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關於嫦娥和後羿內容故事卡通圖片
擴展閱讀
米白色背景圖片簡約扣圖 2025-08-15 10:53:31
春天樹開的花有哪些圖片 2025-08-15 10:52:42
做個快樂女人的圖片 2025-08-15 10:41:45

關於嫦娥和後羿內容故事卡通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06 00:48:42

㈠ 關於嫦娥、後羿的神話故事

這是嫦娥的故事: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㈡ 嫦娥奔月的故事

傳說,後羿有一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和嫦娥的感情很好,兩個人相親相愛,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一天,後羿去昆侖山拜訪一位好朋友。在回家的路上,他遇見了王母娘娘。後羿聽說王母娘娘有一種仙丹,凡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於是,他就向王母娘娘求仙丹。王母娘娘早就聽說後羿是一位大英雄,就爽快地給了他一顆仙丹,並說:「這顆仙丹,你和你的妻子各吃一半,就可以長生不老了;如果一個人全吃了,就會飛上天成為神仙。」後羿謝過王母娘娘後,拿著仙丹繼續往回走。

回到家,後羿將仙丹遞給妻子,說:「王母娘娘給了我一顆仙丹,吃了它就可以長生不老。」嫦娥接過仙丹說:「這顆仙丹太珍貴了,得好好保存起來!」說完,她將仙丹放進了百寶箱里。

後羿的徒弟中有一個叫蓬蒙的人,他心眼不好,常常想一些壞主意。當後羿將仙丹交給嫦娥時,蓬蒙剛好從他們屋外走過,聽到了夫妻倆的對話。八月十五這天,後羿帶著徒弟們一起外出打獵,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等大家都走了之後,他偷偷地溜進了後羿的屋子裡。

當蓬蒙找到百寶箱,正准備打開偷走仙丹時,嫦娥從外面回來了。「你干什麼?」嫦娥說著,一個箭步沖上前,把百寶箱奪了過去。心腸狠毒的蓬蒙從懷里掏出一把短劍,威脅嫦娥說:「快,把仙丹給我!」「我絕不會把仙丹交給你這個壞人!」嫦娥說完,將百寶箱抱得更緊了。可是,蓬蒙手裡拿著短劍,向嫦娥一步步逼近。嫦娥實在想不出別的辦法,於是轉身打開百寶箱,拿出仙丹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剛吞下仙丹,就感覺到身子變輕了。然後,她慢慢地飄到了屋外,朝天上飛去。「我再也無法和丈夫相聚了!」越飛越高的嫦娥傷心極了,落在月亮上,看著遙遠的大地,思念著丈夫。而蓬蒙呢,他看到嫦娥飛了起來,嚇得一刻都不敢多待,早就逃得沒影兒了。

晚上,後羿回到家後,聽說妻子飛到月亮上了,就一邊呼喚著妻子的名字,一邊拚命地朝月亮追去。可是,他進,月亮也進;他退,月亮也退,怎麼都追不上。

累得氣喘吁吁的後羿跑不動了,只能望著月亮出神。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晚的月亮格外圓,格外亮,裡面還有一個身影特別像自己的妻子。於是,後羿急忙在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妻子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希望月亮上的妻子能感受到自己對她的思念。

百姓們聽說嫦娥奔月成仙後,都跑到月下向她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就在民間傳開了。

㈢ 嫦娥奔月的故事與圖畫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突然出現了十個太陽,直曬得大地冒煙,老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個力大無比的英雄名叫大羿,他決心為老百姓解除這個苦難。大羿登上昆侖山頂,運足氣力,拉滿神弓,「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他對天上最後一個太陽說:"從今以後,你每天必須按時升起,按時落下,為民造福!"

大羿為老百姓除了害,大夥兒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為師,跟他學習武藝。有個叫逢蒙的人,為人奸詐貪婪,也隨著眾人拜在大羿的門下。

大羿的妻子嫦娥(原名: 姮娥),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經常接濟生活貧苦的鄉親,鄉親們都非常喜歡她。一天,昆侖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大羿一丸仙葯。據說,人吃了這種葯,不但能長生不老,還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大羿不願意離開嫦娥,就讓她將仙葯藏在百寶匣里。

這件事不知怎麼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大羿的仙葯弄到手。八月十五這天清晨,大羿要帶弟子出門去,逢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寶劍,迫不及待地闖進大羿家裡,威逼嫦娥把仙葯交出來。嫦娥心裡想,讓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嗎?於是,她便機智地與逢蒙周旋。逢蒙見嫦娥不肯交出仙葯,就翻箱倒櫃,四處搜尋。眼看就要搜到百寶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葯,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大羿外出回來,不見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沖出門外,只見皓月當空,圓圓的月亮上樹影婆娑,一隻玉兔在樹下跳來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樹旁深情地凝望著自己呢。"嫦娥!嫦娥!"大羿連聲呼喚,不顧一切地朝著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後退三步,怎麼也追不上。

鄉親們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擺上嫦娥平日愛吃的食品,遙遙地為她祝福。從此以後,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

㈣ 嫦娥與後羿、百花仙子、天蓬元帥有什麼故事

嫦娥與後羿是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中的一對恩愛夫妻;而嫦娥到了月球上以後又因為某些原因而害得百花仙子被打下凡間;在《西遊記》中,天蓬元帥就是調戲了嫦娥仙子才被玉皇大帝貶下凡間成為豬妖的。

至於天蓬元帥,則是在蟠桃會上喝醉了酒調戲了嫦娥仙子才被貶下凡間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西遊記》中的嫦娥仙子有很多,她們都是月球上的宮女而已,她們與《嫦娥奔月》中的嫦娥並不是一個人,就連《西遊記》中也沒有出現嫦娥、後羿和百花仙子,所以大家可千萬不要將這兩個嫦娥弄混了哦。

㈤ 嫦娥奔月的故事完整內容!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但殺了天帝的兒子,天帝怪罪於他,把他和嫦娥貶到凡間做了凡人。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後羿覺得對不起嫦娥,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並說:「天上等級森嚴,在人間倒也逍遙自在。不過凡人終將一死,若要長生,就必須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侖,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靈葯。
後羿憑著蓋世神功、超人意志,越過炎山、弱水,攀上懸崖峭壁,來到昆侖山頂。西王母欽佩後羿的作為,同情他的遭遇,但仙葯只剩一顆,便說:「不死葯是用不死數結的不死果煉得,不死數三千年開一次花,三千年結一次果,煉葯又需三千年。現僅剩一顆,兩人分享俱可長生不老,一人獨食即能升天成仙。」
後羿回來和妻子嫦娥商議想找個吉日分食,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保管。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當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㈥ 嫦娥和後羿的故事

傳說中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後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後羿的豐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裡去進讒言,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後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後羿打獵為生。

嫦娥又是怎樣奔月的呢?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後羿覺得對不起受他連累而謫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好讓他們夫妻二人在世間永遠和諧地生活下去。嫦娥卻過不慣清苦的生活,乘後羿不在家的時候,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

另一種說法是屈原(約前340年)《天問》的記載,說後羿後來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暖昧關系,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便離開後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

拓展資料:

1、嫦娥介紹

嫦娥,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天帝帝俊)的女兒、後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 據說嫦娥與後羿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間多有其傳說以及詩詞歌賦流傳。

在神話傳說中,嫦娥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廣寒宮之中。在東漢之前,無任何資料顯示嫦娥與羿是夫妻關系,直到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後羿之妻。 後來道教在其神話中,將嫦娥與月神太陰星君合並為一人,道教以月為陰之精,尊稱為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2、後羿介紹

後羿,本稱「羿」、「大羿」、「司羿」,五帝時期人物,帝堯的射師,嫦娥的丈夫。 羿在年僅五歲的時候被父母拋棄在深山,自幼在山林中成長。他善於射箭,後來成為射師,被帝堯封於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羿曾經幫助帝堯射下九日,匡扶黎民。人們尊稱他為「羿、大羿」。 (由於夏代有窮國君主後羿的名字里也有「羿」字,且也善射,所以後人容易將二人的事跡、稱呼混淆。)

㈦ 關於嫦娥、後羿的神話故事

關於嫦娥後羿的神話故事:

相傳,遠古時期,有一個名叫後羿的大英雄,在天下百姓被十日所困擾的時候。後羿獨自一人,登上昆侖山頂,彎弓蓄力,一口氣連著射下九個太陽,然後他又命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維持人們的正常生活。

後羿由於射日,拯救了天下黎民百姓,被天下萬民所景仰供奉,後羿也在天下廣收徒弟,教授他們箭術。後來他又娶了五帝之一天帝帝俊的女兒嫦娥,嫦娥當時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正宗的「白富美」,夫妻二人的生活也是非常的恩愛幸福。

後來,西王母在昆侖山給了後羿一顆長生不死葯,吃了長生不死葯就可以立刻飛升成仙。但是,後羿為了不和妻子分離,就沒有立即服用,將這顆葯交給自己的妻子嫦娥保管。這件事,被後羿的一個弟子知道了,這個弟子趁後羿出去打獵的時候,就逼迫嫦娥交出仙葯。嫦娥無奈只得吞下不死葯,飛升成仙。

後羿為了紀念自己的妻子,在每年八月十五這天,在後院擺上嫦娥最愛吃的糕點,遙祭嫦娥。後來這個習俗,就被父老鄉親效仿,逐漸的開始流傳開來,這也是中秋節的由來。

㈧ 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的全部故事內容

嫦娥奔月的故事內容:

傳聞後羿射殺九日降妖獸有功,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葯,服下後可列位仙班,後羿捨不得嫦娥自己在凡間,想與嫦娥共度餘生,便將仙葯交於妻子嫦娥保管。這事剛好被門徒蓬蒙看到心生歹念,便趁後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仙葯,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仙葯向天上飛去。

(8)關於嫦娥和後羿內容故事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嫦娥,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天帝帝俊)的女兒、後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

據說嫦娥與後羿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間多有其傳說以及詩詞歌賦流傳。

後來道教在其神話中,將嫦娥與月神太陰星君合並為一人,道教以月為陰之精,尊稱為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在《山海經》中還有另外一種記載:常羲又稱常儀,她與帝嚳(帝俊)生了十二個月亮,而且「常羲」字面意思就有生月亮的意思,表明帝嚳和常儀的女兒就是月亮之神嫦娥。嫦娥又有姮娥之稱,也就是說,常羲雖然發音與嫦娥類似,但是未必就是同一個人。

在遠古時代,無論男女,繼承先人名諱的人不佔少數,羿與後羿既然都可以是兩個人,把常羲與姮娥也分開來看的話,姮娥很有可能就是常羲所生的這十二個月亮。

帝嚳的兒子少皞(少昊)生了般,般發明了弓箭,而帝嚳的臣子羿則是以射箭聞名的,羿比般年長,與帝嚳平輩的後羿能夠精通於少昊的兒子發明的弓箭,射下九個太陽,那麼對於自己臣子的撫恤便是把女兒嫁給羿,這一點符合當時的狀況。所以,嫦娥是常儀與帝嚳的女兒。

㈨ 關於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的故事介紹如下:

傳說後羿在山中打獵的時候偶遇嫦娥,兩人一見傾心,便在月桂樹的見證下結為夫妻。後來,天上不知怎麼的出現了十個太陽,莊稼顆粒無收,草木被燒,民不聊生。於是,當時的皇帝堯命令後羿解決掉天上的九個太陽,只留下其中的一個提供日照。

後羿因為射日有功,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之葯,交給嫦娥保管。有個叫蒙的人聽說後,打算去偷葯,未遂,欲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直接將不死葯吞下,飛到天上。因為眷念後羿,所以嫦娥選擇了離人間最近的月亮,居住在廣寒宮內。

異地的相思之苦,讓後羿痛不欲生,仰望星空,發現月亮之上有個身影看起來很像嫦娥。後羿就讓人在院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眷戀著嫦娥。人們聽說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也因此而形成。

嫦娥奔月的傳說還在不斷延續,每年的中秋節,都能聽到長輩對小孩子們說起嫦娥奔月的傳說。我們時常將嫦娥奔月的傳說掛在心口,也是對嫦娥的形象給予一定的厚望。自古以來,人們對嫦娥更多的是抱有同情之心。

李商隱說:「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謫仙人李白有詩雲,「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更多漂泊的人,也在中秋團圓之際,把嫦娥當成一個可以訴說內心孤苦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