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秋賞月看圖說話寫話訓練,八月十五,吃月餅,媽媽,賞月,星星,告訴,樣子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佳節,晚上我要把月亮看的仔仔細細,「日」久見「月」心。可是我媽媽說今天雲很多,根本沒有月亮。但我堅持一定要看到月亮。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有偏偏下了場大雨,我的心頓時冷落下來,我只好在哥哥家玩了很久。我想時候不早了,該回家了,誰知道外面還下傾盆大雨,我只能靠邊走。進家門之後我洗了個澡,不知不覺,雨停了。
上了樓之後,我蹲在紗門前看月亮,月亮升出來了。她好象是一名光榮的女戰士。因為四周全是烏雲,彷彿隨時要沖上來殺了月亮,突然,一片烏雲「沖」了上來,月亮勇敢地與烏雲作戰,但寡不敵眾,不一會兒,月亮消失在雲霧中,我希望月亮能東山再起,把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烏雲給打敗。終於月亮出來了,又站在搞出准備繼續「作戰」,一片烏雲又沖上來,還好這次弱了點,月亮還是有一些光芒穿透了這一片烏雲,誰知,這一片過去了另一片又沖上來了,月亮招架不住了,終於消失在烏雲當中。
這次中秋節,我看到了月亮這么明亮,這么圓,但是我們家離月亮太遠了,所以我們看到的月亮像一個餅干。
Ⅱ 中秋節的由來,以及歷史故事。以及關於惡搞中秋節的故事,圖片,笑話等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
中秋節的歷史故事:
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在我國便傳說這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砍桂的神話,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的砍下去 。
Ⅲ 求中秋節的短語或詩,或簡訊,搞笑的笑話,圖片,等等。你給的越多分就越多。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 (唐)李朴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彩雲追月/中秋》 (當代) 劉周 花在此時落,月在此時圓 人間天上,歌起舞飛旋 鳳鳥還巢,更無狼煙 寂寞了美嬋娟。 波涌萬種纏綿,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雲將月蔽,心想太平萬萬年 我有霓裳風吹動,水起漣漪歌撫平 雲藏潛龍,月隱寒宮 雲須染彩,月灑光暈 彩雲追月,雲掩秋空 月沾涼意,雲載清風 才現歡欣,又惹愁生 此憂誰解?誰是知音? 且飲此杯,共語昇平 良辰易逝何如夢 。 ——根據《彩雲追月》樂曲填詞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全唐詩》)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宋詩鈔》)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宋詩鈔》)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壺接勝游,今年喜不負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 《一剪梅》(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huán)還寢夢佳期。 《中秋抒懷》 喜迎中秋慶團圓,歡樂笑語萬里傳。 桂枝明月祝福賀,音好花開成佳緣。 《我的思念是圓的》 (現代)艾青 我的思念是圓的/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圓的/無論山多高、海多寬 天涯海角都能看見它/在這樣的夜晚 會想起什麼? 我的思念是圓的/西瓜、蘋果都是圓的 團聚的人家是歡樂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親人的人/望著空中的明月 誰能把月餅咽下? 月賦 謝庄-月賦 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綠苔生閣,芳塵凝榭。悄焉疚懷,不怡中夜。乃清蘭路,肅桂苑;騰吹寒山,弭蓋秋阪。臨浚壑而怨遙,登崇岫而傷遠。於時斜漢左界,北陸南躔;白露曖空,素月流天,沉吟齊章,殷勤陳篇。抽豪進牘,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稱曰:臣東鄙幽介,長自丘樊,昧道懵學,孤奉明恩。 臣聞沉潛既義,高明既經,日以陽德,月以陰靈。擅扶光於東沼,嗣若英於西冥。引玄兔於帝台,集素娥於後庭。朒朓警闕,朏魄示沖。順辰通燭,從星澤風。增華台室,揚采軒宮。委照而吳業昌,淪精而漢道融。 若夫氣霽地表,雲斂天末,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菊散芳於山椒,雁流哀於江瀨;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列宿掩縟,長河韜映;柔祗雪凝,圓靈水鏡;連觀霜縞,周除冰凈。君王乃厭晨歡,樂宵宴;收妙舞,馳清縣;去燭房,即月殿;芳酒登,鳴琴薦。 若乃涼夜自凄,風篁成韻,親懿莫從,羈孤遞進。聆皋禽之夕聞,聽朔管之秋引。於是弦桐練響,音容選和。徘徊房露,惆悵陽阿,聲林虛籟,淪池滅波。情紆軫其何托?訴皓月而長歌。歌曰: 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歌響未終,余景就畢;滿堂變容,回徨如失。又稱歌曰: 月既沒兮露欲晞,歲方晏兮無與歸; 佳期可以還,微霜沾人衣! 陳王曰:「善。」乃命執事,獻壽羞璧。敬佩玉音,復之無懌。 南朝謝庄所作,與宋玉《風賦》、謝惠連《雪賦》並稱。
Ⅳ 關於中秋節的圖片和音樂有哪些
圖片:
音樂:
1、《但願人長久》—— 王菲
2、《明月千里寄相思《彎彎的月亮》呂方
》——蔡琴
3、《月亮代表我的心》——齊秦
4、《彎彎的月亮》——劉歡
5、《月亮船》——楊鈺瑩
6、《半個月亮爬上來》——張傑
7、《水調歌頭》——王菲
8、《月亮代表誰的心》——陶喆
9、《月圓時節》——宋祖英
10、《彎彎的月亮》——呂方
Ⅳ 中秋送朋友的搞笑圖片
Ⅵ 中秋節一家人賞月怎麼畫
如下:
簡介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Ⅶ 中秋賞月不見月打油詩
中華傳統中秋節,
秋夜覓月思念疊。
節日何愁苦思量,
陰雨稀鬆暗怨樣。
雨後盼晴出七彩,
看過知暖入八載。
不吃煙火食月餅,
到知節禮曉團圓。
月亮月亮何吉相,
亮件奔月神氣樣。
(7)中秋賞月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打油詩興起原由
打油詩,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於平仄韻律,要求的文學知識和格律不高,便於普通人口耳相傳。同時是由於社會的動盪不安,人們對現實的批判,對社會的認識以及面對生活所表達的一種形式。打油詩,創造起來較易,便於廣大人民群眾接受,便於記憶等。打油詩流傳開來。
歷史由來:
打油詩最早起源於唐代民間,以後瓜瓞綿綿,不斷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
唐人張打油不過是一般的讀書人,有人說他是個農民,總之是個無名小卒。但他的《詠雪》「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
此詩描寫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寫,由顏色而及神態。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遣詞用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用語俚俗,本色拙樸,風致別然。格調詼諧幽默,輕松悅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打油詩
Ⅷ 找一些有趣,搞笑的高清圖片,我有急用!
http://www.yycaf.net/bbs/thread-11400-1-1.html
http://bbs.hdchina.org/viewthread.php?tid=988
http://bbs.voc.com.cn/topic-2006584-1-1.html
Ⅸ 中秋節搞笑祝福語,或者是字元畫
青蛙的四大願望:莊稼地里沒蛇泡,天鵝在我懷里抱,參加奧運三級跳,中秋節里看簡訊。
用我的真心做陷,用我的祝福做面,裹住美滿與甜蜜,在這美麗的中秋佳節,送上我為您特製的月餅,願您品出我的真情意。
中秋佳節到,祝福不遲到,祝您:月圓,人圓,事事圓;好花,好景,好事連。
舉頭仰望《十五的月亮》,讓《白月光》溫柔地灑在你身上,想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輕輕哼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你聽得到嗎?
你的皮膚有些油膩,可你的體味我無法抗拒,我的芳唇在你身上遊走,用我原始的慾望徹底將你「吞食」,抿抿嘴說:「這塊月餅真好吃。」
月圓家圓錢包圓人別圓!心順情順工作順天天順!祝中秋快樂,萬事如意,合家團圓美滿!有空請我吃飯哦!
在人月兩團圓,普天同慶的日子願你:舉頭見帥哥!低頭摟美女,隨心所遇!花好月圓情更「圓」!
友情是香噴噴的肉包子,火辣辣的燒鍋子,熱騰騰的涮火鍋,圓溜溜的大月餅,又饞了吧,中秋節哥兒幾個喝一盅吧。
月十五,天下太平;月到中秋,全家拜月;寶塔燈,照照天地;花下藕,藕絲連連;紅石榴,榴開見子;團圓餅,有情人團團圓圓,祝中秋快樂
八月十五中秋節,動物森林也瘋狂;獅子吼來百鳥叫,狗熊大象瞎胡鬧,一起來把節日鬧;只有小豬靜悄悄,打開手機看簡訊:豬你中秋節快樂!
八月十五將至送你一隻月餅,含量:100%關愛,配料:甜蜜+快樂+開心+寬容+忠誠=幸福;保質期:一輩子保存方法:珍惜。
流星劃過天際,我錯過了許願;浪花拍上岩石,我錯過了祝福;故事講了一遍,我錯過了聆聽;人生只有一回,我沒有錯你!今晚邀你共同賞月!
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人,雖然我很是想你,但我不會寂寞,因為我與你在分享同一輪明月。
心到,想到,得到,看到,聞到,吃到,福到,運到,財到,中秋節還沒到,但願我的祝福第一個到。提前祝你中秋節快樂!天天好心情!
中秋將至,奉上一個月餅,配料:五克快樂棗,一把關心米,三錢友情水,用幽默扎捆,用手機送達;保質期:農歷八月十五前。
又是一年落葉黃,一層秋雨一層涼。整日工作挺辛苦,天涼別忘加衣裳。保重身體多餐飯,珍惜友情常想想。中秋快樂,合家團圓!
月很圓,花更香,保重身體要健康;魚在游,鳥在叫,願你天天哈哈笑;手中書,杯中酒,祝你好運天天有!歡樂多,憂愁少,預祝中秋節快樂!
秋意撩人,願在初秋的夜晚你我享,皓月當空,思意正濃!祝中秋快樂,記得留塊月餅給我哦!
又是一年月圓夜,月下為你許三願:一願美夢好似月兒圓,二願日子更比月餅甜,三願美貌猶如月中仙。:)
月亮是詩,星空是畫,願所有的幸福伴隨你,問候是春,關心是夏,願所有的朋友真心待你,溫柔是秋,浪漫是冬,願所有快樂跟隨你。祝中秋節快樂
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靜靜地懸著。我楞楞地看著它,彷彿它是一面明鏡,你我在互相注視,互致綿綿思意和祝福:心上人中秋快樂!
我將你的手機號碼告訴了一個陌生人,他叫月老,他會在中秋月圓夜要幫我告訴你;我心思你,我心念你,我心祝你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