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國的哪些老照片會讓人心碎心酸
這是民國時的知識分子,他絕對可以稱為那時知識分子的代表。如今他的文章在什麼上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什麼我就不知道了。在以前有人把他捧成神仙一般,如今謾罵他的人卻越開越多。他始終是他,他的文章就在哪裡,不同的是時代變了……李敖說他自己是最後一個知識分子,如果把他換一個地方生活,他又會如何說呢?
㈡ 清末老照片:農村大家庭合影,為何男人的辮子油亮呢
一家簡陋的飯館。本文選取的老照片記錄了清朝末年西南地區的社會風貌。100多年前,四川、雲南、貴州等省份因地處內陸,交通不便,很少有外人進入,所以所能留下來的影像資料比較稀少,這也更加凸顯了這些老照片的珍貴。
手持弓箭和長矛的傈僳人。普通傈僳人的生活非常貧困,長期受土司、地主的壓迫。整個清朝268年的時間里,傈僳農民發起的反土司武裝抗清起義層出不窮。前排的外國人是名為 Litton的領事,可能是法國人。清末法國在雲南有侵略利益。
一戶農村大家庭合影。老老少少有20口人左右,可能是四世同堂。聽老人說,這樣的家庭在清朝、民國並不罕見,家族觀念主宰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他們身後晾曬著蔬菜,大家看看,是不是曬梅菜?
熙熙攘攘的街道。看不到人們的面孔,只能看到男人們一根根大辮子,油亮油亮的。人群中似乎沒有女人,那個年代大概因為裹小腳不便逛街。
喂鴨子的農民。在自然經濟社會,農民的收入來源比較單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水的農民就捕魚養鴨種藕。一旦遇到旱澇災害,生活立即陷入困頓,抵抗風險的能力很低。等到城市市場熱鬧繁榮的時候,農民能進城打工,生活就多了一層保障。
㈢ 清末老照片:真的男人剪辮子,小孩干農活嗎
某地街景,看上去熙熙攘攘,又給人一種破敗之感。
蹲在地上的男人正在剪掉長長的大辮子。這應該是辛亥革命之後拍攝的場景。男人頭上拖了260多年的辮子終於剪掉了,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事實上,當時很多人並不願意剪辮子,新政府發了多道強制剪辮的法令、用了好幾年才解決這一問題。
一群武裝起來的男人。這群人有的拿槍支、有的拿大刀,穿著便服,應該不是正規軍隊,而是地方士紳捐資組建的民團,用來維護地方治安。當時處於王朝末世,社會不安定,盜匪出沒,大戶人家往往合夥組建武裝力量自衛。
站籠里的囚犯。這種刑罰不在《大清律例》的規定之中,屬於地方官私設的法外之刑。站籠的上端是枷,卡住犯人的脖子;腳下墊著幾塊磚頭,犯人痛苦的程度和苟延性命的長短,全在於抽去磚頭的多少。
笨重的獨輪車,四個人又推又拉才能駕馭。這種小車在清朝各地都非常普遍,推起來保持平衡很難,尤其是在載重的時候。
某地山間道路上的一景。攝影師是業余的,這張照片構圖不佳。
田間的孩子們。他們可能幫父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除了騎在驢上的娃娃太小,另外兩個肯定不是吃閑飯的。那個年代孩子們接受教育的機會很少,能拎動醬油瓶的時候就開始分擔家務了。
㈣ 老照片:1912年男子被強制剪辮子,表情痛苦戀戀不舍嗎
1644年,清軍入主中原之後,全國男子都要剃發留辮,改易服裝,以表示歸順之心。否則,八旗兵的大刀就會毫不客氣地砍向你的脖子。
今天帶大家重返1912年,看看一些男人剪辮(或被強制剪辮)時的歷史現場。
1912年3月5日,南京臨時政府頒發命令:“凡未去辮者,於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凈盡。”
自願剪辮者有之,不願剪辮者也大有人在。針對那些不願意剪辮的人,新成立的政府用上了強制手段。士兵、警察等拿著剪刀上街,看到大辮子就咔擦剪下來。
這張照片刊登在1912年某日《倫敦新聞畫報》的封面上,記錄了南京街頭的一個真實剪辮事件。被剪掉發辮的人表情沮喪痛苦,目光躲避鏡頭。也許他曾試圖逃跑,結果那名士兵牢牢抓住了他。
照片的拍攝者在文字中說:“大多數中國人對於剪辮都欣然接受,但一些較為守舊的人則希望保留發辮。南京軍方對這類人群保持著密切的關注,強行除去他們的發辮。”
㈤ 通過民國的老照片,能不能找到民國滅亡的原因
至今民國還有很多粉絲,在他們眼裡,民國十分完美。
但看看這組照片,他們還會繼續吹捧民國嗎?
17、最後這幾張照片,有現實中民國的,有後來影視劇拍的,我就不做更多的解讀了。
我想,用心的讀者,從這些照片里,應該能讀懂民國,也能讀懂民國為什麼而亡了。
㈥ 民國的哪些老照片,可以讓我們回味那時的愛情糾葛
㈦ 看民國哪些老照片,可以明白民國為什麼會亡呢
1、不知道有沒有讀者看過姜文飾演的那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的,這就是民國時期的交際花。
這些女人不但有著天仙般的容貌和氣質,很多還是高校畢業的學子。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有這樣一句台詞: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像這些街頭流浪的乞丐一樣,我要給他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這些女人不甘貧窮,將自己賣一個好價錢,她們錯在了什麼地方?
18、當底層人沒有活路,而上層卻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上層壟斷了所有資源時,民國還能存在嗎?
而再看看這張照片,這些民國的官僚還在拚命製造各種假象,來告訴世界,他們是如何如何關心百姓。
看著這張照片里的官和民,再問問自己,民國為什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