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工筆當代美女人物畫圖片
擴展閱讀
圖片素材庫軟體哪個好 2025-09-14 15:35:08
醜女大肚搞笑圖片 2025-09-14 15:25:30

工筆當代美女人物畫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27 02:35:03

㈠ 中國工筆畫畫的最好的是誰

中國工筆畫畫的最好的是何家英。

1、何家英,1957年出生於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習中國畫,198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2、2020年6月4日,何家英以2019年度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1,803萬元人民幣名列《2020胡潤中國藝術榜》第35位。

3、何家英為中國工筆人物畫向當代性的轉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創造性地借鑒了中國工筆畫的傳統和西畫中嚴謹扎實的造型技法,結合當代人的審美觀點,創作出一大批洋溢著時代氣息的作品。讀他的畫,會從中找到一種真誠細膩的激情和夢幻般的理想色彩。


(1)工筆當代美女人物畫圖片擴展閱讀

何家英在工筆畫領域能取凳雹得重大成就,自然與他獨特的創作理念分不開。在他眼裡,繼承傳統和創新其實是「一事兩步」,哪一個都不能丟,丟了一個也就丟了另一個,真有傳統者總想為創新開路,真求創新者不會拿傳統祭刀。

他的這一思路既是對當下中國畫領域的時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對自己創作的要求。他力求在空粗顫東西方不同的傳統中探求相同的規律斗敗、彼此的契合點。

何家英除了對傳統有著獨到的認識外,對中國畫吸收西畫營養的方式也有自己的見解。他反對那種只吸收概念,只做表面文章的做法,借鑒具體方法解決問題。

㈡ 中國畫人物畫怎麼畫

綜觀中國古代人物畫,在表現的技法上大致可分成三類, 一為白描畫法。二為工筆重彩畫法。三為寫意畫法(簡筆畫法) 。

1、白描法畫法
白描化法是人類最早,最簡潔的繪畫表現形式,我國古代 稱為「白畫」,也有人稱為「線描」,如戰國楚墓出土的兩幅 我國最早的帛畫,即以白描畫法表現,早期的白描畫,其線描 技法以均勻流暢的線條為主,到了唐朝吳道子,才能把白描線 條發展到有粗細輕重的變化,能生動的表現衣摺的動感與厚度 感。北宋畫家李公麟可稱是白描畫法得代表性人物,下圖是李 公麟的「維膜演教圖」,把線條的特色,發揮到最完美的境界。
到了明嘉慶年間,鄒得中總括前人豐富的創作經驗,在其 著作「繪畫發蒙」中,提了「十八描」的說法,這十八種描法 是指: 1. 行雲流水描 2. 高古游絲描 3. 鐵絲描 4. 柳葉描 5. 琴弦描 6. 螞蝗描 7. 混描 8. 橛頭釘描 9. 曹衣描 10. 釘頭鼠尾描 11. 折蘆描 12. 減筆描 13. 戰筆水紋描 14. 竹 葉描 15. 橄欖描 16. 蚯蚓描 17. 棗核苗 18. 枯柴描
以上十八種描法是古人根據當時的服裝(大都是寬袍大 袖)領略出,有些是唐朝以前就可以見到,有些則是後來逐漸 添加的,然而這十八描並不是包羅前人所有的描法,也有人主 張簡化為五種,或合並為三大類。擅長白描人物的當代畫家董 夢梅先生則指出:十八是以線條描法的形狀命名,並不妥當。

2、工筆重彩畫法
工筆重彩畫法是一種造型工整細致,色彩濃艷而略帶裝飾 性的畫法,如下圖是晚唐周的簪花仕女圖即為典型的作品 畫工筆重彩法適宜使用熟紙或絹,通常可分成六個步驟:
(一)起稿: 先用鉛筆或炭筆在稿紙上將人物造型畫正確,修 改完美後將畫紙蒙在上面覆描。
(二)鉤線: 鉤線有兩種方法,一種稱為鉤勒法,就是先用淡 墨鉤出輪廓線,著色後再用重墨或重顏色把主要線條重 復鉤勒一次,這種方法不怕著色時把原來的線條遮蓋, 畫起來較方便另一種稱為鉤填法,就是用濃淡墨色把 線條鉤好的輪廓裡面,不可將顏色蓋住墨線,這種方法 鉤出來的線條流暢,但填色較費工夫。
(三)分染底色: 為了表現面部和衣褶的凹凸起伏變化,在暗 處先分染一次重色,面部可以用赭色分染,方法是珠一 只筆蘸赭石,一隻筆蘸清水,先用顏色筆局部染色,即 用清水筆推開仕女的面頰可先用洋紅分染。
(四)著色: 傳統仕女的著色法近似京劇人物的化裝,稱為三 白法,即額鼻和下顎三部分暈白粉眼眶和面頰用色比 較誇張,多用洋紅朱膘藤黃,調少許白粉男子的臉用 赭石朱膘和藤黃,加少許白粉。
(五)罩色: 在渲染和著色之後,為了使色調統一或補救某些 不協調的部份,如臉部常用淡赭石平塗一或兩遍。
(六)提色: 在最後完成之前對重點部份再作加工,如眼睛口 角或鼻等,使其更為突出畫仕女面部在三白的部份再 加白粉,有時可從紙的背後托染白粉,以加強面部的粉 的粉白效果, 一般常用於工筆重彩人物畫的染色法有:罩(平塗色) 窄染(窄小范圍的分染)寬染接染疊染掏染(染背景底色而預 留出前面人物)染(染兒童或婦女面頰,著色時旋轉用筆,使 顏色逐漸變淡變無,又不留筆痕)。

3、寫意畫法
五代石恪的「二祖調心圖」即以狂草的筆意,畫出深具禪 意的作品,到了南宋的畫家梁楷發展減筆人物畫,開拓新風氣 ,而且創造了大筆潑墨法,成為寫意人物畫的代表性畫家,其 作品「潑墨仙人圖」、「李太白行吟圖」等皆運用豪放而簡潔 的筆墨,生動的表現出人物的神韻。近代自揚州八怪以來,也 有不少擅長水墨寫意人物畫的畫家,逐漸形成中國人物畫的一 個主要潮流。
畫寫意人物宜選用生紙,通常先以炭筆在畫紙上輕輕鉤畫 輪廓(如已熟練,則不必用炭筆鉤輪廓),然後蘸墨先畫主要 的線,塗上大的墨色面逐漸加重,再畫次要的線與色面,盡量 避免用瑣碎的筆墨,以免破壞整體統一。
在生紙上作畫,一互失敗了就很難修改,故用筆用墨時, 必須考慮整體的調和該強調的地方(如眼睛)必須畫得傳神。 用墨畫後,再上產色,著色燎應慎重,依據人物的結構、明暗 的關系來表達彩色,才能增加色彩的變化,活生生地反映人物 的精神和表情。

㈢ 怎麼畫美女動漫人物

畫漫畫人物女生步驟如下:

材料准備:畫筆、一張A4紙。

操作步驟:

1、首先先畫出女生的頭發。

繪畫在技術層歲絕面上,是一個以表面作為支撐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顏嫌雀沖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紙張或布,加顏色的工具可以通過畫筆,也可以通過刷子、海綿或是布條等,也可以運用軟體進行繪畫。

在藝術用語的層面上,繪畫的意義亦包含利用此藝術行為再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去達到畫家希望表達的概念及意思。繪畫在美術中佔大部分。

㈣ 如何看待當代畫家謝楚余的寫實女人油畫具有清新的寫意畫風

在中國當代知名的畫家中,謝楚余是一個比較低調的畫家。他很少接受媒體采訪,也很少發布有關藝術創作的體會文章,因而知道他名字的人並不是很多。但是謝楚余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創作的一幅油畫《抱陶女》卻是聞名遐邇,廣為人知。因為《抱陶女》這幅畫的印刷品和仿製品在賓館、商廈、飯店等公共場所時常可以看到。《抱陶女》是謝楚余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中國當代畫家創作的知名度最高的油畫作品之一,同時也是國內被盜版次數最多的一幅油畫。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謝楚餘一邊從事美術教學,一邊從事油畫創作,創作了大量以青春女性為主題的人物油畫作品,其中很多是以他妻子為模特創作的。如《南國少女》、《望月》、《回眸一笑》、《靜思》、《窗前明月光》、《梳妝女子》、《穿黑旗袍的女子》等等。這些作品構圖精巧,筆觸細膩,人物形象優美、清麗,畫面恬淡、寧靜,設色溫馨和諧,透著清新的氣息、朦朧的詩意和江南水鄉的物阜人美,具有典型的謝楚余風格。

㈤ 國畫裡面工筆畫人物技法和寫意人物技法的特點各是什麼

國畫裡面的人物畫是畫家最長表現的一種繪畫題材,國畫人物分為工筆人物畫和寫意人物畫,兩者從表現形式上看是有很大不同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兩者各有什麼特點。

衣服畫法,淺色衣服,用勾勒法。深色衣服,用沒骨潑墨法。用勾勒法時,較薄織物,用線可略細些,堅挺些;較厚織物,用線較粗壯些。這樣可表現出不同質感。要注意表現結構的衣紋。不是結構衣紋,可大量省略,同時要注意衣紋的組合與疏密關系。

著色,以墨為主,以色為輔。人物畫的色彩,基本上用濃淡的固有色。女性以朱磦為主,男性以赭石為主,面色白些的可適當調粉。寫意人物著色,一般情況下,水分宜大些,色彩淋漓滲化,使色墨融為一體。

㈥ 伉儷畫家趙國經、王美芳夫婦所繪仕女畫,為何堪稱當代仕女畫最高水平

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偶然發現了趙國景、王美芳夫婦兩位畫家的仕女畫,堪稱當代仕女畫的最高水平。隨著油畫和攝影的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的發展和網路美女的興起,傳統女畫的發展產生了新的影響。

趙國景和王美芳的仕女畫不僅美麗動人,而且傳達感情和思想,意境深邃靜謐,可以用來洗心革面、安神理氣。當然,如果畫家能將中國詩詞書法融入作品中,創作出名作,就能提升作品的文化品位和影響力。現在我們從網上收集他的畫,挑選,整理,編輯。

㈦ 怎樣畫美女

美女畫法如下:

材料准備:紙、筆。

1、首先畫出人物的發型輪廓與面部線條,畫出頭頂上的帽子後,往下畫出脖子上纏繞著的圍巾線條。

㈧ 古風人物畫畫教程

如下:

工具:紙、筆。

1、先畫出美女頭部上面的發簪,然後再畫出發簪上面挽起來的發束,如圖所示:

㈨ 畫一個大美女怎麼畫

大美女畫法如下:

1、首先將人物微卷的發型輪廓給畫出來,再來畫出側臉線條與側面的一隻耳朵。

5、給人物塗上膚色後,頭發塗成黃顏色,內里的裙子塗上綠色。

6、最後將外套與高跟鞋塗上水紅色,衣領與腰帶塗粉即可。

以上就是美女的教程了,重點在於頭發以及時髦的衣物的刻畫。

畫畫的技巧:

1、畫畫前的准備工具:畫紙、不同型號的鉛筆。畫紙,要求紙質潔白厚實,紙面具有不規則的紋痕。耐摩擦,以便繪畫時用橡皮揩擦而不易起毛。並有較散喚好的耐水性能,使在畫水彩畫時,不致有擴散現象。

2、學會畫線條:素描是由線條組成的。在學畫畫之前,都是要畫很多很多線條的,而且純畫線條。畫的時候,不能彎,要講究果斷、瀟灑、力度得當,也就是一條線條要讓人感覺到美、直、大方、尾部收得好、有條理。

關鍵在於線條的疏密處理,疏密關系有節奏的配合與巧桐判妙運用,才能使畫面保持秩序感,產生有條不紊,豐富而不繁。

3、臨摹速寫照片:線條學過了,就選幾張自己喜歡的照片進行臨摹。臨摹就是按照原作仿製書沖輪凱法和繪畫作品的過程。對於初學者來講,臨摹速寫也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美女、風景、食物,只要你喜歡都可以。臨摹速寫照片,只要畫出輪廓就可以了。

㈩ 中國近現代女畫家

1、何香凝

何香凝(1878.06.27-1972.09.01),女權運動的先驅之一,民革主要創始人,國民黨元老,建立民國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抗日統一戰線的一個方面軍,也是新中國創始人之一。

1909年4月10日,何香凝轉學東京本鄉女子美術學校日本畫高等科。在學校里,她除接受老師端管紫川先生講授的山水、花卉畫外,還每周兩次向日本帝室畫師田中賴章學畫獅、虎等動物。

作為中國革命的元老級人物,何香凝一直沒有放下畫筆,早期作品有濃厚的日本畫風格,她以梅花和老虎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享譽海內外。

她擅作花鳥,偶作山水,筆致圓渾細膩,色彩古艷雅逸,意態生動。擅長中國畫。作品有《獅》、《梅花》、春前橋《高松圖》等。

何香凝的畫作立意講究,她常借對松、梅、獅、虎及山川等的描繪,抒情明志。她的充滿斗爭之意的作品不僅記錄著本世紀初葉以來的變幻風雲,是中國現代史的縮影,同時也是她七十年革命生涯和人格品行的生動寫照。

2、潘玉良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費赴法留學,先後進了里昂中法大學和國立美專,與徐悲鴻同學,1923年又進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

潘玉良的作品陳列於羅馬美術展覽會,曾獲義大利政府美術獎金扒猛。1929年,潘玉良歸國後,曾任上海美專及上海藝大西洋畫系主任,後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

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多次參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國畫展。曾為張大千雕塑頭像,又作王濟遠像等。潘女士為東方考入義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

代表作品《格魯賽頭像》。

3、陸小曼

陸悔仔小曼 (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別名小眉、小龍,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

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陸小曼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作五幕話劇《卞昆岡》。

她還諳崑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於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62歲。

4、方君璧

方君璧(1898—1986年),女,福建閩侯人。中國二十世紀初為數不多的女性畫家之一。出生於名門望族,曾經留學法國,在巴黎期間其作品《吹笛女》作為第一位中國女性畫家的作品入選「巴黎美術展覽會」。

1984年巴黎博物館為她舉辦了「方君璧從藝六十年回顧展」,給予這位在巴黎起步的東方女畫家的業績以充分的肯定。被譽為「東方傑出的女畫家」。代表作品《吹笛女》、《拈花凝思》等。

5、陳小翠

陳小翠(1907-1968),又名玉翠、翠娜,別署翠候、翠吟樓主,齋名翠樓。女,浙江杭縣人。擅長中國畫,十三歲即能詩,有神童之稱,後從楊士猷、馮超然學畫。

擅長工筆仕女和花卉畫,風格雋雅清麗,饒具風姿。擅書法,筆致清峭,有俊拔挺秀之趣。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著有《翠樓吟草》十三卷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何香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潘玉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陸小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方君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小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