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廣州鶴庄屬於哪個區圖片
擴展閱讀
肚子餓了用什麼圖片表達 2025-08-03 11:31:37
手機gif圖片製作軟體 2025-08-03 11:26:37

廣州鶴庄屬於哪個區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22 00:34:41

A. 廣州地鐵18號線的站點

萬頃沙、橫瀝、蕉門、慶盛、(未知站名)、番禺大道南、番禺廣場、番禺大道北、萬博(此前地鐵公司命名為鶴庄站,番禺區方面提出改名萬博站 )、沙溪、石榴崗、磨碟沙(琶洲西區)、馬場、廣州東站、沙太中路、大源
註:該線路番禺廣場~大源段走向是根據舊22號線的走向的,如下圖:
沙太中路站:換乘廣州地鐵23號線。
廣州東站站:換乘廣州地鐵1、3、11號線。

馬場站:換乘廣州地鐵5、19號線(潭村站)和廣州地鐵13、19號線(暨大站)。
磨碟沙(琶洲西區)站:換乘廣州地鐵8號線。
石榴崗站:換乘廣州地鐵11號線。

萬博站:換乘廣州地鐵7號線。
番禺廣場站:換乘廣州地鐵3、17、22號線。

慶盛站:換乘廣州地鐵4號線。
蕉門站:換乘廣州地鐵4、15號線。
萬頃沙站、橫瀝站:與15號線、22號線換乘 2015年11月20日,《廣州新一輪軌道交通(2015-2025)建設規劃方案圖》設定的18號線的線路方案將會從大源至萬頃沙。 地鐵8號、18號、19號線將在此交匯
琶洲西區本輪規劃調整,官方對於完善交通設施頗為落力。其中提到,要將琶洲西區打造為「軌道上的城市金融中心」。
除了現有的地鐵8號線和規劃的地鐵19號線外,西區的南北會穿過地鐵18號線,從琶洲西區到南沙只需半小時,除江邊原有的有軌電車外,還將增加一條6個站的有軌電車環線。
地下空間統籌設計,這里是地鐵8號、18號、19號三線交匯處,將結合地鐵站點設置地下商業、購書中心等服務設施,增強地面與地下的活力互動。路面方面,西區東西兩側現狀已有獵德大橋和華南快速,在珠江沿岸會增加兩個水巴碼頭。值得一提的是,規劃還打算造一條過江隧道,這有利於加強琶洲西區和珠江新城的過江交通聯系。不過,海珠區政府提出,現狀方案提到的隧道海洲路處出口和規劃的18號地鐵線線位重疊,建議進一步深入研究相關方案的技術可行性。對此,市國土規劃委表示,將在下一步交通專項中進行深入研究相關可行性。
琶洲西區的規劃強調小尺度開發、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要打造一個「可步行的城市」。規劃提出,打造與地區相適應的小尺度街區網路,優化後路網密度可達到12.9km/k㎡,進一步提高道路通達性與地塊可達性,分散地區的交通流,體現集約化交通特徵。結合區域內重要的景觀帶、公園和騎樓對城市慢行系統進行規劃。琶洲大街、琶洲南大街、琶洲北大街三條東西向的商業騎樓大街形成尺度宜人的步行街區,提升全天候舒適步行體驗。具體而言,沿琶洲大街、琶洲南大街、琶洲北大街分布三種不同尺度的騎樓,結合活動廣場、二層連廊,形成連續的騎樓系統,極大增加步行的舒適性及區內的景觀連續性,也傳承了嶺南地域文化。陳建華就此評價說:「騎樓大街傳承了嶺南建築的風格和傳統,以前有北京路、上下九,未來有琶洲大街。」軌道交通方面,琶洲西區規劃設置3條地鐵線和2條有軌電車線,包括現狀地鐵8號線、規劃18號線、規劃19號線,優化軌道交通線網站點數量與布局,實現便捷互聯。其中,18號線是一條南北向高速軌道線,琶洲西區到南沙只要半小時;而新增的有軌電車環線主要解決區域內的交通疏解,沿著琶洲北大街、磨碟沙路、琶洲南大街等設置6個有軌電車站點。
公共交通方面,未來琶洲西區將有3條地鐵線和2條有軌電車線,包括現狀地鐵8號線、規劃18號線、規劃19號線,優化軌道交通線網站點數量與布局,實現便捷互聯。其中,18號線是一條南北向高速軌道線,能夠實現琶洲西區到南沙只要半小時;而新增的有軌電車環線主要解決區域內的交通疏解,除了現在沿江路設置的有軌電車試驗段外,增加了有軌電車琶洲環線,沿著琶洲北大街、磨碟沙路、琶洲南大街等設置6個有軌電車站點。此外,規劃還增加了兩個水巴碼頭,預留新的與珠江新城之間的過江隧道(海州路接平江路)。

B. 廣州地鐵7號線的建設規劃

根據最新規劃,廣州市軌道交通七號線工程全長30.9km,分兩期進行建設,均為地下路線,共設19座車站。
首期工程路線長約18.6km,設9座車站,營運路線從石壁站後沿漢溪大道敷設,經鍾屏路站、鍾村站、漢溪長隆站、南村萬博站(此前地鐵公司命名為鶴庄站,番禺區方面提出改名萬博)、板橋站(此前稱官堂站),之後轉向興南大道,設南村站,之後下穿瀝滘水道,經過廣東工業大學,到達大學城南站。
本線在2號線大洲停車場附近設車廠1處,兩者中間夾住廣州南車廠;七號線控制中心設在大石與三號線合用;擴建三號線金山主變電站及四號線興業主變電站對七號線供電。
二期路線從大學城南站東端引出,穿過大學城後經赤坎橋南側和金洲南/北路,在深井村附近設置深井站;在長洲街附近設立長洲站;之後路線繼續向東,在黃埔港船廠附近設洪聖沙站;隨後向北下穿珠江主航道,進入黃埔區豐樂南路,在港前路口設豐樂路站;之後向北到達大沙東路口的大沙東站。路線轉入豐樂北路,於姬堂公園附近設姬堂站;在科豐路口以北設科學城東站。路線隨之下穿廣深高速,轉入開達路,在開泰大道路口設開達路站;最終抵達開創大道路口的蘿崗站。
2015年10月9日,廣州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工程西延順德段項目建設方案調整,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一期工程已動工建設,西延部分至順德陳村、北滘地區,路線長13.3公里,設站7座,投資89.63億元。路線起自美的大道,經北滘、林頭、陳村新城、陳村,接入一期工程起點廣州南站,與一期工程貫通運營。

C. 仙鶴山莊屬於什麼

棲霞區

仙鶴山莊
地址:仙林大學城仙隱北路網路地圖

D. 廣州地鐵18號線或設9個車站是怎麼回事

廣州地鐵18號線有了新消息。日前,廣東省發改委發布廣州市軌道交通18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前公示。根據公示信息,地鐵18號線始於南沙萬頃沙樞紐,止於廣州東站,共設置萬頃沙、橫瀝、番禺廣場等9座車站。

廣州市國規委回應地鐵18號線站點設置問題。

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3年),軌道交通十八號線定位為南沙快線,線路北起廣州東站、南至萬頃沙樞紐,總長62.5公里,設站9座,平均站間距超過7公里。為實現廣州市中心與南沙副中心30分鍾快速直達的時空目標,線路採用了最高時速160公里/小時的系統制式,線路走向盡可能拉直及嚴格控制沿線車站設置數量。

地鐵18號線站點設置,是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市國土規劃委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目前9個站的基礎上不可能再增加,該線路定位為城際軌道,未來還將向北延伸到白雲機場、向南延伸到中山。

E. 到廣州番禺鶴庄座地鐵怎麼走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 → 番186路,全程約20.8公里

1、從廣州市步行約490米,到達公園前站

2、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8站, 到達洛溪站

3、步行約210米,到達地鐵洛溪站

4、乘坐番186路,經過14站, 到達華南碧桂園站

5、步行約940米,到達鶴庄


F. 廣州地鐵7號線經過那些站

廣州地鐵七號線:
廣州新客站、屏山站、謝村站、鍾村站、冼村站、大石西站、大石(禮村)站、河村站、沙溪(海怡花園)站、廣州大學城站、大學城南站、深井(南田坊)站、長洲站、蟹山(黃埔港)站、大沙地(港灣路)站
順便告訴你廣州各號線的經過站點!!此內容是【馨星等月亮】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你!!如有問題請追問!!或求助本團【廣東問題我最懂】團,將會有更多的人為你全力解決!廣州地鐵站點2007-10-10 17:46廣州地鐵站點

廣州地鐵線網票價按里程分段計價。里程分段計價辦法為:起步4公里以內2元;4至12公里范圍內每遞增4公里加1元;12至24公里范圍內每遞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後,每遞增8公里加1元。

廣州地鐵一號線:
西朗站、坑口(芳村客運站)站、花地灣站、芳村站、黃沙站、長壽路(寶華路)站、陳家詞站、西門口(中六電腦城)站、公園前(人民公園)站、農講所站、烈士陵園(中華廣場)站、東山口站、楊箕(梅花村)站、體育西路(天河城)站、體育中心站、廣州東站
廣州地鐵二號線:
嘉禾站、上林鎮(黃邊村)站、陳田村站、江夏(黃石路)站、新市站、白雲新城站、遠景站、三元里站、廣州火車站、越秀公園站、紀念堂站、公園前(人民公園)站、海珠廣場站、市二宮站、江南西路站、昌崗站、江泰路(瑞寶鄉)站、東曉南路站、南洲(海珠客運站)站、洛溪站、南蒲(碧桂園)站、會江站、石壁站、廣州新客站
廣州地鐵三號線:
主線:
白雲國際機場北站、白雲國際機場南站、矮崗站、人和站、龍歸站、嘉禾站、永泰(同泰路)站、同和站、京溪站、梅花園站、燕塘站、廣州東站、林和西路站、體育西路(天河城)站、珠江新城(花城大道)站、赤崗塔站、客村站、大塘站、瀝滘(貨運碼頭)站、夏滘站、大石(禮村)站、漢溪站、市橋(光明北路)站、番禺廣場(清河東路)站
支線:
體育西路(天河城)站、石牌橋站、崗頂站、華師站、五山(華農正門)站、天河客運站(南延長線由番禺廣場延長至海鷗島,遠期規劃的路線,暫未有落成的時間。)

廣州地鐵四號線:
羅崗新區站、羅崗西站、開創大道站、科學城西(光譜西路)站、小新塘站、世界大觀站、黃村(奧林匹克中心)站、車陂站、車陂南站、萬勝圍站、官洲站、大學城北站、大學城南站、新造站、石碁(市蓮路)站、海傍(廣州新城)站、低涌站、東涌站、黃閣汽車城站、黃閣站、焦門站、金洲(沖尾村)站、蝴蝶洲站、蘆灣(進港大道)站、南沙港站
廣州地鐵五號線:
滘口客運站、大坦沙站、中山八路站、西場(和平新村)站、西村站、廣州火車站、小北站、淘金(花園酒店)站、區庄站、動物園(南門)站、楊箕(梅花村)站、五羊邨站、珠江新城(花城大道)站、獵德站、潭村(廣州賽馬場)站、員村站、科韻路站、車陂南站、東圃站、三溪站、魚珠(茅崗)站、大沙地(港灣路)站、大沙東站、文沖(文園)站、沙浦站、廟頭站、夏園站、廣州開發區站、穗港碼頭站
廣州地鐵六號線:
潯峰崗站、沙貝站、河沙站、大坦沙站、如意坊站、黃沙站、文化公園站、一德路站、海珠廣場站、北京路站、越秀南路(翌翠路)站、東湖站、東山口站、區庄站、黃花崗(先烈路)站、水陰路站、沙河站、天平架站、燕塘站、天河客運站、長湴站、植物園(龍洞)站、龍洞站、柯木塱(廣汕公路)站、高塘石站
廣州地鐵七號線:
廣州新客站、屏山站、謝村站、鍾村站、冼村站、大石西站、大石(禮村)站、河村站、沙溪(海怡花園)站、廣州大學城站、大學城南站、深井(南田坊)站、長洲站、蟹山(黃埔港)站、大沙地(港灣路)站

廣州地鐵八號線:
黃金圍站、亭崗(石沙路)站、平沙站、石井(小坪)站、聚龍站、同德圍(上步)站、鵝掌坦站、西村站、彩虹橋站、陳家詞站、華林寺(康王中路)站、文化公園站、同福西路站、鳳凰新村站、沙園站、寶崗大道站、昌崗路站、曉港站、中大站、露江(下渡路口)站、客村站、赤崗站、磨碟沙站、新港東(國際會展中心)站、琶洲(保利國際廣場)站、萬勝圍站

廣州地鐵九號線:
花都汽車城站、官溪站、紅棉大道站、畢村北路站、鳳仙路站、茶園南站、花都區政府站、美田站、蓮塘站、蓮山南路站、清布站、廣塘站、矮崗站、鍾落潭站、太平場站、神崗站、從化(街口)站

廣州地鐵十號線:
市橋(光明北路) 至 蓮花山(遠期規劃的路線,暫未有落成的時間,暫時沒有詳細站點)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
南沙環島A、B線(遠期規劃的路線,暫未有落成的時間,暫時沒有詳細站點)

廣州地鐵十二號線:
順德(大良) 至 蓮花山(遠期規劃的路線,暫未有落成的時間,暫時沒有詳細站點)

廣州地鐵十三號線:
南沙港 至 大崗(遠期規劃的路線,暫未有落成的時間,暫時沒有詳細站點)

廣州地鐵十四號線:
差頭 至 南崗(遠期規劃的路線,暫未有落成的時間,暫時沒有詳細站點)

廣州地鐵(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
林和西路站、體育中心站、天河南一路站、市民廣場(天河)站、中央廣場站、雙子塔站、廣州歌劇院站、海心沙站、赤崗塔站

廣佛城際軌道交通:
魁奇路站、季華園站、同濟路站、祖廟站、普君北路站、桂城站、南桂路站、雷崗公園站、海五路站、南海汽車站、花博園站、龍溪站、芳村體育館(菊村)站、西朗站、白鶴洞站、沙涌(大沖口)站、沙園站、燕崗站、石溪站、南洲(海珠客運站)站、瀝滘(貨運碼頭)站

廣珠城際軌道交通:
主線:
瀝滘(貨運碼頭)站、廣州新客站、陳村站、北滘站、順德站、順德大學站、容奇站、南頭站、小欖站、東升站、石岐站、中山站、翠亨站、金鼎站、明珠站、珠海(拱北)站
支線:
中山站、古鎮站、外海站、江門站、江門西站

G. 廣州的5 6 7 號地鐵線分別到哪呢

(1)5號線首期工程由滘口至文沖設24座車站,初步擬定的站點是:滘口、坦尾、中山八、西場、西村、廣州火車站、小北、淘金、區庄、動物園、楊箕、五羊邨、珠江新城、獵德、潭村、員村、科韻路、車陂南、東圃、三溪、魚珠、大沙地、大沙東及文沖。二期工程由文沖至黃埔客運港共設5個站,初步擬定的站點是華坑站、廟頭站、夏園站、夏港站及黃埔客運港站 (2)6號線首期工程(潯峰崗——長湴)24.3公里,設車站22個。各站初步確定為:潯峰崗、橫沙、沙貝、河沙、坦尾、如意坊、黃沙、文化公園、一德路、海珠廣場、北京路、越秀南、東湖、東山口、區庄、黃花崗、沙河頂、沙河、天平架、燕塘、天河客運站、長湴,計劃於2011年6月28日開通。其中潯峰崗、橫沙、沙貝、河沙、坦尾為高架車站。(3)地鐵7號線西起廣州火車站新客站,往東經鍾村、漢溪長隆,止於新造。七號線共設十站,分別為廣州新客站、石壁東、謝村、鍾村、漢溪長隆、鶴庄、官堂、金坑、南村、新造,其中廣州新客站與2號線換乘,漢溪長隆與3號線換乘,新造與4號線換乘。

H. 廣州地鐵規劃

廣州地鐵 2009年新版廣州地鐵規劃圖

[編輯本段]總簡介
廣州地鐵(GuangZhou Metro)是廣州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負責營運管理,廣州地鐵標志及含義現有1號線、2號線、3號線及4號線在運營中,但遠遠無法滿足交通需求。為解決擁阻的道路交通,廣州地鐵正在大規模擴建中。從2004年開始,廣州地 鐵每年將平均開通35公里,預計到了2010年,2號線南延與北延、3號線北延(廣州東站至機場南)、4號線、5號線一期、8號線西延、廣佛線(魁奇路至西塱)及APM全部開通運營,總長為200公里。廣州地鐵的遠期規劃長度是600公里。
廣州地鐵車廂內報站提示,依次分別使用普通話、廣州話和英語。報站完畢後介紹站點附近的地方或建築物就只用普通話。
[編輯本段]廣州地鐵一號線
一號線於1993年12月28日正式動工,1997年6月28日起開始試運營,首段開通西塱至黃沙段,全線於1998年12月28日竣工,到1999年6月28日才正式通車,標志著中國大陸繼北京、天津及上海後,第4座城市建有地鐵系統。
廣州地鐵一號線全線設有16個車站,分別是:廣州東站、體育中心、體育西路、楊箕、東山口、烈士陵園、農講所、公園前、西門口、陳家祠、長壽路、黃沙、芳村、花地灣、坑口、西塱,線路全長約18.48公里。其中西塱和坑口是地面車站,其他為地下車站。

[編輯本段]廣州地鐵二號線
二號線首通段(三元里—曉港)於2002年12月29日開始試運營。2003年6月28日地鐵二號線三元里—琶洲段開始正式營運。2005年12月30號,為了配合四號線大學城專線的開通,萬勝圍站正式啟用。二號線使用了很多國內乃至國際上都處於領先地位的技術。廣州地鐵二號線是世界上全線都在建成時就安裝了屏蔽門的地鐵線路之一。屏蔽門可確保乘客候車時的安全,還能節省能源消耗。二號線已有16車站投入使用,分別為:三元里、廣州火車站、越秀公園、紀念堂、公園前,海珠廣場,市二宮,江南西,曉港,中大,鷺江,客村,赤崗,磨碟沙,新港東,琶洲,萬勝圍,全部為地下車站。

正在運營的二號線曉港-萬勝圍段在不久的未來會成為地鐵八號線的一部分,為此地鐵公司正在進行二/八號線的拆解工程,曉港-江南西區間將被拆解。同時,二號線北延長段和南延長段正在建設中,到了2010年,二號線將變為嘉禾望崗--廣州新客站,全長約32公里,設有24座車站,分別為嘉禾望崗、黃邊、江夏、黃石、蕭崗、白雲新城、遠景、三元里、廣州火車站、越秀公園、紀念堂、公園前、海珠廣場、市二宮、江南西、昌崗、江泰路、東曉南、南洲、洛溪、南浦、會江、石壁及廣州新客站。

[編輯本段]廣州地鐵三號線
地鐵三號線首通段(廣州東站至客村)已於2005年12月26日開通,2006年12月30日全線(包括客村至番禺廣場段和支線體育西路至天河客運站)開通試運營。三號線呈南北走向,全長36.33公里,包括一條主線和一條支線,共設18個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其中主線的13個站分別為:廣州東站、林和西、體育西路、珠江新城、赤崗塔、客村、大塘、瀝滘、廈滘、大石、漢溪長隆、市橋和番禺廣場;支線站名如下:天河客運站、五山、華師、崗頂、石牌橋。三號線在國內率先採用Y字型線路,主線從北向南貫穿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和番禺區發展軸線,支線從天河客運站出發,到體育西站與主線相接,從而更經濟、有效地解決客流問題。三號線列車設計最高速度為120km/h,是國內已建地鐵中時速最高的。三號線列車為B型車,開通初期使用3節編組,實行「小編組,高密度」的行車方式,而未來將根據客流增長情況,將列車加長至6節。

在2006年底三號線支線和番禺段開通時,行車間隔為12分鍾,由於乘客人數很多,列車只有3節,車廂空間狹小,因此曾一度造成混亂。而經過一年左右的調試,到了2008年初,三號線天河客運站-番禺廣場段的行車間隔已經達到3分鍾左右,高峰期的擁擠狀況得到了緩解,但問題還是很嚴重。2008年底,被迫提速,行車間隔縮至2分鍾之內,達到每站之間可行一列,因此停車時間大大縮短,但是人群還擁擠,造成無法按時出發,最後決定,進行人員快速疏散,和在地面上表出更明顯的黃線疏導,才得至緩解。

此外,廣州地鐵還計劃開設三號線北延長線及南延長線,北延長線由廣州東站至白雲國際機場,全長約28.9公里,建有12個車站,初步站點分別為廣州東站、燕塘、梅花園、京溪南方醫院、同和、永泰、白雲大道北、嘉禾望崗、龍歸、人和、高增、機場南預計於2010年10月開通;而機場北站,將在2012年,與北航站樓同時建設並同時投入使用;南延長線由番禺廣場開始,至海鷗島,是一條長遠規劃的路線,暫未有落成的時間。

[編輯本段]廣州地鐵四號線
地鐵四號線大學城專線(萬勝圍至新造段)已於2005年12月26日開通,新造至黃閣已於2006年12月30日通車試運營(官橋、慶盛兩站暫未開通),2007年6月28號蕉門和金洲站啟用。全線長68.96公里,包括地下線長29.11公里。四號線南北走向,共設27座車站,北起黃村、車陂、車陂南、萬勝圍、官洲、大學城北、大學城南、新造、官橋(暫未開通)、石碁、海傍、低涌、東涌、慶盛(暫未開通)、黃閣汽車城、黃閣、蕉門、金洲,其中黃村-新造全部為地下車站,其餘為高架車站。預計2010年開通黃村至萬勝圍段。

四號線的列車為直線電機列車,4節編組,最高運行速度達90km/h。四號線的線路坡度達55‰,客觀條件要求列車必須要有強爬坡能力。直線電機傳動是利用直線電機和軌道中間安裝的感應板之間的電磁效應產生的推力作為列車的牽引力或電制動力,列車的爬坡能力是普通旋轉電機列車的3倍,可達到70‰以上。四號線列車可以轉彎最小半徑60米,列車還具有列車故障運行能力:即在損失1/4動力,且列車搭載額定定員狀態下可以保證運行一個往返;在損失1/2動力且搭載額定定員時,可在60‰的坡道上起動,並能使列車行駛到最近車站;一列空載列車牽引一列在超員狀態(無動力)的故障列車能在60‰的坡道上起動。 此外,四號線列車具有全自動駕駛功能。四號線將成為世界首條中大運量的線性電機線路,也是全國第一條採用直線電機車輛技術的軌道交通線路。

未建成的:
[編輯本段]廣州地鐵五號線
地鐵五號線西起芳村滘口,東至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黃埔客運港,全長約42.8公里,共設29座車站。
一期站點初步為滘口、坦尾、中山八、西場、西村、廣州火車站、小北、淘金、區庄、動物園、楊箕、五羊邨、珠江新城、獵德、譚村、員村、科韻路、車陂南、東圃、三溪、魚珠、大沙地、大沙東及文沖,其中滘口為高架車站,其餘為地下車站。原計劃於2008年底開通,但由於市區部分站點和文沖站的站後折返線遭遇征地拆遷問題,導致工程進度變慢,因此改為2009年年底開通。五號線的列車和四號線一樣,都是直線電機列車,原計劃初期採用4節編組,後來改為初期6節編組。二期站點初步為文沖、沙埔、廟頭、夏園、黃埔開發區及黃埔客運港,尚未有通車的時間。全線隧道於2009年4月19日貫通.
首列青島生產的廣州地鐵5號線列車已2008年11月22日運抵廣州,將於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列車外表為白色「上衣」,「下身」為深藍和淺藍兩種顏色,中間有一條紅色的線路穿過,簡潔大方,又不失現代感。車頭不到兩米長,呈方形,車頭內除了正中心有一把司機的皮椅外,還有三台顯示屏,操控儀器簡單而好識別。每節車廂兩邊各有3處車門,車內座椅大小顏色與四號線一樣,扶手和吊環為粉紅色,在車門與座椅之間,還有一塊空位,扶靠更方便。此外,4塊LCD顯示屏增加為6塊,在車廂內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地鐵電視,屏幕也由15寸變成了17寸,顯示圖像更大了。在座椅上方位置,是包括了5號線內的閃燈報站地圖,和三號線、四號線列車一樣,每到一站,將有紅色燈光提醒。
五號線列車具備空調自動調溫功能,能在23℃至29℃的范圍內自動調整,不會出現二號線因為車門密封不好,行駛過程中「冷風颼颼」的感覺。五號線列車還具有很強的爬坡能力,在1000米長的距離上可以攀上60‰的高坡,最小轉彎半徑150米。此外,每節車廂可以容下330名乘客。

[編輯本段]廣州地鐵六號線
廣州地鐵六號線一期長24.3KM,設車站22個;二期長17.6KM,設車站10個。
首期工程(潯峰崗——長湴)24.3公里,設車站22個。各站初步確定為:潯峰崗、橫沙、沙貝、河沙、坦尾、如意坊、黃沙、文化公園、一德路、海珠廣場、北京路、越秀南、東湖、東山口、區庄、黃花崗、沙河頂、沙河、天平架、燕塘、天河客運站、長湴、計劃於2011年6月28日開通。其中潯峰崗、橫沙、沙貝、河沙、坦尾為高架車站。
二期工程(長湴——蘿崗街)全長17.6公里,預計2012年建成,項目總投資約71.56億元,二期工程全部高架。六號線二期車站分別為華南植物園、龍洞、柯木塱、高塘石、黃陂、科學城、香山路、暹崗、大塱、蘿崗街。
國家發改委已於2009年2月批准提前實施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長湴至蘿崗街)建設。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東延線)是蘿崗區科學城通往市中心區的快速通道。建成後,將迅速提升蘿崗區城市綜合交通環境水平,對蘿崗區加快發展,加快建設成為現代產業體系先導區、適宜居住城市示範區、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有著重要的作用。
六號線一期,原計劃於2010年底開通,但由於征地拆遷問題和其他原因,工程進度緩慢,以致需要延後至2012年開通。2007年底,黃花崗站工地附近某一大院的居民抗議,以安全為理由,要求地鐵公司將黃花崗站移位,否則取消該站,導致該站至2008年1月上旬仍無法正常開工,工程嚴重滯後。
六號線採用L型車,為4節編組,和四、五號線一樣使用直線電機列車。
[編輯本段]廣州地鐵七號線
2009年2月,國家發改委的批復了廣州地鐵七號線的建設,按照規劃,地鐵7號線西起廣州火車站新客站,往東經鍾村、漢溪長隆,止於新造。建成後,將加快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乾的公共交通體系,構築番禺組團內的軌道交通走廊,有效加強大學城與新客站的溝通。七號線共設九站,分別為廣州新客站、石壁東、謝村、鍾村、漢溪長隆、鶴庄、官堂、金坑、市頭、新造,其中廣州新客站與2號線換乘,漢溪長隆與3號線換乘,新造與4號線換乘。
七號線線路起始於番禺區的廣州新客站,在此與廣州市軌道交通二號線呈平行換乘,同時與廣珠城際線、武廣客運專線換乘。在東新高速新客站立交出口及漢溪大道新客站聯絡線與規劃一路的十字路設置石壁東站。出站後沿著東北方向前進,穿越大片田地、水塘後轉向東南,沿40m寬規劃路行進,在鍾屏路和40m寬規劃路交叉路口處設謝村站,之後線路轉向東北方向,穿越舊105國道後到達漢溪大道,在市廣路與漢溪大道交叉路口東側設鍾村站,之後線路一直沿著60m寬漢溪大道行進,下穿規劃建設的新光快速立交之後,在新光快速路與漢溪大道交叉路口東側設漢溪長隆站,與軌道交通三號線呈「L」型換乘。
線路沿著60m寬漢溪大道前進,沿線兩側途經多個大型商住小區,在迎賓路與漢溪大道交叉路口東側設鶴庄站,接著線路沿東北方向繼續行進,然後轉向正北,在員崗路與南大幹線交叉路口處設官堂站,出站之後線路沿南大幹線往東行進,途經大型商住小區和大片村莊,在南大路與南大幹線交叉路口處設金坑站,之後穿越南沙港快速路,在板橋路與南大幹線交叉路口東側設市頭站,之後穿過南村鎮,線路轉向南大幹線北側約400m的規劃40m寬的安置一路,安置一路沿線現狀為農田、水塘和房屋,在新造鎮曾邊村南側設新造站,與軌道交通四號線呈「T」型換乘。
7號線二期工程,還沒上報發改委:
線路過新造站後繼續沿40m寬規劃安置一路向東北方向行進,在規劃新造路與安置一路交叉路口處設新造東站,之後線路進入化龍片區,設置化龍站,然後線路轉向東北方向穿越珠江,到達黃埔區港灣路,沿港灣路往北行進,在港灣路與港前路交叉路口處設港前路站,與穗莞深換乘,在港灣路與黃埔大道東交叉路口南側設港灣路站,與規劃軌道交通十三號「十」字換乘,在港灣路與大沙地路交叉路口北側設大沙地站與軌道交通五號線呈「L」型換乘。
[編輯本段]廣州地鐵八號線
八號線西起於海珠區工業大道北鳳凰新村,經曉港,東止於海珠區新港東路萬勝圍站,曉港站—萬勝圍站為目前二號線沿用線路,已於2005年12月28日全線通車。八號線鳳凰新村—曉港段共新增4座站點,全長4.1公里,分別為鳳凰新村、沙園、寶崗大道及昌崗,預計於2010年開通。八號線遠期將通到黃金圍,目前鳳凰新村以北已有兩個站點被確定,分別為同福西和文化公園,均為地下車站,文化公園已與6號線開工建設,開通時間待定。
[編輯本段]廣州地鐵九號線
2009年2月,國家發改委的批復了廣州地鐵9號線的建設,9號線一期工程將以花都汽車城為起點,經花都中心城區至新白雲國際機場,與三號線北延段高增站有換乘關系。建成後,對優化廣州市北部市區內的交通,推動花都區的基礎產業特別是汽車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廣州市規劃局已同意地鐵九號線八個車站的站點位置。這八個站點分別為飛鵝嶺、花都汽車城、廣州北站、花果山公園、花都廣場、馬鞍山公園、清埗、高增八座車站,其中廣州北站站和高增站將分別換乘武廣客運專線和地鐵三號線,平均站間距大約2.7公里。站點會因為地質條件及經濟因素有所調整,但調整幅度不會超過前後兩百米的范圍。
這八座車站分別為:飛鵝嶺站,位於風神大道西段,飛鵝嶺附近;花都汽車城站,位於風神大道與紅棉大道交叉路口;廣州北站站,位於秀全大道和站前路交叉口,為與武廣客運專線換乘站;花果山公園站,位於雲山大道花果山公園段;花都廣場站,位於天貴路與迎賓大道交叉口西側;馬鞍山公園站,位於迎賓大道與百壽路交叉口東南側;清埗站,位於迎賓大道與鏡湖大道交叉口西側;高增站,位於新機場南側。
[編輯本段]廣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捷運線)
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APM)將於2010年亞運會之前開通投入試運營。
APM將解決珠江新城核心區的交通疏導,它將是珠江新城CBD地區和天河商貿區內部的公交骨幹線,滿足其內部、珠江新城與天河商貿區、觀光塔之間客流的交通需求,以及旅遊觀光購物的出行需要。
APM與軌道交通線路形成快捷方便的連接,線路總長約3.94公里,全部採用地下線路,共設9 座車站,由南往北分別為赤崗塔、海心沙、廣州歌劇院、雙塔、中央廣場、市民廣場、天河南一路、體育中心以及林和西路。其中,赤崗塔、珠江新城、天河南一路和林和西路站可與地鐵一、三、五號線換乘,輸送系統站點之間最大間距693.5米,為體育中心至林和西區間;最小站間距315.5米,為天河南一路至體育中心站區間,平均站間距473.4m,走向基本上與的地鐵三號線平行。
CX-100APM預計初期高峰小時客流斷面3553人次,採用小編組高密度的行車組織方式。近、遠期客流增長較快,高峰小時客流斷面達到8807人次和10028人次,需要加大編組以適應客流的變化。APM採用龐巴迪CX-100車輛,為APM膠輪車,定員138人/輛,一期工程開行7列共14輛車,每輛長約13米左右。
APM一期停車場面積約3000平方米,遠期為12000平方米,2009年10月份可以完工,11月份可以接車。
APM從6:00開始運營,晚上24:00結束運營,全天共計運營18小時,其餘時間用於線路和設備檢修,特殊時間段(節假日、舉行重大活動)會延長運營時間。
APM採用一票制,只需購買統一價格的車票,就可以將APM從頭坐到尾,而且在赤崗塔站與三號線的赤崗塔站相通,不用出地面再換乘,但這是一個單獨的系統,開通之前將通過物價部門確定。
[編輯本段]廣佛地鐵一號線
廣佛地鐵
廣佛線,又稱珠江三角洲城際快速軌道交通廣州至佛山段、廣佛軌道交通、廣佛地鐵、佛山地鐵一號線,是一條跨越廣州海珠區、廣州荔灣區、佛山南海區、佛山禪城區三個地方的城際軌道交通線路,其運營公司為廣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其中廣州地鐵佔51%的股份,佛山市佔49%。廣佛線全長32.973公里,設22個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分別為魁奇路、季華園、同濟路、祖廟、普君北路、朝安、桂城、南桂路、雷崗、千燈湖、金融高新區、龍溪、菊樹、西塱、鶴洞、沙涌、沙園、燕崗、石溪、南洲、瀝滘。試驗段於2002年10月11日動工,佛山的魁奇路站和廣州的瀝滘站主體土建工程已完成,而其他站點在2007年6月28日開始陸續開工。預計2010年魁奇路-西塱段通車,2012年建成西塱-瀝滘段通車。廣佛線的列車為B型車,4節編組,最高運行速度可達80km/h。此外,廣佛線還計劃開設南延長段,設4座車站,分別為瀾石、小布、荷村、路洲,目前還處於內部論證階段,線路敷設方式和開工時間未定。廣佛線把珠三角緊鄰的兩個城市地區更加緊密地連接起來,形成一個以廣州為中心的包括戶籍人口1033萬,流動人口363萬(官方統計,實際數目遠超)的廣佛都市圈,可以優化兩個城市的資源利用和產業結構,有利於提高廣佛都市圈乃至珠三角的競爭力。
[編輯本段]廣佛地鐵規劃線路
2號線:西安-廣州新客站
3號線:獅山-容桂
4號線:張槎-大石
5號線:葛岸-窖口
6號線:九江-平洲
7號線:大良-廣州蓮花山
8號線:德勝-南沙東堤

I. 廣州地鐵7號線經過哪些

7號線從廣州新客站向東南行進穿越鍾村,之後轉向東北,經漢溪、新造與化龍,再穿越珠江之後,止於黃埔區的大沙地,預留遠期延伸至蘿崗中心區的條件。一期線路全長約17.711公里,站點設置也比此前的方案增加了石壁東站和謝村站,共10座車站(廣州新客站、石壁東站、謝村站、鍾村站、漢溪長隆站、鶴庄站、官堂站、金坑站、南村站、新造站),其中換乘站3座(與2號線相交於廣州新客站,與3號線相交於漢溪長隆站,與四號線相交於新造站)。 7號線計劃在8月完成初步設計,年底開工,2013年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