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秋節手抄報漫畫圖片
中秋節手抄報漫畫圖片
2. 初中中秋節的畫怎麼畫(素描、要圖)
中秋節,又稱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你知道中秋節板報如何畫嗎?快來看看吧!
方法/步驟
1
使用直尺或紙板畫出黑板的形狀。
3. 中秋節畫什麼最好
中秋節可以畫
操作方法
01
有個醒目的中秋節標題。製作手抄報,首先要有醒目的標題,有了醒目的標題,別人一看,就了解手抄報的主要內容了,關於中秋節,可以起的題目非常多,可以以團圓為主題,可以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也可以以關於月亮的古詩為主題。
02
畫上嫦娥。嫦娥本月的神話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以把神話故事按照自己的理解,寫一下,要寫得生動一些。
03
畫上月亮。月亮當然不可少,可以把月亮畫得生動一些,不要只是一個大圓月亮,那樣就會顯得有些突兀,可以在月亮旁邊畫彩雲,畫玉兔。
04
畫上一家人在一起的圖畫。中秋,對於我們來說。最大的意義在於一家團圓,因此一家人在一起團聚的場面有必要畫下來。
05
寫一下中秋節家裡是怎麼過的。可以介紹一下中秋節家人是怎麼度過的,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分享一下。
06
寫幾首關於中秋的古詩。關於中秋節的古詩,數不勝數,挑幾首比較有代表性的,寫在手抄報上,也可以只寫一首古詩並把古詩大意分析一下。
4. 動漫圖片 日本的中秋節
多加一個月亮,穿上和服。。。 自己想想
5. 中秋節手抄報圖片,中秋卡通圖片
艘艘:設計雲,這網站有你想要的
6. 求二次元中秋賀圖。。我知道不好找。。帶有圓月亮的動漫圖片也可以。。不要那種太卡通的。。另外祝知道網
7. 有沒有人有卡通精靈的圖片最好有翅膀的,可愛一點的
O(∩_∩)O
8. 圖片漫畫是不是關於中秋
是的,底座就是一個月餅,兩個娃娃頭上還有兔子耳朵,就是月兔。懷中也抱著兔子,頭上還有月餅和堅果。最主要,娃娃的身上掛著飄帶,那是嫦娥的標配。
9. 中秋習俗卡通
中秋節,又稱拜月節。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對象。中秋節起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這天在夏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夏歷(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習俗
走月
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遊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見顧祿《清嘉錄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見玉魷生《海陬冶遊錄》)。所謂走三橋者,明顯度厄之味在。
祭月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至今,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願。祭月作為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至今,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為現代人渴望團聚、寄託對生活美好願望的主要形態。
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文字記載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追月
追月也是中秋一習俗,所謂「追月」,即是過了農歷八月十五,興猶未盡,於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約親朋好友,繼續賞月,名為「追月」。據清人陳子厚《嶺南雜事鈔》序雲:「粵中好事者,於八月十六夜,集親朋治酒餚賞月,謂之追月。」
乞月照月
舊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便於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相傳中秋之夜,靜沐月光,可使婦女懷孕。在一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貴子,謂之「照月」。
觀潮
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