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繪畫中的裸體女人圖片
擴展閱讀
抖音圖片裁剪功能在哪裡 2025-07-25 09:59:42
仙劍電視劇高清圖片 2025-07-25 09:43:53
狗的形態圖片素材大全 2025-07-25 09:43:13

繪畫中的裸體女人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23 20:22:36

1. 為何美術藝術家比如冉茂芹,都喜歡畫裸體圖呢

人體是所有物體中最難畫最能體現出繪畫水平的
不要以為
他們貪戀女色之類,學藝術的人就會懂,這是一種美
學畫畫
的人會一開始學石膏、幾何等等,最終才畫到人體。
因為人體是最高境界

2. 下面的兩個美女圖片屬於繪畫中哪種類型的畫

水彩畫
裝飾性的插畫
屬於抽象與漫畫相融合的類別
背景運用較淺的淡黃來烘托主題物
將兩位美人的姿態勾勒得淋漓盡致
整幅畫大量運用渲染
可見其作者的繪畫與色彩功底極強

3. 誰知道有副畫是個女人拿著一個瓶子,上身沒穿衣服,這副畫叫什麼名字,哪裡有介紹和圖片下載

應該是謝楚余先生的作品《陶》吧
謝楚余:1962年生於廣東汕頭市。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研究生班。曾參加"依維爾古典油畫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當代藝術新材料研習班"學習。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
1989年起,在廣州,台灣和新加坡舉辦五次個人畫殿。1993年及2001年分別赴美國、法國進行學術交流及專業考察,至今已游歷了近三十個國家。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精緻而嚴謹、典雅而洗、洗練的繪畫風格。代表作有《中國少女》、《陶》、《木板上的拳套》等。
http://hi..com/wadong/album/%C4%AC%C8%CF%CF%E0%B2%E1/c6037389c30e65b30e244449.html

4. 求一個穿黑夾克敞口裡穿白背心的女生全身圖,手繪的也行真人秀也行 畫畫做參考用 只要圖合適可加分

5. 有一幅圖一個半裸的女人抱一陶器叫什麼名字

應該是謝楚余的作品,作品名字叫《陶》,也有稱為《抱陶女》的。

謝楚余,1962年生於廣東汕頭市。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研究生班,1992年完成研究生專業課程並任油畫系講師,1993年應美國加州設計學院邀請赴美作學術交流和考察。19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歷研究生班。1991年參加"依維爾古典油畫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當代藝術新材料研習班"學習。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
1989年起,在廣州,台灣和新加坡舉辦五次個人畫殿。1993年及2001年分別赴美國、法國進行學術交流及專業考察,至今已游歷了近三十個國家。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精緻而嚴謹、典雅而洗、洗練的繪畫風格。代表作有《中國少女》、《陶》、《木板上的拳套》等。
多次參加"中國油畫藝術展"、"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中國油畫精英邀請展"等大型畫展。被《美術》、《中國油畫》、《收藏天地》、《藝術家》、《畫廊》、《現代畫報》等雜志多次介紹並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歷有專題報道。
《謝楚余油畫藝術》出版
廣東青年畫家謝楚余的作品集《謝楚余油畫藝術》,收入30餘幅作品,最近由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謝楚余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近年來,他的人體油畫被人以臨摹、翻印的方式大量盜版,其中《陶》(右上圖)被某口服液侵權一案列入了1999年中國十大廣告糾紛案。以《陶》為代表的一批人體油畫還出現在眾多餐館、酒吧、發廊的牆上,印在各式各樣的掛歷和商品的包裝上,擾亂了大眾的視線。《謝楚余油畫藝術》的出版,起到了以正視聽的作用。
謝楚余的許多作品,畫風流暢和諧,飽滿充實,人體形象接近完美無瑕。他的另外一些作品,則讓人們感受到畫家那種唯美情懷和對生命的追問。《南國少女》、《中國少女》(參加過中國油畫藝術展,中國美協收藏)、《青山》、《香銷輕夢》、《歲月無痕》、《旅人》、靜物作品《木板上的拳套》(參加過第8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等,無不耐人尋味。
《謝楚余油畫藝術》被列入「中國當代實力派油畫精品叢書」,其精美的設計、印刷得到普遍贊譽。難以見到油畫原作的讀者,可從中一睹謝楚余油畫藝術代表作品的本來面目。
因為《陶》打了場藝術戰爭
「抱陶女」正確的名字為《陶》,這是謝楚餘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畫作品。《陶》的創作,緣於三個模特,一個青島人,一個汕頭人,一個混血兒。在謝楚余看來,這三種人「雜交」,最漂亮。
《陶》一經問世,便以一種中西合璧的美打動世人。但是,它也成為中國油畫史上被翻版盜印最多的一幅油畫,盜版數不少於一百萬次。
謝楚余告訴記者,《陶》完成後,先後參加了新加坡、香港及內地的有關畫展,在海內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1998年11月底,謝老師收到許多朋友打來的電話,恭喜他的作品被某口服液收購並充當其形象小姐。謝楚餘一頭霧水,他與某口服液一點瓜葛也沒有。怎麼回事?
12月初,謝楚余向他的朋友、廣州畫院的畫家李醒滔訴說了自己的莫名境遇。恰好,李醒滔擔任即將開幕的「第二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的藝術總監,他建議謝楚余在這次博覽會上展出原作,以正視聽。
這樣,《陶》出現在「第二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同時很快成為會場上的聚焦點。展會期間,這幅畫前圍著不少觀眾,在欣賞和體會藝術的同時,也有一些觀眾感到疑惑。
一位姑娘在畫前觀賞良久,上前問謝楚余是不是參考了某口服液的女孩形象,因為她在某口服液的廣告里也見到這樣一個抱陶少女。
謝楚余聽罷,指著畫對圍上來的觀眾氣憤地說:「我把它搬來,就是想告訴大家,我才是《陶》的作者。」當時,某口服液的兩位代表也在場,謝楚余轉身對他們說:「請你們給大家解釋吧!」
迫不得已,謝楚余決定狀告侵權者,討回公道。官司很漫長,足足打了六年多時間,最後以八萬元的賠償告終。謝楚余沒有再上訴。作為一名藝術家,他已耗不起這場藝術戰爭。
現在,這幅原作已被香港一位房地產商收藏了。他幾次想回購,收藏者都不願意。這一直是謝楚余的遺憾。
《金粉世家》的拍攝當中,名門閨秀白秀珠卧室的牆上,也被導演掛上謝楚余的《沐風》,一幅創作於九十年代的畫就這樣掛在了民國時期的牆上,很有趣。

另外,安格爾的作品<泉》也是有裸女和陶罐的,不過,畫中人物將陶罐舉過頭頂沐浴,應該不是你說的抱著陶罐。

6. 這張照片,我畫了一張古裝女生的卡通圖片,你感覺我畫的這個古裝女生可愛嗎

你畫的女生還是比較可愛的,而且這個女生還是有點害羞的意思,我覺得應該旁邊是一個一個男生,而且他們打算要結婚了

7. 人體繪畫的人體藝術的沖擊波

至今的中國人體攝影熱是新時期中國藝術界的第幾輪沖擊波。人體攝影過不了幾年就要時興那麼一崩子,似乎好像總是沒由來地潮來,又沒由來地潮退。就這么起起伏伏,不斷地折騰著,輪回著。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必然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之所以說它沒由來地潮來,又沒由來地潮退,是說明我們似乎尚沒有發現這個規律,沒有發現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理論界,評論界竟然坪踔兩窕夠餚徊瘓酢任何藝術,任何科學知識,都不能不經研究而獲得。(德謨克利特語)對於中國的人體攝影熱現象,更應該以觀察研究的態度對待之。
除卻政治氣候以及具有中國的特色的不便理清言明的因素,新時期人體攝影的發展歷程自身其實是大有意味,甚至是很值得探究的。因為我們不能忽略了一件藝術品給人的愉悅和一碟冰激凌給人帶來的愉悅之間的差別。當人們在看一個審美客體時,他們看見了什麼;當他們說他們喜歡或者不喜歡它時,這又意味著什麼;為什麼他們會喜歡上他們所偏愛的東西。(美)阿恩海姆:《藝術心理學新論》,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57頁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十分明了,在我們心中,對人體,是嚮往的,甚至可以說它是我們文化心理深層的一個情結。 即便我們是中國人,即便我們的文化對它有種種莫名其妙的排斥,但我們依然無法釋然,無法置身其外,無法自欺欺人!
這或許就是人體攝影幾度興衰幾度浮沉但始終不泯滅始終不消亡的原因。這正如同那句名言,人啊!你根據你自己的情慾,把神創造出來了!(德) 黑格爾:《美學》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01-302頁因為人是在對自己的鑒賞和審視中休整修正自己的,然後前行!
在神話中,心靈之神叫普賽喀(拉丁文為Psyche),也是多種西方語言中心一詞的詞根),這個心靈之神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但她的主要形象是不變的,她是一位生有雙翼的美麗女神,翩翩飛翔如同蝴蝶一般。方漢文:《西方文藝心理學史》,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頁]令人稱奇的是在這次李泛的展覽中也有好幾生有雙翼的美麗女神,翩翩飛翔如同蝴蝶一般的作品,我不知這是簡單的模仿,還是一種創作心理上的暗合。雖然我和李泛還挺熟,可是我沒有問他,因為我知道關於攝影作品,關於攝影家,語言往往是多餘的,而且常常適得其反。因為我們知道對於攝影,最主要的是要依靠眼睛,依靠心靈。因為在我們身上只有一個心靈,這個心靈並不包括任何部分的差別;這同一心靈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它的一切慾望也是一些意志。卡迪爾:《心靈的感情》,轉引自《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上卷,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598頁。
現在對已經起步很久的藝術家用模仿一詞,人家會覺得很不受用。因為,所有的藝術家都最熱衷的是創造,而不是模仿,所以說誰模仿就對於在罵誰,至少這是世俗文化的框框。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一切文化(包括所謂藝術)首先是傳承,然後才是創新。說絕對一點,我們所有人都是在干著百分之九十九繼承,百分之一創新的事。誰都概莫能外!加之特別是對於人體攝影而言,我們的模仿的意味還很重。因為攝影本身就是舶來品,我不敢說我們食洋不化,也不敢說攝影千里迢迢來了這么久了還水土不服,但是,一切文化人都知道,所有文化的融合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我們恰巧尚處於這個過程之中。至於從屬於攝影的子概念的人體攝影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承認這個事實並不是我們的可悲,而是說明我們的坦然與自信。因為不敢面對現實,遑論超越。
藝術越來越象一個應召女郎,只要你需要,隨便使點手段就可以委身於你,極盡搔手弄姿之媚態。
無論行為藝術還人體藝術,都是舶來品,在那些莫名其妙的行為藝術還在鬧轟轟的時候,人體藝術又粉墨登場,在製造著熱點,在搶奪大家的眼球。不知這是藝術家的自暴自棄呢,還是藝術評論家的憤世嫉俗。我不知這是一種即將超越前的迷茫和混亂呢,還是一場陷落前的死寂和腐爛?但是,我想這種局面決不會持久!
我素來把人體攝影的境界分為三類:一類是拍人體就是拍人體,如同拍攝汽車樓房山脈橋梁;二類是拍人體如同為情人寫贊美詩,抑或是為亡人做道場;三類是把別人的身體當作自己的一樣去審視思索。
現代是一個價值多元的時代,不是一個價值以及道德判斷非此即彼的年代。這三類其實無所謂前後高下優劣。但是一切文化的問題都是可以歸結為價值以及道德判斷的問題,這又是我們誰也無法迴避的,所以我們人就有了許多痛苦,文化也平添了幾多尷尬。人精神深處一種永恆的直覺,顯而易見,是一種美感愛倫·坡:《詩的原則》,以我淺顯的理解,一切受眾對一切藝術都有自己的直覺,也可以稱之為美感認同及價值判斷。
這也有可能是中國人體藝術最薄弱的環節,最可能與世界接軌的突破口。我可能是在瞎說。
我還注意到國人看人體攝影的眼神不太對,國人在人體影展上說的話味不太對,國人關於人體攝影的評論都多半是在煞有介事地四顧左右而言它!
這容易使人聯想起文藝復興之後,在早期的西方貴族夫人沙龍中,連牙齒嘆氣胸脯這類描述人體部位以及生理現象的詞都會被認為是粗俗而不能使用,要用其他委婉的隱喻來代替。這種風氣頗能體現法國古典主義的雕褥辭藻,苛求形式的一面,而且這種風格對歐洲其他國家影響甚大。這種人文現象我們今天在讀西方文學作品時猶能體感身受。俄國19世紀作家果戈理的<死魂靈>中,描寫外省的太太小姐們附庸風雅,說話時不用不文雅的詞,如擦鼻涕時要說成使用一下我的手帕之類活靈活現地描繪了當年俄國貴族盲目崇拜法國古典主義矯柔造作作風的場面,從中可以看出法國古典主義的影響是多麼廣。這種陳腐的人文氣息在今天的中國是否就盪然無存了呢?我說,絕對不是!一切應該消亡的東西並不是輕易就那麼容易消亡的。中國反了一個世紀的封建主義,封建注義至今仍沒有完全肅清,更何況中國的文化素來就有對西方文化仰視的陋習,沒准正如魯迅所說的那樣,倒洗澡水時連澡盆里的孩子也一起倒了,在吸收 西方文化時將糟粕奉為圭臬。
這裡面有一個文化傳統的問題,更有一個人文環境的問題。但歸根結底它切中了我們歷史文化的軟肋,就是我們能不能以人為本,尊重人性,實事求是,真實快樂地生活的問題。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頁]生命物質總是要獲得形式的永恆性,但形式的永恆性不是它最後的目標,而是一種不停的追求又總是在每時每刻已經達到的目標。因為達到這一目標完全依賴生命活動。[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第79頁]認識到這一點,人體藝術就似乎不在是風花雪月的問題,而是上升到提升生活質量,提純人性,促進文明進程的高度了。
我聽說,在西方的主流社會里,<花花公子>不是一本色情刊物。和那些真正的色情刊物相比,其中有一條就是它不會登載任何一位女性透露私處的圖片。因為海夫納是真正一位屬於掌握尺度的大師。因而即使是在色情的場景,人們對此的感覺也是性感!性感!極度的性感,而至於如何讓男人興奮產生性幻想,同時也讓女人同樣興奮。也許,男人對女性偷窺的感覺,是性幻想情節中人們再熟悉不過的了情景了,因而說她對女性是尊重的,倒不如說它是恰當地把握了這個尺度。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女人的裸體不過是在什麼時候,依然都是對人們具有真正感官的刺激。因為就像布魯克的臀部一樣,人們終於發現在人們對於女性的胸部充滿了想像的時候,真正能夠調動男人情緒的還是臀部,因此布小姐的臀部才會擁有如此搶眼的效果。因而,女人裸體的效果,真得是不如在適當的部位和尺寸打造女性的性感來得具有刺激的效果,而這樣的方式,還不會觸動人們對於色情的尺度。有人說現在是個大眾偷窺的年代,因為那些道貌岸然的老闆和那些街頭的痞子一樣,完成偷窺的熱情是一致的,而且在這個偷窺已經用越來越以公開地方式展示出來。五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人體攝影就是人體攝影,我們不能因為要遷就我們的國情,就給它亂加遮羞布,也不能在自己還沒有弄清人體藝術的內涵之前,就故弄玄虛,欺世盜名。雖然人體攝影的確是個很難把握的秒錶,無論是左右之一分一毫,就既有可能將之陷於不尷不尬,不仁不義之地,而且還極有可能在糟蹋攝影藝術的同時,給社會添亂。因為,藝術與色情往往只有一步之遙。
所以古希臘德爾菲(Delphi)阿波羅神廟刻辭是自知,節制。我們的古文化也有道心惟微,神理設教[《文心雕龍·原道》]的說辭。關於這一點,應該說我們中國人是最應該做好,也最能夠把握的,因為我們素來最自詡的就是我們東方文化的中庸之道,也有人把中國的哲學概括為度的哲學。但是,非常令人遺憾,也非常令人不可思議,我們恰恰是總把這個問題把握不好,操作不到位。至少在人體攝影上往往是這樣!
我不將之理解為技術的問題,而將之理解為思想的問題。
雖然思想的自我控制著想像的自我,但藝術家可以並不意識到這一點,因為他只是意識到他是在想像,而不是在思想;他知道有一種有別於想像的東西在控制著他的想像活動,卻不知道這東西就是他自己的思想。[ 科林伍德:《藝術哲學論文集》,轉引自朱狄著《當代西方美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頁]。因為,這也就是老話說的,以己昏昏何以使人昭昭。要想說得精彩,前提必須是先想清楚;要想幹得漂亮,前提同樣是必須先想清楚!因為在我們建設一個健康的社會文明體系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承認文明是一種理想,必須揚帆追求,我們同時需清醒認識,非文明產生的土壤和現實,讓耶酥的歸耶酥,撒旦的歸撒旦,而一個公正,健康,積極的現代性文明體系,他的路是長遠的,他的思辯是復雜的,有賴理性的促進,善意的引導和科學的研究。 老戲中總愛有句詞叫:借別人的祭奠哭自己的憂傷。寫到此,我算悟到了這句話的真諦。我是湯加麗事件,說了一些自己長期關於中國人體藝術的思考。有點說偏了,就此打住!

8. 請問這是哪位畫家畫的

你的這個局部是這幅畫的。可以查閱介紹的海外鏈接。沒有找到正式的中文名字。

網頁鏈接

我給它起名 「沙灘仲夏之歌(1885年)

丹麥畫家P·S·柯羅耶(Peder Severin Krøyer,1851-1909)

有一部電影,"瑪麗的激情"就是講這個畫家和他的妻子的故事的,電影畫面也很唯美,電影女主角選的很接近畫中人。

圖片簡介(瘋狂「燃燒的女巫」和寧靜「平靜的海灘」的對比) 以下為google翻譯所得:

圖片發生在聖誕節前夕的海灘上,一群人燒了一個女巫。女巫被放置在人們中間站著的那幅畫的中間。

在圖片中,有一個女人從圖片中向外看是唯一的一個。一個男人正站著把女巫點燃。背景中有兩對您會注意到很多。在人群後面的背景很遠的地方,您可以看到大海的輪廓,如果在右上角進一步走下去,您可以看到滿雲的滿月。著火的女巫在觀眾的左手側閃著光芒。女巫的火勢向左移動了很多,這很可能會推定那晚是在海灘上吹來的火。

主要的主要圖像元素以燃燒的篝火的形式位於中間,其中圖像總共包含許多人。火的動態燃燒會產生許多對角線,這些對角線幾乎將圖像分為兩種具體的顏色對比。這種構圖在戲劇性和舒適性之間散發出一種扭曲的內涵。社區的舒適,多樣性以及溫暖的色彩-遠處篝火的舞動火焰,熾熱的天空和月球的冷光都充滿了戲劇性。

在P. S.Krøyer的繪畫中,已使用橡木蠟燭(例如符號蠟燭)以火的形式出現在圖片的中間。火的光意味著圖片中火的左側比右側的照度更高。當大火向左吹來時,坐在圖片前景中的孩子們也有自己的影子。

畫家簡介

Peder SeverinKrøyer於1851年在挪威出生,但與他的姑姑和她的丹麥丈夫一起在哥本哈根長大。克羅耶(Krøyer)還是個孩子,他在繪畫方面具有非同尋常的天賦,因此從14歲就開始在藝術學院學習。從1877年到1881年,他環游歐洲,並被巴黎一所主要的私立繪畫學校錄取為學生。他回到哥本哈根,很快就成為了一位廣受追捧的肖像畫家。

1882年夏天,克雷耶(Krøyer)第一次來到斯卡恩(Skagen)。邁克爾·安切爾(Michael Ancher)和安娜·安切爾(Anna Ancher)等著名畫家都曾在此參觀過斯卡恩。克羅耶爾(Krøyer)對自然,光線和其他藝術家的陪伴非常熱情。

1888年,PS·克雷耶爾(P.SKrøyer)在巴黎遇到了瑪麗·特里普克(Marie Triepcke)。 Krøyer非常著迷,並愛上了Marie,Marie也是許多Krøyer著名畫作的模特,例如。 「 Skagen Strand上的兩個女人」和「 Skagen的夏夜」。這對夫婦於1889年結婚,1891年,他和妻子瑪麗回到了斯卡恩(Skagen),在那裡他們在斯卡恩(Skagen)重建了老鎮執達官的住所,今天被稱為克羅耶爾(Krøyer)的家。次年,瑪麗生下了他們的女兒Vibeke。

克魯耶爾的病在婚姻上留下了印記,1902年,瑪麗開始與瑞典作曲家雨果·阿爾夫文(Hugo Alfven)建立關系。克羅耶拒絕離婚。直到1905年,瑪麗(Marie)懷孕後,克雷耶(Krøyer)才接受了離婚。次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油畫《聖漢斯·布魯斯·斯卡恩·斯特蘭德》。這幅畫被認為是Krøyer的地位聲明,尤其是對瑪麗的熱愛宣言。

三年後的1909年, Krøyer只有58歲。他被埋葬在斯卡恩公墓。

9. 求幾張有男有女的古代日本浮世繪

浮世」與「浮世繪」

〔作者〕邊民

「浮世」與「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德川時代版畫藝術品種之一(主要品種),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
從其繪畫素材看,70%以上內容是妓畫(暫稱為「美人畫」)和伎畫(暫稱為「藝人畫」),也就是說,作品主角是娼妓和藝伎,女性,裸體,性感美,色情是其標志性特徵。用現代藝術眼光看,可算「人體繪畫藝術」,但其中大量的性愛交媾題材尚不能與中國「春畫」相提並論,缺少藝術性,技法拙劣,但對於欣賞性感美還是具有一些審美意義的。

浮世繪的藝術淵源,一來自繪畫,師承了中國的「春畫」,房中術繪畫也;一來自文學,浸染了「浮世草子」(草子:小說),西鶴《好色一代女》《好色一代男》和近松《曾根崎情死》《情死天網島》,是文學「浮世寫」直接彰顯,主題和題材無非色情和妓女(當然,文學價值與作品題材並非正比例關系)。

因此,「浮世繪」是一個繪畫藝術的專有名詞,有其特定的內涵外延。近現代西方人體繪畫藝術借鑒了日本「浮世繪」主題和技法,這是積極的方面,有著藝術審美的價值。

「浮世」一詞,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回和人世的虛無飄渺。即,此岸或穢土,即憂世或塵世。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艷事與放盪生活之意。

望文生義的理解「浮世繪」,想當然的以為就是關於塵世風俗的繪畫,類似於中國《清明上河圖》那種風俗畫。再擴大到文學領域運用這個專有名詞,泛化為關於塵世風俗的描寫,則偏離約定俗成的語義越來越遠,差不多等於是錯別字了。搞繪畫的人很難接受這樣的定義,日本人當詫異一個日本詞彙出口到中國以後居然發生了那麼大的歧義。

參考文獻:
(1)日本《浮世繪概斯》——田中喜著
(2)日本《德川時代的藝術與社會》——阿部次郎著
(3)日本《性與婚姻的沖突》——大井正著

10. 他畫的「美女圖」,「頭屑」都看得一清二楚,為什麼專家說毫無美感

超寫實進入中國之後,讓西方這種繪畫藝術在古老的中國,煥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我國超寫實的「大師級」人物,非冷軍莫屬。冷軍把超寫實畫作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其逼真至極的畫法,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冷軍之後,又有一大批青年畫家,其中薛廣陳就是青年畫家的領軍人物。他畫的「美女圖」,栩栩如生逼真出了一種境界,令人拍案叫絕的是他把「頭屑」都畫得一清二楚。專家對此指出,毫無美感。他畫的「美女圖」有著怎樣的魅力呢?專家的說法有無可取之處?



薛廣陳作品《寧》局部

基於對薛廣陳畫作的充分理解,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畫作還是有美輪美奐之處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專家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薛廣陳的畫作還是美不勝收的,他畫的「美女圖」,「頭屑」都看得一清二楚,有著專家欣賞不到的美。當然專家從傳統國畫寫意畫的角度,來看待薛廣陳華族頭發上的「頭屑」,雖然畫的一清二楚,可是在專家的眼裡這種逼真的美,恰恰表現的過於直白,不夠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