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當代大學生如何增強國防意識
1、應當關注時事動態,在校認真學習國防軍事理論,認清國防與國家安危民族榮辱的密切關系,了解國際風雲變幻對我們的機遇與挑戰,明確自身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課余時間多接觸新聞,熱愛祖國,關心國防,培養一定的政治思維和政治敏感度,做一個理智有深度的愛國青年。
2、對於國家相關機密性資料保密。比如:國家重要軍事設施的資料(圖片和文字);國家基本信息的數據(耕地面積、建設用地面積、城市規劃等)。萬不可貪圖一時炫耀,而不經意間將國家信息泄露出去。特別是現網路發達的今天,信息的獲取和傳遞,變得更加方便。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應該樹立謹慎和危機意識。
3、提升自己的國防覺悟。通過網路和現實聚會的機會增強自己對於國防知識的了解。講座、培訓、網上課程、書籍等途徑都是特別方便的。
4、樹立正確國防意識的前提,就是提升大學生國防的認知度。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藉助新媒體網路信息平台,有效提升大學生對國防的認知和了解,使他們全面認識國防事業。當前大學生除了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及教材書籍閱讀之外,通過數字網路資源、手機電腦等多媒體平台,都可以獲取相應的信息。
5、整合校內外的資源,強化大學生的國防責任與觀念
為培養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學校應當積極開展國防教育,並主動整合校內外的資源優勢,強化現有國防教育課程的改革與創新,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採用理論與行為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的國防責任觀念。
⑵ 大學生能為國防做些什麼
作為當代大學生一方面要積極參加軍訓,有條件的成為國防生為國防事業添磚加瓦,另一方面要積極關心國家大事和軍事動態,了解更多國防知識,提高國防意識,並向周圍的人宣傳國防知識,促使他們去關注國防事業。
攜筆從戎真男兒,耿耿丹心報祖國。在新兵的行列中,大學生士兵成為格外引人注目的一道亮麗風景。今冬徵兵,我國兵役徵集制度出現大幅變化:大力推行徵集主體對象的調整,以各級各類院校應屆畢業生為主,優先徵集高學歷青年。
(2)關注國防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在國防建設急需專業化人才的今天,大學生步入軍營必將成為部隊建設關注的焦點。大學生參軍為部隊科技強軍、質量建軍注入了新的活力。部隊一定會不拘一格選人才,用其所長,把大學生們放到最適合發揮他們優勢的崗位上。
大學生參軍在一些名牌大學並沒有火起來。究其原因主要是軍事職業在我們的青年一代中沒有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名牌大學的學生們有廣闊的就業選擇空間,他們多將目標鎖定在出國留學和外企發展上,可以看出軍事職業的誘惑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這也是改善我國兵員結構的重要途徑。
⑶ 關注國防是什麼意思關注國防就是關注我們家園。是什麼意思要怎麼關注
關注國家軍事發展,因為,沒有國防就不會有我們的家園。從日常關注國防其實就是要我們有一定的國防觀念 。這樣,一個國家的國防才能更好地發展
⑷ 國防知識手抄報內容
1、國防教育是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的完整和安全,防禦外來侵略、顛覆威脅的建設與斗爭。對全民傳授與國防有關的思想、知識、技能的社會活動,國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教育包括為增進全民的國防思想、國防知識、國防技能和身體素質,以及有利於形成和增強國防觀念、國防能力的各種類型的社會活動。
2、國防教育國防教育是對全體公民進行的一項基本教育,涉及到各個方面,內容十分豐富,范圍非常廣泛。國防建設的整體性決定國防教育內容,現代國防不僅僅是指軍隊建設和武器裝備以及戰場和戰略要地的建設,而且同國家的經濟實力、政治狀況、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質等因素息息相關。
3、國防教育是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對全體公民進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內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動。國防教育是國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在小學、中學、大學附上國防教育。
4、國防常識,是公民應該了解和掌握的最基本的國防知識。作為一般公民,應了解和掌握諸如國家領土、領海、領空的一般涵義,領土爭奪、島嶼爭端、海域糾紛的不同特徵;現代戰爭知識,如現代戰爭的特點,戰時動員的要求,防衛作戰的一般原則等;我國武裝力量知識,如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和預備役部隊的體制和主要職能,軍兵種知識等;另外還有國防科學技術普及知識,等等。
5、國際形勢,是國防面臨的現實情況及其動態。國際形勢教育,主要是使全體公民了解當今世界政治、軍事格局的基本態勢,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的特點及發展趨勢,我國周邊國家或地區的軍事動向,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國防戰略,我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和所受到的影響以及正確認識國際形勢的方法等內容。通過國防形勢教育,使全體公民認識和了解有關國家的軍事發展趨勢,認清我國與世界強國的差距和面臨的威脅,增強國防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⑸ 什麼是國防國防的含義是什麼
1、國防就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外敵入侵等突發事件,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2、國防的含義:它是一門求生學問,也是國家的防務,是指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國防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服務於國家利益。
現代國防以軍事力量為核心,還包括有關的非軍事力量;它重視國家的戰爭潛力,特別是戰時的動員效率;它還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主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現代軍隊是知識和科技密集的武裝集團,強調質量建軍勝過「人海戰術」。戰時國防的責任是實戰,目標是勝利。
國防的對象是指國防所要防備、抵抗和制止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的界定,國防的對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裝顛覆」。國防要防備和抵抗的是「侵略」,國防要制止的是武裝顛覆。
(5)關注國防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國防的國際行為主要表現在:國內與國外、國防與國際更密切地聯系在一起;世界和平與戰爭、國際經濟繁榮與衰退都直接影響國家和國防建設;國際和周邊局勢動盪,國家必須在國防方面給予更多關注,一旦遭受外來威脅或外來侵犯,必須動員國防力量,迎接外來挑戰。
國防科技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建立起了包括電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科研實驗生產體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為現代化建設和切實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尤其是從1985年,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明確提出「精乾的常備軍和強大的後備力量相結合,是建設現代化國防的必由之路」這一基本指導方針之後,作為一支偉大戰略力量的我國國防後備力量,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
強大的國防,是國家、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
⑹ 國防的具體概念是什麼
國防,就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活動。
國防,是一門求生學問,也是國家的防務,是指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
國防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服務於國家利益。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此言語中的國防直接關系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社會的發展。
(6)關注國防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世界上的國防類型主要有擴張型、自衛型、聯盟型和中立型四種。
擴張型國防:大國為了維護本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權主義,侵略、顛覆和滲透他國。
自衛型國防:主要依靠本國力量,廣泛爭取國際支持,防止外敵入侵,從而維護本國安全、周邊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聯盟型國防:以結盟形式,聯合他國彌補自身力量的不足。可分為一元體聯盟和多元體聯盟,一元體結盟是指有一個大國做盟主,其他國家從屬於他。聯盟型國防還分為擴張型和自衛型。
中立型國防:中小發達國家嚴守和平中立的國防政策,制定總體防禦戰略和寓兵於民的防禦體系,如瑞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防
⑺ 如何增強國防意識
首先,必須把國防意識明確寫進我們的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國防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這不但有利於國防意識在全過的開展,而且與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法制國家也是遙相呼應的,已經成功實施的《國防法》和《兵役法》都是一個良好的證明。在此基礎上,去年4月28日我們國家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確定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我想這是一個可喜可賀的進步點,因為它預示著我們今後的國防意識培養將有法可依,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個特別日子的確定,更讓人民明白了國防意識的重要性,能從一定程度上刺激大眾增強國防意識的信心。
第二,學習歷史,緬懷先烈,通過對歷史的反思,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全民國防素質。大家都應該很明白中華民族歷史上遭受過西方列強、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使我們的國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慘痛,使我們的民族瀕臨崩潰的邊緣,使我們的國家停止了發展的步伐……這是一筆血債,一筆永遠都不可能算完、也無從算起的血債,八國聯軍、小日本、納粹這些都是我們痛恨的字眼。然而,憑良心講,我們痛恨的不僅僅是這些混蛋,我們也在是不是地痛恨我們自己,因為我們自己畢竟太落後了。於是乎,在糟人侵略之後我們誤出了「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些道理,我們也因此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想,通過對這些活生生的歷史的回憶,讓我們的心靈再一次經歷慘痛的煎熬,讓煎熬過後的我們好好地痛定思痛,應該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反方面來說,這也是一筆財富,一筆能時刻激勵我們牢記「加強國防建設」財富,一筆能時刻鞭策我們樹立「國防意識」的財富。
第三,保護好有關的歷史遺址,建造必要的紀念館、紀念物,拍攝必要的題材片,對特殊物件命予特殊的名字。這里,我只談幾點具體操作過程中的意見,因為這類專題片我們拍得的確不少,我們很多城市的很多公園街道就是以歷史上有影響的人物的名字來取的,比如中山公園,中山陵,黃興路,蔡鍔路等等,紀念館更是多得要命。可以說我們的資源是不少的,但是有一點很不好,因為很多公園紀念館都要收費或者收費過高,這樣就必然把我們的很大一部分公民拒之門外了。還有這種性質的電影按理說應該實行全國公映,不收任何費用才對的,但是越是這樣的片子好象票價越不低啊,這不能不說是我們的一個悲哀。建議政府在這方面多投資,每年有組織地安排部分公民參觀軍事基地和觀摩軍事表演,發揮媒體作用在擴大影響的同時,激發人民支持國防建設的熱忱。
第四,把提高全民國防意識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在大力弘揚愛國主題的同時,強化全民國防意識。愛國主義既是國防意識的核心內容,又是形成和強化國防意識的思想基礎。國防意識的形成與強化,始終離不開愛國主義精神。有史以來,還沒有哪一種精神現象,可以像愛國主義精神那樣對國民國防意識的形成和強化產生巨大的影響。只有當人們具有了強烈的愛國激情,才會有強烈的國防意識和投身於國防的愛國行為。正因為愛國,才有馬援「好男兒當為國戰死疆場,以馬革裹屍還」的氣概;正因為愛國,才有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壯志;正因為愛國,才有岳飛「待從頭,收拾舊河山」的雄心。古在今來,出於愛國之心而捨身忘死,保衛祖國的英雄,何止千千萬萬!愛國主義精神實在是國防意識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礎。新時期強化全民國防意識的緊迫任務,就是要求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只有大力弘場愛國主義,才能使人們不致因和平環境而喪失應有的警覺,才能引導人們自覺維護國家利益,服從國家的安全需要,積極投身於國防的現代化建設活動。
第五,全力以赴抓好學校學生的國防教育,在不斷的教育中促使學生培養國防意識。眾所周知,在校學生大多都是青年,青年是祖國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和主力軍,「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據調查迷戀軍事、渴望學習國防知識的群體,主要集中在10—20歲之間的青年學生,所以,國防教育一樣要從孩子抓起。學校應該把國防教育視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宣傳《中國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強化全體師生的國防意識、增強關心支持國防建設的責任感、提高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為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工作——
1、寫大量適合學生人群閱讀的軍事讀物,這些軍事讀物應該主要以戰爭故事為引子,運用輕松而多趣的筆觸,著力發掘戰爭故事與中學各門課程的內在聯系,詮釋課本知識,使書本知識生動化、公式定理形象化,也使學生領略戰爭的波詭雲譎,於欣賞趣味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幫助學生樹立牢固的國防觀念,正所謂既要順應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又要具體落實國防教育的要求。前段時間,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學生軍訓工作辦公室組織國防大學有關專家學者編寫的我國首部《普通高等學校軍事理論教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書中包括中國國防、軍事思想、世界軍事、軍事高技術和高技術戰爭等5個方面,對全國廣大青年學生增強國防意識和憂患意識,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加強軍事教師隊伍的建設,把軍事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加強軍事教師的培養、管理和考核,以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因為只有擁有了一流隊伍才能使軍事理論課和軍事技能訓練等軍事學科建設順利有效地得以貫徹,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普及國防教育和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學校也必須把軍事學科建設作為必修課明確納入高校教學計劃,需要盡快規范軍事訓練科目和標准,構建一套與我國現代化建設、國防建設和教育改革發展相適應的、科學的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體系。
3、對高校學生進行軍訓教育。軍訓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發揮著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於學生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於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有利於學生學習軍事高科技知識,增強國防觀念,開闊視野,改善知識結構、活躍思維方式;有利於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作風,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有利於學生組織性、紀律性的提高和身體素質的增強,從而為國防建設培養人才、為軍隊培養預備役軍官和儲備高素質後備兵員,為將來建設祖國、保衛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軍訓理應成為我國提高全民國防意識和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重要環節,在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國防觀念的同時,帶動家庭和社會,提高全民國防意識。
4、適時舉辦國防軍事演講賽等活動,通過參與活動,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增強國防意識的行動中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國防意識、安全意識和憂患意識。
最後,我還想零星地談幾點意見建議或者說是幾點提醒吧:①在諸如南京大屠殺、九一八事變、美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等一系列歷史事件到來的時刻,鳴防空警報或警鍾,以警示國人勿忘歷史,時刻保持警惕之心。②確實提高軍人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③基於對國家安全的全新認識,政府應主張從軍事、國防、精神、科技、經濟、外交等領域對國民進行綜合性國防意識教育。④讓人民參與重大防務決策,在實踐中強化公民的國防意識,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一種做法就是採取民意測驗的方法,直接聽取人民的意見。⑤在和平年代,我們國家對和平渲染得太多。事實上,世界上每天都有不和平的事情發生,但我們的大學生只能知道只言片語。我們的各級政府和教育機構,應該加強對國家安全問題的教育,讓學生們懂得居安思危。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讓大家積極投身國防建設。
以上是我對如何提高全民國防意識的一些看法,但是要提高國防意識,首先要對國防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必須注意到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在市場多元化的影響下,只顧追求經濟利益,對國防教育的思想認識日趨淡化,主動接受國防教育的自覺性不高。因此,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大學生,我有義務在這里澄清——當今世界的太平只是假和平,事實上戰爭的硝煙遠未散盡,民族、宗教、領土爭端從未停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台獨」勢力依然威脅著我國的安全。國家的安危,與每個公民的愛國熱情、國防觀念和獻身精神密不可分。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防教育應當納入全民教育的大體系。國防不僅僅是政府、軍隊的事情,更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心頭的大事。因為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我們的安寧;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民族的尊嚴!
所以,我呼籲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有中華民族血脈的國人,請正視自己,保持警惕,居安思危,自覺投身到提高全民國防意識的教育活動中來,自覺提高自身的國防意識!
⑻ 當代大學生國防意識
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和平的國家。我們要提高國防意識,居安思危。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位公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大學生是國防建設、社會建設的生力軍,履行國防義務,承擔國防責任,每個大學生都義不容辭。
在日常生活中,如遇到間諜,破壞國防等行為,要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還有一些人出於個人私利,出賣國家利益,給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以可乘之機。北京作為首都,是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和其他敵對勢力對我進行滲透、顛覆、分裂、破壞和竊密等活動的首選地。基於以上原因和背景,反間諜偵查工作急需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廣泛發動群眾,激發群眾維護國家安全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逐漸構築起反奸防諜的鋼鐵長城。
大學生應當關注時事動態,在校認真學習國防軍事理論,進一步增強自身國防意識和國家憂患意識。開展宣傳國防知識的活動,明確自身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增強學生對國防理論的了解和愛國主義精神。多接觸新聞,熱愛祖國,關心國防,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意識,磨煉意志。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堅決與國家分裂行為斗爭到底,同國外惡勢力斗爭到底。牢記自己的使命,學校要重視軍事教學,實踐教學要盡可能還原軍隊實況,同時要灌輸崇軍尚武的思想,磨礪意志,讓同學們知道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激發同學們投身國防事業的積極性。理論教學也不能放鬆,要介紹我國相關的國防法規和部隊的生活作風,讓同學們了解軍人這個職業,培養學生對軍人對軍隊的敬畏精神。
⑼ 談談你對國防重要性的認識
國家沒有一個強大的國防,就沒有國家的主權和獨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振興也就沒有保障。
一個國家強盛的經濟是基礎,國防才是最重要的根本。當前雖然處於和平時期,經濟建設是世界發展的主流,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但人類社會戰爭的根源並沒有消除;
國際風雲變幻莫測,從伊拉克到阿富汗,從巴勒斯坦到以色列,從沿海到陸地,從東到西,當前局部戰爭仍然不斷,各種政治力量及紛爭不斷,將來局部戰爭仍會發生。因此,發展國防科學技術,建立強大的國防,以應對可能的戰爭的需要,依然是各國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
要提升一個國家的全民國防觀念:
一是加大國防教育宣傳力度,引導和提高廣大青少年對國防建設的認知和思想覺悟。梁啟超曾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加強青少年國防觀念二是加強對學生軍訓的組織管理,提高軍訓實際效果。
軍事訓練是提升廣大青少年學生軍事素養的實踐途徑,同時也是青年學生履行兵役義務的一種方式。所以,學生軍事訓練也被寫入我國國防相關的法規文件條文之中,是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適齡公民被強制要求履行的職責。
⑽ 國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國防的必要性:
1、國家安全保障。
2、國家獨立自主的前提。
3、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
國防的重要性:
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的無非兩件大事。 一個是發展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國防是人類社會發展與安全需要的產物。它是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計。它還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主的綜合實力的競爭。國防的目的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維護國家的安全、保衛國家的領土完整。
(10)關注國防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國防,就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1、國防的主體:國家。
2、國防的手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的規定,我國的國防手段包括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國防的基本特徵:
1、國家利益的整體性。國家的根本利益集中體現在安全和發展兩個方面。安全問題主要是解決生存和不被侵略的問題;發展問題主要解決和平時期建設與外部環境問題。
2、國防力量的綜合性。
3、斗爭形式的多樣性。戰爭是國防斗爭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表現形式,但是國防斗爭不僅是軍事實力的較量,同時還包括政治、經濟、外交等其他形式。
4、國防目標的多層性。由於各國的國家利益不同,其所制定的戰略也不同,再加上各國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差異,就使得現代國防呈現出多層次的目標體系。
5、國防建設系統的協調性。現代國防建設是一個以科技為龍頭、以經濟為骨幹,通過總體性的戰略運籌,謀求綜合國防效益的有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