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倒牛奶的女人的作品賞析
17 世紀的荷蘭,出現了一批以描繪靜物、風景和風俗為主的畫家。他們不再專注宏大和高貴的題材,而是把眼光投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物件或平凡的普通人身上。他們通過精巧的畫筆,把生活中一些瑣屑的場景定格在畫布上,讓我們體會到了一種平凡的美麗。維米爾的《倒牛奶的女人》就是這樣一幅畫。
畫面上描繪了簡陋廚房的一角,早晨的陽光透過窗子照射進來。穿著黃色上衣,系著藍色圍裙的淳樸婦人正在把陶罐里的牛奶緩緩倒下。她神態平靜、安詳,流露出一種莊重肅穆的神態。鋪著桌布的桌子靜靜地放在那裡,上面還擺放著粗糙的麵包和一個水壺。牆壁上掛著一個竹筐和一個老式的油燈。這里的一切擺設都是那麼平淡無奇,橡昌拍卻讓人感受到一種平凡、朴實中的崇高和美麗。而畫面的逼真,彷彿恍惚中我們穿過時空,回到了荷蘭代爾夫特的那個清晨,看到了這倒牛奶的一幕。整個畫面統一在清馨靜謐的氛圍中,婦人倒著的牛奶似乎永遠都在流著,時間彷彿都停止了,在這透明的寧靜和諧中,人被一種淡泊平靜的東西感動,人的靈魂不自覺中得到了凈化。
畫家有著敏銳和精細的觀察力,運筆細膩,婦人圍裙的一角綰在了上面,圍裙顯出褶皺的線條,紅罐子上的小亮點,甚至桌布磨平的一角都被畫家刻畫得具體、形象。畫面上的光線處理得很柔和,窗外的晨光清清淡淡地照在室內的物體上,自然、平靜。色彩的處理也很到位,婦人衣服的白色、黃色、藍色構成了主色調,三種顏色互相映襯、對比而又調和適中,讓人感到柔和、明快。桌子上黃色的麵包、藍色的檯布、白色的牛奶與婦人衣服的顏色一一對應。整個畫面的色彩和迅禪諧而溫暖,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曾有人對畫中麵包上的顆粒光澤進行過研究,想搞明白畫家是怎麼描繪得如此逼真的。最後得出結論是這樣的:維米爾先把麵包的黃色顏料塗得很厚,然後又在顏料上塗上一層調色油,讓它們的光澤滲透到凹凸不平的縫隙里,最後又利用他拿手的高光手法,在麵包上點出一些白色和黃色的小圓點。於是就把那種逼真的迷人光澤描繪出來了,也讓我們看到的麵包就像剛剛烘烤出來的一樣。「於細微處見精神」,從這個小插曲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畫家認真、細致的創作風格。
維米爾的繪畫給人一種真實感,人物和靜物的質感描繪得非常細膩,畫中的光線很清淡,卻給人明亮的感覺。他的靜物畫和風俗畫都相當成功,深受當時人們喜愛。可是,卻被後人長期忘記,直到19 世紀,法國的一位評論家列出了他的作品目錄,並發表了專門研究他的文章後,沉默了兩百多年的維米爾才重新得到了人們的重視。不用很多,通過《倒梁羨牛奶的女人》這一幅畫,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他精湛的畫技。
B. 倒牛奶的女人的畫家簡介
維米爾(1632~1675),17 世紀荷蘭市民階層所產生的代表性畫家。出生於荷蘭代爾夫特一個小業主家庭。早年曾跟隨倫勃朗的學生法布里杜斯學畫,一直活動在他的故鄉。他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擅長在限定的空間描繪特定的人物,筆法細膩,光影效果處理得精妙。他的作品流傳下來的不是很多,主要有《倒牛奶的女敗孫人》、《畫室里的畫家》、《代衡談爾夫特風景》咐枯碰、《持秤女人》等。
C. 畫作《倒牛奶的女僕》有何神奇之處
看似平常的場景,卻讓人們思考無限,不斷回味。《倒牛奶的女僕》是維梅爾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在這幅畫作中,作者捕捉到了日常生活的場景。然而,《倒牛奶的女僕》和維梅爾的類似作品仍有不同之處:我們看到一位健壯的女僕埋首工作,而不是一位優雅、富裕的年輕女士。畫中女配晌子身份成謎,她面帶微笑,做著簡單的日常工作,讓人不由得會想,她邊倒牛奶,邊在思考什麼?
藝術史家貢布里希禪態所言,“很難論述到底什麼原因,讓這樣一幅簡單而平實的畫作,成為古往今來最偉大的傑作之一。”
D. 倒牛奶的女人的創作背景
十七世紀的這個歐洲女子,習慣了待在廚房裡。水壺空了,她去裝滿它。牛奶喝光了,她去擠奶,去市場買。每個早晨都是相似的,因為,一家人每天都要吃飯。時間對於她以一個早晨一個早晨來計算,或者,以一頓飯一頓飯來計算。該做午飯了。該做晚餐了。該為節日大餐作準備了。日復一日,她做著相似的事情,為大同小異的食譜操心。沒有誰比她更敏感於時間的推移,但正因如此,沒有誰比她更森銷斗麻木於時間的流逝。斗顫
維米爾是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但卻被人遺忘了長達兩個世紀之久。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基本上取材於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畫整個畫面溫馨、舒適、寧靜,給人以莊重的感受,充分表現出了荷蘭市民那種對潔凈環境和優雅舒適的此磨氣氛的喜好。他在藝術風格上也別具特色,他的繪畫形體結實、結構精緻,色彩明朗和諧,尤善於表現室內光線和空間感。維米爾的繪畫給人一種真實性,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之外還使人感到一種信仰上的真實感。他的畫光線並不是太多,卻給人以明亮的感覺,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畫中這種平實的情感起到了凈化人類心靈的作用,也可以警醒世人。
E. 色彩濃烈的名畫有什麼
那我建議升森你看看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三傑的作品:
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此三人有不少畫作和你的要求吻合。
我給你推薦的這張是古典主義維米爾的(1632—1675)吵鄭畝荷蘭畫家。這張圖片《倒牛奶的女人》,色叢凱彩也比較鮮艷,和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齊名,是維米爾的代表作品。可惜不知道為什麼我只能給你添加一張圖片。
或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不錯,給你推薦一下哦···
如果還有需要幫忙的請給我留言··
F. 倒牛奶的女人的名畫檔案
名 稱:《倒牛奶的女人》
作 者:維米塵攔悄爾
創作時衡改間:1656~1661 年
尺 寸:45.5 × 41cm
類 別:布面油畫
收 藏:荷蘭,霍蘭派渣,國立博物館
G. 急!!!有誰能分析一下維米爾的《倒牛奶的女僕》
《倒牛奶的女人》是維米爾單個人物作品中最廣為人知和深受喜愛的一幅。畫中的女傭身材健壯,圍裙有一角塞起,正忙著准備早餐。左邊牆角有一扇窗戶、一隻藤籃和一盞燈掛在一邊,桌上一些食物雜亂地擺放著。在這幅畫中,一種動人的平凡與寧靜之美撲面而來,它直接、單純、有力地表現出了荷蘭人的性格,受到廣泛推崇。
H. 我想要hyde倒牛奶的那張GIF圖~
http://photo.hexun.com/p/2005/0808/2700/b_636E893AB0A1712A.jpg
這```好象不是在倒牛奶```但是也很嫵媚```也是黃綠色掉```額````親不好意思那````先湊合著```
I. 油畫倒牛奶的女僕風格是什麼
《倒牛奶的女僕》,作者:約翰內斯·維米爾(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是荷蘭優秀的風俗畫家喊答,被看作「荷蘭小畫派」的代表畫家。
荷蘭小畫派是17世紀流行於荷蘭地區的一個美術流派,其繪畫擺脫了貴族和教會的控制,主要服務於市民階層,以描繪靜物、風景 和風俗為主,由於其作品完成後通常都會被普通市民買去懸掛於家居室內,用以美化自己的住宅或者辦公場所,所以作品的尺幅一 般來說都不大。
《倒牛奶的女傭》作於1658年,構圖不很復雜,輪廓較清晰,環境純朴。這幅畫雖然只能見到一戶人家的廚房一角,然而女傭人的隨遇而安的精神面喚缺貌,似乎可以給我們提供那個時代人民的普遍心理信息。是「荷蘭小畫派」的代表和滲辯作。
J. 倒牛奶的女傭人的油畫簡介
【簡介】
弗美爾(舊譯微米爾,1632.10.-1675)是17世紀荷蘭最獨特的風俗畫家。他一直生活在德爾夫特,故又稱德爾夫特城的揚·弗美爾。他一生的繪畫作品,據有案可查的僅40餘幅。這是他去世後的幾十年,一度湮沒無聞的緣故,在荷蘭美術的著錄中也幾乎找不到他的名字。後來人們曾把他有限的作品與荷蘭另兩位畫家德鮑赫與霍赫的作品相混淆。
1849年,一位因參與革命而流亡在外的法國藝術評論家迪奧菲·杜爾,在荷蘭發現一幅題為《德爾夫特城風光》的油畫,上面的簽名是德米爾。為了弄清此人是誰,這位評論家跑遍了荷蘭、比利時、德國、英國等的各大美術館,最後才解開了這幅畫的原作者之謎。他正是這位專擅荷蘭城市生活風俗的畫家弗美爾。這位評論家除了自己傾囊收購已證實是弗美爾的5幅作品外,還向歐洲各美術博物館推薦,並編出了弗美爾的50來件作品目錄。這份目錄據後世學者們鑒定,其中三分之二是弗美爾的真跡。1866年,杜爾出版了弗美爾的研究文集,從而引起了西方美術史界的重視,使這位湮沒了將近兩個世紀的荷蘭風俗畫大師的名字再度光照史冊。
弗美爾出生於德爾夫特一個小業主家庭。後據市檔案館的材料證實,他於年結婚,並於當年12月加入國家公會。1662-1663年以及1670-1671年,兩度擔任過畫家公會主席。但在荷蘭資產階級文化很快喪失其民主傳統的生活變遷中,他一貧如洗,只得靠當畫商,而不是靠賣畫來維護生活。
弗美爾的絕大部分繪畫的內容是他周圍的日常生活。《倒牛奶的彎跡女傭》、《讀信少女》、《和士兵調笑的女人》、《試項鏈的貴婦》、飢攔《情書》、《花邊女工》……這一系列題材,足以說明他的風俗畫的內涵與其特點了。他以德爾夫特中產家庭的婦女生活為主線,刻意去表現室內陳設,以及女性的閑情逸致的生活,或者是家庭主婦的雜務等。畫上的平面透視有一定深度,通常是兩個套間,房間有增開的窗戶,毛織的帷幔,素雅的擺設,反映了荷蘭德爾夫特一些富裕的家庭生活的平靜、安逸與自爛鬧胡我滿足。不論是他的前期作品還是後期作品,大多是這個基調。
這一幅《倒牛奶的女傭》作於1658年,構圖不很復雜,輪廓較清晰,環境純朴。將一個簡朴的廚房畫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觀者產生不同的懷舊心理。女傭人是個健壯如牛的村婦,她塞起了胸前圍裙的一角,正忙著准備早餐。左邊牆角有一窗戶,一邊掛著一隻藤籃和一盞馬燈。桌上雜亂地擺著一些食物。所有人和物的質感都很強烈。
弗美爾所生活的年代,是荷蘭獨立後新興市民階層高度發達的時代,而弗美爾所居住的德爾夫特城,據說有「歐洲最清潔的城市」之稱(在丹納的《藝術哲學》里對17世紀荷蘭市民喜愛清潔與有秩序的生活方式作過詳盡的介紹)。我們只要遍覽弗美爾不同時期的風俗畫,就能領略它的這些特點。這幅畫雖然只能見到一戶人家的廚房一角,然而女傭人的隨遇而安的精神面貌,似乎可以給我們提供那個時代人民的普遍心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