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評課用語優缺點及建議
幼兒園評課用語優缺點及建議:
1、講課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學生的課堂習慣非常好,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效果較好。
2、老師利用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起,有許多地方值得學習。
3、老師在教學新知時循循善誘,讓學生學習起來毫不費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設計很好,引導得也很到位,同時還讓學生體會到學生與生活的聯系。
4、整節課學生情緒高漲,興致勃勃。
5、充分體出了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6、最後環節的設計很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7、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參與率極高,特別是老師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
8、老師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給予了學生比較充分的自主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提升。
9、老師能從學生特點出發,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探究新知、理解新知,整體上來看,效果確實不錯,值得學習。
10、課堂氣氛活躍。老師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11、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數學生活化,設計好。
12、在教學設計時充分利用認知基礎
13、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學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補充,讓學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2. 幼兒園老師如何聽課和評課
〈一〉教師聽課應按下面三個步驟進行: (1)可前要有一定的准備工作 (2)聽課中要有認真觀察與記錄 (3)聽課後要有思考與整理。 〈二〉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幼兒的學。對於教師的教,聽課時重點應該關注的是: 〈三〉對於幼兒的學習活動,聽課時應該關註: (1)幼兒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3)幼兒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4)幼兒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 〈四〉聽課者應定位為教學者 聽課者應該是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而不是旁觀者,聽課者要有「備」而聽,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和授課老師一起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 二、如何評課 〈一〉、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一般教學目標的制定包含三個緯度(情感態度、能力、知識)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本次教學活動特點(即在表述時可操作性明顯);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新綱要為指導,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關注本年齡段幼兒興趣點,且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活動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 〈二〉、評選材 評析一節課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是否准確、科學,還要看教師對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恰當,對教材理解是否透徹,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選材是否符合幼兒生活經驗水平、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 2)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是否准確。(處理是指: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 3)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評教學程序 1)看教學思路、脈絡、主線是否清晰。 做事,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教學活動設計,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度,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操作練習等。 教師在活動中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如:環節的設計、提問的設計、操作環節的設計等等。為此,我們評教學過程,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幼兒實際,激發興趣,滿足幼兒學習需要;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幼兒以新鮮、刺激的感受;三是看教學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平時聽課,有時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不夠了解,以至於遇上情況後缺乏應變能力,不能及時的調整教學對策。 2)設計思路與實際教學操作是否符合 有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時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的了解不夠,或者教學思路不清楚,導致在活動中遇到情況無法很好的處理。 3)看教學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 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現象,要看指導與練習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看幼兒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集體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關注個體的時間過少的現象。〈四〉、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它總是因內容,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我們評課,既看老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關注隨機的生成。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活動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幼兒主體性的發揮,要看新的教學理念,要看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師的人格魅力等。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五〉、評師生關系 1)看能否充分確立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與幼兒的融入。(如:有的師幼關系非常融洽,有的教師則高高在上,特別是小班教學活動,更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這樣的親近感。) 6、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1)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活動中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幼兒,師生情感融洽。 2)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確簡煉,生動形象,提問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3)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多媒體操作熟練程度(鋼琴彈唱)。 7、評教學特色(整個活動的亮點體現在哪裡)。 〈六〉、評課的要求 認真聽課、把握標准、講究藝術、擬好提綱 提綱內容:本節課的優點或經驗或本節課的主要特點或不足或需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特色是什麼?你的建議是什麼?〈七〉、幾種評課報告的撰寫 1、點綴式的(抓住重點寫,並把它提升到一個理論的高度。) 2、總分式的(一分為二,突出的優點,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方法。) 3、流程式的(評選材、目標、環節、特色等,可以按照聽課本上的評課要素來評。)
3. 幼兒園評課優點與不足
幼兒園評課優點與不足如下:
優點: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2、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3、課的結構清晰。准備部分、基本部分與整理部分的銜接科學、過渡自然。
4、教學思路清晰,過程流暢。
5、教學內容豐富,聯系體育知識,拓展恰當。
6、用音樂融入課堂教學,體現新課標的精神。
7、教學設計可以說比較理想。
缺點:
1、課堂上細節講解不夠。
2、對學生的帶動性不夠。
3、整個課堂的氣氛不是很活躍,學生的興奮度還不高,上課有點放不開。
4、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沒有設置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情景,導致這個教學過程不連貫。
5、教師示範少,學生沒機會展示。
6、教師沒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練習中出現的安全問題。
7、在這節課的內容安排上,課中的內容最好減少一個活動內容,否則教學時間有點緊。
4. 如何評課(適用於幼兒園)反思
提高教師對課堂的反思水平,讓教師在集體評課活動中「會說話」。
學校應該注重教師合作文化培養,引導教師在集體評課過程中敢於批判,能夠提出真實的問題,推動教師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提高教師對課堂的反思水平,讓教師在集體評課活動中「會說話」。在有些集體評課活動中,教師雖然能提意見,但往往就課論課,或者直接提出「如果是我,我會怎麼處理這個環節」。雖然教師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課例進行了反思和評價,但參與者收獲不大。
(4)幼兒園大班聽評課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評課的相關要求規定:
1、建立教師集體評課的相關機制,讓教師通過持續的活動實現發展與提高。
2、既要保證教師集體評課活動的實效性和持續性,又要合理考慮教師的工作和學習時間,不能為教師增加額外的負擔。
3、此外,機制的建立並非一勞永逸,即使建立機制之後,學校也要經常了解教師對集體評課的看法,及時做出相應調整,以使教師的集體評課活動更加有效。
5. 幼兒園大班《各種各樣的蔬菜》聽課評課記錄
科學:各種各樣的蔬菜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幾種蔬菜,知道其名稱和外形特徵。 2、豐富幼兒相應知識,引導幼兒學會按植物食用部分的不同名稱分類。 活動准備:芹菜 蘿卜 白菜 花菜 玉米 茄子實物各一 各種蔬菜圖片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蔬菜寶寶們要開一個聯歡會,想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參加,你們願意嗎? 二、集體學習活動 1、分別出示各種蔬菜,引導幼兒認識各種蔬菜,聯系生活經驗說說它們的外形特徵和各種吃法、味道等。 2、蔬菜寶寶們都出場了,可是,它們卻為了「比誰的貢獻大」吵起來了。有的說:「我的貢獻比你大,人們可以吃我的根。」有的說:「我的貢獻最大,我開的花人們最愛吃,營養可豐富了。」就這樣,它們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來了,誰也不肯讓步,怎麼辦呢? 3、小朋友們快來做調解員,幫它們分分類、評評理吧! 4、教師手拿實物,以蔬菜寶寶的口吻分別介紹自己的特點: 芹菜:我是芹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桿(莖),我的桿又鮮又嫩又好吃。 蘿卜:我是蘿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根,我的根營養豐富,還有殺菌的作用呢。 白菜:我是白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葉,我的葉子又大又白又水靈,真好吃。 花菜:我是花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花,我的開的花好看又好吃,還有抗癌功能呢。 茄子:我是茄子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果,我的果實又黑又亮,營養也很豐富。 玉米:我是玉米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籽,我的籽煮熟了香噴噴的,可好吃了,人們還說我是一種保健食品呢。 5、它們都作了自我介紹,小朋友們來給它們評評理吧。 (引導幼兒認識蔬菜的根、莖、葉、花、果、籽六種不同組成部分,知道各種蔬菜都可以為人們提供不同的食用部分,每種蔬菜的營養都很豐富) 6、蔬菜寶寶們說: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評得也很有理,它們都成了好朋友,高高興興地去參加聯歡會了。 三、分組學習活動 蔬菜寶寶還有許多好朋友,你能幫它們分別找到好朋友嗎? (引導幼兒按蔬菜不同組成部分分類) 四、評價活動 請分得又快又對的一組幼兒選一名代表上來演示,師作適當評價。
6. 幼兒園教師如何聽課評課ppt
幼兒園教師要想聽課和評課,這就要求幼兒教師積極參加成員中的老師的聽課活動,還要去其他幼兒園進行參觀和學習,取長補短。
7. 幼兒園大班詩歌巜幸福》如何評課
幼兒園大班評課記錄
聽課、評課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經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法探討、教學藝術展示、研究成果匯報、教學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手段。聽課、評課過程,是教師在互動中獲取經驗、自我提高的過程。因此,聽課、評課是教師研究課堂教學,提高業務能力最有效途徑。
第一個問題:教師該如何聽課
一、聽課前應准備什麼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敵,聽課也是如此,教師盲目進行聽課與有所准備去聽課,效果大不一樣,那麼,聽課前應做好如下准備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這節課編者的意圖,弄清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熟知教學內容的重難點。
(2)明確這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聽課時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看出教師教學的完成情況。
(3)針對這節課在頭腦中設計出課堂教學初步方案。粗線條地勾勒出大體的教學框架,為評課提供一個參照體系。
(4)聽課前要回憶自己是否教過這節課內容,有什麼困惑與問題。再回憶是否聽過這節課。
二、聽課時應記錄什麼
聽課記錄是重要的教學研討資料,是教學指導與評價的依據,它應該反映課堂教學的原貌,使聽課者依據聽課記錄,通過合理想像與彌補,在頭腦中再現教學實況。應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一)要關注教學環節設計。即情境創設→新課的導入→新知識的探究→新知識的鞏固、應用與拓展等。能夠做到隨機應變,靈活調整,調控課堂,達到激活課堂的目的。各環節如何控制時間,完成每一環節的過程和過渡的情況;聽課時還要注意思考,教師為什麼這樣安排課堂教學環節,大的環節內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環節,怎樣使課堂結構符合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和幼兒實際的,各個步驟或環節之間怎樣安排是否有條不紊?一環緊扣一環的,什麼時候教師引導,什麼時候幼兒自主探究,什麼時候幼兒合作交流,什麼時候幼兒練習展示,什麼時候反饋評議,什麼時候質疑討論,什麼時候歸納小結,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學調配,充分發揮每一分鍾時間的效能。
8. 幼兒教師如何聽課,評課
如何聽課:
1.聽課觀察:觀察教師、觀察學生、觀察師生關系
2.聽課記錄:記錄聽課時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內容。
客觀記錄的內容包括:記任課教師的姓名、學生的年級、班級,聽課日期、學科、教材、課題、課型,等等。按教學過程和環節記錄師生的主要活動。要注意記錄教師和學生的原話。
主觀性記錄內容包括:記錄本節課在教學思想、德育滲透、雙基教學、能力培養、教材處理、教法改革等方面值得學習的地方,有待研究和改進的地方以及值得探討的地方;記自己對這堂課的簡要分析。
3.聽後交流:聽講課教師談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上課感受,再請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獲和不足。
如何評課:
1. 評課的總體思路:評價一節課要從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兩個方面去評。評價學生的學,既要評價其知識、技能、智力、品質等的發展,還要關注情感、個性、行為等方面的變化;評價教師的教,既要評價其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手段和效果,又要關注其教學監控、語言表達、創新精神、教師素質等諸多方面。
2.評課的內容:從教學思想,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系等方面進行評價。
9. 大班健康活動我的表情有哪些評課內容
公開課大班健康活動《我能夠》是幼兒園建構式教材上的一堂關於幼兒形體游戲的活動。活動重點目標之一是定在讓幼兒嘗試身體的各個部位的充分伸展.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極力引導幼兒充分的伸展身體,讓幼兒體驗到身體某部位被拉伸的感覺,體驗身體柔韌彎曲的感覺.但在活動中,教師忽略了以下兩個關鍵點:
1、關注目標的解讀:教師對目標的解讀能力決定了教師集體教學的方向和質量。在建構式教材上,許多活動的目標十分寬泛、靈活性較大,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進行解讀和分解、細化。在解讀細化目標的過程中,明確活動的重點和難點,並實施相應的教學策略進行解決。如本次活動中的主要目標是嘗試伸展身體部位,執教教師把伸展身體部位的具體目標落實在幼兒柔韌性的表現上,整個活動雖然能夠很好地圍繞這一目標開展,但是因為目標定位的片面性,可能也就間接導致了幼兒活動的片面性。「伸展身體部位」除了在身體的柔韌性上有一定要求外,還有對身體的延展性、動作的創造性等等方面的要求。因此片面界定為感知「柔韌性」就頗為片面了。
2、關注領域的特點:幼兒教學各個領域都有其教學特點,尤其是戶外健康活動,其涉及到外部環境場地、活動器材、教師策略、活動密度等等,都與常規的室內活動有很大的區別,因此教師在組織這類活動時因更加細致地考慮到這些細節問題:如站隊應該以橫列為主,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幼兒聽講應該背對太陽,以減少陽光刺激烈帶來的影響;活動器材提供應該充分,以保證活動量與活動密度;活動規則應提前制定,以保證幼兒注意力的集中等等。細致地考慮才能保證體育教學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
10. 幼兒園教師如何進行聽課和評課
聽課評課是幼兒園教師進行園本培訓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師專業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然而當前教師在聽課評課方面最感困惑的是只會聽不會評。那麼,作為聽課者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觀摩、評議教師的教學活動呢?怎樣的聽課評課活動才是有效的呢?無意中我看了一篇關於教師如何進行聽課評課的文章,裡面講了四點評課策略,即研、品、讀、思。我認為這四點策略無論對於上課的老師還是聽評課的老師來說都會有所幫助,現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策略一:「研」方案 活動方案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一個好的活動方案是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因此,觀摩教學時,聽課者首先要對活動方案認真思考,細致分析,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目標的把握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進行教學評議的依據。在目標的制定上,怎樣既關注到幼兒的現有水平又促進幼兒的長遠發展呢?首先,目標定位要淮。目標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它們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水平等方面合理制定,缺一不可。其次,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有些教師在目標的制定上過大過空,如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顯得過於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再者,目標要具有彈性。教學目標要具有彈性,遵循「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上限——充分發揮幼兒的潛力,下限——保證學習的基本要求,尋找確定兒童的「最近發展區」。 2.程序的設計 教學活動的程序合理與否是決定教育目標能否有效實現,幼兒能否在學習中較長時間保持身心愉快的重要因素。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最根本的處理原則就是動靜交替。如活動導入一般以動機呼喚為主,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活動中間部分是活動中心內容,教師要遵循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等原則。活動結束一般在「享受」的境界中幫助幼兒消除身心疲勞。 3.難、重點的處理 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由於知識的深度、幼兒的經驗及知識的模糊性造成的。教師力求活動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因此,聽課者應關注教師是怎樣充分、靈活、簡便、有效地運用幼兒已有的知識再現縱橫聯系,是否採用引導比較、直觀演示等有效的策略,幫助幼兒突破重點難點,理解掌握新知。 策略二:「品」教師 活動中,教師擔當著主導者的角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教育行為、教學方法是否科學有效都直接影響活動的效果。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在活動過程中的地位和角色,要認真思考教師的教學策略和教育行為,更要深入分析教師教育行為後面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學正確。 1.方法引領 孩子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因此,在方法的運用上教師要盡可能地多樣化、個性化.因材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地發展。所以聽課者既要看教師是否能夠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工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2.體態運用 教學活動中教師體態語言的運用是否恰當,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幼兒的心理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活動中,如果教師面帶笑容,語言親切,眼神溫和,幼兒就會感到輕#松、親切,產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將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在活動中的言行舉止,尤其是教 師的表情、眼神等體態是自然適宜、矯揉造作還是呆板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