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女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包小腳的,為什麼
纏小腳最早開始於公元969-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時期,李後主的一個窅娘別出心裁,用帛將腳纏成新月形狀在金蓮花上跳舞取悅皇帝。後來這個做法流傳到民間,纏小腳之風漸漸普及到了百姓人家。但也有人認為,早在公元前770-476年的戰國時期,纏小腳就已出現了,或許更早還可追索到商代。總之,纏小腳這一封建社會的惡俗具有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殘害了數不清的中國婦女。可以說,纏小腳是父權制傳統下「男尊女卑」最突出的表現之一。據記載,民間女子從四五歲就開始纏小腳,到成年時腳長若不超過三寸,即成為備受贊賞的「三寸金蓮」。在當時,這樣的小腳被認為是「女性美」的一個重要方面。即使長相、身材再好的女子,如果是一雙天足或腳纏得不夠小,就會遭人恥笑,並且嫁不出去。「好大腳」也成為漫罵、羞辱婦女最難聽的一句話。而實際上,小腳「美」是以女性身心被摧殘為前提的。纏小腳的方法是通過人為的強力,野蠻地造成女子兩腳的跖骨脫位或骨折並將之折壓在腳掌底,再用纏腳布一層層裹緊,被纏足的女性步履艱難且疼痛非常,更有可能引發殘疾和致死。民間「小腳一雙,眼淚一缸」的說法,就是女性千百年來遭受這一苦難的集中反映。而一旦把天然的腳纏成了「三寸金蓮」,女性在勞動和交往方面必定是十分不便、大受制約,惟有困守家中,站立、行走必扶牆靠壁,不僅「男主外、女主內」順理成章,「男強女弱」也成了事實,女性若有什麼不滿、反抗、私奔之類更是難上加難了,惟有忍氣吞聲,聽任擺布。事實上,這種違背自然與健康、建立在摧殘婦女身體基礎上塑造出來的「美」,不僅是美的極度扭曲和變態,對於父權制社會施行對女性的壓迫與控制,也的確收到了強化的實際功效,正如《女兒經》所說:「恐他(她)輕走出房門,千纏萬裹來約束」。
B. 古代女子為何以三寸金蓮為美女性纏足習俗源於何時
通過纏腳而來的小腳真的那麼美嗎?以至於男人在娶妻時將它作為一條最重要的標准,而女性將它作為人生中對自己身體必須實現的重大改造。事實則不然,下面有一段關於小腳的真實的描述,讓人非常的感慨,從我們現在的審美角度出發,我們甚至會覺得我們的祖先是那麼的不可理喻。
一般來說,小腳從正面看,像火傷之後,脫去陳皮爛肉,露出變形、變顏的一個肉疙瘩。只有一個翹起的趾頭,依稀可辨上面的指甲,其它,一概呈現出可憎的模糊輪廓。 從側面看,腳趾和腳跟已從中折斷,兩部分緊挨在一起,在軟肉的附和下,形成一條由兩端站立的曲線,腳跟臃腫,腳掌消失,腳背凸起。腳的全長不及自然長度的一半,整隻腳像一個不規則的三角形。最恐怖的是從正面看腳底。那是一幅完全消解了人足的原始形象的荒誕圖案。除了變形的足跟之外,已沒有一丁點平滑的腳板。四個腳趾長短不一地向外轉折,圍繞在以大腳趾為軸心的腳心下面,腳趾的正面因此變成了腳板心,完全扭曲地壓在了腳板底下。
我們都很清楚,在審美不超出常態的情況下,這樣的小腳是很醜的。事實上,這樣的小腳也不健康,不實用,纏足對人身的傷害是終身的。纏了小腳的女人其支撐的重心移到腳外部,行動極為不便。而且它們成年後多患早發退行性關節炎。
無論是從賞心悅目還是從健康實用的角度,女人纏小腳都是不應該被接受的,而這樣的殘忍的行為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卻曾經盛行一千餘年,以至於我們不得不承認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有影響力的文化,古人的這種不健康的視覺審美取向就象一個復雜的謎(當然,這肯定不僅僅是個審美的問題),而這個謎的背後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
C. 求一張旗袍美女扶牆提鞋的高清圖片~用來做桌面用的~謝謝啊~
救助的歌
D. 怎麼樣才能扶牆
記得多年前聽過一個笑話,說一個大齡男娶了個寡婦,第二天寡婦扶著牆走路,邊走邊罵,你個大騙子,還說有三十年的積蓄呢,原來是三十年沒碰女人!被搞得虛脫了才能扶牆走。哈哈這當然是個笑話,人們在累的時候,困的時候傷心的時候,絕望的時候也會扶牆走吧。總體說是一種放鬆的狀態吧!
E. 有句俗話,女有過街之心,男有斗康之力,懂么
其實是含蓄地表達了男女之間的事情!這里的斗糠之力說的是孱弱,意思是一個男人只剩下了提一斗糠的力氣,而糠的重量很輕,如果你沒有見過,你可以類比一下棉花!這里的扶牆之心,說的也是女子年紀大了之後,由於身體機能等各方面的原因,身體比較弱,走路都得扶牆!
從民間俗語,到詩詞歌賦;從古代文學,到網路用語。含蓄的表達方式,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無論是「男有斗糠之力,女有扶牆之心」、「巫山雲雨」,還是「一樹梨花壓海棠」、《紅樓夢》中晴雯的判詞,都是如此。
(5)女人扶牆的圖片擴展閱讀:
古代有兩個人的事跡,就是對這兩句話的闡述:
第一個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人們總用這句詩來調侃老年丈夫娶年輕妻子,這句詩是化用元稹詩《白衣裳二首》的「一朵梨花壓象床」。有人說這句詩是蘇軾調侃張先的詩,其實種說法是錯誤的。
第二個是武則天的故事!武則天在晚年十分寵幸兩個美男子,他們張宗昌、張易之兄弟倆!
從這兩個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古人雖然表達隱晦、含蓄,但所言卻不虛!
F. 求一張扶牆穿高跟鞋的女人的壁紙,左腿翹起來,頭是低著的
是嗎
G. 在民國的時候女人為什麼要裹腳
民國時裹腳是從過去遺留下來的一種習俗,
雖說是已近尾聲,但是很多從小沒有裹腳的女性,
在結婚時還是要裹腳的,多數都是男方要求的,
也有自己裹腳為了趕時髦的,在四十年代還是很盛行的!
H. 三寸金蓮是女性的血淚,古代為什麼會有這么畸形的審美裹腳有什麼危害
眾所周知,三寸金蓮用於形容女性的腳嬌小玲瓏,是對女性的贊美之詞。但這個詞由來卻是基於古代千千萬萬女性的噩夢的纏足陋習。
纏足是指女性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為美觀。多數女性從四、五歲起便開始纏足,到成年骨骼定型之後才解開布帶,更有甚者,終身裹足。
(三)折筋又斷骨——身心受損
「媽媽經」有「不爛不小,越爛越好」之語。為了使小腳易於裹成,往往有故意使肌肉糜爛的舉動。有人在纏腳布內故意放入碎石、瓦礫、瓷屑,有人用針刺刀劃的辦法弄破皮肉。想纏就一雙金蓮,非到折筋斷骨不可,掉落一、二個小趾也是家常便飯,女子纏足,坐卧不安,行之不能穩,夜痛不成寐,歷盡極度煎熬,慘遭至酷折磨。
對於千千萬萬的女性來說,僅僅為了所謂的「金蓮」,失去的不可謂不多。金蓮的纏裹,血淚斑斑,慘無人道。俗話說,「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千百年來,為了纏足,使無數無罪無辜女子身心受到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