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周國平《面對苦難》的原文是什麼
周國平《面對苦難》原文: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難。所謂苦難,是指那種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
它包括個人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例如遭遇亂世或災荒,患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絕症,摯愛的親人死亡,也包括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戀、婚姻破裂、事業失敗。
有些人即使在這兩方面運氣都好,未嘗吃大苦,卻也無法避免那個一切人遲早要承受的苦難——死亡。
因此,如何面對苦難,便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課題。
人們往往把苦難看作人生中純粹消極的、應該完全否定的東西。
當然,苦難不同於主動的冒險,冒險有一種挑戰的快感,而我們忍受苦難總是迫不得已的。
但是,作為人生的消極面的苦難,它在人生中的意義總是完全消極的嗎?
苦難與幸福是相反的東西,但它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都直接和靈魂有關,並且都牽涉到對生命意義的評價。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的靈魂是沉睡著的,一旦我們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難 時,它便醒來了。
如果說幸福是靈魂的巨大愉悅,這愉悅源自對生命的美好意義的強烈感受,那麼,苦難之為苦難,正在於它撼動了生命的根基,打擊了人對生命意義的信心,因而使靈魂陷入了巨大痛苦。
生命意義僅是靈魂的對象,對它無論是肯定還是懷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靈魂在出場。
外部的事件再悲慘,如果它沒有震撼靈魂,不成為一個精神事件,就稱不上是苦難。
一種東西能夠把靈魂震醒,使之處於雖然痛苦卻富有生機的緊張狀態,應當說必具有某種精神價值。
多數時候,我們是生活在外部世界上。
我們忙於瑣碎的日常生活,忙於工作、交際和娛樂,難得有時間想一想自己,也難得有時間想一想人生。
可是,當我們遭到厄運時,我們忙碌的身子停了下來。
厄運打斷了我們所習慣的生活,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迫使我們與外界事物拉開了一個距離,回到了自己。
只要我們善於利用這個機會,肯於思考,就會對人生獲得一種新眼光。
古羅馬哲學家認為逆境啟迪智慧,佛教把對苦難的認識看作覺悟的起點,都自有其深刻之處。
人生固有悲劇的一面,對之視而不見未免膚淺。
當然,我們要注意不因此而看破紅塵。
我相信,一個歷盡坎坷而仍然熱愛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著許多從痛苦中提煉的珍寶。
苦難不僅提高我們的認識,而且也提高我們的人格。
苦難是人格的試金石,面對苦難的態度最能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內在的尊嚴。
譬如失戀,只要失戀者真心愛那個棄他而去的人,他 就不可能不感到極大的痛苦。
但是,同為失戀,有的人因此自暴自棄,委靡不振,有的人為之反目為仇,甚至行凶報復,有的人則懷著自尊和對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痛苦,其間便有人格上的巨大差異。
當然,每個人的人格並非一成不變的,他對痛苦的態度本身也在鑄造著他的人格。
不論遭受怎樣的苦難,只要他始終警覺著他擁有採取何種態度的自由,並勉勵自己以一種堅忍高貴的態度承受苦難,他就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著自己的人格。
凡苦難都具有不可挽回的性質。
不過,在多數情況下,這只是指不可挽回地喪失了某種重要的價值,但同時人生中畢竟還存在著別的一些價值,它們鼓舞著受苦者承受眼前的苦難。
譬如說,一個失戀者即使已經對愛情根本失望,他仍然會為了事業或為了愛他的親人活下去。
但是,世上有一種苦難,不但本身不可挽回,而且意味著其餘一切價值的毀滅,因而不可能從別的方面汲取承受它的勇氣。
在這種絕望的境遇中,如果說承受苦難仍有意義,那麼,這意義幾乎唯一地就在於承受苦難的方式本身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個名叫弗蘭克的人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凡是被關進這個集中營的人幾乎沒有活著出來的希望,等待著他們的是毒氣室和焚屍爐。
弗蘭克的父母、妻子、哥哥確實都遭到了這種厄運。
但弗蘭克極其偶然地活了下來,他寫了一本非常感人的書講他在集中營里的經歷和思考。
在幾乎必死的前景下,他之所以沒有被集中營里非人的苦難摧毀,正是因為他從承受苦難的方式中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他說得好:以保持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這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內在成就,因為它證明了人在任何時候都擁有不可剝奪的精神自由。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終歸要面對一種沒有任何前途的苦難,那就是死亡,而以保持尊嚴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確是我們精神生活的最後一項偉大成就。
《面對苦難》是一篇富於精神性的哲理散文。
國平先生第一句開門見山點明主旨:「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難」。
接下來,便對「苦難」進行定義,並以具體例子加以說明。
在這樣的基礎上,作者進而指出:「如何面對苦難,便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課題」。
因為「人生在世,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苦難,世上並無絕對的幸運兒」。
這就不僅提出了問題,而且道出了苦難的普遍性。
唯其如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去面對去思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周國平
㈡ 「試金石」是什麼意思
試金石shì jīn shí
本意為一種黑色堅硬的石塊,用黃金在上面畫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成色。比喻精確可靠的檢驗方法。試金石引申意指檢驗某物(可以是理論、實物、技能)是否達到某一高度的檢驗者。試金石的礦物學名稱為碧玄岩,又稱燧石板岩、硅質板岩等。屬玄武質噴出岩,緻密堅硬,呈黑色。作為觀賞石以通體黝黑者為優,若其上又有如游絲狀的金線,則為上品。試金石形態各異,有的圓潤如卵,有的布滿波紋狀的坑凹起伏,有的留有如同人指甲掐過的痕跡,成為「指甲痕」。試金石又名玄玉。
試金石名言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試金石。
㈢ 苦難是人生的試金石,對於強者是比財富
成功是一隻蝴蝶,對於沒有計劃而盲目行動的人只會落空;對於運籌帷幄的人它反而會在你身旁停留.
㈣ 人過50歲,放不下哪些東西,晚年不會太幸福
04:輕裝上陣,收獲幸福人生
生活就像是一個大迷宮,我們一邊在生活中迷失,一邊在生活中尋找。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一下在生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的背包越來越重,那些苦難、勞碌、焦慮、憂傷等負面情緒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甚至影響我們的生活。
蘇格拉底曾說:
“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
希望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我們都能隨時准備停下來,檢視自己的人生。
從現在開始,放下那些曾經放不下的苦難、勞碌、焦慮,用心感受現在的生活,你將會收獲一個更加幸福的晚年。
㈤ 苦難是檢驗強者與弱者的試金石嗎
當你真正將自己打磨成一塊熠熠生輝的金子時,任何人都掩不住你燦爛奪目的光輝。
一位著名的廚師在聽完女兒對生活的抱怨後,微笑著把女兒帶進了廚房。他往三隻同樣大小的鍋里倒進了一樣多的水,然後將一根胡蘿卜、一個雞蛋和一把咖啡豆分別放進三隻鍋里,最後他把三隻鍋放到火力一樣大的三個爐子上燒。
20分鍾後,在女兒的疑惑中,廚師將煮好的胡蘿卜和雞蛋放在了盤子里,將咖啡倒進了杯子。他指著盤子和杯子問女兒:「孩子,說說看,你見到了什麼?」
「當然是胡蘿卜、雞蛋和咖啡了。」女兒莫名其妙地說。
廚師又讓女兒感受一下這三樣東西的變化,女兒雖然疑惑不解,但還是照做了。
女兒感受了三樣東西的變化之後,廚師十分嚴肅地看著女兒說:「你看見的這三樣東西是在一樣大的鍋里、一樣多的水裡、一樣大的火上,用一樣多的時間煮過的。可它們的反應卻迥然不同。胡蘿卜生的時候是硬的,煮完後卻變得那麼軟,甚至都快爛了;生雞蛋是那樣的脆弱,蛋殼一碰就會碎,可是煮過後連蛋白都變硬了;咖啡豆沒煮之前也是很硬的,雖然煮了一會兒就變軟了,但它的香氣和味道卻溶進水裡變成了可口的咖啡。」
女兒聽了父親的話還是不知什麼意思,一臉茫然地望著他。
廚師接著說:「孩子,面對生活的煎熬,你是像胡蘿卜那樣變得軟弱無力,還是像雞蛋那樣變硬變強,抑或像咖啡豆身受損而不斷向四周散發出香氣,用美好的感情感染周圍所有的人?簡而言之,你應該成為生活道路上的強者,讓你自己和周圍的一切變得更好、更漂亮、更有意義。」
一番話後,女兒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從此不再無謂地報怨生活,而是堅強地面對一切。
的確,生活有如一個大熔爐,經過烈火後有人變得軟弱,有人變得堅強,有人雖熔化了但卻千古流芳。你要做哪一種人呢?其實,上帝給誰的幸運都不會太多,面對不佳的際遇、一時的坎坷,大多數人都只會抱怨命運的不公、上帝的捉弄,卻很少有人能正視自己,冷靜地回觀自我,問一問是否已經將自己磨煉成一塊金子,一塊熠熠生輝的足以讓人一目瞭然的金子。
人生於世,遭遇凄風苦雨實屬自然。沒有始終波瀾不驚的大海,也沒有永遠平坦的大道。縱使驚濤駭浪,縱使溝壑縱橫,跨過去了,人生也就變得多彩而豐富。璞玉需要精心打磨才能晶瑩光亮,生命也需要錘煉才能飽滿厚重。
生命的天空總是異彩紛呈。面對不幸,面對潦倒,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應該是不斷捕捉生存智慧,學會勇敢和堅強。要知道,上帝永遠是公平的。等到有一天,你真正將自己打磨成一塊熠熠生輝的金子時,任何人都掩不住你燦爛奪目的光輝。
㈥ 苦難和困境是成功的試金石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困難和苦困境是磨難,只有經歷了磨難才會有重中成功的可能。
㈦ 如何理解,災難是一個人真正的試金石
安逸悠閑的情況下,人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得到自己追求的東西,但是當苦難降臨,那麼每一天都是一個考驗,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這樣辛苦的考驗中,一個人有沒有堅毅的品質,做事情夠不夠有主見等等全都顯而易見了,所以說苦難是一個人真正的試金石、也不一定非要是災難。
㈧ 試金石啥意思
試金石是一種黑色堅硬的石塊,用黃金在上面畫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成色。礦物學名稱為碧玄岩,又稱燧石板岩、硅質板岩等。
用作試金石的石塊大都是緻密堅硬的黑色硅質岩,如硅質板岩、燧石岩等。燧石岩由蛋白質、玉髓和微晶質石英組成,緻密堅硬,貝殼斷口炭色或黑色,常呈層狀、條帶狀、凸鏡狀或結核狀產出,燧石條帶或結核常產於碳酸鹽岩層中。
新疆的古宗金銅遺址附近的暗色硅質岩卵石,戈壁灘上俗稱「沙漠漆」的風成帶棱石的暗色硅質岩和南京的黑色雨花石等,經過磨製都可加工成為很好的試金石。
(8)苦難是男人試金石圖片擴展閱讀
引申詞義:指檢驗某物(可以是理論、實物、技能)是否達到某一高度的檢驗者。
詞語應用:
(1)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這里,端的,現放著試金石。」
(2)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二回:「自古英雄豪傑,不經心志之拂亂,未必能奮發有為,故敵國外患之來,實磨礪英豪之一塊試金石也。」
(3)名言: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試金石。
㈨ 苦難,是人格的試金石,它能夠測試出人在苦難中的成色。因為苦難能夠磨鈍人的心靈,也能夠使心靈變得更加
磨練,是人成熟的催化劑,它能夠堅強人在生活中的承受力。因為磨練能夠強化人的意志,也能夠是心胸變得更加闊達。
㈩ 有人說,苦難是人生的絆腳石,周國平卻說苦難是人格的試金石,你怎麼看
關鍵是一個人怎麼對待苦難
把苦難當做絆腳石的人,可能就會憤怒,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導致人生的不完美
而把苦難當做試金石,可能就會產生積極向上,不服輸,想要證明自己的心態,從而讓自己的人格完善,人生完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