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彈琴的兩個男知己是
是俞伯牙和鍾子期。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親途中發生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呂氏春秋》一書中有關於伯牙絕弦的民間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的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准。
伯牙簡介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勸學篇》中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鍾子期領會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伯牙的作品。
『貳』 古代會彈琴的有名的男子都有誰啊除了嵇康以外。
古代名家:
伯牙(春秋) 師曠(春秋) 師襄(春秋) 師文(春秋) 孔子(春秋) 司馬相如(西漢) 揚雄(西漢) 蔡邕(東漢)
蔡文姬(東漢蔡邕之女) 諸葛亮(三國) 周瑜 (三國) 姜維(三國) 嵇康(三國) 阮籍(三國—西晉) 趙耶利(唐代)
薛易簡(唐代) 董庭蘭(唐代) 蘇軾(北宋) 郭楚望(南宋) 毛敏仲(南宋郭楚望之徒) 嚴天池(明末)
徐青山(明末) 祝桐君(清末) 張孔山(清末) 楊宗稷(清末民國)
近代名家:
徐元白 (新浙派)管平湖(九嶷派) 吳景略(虞山派) 王燕卿(梅庵派) 徐立孫(梅庵派)吳蘭蓀(虞山派)
張子謙(廣陵派) 劉少椿(廣陵派) 梅曰強(廣陵派) 顧梅羹(泛川派) 夏一峰(泛川派)查阜西(泛川派)
天業隆光(廣陵道統正宗)
現代名家:
龔一(師承:張子謙、徐立孫等人) 成公亮(廣陵派 師承:張子謙 劉景韶)徐曉英 (新浙派 師承:徐元白)丁承運(泛川派 師承:顧梅羹、張子謙) 李祥霆(後現代派) 吳文光(現代派 其父乃吳景略) 劉赤城(梅庵派 師承:徐立孫) 陳長林(閩派 )
李禹賢(閩派) 吳釗(師承:吳景略) 楊青(師承:管平湖嫡傳弟子王迪等人) 戴曉蓮(師承:張子謙)
謝導秀(嶺南派)張子盛(九嶷派 虞山吳氏)
天業元化(廣陵道統正宗 師承天業隆光)
『叄』 求幾張古代女子彈琴和古代男子耍劍的圖片,要唯美的,不要動漫,女主角一定要美。
說到彈琴的古代美女我就想到柳夢璃,她彈的是箜篌,也許你所說的是古箏,不過還是貼一下看看吧。
『肆』 一個人彈鋼琴怎麼畫
首先要確定風格,定作品基調,可以是素描,油畫,水彩,也可以是各種流派,
然後根據你想表達的主旨構造場景,室內室外都可以,或者其他空間,
最後按你的想法添加人物和鋼琴,
其實畫畫是自由的,你想怎麼畫就怎麼畫,每個人都不一樣,要有自己的畫風
『伍』 「對牛彈琴」彈得是什麼琴啊
對牛彈琴
這條成語出自《莊子》:「猶對牛鼓簧耳」。簧,是樂器里能發音的薄片。意思是:猶如給牛吹奏音樂。
漢代牟融寫的《理感論》里也有:「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人給牛彈琴,牛照舊低頭吃草,不是牛沒聽見琴聲,而是他根本不懂音樂。
後人把這些意思概括為「對牛彈琴」。小說《紅樓夢》里,林黛玉曾經調侃賈寶玉不懂琴音樂理,好比「對牛彈琴」。
這天寶玉來到黛玉房裡,發現黛玉正在看的一本書上,那些字他一個也不認識,就說:「妹妹越發長進了,看起天書來啦。」黛玉嘲笑他:「好個念書的人,連琴譜都沒見過?」說著就給寶玉講解起來。
講了一會兒,黛玉的丫鬟紫鵑提醒寶玉,說姑娘的身體剛好一點,也該讓她歇歇了。寶玉笑了,說自己只顧聽講,讓妹妹勞神了。黛玉說:講講音樂倒也開心,只怕我講了半天,你還是聽不懂。
寶玉說:反正慢慢地也就聽明白了。趕明兒我告訴三妹妹和四妹妹,叫她們也來學琴譜,彈琴讓我聽。
黛玉笑著說:你也太會享福啦。大家都學會了,彈起琴來,你聽不懂,還不是對—她說到這兒就打住了。
這話寶玉倒是聽懂了,把話接過來:「只要你們能彈,我就愛聽,管它是不是對牛彈琴呢。」寶玉把黛玉要說的話挑明了,倒把黛玉鬧了個大紅臉。
現在人們也常用「對牛彈琴」這條成語。用來比喻說話不分對象;或者用來諷刺聽者的無知。譬如,你不能給文盲講大學課程,你怎麼講他也聽不懂。從前有句俗話,「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因為舊社會的兵是欺壓百姓的,他根本不講道理,你去跟他講理,等於對牛彈琴。
『陸』 求彈琴(古琴)圖
春秋戰國時期,古琴的獨奏音樂已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如伯牙彈琴子期善聽的傳說。當時有名的琴師 古琴音樂的發展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於古琴譜的產生,不僅推動了當時古琴音樂的傳播,而且對後世古琴音樂
『柒』 有一個V家的圖 大約是6個人圍在一起 初音好像在彈鋼琴 水彩風
這個......好像不是......
『捌』 跪求一張古代男子彈琴的動漫圖片
『玖』 求 古代男子彈琴的照片
『拾』 有什麼古代片男主角會彈琴
安排這個情節為了突出男主角的儒雅以及多才多藝、卓而不群。其實在古代或許男人不怵音樂,但對撫琴卻是很多人都發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