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古代女人布兜圖片
擴展閱讀
單獨頭像女人圖片 2025-09-23 04:00:20
男人和狗雪地背影的圖片 2025-09-23 03:33:36

古代女人布兜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12 15:00:10

1. 「黃花閨女」指的什麼樣的女子,什麼年齡段的,為什麼叫黃花而不是其他的什麼花

黃花閨女,是指還沒婚嫁的女孩子,而且能保持貞節。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喜愛「貼黃花」,就是婦女們根據自己的愛好,用黃顏色在額上或臉部臉兩頰上畫成各種花紋;也有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上的。

其實所謂「黃花」,指的是古時婦女額前的一種裝飾,又稱「花黃」。當時的婦女喜歡用黃顏色的粉在額頭上畫出各種花鳥形狀,或是用金黃色紙剪成花鳥形狀貼在額頭。

2. 唐朝女詩人的詩歌特點

唐代四大比較盛名的女詩人 李冶、薛濤、魚幼薇、劉彩春
以下的資料來源於中南民族大學官方論壇

劉彩春的詩文無從查考,只知她約比薛濤小十五歲左右,當薛濤四十一歲時在蜀地與元稹交往密切,幾年後元稹移官浙東便拋棄「女校書」與當地絕色歌妓二十五歲的新歡劉彩春好上了。前三位是煌煌唐朝詩壇上的極富才情的女子,所作詩篇比之須眉毫不遜色。她們容貌絕倫,但性情為後世不解甚至不齒,在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的唐朝也是惹得眾人議論紛紛。

李冶

(?---公元784年)一作裕,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被德宗處死。
她容貌俊美,天賦極高,從小就顯露詩才,頗有文才。六歲時寫下一首詠薔薇的詩,其中有這樣兩句:「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父親認為不詳,「架卻」諧音「嫁卻」,小小年紀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緒亂,長大後恐失婦德。
出嫁為女道士後,她又與許多詩人鴻儒交遊,酬詠甚多。她神情瀟灑,專心翰墨,生性浪漫,愛作雅謔,又善彈琴,尤工格律。當時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陸羽(鴻漸)和釋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詩人劉長卿也與她有密切聯系,她還與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詩歌《寄朱放》、〖送閻二十六赴剡縣〗等詩一掃從來女性作家的羞澀之態,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後千年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天寶年間,玄宗聞知她的詩才,特地召見她赴京入宮,那時,她已進入暮年,正棲身著名的花都廣陵。接旨後,只得應命北上。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別廣陵故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為「其詳詞意,不類冶作」,似乎缺乏根據。)詩一首。
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李季蘭的詩才應該是唐朝女詩人中最好的。她有一首詩把夫妻關系一語道破: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還有一首《相思》,賦盡天下相思苦!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陸羽只是她的藍顏知己,她應該更喜歡他們的另一朋友詩僧皎然,不管她和陸羽好到什麼程度,但兩人絕不僅是場面上的交情,而是真的惺惺相惜。有一次李妹妹生了重病,陸羽聞訊後連忙趕去探望,李妹妹對此十分感激還寫了一首詩。再說這個皎然,有人說他是謝靈運的十世孫,但陳郡謝氏在東晉末年就被滅族了的。反正李妹妹最初還常寫詩給他暗示柔情,奈何皎然道行已深,不為所動,寫了個「答李季蘭」詩表達自己的心意:「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李妹妹還和很多詩人相交,俺不怎麼認識就不寫他們了。關於劉長卿,有一個黃段子:有一次朋友聚會,詩人劉長卿得了種不好意思說的怪病——「陰重之疾」,也就是當代醫學說的疝氣。李季蘭竟然莞爾一笑,當著眾人的面,用陶淵明的名句款款詢問:「我聽說,你『山氣日夕佳』?」劉長卿嘻嘻一笑,用布兜托起腫脹下垂的下腹,同樣念著陶淵明的詩,答道:「是啊,我這是『眾鳥欣有托』了。」三十過後,李妹妹交際愈加廣泛,上通王公貴族,下至僧道隱士。連唐玄宗也有所耳聞了,詔她進見,君臣見她雖是遲暮之年尤是動人,於是大家敬稱她一聲:「俊媼(漂亮老太婆)」。不幸的是後來在戰亂中站錯了隊伍,被唐德宗下令撲殺了,盛名所累!
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劉長卿對李冶的詩極其贊賞,稱她為「女中詩豪」。高仲武評論說:「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蘭則不然。形器既雌,詩意亦盪。自鮑照以下,罕有其倫。」又說她「上方班姬(婕妤)則不足,下比韓英(蘭英)則有餘。不以遲暮,亦一俊嫗。」

薛濤

(770-832),字洪度。父薛鄖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亂後居成都,薛濤於唐代宗大歷三年出生。薛濤幼時即顯過人天賦,八歲能詩,其父曾以「詠梧桐」為題,吟了兩句詩:「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薛濤應聲即對:「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薛濤的對句似乎預示了她一生的命運。十四歲時,薛鄖逝世,薛濤與母親裴氏相依為命,迫於生計,薛濤憑自已過人的美貌及精詩文、通音律的才情開始在歡樂場上侍酒賦詩、彈唱娛客,被稱為「詩伎」。
薛濤15,16歲時已經芳名遠播,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垂青她的才華,召令賦詩侑酒。雖說她做的是歌妓——好像唐朝的這種官妓主要是出賣才藝,比起李季蘭魚玄機之輩倒更添一份莊重。後不知緣何惹怒了韋皋,被流放到四川邊陲松州。那裡偏遠荒涼,聰明的薛濤在途中寫下了十首詩差人送給韋皋。這十首詩是用犬、筆、馬、鸚鵡、燕、珠、魚、鷹、竹、鏡來比自己,而把韋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著的主、手、廄、籠、巢、掌、池、臂、亭、台。只因為犬咬親情客、筆鋒消磨盡、名駒驚玉郎、鸚鵡亂開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魚戲折芙蓉、鷹竄入青雲、竹筍鑽破牆、鏡面被塵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厭棄。這就是著名的「十離詩」。韋皋到底還是捨不得,很快又把她調回來了。但是經歷了這一遭的薛濤看清了自己的身份和處境,一回來就出錢把自己從樂籍中贖了出來,搬到了浣花溪邊住,開始施展另一項她的絕世才華--造紙。她把樂山特產的胭脂木浸泡搗拌成漿,加上雲母粉,滲入玉津井的水,製成紅色的彩箋,上有松花紋路,她就專門用來謄寫自己的詩作。世謂「南華經、相如賦、班固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少陵詩、達摩畫、屈子離騷」,乃古今絕藝。
韋皋後劍南節度使總共換過了十一位,每一位上任必定都要拜訪薛濤,已成官場慣例。當時與薛濤詩文酬唱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張籍、杜牧、劉禹錫、張祜等。據說因為有薛濤的存在,詩人們每寫出一首詩,第一個想給皇帝看,第二個就想給薛濤看。因為皇帝是男性權威的化身,而薛濤是女性品味的代言人。但是,薛濤42歲的時候卻偏偏愛上了31歲的元稹--就是那位拋棄了自己表妹還把這段寫成會真記大肆宣揚的無恥文人。這場華麗麗的姐弟戀(不曉得那個時候有米有引起8卦小炒漫天飛,一千多年後的鋒菲戀還是那麼的轟動)維持了一年直到元稹離開成都返京,離別時薛濤寫了一首《送友人》: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當薛濤刻骨銘心的思念著元稹時,他卻正和年輕貌美的劉彩春進行的如火如荼--這個mm後來被害得更慘。難得是薛濤保持了她一貫聰明機警的作風,看到與元稹白首無望,也不再做糾纏,安然地繼續自己的生活。這是一個真正冰雪聰明的女子,能審時度勢,獨善其身。
薛濤詩選:

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 (父鄖句)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濤句)

鴛鴦草
綠英滿香砌,兩兩鴛鴦小。
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王建有詩贊其才: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

魚幼薇即魚玄機

(約844——約871年)字幼薇,一字蕙蘭,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市民家女,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十五歲被李億補闕(掌諷諫之官)納為妾,與李情意甚篤、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時,李億遣其出家,在長安咸宜觀為女道士。但她對李卻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詩。她曾漫遊江陵、漢陽、武昌、鄂川、九江等地以遣懷;亦曾放縱情懷以求知己。
少時以才氣稱於世,溫庭筠特意來到窮街陋巷中拜見這位年未及十三步的詩童。他出了道「江邊柳」的考題,而幼薇揮筆寫就「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的五律應答。溫庭筠既驚艷不已,又隱隱地看透了這個小妮子的命運:「系客舟」,也許意味著她終將難免以色事人。
在唐代,與魚玄機齊名的兩位才女李治和薛濤都以詩著名。李治五六歲時,在庭院里作詩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父親生氣地說:「此必為失行婦也!」後竟如其言。薛濤的故事更有名,她八九歲就知聲律,其父指著井裡梧桐詠詩:「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小薜濤應聲道:「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也讓她父親黯然了許久。這三個女人最終都成了形態不同的妓女。早年的詩果然都成為她們命運終局的讖語。事實上,史上有名的女詩人幾乎只剩李清照是良家婦女了。
溫庭筠終究沒有娶魚幼薇。這位才情非凡的「丑鍾馗」沒有勇氣接受一位年未及笄的女孩的感情。從此,他們一直堅持著亦師亦友的關系。16歲時,魚幼薇嫁與吏部補闕李億為妾。可惜李億的老婆裴氏出身望族,眼裡容不下小魚,硬把幼薇掃出家門、踢進長安咸宜觀作道姑,起道號為玄機。那時,魚玄機才17歲。
在以前的小說話本中,一般寺院道觀,都是專門收容看破紅塵之人的,尼姑庵女道觀更是專供痴情女逃情或避難的。不過唐代的道觀寺院卻發揮了另一種功能:偷情。像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就建起自己的道觀,因為出家可以更自由地交納風流才子,從此,這里青樓不似青樓、庵堂不象庵堂,武則天、楊玉環乾脆以出家為幌子,重新入宮了。這些公主、嬪妃入道修真,帶動了一撥知識女性,像李冶道、盧媚娘、卓英英、楊監真、郭修真都在這里寫下不少好詩,同時也撩起了道觀里的無邊春色。性學專家潘綏銘在他的《存在與荒謬》一書中說:「尼姑一般不會跟男人有什麼瓜葛,但是恰恰因此,她們實際上只是男性社會里的貞節花瓶,以便讓男人們覺得,這個世界多麼圓滿啊,畢竟還有一些守身如玉的聖女供我們崇拜,有時候,還讓我們有的可偷。」換上道袍,道觀里的女郎,成為男人最後的性幻想對象。
魚玄機並非沒有愛過李億,奈何李億雖是狀元,人品才華都不過爾爾,心也就死了。「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這句詩是她人生的分水嶺:從自戀自憐,到自戕自毀。及時行樂吧,沒有誰值得留戀。
艷幟高張的咸宜觀寫下「魚玄機詩文候教」的廣告,確是吸引了不少心存挑畔的才子。曾和魚玄機交遊的文士有:李郢、溫庭筠、李近仁、李騭等。魚玄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歡來招待客人,看誰不順眼也可以一腳就把人家踢出門去。魚玄機的生動、鮮活、潑辣、才華,迷倒了整個長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聽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慾世界的女皇。誰都知道魚玄機是出了名的盪婦。可是,她的道觀門前,還不是排成了長隊?無怪乎她縱聲大笑,要把天下無行的男人都視為腳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從自己的詩和文字里,照見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愛慕者,她將無處可逃。外表依然美艷絕倫的魚玄機,內心卻開始生出霉斑,開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這點。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兒的下場一樣,魚玄機24歲的時候,人人都看出來,她人老珠黃了。
因為和丫環綠翹爭寵,魚玄機把綠翹打死了。而審問她的,竟是舊日追求她而被掃出門去的裴澄。魚玄機被斬首了,終年24歲。「一個會寫詩的賣笑的道姑,最後捲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歷史最終對她竟然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只有在王小波的《尋找無雙》里,還殘留著她的一縷香魂,還有她那一大把水草一樣茂盛而動人的長發。

伊人如水

不了解我的安慰我,了解我的說不出話來。
喜歡我的心照不宣,不喜歡我的喋喋不休。

3. 古代女子和男子的服飾名稱

漫談古代服飾名稱
中國古代一直是禮儀之邦,古人對服飾的不同部份有相關的名稱,不同身份、社會地位的人的著裝也有區別,漸漸地,人們就用一些服飾的名詞代替各種社會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個稱呼叫元服,夏朝時的冠稱為「弁」,又指緇布冠,商朝時稱為「冔」,而周朝則叫做「冕」。「簪」指插在發髻或頭冠上的長針,「簪纓」是結冠的帶子。

上身的服裝是「衣」,下身的服裝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後幅稱「裾」;「縫掖」指寬袖單衣。破爛的衣服叫「襤褸」,華麗的服飾稱「華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負小兒的背帶和布兜;「弁髦」是保護嬰兒前額的一種頭發的裝飾。

「左衽」指小襟在左邊的衣服,東夷和北狄人的服飾就是這個樣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長後短的,「短後」便成為武夫衣服的名稱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欽命的九種器物,即車馬、衣服、樂具、朱戶、納陛、虎賁、弓矢、斧鉞、秬鬯。士庶之人,年滿20加冠有三加的禮儀,即初次加緇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還沒獲取功名的讀書人所穿的衣服,後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時也是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縉紳和簪纓都是對仕宦人家的稱呼,章甫和縫掖是對儒生的稱呼。

在古代,黃色的衣服是貴人的服裝,綠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綠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卻是黃色的,則被人們認為是顛倒了貴賤的倫序了。

中國古代流行時間最長的婦女服裝款式是襦裙,其特徵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長裙。歷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變,主要是下身裙長有變化。

襦裙作為中國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貴族和平民都穿著,主要的區別在製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藝。從戰國時期開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漸消失,前後近 2,000年。盡管襦裙長短寬窄有變化,但歷代始終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時期並沒有鞋的概念,人們採用獸皮包裹腳部便於採集狩獵等生產勞動。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利用皮革、絲、麻、草等材料製作鞋子。

古時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稱,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時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則用皮屨,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則會被人譏笑太吝嗇。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製作鞋子,如漢代的青絲履、晉朝用絲線編織的鞋子、唐代的雲頭錦履,還有木製鞋——稱木屐,在鞋底有二齒,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製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種加木底的鞋,稱為「舄」,在鞋的前部有翹起的鞋頭裝飾。舄有不同顏色,以紅色為上品,一般穿舄要與冕服搭配,是帝王參加大典活動時的必備服飾。

而清代婦女所穿的旗鞋則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為少女和中年婦女。

4. 古代女子內衣如何保護胸部不下垂

抹胸

抹胸是一種胸間貼身小衣,一般以方尺之布製成,緊束前胸,以防風之侵入。

古代男女多服之。抹胸的別名很多,古稱奶頭布、襪腹、衵服、肚兜等。

亦稱「襕裙」、「合歡襕裙」、「訶子」等。

古代婦女的胸衣,自後向前圍束,下面有線,可以同時圍系裙腰。

5. 一女子把兩個布兜翻過來的成語

你好!下面解答供你參考:

如果布兜沒有掉下來東西,成語就是:

囊空如洗(或者是:囊中羞澀)

6. 有一位古代的青樓女子寫的詩都是形容女子身體的,好像是唐朝的,她叫什麼名字啊

唐代有名的女詩人有4個 不知道有沒有你說的 具體是誰 我也沒研究過 你自己慢慢欣賞 研究吧

唐代四大女詩人,指的是李冶、薛濤、魚幼薇、劉彩春,但劉彩春的詩文無從查考,只知她約比薛濤小十五歲左右,當薛濤四十一歲時在蜀地與元稹交往密切,幾年後元稹移官浙東便拋棄「女校書」與當地絕色歌妓二十五歲的新歡劉彩春好上了。前三位是煌煌唐朝詩壇上的極富才情的女子,所作詩篇比之須眉毫不遜色。她們容貌絕倫,但性情為後世不解甚至不齒,在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的唐朝也是惹得眾人議論紛紛。

李冶(?---公元784年)一作裕,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被德宗處死。

她容貌俊美,天賦極高,從小就顯露詩才,頗有文才。六歲時寫下一首詠薔薇的詩,其中有這樣兩句:「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 她父親認為不詳,「架卻」諧音「嫁卻」,小小年紀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緒亂,長大後恐失婦德。

出嫁為女道士後,她又與許多詩人鴻儒交遊,酬詠甚多。她神情瀟灑,專心翰墨,生性浪漫,愛作雅謔,又善彈琴,尤工格律。當時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陸羽(鴻漸)和釋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詩人劉長卿也與她有密切聯系,她還與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詩歌《寄朱放》、〖送閻二十六赴剡縣〗等詩一掃從來女性作家的羞澀之態,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後千年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天寶年間,玄宗聞知她的詩才,特地召見她赴京入宮,那時,她已進入暮年,正棲身著名的花都廣陵。接旨後,只得應命北上。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別廣陵故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為「其詳詞意,不類冶作」,似乎缺乏根據。)詩一首。

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李季蘭的詩才應該是唐朝女詩人中最好的。她有一首詩把夫妻關系一語道破: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還有一首《相思》,賦盡天下相思苦!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陸羽只是她的藍顏知己,她應該更喜歡他們的另一朋友詩僧皎然,不管她和陸羽好到什麼程度,但兩人絕不僅是場面上的交情,而是真的惺惺相惜。有一次李妹妹生了重病,陸羽聞訊後連忙趕去探望,李妹妹對此十分感激還寫了一首詩。再說這個皎然,有人說他是謝靈運的十世孫,但陳郡謝氏在東晉末年就被滅族了的。反正李妹妹最初還常寫詩給他暗示柔情,奈何皎然道行已深,不為所動,寫了個「答李季蘭」詩表達自己的心意:「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李妹妹還和很多詩人相交,俺不怎麼認識就不寫他們了。關於劉長卿,有一個黃段子:有一次朋友聚會,詩人劉長卿得了種不好意思說的怪病——「陰重之疾」,也就是當代醫學說的疝氣。李季蘭竟然莞爾一笑,當著眾人的面,用陶淵明的名句款款詢問:「我聽說,你『山氣日夕佳』?」劉長卿嘻嘻一笑,用布兜托起腫脹下垂的下腹,同樣念著陶淵明的詩,答道:「是啊,我這是『眾鳥欣有托』了。」三十過後,李妹妹交際愈加廣泛,上通王公貴族,下至僧道隱士。連唐玄宗也有所耳聞了,詔她進見,君臣見她雖是遲暮之年尤是動人,於是大家敬稱她一聲:「俊媼(漂亮老太婆)」。不幸的是後來在戰亂中站錯了隊伍,被唐德宗下令撲殺了,盛名所累!

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劉長卿對李冶的詩極其贊賞,稱她為「女中詩豪」。高仲武評論說:「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蘭則不然。形器既雌,詩意亦盪。自鮑照以下,罕有其倫。」又說她「上方班姬(婕妤)則不足,下比韓英(蘭英)則有餘。不以遲暮,亦一俊嫗。」

薛濤(770-832),字洪度。父薛鄖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亂後居成都,薛濤於唐代宗大歷三年出生。薛濤幼時即顯過人天賦,八歲能詩,其父曾以「詠梧桐」為題,吟了兩句詩:「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薛濤應聲即對:「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薛濤的對句似乎預示了她一生的命運。十四歲時,薛鄖逝世,薛濤與母親裴氏相依為命,迫於生計,薛濤憑自已過人的美貌及精詩文、通音律的才情開始在歡樂場上侍酒賦詩、彈唱娛客,被稱為「詩伎」。

薛濤15,16歲時已經芳名遠播,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垂青她的才華,召令賦詩侑酒。雖說她做的是歌妓——好像唐朝的這種官妓主要是出賣才藝,比起李季蘭魚玄機之輩倒更添一份莊重。後不知緣何惹怒了韋皋,被流放到四川邊陲松州。那裡偏遠荒涼,聰明的薛濤在途中寫下了十首詩差人送給韋皋。這十首詩是用犬、筆、馬、鸚鵡、燕、珠、魚、鷹、竹、鏡來比自己,而把韋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著的主、手、廄、籠、巢、掌、池、臂、亭、台。只因為犬咬親情客、筆鋒消磨盡、名駒驚玉郎、鸚鵡亂開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魚戲折芙蓉、鷹竄入青雲、竹筍鑽破牆、鏡面被塵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厭棄。這就是著名的「十離詩」。韋皋到底還是捨不得,很快又把她調回來了。但是經歷了這一遭的薛濤看清了自己的身份和處境,一回來就出錢把自己從樂籍中贖了出來,搬到了浣花溪邊住,開始施展另一項她的絕世才華--造紙。她把樂山特產的胭脂木浸泡搗拌成漿,加上雲母粉,滲入玉津井的水,製成紅色的彩箋,上有松花紋路,她就專門用來謄寫自己的詩作。世謂「南華經、相如賦、班固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少陵詩、達摩畫、屈子離騷」,乃古今絕藝。

韋皋後劍南節度使總共換過了十一位,每一位上任必定都要拜訪薛濤,已成官場慣例。當時與薛濤詩文酬唱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張籍、杜牧、劉禹錫、張祜等。據說因為有薛濤的存在,詩人們每寫出一首詩,第一個想給皇帝看,第二個就想給薛濤看。因為皇帝是男性權威的化身,而薛濤是女性品味的代言人。但是,薛濤42歲的時候卻偏偏愛上了31歲的元稹--就是那位拋棄了自己表妹還把這段寫成會真記大肆宣揚的無恥文人。這場華麗麗的姐弟戀(不曉得那個時候有米有引起8卦小炒漫天飛,一千多年後的鋒菲戀還是那麼的轟動)維持了一年直到元稹離開成都返京,離別時薛濤寫了一首《送友人》: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當薛濤刻骨銘心的思念著元稹時,他卻正和年輕貌美的劉彩春進行的如火如荼--這個mm後來被害得更慘。難得是薛濤保持了她一貫聰明機警的作風,看到與元稹白首無望,也不再做糾纏,安然地繼續自己的生活。這是一個真正冰雪聰明的女子,能審時度勢,獨善其身。

薛濤詩選:

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 (父鄖句)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濤句)

鴛鴦草

綠英滿香砌,兩兩鴛鴦小。

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王建有詩贊其才: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

魚幼薇即魚玄機(約844——約871年)字幼薇,一字蕙蘭,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市民家女,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十五歲被李億補闕(掌諷諫之官)納為妾,與李情意甚篤、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時,李億遣其出家,在長安咸宜觀為女道士。但她對李卻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詩。她曾漫遊江陵、漢陽、武昌、鄂川、九江等地以遣懷;亦曾放縱情懷以求知己。

少時以才氣稱於世,溫庭筠特意來到窮街陋巷中拜見這位年未及十三步的詩童。他出了道「江邊柳」的考題,而幼薇揮筆寫就「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的五律應答。溫庭筠既驚艷不已,又隱隱地看透了這個小妮子的命運:「系客舟」,也許意味著她終將難免以色事人。

在唐代,與魚玄機齊名的兩位才女李治和薛濤都以詩著名。李治五六歲時,在庭院里作詩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父親生氣地說:「此必為失行婦也!」後竟如其言。薛濤的故事更有名,她八九歲就知聲律,其父指著井裡梧桐詠詩:「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小薜濤應聲道:「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也讓她父親黯然了許久。這三個女人最終都成了形態不同的妓女。早年的詩果然都成為她們命運終局的讖語。事實上,史上有名的女詩人幾乎只剩李清照是良家婦女了。

溫庭筠終究沒有娶魚幼薇。這位才情非凡的「丑鍾馗」沒有勇氣接受一位年未及笄的女孩的感情。從此,他們一直堅持著亦師亦友的關系。16歲時,魚幼薇嫁與吏部補闕李億為妾。可惜李億的老婆裴氏出身望族,眼裡容不下小魚,硬把幼薇掃出家門、踢進長安咸宜觀作道姑,起道號為玄機。那時,魚玄機才17歲。

在以前的小說話本中,一般寺院道觀,都是專門收容看破紅塵之人的,尼姑庵女道觀更是專供痴情女逃情或避難的。不過唐代的道觀寺院卻發揮了另一種功能:偷情。像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就建起自己的道觀,因為出家可以更自由地交納風流才子,從此,這里青樓不似青樓、庵堂不象庵堂,武則天、楊玉環乾脆以出家為幌子,重新入宮了。這些公主、嬪妃入道修真,帶動了一撥知識女性,像李冶道、盧媚娘、卓英英、楊監真、郭修真都在這里寫下不少好詩,同時也撩起了道觀里的無邊春色。性學專家潘綏銘在他的《存在與荒謬》一書中說:「尼姑一般不會跟男人有什麼瓜葛,但是恰恰因此,她們實際上只是男性社會里的貞節花瓶,以便讓男人們覺得,這個世界多麼圓滿啊,畢竟還有一些守身如玉的聖女供我們崇拜,有時候,還讓我們有的可偷。」換上道袍,道觀里的女郎,成為男人最後的性幻想對象。

魚玄機並非沒有愛過李億,奈何李億雖是狀元,人品才華都不過爾爾,心也就死了。「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這句詩是她人生的分水嶺:從自戀自憐,到自戕自毀。及時行樂吧,沒有誰值得留戀。

艷幟高張的咸宜觀寫下「魚玄機詩文候教」的廣告,確是吸引了不少心存挑畔的才子。曾和魚玄機交遊的文士有:李郢、溫庭筠、李近仁、李騭等。魚玄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歡來招待客人,看誰不順眼也可以一腳就把人家踢出門去。魚玄機的生動、鮮活、潑辣、才華,迷倒了整個長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聽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慾世界的女皇。誰都知道魚玄機是出了名的盪婦。可是,她的道觀門前,還不是排成了長隊?無怪乎她縱聲大笑,要把天下無行的男人都視為腳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從自己的詩和文字里,照見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愛慕者,她將無處可逃。外表依然美艷絕倫的魚玄機,內心卻開始生出霉斑,開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這點。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兒的下場一樣,魚玄機24歲的時候,人人都看出來,她人老珠黃了。

因為和丫環綠翹爭寵,魚玄機把綠翹打死了。而審問她的,竟是舊日追求她而被掃出門去的裴澄。魚玄機被斬首了,終年24歲。「一個會寫詩的賣笑的道姑,最後捲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歷史最終對她竟然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只有在王小波的《尋找無雙》里,還殘留著她的一縷香魂,還有她那一大把水草一樣茂盛而動人的長發。

7. 女布兜是什麼意思網路用語

女兜布是古時候人類用於避免蚊蟲叮咬,或處理經期產物的一種內穿衣物,現時主要用於相撲的衣物穿著上。日本兜襠布叫做褌,日本讀做Fundoshi。字典解釋為有襠的褲子。 一般服裝設定上偏向和風/古風的角色有很大幾率會穿著兜襠布。

8. 比較好奇中國古代女子穿什麼樣的內衣

現在從影視節目裡面知道的是肚兜之類,即使男的也有穿的,在肚兜之前應該只是貼身一點的衣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