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陽溝如何留
就是在院牆上面開排水的洞口時,開得太寬太高了。農村人稱這個洞口為「陽溝」,因為它是在地面以上、院牆的最下端留出的洞口,並不是譽游搭隱藏在地下,屬陽不屬陰,所以叫「陽溝」磨亂。
「陽溝」主要是用來排水的。大多設在南邊的院牆上,靠近左邊一角的地方,不能放在中間的位置,防止與房門慶拿口對著,犯沖。下雨以後,院子里的積水,要通過「陽溝」排出去,避免淹了院子里放置的各種物件,甚至倒流到房間里去,也方便雨後人在院子里活動。
② 陽溝什麼意思
陽溝是露出地面的排水溝。
房屋前慎滾猜面的排水溝稱為陰溝。不是有句話叫「陰溝里翻船」,「陰溝」本身也有「指古民宅里排水的水溝」一意,因此,理解為在自家屋子門口翻了船,也是說得通的。當然這句是玩笑話。關於這條溝渠,一般會在一年結束的時候打掃一次,平時很少對它進行清理。選擇這個時間,主要是和它平時的功能有關。
這條溝渠主要做的是引流的作用,無論是附近的寬型水流或者下雨天帶來的雨水,都能夠從這條溝渠分流走,而不會導致積蓄甚至延伸到屋內。選在一年結束的時候打掃,因為正好是冬季,除了冬季相對來說備高會乾燥一些外,很多野生植物也在這個時候都枯萎了,清理起來方便很多,也不會清理的時候突然下雨,搞得措手不及。
如果在其他季節清理,時間上不好選擇,而且在潮濕的土壤里,很難保證沒有其他的動物生存,再加上潮濕的土壤里也可能會埋有一些腐爛的東西,清理起來不方便也不安全。
其實除了明溝外,以前還有很多講究,或許因為不重視,很多都沒有保留下來。而保留至今的明溝,也隨著現在人的審美不斷提升從而得到提升,有的還會用混泥土砌好,甚至貼上瓷磚。
③ 重慶方言歇後語
【歇後語】
耗子爬秤鉤——自稱
頭肥大耳朵,身上嘎嘎多——越看越像豬
解放碑的鍾——不擺老
矮子過河——安(淹)了心的
嵐埡上的茅草——風吹兩面倒
螃鎧夾豌豆——滾滾滾
啞巴吃湯圓——心頭有數
滾到漂白粉水頭——徹底洗白
蚊子拿稱砣——操練手腳
王二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錘子個錘,嘴巴頭吐地雷!
手板心抬菩薩——抬神
貓抓糍粑——脫不了爪爪
鴨兒插到屁眼頭——日本人
半天雲掛口袋——裝瘋
老黃瓜刷綠漆——裝嫩
袍哥人家——決不拉稀擺帶
癩膈寶打呵欠——口氣大
屎不帶紙——想不開(擦)
較場口的旗桿——光棍一條
牙刷脫毛——板眼兒多
豐都城拉二胡——鬼扯
對倒牆壁窩死——糞(憤)發圖牆(強)
花椒樹下跳舞——拽麻老
鴨子死到田坎上——嘴殼子硬
耗兒肯菜刀——死路一條
蝦米過河——謙虛(牽須)
吃竹子喔筲箕——肚兒頭編勒
別以為自己是許仙——要日蛇
賴格寶吃豇豆——懸吊吊
高台跳水——栽得深
脫了褲子打屁——多餘的圈圈;
夜明珠bèn醬油——寶得有鹽有味的
一早晨殺一百二十個鴨子——nia嘴殼子
機兒上梆篾塊——半邊硬
半空中掛口袋——裝風
大陽溝的白鰱——死的多,活的少
廁所里插秤桿——過憤
豌豆滾屁眼——遇緣
窩屎不帶草紙——想不開呀
別以為自己逗是許仙——要日蛇
好吃街的板栗——現炒現賣
麻雀跳進糠蘿筐——空歡喜
錠子滾到褲襠頭——打卵
青菜煮豆腐——一(青)二白
蚊子咬菩薩——認錯人了
茅廁砍載香蔥——屎(死)沖屎(死)沖地;
兩斤花椒炒二兩肉——肉麻
月亮壩兒耍彎刀——明砍(明說)
毛斯坎坎栽菜——將就屎(使) 用:將就用
羅廣文的隊伍——垮桿垮桿的
耗子進風箱——兩頭受氣
你還老黃瓜刷綠漆——裝嫩
你娃是烏龜吃煤炭——屁眼越來越黑!
耗子給貓當三陪——掙錢不要命了
老太婆打呵嗨——一望無涯(牙)
豬八戒照鏡子——當面獻丑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看倒菩薩喔屎——鬼扯
廁所里點燈——找死
蔣介石看地圖——完了
毛斯坎栽菜——將就屎(使)用
半夜吃桃子——只到耙的捏
黃泥巴滾褲襠——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相當於「有口難辯」)
毛斯板上dá撲爬——隔死不遠
磅稱稱屎——過分
水仙花不開花——裝蒜;
狗戴眼鏡——裝斯文
動物園的熊貓——是他媽個國寶
糠殼揩屁股——倒爬一坨
解放碑的鍾——不擺了
大陽溝的鯽殼——死的多活的少
冠生園的麻餅——點子多
茅廁砍打撲爬——離屎(死)不遠;
黃泥巴滾褲襠——不是屎(死)也是屎(死)
夜明珠放屁——寶氣
三年不屙屎——糞脹(混帳)
貓翻甑子——替狗喪德
駝背滾陽溝——七拱八撬
月亮壩兒耍彎刀——明砍
死魚的尾巴——不擺了
夜明珠拌醬油——寶得有鹽有味
成都到華陽——現過現
豬八戒過火炎山——倒打一釘耙
尖腦殼達凳凳樁——栽得深
脫了褲子打屁——多此一舉
茅私里的石板——又臭又硬
十處打鑼——九處有你
夜明珠打飛機——寶上了天
頭放屁——熏爺爺來了
墳山上灑花椒——麻鬼
耗子zhuan風箱——兩頭受氣
解放碑的鍾——群眾觀點
賴格寶打豁害——好大的口氣;
瞎子打婆娘——丟不到手
貓抓糍粑——脫不了爪爪
夜明珠lui到鹽巴罐頭——寶得有鹽有味的
牙兒喝酒——醉(最)錘子
砍竹子遇節——遇緣
廁所里游泳,奮(糞)勇前進
關於重慶方言歇後語大全
重慶是一個古老的山城,歷史悠久,文明久遠,流傳了許多的歷史文化,那麼,你知道重慶方言版本的歇後語嗎?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吧!
重慶方言歇後語:
1.別以為自己逗是許仙——要日蛇
2.袍哥人家——決不拉稀擺帶
3.錠子滾到褲襠頭——打卵
4.頭放屁——熏爺爺來了
5.黃泥巴滾褲襠----不是屎(死)也是屎(死)
6.豐都城拉二胡-------鬼扯
7.看倒菩薩喔屎-------鬼扯
8.解放碑的鍾-------群眾觀點
9.三年不屙屎---糞脹(混帳)
10.夜明珠拌醬油----寶得有鹽有味
11.貓抓糍粑——脫不了爪爪
12.滾到漂白粉水頭——徹底洗白
13.月亮壩兒耍彎刀——明砍
14.頭肥大耳朵,身上嘎嘎多——越看越像豬
15.十處打鑼——九處有你
16.你還老黃瓜刷綠漆——裝嫩
17.賴格寶吃豇豆——懸吊吊
18.解放碑的鍾——不擺老
19.鴨子死到田坎上——嘴殼子硬
20.吃竹子喔筲箕----肚兒頭編勒
21.錘子個錘,嘴巴頭吐地雷!
22.毛斯坎坎栽菜——將就屎(使) 用:將就用
23.駝背滾陽溝——七拱八撬
24.滾到漂白粉水頭——徹底洗白
25.高台跳水——栽得深
26.半夜吃桃子——只到耙的捏
27.耗子進風箱——兩頭受氣
28.牙刷脫毛——板眼兒多
29.袍哥人家——決不拉稀擺帶
30.夜明珠放屁------寶氣
31.墳山上灑花椒------麻鬼
32.半空中掛口袋--裝風
33.廁所里點燈--------找死
34.廁所里插秤桿------過憤
35.屎不帶紙------想不開(擦)
36.瞎子打婆娘--------丟不到手
37.花椒樹下跳舞-------拽麻老
38.水仙花不開花-----裝蒜;
39.脫了褲子打屁-----多餘的圈圈;
40.茅廁砍載香蔥-----屎(死)沖屎(死)沖地;
41.茅廁砍打撲爬-----離屎(死)不遠;
42.賴格寶打豁害-----好大的口氣;
43.手板心抬菩薩-----抬神;
44.對倒牆壁窩死-----糞(憤)發圖牆(強)
45.機兒上梆篾塊——半邊硬
46.廁所里游泳,奮(糞)勇前進
47.磅稱稱屎 ——過分
48.解放碑的鍾 ——不擺了
49.鴨兒插到屁眼頭 ——日本人
50.貓抓糍粑——脫不了爪爪
51.冠生園的麻餅——點子多
52.好吃街的板栗——現炒現賣
53.青菜煮豆腐——一(青)二白
54.老太婆打呵嗨——一望無涯(牙)
55.茅私里的石板——又臭又硬
56.牙兒喝酒---醉(最)錘子
57.大陽溝的白鰱---死的多,活的少
58.豬八戒照鏡子-----當面獻丑
59.豌豆滾屁眼 ——遇緣
60.砍竹子遇節 ——遇緣
61.螃鎧夾豌豆 ——滾滾滾
62.你娃是烏龜吃煤炭--屁眼越來越黑!!! 耗子給貓當三陪----掙錢不要命了
63.窩屎不帶草紙----想不開呀
64.較場口的旗桿------光棍一條
65.豐都城拉二胡-------鬼扯
66.兩斤花椒炒二兩肉-------肉麻
67.麻雀跳進糠蘿筐-------空歡喜
68.癩膈寶打呵欠------口氣大
69.耗兒肯菜刀--------死路一條
70.狗戴眼鏡-------裝斯文 動物園的熊貓-------是他媽個國寶
71.蚊子拿稱砣--------操練手腳
72.死魚的尾巴-------不擺了
73.耗子爬秤鉤-------自稱
74.解放碑的鍾-------群眾觀點
75.啞巴吃湯圓-------心頭有數
76.蚊子咬菩薩-------認錯人了
77.蝦米過河---------謙虛(牽須)
78.大陽溝的鯽殼——死的多活的少
79.半天雲掛口袋----裝瘋
80.夜明珠打飛機----寶上了天
81.矮子過河----安(淹)了心的
82.一早晨殺一百二十個鴨子——nia嘴殼子
83.嵐埡上的茅草----風吹兩面倒
84.耗子zhuan風箱----兩頭受氣
85.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86.夜明珠lui到鹽巴罐頭----寶得有鹽有味的
87.夜明珠bèn醬油----寶得有鹽有味的
88.王二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89.毛斯板上dá撲爬----隔死不遠
90.貓翻甑子----替狗喪德
91.豬八戒過火炎山----倒打一釘耙
92.脫了褲子打屁----多此一舉
93.貓抓糍粑----脫不了爪爪
94.糠殼揩屁股----倒爬一坨
95.黃泥巴滾褲襠----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相當於「有口難辯」)
96.羅廣文的隊伍----垮桿垮桿的
97.蔣介石看地圖----完了
98.成都到華陽----現過現
99.尖腦殼達凳凳樁----栽得深
100.毛斯坎栽菜——將就屎(使)用
101.駝背滾陽溝——七拱八撬
重慶搞笑歇後語大全
1.老太婆坐拖拉機——鈄死你
2.桌子上擺夜壺——莫水平
3.賴哈蟆穿奔奔褲——輕視忙噠
4.肚子里懷娃兒——裝純
5.老母豬綳內褲兒——裝處
6.你媽帶你去上班——看你媽賣批
7.褲子脫了打屁——格外吆圓兒
8.喝米湯用筷子——咆個錘子
9.光巴子打領帶——直沖
10.保雞母下樓——栽雞兒日的
11.烏老二翻田坎——找黑打
12.太行山的夜遊者——偷人生的
13.沙漠開輪船——干咆
14.女人生娃兒——血口噴人
15.廁所門口達撲爬——離死不遠
16.妓女罷工——抗日
17.床鋪底下放風箏——屁眼風發了
18.窩屎不帶紙——想不開
19.砂布揩溝子——刮毒
20.廁所頭打架——往死里整
21.屁股朝天——有眼無珠
22.肩膀扛灶——撈火
23.告花子打手沖——窮雞吧叫喚
24.螞蟻夾牙兒——扯皮
25.麻子跳傘——天花亂墜
26.拖拉機下河坎——一般拉沙
27.黑人的爸爸跳高——黑老子一跳
28.妓院頭放火——燒婊子
29.大肚皮過獨木橋——挺兒走險
30.酒壇子泡雞兒——最錘子
31.尖腦殼栽密頭——栽得深
32.豐都人趕場——闖鬼
33.張飛洗搖褲——惡搓
34.豌豆滾屁眼——遇老圓
35.錘子上掛火炮——震動全球
36.太監嫖婆娘——沒得搞頭
37.火葬場開後門——專整熟人
38.黃泥巴進褲襠——不是死也是死
39.耗子啃菜刀——死路一條
40.小娃兒穿西裝——大套
41.十字路口迷了路——不識東西
42.母耗子陪公貓睡覺——又不要臉又不要命
43.玉皇大帝的雞雞——天棒
44.茅屎頭揀帕子不好揩口
45.如來佛祖的雀兒——天棒
46.爆雞婆打擺子——又婆又顫
47.茅師坎上打電筒——找死(照屎)
48.茅師頭劃船——奮(糞)勇向前
49.賴疙寶翻門坎——顯屁兒白
50.重慶驢子學馬叫——洋二盤
51.朝茅師頭丟石頭——引起公憤(糞)
52.老呼爺上拔雞毛——扯拐
53.屁斑蟲戴眼鏡——臭甲不完
54.老鷹扯隔登子——雞兒吃多了
55.牛圈門上掛秤砣——過份(糞)
56.麥子田裡種豌豆——雜種
57.廁所搭撲爬——離死不遠
58.茅師頭長筍子——沖死(屎)棒
59.洋辣子趕場——活該
60.茅師坎上磕燒雞——歷史(瀝屎)
搞笑的廣東方言歇後語
鐵拐李打足球——一腳踢
頭殼頂生瘡,腳皮底流膿——壞到透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頭
石屎樓梯——冇丁(釘)有板
老公撥扇——凄——(妻)涼
老婆擔遮——陰功——(公)
倒掛臘鴨——滿咀油
東莞佬賣席——你生定死?
濕水棉胎——冇得彈
茶壺里煮餃子——有嘴倒——(道)——不出
白玉塗白漆——裝賤
公雞頭上一塊肉——大小是個官——(冠)
和尚下山——出事——(寺)——了
閻羅王探病——睇你死得未
冰掉進醋缸里——寒酸
豬肉浸醋——肉酸
叄夾板上雕花——刻薄
芋頭點糖——心淡
涼瓜煮鴨——苦過『弟弟』
阿茂整餅——有?樣整?樣
阿崩養狗——轉性
阿崩叫狗——越叫越走
正式生草葯——?得就?——(?是借音,?是外敷)
一叄五七九——無雙——(無傷)
二打六——未夠斤?
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
大肚婆過獨木橋——挺兒——(挺而)——走險
和尚坐岩洞——沒寺——(事)
甩頭筆——唔寫——(舍)——得
冇底轎——唔乘——(成)——人
筲箕?鬼——一窩神
筲箕打水——一場空
神仙放屁——不同凡響
神仙屎——不嗅米氣
阿茂整餅----無果樣整果樣
水瓜打狗----唔見緊桷
年三十晚謝灶──好做唔做
灶頭抹布──咸濕
灶君上天──有果句講果句
壽星公吊頸──嫌命長
陳年中草葯──發爛渣
灶君跌落鑊──精(蒸)神
阿崩叫狗──越叫越走
阿崩養貓──轉性
賣魚佬──有聲氣
賣鯇魚尾──搭嘴
細佬哥剃頭──就快就快
肥佬著笠衫──幾大就幾大
神台貓屎──神憎鬼厭
南無佬跌落糞坑──無曬符
屎忽窟生瘡──無眼睇
鹹蛋滾湯──心都實曬
瓦檐獅子──叻到滿
跪地喂豬母──睇錢份上
床底破柴──撞曬大板
老婆擔遮──陰功(公)
投石落屎坑──激起公憤(恭糞)
秀才手巾----包書(輸)
十月蔗頭-----甜到?
風吹皇帝褲浪--孤鳩寒
倒掛臘鴨-油嘴滑舌
抬棺材甩褲-失禮死人
雷公劈豆腐-穩軟的來蝦
魚片粥-岩岩熟
火麒麟-周身癮
生蟲拐杖-靠吳住
阿超著褲-谷住來
豉油撈飯——整色整水
老公撥扇----妻涼
啞仔食黃連——有苦自己知
盲公食湯丸——心中有數
問和尚借蔬——多餘
法國大餐——多舊魚——和尚擔姐——無法無天
生夾底——難食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老虎頭上釘失拿——想死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皇帝女----晤憂嫁
食豬紅苛黑屢——當堂見功
白鴿眼——體人低
市橋臘燭——假細心
床板夾羅柚——咧都無得咧
D打佬跌利是——白谷
單眼佬睇老婆——一眼體哂
濕水棉花——無得彈
佛山屢塔——口滑肚臭
波羅雞——靠痴
鐵公雞——一毛不拔
潮州佬拉二胡——自已顧自己
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除褲苛庇——干凈企理
半夜食黃瓜——唔知頭定尾
男人靠得住——豬拿會上樹
死人燈籠——報大數
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
屢坑公賣草紙——問心
黃皮樹了哥----吾熟吾食
十月芥菜-----起心
老公擔遮----凄涼
半塘龍船----借人威(仁威)
紅腫腳------不消蹄(提)
黃腫腳——不消蹄(提)
屢坑關刀——文(聞)吾得武(舞)吾得
X頭磨剃刀——有損無益
阿蘭嫁阿瑞——累斗累
非洲和尚--乞人憎
豬八戒照鏡----內外不是人
風吹皇帝褲浪--孤鳩寒
廁所點燈-找死(屎)
床下底破柴--撞板
處女上吊----死都唔穿
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得過扯過
百米長跑——有始有終
神仙放屁____非同凡響
和尚的住處--妙(廟)
孔子搬家——凈系輸(書)
豬鼻子插蔥-裝相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屎坑關刀——文不得,武不得
和尚擔遮——無發(法)無天
老婆擔遮——陰公
老公潑扇——凄(妻)涼
阿媽打仔——天經地義
老婆打老公——天公地道
廁所看報---多見多聞
市橋蠟燭----假細心
飛機上喇叭筒----唱高調
姑娘嫁太監---死都吾去
④ 《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最後有什麼結局
在《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可是他的結局卻是十分的平庸。很多人讀者都覺得,孫少平原本可以不這么平庸。
他在礦井下為救同事受傷之後,孫蘭香的男朋友吳仲平要跟自己的父親打招呼,希望能把孫少平調到省城裡工作,但孫少平卻毅然拒絕了。
更重要的是,在追逐的過程當中,你感受不到一點快樂,也感受不到人生價值被實現的滿足,當你回頭看著一生的時候,只會覺得自己的經歷和青春都耗費在了虛無的追逐中。或許當你能夠理解孫少平的結局時,你也就已經看清楚了生活的本質。
時光溯洄者說,人啊,最關鍵的是要面對自己的現實,誰不想錦衣玉食,誰不想鮮衣怒馬?可是生活呢?生活不會按照人的意願為轉移,想到和得到,有時候相差十萬八千里。如果你不能坦然地面對屬於你的現實,那麼現實的冰冷會讓你明白「鍋是鐵打的」!
⑤ 用簡潔的語言說一個與橋有關的故事
1.風雨橋的傳說
進入侗鄉,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很別致的風雨橋。說起風雨橋,可有一段神話傳說。
古老的時候,還沒有開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個小山寨,只有十幾戶人家。有個小山寨里有個後生,名叫布卡,娶了個妻子,名叫培冠。夫妻兩人十分恩愛,幾乎形影不離。兩人幹活回來,一個挑柴,一個擔草,一個扛鋤,一個牽牛,總是前後相隨。這培冠長得十分美麗,夫妻兩人過橋時,河裡的魚兒也羨慕地躍出水面來看他們。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漲。布卡夫婦急著去西山幹活,也顧不了許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橋走去。正當他們走到橋中心,忽然刮來一陣大風,颳得布卡睜不開眼睛,培冠「哎呀」一聲跌落河中。布卡睜眼一看,妻子不見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頭跳進水裡,潛到河裡。可是,來回找了幾圈都沒有找到。鄉親們知道了,也紛紛趕來幫助他尋找,找了很長時間,還是找不到培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河灣深處有一個螃蟹精,把培冠卷進河底的岩洞里去了。一下子,螃蟹精變成一個漂亮的後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還打了他一巴掌。他馬上露出兇相威脅培冠。培冠大哭大罵橘悔,哭罵的聲音從河底傳到上游的一條花龍耳朵里。
這時風雨交加,浪濤滾滾,只見浪頭里一條花龍,昂首東張西望。龍頭向左望,浪頭就向左打,左邊山崩,龍頭向右看,浪頭往右沖,右邊岸裂。小木橋早已被浪濤捲走了。眾人膽戰心驚。可是龍頭來到布卡的沙灘邊,龍頭連點幾下浪濤就平靜了。隨後,花龍在水面上打了一個圈,向河底沖去。頓時,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響聲不斷傳來,大漩渦一個接一個飛轉不停。接著,從水裡冒出一股黑煙,升到半空變成一團烏雲,那花龍緊追沖向半空,翻騰著身子,把黑雲壓下來,終於壓得它現出原形。原來是那隻鼓樓頂那麼大的黑螃蟹。黑螃蟹慌慌張張逃跑,爬到懸崖三丈高。花龍下到水裡翻跟頭,龍尾一擺,又把螃蟹橫掃下水來。這樣幾個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盡,搖搖擺擺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擋住花龍。可是花龍一躍而起,張口噴水,噴得竹林一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花龍緊緊追到水底後,浪濤翻滾著便順河而下,這時再也看不見黑螃蟹露面了。後來,在離河灣不遠,露出一塊螃蟹形的黑石頭,就是花龍把螃蟹精鎮住的地方。這塊石頭,後人稱它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靜之後,聽見對面河灘上有個女人的聲音在叫喚。布卡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布卡叫了幾個人馬上游水過去。上岸以後,培冠對布卡說:「多虧花龍搭救啊!」大家這才知道是花龍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龍。這時,花龍往上游飛回去了,還不時向人們頻頻點頭。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侗鄉。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橋改建成空中長廊似的大木橋,還在大橋的四條中柱刻上花龍的圖案,祝願花龍常在。空中長廊式的大木橋建成以後,舉行了隆重的慶賀典禮,非常熱鬧。這時,天空中彩雲飄來,形如長龍,霞光萬道,眾人細看時,正是花龍回來看望大家。因此後人稱這種橋為回龍橋。有的地方也叫花橋,又因橋上能避風躲雨,所以又叫風雨橋。
2.會仙橋的傳說
會仙橋在渝中區民族路上,就在如今會仙樓前面那廣場的中心。會仙橋消失得早,筆者伯父上個世紀20年代初就來到重慶做工,也沒見過那橋。不過,會仙橋的地名卻存在到上個世紀80年代。
古時,重慶城內人煙並不多,大梁子(今新華路)一帶還是森林。從大梁子流下一條小溪,大約是順如今的正陽街,經大陽溝,到洪崖洞,流入嘉陵江。會仙橋就是這條小溪上的一座橋,長可能不到10米。之所以叫會仙橋,是傳說有人在此遇到過神仙。不過,傳說有多種版本。
一種說法是:有個老頭在那橋頭開了個冷酒館,經常有個南岸老君洞的道長來他館里喝酒。那道長便邀請老頭到老君洞去耍。老頭去了,道長招待他吃豆花,端了一碗豆花出來,兩個人總是吃不完。下午,老頭回到酒館,老婆子好驚奇,說:「你啷個好多年都不回來喲?」老頭說:「你昏了喲,我才耍半天。」但一照鏡子,竟然長出了雪白的長鬍子。老頭才明白,自己遇到的道長是個神仙。一傳十鍵伍侍十傳百,於是人們便把這酒館門前的橋叫作會仙橋。
還有一種說法是:洪崖洞下稿吵面住了個姑娘,經常到嘉陵江邊去洗衣服。有一回,她洗的衣服被江水沖跑了。江邊有個單身的打魚郎見了,劃著漁船就去給她撿了回來。於是,二人就熟悉起來。有一天,姑娘的母親生病去世,姑娘沒得錢安葬,急得去跳河。打魚郎把她救了起來,對她說:「我網到一挑金甲鯉魚,馬上挑去賣,賣了就去買壽衣和棺材。」哪知,他挑著魚進了城,剛走到那橋上,那活蹦亂跳的金甲鯉魚全都死得硬邦邦的,還賣啥子錢喲!急得打魚郎在那橋上跳起腳哭。這時,他聽見土地廟里傳來一個聲音:「快點讓路,八洞神仙來了!」他抬頭一看,來的卻是八個叫花子,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跪下去就求神仙幫忙。領頭的是個拄著根鐵拐子的瘸子老頭,說:「我們都是叫花子,自己都沒吃的,哪裡幫得了你的忙喲!」那身背寶劍的叫花子撿了一砣石頭丟進打魚郎的魚籮筐里,說:「你的魚全都活了,還不快點拿去賣?」打魚郎一看,硬是的。把那石頭丟進另一個籮筐,魚也活了。再一看,叫花子全都不見了。於是,打魚郎賣了個好價錢,安葬了姑娘的母親,然後和姑娘結成夫妻,在這橋頭安了家。這橋也就取名會仙橋。
3.趙州橋的傳說
古時候的趙州,就是現在河北的趙縣。趙州有兩座石橋,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橋,看去象長虹架在河上,壯麗雄偉。民間傳說,這座大石橋是魯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橋,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條小白龍,活靈活現,傳說這座小石橋是魯班的妹妹魯姜修的。這兩座橋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還有這樣的唱詞:「趙州石橋魯班爺爺修,玉石的欄桿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這里就唱到了魯班修趙州橋的傳說。
相傳,魯班和他的妹妹周遊天下,走到趙州,一條白茫茫的洨河攔住了去路。河邊上推車的,擔擔的,賣蔥的,賣蒜的,騎馬趕考的,拉驢趕會的,鬧鬧攘攘,爭著過河進城。河裡只有兩只小船擺來擺去,半天也過不了幾個人。魯班看了,就問:「你們怎麼不在河上修座橋呢?」人們都說:「這河又寬、水又深、浪又急,誰敢修呀,打著燈籠,也找不著這樣的能工巧匠!」魯班聽了心裡一動,和妹妹魯姜商量好,要為來往的行人修兩座橋。
魯班對妹妹說:「咱先修大石橋後修小石橋吧!」
魯姜說:「行!」
魯班說;「修橋是苦差事,你可別怕吃苦啊!」
魯姜說:「不怕!」
魯班說:「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煩了。」 這一句話把魯姜惹得不高興了。她不服氣地說:「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個兒,咱倆分開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賽
一賽,看誰修得快,修得好。」
魯班說:「好,賽吧!啥時動工,啥時修完?」魯姜說:「天黑出星星動工,雞叫天明收工。」一言為定,兄妹分頭准備。
魯班不慌不忙溜溜達達往西向山裡走去了。魯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動手。她一邊修一邊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沒過,就把小石橋修好了。隨後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麼樣子了。來到城南一看,河上連個橋影兒也沒有。魯班也不在河邊。她心想哥哥這回輸定了。可扭頭一看,西邊太行山上,一個人趕著一群綿羊,蹦蹦竄竄地往山下來了。等走近了一看,原來趕羊的是她哥。 哪是趕的羊群呀,分明趕來的是一塊塊象雪花一樣白、象玉石一樣光潤的石頭,這些石頭來到河邊,一眨眼的功夫就變成了加工好的各種石料。有正方形的橋基石,長方形的橋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還有漂亮的欄板。美麗的望柱,凡橋上用的,應有盡有。魯姜一看心裡一驚,這么好的石頭造起橋來該有多結實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個不行,需要趕緊想法補救。重修來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蓋過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動起手來,在欄桿上刻了盤古開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織女、丹鳳朝陽。什麼珍禽異獸、奇花異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樣。刻得鳥兒展翅能飛,刻得花兒香味撲鼻。她自己瞅著這精美的雕刻滿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魯班。乍一看呀,不驚叫了一聲。天上的長虹,怎麼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細一瞅,原來哥哥把橋造好了,只差安好橋頭上最後的一根望柱。她伯哥哥打賭贏了,就跟哥哥開了個玩笑。她閃身蹲在柳棵子後面,捏住嗓子伸著脖,「咕咕哏——」學了一聲雞叫。她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裡的雞也都叫了起來。魯班聽見雞叫,趕忙把最後一根望柱往橋上一安,橋也算修成了。
這兩座橋,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魯班的大石橋,氣勢雄偉,堅固耐用;魯姜修的小石橋,精巧玲瑰,秀麗喜人。 趙州一夜修起了兩座橋,第二天就轟動了附近的州衙府縣。人人看了,人人贊美。能工巧匠來這里學手藝,巧手姑娘來這里描花樣。每天來參觀的人,象流水一樣。這件奇事很快就傳到了蓬菜仙島仙人張果老的耳朵里。張果老不信,他想魯班哪有這么大的本領!使邀了柴王爺一塊要去看個究竟。張果老騎著一頭小黑毛驢,柴王爺推著一個獨輪小推車,兩人來到趙州大石橋,恰巧遇見魯班正在橋頭上站著,望著過往的行人笑哩!張果老問魯班:「這橋是你修的嗎?」魯班說:「是呀,有什麼不好嗎?」張果老指了指小黑驢和柴王爺的獨輪小推車說:「我們過橋,它經得住嗎?」魯班膘了他倆一眼,說:「大騾於大馬,金車銀輦都過得去,你們這小驢破車還過不去嗎?」張果老一聽,覺得他口氣太大了,便施用法術聚來了太陽和月亮,放在驢背上的褡褳里,左邊裝上太陽,右邊裝上月亮。柴王爺也施用法術,聚來五嶽名山,裝在了車上。兩人微微一笑,推車趕驢上橋。剛一上橋,眼瞅著大橋一忽悠。魯班急忙跳到橋下,舉起右手托住了橋身,保住了大橋。
兩人過去了,張果老回頭瞅了瞅大橋對柴王爺說:「不怪人稱贊,魯班修的這橋真是天下無雙。」柴王爺連連點頭稱是,並對著才回到橋頭上來的魯班,伸出了大拇指,魯班瞅著他倆的背影,心裡說:「這倆人不簡單啦!」
現在,趙州石橋橋面上,還留著張果老騎驢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車軋的一道溝。到趙州石橋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橋下面原來還留有魯班爺托橋的一隻大手印,現在看不清了。
(附記:據史料載,趙州橋是隋朝工匠李春設計並建造的。)
4.五里橋的傳說
「五里橋」是一座石拱橋,在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朱昌鎮的朱昌村與五里村之間,當地布依族老百姓對橋的來歷是這樣傳說的。
很久以前,朱昌有一條又寬又深的大河,河的兩岸,各有一個村寨,為了互相往來方便,有一天,兩村寨的人們組織了幾十個強壯勞力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十多丈長、三尺多寬的木橋。可是,第二天木橋不見了。大家還以為是橋沒有修牢固,被水沖垮了,於是,他們又重新選用最結實的木料,請來能工巧匠,架起了第二座橋。
當天晚上,奇怪的事情出現了。本來皓月當空的夜晚,突然間狂風四起,烏雲滾滾,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從天而降。河面上惡浪滾滾,好像要把兩岸的山崖都沖垮下來一樣。一股黑浪散後,河面上出現了一個怪物,惡狠狠地說:「修橋,想從我的身上走過,哼,我看你們修!修好一座我沖垮一座,叫你們嘗嘗我老龍精的厲害。」說完,它將身子一搖,變成一條張牙舞爪的青龍,一頭鑽進水中,掀起幾丈高的狂浪,只聽「嘩啦」一聲,木橋頃刻間變成數不清的木塊,順著惡浪向下游飄去。
第二天一早,兩寨的人們來到河邊,發現木橋又不見了。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是哪個良心不好的把橋弄垮了?」有的說:「恐怕是被大水沖毀的喲!」還有的說:「可能是被風吹垮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個不停,哪個也不能肯定橋是咋個垮的,修橋的事只好放了下來。
轉眼一年過去了,兩岸的人們吃盡了繞遠路的苦頭。他們經過多次商量,決定以石代木,修一座高大的石橋。
經過五個月的辛勤勞動,一座又高又大的石拱橋終於修成了。這座橋造型古樸,橋兩頭塑有一對怒目圓睜的獅子,遠遠望去,就像美麗的長虹。因為這座橋的北面村寨離東南面的村寨有五里路,人們就把這座橋叫做「五里橋」。
石橋修好不久的一天晚上,那個怪物————老龍精又來到河面上,當它掀起惡浪,准備把石橋沖垮時,忽然橋下放出了一圈圈金光,同時橋上發出了雷鳴般的吼聲。老龍精嚇了一跳,它正要鑽進水中,突然飛來一個金圈子,一發勢就將它的腦殼套住了。接著,又飛來一根大鐵鏈,把它的身子緊緊捆住。老龍精痛得在水面上亂翻亂滾。這時,站在橋中央的一位老人手握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指著老龍精大聲吼道:「孽龍,你還敢作惡?」老龍精嚇得魂不附體,趕忙跪下求饒。
原來,老龍精掀翻木橋殘害生靈的事,被一個仙人看見了,他就去稟告玉帝,玉帝命他來治服老龍精。他見老龍精已經服罪了,但又怕其它水妖另生事端,就用寶劍一指,讓一對金鴨子銜著一根金扁擔飛進橋墩里。然後,仙人就帶著老龍精回天庭復旨去了。幾百年來,這對金鴨子和這根金扁擔一直護衛著這座石橋,使石橋至今還完好無損地橫跨在河的兩岸。
5.楓橋的傳說
一座寺院里只能有一個當家和尚,寒山和拾得兩位高僧在一座廟里,誰作主持好呢?兩位高僧都很客氣,推來推去,毫無結果。這座廟里只有他兩個和尚的時候,還不要緊,等到陸陸續續招了一批小和尚進來,就有問題了。小和尚問:「老和尚,今天念哪本經呀,」寒山說:「應該先問拾得師父。」小和尚就去問拾得,拾得說:「還是應當問寒山師父。」他們互相尊重,卻苦了小和尚,怎麼招待香客呀,買多少香油,派誰去拾柴呀,等等。小和尚無所適從,有意見了,就難勉叭叭咕咕的。小和尚的話傳到寒山、拾得的耳朵里,兩個人又商量起來,推來推去,還是毫無結果。這時走來一個老農婦,說:「兩位師父不要謙讓了,我來給你們出個主意吧。你們比比本事,本事大的做當家和尚,這樣最公平。」寒山、拾得一聽,是個辦法,不過,比什麼呢,農婦指指廟前一條河,說,這條河上缺座橋,鄉里鄉親來來往往靠渡河,又不方便又危險,請你們施展法術,變座橋出來,哪個變得出來就是哪個本事大。出家人不打逛言,所以,不怕寒山拾得隱瞞法術,果然拾得先施法術,把身上的僧衣一脫,往河面一拋,變做了一個橋面,可惜,沒有橋架支撐,一陣,風吹來,眼看就要把它刮塌。寒山急忙將手中的禪杖往河邊一插,運起法術,禪杖頓時變成一棵樹,樹朝對岸一鋪,一座橋就穩穩當當卧在了河面上。老農婦一笑,說:「還是寒山本事大些。」說著把一塊手帕朝腳前一拋,手帕化做一朵蓮花,她踩著蓮花就升到了空中,寒山拾得抬頭一看,原來老農婦是觀音變的。寒山只好做當家和尚了,那座廟也就叫做「寒山寺」了。寒山那根禪杖,是用楓樹削成的,那座橋自然就被稱作「楓橋」了。
6.雙拋橋傳說
雙拋橋在今福州楊橋路中段。傳說古時候這里就有河,河上有座無名的木橋,橋下水深流急。河附近分別住居著邱、何、胡三家。邱家有個兒子靠木工手藝為生,為人老實忠厚。何家亦不甚富裕,有個女兒長得花容月貌,且生性善良。邱、何兩家素有往來,彼此一對男女自然也合得好。他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兩家長輩視為合適,遂為他們定了親,並擇了迎娶的吉期。
不料,一日何小姐到河邊漂洗衣裳,被胡家闊少看見。胡家為官,有錢有勢。胡少爺見何小姐貌美,查明底細後便遣媒到何家說親。何家把姑娘已定親,且日內迎娶的話讓媒母去回了。誰知胡惡少根本不理,暗地召集家丁打手,策劃邱、何兩家迎娶之日攔路搶親。邱、何兩家毫無防備,何小姐於迎親路上被搶到胡府。
何小姐是個忠貞烈性姑娘,到了胡府寧死不從,並於夜間趁看守疏忽之機,偷偷逃出胡府,奔回邱家與新婚丈夫相聚,享洞房花燭之樂。然而,那胡惡少豈肯罷休,他喝動眾惡奴,各持凶器奔赴邱家,將邱、何新婚夫婦捆綁後抓走。新婚夫婦一路反抗,大罵無恥惡少。胡惡少惱羞成怒,喝令眾惡奴,將新婚夫婦雙雙拋入河中,並吩咐將兩人屍體拋向南北兩邊,意在死了也不讓他們在一起。這一對可憐的新婚夫婦,被活活地淹死在河中,並分屍兩岸。後來河的南北兩岸各長出一棵榕樹,樹根在河底互相交錯,樹枝在空中攀連,成為榕城的一道奇觀。後人見了贊嘆不已,便將跨河的這座橋叫雙拋橋了。
7.蔡襄造洛陽橋的傳說
傳說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時,拔劍剖腹,將腸肚拋落在洛陽江中。後來,這些腸肚變成了龜精蛇怪,不時興風作浪,危害過往船隻。
一日,一隻渡船過江,龜蛇作怪,大風狂吼,濁浪翻滾,眼看渡船被弄得要翻過去。這時,天上傳來了喊聲:「蔡學士在船上,不得無禮!」龜蛇兩怪聽了,嚇得鑽入江底。只一會兒,江面又風平浪靜。船上的客人很驚奇,相問誰是「蔡大人」,全船沒有一個姓蔡的,只有一個懷孕婦女,丈夫姓蔡。那孕婦心裡清楚,就對天暗暗許願:「我這胎若能生下男孩子,長大後一定要叫他在洛陽江上修造一座大橋,便利過往客人。」
那孕婦果然生個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謨,號端。蔡襄從小聰明伶俐,二十歲那年中了進土,後來授封端明殿大學士,很受皇帝的器重。他在京城時,掛念著建造洛陽橋之事。但當時朝廷有規定:不準文武官員回原籍做官。
有一天,蔡襄要陪皇帝遊玩御花園,事前,他暗中叫一個太監,預先在路邊的芭蕉葉上,用毛筆蘸蜂蜜寫了八個大字,螞蟻嗅著香甜味,都圍來叮蜜,排成了字陣。皇帝經過這里便順口念了芭蕉葉上的字:「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趕緊跪下謝恩。皇帶笑著說:「朕只是念葉子上的字,並非當真!」蔡襄一直跪著不起來,說:「君無戲言,豈可失信於臣?」接著,又將母親許願造橋的事情對皇帝講了一遍。皇帝也很感動,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了。後來,蔡襄就在洛陽江上修造一座大橋,這就是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