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誰能幫我找一下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動漫圖片
http://image..com/i?z=0&cl=2&ct=201326592&sn=&lm=-1&cm=1&sc=0&bu=lUVzR--0UEKftFSU&rn=21&tn=image&word=%B4%BA%BD%DA&pn=20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6%D0%C7%EF%BD%DA&z=0
http://image..com/i?z=0&cl=2&ct=201326592&sn=&lm=-1&cm=1&sc=0&bu=lUVzR--0UEKftFSU&rn=21&tn=image&word=%B6%CB%CE%E7%BD%DA&pn=100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6%D8%D1%F4%BD%DA&z=0
② 關於國慶節的手抄報內容
國慶節手抄報內容:
中國國慶節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又稱十一、國慶節、國慶日、中國國慶節、國慶黃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國慶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4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2009年國慶60周年的三次。
國慶節由來:
國慶節意義:
國家象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功能體現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
基本特徵
顯示國家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慶祝國慶簡短詩歌:
1、《國慶》
舉國上下慶國慶,
遙想當年戰鼓驚。
全國人民齊祝興,
皆出兒女愛國心。
2、《國慶有感》
紅旗隨風舞翩翩,
燈光溢彩映亮天。
舉國同慶數十載,
千家萬戶齊開顏。
3、《慶祝國慶》
禮炮聲聲震天下,
五星紅旗似彩霞。
光輝歷程世矚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開放揚起帆,
祖國躍上千里馬。
今日再展戰洪圖,
燦爛前景世人誇。
視如今,
風雨過後更神氣。
③ 萬聖節的意義和由來
一、聖節的來源
萬聖節原本其實是贊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月節是贊美春天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贊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托生為畜類的懲罰。
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驚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么開始的。
二、萬聖節的意義
贊美秋天,祭祀亡魂,祈福平安
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並且有著自己獨特的意義,在萬聖節的時候人們會和其它人討要糖果。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
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④ 各屆奧運會吉祥物有哪些(文字加圖片)
夏季奧運會:
⑤ 漢族的風俗習慣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布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姓氏及名字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志,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姓氏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以官職為姓,如司馬、上官、侯、帥、尉等;
②以職業和技藝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倉庫的姓「倉」,做買賣的姓「賈」;
③以祖先的名字、爵位為姓,如孟孫、叔孫、王孫、公孫等;
④以封國、封地為姓,如齊、魯、吳、楚等;
⑤以原始崇拜物為姓,如馬、牛、羊、龍等;
⑥以居住地方的特徵為姓,如東郭、西門、楊、柳,李等;
⑦以數字為姓,如伍、陸、萬等。
此外還有些復姓如長孫、賀蘭、呼延,則是由少數民族語音譯而成。
宋朝人編寫的《百家姓》內收入單姓共408個,復姓共76個。近代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已收入單復姓共4129個。常用姓氏不過200個左右,最常見的單姓只有100個,而以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伍、郭、馬為姓的人已佔全國人口一半以上。
⑥ "元宵節"有哪些民俗活動
元宵節好歹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怎麼能夠沒有活動呢,它沉澱了那麼久的時間,演化出來在每個地方的習俗也很不一樣。但是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啥節日似乎一頓飯就能解決,還是懷念小時候那些有趣好玩的活動呢。
3、偷菜
你以為是QQ空間的那種偷菜那麼簡單,那麼隨意的嗎?當然不是!這是流行於貴州省黃平苗族一帶,在元宵節這一天,在家中的妹子們便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但是不能偷自己家和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萊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所偷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意思意思一下就可以了。偷菜不怕被發現,被偷的人家並不責怪(畢竟這是一種寓意,那天估計就算看到也會裝作沒看到噠)。大家把愉來的白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說是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簡而言之就是頂著拱白菜的名頭,為脫單找理由。
元宵節過的也是一種氛圍,那些形式、活動都是為了過節能夠更加熱鬧,珍稀希望今年的元宵節能夠讓我眼前一亮的燈多一些,好玩的也多一些~
⑦ 該如何讓孩子了解我國各個節日的來源或習俗你是怎麼做的
端午節「扒龍舟」,「吃粽子」是廣州人主要的節日傳統。通常在端午節前一個月各個賽龍舟的隊伍就會每天在珠江上練習,端午節前一周更是敲鑼打鼓模擬正式比賽去綵排。賽龍舟當天,兩岸都是站滿觀賽的群眾。大人和小孩都會一起為比賽的隊伍加油吶喊,十分歡樂。
⑧ 中國傳統節日卡通圖片
秦時明月的新年賀圖啊
⑨ 傳統節日賀卡怎麼做
嗯,你有心意的話呢,你可以自己做一些傳統的賀卡,比如說是過各種節日端午呀,或者是中秋節,你可以畫一些嗯粽子呀或者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