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吹滅蠟燭動態圖圖片
擴展閱讀
添加圖片的軟體哪個好用 2025-07-24 03:08:04
帶猴圖片的葯有哪些 2025-07-24 03:07:57
卡通花狗圖片 2025-07-24 03:00:47

吹滅蠟燭動態圖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06 12:34:08

1. 過生日,為什麼要吹滅一根根蠟燭

1.過生日時吹滅蠟燭時延續了很久很久的傳統習慣

將蠟燭插在生日蛋糕上,在切蛋糕之前將蠟燭吹咩,這是一個擁有很長很長歷史的傳統,據考證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就已經這么做了。
2.過生日時吹滅蠟燭是為了向月亮女神表示敬意
據西方歷史記載,圓圓的蛋糕象徵著月亮,而插在蛋糕上被點燃的月亮象徵著夜晚里的月光。因此,點燃蠟燭是一種特殊的祭祀方式,是為了向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表示敬意,感謝月亮女神給人類帶來了月光,使人類的世界即使在黑夜裡也會有光芒。
3.過生日時吹滅蠟燭是一種宗教儀式

古希臘人將蠟燭放在蛋糕的中心,用代表熠熠生輝的「生命之光」。西方人大多信奉宗教,因此,作為虔誠的教徒,他們一直在延續這種宗教儀式。
4.過生日時吹滅蠟燭是一種虔誠的信仰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幾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相信上帝的存在,因此他們普遍相信上帝和天堂的存在。上一條原因我們談到,點燃的蠟燭象徵著「生命之光」,而當蠟燭被吹滅時輕盈升騰的蠟燭煙霧則象徵著人的靈魂緩緩上升直到進入天堂。
5.過生日時吹滅蠟燭能夠辟邪
即使有些西方人不信上帝他們也會在生日時吹滅生日蛋糕上的蠟燭,因為他們相信,吹滅蠟燭可避邪.

2. 科學小實驗的11.蠟燭吹不滅

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操作:
1. 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
2. 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講解:
1. 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2. 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3. 隔著玻璃瓶吹蠟燭,蠟燭會熄滅嗎,為什麼

會。

對著玻璃瓶吹氣時、玻璃瓶的後面會產生低壓,周圍的空氣試圖去平衡這個低壓,便急速地流向玻璃瓶後面,結果這蠟燭的火就被這急速的氣流吹滅了。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不到廣告柱後面躲避風寒的原因。因為在那裡反而會被吹的頭心涼。

做實驗注意事項

1.實驗室內必須存放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必須放置在便於取用的明顯位置,指定專人管理,全體人員要愛護消防器材,並且按要求定期檢查更換。

2.實驗室內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如氫氣、氮氣、氧氣等)必須與火源、電源保持一定距離,不得隨意堆放。使用和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實驗室,嚴禁煙火。

3.不得亂接亂拉電線,不得超負荷用電,實驗室內不得有裸露的電線頭,嚴禁用金屬絲代替保險絲;電源開關箱內不得堆放物品。

4.電器設備和線路、插頭插座應經常檢查,保持完好狀態,發現可能引起火花、短路、發熱和絕緣破損、老化等情況必須通知電工進行修理。電加熱器、電烤箱等設備應做到人走電斷。

4. 聲音為什麼能熄滅蠟燭,求詳解釋

聲音具有能量,它表達了物體的振動,當聲音傳遞到人耳引起耳鼓膜振動時,我們可以感覺到聲音。它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聲波。下面介紹用聲音「吹滅」蠟燭實驗。

實驗器材:田徑比賽時用的發令槍,蠟燭,大一些的拋物面反射鏡一對(或小鐵鍋一對),直徑30cm、焦距8cm的拋物面反射鏡,光具座,燭台,十字夾,試管夾,鐵架台等。

實驗方法: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將直徑及焦距相同的兩個拋物面反射鏡分別固定在鐵架台上相向放置,間距約60~70cm,間距的大小是依照拋物面反射鏡或鍋的大小靈活而定。

(2)在兩個拋物面反射鏡下方放置一個光具座。

(3)測定拋物面反射鏡的焦距。方法一:應用公式(1/v)+(1/u)=(1/f)求之;方法二:在陽光下借用一把直尺測量。

(4)在兩個拋物面反射鏡的中間放一支或幾只點著的蠟燭,在左邊反射鏡的焦點處也放一隻點著的蠟燭。

(5)在右邊的拋物面反射鏡的焦點處打響發令槍,就可以發現左邊反射鏡焦點處的蠟燭熄滅了,而兩拋物面反射鏡中間其他蠟燭未被「吹滅」。

實驗原理:拋物面反射鏡起著把聲音集中到一點(焦點)的作用,在聲音集中的地方點著一支蠟燭,「啪」的一聲槍響,聲音在兩個拋物面反射鏡之間傳播—反射—傳播—反射—會聚,通過左邊拋物面反射鏡焦點處聲波最強,能量最大,空氣的振動就集中於那一點,蠟燭就被「吹滅」了。而中間其他蠟燭未被「吹滅」的原因是它們所處位置的聲波強度不如焦點處。

5. 10種方法熄滅蠟燭

吹氣、罩上罩子、剪斷燭芯、潑水。

蠟燭,是一種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蠟製成,在古代,通常由動物油脂製造。可燃燒發出光亮。此外,蠟燭的用途也十分廣泛:在生日宴會、宗教節日、集體哀悼、紅白喜事等活動中也有重要用途。在文學藝術作品中,蠟燭有犧牲、奉獻的象徵意義。

現代一般認為蠟燭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蠟一類的東西塗在樹皮或木片上,捆紮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也有傳說在先秦上古時期,有人把艾蒿和蘆葦紮成一束,然後蘸上一些油脂點燃作照明用,後來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蘆葦用布纏上,裡面灌上蜜蠟點燃。

易熔化,密度小於水難溶於水。受熱熔化為液態,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的特殊氣味。

6. 吹滅蠟燭的滅火原理 蠟燭為什麼會被吹滅

一種解釋是:點燃一支蠟燭,從側面觀察一下,能看到燭芯和火焰不是緊挨在一起的,它們中間還有一小段距離,這說明蠟燭燃燒時,蠟燭芯並沒有燃燒,實際上是可燃氣體在燃燒。那可燃氣體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蠟受熱分解就有可燃氣體產生。再來看一下蠟燭的燃燒過程。點蠟時,蠟先熔化,在蠟燭芯處形成一個小蠟池,藉助毛細作用,蠟液被不斷地吸上去,在蠟燭芯上部分解成可燃氣體,進而燃燒起來。蠟蒸汽不斷分解,才能使蠟燭燃燒,用嘴一吹,火焰和可燃氣被氣流隔開,切斷了後路,蠟燭自然就熄滅了。

另一種解釋是:大家可能吹滅過蠟燭,也看到過蠟燭被風突然吹滅的情景吧?可是,就是這樣一種似乎司空見慣的現象,深究一下了會發現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問題。例如,為什麼在空氣(包括助燃的氧氣)充足的情況下,蠟燭反而會熄滅呢?根據牛頓的冷卻定律,熱的物體與周圍的溫差越大,冷得越快。冬天,熱茶水涼得快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且,這為了使熱茶快點變涼,人們常用嘴吹氣,這樣就可以把茶水上部的熱空氣吹走,換成冷空氣。根據牛頓的另一個定律,熱的物質表面積越大,冷得越快。把茶倒入茶碟里涼得越快,就是因為如此。
這兩個定律都適用於蠟燭。就是說,通過吹氣可把燃燒著的蠟燭的蒸氣冷卻到燃點(這個溫度以下,蠟燭的蒸氣不會燃燒)以下。1.如果往蠟燭的火焰上吹氣,可把火焰周圍的熱空氣換成冷空氣;2.可破壞燃燒著的蠟燭的蒸氣的球形(火焰不是球形),使其表面積擴大,根據簡單的幾何學,可知所給體積的物質的最小表面積是球形。

祝好!

7. 15種蠟燭熄滅方法

1、吹氣,降低溫度;用嘴吹蠟燭的火焰,加快了周圍的空氣流動,使蠟燭火焰溫度降低。

2、罩上罩子,隔絕氧氣;用杯子將蠟燭罩住,當蠟燭燃燒消耗掉杯子內的氧氣時,蠟燭因與氧氣隔絕而熄滅。

3、剪斷燭芯,移走可燃物;將蠟燭從燈芯出截斷,因沒有可燃物而熄滅。

簡單的證明實驗:

點燃蠟燭,在蠟燭上方罩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5分後迅速倒轉燒杯,發現燒杯內壁變模糊有水珠生成,說明蠟燭燃燒生成水。

向燒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觀察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8. 誰有'蠟燭熄滅'的動態圖片

算了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9. 熄滅蠟燭的10種方法

具體如下:

1、吹氣,降低溫度; 用嘴吹蠟燭的火焰,加快了周圍的空氣流動,使蠟燭火焰溫度降低。

2、罩上罩子,隔絕氧氣;用杯子將蠟燭罩住,當蠟燭燃燒消耗掉杯子內的氧氣時,蠟燭因與氧氣隔絕而熄滅。

3、剪斷燭芯,移走可燃物;將蠟燭從燈芯出截斷,因沒有可燃物而熄滅。

蠟燭精神:

奉獻精神,燃盡自己,照亮別人,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徹底精神,全心全意,毫無保留,「蠟炬成灰淚始干」。

這種精神詮釋的是教師。 「蠟燭精神」是一種淡泊名利、默默奉獻、傾其所有、充滿愛心的精神,是一種為了教育事業永不言累、永不言悔的精神,其實,這也正是師德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