於感冒引起的發燒或高燒不退。
發燒的症狀表現是臉部發紅,嘴唇乾熱,哭鬧不安或者是沒有食慾,都可能是發燒了。發燒時身體的水分消耗比較大,表現為小便尿量減少,小便發黃,顏色較深,這些都有可能是體溫增高的情況。孩子發燒的過程中由於發熱和散熱的不斷發生變化,小孩的表現也會全身不適,疲倦乏力,情緒不穩定,這可能是低燒了。
發燒搓曲池穴、風池穴、大椎穴、魚際穴等穴位退燒快,推拿按摩適用於中低燒的患者,可以通過按揉穴位幫助退熱,一般是建議搓揉曲池穴,可以很好的解熱止痛,搓風池穴可以疏風解表,避免風邪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