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極圈內:北極熊如何面臨困境
站起來足有2.8米高,肩高1.6米,體重可達800公斤,北極熊這一現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近日卻被發現在「打劫」垃圾車。這讓本該站在食物鏈最頂端,形象高大威猛的它們迅速「跌下神壇」,變得異常呆萌可愛,但在這一看似呆萌的行為背後,原因卻讓人感到心酸......
央視網微博轉載
這則新聞來源於《西伯利亞時報》,經由我國多家新聞媒體轉載報道,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北極熊這一冰雪世界的絕對霸主,是熊科動物家族中正牌的肉食動物,它們98.5%的食物都是肉類。它們最愛的食物是海豹,特別是環斑海豹。此外,它們也捕食海象、白鯨、海鳥、魚類、小型哺乳動物等。它們偶爾也會吃點「素」,春末夏臨之時,它們會吃點海草補充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但他們的食譜里,可沒有垃圾。
正在捕食海豹的北極熊
困境1:主要的食物來源減少
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加劇,兩極地區海冰大量融化。再加上「 合法狩獵許可」和「非法盜獵行為」,北極熊的主要食物來源——海豹的生存受到極大挑戰,數量急劇減少,這也就意味著,北極熊的食物來源也大大減少。
因缺少食物,餓到瘦骨嶙峋的北極熊
據科學報道,北極圈附近多地的環斑海豹瀕臨滅絕。早在2013年,美國就將北極區及其附近兩個海域地區的髯海豹列為瀕危動物,將拉多加湖環斑海豹亞種列為瀕臨絕種動物。在加拿大,科學家們也建議將環斑海豹列入《聯邦瀕危物種法案》中。
環斑海豹
海豹主要生活在寒冷的兩極地區,它們的生存離不開冰面。海豹繁殖的整個過程都必須在陸上或冰上進行。除此之外,浮冰還是海豹的庇護所,浮冰的凸起處可以很好地隱藏起小海豹們,讓它們逃過捕食者的法眼;浮冰周圍也能方便海豹捕食。
在冰面上休息的海豹們
在冰面上的海豹媽媽和海豹寶寶
但隨著全球變暖,氣溫升高,兩極地區的海冰覆蓋情況不容樂觀。2019年9月,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聯合北極科考團「馬賽克」從挪威特羅姆瑟啟航出發,展開了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之行。
「馬賽克」科考團
在這次行程中,科考團親眼目睹了北冰洋正在「消亡」,海冰融化的速度遠超預期。科考團在夏天經過的一大片開闊水域,通常情況下應該是被已形成多年的厚冰所覆蓋。在北極,四處可見千瘡百孔的融冰。科考活動的主持人雷克斯警告稱,如果無法改變當前這種氣候變化加劇的趨勢,北極很快就將出現無冰夏季。
浮冰大量融化
BBC著名的紀錄片《我們的星球》就記錄下了讓人心酸的一幕。一隻北極熊為了尋找可供它們進行捕食活動的浮冰,在北極廣闊的海域不停游泳,但它周圍幾乎已經看不到浮冰了......
北極熊望著周圍沒有浮冰的海面
困境2:生存環境遭到破壞
全球變暖,北極地區浮冰的大量融化,這不僅使得北極熊的狩獵活動受到影響,讓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大大減少,也讓它們其它的生存活動受到影響。
在僅有的兩塊浮冰上互相依偎的北極熊媽媽和它的寶寶
北極熊主要住在北極地區冰山的洞穴中,它們在這兒休息和繁殖。如果北極的冰山繼續融化,北極熊可能不能再在洞穴里生活,這會影響北極熊及其幼崽的生存。
洞穴中的北極熊
2020年7月20日,《自然》雜志發布的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
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除了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還受到大氣有機污染物和汞的破壞,這是北極熊種群數量下降的原因。Renske P.J. Hoondert,Ad M.J. Ragas,A. Jan Hendriks最新發表的研究文獻《模擬北極熊亞種群增長率的變化由於遺留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時間和空間趨勢》發現,從1990年開始,在北極地區,大多數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汞的大氣濃度依然很高,目前這一濃度又開始上升。獵物體內的多氯聯苯濃度(當量毒性(TEQ))對北極熊亞種群構成了最大的威脅。
困境3:人類的獵殺加大滅絕風險
除了食物來源減少、棲息地遭到破壞這兩大困境之外,北極熊和海豹一樣也面臨著被人類獵殺的危險。人類捕殺北極熊,除了食用它們的肉之外,更為那價值不菲的皮毛。雖然近年來捕殺北極熊的活動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加拿大因紐特人的獵捕活動仍在政府的允許下繼續著。此外,還有一部分偷獵者在進行捕殺活動,這無疑加大了北極熊滅絕的風險。
被獵殺的北極熊
全球變暖和人類捕殺下的其它「受害者」
其實北極熊並不是全球變暖和人類捕殺下僅有的受害者。珊瑚裸尾鼠,這一澳大利亞特有的物種,已經滅絕。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導致其棲息地被淹。這使它們成為第一種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哺乳動物。
珊瑚裸尾鼠
約書亞樹,生長在北美西南部沙漠地區,歷史比猛獁象還要悠久。但一項新研究表明,如果不採取強有力的行動控制全球變暖,這種古老樹種可能在本世紀末之前就會滅絕。
約書亞樹
黃眼企鵝,這一世界上最為稀有的企鵝種類,主要分布在紐西蘭的南島、斯圖爾特島、奧克蘭群島及坎貝爾島。它們面臨著來自全球氣候變暖和漁業等諸多威脅,它們經常落入人類的漁網中。由於食物供應的變化、人類活動的干擾以及底拖網捕撈對其生存空間的破壞,黃眼企鵝瀕臨滅絕。目前,紐西蘭大陸僅存有225對黃眼企鵝。
黃眼企鵝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同樣,每消失一個物種,生物的多樣性就遭到多一層的破壞,進而產生連鎖效應,波及整個生態系統。一個健康的生態社區對我們星球的健康及人類自身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我們不該再置身事外了,應該學會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希望在未來,北極熊,這一冰雪王國中的霸主,依然能驕傲地漫步在北極地區的浮冰上,而不是出現在垃圾車旁......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參考資料:
1、網路 北極熊 海豹 環斑海豹
2、中國綠發會 嚴峻的氣候變化是海豹生存巨大挑戰
https://www.sohu.com/a/376980646_100001695
3、新京報 《自然》雜志最新研究: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
4、知乎 【技術·航天】震驚!國際聯合北極科考團「馬賽克(MOSAiC)」宣布北冰洋正在消亡
5、《Simulating changes in polar bear subpopulation growth rate e to legacy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 Temporal and spatial trends》Renske P.J. Hoondert,Ad M.J. Ragas,A. Jan Hendriks
6、全球變暖加劇 這些可愛的生物瀕臨滅絕
https://www.sohu.com/a/353781418_120065991
⑵ 北極圈天空一片火紅,多國天空觀察者都看到,到底是怎麼回事
北極的極光絢麗多彩,不斷吸引著天文愛好者的觀賞,但是最近北極圈天空一片火紅,是怎麼回事呢?
對於北半球而言,7月底和8月初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近日我國氣溫節節攀升,有些地區已經出現高溫紅色預警,歐美國家也是熱浪滾滾,一波勝似一波,高溫完全不輸亞洲國家。在高溫的炙烤下,近日北極圈上空也出現了奇異現象,被世界多國天空觀察者看到了。
盡管北極圈區域野火排放氣溶膠可能是主要「嫌疑人」,但我們也不能排除幾個活火山釋放的煙霧。不管是野火還是活火山噴發,多個國家都看到「奇異日落」這並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提醒世界各地天空觀察者們要繼續警惕這種奇異現象。
北極圈的火紅天空只是一種自然現象,有可能是因為火山噴發導致的。
⑶ 北極圈的緯度是多少
北極圈的緯度是北緯66°34',與黃赤交角互余,其以內大部分是北冰洋。
北極圈以北的地區被稱為「北極圈內」。通常,北極圈內的地區被叫做北極地區,由北冰洋以及周邊陸地組成,其陸地部分包括了格陵蘭、北歐三國、俄羅斯北部、美國阿拉斯加北部以及加拿大北部。北極圈內島嶼很多,最大的是格陵蘭島。
由於嚴寒,北極圈以內的生物種類很少。植物以地衣、苔蘚為主,動物有北極熊、海豹、鯨等。
北極圈也是極晝和極夜現象開始出現的界線,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在夏天會出現極晝,而在冬天會出現極夜。
(3)北極圈的男人圖片擴展閱讀
受多期次和長時間構造變動、沉積作用和岩漿活動影響,北極圈及鄰區鄰區各類金屬礦床(點)星羅棋布,其中瑞典基律納鐵礦床、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一銅一鉑族元素礦床和托姆圖爾鈮多金屬礦床、芬蘭科密鉻礦床、格陵蘭伊蘇亞鐵礦床和菲斯克內塞特鉻礦床、加拿大瑪麗河鐵礦床和沃伊斯灣鎳一銅一鈷礦床、美國里德道格鉛一鋅礦床和美國福特諾克斯金礦床均是稱著於世的超大型礦床。
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0年中,北極地區鉑族元素產量佔世界總量的50%以上,寶石級和工業級金剛石分別為26%和28%,鎳、鈷和鉻分別為22%、21%和15%,銅、鐵和鉛一鋅為8%、7%和18%,金和銀分別為7%和9%。
另外,有數據表明,俄羅斯北極圈金剛石、鉑族元素和鎳產量分別占其全國總產量的99%、98%和80%,鉻、錳和金分別為90%、90%和40%。
隨著氣候逐漸變暖和陸地面積擴大以及找礦勘查力度增大.一大批金屬礦床的發現與開發必將會大幅度提高這一地區礦產品年產量。進而為推動全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找礦勘查和開發利用歷來為國際社會十分關注也是預料之中的事。
⑷ 太陽圖片 7什麼 8什麼
結合圖示得知: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太陽的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時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後;結合選項,看哪一個節日最接近6月22日這天,端午節每年的五月初五(陽歷的6月中旬左右).
故選:C.
⑸ 煙台被網友賜名「北極圈兒」,這是什麼情況呢
「北極圈是劃到煙台了嗎,上個學就像在勇闖北極圈。」今年以來的最強冷空氣來襲,被稱為「雪窩」的山東煙台迎來較大風雪天氣。當地的市民和網友們紛紛在微博等網路媒體上發聲,以幽默的方式展示當地雪情和雪景。
網友在各網路平台上展示的圖片和視頻顯示,當地降雪量較大且伴隨大風,行人在路上行走困難。還有人曬出了「上班裝束」:只見一個姑娘「全副武裝」,帽子將頭部完全包裹住,只露出了兩隻眼睛,讓人覺得格外保暖可愛。
山東煙台上了熱搜!不是因為別的,竟是因為一股寒潮,風力強勁,網友直呼:北極圈是劃到煙台了嗎?上個學就像在勇闖北極圈!
也有不少網友吐槽:
「出門一趟比取經還難」
「打傘的還是年輕了」
「我大煙台終於因為暴雪出圈了嗎」
來張圖片感受下
▼
此外,除了「風一樣的」文字效果,還有「出汗」、「發芽」「愛心」等多種文字效果,快來試試!
⑹ 旅行中,你拍到最美的照片是什麼
這是我在雲南麗江瀘沽湖景區拍攝的圖片,我覺得那裡真的非常的美,而且保留了當地的原始建築,雖然已經被開發了,但是民風還是很淳樸的,我在當地也遇到了非常友善的村民,甚至去他們家中看他們拜火神,並且製作早餐。每天早上的時候,山裡面都霧氣沉沉,湖面上也看不見很遠,但是隨著太陽的升起,光線會慢慢的將霧氣消散,那一種感覺真的非常好。尤其是在瑪尼堆,早上會有當地的老人圍繞著瑪尼堆進行祈福,看著老人祈福,自己的內心也會變得非常平靜。
⑺ 求北極圈戀人(就是極地戀人,西班牙電影)西班牙語字幕
鏈接:https://pan..com/s/1VauSNVNQXiVu-A5iq5RmVA
作品相關簡介:
《極地戀人》是由Canal+公司製作的愛情影片,該片由胡里奧·密譚執導兼擔任編劇,費雷·馬丁內茲、納瓦·尼姆利、南喬·諾沃等主演,於1998年9月4日上映。
該片講述女孩雅娜自幼喪父,與家庭破裂的男孩奧托互生情愫,後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兄妹。感情日益深厚的他們便開始了沖破倫理界限的艱辛愛情故事。
⑻ 從北極和南極看地球看到的是哪些洲和哪些洋帶圖
南極是大陸(冰川覆蓋)-南極洲,北極是海洋---北冰洋。
亞洲是太平洋和北冰洋
歐洲是大西洋和北冰洋
從北極上空看地球,有北冰洋、北美洲和亞洲、歐洲北部的沿海地區。環北極的陸地部分有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冰島,瑞典和芬蘭八個環北極國家。主要海域有格陵蘭海,挪威海,巴倫支海和白令海。
南極境內沒有一個國家,也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有些國家出於佔有慾望,曾對南極做了扇形「領土」分割,分別宣稱它屬於自已,但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是不算數的。北極卻非如此,挪威、丹麥、加拿大、美國、俄羅斯、芬蘭、冰島、瑞典等8個國家的領土伸入其境內。
(8)北極圈的男人圖片擴展閱讀:
北極是指北緯66°34′(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域,也叫做北極地區。北極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和最外側的泰加林帶。
如果以北極圈作為北極的邊界,北極地區的總面積是2100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部分佔800萬平方千米。也有一些科學家從物候學角度出發,以7月份平均10℃等溫線(海洋以5℃等溫線)作為北極地區的南界,這樣,北極地區的總面積就擴大為2700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約1200萬平方千米。
而如果以植物種類的分布來劃定北極把全部泰加林帶歸入北極范圍,北極地區的面積就將超過4000萬平方千米。北極地區究竟以何為界,環北極國家的標准也不統一,不過一般人習慣於從地理學角度出發,將北極圈作為北極地區的界線。
⑼ 南極圈,南回歸線,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的白晝長度
具體的計算過程涉及很多立體幾何,我不方便都寫進來,大概思路是用日期計算太陽直射點緯度或者太陽直射方向與赤道面所成的角,用這個角度計算晝夜分界線與觀察點所在地緯度小圓的交點,用交點計算小圓上的夜弧(或晝弧)的圓心角,再除以地球自轉角速度求出夜長(或晝長),下面是計算結果:
夜長 = 86400 * acos(h * tan(an) / r) / PI,單位為秒
其中acos為反餘弦函數,PI為圓周率,
r = R * cos(la)
h = R * sin(la),其中R為地球半徑,la為觀察點緯度,
an = acos(1 - cos(td)^2 * sin(a0)^2),
其中,td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從夏至起轉過的角度(可以用日期求出來),a0為北回歸線緯度23.5度,^2表示平方。
上述結果適用於北半球春分到秋分時段,其他情況都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得出,只有一些正負號的區別。
上述結果假定海拔為0,如果要考慮海拔的影響,計算會變得復雜一些,但從實用的角度來看,現實中存在的海拔(正負一萬米之內)對計算結果的影響非常小,因此忽略。
⑽ 為什麼北極越來越熱
| 罪魁禍首
造成高溫的罪魁禍首是副熱帶高壓:赤道上空的上升氣流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在南北緯30度左右偏轉成西風,形成下沉氣流,產生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
最後,夏天有毒
重要的話,要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