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傣族服飾有哪些 男裝女裝都美艷
男性服飾傣族男子服裝各地基本一致,多用白布或青布,上著無領對襟或大襟短衫,下著黑色或白色長管褲,以青布束腰,紅、白布或藍布纏頭,有的戴毛呢禮帽,喜掛背袋,身佩短刀或長刀,顯得英姿瀟灑。天寒時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傣族男子過去有文身習俗,在胸、背、腹、四肢等處文文字元號或獅虎、麒麟、孔雀等圖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女性服飾雲南傣族因分布區域不同,服飾也有區域性的不同,但男性的傳統服飾保存已不多,傳統服飾的特點主要還是通過婦女的穿著打扮來體現。主要可以劃分為西雙版納類型、德宏類型、元江-新平類型、元陽-紅河-金平類型等四種類型。
西雙版納傣族婦女一般上穿白色或緋紅色的無袖吊帶對襟緊身內衣,外面是緊色短衫,圓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淡紅色,也有淺綠色和天藍色。傣族婦女的短衫,尤其是西雙版的窄袖短衫,更獨具民族風格,袖管又長又細,僅夠穿進一隻胳膊;衫身,除緊身外,長僅及腰部,後擺還不及腰部,少許脊背外露,時隱時現,為整個服裝增色不少。
下著長筒裙,一直長齊腳步背,腰身細小,下擺寬大。今天多數是用的確良、絲綢、喬其紗和其他料子縫制。窄袖短衫又緊又嚴實,袖管長細,緊緊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如果用肉色衣料縫制,就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銀制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筒裙口,筒裙亦剛好裹住雙腿,使其越顯得修長與苗條,不論走路做事,都給人一種俊俏,飄逸的感覺。過去,筒裙上有花條數道,花條的多少,表明所屬階層,規定極其嚴格,任何人不能違反。在這一地區,婦女有穿鞋的習慣,常見的有尖花鞋、朝鞋和拖鞋。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被其他民族呼為「花腰傣」、「大袖傣」等。
『貳』 緬甸女人都愛穿筒裙,讓人十分不解,是什麼原因呢
緬甸女人都愛穿簡裙,這與她們的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有關系,祖祖輩輩就是這么延續下來的,成了一種習慣,一種風俗。
『叄』 緬甸女人都喜歡穿筒裙,這是為何
緬甸人不分男女,都喜歡穿筒裙,顏色鮮艷、花紋繁復,非常有特色。男人穿的叫「隆基」,女人穿的叫「特敏」,但他們可不是為了好看才穿的 緬甸地處熱帶,天氣就是各種熱,筒裙穿脫方便,並且涼爽透氣。
是呀,這邊看著蘭瓦瓦綠瑩瑩紅橙橙民俗風的圖案每個都那麼好看,回去可怎麼穿呢?難道穿到徐家匯街頭受人矚目不成?罷了,罷了,有一些美麗的東西,只適合在當地,硬搬回去,就不是那種味道了。
『肆』 傣族服飾的穿著風俗
傣族服飾淡雅美觀,既講究實用,又有很強的裝飾意味,頗能體現出熱愛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個性。各地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常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以白布、水紅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西雙版納的傣族婦女上著各色緊身內衣,外罩緊無領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統裙,長及腳面,並用精美的銀質腰帶束裙;德宏一帶的傣族婦女,一部分也穿大統裙短上衣,色彩艷麗,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則穿白色或其它淺色的大襟短衫,下著長褲,束一綉花圍腰,婚後改穿對襟短衫和統裙;新平、元江一帶的「花腰傣」,上穿開襟短衫,著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條和銀泡裝飾,綴成各式圖案,光彩耀目。各種傣族婦女服飾均能顯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傣族婦女均愛留長發,束於頭頂,有的以梳子或鮮花為飾,有的包頭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頂尖頂大斗笠,各呈其秀,各顯其美,頗為別致。
富於熱帶、亞熱帶旖旎風光的傣族服飾,也是獨具民族特色的。傣族男子一般喜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多用白布、永紅布或藍布包頭。普遍有紋身的習俗,作為身體裝飾美的組成部分。花紋有虎、豹、象、獅、龍、蛇等動物或經文、八卦、線條等圖案。婦女服飾,因地區而異。德宏一帶傣族婦女,婚前多穿淺色大襟短衫,下穿長褲,束一小圍腰,婚後穿對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統裙。西雙版納的傣族婦女上著白色、絆色或天藍色等緊身內衣,大襟或對襟圓領窄袖衫,下身多為花色長統裙。各地的傣族婦女均很講究發飾。青年婦女多結發於頭頂,也有束發垂腦後的。平日多於發上扎以帕或插梳子,天冷則頂花頭巾。若逢節日喜慶,姑娘們尤愛在發會上插綴鮮花並灑香水,再穿上用綢緞、尼龍、燈芯絨、金絲絨等縫制的精美衣裙,盛裝打扮,更感嫵媚。每遇河邊井旁沐浴之後,身材纖細。苗條的傣族少女,將黑亮的發髻盤於腦後,在緊身短衫和花統裙之間扣上銀腰帶,亭亭玉立,宛如古典仕女的風韻。
『伍』 傣族的男女性常見服飾
女性服飾
傳統
傣族民族服飾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一個個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如花似玉。
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制。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制,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現代
婦女服裝既保持了傣族的傳統特色,又吸收了漢族風格。傣族傳統的短衫和筒裙仍為女性所青睞。她們所穿上衣袖管細長,僅容一支胳膊穿過。衫身緊窄,長僅及腰,剛好在筒裙的銀腰帶上,以淺色居多。天冷時,外套各種彩色的毛衣、西裝。
老年婦女以白毛巾纏頭。中年婦女留長發,盤發於頂,用各色紗巾包頭,幼女也用紗巾裹頭。少女、青年婦女則梳發辮,發式和內地相同。只有在節日時,少女們才綰髻於頂略向左傾,飾以插簪,鮮花等。青年女子盤發時,頭發不夠長,就把一絲襪套於發上,以增加頭發的長度,盤成發髻。
婦女們喜歡帶手鐲、戒指、耳墜、項鏈等,這些物飾金質、銀質、玉石均可,仿製品也行。女嬰生下來幾天,就由家長用消過毒的針為娃娃扎耳,為帶耳環作準備。對女性而言,銀腰帶更是不可缺少之物,腰帶上飾以孔雀、蓮花等各種花型。女人們認為銀腰帶越寬就越美。
「筒帕」仍很流行,但多是中年婦女使用,很多姑娘已改背皮包。
男性服飾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呢禮帽,顯得瀟灑大方。
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一個用織綿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艷,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男女老幼均喜歡赤腳穿拖鞋。
『陸』 傣族服飾照片
我好想看啊,也好好奇,可是我看不到傣族的服裝,你也不可能回復我的,我也知道,一切都是自己做作吧
『柒』 緬甸女人的貌樣漂亮嗎
緬甸女人相貌也是比較漂亮的,不過大多數緬甸女人皮膚較黑、身材矮小,不如雲南傣族女人漂亮。
『捌』 西雙版納傣族人穿的裙子叫什麼名字
西雙版納傣族人穿的裙子是筒裙,分為泐人線條裙(不等距線條裙)和庸那迦線條裙(等距線條裙)。
西雙版納傣族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德宏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
西雙版納泐人女性服裝為本土服裝,宮廷和平民服裝的差別在於布料和裝飾。女性上衣為系帶窄袖上衣(也許還有缺襟盤扣長袖上衣,因為在電影《摩雅傣》里還有缺襟盤扣長袖上衣,但是目前沒有舊照片佐證),下裝為筒裙。泐人筒裙分為裙頭、裙身和裙腳,傳統上用三塊布縫合而成,
因為裙頭接觸皮膚和腰帶、裙腳接觸腳和地面容易磨損,用分開的布縫起來,壞了的時候容易更換。泐人筒裙的花紋主要集中在裙身部分,因為不容易磨損。
(8)緬甸傣族服女人服裝旗袍圖片擴展閱讀:
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圓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
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筒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城鎮女子已極少纏巾,多挽髻於頂,插花、別簪、卡梳作飾,更顯綽綽風姿。衣裙色澤以孔雀綠、淡綠、肉紅粉紅、淡黃、嫩黃為眾。衣料多選用薄而柔軟的喬其紗、的確良或有錦絲綢縫制。外出參加集會或趕擺時,足登時髦皮鞋、涼鞋,肘掛拎包、手撐花傘遮擋烈日,處處顯出優美動人之風采。
衣裙款式在吸收傳統服飾「精華」的基礎上,朝著優美、輕柔、亮麗、淡雅的方向發展。進一步顯示出孔雀之鄉的孔雀羽毛般絢麗多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