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喀布爾女人圖片
擴展閱讀
電腦解壓的圖片怎麼看 2025-09-16 15:46:13
她說你真棒動態圖片 2025-09-16 15:42:10
凳子有多少個圖片 2025-09-16 15:42:04

喀布爾女人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01 17:48:56

『壹』 阿富汗女性生存狀況如何

據報道,塔利班發言人蘇海爾·沙欣8月15日曾承諾,在塔利班掌權後,阿富汗女性不會被剝奪工作機會或受教育機會,條件是她們在公共場合要繼續佩戴遮面頭巾。雖然塔利班表示情況已經改變,並承諾在其統治下的阿富汗民眾這次將享有更多權利。

據伊朗媒體報道,隨著塔利班控制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重新掌權,阿富汗女性的罩袍價格平均上漲了10倍。一名阿富汗婦女稱,她不得不在自動取款機前排很長時間才能提取必要的資金去買罩袍,她說:「塔利班在喀布爾出人意料地掌權。

每個人都認為喀布爾可以抵抗一年或更長時間。所以家裡罩袍很少……我家有三個女人,但只有一兩件罩袍。或許我們可以用床單或頭巾來縫制一下代替罩袍。」

8月17日,有媒體報道稱,在喀布爾街上出現的女性人數很少。一名喀布爾居民稱,她駕車出門15分鍾,沿途一名女性都沒有看見。

阿富汗學校對女性說不:

自塔利班於1996年進占喀布爾並建立政權以來,廣大阿富汗婦女在法律上被拒之於學校大門之外。據報道,90%的女童無法接受教育。

在喀布爾大學,已沒有婦女的身影,具備高等教育素質的阿富汗婦女越來越少。盡管塔利班對醫療機構接受婦女工作網開一面,但卻無處尋覓合格的醫科女學生。

這一禁令使老百姓怨聲載道。但阿富汗婦女渴求知識的信念並未泯滅,到處悄悄興起的「地下學校」為她們開啟了教育的大門。例如,在喀布爾以北一個名叫納瓦茲的村子,有一座用泥牆圍成的房屋,大約20名少女就在這里學習。

9歲的女孩扎爾戈娜說:「我很高興能來上學,我的父母也感到高興。」9歲的古爾齊哈拉說,她的願望是做一名教師,讓更多的兒童都能上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阿富汗婦女

『貳』 阿富汗的 婦女為什麼要頭上帶頭巾穿長褲

那種衣服叫「布爾卡」

阿富汗婦女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風」是塔利班的餘孽。但實際上,這與阿富汗復雜的傳統文化背景也有一定的關系。在阿富汗,尤其是在農村,大多數婦女都聲稱自己穿戴「布爾卡」是自願的,至少在她們的丈夫面前是這樣說的,甚至穿「布爾卡」成了當地的一種流行趨勢。在喀布爾,一些婦女在「布爾卡」上做了很多裝飾,以使它顯得更加漂亮。

然而,只要是受過一點教育的阿富汗婦女就會表示出對「布爾卡」的厭惡。而那些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的婦女,只要在男人聽不見的地方被問起對「布爾卡」的看法時,她們同樣會持反對意見。

最近,一名外國記者采訪了北方聯盟控制的北部農村的三名婦女。雖然三名婦女同意接受采訪,但是堅持要求通過一名女性翻譯來進行。在采訪過程中,一名男子偶然進入房間,她們馬上用面紗遮住自己的臉部,並轉過身去,面向牆,直到那名男子離開。

如果在大街上,人們絕對不會想到,這些平時看上去一言不發、從不露面容的女人,一旦在脫離了男人的視聽范圍之外,會顯得那麼活潑,會有那麼多的話要說。特別是當她們脫下「布爾卡」之後,顯露出來的衣服是那麼的鮮亮。三人都表示說,她們並不願意穿「布爾卡」,甚至不願戴頭巾。但是她們又擔心會因此受到侵害。

『叄』 描述兩個普通女孩的動畫《養家之人》,憑什麼拿到高分

《養家之人》拿高分的原因是動畫與現實結合,成為各類獎項的寵兒。該劇自問世起就不斷受到各類獎項青睞,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後,又在有「動畫奧斯卡」之稱的安妮獎上獲得最佳獨立動畫長片獎。在歐洲動畫獎上斬獲最佳導演、最佳角色設計、最佳故事等獎項。



角色介紹

1、帕瓦娜

倔強、勇敢的小女孩。在塔利班的嚴酷統治之下,她的爸爸被迫害入獄。雖然塔利班不允許女人工作,但是為了養家糊口,她偽裝成男孩,化名「奧狄什」,出門打工掙錢。她還學著父親的樣子,給一家人講述古老傳說。

2、法蒂瑪

帕爾瓦娜的母親,和平時期曾經是一名作家。在丈夫被抓走後,她冒險在沒男人陪伴的情況下出門前往監獄為丈夫求情,結果卻挨了一頓毒打。雖然體弱多病,但為保護兒女拼盡了全力。

3、肖希婭

帕瓦娜的同學,為生活所迫女扮男裝在集市上打工,化名「德利瓦」。教給帕爾瓦娜很多在集市上賺錢的竅門。她樂觀開朗,夢想著有一天能看看大海並為此努力攢錢。

《養家之人》是卡通沙龍(Cartoon Saloon)動畫工作室製作的手繪動畫長片,由諾拉·托梅執導,薩拉·喬德利等人配音,於2017年12月8日在加拿大上映 ,2019年1月11日在中國上映 。

該片改編自黛博拉·艾里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女孩帕爾瓦娜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女扮男裝出門工作的故事。

(3)喀布爾女人圖片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1歲的帕爾瓦娜,在喀布爾擁有貧窮快樂的家。她的家是那麼的拮據,風沙從四面八方灌進來。雖是個破家,卻有干凈燦爛的夢。開明的教師爹爹教她和姐姐識文斷字,給她們講藏著道理的歷史和寓言。

每當窮到喝水解餓,爹就帶著女兒去集市變賣家當,帕瓦娜心愛的裙子也被拿去賣了。可這還不是最糟的2001年塔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女性絕不允許在外拋頭露面,更別說接受教育。所以,爹爹被塔利班帶走了。

窮人要吃飯,又總是餓得太快。一家四口窩在不見天日的趴趴屋裡,母親疾病纏身, 弟弟嗷嗷待哺,帕瓦娜不肯這樣等死,心一橫,剪掉心愛長發,穿上男孩兒的衣服,到集市上邊做苦工邊打聽父親的下落。

『肆』 阿富汗婦女為什麼蒙頭

2021年8月15日這一天發生一件國際性大事,阿富汗塔利班武裝人員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並佔領總統府,然後宣布掌控阿富汗國家。這也讓阿富汗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一個國家,同時相信大家在關注這個國家也能發現一個現場,就是很多阿富汗婦女會蒙著面,這個到底是為什麼原因呢?這其實是從一種傳統過度到了強制性措施最後保留下來的習俗。

還是希望第二次掌權的塔利班政權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一定要帶領阿富汗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伍』 為什麼伊拉克女人帶頭巾

頭巾--伊拉克婦女的護身符
青年參考

(「如果有一天我們得從頭到腳全身包裹,如果有一天我們要穿著傳統的黑袍才能上街,那也將是伊拉克作為一個文明國家的終結。」)

JackieSpinner文胡永華編譯

我們希望自己不要引人注目,這些巴格達大學的年輕女子解釋說。她們5個女學生圍坐在一起,白頭巾緊緊地裹著她們嚴肅的面龐。戴頭巾主要是為了隱匿自己,避免被人跟蹤、綁架或槍殺。這就是目前伊拉克許多穆斯林和基督教婦女的現狀。

戴上頭巾逃避恐懼

自從美軍入侵以來的幾個月里,不戴傳統的穆斯林頭巾冒險外出的婦女越來越少。在巴格達,普通的穆斯林婦女過去曾覺得她們有選擇權,可以戴頭巾也可以不戴,即便是過去薩達姆統治的幾十年裡宗教壓迫一直不斷。保守的穆斯林認為女人應當用頭巾遮住她們的美麗,避免誘惑那些見到她們的面孔的男人。這些指示清楚地寫在了他們的聖經——《可蘭經》中。

這種戴頭巾的習俗在伊斯蘭世界的各個地方有所不同。在比較世俗的國家,比如土耳其,那裡的女子都按西方的方式打扮,而像沙烏地阿拉伯這樣嚴格遵守宗教教義的國家,在公眾場合,所有的婦女都得用頭巾蒙住頭還有大部分的面孔。

在過去的幾年間,越來越多居住在西歐的穆斯林婦女已經開始戴頭巾了——在某些情形下,頭巾是作為一種宗教的標識,在其他情況下,則是由於當地其他移民所施加的壓力。

雖然伊拉克主要是穆斯林,但許多年以來,它的首都一直是個時尚的現代都市。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婦女們都曾經穿短裙和低領衫。但她們的女兒們說她們再也不能享有這樣的自由了。罪魁禍首便是那些頑固分子,正是他們掀起戰後的叛亂風潮。

「由於國內目前的局勢,安全感普遍缺失,人們開始尋找一種方式來逃避恐懼,」FadhilShaker,巴格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說,「對於婦女而言,頭巾是最好的保護方式。婦女們覺得頭巾像一面牆壁一樣,可以阻止人們看見她們。」

戰前,伊拉克的基督教婦女很少戴頭巾,她們的宗教並沒有這種要求。在伊拉克,穆斯林和基督徒一直和平共處,基督徒並未覺得有壓力需要融合到穆斯林中去。甚至在幾個月前,在基督徒聚集的街區,不戴頭巾的基督教婦女或穿法衣的天主教修女還是司空見慣的景象。

但現在,伊拉克社會好像失去了它的凝聚力和宗教寬容。基督徒覺得受到了孤立。任何與美國人、外國軍隊或臨時政府打交道的人都覺得受到了排擠。

信仰,不能用頭巾強迫

巴格達大學的女學生們正在辯論婦女是否應當戴頭巾。有些人戴頭巾是因為宗教的原因,但大多數最近才開始戴頭巾的人純粹是出於恐懼和害怕。

「要是一位婦女或女孩子戴上頭巾的話,她就能避免很多麻煩,」一位穆斯林學生說。這位學生覺得穆斯林婦女應當戴頭巾,但誰也沒有權利強迫別人戴頭巾。「首先,人們應當明白她們為什麼要戴頭巾;否則把它系在頭上就沒有意義。」

「那些想要逼迫婦女們都戴上頭巾的人是不想讓任何西方的東西在伊拉克傳播,」NoorAli,19歲,她說她從14歲起就開始戴頭巾了,「他們想把這里變成另一個喀布爾,」她指的是阿富汗的首都,它在1996年到2001年期間曾由塔利班——伊斯蘭的極端分子統治。

「塔利班在那裡失敗了,他們又想在伊拉克進行嘗試,」Ali說。「每個人都應當有自由,可以選擇戴不戴頭巾。做決定的不是我們。真主將裁決這一切。」

一位名叫Dalia的21歲的工程系大學生也同意逼迫婦女們戴頭巾的觀點並不能贏得民心。

「我們不能強迫人們信仰我們所信仰的東西,」Dalia說,她也是一位穆斯林。「他們甚至要基督徒也戴頭巾。基督徒有他們自己的信仰,與我們的不同。我們不應該強迫他們做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希望我們的國家安定穩固,我覺得逼迫人們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只會使得局勢更加緊張。」Dalia說她是學校里少數的不戴頭巾的女學生之一。

「頭巾與信仰沒什麼關系,」她說。「我擔心有一天恐怕我們得從頭到腳全身包裹,穿著傳統的黑袍才能上街,那也將是伊拉克作為一個文明國家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