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種植物叫什麼
這明明是文竹。又稱雲片松、刺天冬、雲竹、山草、雞絨芝。攀援植物,高可達3-6米。根稍肉質,細長。莖的分枝極多,分枝近平滑。葉狀枝通常每10-13枚成簇,剛毛狀,略具三稜,長4-5毫米;鱗片狀葉基部稍具刺狀距或距不明顯。
上圖對比
2. 文竹和豬耳朵草一樣嗎
文竹又稱雲片松、刺天冬、雲竹,為多年生常綠藤本觀葉植物,著名的觀賞植物。為百合科天門冬屬植物文竹(Asparagus plumosus Baker),以根入葯,有治療急性氣管炎和止咳作用,具有潤肺功能。以盆栽觀葉為主,又為重要切葉材料。
3. 文竹圖片啥樣
文竹並不是竹子,是一種攀緣植物
4. 文竹是什麼它的花和果是怎樣的呢(花和果.文竹要圖片).
文竹是百合科天門冬屬的植物,從品種上看分為:矮文竹、大文竹和細葉文竹。文竹,顧名思義,它具文雅高貴的氣質。這位高雅的淑女老家在遙遠的南非。別看它斯文小巧,綽號別名可真不少:雲片松、刺天冬、蘆筍水草……也許還有許多鍾愛者對它的匿稱。它的莖桿具有攀緣性,色澤周年碧綠,遠遠望去,層層綠葉,似松非松,卻有松之秀挺;似竹非竹,卻有竹之清雅。它那穩重大方而又自然俊秀的外形給你以發人幽思的感覺。
人們常誤認為文竹是觀葉植物。從科學角度分析,文竹應屬觀莖植物。我們看到的所謂的葉實際上是它的葉狀枝,這些葉狀枝水平伸展著,猶如絨絨的羽毛,又似參差的鋸齒。嫩綠清新,狀似浮雲,乍一看,還以為枝桿伸上了天空,被翠雲所環繞。
竹子一般很少開花,所以有些人認為文竹也不開花。其實,只要培養得妥當、科學,年紀較大的文竹照樣也能年年綻放花朵。雖然那白綠色的扣子大小的花朵沒有月季那樣燦爛的笑臉,沒有茉莉那樣四溢的芳香,但花後結出的清翠欲滴、宛若翡翠般黑亮的漿果,卻是新生命的搖籃。
竹子一般很少開花,所以有些人認為文竹也不開花。其實,只要培養得妥當、科學,年紀較大的文竹照樣也能年年綻放花朵。雖然那白綠色的扣子大小的花朵沒有月季那樣燦爛的笑臉,沒有茉莉那樣四溢的芳香,但花後結出的清翠欲滴、宛若翡翠般黑亮的漿果,卻是新生命的搖籃。
5. 請問文竹要怎麼養
文竹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常綠蔓性草本花卉,原產非洲南部。文竹是優良的盆栽觀葉花卉,也是優良的切葉花卉,常用於製作花籃、花束、胸花、插花等。
文竹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半陰的環境。怕強光直射,夏季強烈日照會使枝葉發黃。不耐寒,又怕熱,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夏季溫度超過30℃以上,會使枝葉變黃。北方寒冷地區10月上旬移入室內,冬季越冬溫度為10℃,低於10℃以下會受冷害。不耐旱,生長期間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文竹對盆土要求較嚴格,要求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一般用腐葉土、河沙和腐熟的有機肥料配製。澆水應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不幹不澆,澆要澆透。即在盆土表面出現乾燥時澆水,澆水要澆至盆底出水;不能澆「半截水」,即澆水量只濕潤表土,下面土壤乾燥,造成底部根系吸收不到水分,這樣枝葉也會枯黃。天氣乾燥或炎熱時,除需保持盆土濕潤狀態外,還需經常向植株周圍地面灑水和用清水噴洗枝葉,以增加空氣濕度。冬季要控制澆水,減少澆水次數,每5~7天用與室溫接近的清水噴洗枝葉一次,以保持植株嫩綠清新。文竹是喜陰花卉,在散射光條件下生長良好。早春和秋季陽光不強烈,放置在室內陽光充足處有利於生長;冬季應放置向陽處;入夏後,可移置到室外不受陽光直曬的陰涼處或室內具有明亮散射光處。
文竹較喜肥。為了使植株生長健壯,一般春、秋季可每隔15~20天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有機液肥,也可追施氮、磷、鉀化肥,用0.1%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追施;在高溫的夏季和越冬期間停止施肥。但在生長期間也應控制施肥,以免徒長和抽生長蔓,破壞株形,影響觀賞效果。欲使植株低矮,需少追施液肥,尤其是少追施氮肥。
文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文竹養殖的注意事項
(1)如發現文竹新生枝發黃時,則應追腐熟的20倍液肥或1000倍尿素溶液1-2次,並適當增加早晚光照。
(2)文竹性喜溫暖,愛濕潤,耐半陰,不耐寒。江南地區不能露地越冬。盆栽文竹夏秋季需放在不直接受烈日曝曬的半蔭處,冬季需置於室內朝南向陽避風處。
(3)盆栽文竹尤需栽培在疏鬆、排水良好、含有腐殖質的砂質土壤中。培養文竹最好選用排水造氣性能好的泥瓦盆,往的下層應排放租砂、石子作為排水層。
(4)盆栽文竹栽培管理中最關鍵的問題是施肥和澆水,忌淋雨和陽光直射,不然易造成文竹梢焦枝枯,植株顏色變黃。在生長期不要施濃肥,視苗生長情況適當施以稀薄的淡肥以控制養分,不使植株過分徒長,保持株型優美。一般來說,每隔7~10天施一次充分發酵腐熟的液體餅肥水(豆餅或菜餅),濃度以三成肥、七成水為宜。如植株長勢旺盛,長出蔓枝時,可立支架或適當進行修剪整形。
(5)文竹雖喜濕潤,但忌澆水過多,水澆多了,盆內的積水一時排不出去,根容易腐爛,甚至造成植株死亡。水少了,盆上乾燥也會引起黃葉或焦梢。因此,每當見土表發白時需澆透水。掌握的標準是水澆透後,;水能迅速從盆底排出。最好高溫生長季節稍偏濕,低溫休眠季偏干。夏季高溫天氣宜在葉面噴霧,冬季可用與室溫相近的水嗩洗葉片,以保持葉面清潔,富有生氣。
6. 文竹以及圖片
文竹是這個樣子的
文竹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盆土
土壤透氣性比較好、排水性比較強且富含腐殖質的壤土,在室內養護最好是一年換一次盆,去掉一部分舊土,更換新土。
二、溫度
最低溫度要保持10℃以上,5℃以下就會出現明顯的凍害,表現為葉片發黃、脫落。夏季高溫32℃以上也會出現休眠現象。
三、光線
文竹喜歡光線明亮,但是不能被太陽直射,因此要放在明亮且有散射光的位置。
四、澆水
文竹對水分要求一般要保持盆土微微濕潤,澆水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否則會出現黃葉、落葉、落針的現象。
五、施肥
文竹生長期間對肥料要求不是太高,春季秋季追施兩次夫沃施水溶肥就行,不需要施肥太多、太頻繁。
六、搭支架
文竹是一種藤本性植物,隨著植株生長、時間增加,要注意搭支架,讓它攀附,否則會株形紊亂。
七、注意事項
1、防止日照過強,在陽光的直射下,葉片會黃化、脫落,甚至會出現枯萎的現象。
2、在養護中喜歡濕潤,但忌積水,同時不耐乾旱。除了考慮盆土中的含水量,還要考慮空氣濕度的大小,空氣要足夠濕潤。
7. 這是什麼花
文竹,又稱雲片松、刺天冬、雲竹,拉丁文名:Asparagus setaceus,攀援植物,高可達幾米。文竹根部稍肉質,莖柔軟叢生,細長。莖的分枝極多,近平滑。葉狀枝,剛毛狀,略具三棱;鱗片狀葉基部稍具刺狀距或距不明顯。花白色,有短梗,花期9~10月。漿果熟時呈現紫黑色,有1~3顆種子。果期冬季至翌年春季。
原產於南非,分布於中國中部、西北、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其性喜溫暖濕潤和半陰通風的環境,冬季不耐嚴寒,不耐乾旱,夏季忌陽光直射。
文竹是具有極高的觀賞植物,可放置客廳、書房,凈化空氣的同時也增添了書香氣息。以根入葯,可治急性氣管炎,具有潤肺止咳的功能。
中文學名:文竹
拉丁學名:Asparagus setaceus
別稱:雲片竹、山草、雞絨芝
二名法:Asparagus setaceu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s)
綱:單子葉植物(Monocotyledons)
目:天門冬目(Asparagales)
科:天門冬科(Asparagaceae)
族:天門冬族(Asparageae)
屬:天門冬屬(Asparagus L)
種:文竹
分布區域:中國中部、西北、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文竹種類:細葉文竹、矮文竹、大文竹
英文名:Asparagus fern
拼音:wén zhú
分享
植物形態
本段內容由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提供並參與編輯
植物形態
本段內容由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提供並參與編輯
形態特徵
文竹是攀援植物,高可達幾米。文竹根部稍肉質,莖柔軟叢生,細長。莖的分枝極多,近平滑。葉狀枝通常每10~13枚成簇,剛毛狀,略具三棱,長4~5毫米;鱗片狀葉基部稍具刺狀距或距不明顯。花通常每1~3(~4)朵腋生,白色,有短梗;花被片長約7毫米。花期9~10月。漿果直徑約6~7毫米,熟時紫黑色,有1~3顆種子。果期為冬季至翌年春季。
生長環境
文竹性喜溫暖濕潤和半陰通風的環境,冬季不耐嚴寒,不耐乾旱,不能澆太多水,根會腐爛,夏季忌陽光直射。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好。室溫保持在12-18℃之間為宜,超過20℃時要通風散熱,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生於山野,亦栽培於庭園。
分布范圍
原產於南非,分布於中國中部、西北、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繁殖方法
3~5年的文竹植株生長較茂密,可進行分株繁殖。分株選在春季換盆時進行,用利刀順勢將叢生的莖和根分成2~3叢,使每叢含有3~5枝芽,然後分別種植上盆。分株時盡量少傷根系,分栽後澆透水,放到半陰處,注意保濕和遮陰。以後澆水要控制適當,否則容易引起黃葉。
8. 文竹外形
文竹是「文雅之竹」的意思。其實它不是竹,只因其葉片輕 柔,常年翠綠,枝幹有節似竹,且姿態文雅瀟灑,故名文竹。它 葉片纖細秀麗,密生如羽毛狀,翠雲層層,株形優雅,獨具風韻, 深受人們的喜愛,是著名的室內觀葉花卉。文竹的最佳觀賞樹齡 是1-3年生,此期間的植株枝葉繁茂,姿態完好。但即使只生長 數月的小植株,其數片錯落生長的枝葉,亦可形成一組十分理想的構圖,形態亦十分優美。
生態特徵
文竹根部稍肉質,莖柔軟叢生,伸長的莖呈攀援狀;平常見 到綠色的葉其實不是真正的葉,而是葉狀枝,真正的葉退化成鱗 片狀,談褐色,著生於葉狀枝的基部;葉狀枝纖細而叢生,呈三 角形水平展開羽毛狀;葉狀枝每片有6-13枚小枝,小枝長3-6 毫米,綠色。主莖上的鱗片多呈刺狀。花小,兩性,白綠色。l一3朵著生短柄上,花期春季。漿果球形,成熟後紫黑色,有種子1-3 粒。
更多請參考http://ke..com/view/18588.htm
9. 這種植物叫什麼
文竹
文竹又稱雲片松、刺天冬、雲竹,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 常綠藤本觀葉植物,著名的觀賞植物。為百合科天門冬屬植物文竹(APargus plumosus Baker),以根入葯,有治療急性氣管炎和止咳作用,具有潤肺功能。以盆栽觀葉為主,又為重要切葉材料。
文竹盆栽常用腐葉土1份、園土2份和河沙1份混合作為基 質,種植時加少量腐熟畜糞作基肥,其栽培管理中最關鍵的是澆 水問題。如澆水過多,容易引起根部腐爛,葉黃脫落;如澆水過 少,盆土太干,則容易導致葉尖發黃,葉片脫落。所以,平時要 適當掌握澆水量,做到不幹不澆、澆則即透,經常保持盆土濕潤。 炎熱天氣除盆土澆水外,還須經常向葉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 入冬後可適當減少澆水量。在生長期,每月迫施稀薄液肥1-2次, 忌施濃肥,否則會引起枝葉發黃。當植株定型後可減少施肥量,以 免徒長而影響株形美觀,並注意適量修剪整形。它適於在半陰、通 風環境下生長,要注意適當遮陰,尤其夏秋季要避免烈日直射,以 免葉片枯黃。在室內栽培置於有一定漫射光處較佳。
文竹是「文雅之竹」的意思。其實它不是竹,只因其葉片輕 柔,常年翠綠,枝幹有節似竹,且姿態文雅瀟灑,故名文竹。它 葉片纖細秀麗,密生如羽毛狀,翠雲層層,株形優雅,獨具風韻, 深受人們的喜愛,是著名的室內觀葉花卉。文竹的最佳觀賞樹齡 是1-3年生,此期間的植株枝葉繁茂,姿態完好。但即使只生長 數月的小植株,其數片錯落生長的枝葉,亦可形成一組十分理想 的構圖,形態亦十分優美。文竹可配以精緻小型盆缽,置於茶幾 書桌,或與山石相配而製作盆景。
文竹管理的關鍵是澆水。澆水過勤過多,枝葉容易發黃,生長不良,易引起爛根。澆水量應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和季節來調節。冬、春、秋三季,澆水要適當控制,一般是盆土表面見干再澆,如果感到水量難於掌握,也可以採取大小水交替進行。即經3~5次小水後,澆1次透水,使盆土上下保持濕潤而含水不多。夏季早晚都應澆水,水量稍大些也無妨礙。
盆土宜見幹才澆水。在生長期間要充分灌水,但不可澆水過多,否則容易爛根,應掌握以水分很快滲入土中而土面不積水為度。秋末後應減少澆水。在生長期間,每隔20天可追施一次有機肥料,如腐熟的餅肥水。冬季應置於室內比較暖和的地方。
文竹雖不十分喜肥,但盆栽時,尤其是准備留種的植株,應補充較多的養料。文竹的施肥,宜薄肥勤施,忌用濃肥。生長季節一般每15~20天施腐熟的有機液肥~次。文竹喜微酸性土。所以可結合施肥,適當施一些礬肥水,以改善土壤酸鹼度。
文竹應於室內越冬,冬季室溫應保持10C左右為好,並給予充足的光照,來年4月以後即可移至室外養護。
地栽文竹,枝葉繁茂,新蔓生長迅速,必須及時搭架,以利通風透光。對枯枝老蔓適當修剪,促使萌發新蔓。開花前增施一次骨粉或過磷酸鈣,以提高結實率。
作為切枝用文竹,在採收時選擇長度達到上市要求的枝條壓根剪取,每20枝一束包紮上市,一般冬季價格高於夏秋季價格20%以上。
文竹有兩種培養形式。一種是將一年生幼苗栽人微型花盆或很淺的盤形盆景盆中,然後陳設在案頭和花幾上觀賞,這種栽培形式應保持小巧的株形。因此用盆要小,上土要少,也不要追肥,可在兩年內保持株型不變。從第三年開始,從根際上開始抽生蔓狀枝條,一般要抽出60厘米以上才能展葉,這樣的植株應改用另一種栽培形式。將原株脫盆後,先上入較大的泥瓦盆,然後在盆內插入梯形或簡形支架,將枝蔓均勻地引到支架上。這樣的植株開始進入開花結果階段。
抽生枝蔓以後,後生枝蔓一年比一年長,在花場內多把它們栽在溫室的地栽池內,同時搭設小型棚架,用來生產種子。家養文竹則沒有地栽條件,也不可能在花盆上架設高大的支架或拍子,於是枝蔓越來越擁擠不堪,衰老的黃葉夾在裡面,無法下手修剪,這就需要更新。
更新老株時首先要把株叢的上半部分全部剪掉,不然支架拆不下來。待支架拆除後,再從基部疏剪掉一部分過密的枝條,然後把留下的枝條自盆面向上30厘米左右處短截,中央的枝條留高些,四周的枝蔓留低些。如果在春季更新,到了夏季就能在留枝的中上部位長出一層雪片狀葉叢,翠綠而茂密,並且層次分明,構成傘形,相當好看。來年才從盆士中向上抽生新的枝蔓,當新的枝蔓長長並展葉後,先把原來的老枝全部剪掉,再插設支架或拍子,任其攀緣,又能開花結實,使植株得到更新。
一是防止日光過強,宜放在半蔭處。文竹雖然喜溫暖,但在強光下,葉梢突易枯萎。
二是防止澆水過多或太少。文竹雖喜濕潤,但忌過濕。如果盆土過濕,排水不暢,會使根部漚爛。澆水太少或不澆水,會因文竹蒸發大、吸收小,造成葉焦梢脫。
三是防止有害氣體的污染。文竹喜愛清潔和空氣流通的環境,如果受煙塵、煤氣、農葯等有害氣體的刺激,葉子便會發黃、卷縮以至枯死。
文竹是一種多年生蔓性常駐綠草本花卉,有些地方稱其為雲竹、松山草和雲竹山草。文竹雖然具有多年常綠的特性,但如果養護不當,常會出現枝葉發黃的症狀,影響觀賞效果。
為什麼文竹葉會產生發黃的症狀呢?根據筆者養護文竹的實踐,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一是文竹長時間置放在火附近,不但整枝羽葉發黃脫落,而且莖稈也會乾枯。二是文竹置放與電視相鄰,葉尖會逐步乾枯。三是在強光下暴曬過長時間,植株先是滯長,後是葉片黃落。四是忽視澆水,或者只澆表層盆土,根系未吸足水分,莖葉慢慢轉黃。五是澆水過量,致使根系潰爛,繼而莖葉枯萎。六是施肥不當,濃度過大或者施用了尚未腐熟的肥料易出現燒苗機時乾枯,長期不追肥,也會脫肥發黃。七是長期置放於蔭蔽的環境之中,植株長勢纖弱進而轉黃。八是遭受凍害,引發枝葉枯黃。
為了使文竹保持清新、秀美的姿態,在防莖葉發黃的措施上,主要應抓好以下護養:
一、調控肥水。文竹生長期間施肥不必過勤,一般只宜春秋追肥,每隔10天至15天施一次稀薄的腐熟糞尿或低濃度的復合肥溶液,或施淘米水、豆汁水。夏季高溫、冬季低溫不宜施肥。施肥應掌握不過量,不過時。澆水應是不幹不澆,干時一次澆透,盆面不留漬水。對葉面塵土要定期噴水除塵。
二、恰當置放。文竹喜歡半陰半陽稍帶濕潤的環境。一要避免暴曬,但能見陽光的地方;二要能感受空氣流通;三要遠離火爐屯電視機;四要保溫,歸低室溫不能低於5℃。若室溫在0℃至4℃時,要用塑料罩禦寒。
三、及時整形。文竹易於叢生,一是要結合換盆添土時修剪老殘須根,疏理多餘的莖葉,避免養分過度消耗,起到養根護葉的作用;二是剪除局部發黃葉片;三是對莖葉同時枯黃的要一起剪除。
(1) 光照過強 陽光直射,易導致葉片發黃。
(2) 澆水不當 文竹喜濕潤但怕澇,應以透氣透水的沙質土壤培殖。
(3) 施肥不足 文竹不喜肥,肥多易抽條,但如長期不施肥,也會造成養分不足。應每半月澆一次極稀的腐熟肥,並注意施肥後及時澆水、松。
(4) 施肥不當 如施用了生肥或施肥過濃,會使葉片發把脫落。此時應及時用水沖洗盆土稀釋,或立即換土挽救。
(5) 冬管不善 冬季應置於室內向陽處,室溫保持在8-12度范圍內。長期背陰,室溫低於8度以下,會導致葉片變黃。
(6)煙塵污染 文竹最怕煙塵和有害氣體,養護應放於空氣流通處,以避免污染。還應多向葉面噴水,沖洗塵灰。
性味:苦,寒.
功效主治:涼血解毒,利尿通淋.
用法用量:內服:文竹5-8錢,水煎加冰糖服.
葯材鑒定:性狀鑒別 根細長,稍肉質,長15-24cm,直徑3-4mm。表面黃白色,有深淺不等的皺紋,並有纖細支根。質較柔韌,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氣微香,味苦微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