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臂穴位
少海穴
定位:曲肘,在肘橫紋尺側端與肱骨內上髁之間。
主治:多用於心痛、手臂麻木、顫抖的治療與保健。
神門穴
定位:在腕橫紋尺側端,當尺側屈腕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主治:多用於心痛、心悸、心煩、失眠、神經衰弱的治療與保健。
內關穴、
定位:仰掌,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屈腕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
主治:常用於心痛、心悸、胸悶、胃痛、嘔吐、失眠、眩暈、上肢痹痛的治療與保健。
還有「孔最穴、曲池穴、列缺穴、太淵穴、尺澤穴、陽池穴」等。如果想學習的話,找一本針灸方面的書籍,系統學習比較好一點。
❷ 左胳膊外側發麻按什麼穴位治療
你這個情況可議適當的按摩一下麻木的部位吧 可議適當的按摩曲池穴合谷穴少海穴 ,肩於穴之類的 也都是可議的也可議針灸治療吧
❸ 胳膊肘的麻筋是什麼穴位,為什麼一摸就會又麻又痛
一般情況下;小海穴。 =====----------------- 三甲醫院做全面健康檢查看數據; 做心超; 遵醫囑。
❹ 手臂麻木針灸灸什麼穴位
首先要找出麻木的原因,手臂麻木除了手臂本身的原因外最大的可能就是頸椎病引起的,所以你也許需要先診斷明確
❺ 四肢麻木應按哪個穴位
下面我先給你介紹上肢麻木的點穴療法,再給你介紹下肢麻木的點穴療法。如果時間允許你可以一次都點按,如果時間緊張你可以胳膊、腿分開點按----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鍾。祝你早日康復!!! 麻木是指身體某一部分的感覺及運動功能完全或部分喪失,上肢麻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的症狀,如不正確睡姿等均可引發,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消除,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的人上肢麻木後長時間(超過一天)無法緩解,就不得麻痹大意了,可是該怎麼辦呢?這時也不要太緊張,經絡會幫你解決問題的。
一 肩髃 「髃」指肩胛骨而言,該穴位於肩上髃骨處,故名肩髃。
位置:位於肩部三角肌上緣中點,上臂外展至水平時,肩關節外部出現兩個凹陷,本穴在前方的小凹陷中(後小凹陷為肩窌)。上臂下垂時,則位於鎖骨肩峰端前緣下方。
主治:上肢麻痹、肩關節痛、肩臂痛等。
二 曲池 「曲」指屈曲肘關節,該處呈現一個凹陷,形似淺「池」,故名曲池。
位置:位於肘橫紋頭的外端,約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手臂麻木、熱病、頭痛、高血壓、偏癱、月經不調等。
三 外關 前臂伸側為「外」;此穴猶如「關」口,與內關相對,故名外關。
位置:位於腕背橫紋正中直上2寸,撓骨與尺骨之間。
主治:上肢麻痹、腕痛、熱病、耳聾、耳鳴、偏頭痛、關節疼痛等。
四 合谷 相會為「合」,泉出通川為「谷」,谷者兩山間流水之道也。「肉之大會為谷,小會為溪」,意指「谷」較「溪」大而淺,故名合谷。
位置:拇、食兩指張開,以另手的拇指指關節橫指放在虎口上,拇指尖到達之處。
主治:上肢麻痹、頭痛、牙疼、鼻塞、咽喉腫痛、感冒、手指痙攣等。
五 手三里 「里」指邑、居的意思。因該穴距手上臂肘窌穴3寸,故名手三里。
位置:位於曲池穴下2寸,撓骨內側。前臂側屈時取穴。
主治:上肢麻痹、肘關節痛、高血壓、腮腺炎、消化不良、肩臂痛、牙疼等。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感覺或者經歷:很久不運動的人去參加登山或長跑,腿部的肌肉會因為肌肉緊張而酸痛。長時間打麻將或坐著的人也會因為氣血循環不暢而引起大腿的疼痛。假如出現這樣的情況,應當及時解決,不然會導致整條腿的麻木、僵硬和疼痛,甚至會向上蔓延。
一 血海 歸聚之處為「海」,如江河下百川歸大海之意,故名血海。
位置:腿伸直時,由膝蓋內側凹陷位置向上約三指寬的地方。
主治:膝關節疼痛、皮膚濕疹、蕁麻疹、月經不調、睾丸炎、閉經、痛經、子宮出血。
二 承山 「承」有承受的意思,對人體起支持的作用,故名承山。
位置:位於小腿肚後的人字紋處之凹陷的頂端,當足尖著地,足跟提起時尤為明顯。
主治:小腿肚轉筋、腰腿痛、下肢癱瘓、痔瘡、肛裂、脫肛。
三 梁丘 「梁」指該穴在膝蓋上方,如在山樑上一樣;「丘」指丘陵,故名梁丘。
位置:用力伸直腿,膝蓋外側會形成凹陷,由此處向大腿方向約三指寬的地方。
主治:膝關節腫痛、乳癰、下肢癱瘓、胃痙攣性疼痛。
四 無名 大腿感到麻木時候按壓這個穴位,屬於阿是穴。
位置:位於大腿內側的正中部位,按壓時會感覺到疼痛。
主治:因為這個穴位屬於經外奇穴,所以只能管腿部的僵硬。
❻ 頸椎病引起的左手臂麻和痛,按摩哪個穴位能緩解
頸椎病引起的左手麻和痛,主要是卡壓到神經,按摩穴位效果不好,主要還是,要去做牽引,把卡壓解除後,麻合痛自然就消除了
❼ 按肩膀上哪個穴位匙手臂麻木
肩井穴。
肩井穴在是常用來按摩的穴位之一,具體位置可參見網路。使勁按此穴位會導致手臂麻木。
❽ 手和胳膊麻木按摩什麼穴位
指導意見:
考慮是周圍神經病變或是頸椎病有關的,長期用同一種姿勢有可能會出現手指的麻木現象的,適當多活動,查一下頸椎看看。必要時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葯如彌可保、維生 素B12等治療,
❾ 手和胳膊動不了按什麼穴位
先找頸椎病的原因吧,胳膊動不了,還有像過電一樣的麻木,活動時能好受些
而頸椎病是主要的罪魁禍首之一,還有肩周炎、風濕病(受風、受寒)、等原因
最容易導致麻木的還有:頸椎病、肩周炎引起的壓迫神經血管、使血液不通暢、經脈受阻、而造成的胳膊肘麻、及手指麻木
頸椎病的特徵是 :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有酸脹感,以及脖子活動不靈活
轉動脖子時,有咔咔響的聲音,不進行調理,進行下去會頸椎增生
由於頸椎病局部的症狀輕,有些人甚至根本無頸部症狀;許多頸椎病患者表現為其它系統疾病的症狀,很容易就與其它疾病相混淆,當成別的病治療
經常的久坐不動,總使頸椎、肩膀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造成的頸椎病(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有頸椎病了),
當有頸椎病時: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後會有這些症狀 :
頸肩部或胸部疼痛或麻木,呈持續性或陣發性並向上肢、胳膊、及手指放射傳導,可以伴有針刺樣或過電樣串麻感、和蟻爬麻感,當頸部活動或咳嗽、打噴嚏或用力稍大時疼痛及串麻感可加重
頸椎病加重時也可以有上肢肌肉萎縮、發沉、酸痛無力、動作不靈活等現象,在夜間頸肩部及上肢可能痛得更厲害,可以翻來覆去睡不著。
由於頸脊髓受到刺激壓迫後,使脊髓血液供應不足,促使胳膊發麻。
當你經過稍微的活動後,血液循環的快些了,所以你在走路抬起胳膊時,症狀會減輕了,就是因為壓迫神經血管,使血脈不通暢、經絡受阻的緣故
你先以調理頸椎一段時間,再看看你是否還有麻木、抽搐的症狀
以下是緩解、治療頸椎、和肩部的鍛煉方法:
鍛煉肩部對你的胳膊肘發麻,很重要
頸椎病還與睡眠的不良姿勢有關:(總睡過高、過硬的枕頭),因其持續時間長,會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失調,加速頸椎退變。
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習慣側卧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頸椎病與學習、工作的姿勢不當有關 :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的,雖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頸椎病發病率很高。(比如:長時間的上網,打字、生活中長時間打麻將,看電視也可以造成頸椎病。)
不適當的體育鍛煉: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可加重頸椎負荷
無論是睡眠、休息.還是學習工作,甚至日常一些動作,都要保持良好的習慣,時刻不忘頸椎的保護。同時加強頸肌的鍛煉
告訴你緩解頸椎病的方法:
平時要注意少低頭,工作一兩個小時至少休息一次,休息時頭向後仰,或平卧,讓頸椎得到休息。頸椎病患者要注意不要來回突然的猛然的轉頭,更不能旋轉頸椎,使勁斜搬按摩頸部
多坐聳肩、和擴胸動作:對頸椎和肩膀、和你的前胸、後背麻痛有非常好的效果
多游泳。因為游泳的時候頭總是向上抬,頸部肌肉、肩部、背肌、胸肌、腰肌都得到鍛煉,而且人在水中沒有任何負擔,也不會對椎間盤造成任何的損傷
也可以在家,做旱地游泳的動作(假的游泳),做各種游泳的姿勢:(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
做用下巴向前的畫圈動作(就像,鵝探頸的姿勢)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頸椎部的運動時,速度千萬不能過快、過猛,一定要緩慢的進行
還可以做:雙手十指互相交叉,放到腦後,雙手向前方使勁,頭部頸部向後用力,可以使頸部、肩膀減少僵硬、麻痛、酸痛的症狀
放風箏:放風箏時,挺胸抬頭,左顧右盼,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有利於增強骨質代謝,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和韌帶的退化。
做頸椎部體操的方法 :
1. 基本姿勢:每次做各項訓練動作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全身放鬆。
2. 前俯後仰:雙手叉腰,先抬頭後仰,同時吸氣,雙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後緩慢向前胸部位低頭,同時呼氣,雙眼看地。做此動作時,要閉口,使下頜盡量緊貼前胸,停留片刻後,再上下反復做4次。
3. 左右旋轉:雙手叉腰,先將頭部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吸氣於胸,讓右側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再緩慢轉向右側,同時呼氣,讓左邊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這樣反復交替做4次。
4. 提肩縮頸:做操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自然下垂。動作時雙肩慢慢提起,頸部盡量往下縮,停留片刻後,雙肩慢慢放鬆地放下,頭頸自然伸出,還原自然,然後再將雙肩用力往下沉,頭頸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後,雙肩放鬆,並自然呼氣。
5. 左右擺動:做操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叉腰。動作時頭部緩緩向左側傾斜,使左耳貼於左肩,停留片刻後,頭部返回中位;然後再向右肩傾斜,同樣右耳要貼近右肩,停留片刻後,再回到中位。這樣左右擺動反復做4次
以下這些是肩部的運動,可治療、緩解你胳膊的麻木問題
按摩肩膀的方法:
穴位按摩 :按摩手三里。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 ,揉動 1分鍾 ,換左手 ,每日 3次。按摩印堂穴。用食、拇指按住該穴 ,旋轉揉動 ,每次 1分鍾 ,每日 3次。
捏壓患處 :用右手拇、食指捏住壓痛點 ,用力深壓 ,並向前後左右揉動 1分鍾 ,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捏右肩。每日 2次
肩部運動對你的手指麻木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 、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牆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二 、手指爬牆 患者面對牆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三 、體後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四 、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10分鍾,然後回原處,反復進行。
五 、後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後呆住不動,2分鍾後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六 、梳頭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並旋前(掌心向上),盡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
七 、頭枕雙手 患者仰卧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後再盡量外展。
八 、旋肩 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後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復數遍。
以上幾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煉,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恆,對肩部疼痛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多揉、多按摩頸部和肩部肌肉,按摩大椎穴、肩井穴、風池穴、百會穴、腦戶穴、中府穴、雲門穴等,對你的胳膊肘麻木、頸椎病、肩膀問題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睡前泡手、泡腳(水溫不能太燙),沒事多搓搓手,多跺跺腳,對你的胳膊麻和有非常好的促進循環作用
要減少久躺、久坐的壞習慣、多運動(久躺、久坐都會傷及頸椎和肩部)
注意風濕:根據季節,適時的添加衣服、保暖好頸部和肩膀,防止受寒、受風
在學習、工作時的坐姿,盡量的常做到挺胸收腹,坐姿挺拔,(這個姿勢一般人,很難持續下去,可以坐直一會兒、歇一會,在做,再休息)
祝你牛年財源滾滾,發得像肥牛;身體壯得像頭牛;愛情甜得像牛奶;好運多得像牛毛;事業蒸蒸像大牛。
願你享有期望中的全部喜悅,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帶給你甜美的感受和無窮的快樂,祝春節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祝你心想事成!!!!!!!!!!!
祝你身體健康!心情愉悅每一天!
❿ 頸椎壓迫神經的症狀胳膊手麻按摩穴點陣圖
可以按摩大椎穴、肩井、足三里、陽凌泉、委中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