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帥氣的女軍人圖片
在下搜了下,認為這兩張屬於帥氣的女軍人照片:
㈡ 古時候的三大愛國名妓,哪一人最後救了北京城
誰言女子不如男?在古代,屠夫、娼妓等都是為人所不齒的職業,但是在國家危難之際,這些平日毫不起眼的人,往往表現得比那些整日大呼「忠君愛國」的士大夫們更加不凡;現在來盤點下,古代三大愛國名妓:
TOP、3 柳如是
在國家危難的時候,多少飽讀聖賢書的士大夫們,如同錢謙益那樣卑躬屈膝去迎合入侵者;反而是這些平日里的小人物,默默的用自己的力量去做最後的抵抗;以上也只不過是其中有名的三個弱女子罷了,除了她們之外,歷史上還有無數沒有留下名字的愛國女人,她們雖然值得欽佩,可是文人們為了自己的臉面,卻不屑於去記錄……
㈢ 作為第一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為衛國重建做出了何種貢獻
春秋時期,北方狄人常常侵擾中原諸侯國,對諸國構成很大的威脅,中原大國也曾經對狄人進行打擊,但狄人戰鬥力很強,騎兵部隊更是彪悍,常常令諸國疲於應付,難以根除這個隱患,而作為北方狄人的近鄰,中等諸侯國的衛國更是提心吊膽得嚴加防範。
當衛國傳到第十八位國君——衛懿公的時候,他不修國政,國力衰敗,北方狄人虎視眈眈,他依舊淫樂奢侈,以養鶴為樂,整日與鶴為伴,對鶴封官進爵,有的被稱為「鶴將軍」,有的被譽為「鶴大夫」,均享受俸祿。君王有如此愛好,國人中的阿諛奉承之人趁機拍馬屁,爭相獻鶴取寵。為了表示對這些「鶴將軍」、「鶴大夫」的尊崇,外出遊玩還讓這些鶴乘著華麗的軒車招搖過市。
衛國的軍隊在與狄人的戰爭中傷亡殆盡,她就號召動員衛國百姓入伍,組建軍隊自衛,一下組織起來4000人的軍隊保衛國家。
許穆夫人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公認的「中國最早的女詩人」,而且還是一位傑出的女中豪傑,在衛國國家危難存亡之際挺身而出,奔走呼號,抒寫詩歌《載馳》,產生了深遠影響。衛國能從被滅國的絕境中走出來,許穆夫人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加上衛國新君衛文公勵精圖治,與鄰國修好,衛國終於得以復興,國運延續了400多年。許穆夫人在國家危難之際沖破重重險阻回國,受到衛國人民的歡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衛國軍民的愛戴,英名萬古流芳。
㈣ 清朝皇妃經過層層選拔,為何流傳下來的照片,大都長得比較愛國
導言:清朝皇妃經過層層選拔,為何流傳下來的照片,大都長得比較愛國。
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尤其是在一些文學作品或者影視作品當中。對於「後宮佳麗三千」這個說話,其中包含的水分,足以裝滿整個太平洋。泱泱五千年的歷史,留存下來描寫皇帝後宮佳麗的文章或者書畫倒是不少,愚以為這個可信度並不是很大,為什麼呢?
後宮嬪妃長相「愛國」,其實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古人與現在人的長相又能差到哪裡,如果現在的女子不化妝,不整形,不用美顏相機,那這樣的美女又能有多少?
我們其實都被美顏相機給誤導了,感覺自己在自拍的視頻中,就和天仙一樣,又瘦又白腿又長,其實不然,自己欺騙觀眾久了之後,連自己都給騙了,因此皇帝的嬪妃又丑又俊才會更真切。
㈤ 愛國英雄人物圖片
陳連升
陳連升(?—1841)湖北鶴峰人。他出身於行伍,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累擢曾山營參將。1839年在回擊英國侵略軍製造的官涌武裝挑釁中,因功擢三江口副將,調守沙角炮台。1841年1月7日,英軍猛攻沙角炮台。他鎮定自若,指揮守軍多次擊退敵人進攻。英軍闖入炮台後,他身先士卒,奮勇抵抗,不幸中彈撲地,英勇捐軀。
關天培
關天培(1780—1841),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行伍出身。平時勇於任事,治學練兵注重實效,被稱作「干濟之才」。1833年署江南提督,1834年任廣東水師提督。1839年堅決支持林則徐的禁煙措施,訓練水師,修築炮台,加強戰備,曾多次擊退英軍的進犯。1841年2月25日,英艦18艘向虎門發動進攻,關天培與游擊麥廷章在靖遠炮台率將士奮勇抵抗。26日下午英軍再度發動猛攻,琦善拒發援兵,關天培孤軍奮戰,受傷數十處,仍親燃大炮殺敵。最後與守炮台將士四百多人壯烈犧牲。著有《籌海初集》。
定海三總兵
葛雲飛(1789—1841),字雨田,又字鵬起,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是領導定海保衛戰的主要愛國將領。1838年任定海鎮總兵。1839年因父死回家守喪。1841年初,英軍從定海撤退後,葛雲飛奉命進駐定海。安徽壽春鎮總兵王錫朋、浙江處州鎮總兵鄭國鴻也同時奉調率兵進駐定海,與葛雲飛協力防守。1841年9月下旬,英軍再次進攻定海。葛雲飛對所部堅定地說:「賊不足畏,可盡滅也!萬一不利,某身為大將,奉天子命鎮守斯土,城亡與亡,大義也!當死在此地,不離定海寸步!」9月26日,敵軍進攻定海竹山門,葛雲飛下令開炮,擊斷敵船桅,敵軍倉皇退去。27日,英軍向土城開炮,葛雲飛指揮各營開炮猛烈還擊,敵人慌忙敗退。28日至30日,侵略軍向定海竹山門、五奎山進攻,企圖登陸,都被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擊退。於是敵人調集兵力,集中進攻定海,定海守軍一共只有四千多人,且武器彈葯不足,處境危急,因此,三總兵聯名飛書向鎮海大營告急。但大營不發救兵。10月1日,英軍從小路攻上定海北面的曉峰嶺。王錫朋壯烈犧牲。接著英軍進攻竹山門,鄭國鴻率軍誓死抵抗,親手揮刀殺死侵略軍多人後,也英勇犧牲。葛雲飛據守在最危險的定海城南土城。王、鄭犧牲後,敵人向葛雲飛陣地壓來。他手執大刀,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殺入敵陣,劈死敵軍多人。葛雲飛全身受傷四十餘處,但他仍忍痛奮力砍殺。最後,一顆炮彈擊中他的胸部,英勇殉難,二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壯烈犧牲。葛雲飛、王錫朋和鄭國鴻一起被稱為「定海三總兵」。葛雲飛著有《名將錄》、《浙海險要圖說》及許多詩文。
裕謙
裕謙(約1795—1841),字魯山,號舒亭,蒙古鑲黃旗人。1817年,他考中進士,1826年任湖北荊州知府。1841年2月,清政府命他為欽差大臣,赴浙江,籌劃海防。他支持林則徐抗英,反對伊裡布、琦善的投降賣國活動。他揭發伊裡布私受英軍禮品的劣跡。清政府將伊裡布調京審訊,命裕謙為兩江總督,仍為欽差大臣,督辦江浙軍務。10月10日,英軍進攻鎮江。他率兵英勇抵抗,力戰不支,投水自盡,遺著有《裕靖節公遺書》。
陳化成
陳化成(1776—1842),字蓮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歷任水師把總、參將、副將、總兵等職。1830年任福建水師提督。1840年6月,英國侵犯福建,陳化成和閩浙總督鄧廷楨一起進行抵抗,擊退英軍。不久,調任江南提督。他在兩江總督裕謙支持下,積極備戰。他對部下諸將說:「武臣死於疆場,幸也。汝曹勉之!」1842年6月,英艦駛近吳淞口,兩江總督牛鑒欲向英軍求和,陳化成堅決反對。16日拂曉,英艦逼近,攻打吳淞口,陳化成堅守西炮台,指揮守軍發炮還擊,激戰兩個多小時,擊毀擊傷敵艦數艘,擊斃擊傷侵略軍多人,使英軍不敢正面登陸。這時,守在寶山的兩江總督牛鑒,聽說陳化成擊毀了英艦,以為取勝的機會來了,竟然大擺其總督儀仗,大搖大擺地出來督戰。敵人發現後,發炮轟擊。牛鑒一聽到炮聲,嚇得面無人色,趕快從轎子里鑽出來,丟帽棄靴,混在士兵中亂竄逃命,致使全軍潰敗。東炮台守將餘步雲丟棄炮台逃走。敵人乘機集中兵力圍攻西炮台,從正面登陸。陳化成腹背受敵,參將周世榮勸陳化成退卻。陳化成怒斥周世榮說:「曩謂爾誠,薦拔至是,今爾負我,以致負國」,後周世榮貪生逃跑。時英軍蜂擁登岸,彈如雨下,陳化成負傷多處,仍英勇抵抗,最後和八十多名兵士一起,壯烈犧牲。
海齡
海齡(?—1842),滿洲鑲白旗人。1841年他任京口副都統。1842年7月,英軍7000人在海軍配合下,進攻鎮江。參贊大臣齊慎和湖北提督劉允孝率軍守衛城外各山高地。海齡率旗兵1000人和青州兵600人守城垣。鎮江守軍不畏強敵,奮勇抗英。21日,英軍登陸,攻佔城外高地,炸破西口入城。他督率部眾與侵略軍展開巷戰,終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城陷後,海齡自縊殉國。
㈥ 那位大神能找到有關愛國的圖片,要特別震撼的那種,引發人的深思
董存瑞炸碉堡,算不算愛國呢
不好意思,我只能這樣了
㈦ 有關愛國的圖片,急需,我只要圖!!!!!!!!!!!!!!!!!!!!!!!!!!!!!!!!!!!
http://image..com/i?word=%B0%AE%B9%FA%B5%C4%CD%BC&tn=520com_pg&ct=201326592&cl=2&lm=-1&oq=1&rsp=0&f=3#width=&height=&z=0&fb=0&ic=0&lm=-1&face=0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B0%AE%B9%FA&s=0#width=&height=&z=0&fb=0&ic=0&lm=-1&face=0
㈧ 楊惠敏是向八百壯士獻旗的愛國女英雄,為何毀在了一個女明星手中
提起淞滬會戰,我們不得不提四行倉庫保衛戰,謝晉元和八百壯士的英勇事跡被世人所熟知。其實,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還有一位愛國女英雄不能不提,她就是楊惠敏。很多人對於“楊惠敏”這個名字可能很陌生,但她卻是我國抗戰的名片,曾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楊惠敏傳奇且坎坷的一生。
1949年,楊惠敏去了台灣,當了一名體育老師。她原本是前程似錦的愛國女英雄,自蒙冤入獄之後,從此默默無聞地度過了餘生。1992年3月9日,楊惠敏在台北病逝,享年77歲。楊惠敏回憶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感慨萬分地說:“我是天天以淚洗面。流不盡的眼淚!我呼天,我禱告神明,因為,蝴蝶把我毀了,她毀了我一生燦爛的前程!她殺死了一顆赤忱火熱的愛國心,她侮辱了我冒險獻旗給八百壯士的壯舉,她以小人之心傷害了正人君子的自尊……我恨死這無知的演戲的女人!”
㈨ 要一張愛國的圖片
愛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