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棘突骨在哪個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肚子餓了用什麼圖片表達 2025-08-03 11:31:37
手機gif圖片製作軟體 2025-08-03 11:26:37

棘突骨在哪個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22 02:14:23

① 從體表如何確定棘突和肋骨的序數拜託各位大神

讓用戶座位或直立位,兩臂自然下垂。第1頸椎橫突:耳後乳突骨面下緣向下一橫指處。

第6頸椎橫突:與環狀軟骨在一個平面。第3胸椎棘突:雙側肩胛岡內側端的連線中點。

正常情況下,常作為定位基點的棘突有:

1、第2頸椎棘突:是枕骨粗隆向下觸診,清楚摸到的第一個隆起的骨頭。

2、第7頸椎棘突:高隆於皮膚下面,患者低頭屈頸時更明顯。高隆如第7頸椎棘突的常常是第1胸椎棘突。但第7頸椎棘突可以隨頭頸轉動而移動,尤其是在屈頸仰頭活動時更明顯。第1胸椎棘突與頭頸活動無關,臨床中常用此方法鑒別。

3、第11胸椎棘突:用拇指沿第12肋骨背面向人體中線推摸,其延長線方向與第11胸椎棘突交界。

4、第5腰椎棘突:雙側髂骨嵴最寬點連線中點。

5、第2骶椎棘突:雙側髂後上棘骨面最高點連線中點。

(1)棘突骨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前胸部計數肋骨、肋間隙的標志為胸骨角,其兩側與第2肋骨相連。

後胸部計數肋骨的標志為肩胛下角,平第7後第8 後肋。

後胸部計數椎體的標志為第7頸椎棘突。

椎體較小,橫橢圓形,上面的左右兩端上翹稱椎體鉤,與上位椎骨椎體側緣構成鉤椎關節。可致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

② 腰椎結構圖片 4—5在人體什麼部位

雙側髂前上棘(即身體兩側皮帶下方的2個突出骨頭)連線與脊柱的交界處就是腰5骶1,往上2個椎間盤就是腰4-5。

腰椎一共有5個,每一個椎體基本上都由椎體、椎弓及從椎弓上發出的突起(包括上、下關節突、橫突和棘突等)組成。

第1~第3腰椎的橫突逐漸增長,以第3腰椎最長,第4、5腰椎的則逐漸變短。第5腰椎椎體特別大,椎體前面特別高,當第5腰椎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2)棘突骨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骨、骶骨和兩側的髂骨共同構成了人體腰部的骨骼,這之中最重要的是腰椎,它上接胸椎,下連骶椎,共同構成人體軀乾的中軸線,成為人體的支柱。同時,腰椎還肩負著支持骻部和下肢的重任,對身體有緩震、運動、平衡的作用。

椎間盤和後關節是人體脊柱運動的基礎,之中的任何部分受損,都可以導致疼痛症狀的出現。所謂椎間盤,就是腰椎每兩個椎體之間夾有的那層與椎體緊密結合的纖維軟骨墊,它連接著椎體和前、後縱韌帶,在脊柱中起著緩沖墊的作用。

除了椎間盤之外,還有兩個後關節突關節聯系著相鄰的兩個腰椎。此外,脊柱的每個椎骨之間都有很多韌帶相聯系。

腰可以說是人體活動的重要樞紐,但它周圍沒有其他骨骼的保護,只有腰椎本身及其周圍附屬的軟組織,所以這個部位的關節比全身任何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和負荷都要大,同時關節的各項活動都需要肌肉的參與,因此,穩定、保護腰椎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歸於腰部的軟組織。

③ "棘突中點"具體是指身體的那個部位

關於經穴定位的依據和方法

2.1 經穴定位的依據

根據中醫典籍和歷代針灸學專著,如《黃帝內經》、《脈經》、《針灸甲乙經》和《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等文獻,結合近年我國出版的高等醫葯院校和國際針灸培訓班用的教材和專著,通過分析、討論,注重臨床實際和現代研究成果,對十四經穴及部分經外穴進行標准化定位。

確定經穴標准部位,是以中醫學基礎理論和經絡學說以及審定穴位的准則為指導的。中醫學對人體部位與方位的描述與現代解剖學不完全相同。將上肢的掌心一側即屈側稱為"內側"是手三陰經穴所分布的部位;將手背一側即伸側稱為"外側",是手三陽經穴所分布的部位。將下肢向正中線的一側稱為"內側",是足三陰經穴分布的部位;將下肢背正中線的一側稱為"外側",下肢的後部稱為"後側",是足三陽經穴分布的部位。

手足部掌面與背麵皮膚的移行處稱"赤白肉際";掌指關節或跖趾關節都稱"本節",以關節兩端的圓形突起(包括關節囊所覆蓋處)為准,區分為"本節前"和"本節後"。即以遠端為"前",近端為"後"。上肢的前後方位則以拇指側即橈側為"前",小指側即尺側為"後"

頭面軀幹部的前後正中線分別為任脈穴和督脈穴的分布部位,是審定分布於其兩側的三陰經穴或三陽經穴的基礎。

2.2 經穴定位的方法

經穴定位的方法分三種:a.體表解剖標志定位法;b."骨度"折量定位法;c.指寸定位法,三者在應用時互相結合,即以體表解剖標志為主,折量各部位的距離分寸,並用手指來比量,從而確定經穴位置。分述如下:

2.2.1 體表解剖標志定位法

這是指以體表解剖學的各種體表標志為依據來確定經穴位置的方法。體表解剖標志,可分為固定的標志和活動的標志兩種。

固定的標志,指各部由骨節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輪廓,發際,指(趾)甲、乳頭、臍窩等。例如,於腓骨頭前下方定陽陵泉;三角肌尖端部定臂臑;眉頭定攢竹;兩眉之中間定印堂;兩乳頭之中間定膻中等。

活動的標志,指各部的關節、肌肉、肌腱、皮膚隨著活動而出現的空隙、凹陷、皺紋、尖端等。例如:聽宮,在耳屏與下頜關節之間,微張口呈凹陷處;曲池,在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凹陷處。

全身各部的主要體表解剖標志如下:

頭部:
a.前發際正中(頭部有發部位的前緣正中);
b.後發際正中(頭部有發部位的後緣正中);
c.額角(發角)(前發際額部曲角處);
d.完骨(顳骨乳突)。

面部:
a.眉間(印堂)(兩眉頭之間的中點處);
b.瞳孔(正坐平視,瞳孔中央)或目中(目內眥至外眥連線的中點處)。

頸、項部:
a.喉結(喉頭凸起處);
b.第七頸椎棘突。

胸部:
a.胸骨上窩(胸骨切跡上方凹陷處);
b.胸劍聯合中點(胸骨體和劍突結合部);
c.乳頭(乳頭的中央)。

腹部:
a.臍中(神闕)(臍窩的中央);
b.恥骨聯合上緣(恥骨聯合上緣與前正中線的交點處);
c.髂前上棘(髂骨嵴前部的上方突起處)。

側胸、側腹部:
a.腋窩頂點(腋窩正中央最高點);
b.第十一肋端(第十一肋骨游離端)。

背、腰、骶部:
a.第七頸椎棘突;
b.胸椎棘突1~12、腰椎棘突1~5、骶正中嵴、尾骨;
c.肩胛岡根部點(肩胛骨內側緣近脊柱側點);
d.肩峰角(肩峰外側緣與肩胛內連續處);
e.髂後上棘(髂骨嵴後部的上方突起處)。

上肢:
a.腋前紋頭(腋窩皺襞前端);
b.腋後紋頭(腋窩皺襞後端);
c.肘橫紋;
d.肘尖(尺骨鷹嘴);
e.腕掌、背側橫紋(尺、橈二骨莖突遠端連線上的橫紋)。

下肢:
a.髀樞(股骨大轉子);
b.股骨內側髁(內輔上);
c.脛骨內側髁(內輔下);
d.臀下橫紋(臀與大腿的移行部);
e.犢鼻(外膝眼)(髕韌帶外側凹陷處的中央);
f.腘橫紋(腘窩處橫紋);
g.內踝尖(內踝向內側的凸起處);
h.外踝尖(外踝向外側的凸起處)。

2.2.2 "骨度"折量定位法

這是指以體表骨節為主要標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長度和寬度,定出分寸,用於經穴定位的方法。即以《靈樞·骨度》規定了人體各部的分寸為基礎,並結合歷代學者創用的折量分寸(將設定的兩骨節點之間的長度折量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為1寸,十等分為1尺),作為定穴的依據。全身主要"骨度"折量寸見下表。

"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點 折量寸 度量法 說明




前發際正中—後發際正中 12 直寸 用於確定頭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眉間(印堂)—前發際正中 3 直寸 用於確定前或後發際及其頭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後發際正中 3 直寸
眉間(印堂)—後發際正中—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 18 直寸
前兩額發角(頭維)之間 9 橫寸 用於確定頭前部經穴的橫向距離
耳後兩乳突(完骨)之間 9 橫寸 用於確定頭後部經穴的橫向距離






胸骨上窩(天突)—胸劍聯合中點(歧骨) 9 直寸 用於確定胸部任脈穴的縱向距離
胸劍聯合中點(歧骨)—臍中 8 直寸 用於確定上腹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臍中—恥骨聯合上緣 5 直寸 用於確定下腹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兩乳頭之間 8 橫寸 用於確定胸腹部經穴的橫向距離
腋窩頂點—第11肋游離端(章門) 12 直寸 用於確定脅肋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部 肩胛骨內緣—後正中線 3 橫寸 用於確定腰背部經穴的橫向距離
肩峰緣—後正中線 8 橫寸 用於確定肩背部經穴的橫向距離


部 腋前、後紋頭—肘橫紋(平肘尖) 9 直寸 用於確定臂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肘橫紋(平肘尖)—腕掌(背)側橫紋 12 直寸 用於確定前臂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下肢部 恥骨聯合上緣—股骨內上髁上緣 18 直寸 用於確定下肢內側足三陰經穴的縱向距離
脛骨內側髁下方—內踝尖 13 直寸
股骨大轉子—橫紋 19 直寸 用於確定下肢外後側足三陽經穴的縱向距離(臀溝—*橫紋,相當14寸)
橫紋—外踝尖 16 直寸 用於確定下肢外後側足三陽經穴的縱向距離

2.2.3 指寸定位法

這是指依據患者本人手指所規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節橈側兩端紋頭(拇中指屈曲成環形)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寸。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作為一寸。

橫指同身寸(一夫法):患者尺側手四指並攏,以其中指中節橫紋為難,其四指的寬度作為三寸。

此法主要用於下肢部。在具體取穴時,應當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礎上,參照被取穴對象自身的手指進行比量,並結合一些簡便的活動標志取穴方法,以確定經穴的標准部位。

④ 第七棘突的位置

你好,應該是指第7頸椎的棘突吧。第七頸椎又名 隆椎 ,棘突特長,末端不分叉,活體易於觸及,常作為計數椎骨序數的標志。如果想知道具體位置,就請舉起左手並將掌面平放於後腦勺,然後逐漸向下移動,當感覺觸碰到堅硬的突起物,那不出意外就是了。(PS:在醫學上椎體一般起著標尺樣的作用為很多器官定位)
希望以上能對你有所幫助

⑤ 棘突是什麼

棘突是椎體的一個附件,拿腰椎來講,就是腰椎向後突起最長的骨頭,你可以摸摸後背,就可以摸到。

⑥ 第九胸椎棘突怎麼找

首先,低頭就能自己用手摸到脖頸後最上面的一個凸起,那是第七頸椎棘突,往下數,依次為第1,2,。。。8,9 ,10,11,12胸椎棘突突起,數數看

⑦ 請問第七頸椎棘突具體是哪個位置

紅色的是第七頸椎。第七頸椎生理上就是棘突最長,所以在表皮摸起來最高,望診是在頸椎結合部最高的突起。第七頸椎棘突下是大椎穴。

⑧ 棘突指的哪兒

頸椎一共有七節,上面六節在左右、前後擺動脖子時都會跟著晃動,從第七棘突以下都不會動。所以最上面一共不動的大骨頭就是頸椎棘。

⑨ C7-T2棘突、L1椎體、左側頂骨的具體位置是哪裡希望有明白的幫我具體描述一下,謝謝

C7-T2棘突就是頸部第7頸椎棘突(頭稍低摸頸部後下中間最突出的就是)T2棘突就是胸 2椎體的棘突。
L1椎體(就是腰1椎體)。
左側頂骨(頭部你的耳朵上約4CM處就是頂骨,左右各一)。

⑩ 第2腰椎棘突在什麼位置

腰部兩側髂翼最高點的連線與後正中線的交點是腰椎4.5棘突間隙

向上數第三個棘突就是第2腰椎棘突 一般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