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南書房女人裸體圖片貼吧
擴展閱讀
ipad有哪些圖片大全 2025-07-27 19:07:30
可笑動態圖片 2025-07-27 18:58:38

南書房女人裸體圖片貼吧

發布時間: 2022-08-21 13:45:54

『壹』 求圖片上的女人完整圖片

把那個網頁給我,如果她和前景是分層的,就可以給你弄出來
[email protected]

『貳』 男人都喜歡看裸露的女人的圖片么

如果真愛一個人就要愛他原來的樣子,愛他的好也愛他的壞,愛他的優點也愛他的缺點,決不能因為愛他就希望他變成自己所希望的樣子。
3你給我帶來一生中最大的撞擊,我會銘記此生。」男與女雙雙在和平下分手,男的平靜而肯定地說。喜歡,就是淡淡的愛。愛,就是深深的喜歡。我希望以後可以不用送你回家,而是我們一起回我們的家。

『叄』 女人陽道有多長圖

一般8厘米 精子0.5秒游遍整個通道

『肆』 請問有沒有誰知道圖片中女人叫什麼名字,是什麼電視劇的劇照,或者知道這個圖片在什麼地方下載,謝謝!

《哭香玉》:群芳之冠花之首,國色天香傲公侯。一任風霜雨雪著,冰清玉潔不效尤。三生有幸逢知己,一朝別離心更惆。灑淚泣血哭玉妹,思漫漫兮恨悠悠。

『伍』 每天回家看那種人體藝術(裸體女人)有問題嗎

其實很多男人都有這個嗜好的確那些圖片真的很美一般生活中的女人,如此完美的少男人就更加好奇和幻想就是如此

『陸』 古今中外克服困難的名人軼事多而簡潔

史景

1933年3月10日,蔣介石跟張學良見面,蔣說:「當前的局勢好比在驚濤駭浪中的一葉小舟,舟內只能坐下一人,我倆中間誰離開小船好呢?」張學良出於他的「領袖情結」,為了維護領袖的地位,慨然離去,交出軍權,出國考察,代蔣受過。張曾說過:「我張學良沒有統一中國的能力,但我有決心服從統一中國的人。」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在多次勸諫蔣介石無效後,聯合楊虎城發動兵諫,囚禁蔣介石,這就是震驚全國的西安事變。事變後,張學良致電閻錫山,希望他能來西安共商救國大計。接電後,閻錫山立即召開軍政緊急會議,商討對策。閻錫山在會上說:「小六子(張學良)太蠻幹了,已元氣大傷。」經過反復研究,他們決定擁護南京政府,營救蔣介石,譴責張、楊。

在張、楊數次電報的催促下,閻錫山到西安事變的第三日,終於發出了致張、楊的函電:「兩兄震機電及漢兄元未電誦悉,環讀再三,驚痛無似!弟有四個問題,質諸兄等:第一,兄等將何以善其後?第二,兄等此舉,增加抗戰力量乎,減少抗戰力量乎?第三,移內戰為對外戰爭乎,抑移對外戰爭為內戰乎?第四,兄等能保不演成國內之極端殘殺乎?……請兄等諒察,善自圖之。」

西安事變中,宋美齡不顧凶險,去西安營救丈夫。她走進蔣被軟禁的房間,蔣見其如見幽靈,驚訝得張開嘴,露出滿口雪白的假牙,半天才冒出一句話:「你為什麼要來?」宋美齡說:「我來看你。」蔣把早上讀到的《聖經》中的一段翻給宋看:「耶和華將會有新作為,將令女子護衛男子。」

1936年12月25日,即西安事變達成協議的第二天,張學良見逼蔣抗日目的已經達到,決定放蔣介石回南京。張學良執意要親自送蔣回南京,許多人規勸他不要送,以免蔣報復。但張學良堅信蔣的人格,當他陪蔣到機場時,蔣介石對張學良說:「我們兄弟兩人,大仁大義,從不抱怨,將來歷史上記一筆流芳百世。」張學良很激動,更表示要親自送蔣回南京。蔣說:「我們兄弟兩人諒解,你到南京就不好辦,他們打你的主意,我就遺臭萬年了。」蔣勸張不要送,張動了感情,堅持己見,於是一起登上了飛機。

馮友蘭晚年口授《中國哲學史新編》,當寫到「中國近代美學:奠基人———王國維」(第六冊,全書第六十九章)時,涉及「意境」問題,聯想到「七七」事變前後自己的真心實感,特意寫下一個附記說:日軍進北京城後,他和留守的清華校務會議的人覺得清華完全不同了。有一晚,吳有訓和他一起巡察清華園,皓月當空,十分寂靜,吳說:「靜得怕人,我們在這里守著沒有意義了。」馮頓然覺出幻滅之感,以為他們守清華為的是替中國守一個學術上教育上完整的園地,北京已淪陷,他們還在守著,豈不是為日本服務?過了幾天,他就和吳有訓同往長沙。他讀清人黃仲則詩:「如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以為所寫正是一種幻滅感,反復吟詠,倍覺沉痛。到長沙後,馮住朋友家中一小樓上,經常憑欄遠眺,見欄下一臘梅花,頓覺李後主「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之亡國痛油然而生,深刻極了,沉痛極了。

文林

陳獨秀初見沈尹默,大聲說:「我叫陳仲甫,昨天在劉三家看到你寫的詩,詩做得很好,字其俗入骨。」受此棒喝,沈開始發憤鑽研書法。

葉德輝為大藏書家,他喜歡在珍藏的圖書中,夾入一兩張春宮畫片,其友陳子展問他何故。他說:「避火。」因為「火神原是個小姐,服侍她的丫環達36位之多,後被玉皇大帝貶為灶下婢,因此她變得躁急易怒。她平時穿淡黃色,一發威時便穿紅衣而引起火災,但因出身閨閣,在盛怒之時,若看到這玩意,也不禁害羞起來,避了開去。」

趙元任與林語堂偶爾通信時,寫的是漢字的英文,例如「狄兒外剃,豪海夫油鬢?(親愛的語堂,你近來忙些什麼?)」林語堂非常喜歡。

陳寅恪愛做對子。1926年,陳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三先生並稱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一天,陳對學生說:「我有個聯送給你們:『南海聖人再傳弟子,大清皇帝同學少年』。」大家鬨堂大笑。(康有為號南海聖人,是梁啟超老師,故國學院學生是「再傳弟子」;王國維當過遜清廷南書房行走,是溥儀老師,故國學院學生也是皇帝「同學少年」。)

瞿秋白說自己是「一個不適合當官的人,在一個錯誤的歷史時期當上了一個註定犯錯的領導者」。他的文才曾折服了不少人。後來成為文化史專家、新中國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當時准備結婚,想求瞿秋白刻一對印,瞿秋白開的潤格是50元。鄭付不起,轉而求茅盾。婚禮那天,瞿秋白手提一手絹小包,說來送金50,鄭不勝惶恐,打開一看,卻是兩方石印。

沈從文第一次登台授課,慕名而來的學生甚眾,教室里擠得滿滿的。他抬眼望去,只見黑壓壓一片人頭,心裡陡然一驚,竟獃獃地站了近10分鍾。好不容易開了口,一面急促地講述,一面在黑板上抄寫授課提綱。預定1小時的授課內容,在忙迫中10多分鍾便全講完了。他再次陷入窘迫,無奈,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道:「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下課後,學生議論紛紛:「沈從文這樣的人也來中公上課,半個小時講不出一句話來。」議論傳到胡適耳里,胡適微笑著說:「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吳昌碩人極矮小,至死84歲,頭上仍盤一小髻,似道士一般,無須,故治有「無須道人」一印。初一見面,幾與老尼姑無異,耳聾,但有時其子女小聲談老人貪吃零食等等,他肯定會開口聲辯自己並不多吃。有人說:他的聾,是做作的。他晚年如有人請吃酒席,逢請必到,到必大吃不已,回家時就腹痛不已。朱疆跟他老鄉,交誼最深。朱集成語贈他:「老子不為陳列品,聾丞敢忘太平年。」

王敬義每次離開梁實秋家的時候,總要偷偷在其門口留下一泡小便才去。梁實秋對此一直裝做不知。有一天,王自己憋不住了,自我曝短,但又不乏得意之情地問梁實秋:「每次我都撒泡尿才走,梁先生知道嗎?」梁微笑著說:「我早知道,因為你不撒尿,下次就找不到我家啦!」

李敖在台大屬於那種「眼高於頂」的傢伙,對教授、對上課的態度便是一例,但他確實是出類拔萃之輩,其功力早已超過一些教授。那時考研究所必須通過口試,而主試者,便是院長沈剛伯和姚從吾等著名學者,大家環形落座,李敖坐在中間,但無人提問,因為李敖的學問他們最了解,實在無考之必要,一不小心,可能還會被李敖反問一通,豈不大失臉面,於是大家都望著他笑。最後,院長沈剛伯發話了:「你還要穿長袍嗎?」眾人遂大笑,錄取了李敖。

性情

吳宓苦追毛彥文,有一次在報紙上發表了他的愛情詩,其中有「吳宓苦愛毛彥文,九洲四海共驚聞」。朋友們覺得不對頭,要金岳霖去勸勸他。金對吳說:「你的詩如何我們不懂,但是,內容是你的愛情,並涉及毛彥文,這就不是公開發表的事情。這是私事情,私事情是不應該在報紙上宣傳的。我們天天早晨上廁所,可是,我們並不為此而宣傳。」吳很生

氣:「我的愛情不是上廁所。」金岳霖說:「我沒有說它是上廁所,我說的是私事不應該宣傳。」

梁思成與林徽因在北海快雪堂松坡圖書館讀書約會,徐志摩也常湊過去和他們聊天,梁思成不願受到騷擾,便在門上貼了一張紙條,大書「Lovers want to left alone」(情人不願受擾)。

林徽因與梁思成夫婦向來坦誠相待,一次她十分苦惱地告訴丈夫,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該如何取捨。梁思成聞言,內心顛簸,終夜苦思,次日一早眼圈暈黑,決定把抉擇權完全交給妻子。他對林徽因說:「你是自由的,如果你挑選金岳霖,我將祝你們永遠幸福!」林將此語說與金教授聽,大邏輯學家面對千載難逢良機,選擇棄權:「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聞一多上課別致。據學生回憶,他身穿黑色長袍昂然走進教室,先掏出煙盒向學生笑問:「哪位吸?」學生們笑而不接,他就自己點了一支,電燈光下煙霧繚繞,拖長聲音念上一句:「痛飲酒,熟讀《離騷》,方得為真名士!」這才開始講課。

畫只能由畫家主動送你,而你決不能向畫家討要。這是規矩,也是修養。章伯鈞有不少齊白石的畫,卻沒有一張徐悲鴻的畫。其實,章伯鈞跟徐悲鴻的關系要比齊白石深得多,也早得多。現在多認為徐悲鴻的馬是他最拿手的。而章伯鈞始終認為悲鴻的油畫,特別是裸體女人畫,是他最好的作品。有一次在任公(李濟深)家中,徐悲鴻對章伯鈞說:「伯鈞,我送你一匹馬吧。」章伯鈞說:「我不要你的馬,我要你的女人。」徐悲鴻聽了,搖頭說:「那些畫,是不能送的。」

1985年9月21日,古龍去世,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是:怎麼我的女朋友都沒有來看我呢?

呂叔湘為人認真,葉至善說,文章經過呂叔湘的法眼,心裡可踏實許多。葉聖陶家無論是誰,看到文章里的錯字病句,就忍不住說:「要是呂先生看到了,肯定氣得夠嗆!」呂的一生,都在和不健康的語句作斗爭,努力維護著漢語的純潔。80年代中,呂發現《人民文學》上的錯誤實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寫信去一一訂正。雜志上於是發表了一封簡訊,一本正經地向呂叔湘表示謝意,可是這封短短的感謝信,竟然也是錯誤不斷,甚至把呂的名字寫成了「呂淑湘」。

識見

李宗吾先生1912年發明厚黑學,從中外古今的歷史來考查,發現從古及近的大人先生們沒有一個人脫出厚黑范疇之外。最初的靈感來自三國英雄。他說,曹操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後皇子,什麼都不畏懼,真是心黑到了極點。劉備的成功全靠臉皮厚,依附這個依附那個,而且生平善哭。他們一個心肝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並為雙絕,誰也奈何不了誰。而孫權呢,心黑比曹操差一點,臉皮比劉備薄一點(比常人還是厚多了),於是三人誰也降服不了誰,只能將天下一分為三。他由此為起點發明了厚黑學,並自封厚黑教主。別人問他為什麼罵人,他就說:「我那裡敢罵人,我是在罵自己。」

胡風在秦城監獄被關押在單身牢房。有一次,管教丟給他一個麥草編的帽圈和一捆麥桿,說:「老吃飯不幹活,太不像話了,學著編麥辮兒吧!」胡風不客氣地說:「不是我不幹活,是你們剝奪了我的勞動權。我的勞動不是編麥辮,是用筆寫作,你曉得嗎?」他把麥桿放一邊,動也不動一下,後來管教只好取走了事。

賈植芳跟胡風感情極深,胡風逝世之後,他極為悲痛,在追悼會上嚎啕大哭,不能自製。但他認為,胡風有忠君思想,並為此所累。他挽胡風聯說:焦大多嘴吃馬糞,賈府多少有點人道主義;阿Q革命遭槍斃,民國原來是一塊假招牌。

阿城說:我的許多朋友常說,以中國大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酷烈,大作家大作品當會出現在上山下鄉這一代,我想這是一種誤解,因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文化本質是狹窄與無知,反對它的人很容易被它的本質限制,而在意識上變得與它一樣高矮肥瘦……又不妨說,近年評家說先鋒小說顛覆了大陸的權威話語,可是顛覆那麼枯瘦的話語的結果,搞不好也是枯瘦,就好比顛覆中學生範文會怎麼樣呢?

立言

二戰末期,羅斯福總統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晏陽初補充了一條,就是人民要有「免於愚昧無知的自由。」

晏陽初說:富有的人民和富有的國家必須認識到,只有當貧窮的人民和貧窮的國家滿

足了,你們才是安全的。你把這叫做明智的自身利益也可以。

沈從文臨終前,家人問他還有什麼要說。他回答道:「我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好說的。」

楊振寧說:「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幫助克服了中國人覺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北島說:「在沒有英雄的時代里,我只想做一個人。」

路遙常說:「靠寫小說掙稿費賺錢,就和靠賣血賺錢一樣。」

王小波說:「對一位知識分子來說,成為思維的精英,比成為道德精英更為重要。」

代言

曾國藩愛寫輓聯,以至於他給活人生挽。活人忌諱死,他就偷偷地寫。某年新春,好友湯鵬到曾府拜年,延入書房聊天,看見硯台下壓著幾張紙,以為是新作詩文,便要拿來看看,豈料曾死死護住,怎麼也不給看。湯搶將過來,原來是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十幾位曾氏好友,一一被曾「敬輓」一番的輓聯稿。湯大怒,拂衣而去,自此斷交。而江忠源篤於友道,有客死京城的朋友,他一定想法送友人屍骨返鄉。時人撮合兩人行跡,說是「江忠源包送靈柩,曾國藩包作輓聯」。

『柒』 女人離婚後發男人隱私圖片怎麼辦

去和女方協商處理,女方的這種行為屬於侵權,侵犯了他人是隱私權。如果雙方無法協商 處理與解決,可以去 起訴 女方要求停止侵權 並主張一定 精神損害賠償啊。
- 以上這些問個人觀點的 ,不代表 律師 法律人士的 觀點,問法律人士,敬請 到 網路法律咨詢貼吧 、律師吧 去提問。

『捌』 商朝蘇妲己是怎樣一個女人

中國歷代的「紅顏禍水」里,最惡毒的恐怕莫過殷商時代紂王的寵妃妲己了。而且兩個人犯起「混」來,簡直算得上「夫唱婦隨」,驚人的合拍了。如果按《史記•殷本紀》里的說法,紂王可謂殘暴之極,但若按民間《封神演義》里的演繹,那簡直就是變態,有著嚴重的「施虐狂」傾向。按《封神演義》的說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體,受女媧之命來禍亂殷商的,所以紂王才變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殘忍的事來。 當然,這是迷信的說法,不足為信。這位美女自然不是狐狸精變的。據《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這就是說妲己是紂王征戰得勝的「戰利品」。據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才會有《封神演義》這般附會。雖然妲己不是狐狸精變的,可照樣把紂王迷得五迷三道,惟「妲己之言是從」。 根據正史記載,他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還搜括百姓錢財,修建起高大宏麗的鹿台,裡面置滿奇珍寶物。同時,「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閑」,徹夜長飲,歡嬉達旦。真可謂荒淫之極。 最過分的是,他耳根子特別軟,最聽妲己的話,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這樣以來,天下就無法太平起來,老百姓埋怨,各諸侯反叛。這時,妲己又給紂王出了一個「狠」招,發明了一種懲治犯人的刑法,曰:「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銅柱橫放,下面架起炭火炙烤,然後命「有罪者行其上」,沒走幾步,就紛紛掉進火紅的炭火里,活活燒死。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掙扎慘加,妲己「乃笑」。如何笑,是大笑,還是冷笑,就不得而知了。對於這種冷酷而變態的做法,紂王的叔叔比干實在看不下去,就向他進諫說:「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這話戳到紂王的痛處,非常生氣,覺得他這是「妖言」惑眾,給他難堪。這時,妲己又在一旁添油加醋,櫻桃小口一開,吐出一句血淋淋的話來:「我聽說聖人心有七竅……」紂王一聽,愛妃有如此求知之心,那就打開看看吧。於是,「剖心而觀之」。 史書還記載,他還將九侯﹑鄂侯兩位臣公醢之、脯之,就是一個剁著肉醬,另一個做成肉乾;而另一位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本也要「炮烙」,但他很聰明 ,馬上服軟,並獻給紂王「美女奇物善馬」,以及自己的洛西領地,紂王這才鬆口,把他放了。後來,有點頭腦的大臣,裝瘋的裝瘋,賣傻的賣傻,投敵的投敵,流放的流放,這樣以來,自然民心向背,諸侯離心,很快,西伯昌的兒子周武王就起兵造反,將他打敗。他不願投降受辱,便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好的寶物,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而他的美人妲己,結果更慘,被砍了頭不算,還被掛在小白旗上,給天下人看,說要讓天下的女子都引以為鑒。 妲己真有這么壞么?無論正史典籍,還是稗官野史,妲己都是一個蛇蠍美人,可謂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這樣論調已經家喻戶曉,深植人心,但問題是,歷史的真實情況真是這樣么? 先說紂王,歷代已經把他符號化成一個暴君的形象了。可這個形象離他真實的情況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春秋時期,子貢早就有點看不過去,他憤憤為紂王鳴不平,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後世言惡則必稽焉。」 而在春秋時期,關於紂王的罪狀還只限於「比干諫而死」,到了戰國,比乾的死法就生動起來,屈原說他是被投水淹死,呂不韋的門客則說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漢朝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已經有了更生動的演繹,說是紂王剖開他的心是為了滿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聖人」的心是不是七竅。而在晉朝,皇甫謐因為職業是醫生的緣故,寫些文史文章的時候,也不免會犯些「職業病」,又演繹出紂王在妲己的慫恿下,還解剖了懷孕的婦女,要看看胎兒形狀。紂王縱是不好,也不至於如此之壞。後世書生們根據個人好惡,紛紛加工演繹,以訛傳訛,其謬豈不大哉? 而關於紂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傳說,周時的文獻沒有記載,春秋時也沒有,可到了戰國末期,韓非子突然很生動地描繪起來:「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 ,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台。居五年,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丘,臨酒池,紂遂以亡。」 據說韓非子口吃,可文章非常雄辯,這樣充滿想像力的文字便是明證。但那時「諸子百家」個個口才了得,為了推銷個人的主張,論證自己的觀點,不免只顧激揚文字,「強」詞奪理了。很多論據,也多是「想當然耳」。便是「不虛美,不隱惡」的司馬遷,有時也會潤潤筆。譬如他在韓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礎上,又加上「男女裸奔其間」的合理想像。當然,在他之前,已經有人在酒池面積上大做文章,說可以「回船糟丘而牛飲者三千餘人為輩。」 這樣的想像力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也許,在他們看來,反正紂王形容得再淫盪、再荒唐也無妨。歷史的另一個目的便是警示後人嘛,於是,他們的想像和潤色,便常常顯得坦然而大方。譬如司馬遷之後的史學大家劉向,就把紂王鹿台的面積升級為「大三里,高千尺」,而晉朝的皇甫謐覺得還不過癮,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築面積提高了十倍,達到「高千丈」的地步。 同時,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級。從《尚書》里討伐紂王的一句「聽信婦言」開始,到《國語•晉語》:「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再到《呂氏春秋•先識》:「商王大亂,沈於酒德,妲己為政,賞罰無方。」都還是不太離譜的合理推斷,再到後來,年代愈久,想像力就愈濃厚,寫出來的史料也就愈生動,直到後世的《封神演義》,因為沒有史家的顧慮,加上歷代文人提供的諸多素材,演繹起來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惡女的罪名,也終非她莫屬。那麼,不禁要捫心自問:那些關於妲己近乎變態的行為,雖是後世杜撰,可我們為什麼一直津津樂道,而且好像還很樂意把這些臟水潑在一個女人身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