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馬群是哪個朝代的圖片
擴展閱讀
ps給圖片背景加雜點 2025-07-25 22:28:28
男人獨坐喝酒的圖片 2025-07-25 22:09:00
卡通男人圖片暴躁 2025-07-25 21:55:28

馬群是哪個朝代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03 22:47:50

① 塞翁失馬中的塞翁是什麼朝代人

塞翁失馬,出自《淮南子·人間訓》,而《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是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前179—前121年,漢高祖劉邦之孫厲王劉長之子)及門客李尚、蘇飛、伍被等共同編著。

所以故事中的塞翁應該早於西漢!
至於具體的時間出處應該沒有!

中華在線詞典:

塞翁失馬
sài wēng shī mǎ
〖解釋〗塞:邊界險要之處;翁:老頭。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示例〗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安知非福」。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

典故故事

塞翁失馬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這個故事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漸漸地濃縮成了一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它說明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

② 宋代時期畜牧業的發展有什麼變化

宋代,傳統官營牧場所在的西北邊郡多為少數民族佔領,宋朝廷將馬分散到各地飼養。

宋代初期,養馬最多時達15萬匹,以後官營養馬明顯衰落。由於馬匹不能滿足需要,故從少數民族地區大量購進,茶馬互市由此發展起來。

北宋與遼、金、西夏少數民族政權並立,疆域縮小,北境受遼、金威脅侵擾,農、牧業都比唐朝時萎縮。牧場偏重於內地,養馬政策搖擺,機構分合不定,養馬業不景氣。

慶歷年間是北宋軍備最好的時期,官馬總數超過20萬匹,但不及唐代官馬的一半。此時,南方水田增多,水牛、黃牛、豬和家禽的飼養也相應增加。

遼、金、西夏畜牧業相當發達,各個政權對畜牧業很重視,新刊本《司牧安驥集》就是金的附庸政權偽齊劉豫徵集刊刻的,使此書得以流傳下來,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部中獸醫學專著。《黃帝八十一問》是金朝人撰寫的古獸醫學重要篇章。

北方崛起的蒙古族統一全國後,建立了元王朝。元代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建立了規模很大的牧場14處。元代開辟牧場,擴大牲畜的牧養繁殖,尤其是繁殖生息馬群,成為元朝廷的一貫政策。

③ 等~ 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美術的介紹

戰國秦漢時期的美術
我們知道春秋時期是奴隸制逐漸瓦解的時期,當時中央的周天子已經失去了領導地位,各個諸侯國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開始了變法改革的運動,在戰國時期完成了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化。思想領域中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文學藝術也都取得了輝煌燦爛的成就,在中國文化史上又揭開了新的一頁。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大帝國,然後就是代秦朝而起的漢王朝,更是一個統一強盛的,在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個王朝。所以戰國、秦漢的美術取得了飛躍的發展。
一:繪畫
戰國繪畫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在西周的一些宮殿裡面裝飾性建築物上,就已經有古代故事和歷代帝王的一些壁畫,在戰國時期建築物上的壁畫已經相當普遍了,有的沒有保存下來,但考古發現了當時的一些珍貴文物,提供了一些繪畫的資料。
例、1(人物龍風圖)
現在我們在美術史上看到的獨立的繪畫作品是在湖南長沙戰國楚墓當中,出土的兩幅畫在絲綢上的圖畫,一幅是畫著穿著華麗衣服的女性,兩只手作揖供拜,空中有游動的龍和展翅的風,整個女人的身材是非常勻稱的,龍和風的動態也非常鮮明;另一幅畫的是頭戴高冠,身穿長袍的男人,腰裡挎著寶劍正在站在龍的背上,手裡拿著韁繩,牽引著龍在空中飛騰,上面有花蓋掩護著,龍尾上有隻仙鶴,龍的下面有一條魚,人物是飛騰在大海的上空。
例、2(人與玉龍)
這兩幅畫都是在長沙楚墓中所發現的,龍和風都是傳說當中的幻想動物,它們的形象在原始社會和商周青銅器上都已經出現了,它們被認為具有一種非凡的神力,所以在戰國時期被認為是導演人升天的一種神獸,兩幅畫出土於分別男女不同性別的墓中,所以它不是作為我們今天欣賞的藝術品,而是作為喪葬裡面引導靈魂升天的引魂帆,但畫中得人物代表了死者的肖像,神態非常莊重、比例准確,我們看裡面的線描也非常的流暢,可以看出當時的繪畫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例、3(宴樂水陸攻戰紋壺)
當時在戰國時期的繪畫成就,我們通過工藝品的裝飾上也可以考察到。在戰國時期的一個銅壺上面就刻著宴會、打獵等的一些花紋,一些生活中的形象的出現,代替了西周時期的那種神諭的裝飾形象,我們可以從這個器物上分幾層來表現的,有採桑、打獵、宴會和水陸攻戰等情景,為了讓大家看的更清楚我們用紙把它踏下來,形成平面讓大家觀賞。我們看最下面的一層,一邊是表現射箭習武的形象,另一面是表現採桑,婦女們梳著長長的辮子,在樹上勞動。第二層是表現貴族間的宴會,主人端著酒杯向客人敬酒。下面還有人演奏音樂和跳舞,在跳舞的另一邊表現了射獵的場面,在水邊上有很多水鳥,射手們正張弓射箭,箭後面有一根線繩,射中後可以把鳥找回來。最下一層是表現戰爭的,一邊是表現水戰,兩只艦船已經開始交手了,船頭的人拿著短武器,後面的人拿著長武器,船艙內是劃船的人,船底下還有人在潛水來破壞對方的船隻。另一邊是表現陸戰的,表現一方正在攻城,上面一條橫線表示城上,斜線表示攻城的雲梯,一面是攻城,一面是守城,攻城得人奮不顧身的向上沖,守城的人玩命的防守,並用滾木雷石往下砸,上去的人有的被捉住砍下了頭,有的人掉下了城牆。
我們知道在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諸侯們為了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進行政治改革,講究耕戰,注意發展自己的生產和軍事力量。這張畫有著豐富的生活情節,場面和構圖也非常復雜,它表現了戰國時期社會面貌的縮影,表示了當時時代的巨大變化,雖然它是一種裝飾,但我們能看到戰國時期繪畫的成就。
例、4(狩獵紋銅鏡背面圖案)
這是在河南洛陽出土的戰國銅鏡,在鏡後的裝飾紋上也體現了一些當時的繪畫成就。這是用青銅鑄的鏡子,背面加了很好的裝飾,並還鑲了金和銀,有一個局部是表現一個騎馬的戰士和老虎之間的一個狩獵的場面。可以看出老虎是非常兇猛的,戰士又是非常鎮定。我們可以看一下模本。老虎雖然很兇猛,但讓戰士逼到窮途末路,它正在拚死掙扎反撲過去,而戰士表現出鎮定的神態,正在看準時機結果了老虎的性命。這個人虎對峙的話面,反映了戰國時期人的自信心。
另外在戰國的漆器上也保留了一些形象。中國對漆的使用很早,在原始社會我們就已經見到,在商周的墓葬中我們就已經發現了漆器。但是在商周以後漆工藝才有了重大的發展,從而代替了青銅的地位在社會上廣為流行。漆器在湖南、河南、湖北等楚國的疆域裡面的墓葬發現的最多,多是紅顏色、黑顏色為主調的配以其他的顏色造成一種明快絢麗多彩效果。漆器上畫有繪畫。
例、5(漆器畫)
上面畫的有狩獵的圖案,一個人正在拉弓射箭,下面還可以看到一些鳥的形象和圖案的裝飾,可以看到當時繪畫的一些面貌。
(2)、秦漢的繪畫
秦朝的統一到漢朝的建立先後經過了400多年,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影響最大的王朝,在科學、文化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秦朝建都在咸陽,時間很短,但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在咸陽蓋了許多的宮殿,牆壁上都畫有壁畫,現在的咸陽宮早已變成了一片廢墟,但通過考古挖掘仍然發現了咸陽壁畫的一些殘跡。
例、1(秦咸陽宮壁畫殘跡)
這些壁畫中有馬車、人物、花木等,從壁畫上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咸陽宮的壁畫已經是相當的華美。
漢朝建立以後,以儒家思想作為統治思想,重視繪畫的宣傳作用,創作了許多作品。根據記載漢宣帝時就曾在宮廷里的齊門閣中畫功臣像,作為對功臣的表揚。東漢靈帝的時候也在洛陽雲台畫這個功臣像,另外還在宮殿裡面畫一些古代帝王、功臣孝子等,以達到宣揚封建禮教的目的,這些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他們都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那麼研究秦漢時期的繪畫成就還依賴於考古挖掘的一些地下出土文物。
(3)、西漢帛畫
現在關於漢代的一些主要作品是畫在絲綢上的一些繪畫。
例、2(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畫)
在湖南馬王堆西漢墓裡面,當時長沙國的丞相和他的夫人的墓里,都有帛畫出土。裡面有一幅帛畫,長有204厘米,畫面分天上、人間、地下三個部分,主要內容是表現祝願死者升天的思想。天上的那部分充滿了想像,正當中有主宰世界的之神,叫做蛛龍,人首蛇身,睜開眼睛就是白天,閉上眼睛就是黑夜,呼吸就是刮風。另外一邊是太陽,下面是樹,樹種還有一些太陽,傳說古代一共有10個太陽。一邊是月亮,月亮里有蟾蜍和玉兔,還有一個婦女向月亮上飛去,也就是古代傳說的長娥奔月的故事。在向下一點的正中,是朝向天國的大門,並且有兩個人在把守,所以整個天國充滿著幻想和浪漫主義的色彩。中段畫的是長沙國夫人的形象,穿著高貴的綉花服裝,神情莊重,前面有人跪著迎接她,後面是侍女跟隨著,非常氣派。出土的時候屍體還沒有腐爛,所以能夠保存完好。在下面的是想像的地下情況,畫的是一個巨人在兩條大魚上面,在古代人的想像中地面是浮在大海當中的,巨人兩手托著地面,底上排列了一些鼎壺等等的一些器物,大概是表現祭祀死者的場面,所以我們看整個的一幅帛畫,它的篇幅是相當大的,而構圖也很復雜,色彩很豐富很明快,用筆相當的精細,天上和地下部分都描繪了不少的神話形象,充滿了豐富的想像,使女性的形象更具有肖像畫的特點,一定程度代表了西漢繪畫的高度水平。
(4)、漢代的墓室壁畫
漢代是尊崇儒家思想的。提倡孝道,也就是先輩死了後輩要把他的墓室布置的和生前一樣,所以地下墓室的牆壁上都帶有壁畫,當發掘時,土被掀開之後我們就可以立即看到這些壁畫。
例、3(漢代墓室壁畫)
這種墓室壁畫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表現了一些神仙思想、天上的一些天象、神仙等,表現一種升天的願望。有的表現人間如何享樂、如何有地位、高頭大馬,出門以後前面有長長的車隊。還表現宴會上觀看雜技、有多少財產等。有的表現歷史人物,利用歷史人物來宣傳人的道德規范。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帶有壁畫的漢墓,這些漢墓較多。如河南洛陽、山西平鹿、河北望都、河南密縣、遼寧遼陽、甘肅的九泉、內蒙的和林格爾等都發現了帶有不同風格的墓室壁畫。
例、4(西漢卜千秋墓室壁畫)
這是河南洛陽卜千秋漢墓壁畫,是具有代表性的,壁畫是畫在墓頂上,但它殘破的比較厲害,我們只能看一下模本,主要畫的是升仙圖,在裡面有太陽和月亮,有人類的始祖伏曦,他是人面蛇身,然後就是兩個死者,女的坐著鳳凰,男的站在龍身上,他們正在升天,另外天上還有一些神獸,象孔雀、白虎等在雲彩里飛騰,形象畫的非常生動,可惜我們看不到色彩,原來的色彩是紅、綠、赭、紫等顏色,非常豐富和鮮明,線條是非常的奔放,畫面非常有氣勢,這些朱雀和虎都非常的生動,賦予變化。發現比較多的是東漢墓。
例、5(望都東漢墓壁畫)
河北望都東漢墓的壁畫也是有相當代表性的,壁畫主要畫在前面墓室的四壁和通向後面墓室的甬道上,墓主人是一個高級的官吏,主要畫的是他手下的從屬官吏,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出門給開道的一些人物,人物的神情、眼神、胡須等都注重表現人物的神態,非常自然,而在上顏色時還運用了一些暈染的手法。
例6、(內蒙和林格爾東漢墓)
內蒙古和林格爾的東漢墓所埋葬的是一個東漢王朝派去的一個官吏。這個墓的繪畫是非常豐富的,共有50多幅,其中有死者生前陞官的大場面,有許多的車馬,非常的氣派,表現了他的權勢,另外壁畫中還表現了他的宅院、衙門、庄園。漢代的武功非常強大,所以說軍事力量強大,在繪畫中塑造馬的形象也是非常成功的。
例、7(馬車)
我們能夠看到駕車的馬,只是寥寥幾筆就成功的表現出馬向前飛奔的形象 ,身體非常的粗壯,而腿又是非常的有力,既有寫實又帶有一種誇張的手法。下面還畫了三個小馬,小馬下面是一個馬群,畫的非常精彩。馬鬃的一些質感和筋骨都非常粗壯,而且有一些水墨畫的味道。
例、8
和林格爾墓畫還畫了一些觀看精彩雜技的場面,最上面有觀看的貴族,在下面有一個大鼓,有兩個人正在敲,大鼓的周圍是一些雜技表演,有登車輪的,有倒立的,上面有一個人正在扔飛刀,還有一個女演員正在跳舞,整個場面非常優美。
(5)、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
畫像石是在石板雕刻出來的形象,畫像磚是泥坯在模中印上圖案,然後再如窯燒紙而成的。畫像石和畫像磚原來都有一些顏色,後來都脫落了。畫像石主要用於建造墓穴和祠堂用的,棺材上也用畫像石裝飾。而畫像磚主要是用於磊制墓室,畫像石和畫像磚都帶有繪畫雕刻藝術的特點,所以有的畫像石、畫像磚的墓規模非常大,墓室的門和四壁都滿雕這些石刻畫。
例、8、9(山東孝唐山畫像石)
畫像石有很多不同的表現方法,有的是在圖版刻成,裝飾銀線作成的圖畫。這是山東東漢祠堂中的畫像石,裡面雕刻的是一群馬隊,再造型上雖然質朴,但很好的表現了馬的動態,後面是馬拉的一個鼓車,車上有兩個人在敲鼓。
例、10 (武氏祠畫像石)
山東武氏祠東漢祠堂,祠堂中全部在石板上有刻的圖畫,刻法是把形象周圍往下鏟下一層,形成凸出起來,然後在上面刻線,是這樣的特殊手法。這是一面山牆,上面是一些古代帝王的一些圖象,下面一層是古代孝子的圖象,漢代講究孝道,非常有特點,拿著鏟子鋤地的是神農,古代他發明了農業。拿著工具的是大禹,大禹治水,主要為歷史做出一些貢獻的歷史人物,其他的是一些孝子圖。在孝子圖下層是一些古代刺客的圖畫,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常招募一些殺手,來殺死自己的敵人,得到主人的優待,舍死以報答主人等這樣一些人物,在最下層是一些車馬圖畫。武氏祠的畫像石是非常廣泛的,既有天上的形象,又有人間歷史的形象,包括著各種各樣的歷史故事。從中可以看到漢代各種各樣的題材。
例、11(荊軻刺秦王)
下面我們看一下單獨的畫面,看看武氏祠是怎樣表現人物的。這是荊軻刺秦王的畫面,它表現的是戰國時,燕國受到秦國的威脅,然後招募了一個敢死英雄荊軻前去秦國去行刺秦王,他假意歸順秦國,得到了秦王的優待,得到了秦王的接見,在接見過程中,他進行了行刺,但沒有成功,這張畫就是表現荊軻行刺的過程,但他做最後的努力把匕首扔出去,並刺穿了柱子,後面有人把他捉住了。這幅畫我們可以看到具有古樸的味道,秦王的驚慌失措,荊軻的勇敢,這樣一個觸目驚心的情節選擇的非常成功。
例、12(河南南陽鬥牛畫像石)
河南南陽是東漢皇帝劉秀的家鄉,這個地方在政治、經濟上都非常重要,也發現了很多畫像石墓,這些畫像石都刻工粗曠簡練,善於表現一些斗獸的場面。這是鬥牛的場面,前面的野牛在奔跑,後面的人拿著弓箭在追,表現了一種劇烈的動態。
例、13
這也是河南南陽的畫像石,表現出雜技和舞蹈的場面,動作非常生動,女演員甩著長長的袖子在跳舞,男演員表現耍瓶子的雜技,然後是一個正在拿大頂的,旁邊還有一些樂隊伴奏,表現除了東漢貴族的生活。
例、14(陝北王德元墓畫像石)
這是陝北地區的畫像石,陝北在漢代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出土了很多將軍、官吏的墓,在墓里就有畫像石,畫像石用比較小的畫面來表現各種各樣的情節。如耕地場面,這種場面不容易畫到畫面裡面,但很巧妙的是把耕地的牛和人畫到畫面外面來,好象從畫面中走出來的感覺,這種方法非常巧妙。下面是表現豐收的農田,表現出當時的貴族具有財產和奴僕的情節。
例、13(四川地區出土的東漢畫像磚)
在磚上的一些浮雕畫叫畫像磚,畫像磚主要流行在四川地區,表現的生活景象非常豐富。這個就是表現一個貴族的宅院,主人在大廳里接待客人,院子里有仙鶴在跳舞,一旁有一個高高的樓,還有僕人在掃地,我們看一下模本。
例、13-2(模本)
我們能看到,漢代再表現建築和空間的時候,包括運用透視學的方法來畫畫,已經有了一定的辦法了。
下面我們再看幾幅東漢時期的畫像磚,這個畫像磚叫做(弋獵收獲畫像磚)。
例、14(弋獵收獲畫像磚)
上面是打獵射鳥,射鳥的場面我們在戰國的初期看到過,這個表現的更為真實更為生動,荷花在池塘裡面開著,天上布滿了鳥,形成了一種非常富有詩意的勞動場面,有人在揮動大鐮刀在收割,旁邊在有婦女在送飯。
例、15(宴樂百戲畫像磚)
這是東漢四川地區出土的(宴樂百戲畫像磚),最上面有一男一女,是貴族在那喝酒觀看雜技表演,下面的人在奏樂,表演一共有四個人,其中的一個正向空中扔起幾個球,另外的一個人胳膊長放著一個瓶子表現平衡的技巧,最下面的兩個人正在跳舞,一個女演員正舞動著長袖子,有一個男演員做著一些滑稽的動作,非常生動的表現了這個歌舞雜技的場面。
例、16(醇米)
象一些表現勞動的場面也非常生動,這是醇米,後面是谷倉。
例、17(採桑)
這是採桑,有一個人用一根長竿子在樹林裡面正在採桑。這些畫像磚無論是對環境的刻畫,風景的描寫,人物動態的塑造等等,都是非常活潑生動富有生活氣息的,可以說是漢代藝術的精品。
二:戰國秦漢的雕塑
戰國秦漢時期的雕塑有了很大的發展,首先一個重要品種是俑,我們知道在奴隸社會一個奴隸主死後,都要殺掉許多的奴隸,來為奴隸主殉葬,戰國時期由於社會的進步,這種用奴隸殉葬的方式已經取消,取代的是用木頭俑和陶土燒造的人型俑來代替,所以就出現了俑的品種,後經過戰國、秦漢、唐代,俑成了雕塑中很重要的一個品種。
例、1(長沙出土的持劍木俑)
長沙出土的一個木雕的俑,我們可以看到他用了很洗練的手法,抓住大體大面成功塑造了一個人手拿寶劍的這樣的一個形象,有的俑塗漆畫彩非常漂亮。
例、2(漆彩木俑)
這是出土於河南信陽的一個彩色木俑,整個眉和眼都是畫出來的身上塗上彩表示穿的花衣服,還是一個地位比較高的人物形象。
例、3(洛陽銅俑)
這是洛陽出土的銅俑,表現了一個女孩手持兩個棍子的神態。
戰國還有一些工藝品,表現了一定的雕塑水平。
例、4(十五連盞銅燈)
這是一個銅燈,銅燈上有很多的燈碗,最巧妙的是在這銅燈的枝子上有很多的小猴在玩耍,而樹下面有很多人在喂著猴子,巧妙的表現了人和動物之間的情景,非常有趣。
秦漢時期的陶俑在藝術水平上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我們看到的是秦始皇的兵馬俑群。
例、5—1(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在做皇帝之後,就征調大批的民夫、士兵和罪犯在陵同麗山這個地方為其修造墳墓,規模宏大而豪華,在1974年在離秦始皇陵1000多米的地方發掘了巨大的兵馬坑,充分的顯示了秦朝的雕塑的高超水平,現在已發掘了三個擁有眾多兵馬俑的坑,僅1號坑的面積就有14000平方米。
例、5—2
長條的長廊,隊列都是按兵馬布陣而排列,陶人都有真人般大小,上面上著色彩,有穿著盔甲,各個精神抖擻、鬥志昂揚。
例、5—3
這些兵馬俑包括各種各樣的人物,有指揮作戰的將軍,這是一個善於指揮的高級將領的形象。
例、5—4
有拉弓射箭的弓箭手,臉上的肌肉的質感和身上的盔甲的質感 都刻畫的非常成功。
例、5—5
兵馬俑的馬和真的一樣大小,雙耳豎起,充滿了警覺,彷彿命令一下,立刻飛奔走向戰場一樣。
例、6
值得注意的是在秦始皇兵馬俑坑裡面還發現了一組銅車馬,四個馬拉著車,用銅而鑄,整個塑造的非常真實,車的各部件都非常齊全,據歷史記載秦始皇在建造咸陽宮同時,曾經搜集天下的銅,在宮門外麵塑造了12個大的金人,可惜沒有保存下來,但是從秦始皇兵馬俑巨大的群雕中仍然可以看到雕塑藝術的日益進步。
例、6
在西漢雕塑作品裡面,西漢著名大將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可以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霍去病是漢武帝時的著名將領,他英勇善戰,曾經六次出征匈奴,特別是在公園221年祁連山的一次戰斗,更是戰果輝煌,穩定了北方的邊疆,他死時僅僅24歲,漢武帝為了表彰他的功勛,特意把他的墳墓建造成祁連山的樣子,在自己的陵墓旁邊作為陪葬,又在陵墓旁邊建造了大型的石刻,現在保存下來的一共有14件。其中有馬踏匈奴、卧馬、躍馬、牛、虎、象等多種形象。
例、7(馬踏匈奴)
最著名的是在霍去病的墓前的(馬踏匈奴)的石雕像,石馬非常有力的仰然挺立,在它的身下是一個手拿弓箭的匈奴侵略者,這樣以象徵的手法概括了霍去病的偉大功績,是具有意義的歷史紀念碑雕塑。
例、8(卧馬)
其它象(卧馬),馬雖然卧著,但好象馬上要佇地而起這樣一個動勢。
例、9(躍馬)
這是在一塊大石頭上刻的躍馬,彷彿馬要一躍而起。
例、10(石虎)
這是石虎在做著一個趴伏的動作。
這些個石雕,不做過分的真實描寫,而是根據石塊的形狀略做修改加工,抓住一種大的神態,給人以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塑造的手法在古樸當中而具有別有一種生動的意趣。
例、11(西漢騎兵俑)
漢代的陶俑的形象是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大型的兵馬俑仍然還在繼續,在陝西咸陽漢墓里發現的陶兵馬俑,千軍萬馬表現的非常有氣勢。
例、12(撫琴俑)
漢代實行後葬已經形成風氣,俑大都是以陶燒制的,也有少數是木雕和銅鑄的,西漢的俑還沒有脫離古樸的階段,東漢的俑在塑造人物形象技巧上已經 有了很明顯的進步。俑的身份大部分是貴族的男女,俑的作者大部分是地位底下的工匠,因此它的作品不僅塑造了奴僕從事各種的勞動,和以歌舞娛樂主人的形象,也刻畫了他們的善良和純潔的內心世界。比如說這個彈琴俑,他把整個的精神都融化在音樂中,歪著頭、彈著琴,整個動態都顯得非常生動。
例、13(西漢舞女俑)
舞女俑在甩動長袖輕歌曼舞,表現了一種輕柔而優美的姿態。
例、14、15(說唱俑)
四川出土的說唱俑,表現一個藝人在說唱故事,手裡拿著鼓,說到有趣的時候,臉上眉飛色舞,身上的動態是手舞足蹈,已經到了忘情的地步,在神態刻畫上非常精彩。
例、16
漢代俑當中的一些動物形象的塑造也十分精彩,甘肅武威雷台出土的一組東漢銅車馬人,表現出行的儀仗行列,馬隊排成隊列非常威武,裡面還有車。特別是其中有一個(馬踏飛燕)的銅俑。
例、17(馬踏飛燕銅俑)
銅的馬,三足飛奔,一足踏在飛奔的燕子身上,構思非常的奇妙,技巧非常的出眾,是世界聞名的古代雕塑傑作。我國現在旅遊標志就是用的這一形象。
三:戰國秦漢的工藝美術
秦漢時的銅器大部分都是製造貴族使用的豪華的日用品,常用金銀和寶石來鑲嵌裝飾,造成一種富麗堂皇的效果,象這個鑄成仙山形狀的熏爐。
例1、(熏爐)
這是點一種香料用的,煙可以從山中間冒出來,漢代人崇尚神仙思想,所以設計也體現了這樣一種思想意識。
例、2、3(燈)
還有各種各樣的銅燈,這是一個牛燈,這是一個孔雀燈,嘴裡面刁著燈碗。
例、4
錯進煙牛燈,牛的身上鑲的金絲銀絲,牛上的燈可以開合調節光線的大小,燈煙可以通過銅管到牛肚子裡面去,防止污染屋裡的環境。
例、5(長信宮燈)
滿城西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是燈裡面的傑作,以一個很溫順的宮女作為一個燈座,兩手捧著一盞燈,表現出一種非常恭順的一種神態,燈門也可開合。
例、6、7、8、9、(絲綢)
漢朝絲織品也比較發達,染織工藝以山東地區和四川地區為主要產地,種類有錦、綾、羅、沙、絹等等,圖案花紋也非常豐富,有雲氣紋、動物紋、花卉紋、還有吉祥文字,非常活潑優美。長沙馬王堆出土了大量的絲織品,有一件沙的衣服,重量只有43克,可見製造水平之高,漢代的絲織品除了用於貴族的使用之外,還作為商品通過絲綢之路大量輸出。
例、10(漆器)
漢代的漆器以四川為中心,製作上有復雜精密的分工,有的上面鑲金、琉銅,顏色非常漂亮。
例、11
僅僅長沙馬王堆漢墓,就出土了漆器500多件,有各種各樣,漢代有不少漆器也作為禮品、商品傳到國外。
例、12(女人飛馬玉雕)
漢朝的玉石雕刻也有了很高的水平,在咸陽西漢昭帝靈附近出土了一件女人飛馬玉雕,她的高度僅僅7厘米,把馬刻畫的非常生動,挺胸仰頭,腳下面的雲彩為底座,馬上面有一個帶翅膀的女人。同樣表現了漢代的一種神仙思想。
例、(鑲金銀銅管)
漢代當中還有許多的精美的藝術品,比如說河北定縣還出土了一個鑲金的銅管,高26厘米,上面分成四個畫面,我們把它展開後可以看到,狩獵到一些神奇的飛鳥、動物,表現的非常精彩。
現在我們把秦漢時期的美術小結一下:
秦漢兩朝是中國多民族國家建立和鞏固時期,是中國民族藝術確立和重要發展的階段,秦漢兩朝的統制者重視美術的宣傳作用,用繪畫、雕塑等多種形式來宣揚它統一的功業,宣傳封建道德。美術製品多為貴族的生活製品,華麗精美和技術上都有很多的創新,漢代美術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漢代美術交流廣泛的反映了生活和歷史神話題材,風格古樸而鮮明,在寫實的手法上適當運用誇張的手法,在表現主題、描寫情節動態方面收到鮮明突出的效果。秦漢是古代雕塑發展的重要時期,政治性的大型建築都應用大型的雕塑,從秦始皇的兵馬俑中顯示了這一時期技巧的巨大進步,霍去病時期的一些雕塑作品善於運用一些天然石材的形狀,然後進行巧妙加工,以非常簡練的手法突出了形象的特點,而在小型的陶器和泥塑當中,面部形象的刻畫表現了人物神態,漢代美術的主要作者仍然是工匠。

④ 中國最早在哪個朝代有了足球這項運動

中國古代把腳踢球叫「蹴鞠」。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蹴鞠游戲 , 足球為世界第一大體育項目,各國人民非常喜愛,足球起源於中國,但後來發展甚微。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並迅速在歐洲流行開來,每四年一屆的世界懷是全世界球迷的節目,並可以與奧運會抗衡,可見其流行程度程序。

足球的歷史起源

公元前307年,趙王經常帶著其親信騎著馬出城閑逛,好不威風。一日,來到一樹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數只,國王金口一開,「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驚嚇之中,野兔橫沖直竄,從馬群的平縫中紛紛逃去,一無所獲,眾人搖頭嘆著。一謀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獻計「大王,這種圍豬很有趣,我們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宮門便可天天玩之。
足球的歷程
從「石球」到「蹋鞠」是古代足球的孕育過程; 而後來,在戰爭「聯姻」促進之下,進而擁有了今日足球,這也是歷史的必然。
1873年 1)蘇格蘭足協成立。 2)蘇格蘭足協杯開始。 3)威爾克漢姆足球俱樂部,威爾士第一個俱樂部成立。 1874年 1)裁判由足協引入到比賽中。 2)首次規定了越位規則。 1875年 1)英國居民在里斯本設立葡萄牙的第一個俱樂部。 2)裁判員開始由場外走向場內執法,並開始用哨子。 1876年 1)橫梁取代了球門上方的線。

古代足球運動的萌芽與發展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
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游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游戲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紀初葉,足球運動在當時歐洲及拉美一些國家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相當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瞭然而眾多的資料表明,中國古代足球的出現比歐洲更早,歷史更為悠久。我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詞最早記載在《史記·蘇秦列傳》里,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為《漢書.枚乘傳》均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1958年7
月,國際足聯現任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當然,由於封建社會的局限,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個質的飛躍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完成的。
現代足球運動的誕生
從17世紀中後期開始,足球運動逐步從歐美傳入世界各國,尤其是在一些文化發
達的國家更為盛行。越來越多的人走向球場,投身到這一富有刺激性和暢快感的運動中去,以至於一度將足球運動開展得好壞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文化發達與否的標志。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率先為足球運動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863年10月26日,英國人在倫敦皇後大街弗里馬森旅館成立了世界第一個足球協會——英格蘭足球協會。會上除了宣布英格蘭足協正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過了世界第一部較為統一的足球競賽規則,並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英格蘭足球協會的誕生,標志著足球運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因而,人們公認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蘭足球協會成立之日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

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9%C5%B4%FA%D7%E3%C7%F2&t=3

⑤ 塞翁失馬出自哪個朝代的哪些人所編著的什麼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用老子的話來概括: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故事: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准會帶來什麼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裡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⑥ 蹴鞠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怎樣出現的呢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改革,推行「胡服騎射」,趙國人學會了騎馬射箭。趙王經常帶著其親信騎著馬出城閑逛,好不威風。一日,來到一樹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數只,國王金口一開,「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驚嚇之中,野兔橫沖直竄,從馬群的平縫中紛紛逃去,一無所獲,眾人搖頭嘆著。一謀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獻計「大王,這種圍豬很有趣,我們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宮門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趙王大加贊賞「這件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於是,足球運動便在中國誕生了。但當時還屬於騎在馬上運動,稱之為「蹴鞠」。

經過漢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時期蹴鞠活動達到高潮,甚至出現了按照場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種方式,有比賽巔球次數的「打鞠」,有場地中間掛網、類似網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參與拼搶的「躍鞠」,還有了設立球門的比賽,這種方式每隊有一定人數和固定位置,規定隊員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動。

⑦ 三國時期趙雲騎的是什麼馬

玉蘭白龍駒,它是趙雲的坐騎,出自明代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產於西域大宛國,又名賽龍雀、照夜(夜照)玉獅子。

傳說中該馬通體上下一色雪白,沒有半根雜色,據說能日行千里,自趙雲降服之後隨其南征北戰,多次救其於危難之間,傳說於長坂坡救主時,它沖散敵軍使趙雲倖免於難。

據說,此馬生下時脖子周圍長毛,猶如雄獅一般,性格爆裂,長大後,會被趕出馬群,隨之性格也會變得溫順(據書上說被趕出馬群是因為晚上此馬身上揮發出銀白光,故得此名。)

這匹馬頭至尾一丈二,蹄至背八尺多,大蹄腕兒,細七寸,竹簽耳朵刀螂脖,干棒骨,開前胸,就象歡龍一樣。為什麼叫因為這匹馬和普通馬不一樣。馬的左耳朵里邊有一塊記,就像一朵玉蘭花一樣,其實這不是記,是角,犄角。

馬肚子一邊有四個旋兒,其實這不是旋兒,而是鱗。頭上長角,肚下生鱗,都說那不是馬,而是龍,起碼是龍種。

(7)馬群是哪個朝代的圖片擴展閱讀

三國時期的名馬

趙雲的馬:照夜玉獅子

呂布的馬:追風赤兔

劉備的馬:的盧

黃忠的馬:爪黃飛電

曹操的馬:絕影

參考資料:網路——三國名馬

⑧ 《百駿圖》。是哪一代哪個人畫的

《百駿圖》是義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創作的繪畫作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此圖稿本為紙質,原作分別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紙質稿本)和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絹本)。

此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謂曲盡駿馬之態。畫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數人,控制著整個馬群,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界其他生物間的和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