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卡通琵琶古箏合奏圖片
擴展閱讀
ps紅線畫不到圖片里 2025-09-16 05:39:28
男人在背後圖片 2025-09-16 05:22:27
夏威夷旅遊圖片大全 2025-09-16 05:19:35

卡通琵琶古箏合奏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14 03:02:10

Ⅰ 琵琶和古箏的聲音怎麼區別呢

1、音色不一

琵琶:音色清脆,而且音相對較高。

古箏:音色相對深沉含蓄,低音厚實,高音清脆悅耳。

2、演奏技巧不一

琵琶:演奏技巧上輪指手法用的較多,通在樂曲中音符比較密集。

古箏:演奏技巧上樂曲節奏較慢,密集型音符表現清脆。

(1)卡通琵琶古箏合奏圖片擴展閱讀:

相關介紹:

1、琵琶,音色由六個相、二十五個品構成了音域寬廣的十二平均律。有十二種定弦法,右手有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分、勾、抹,摭、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捺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種和音、和弦。

2、古箏,演奏手法採用右手大、食、中、無名四指撥弦,演奏出旋律、掌握節奏,左手演奏法還有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的變化,以調整音高。箏的指法頗多,右手有勾、托、劈、挑等,左手有按、滑、揉、顫等。常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和歌舞、戲曲、曲藝的伴奏。

Ⅱ 求二胡、古箏、竹笛和琵琶四種樂器合奏的民樂總譜。

只找到二胡、古箏、和琵琶合奏的曲譜,竹笛請根據旋律酌情配樂。

Ⅲ 有哪些適合古箏,琵琶,二胡,笛子合奏的

適合這些樂器的曲子有:

1、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2、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作品於20世紀50年代初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製成唱片後很快風靡全國。

3、十面埋伏,是一首漢族琵琶大麴,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4、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 網路-合奏


Ⅳ 急求!琵琶和古箏的圖片!~要漂亮的

http://..com/question/27606622.html

Ⅳ 女子十二樂坊演奏的樂器分別是什麼

1、二胡(雷瀅、蔣瑾、詹麗君、殷焱、孫婷)

二胡,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

2、琵琶(石娟、張琨、仲寶)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或竹等製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3、揚琴(馬菁菁、楊松梅)

揚琴,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擊弦樂器。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揚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弦樂器,與鋼琴同宗,音色具有鮮明的特點,音量宏大, 剛柔並濟;慢奏時,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時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脆

4、古箏(周健楠)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攜帶型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

5、笛子(孫媛、廖彬曲)

笛子,是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達到兩個八度多兩個。

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舉足輕重的吹管樂器,被當做民族吹管樂的代表。

Ⅵ 琵琶 古箏合奏有哪些

《瀏陽河》、(琵琶主打、古箏伴奏加華彩)
《菊花台》、(古箏主打、琵琶伴奏)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琵琶主打、古箏伴奏)
這幾首
都可以拿來改編~~
比較貼近生活
他們說的
我不願意重復了。也可以拿來彈,但是如果聽眾層次一般的話
不如用這幾首

Ⅶ 古箏歌曲與琵琶歌曲的區別

古箏歌曲與琵琶歌曲音色不同。

琵琶的音色清脆,而且音相對較高,演奏技巧上輪指手法用的較多,通常在樂曲中音符感覺比較密集;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句「大珠小珠落玉盤」,形象而生動地說明了琵琶的音質特點。多用做獨奏樂器、旋律樂器和伴奏樂器。

(7)卡通琵琶古箏合奏圖片擴展閱讀:

琵琶由頭部、頸部和腹部三部分構成: 頭部:包括琴頭、弦槽和弦軸; 頸部:包括山口、相、琴枕和琴頸; 腹部:包括品、面板、復手、琴背和琴弦(4根)。

古箏由為一弦一柱、多弦多柱的樂器,分為琴身(由共鳴箱和支架構成)和琴弦系統(包括琴弦、弦軸、前梁、後梁和音柱)兩大部分組成。目前箏的弦數在十九弦到二十六弦之間,有多種規格。

網路——古箏

網路——琵琶

Ⅷ 急求琵琶和古箏合奏的<春江花月夜>簡譜!有追加懸賞!跪謝!

Ⅸ 古箏與琵琶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攜帶型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

二、音色特點不同

琵琶的音色特點:清脆、亮麗;音相對較高,演奏技巧上輪指手法用的較多,通常在樂曲中音符感覺比較密集。

古箏的音色特點:幽雅、含蓄;相對更顯得深沉含蓄,而且低音厚實,高音清脆悅耳,表現樂曲節奏較慢,密集型音符表現如山泉流水般流暢和湖水的波紋。

三、假指甲的戴法不同

琵琶是正戴就是綁在原來指甲的那個位置(功效就是延長指甲)。

古箏是戴在指肚上[功效是為了方便撥弦而不劃傷手以及刮奏(就是那種行雲流水的聲音)]。

四、結構組成不同

琵琶結構組成:由頭部、頸部和腹部三部分構成: 頭部:包括琴頭、弦槽和弦軸; 頸部:包括山口、相、琴枕和琴頸; 腹部:包括品、面板、復手、琴背和琴弦(4根)。

古箏結構組成: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琴碼)、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

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五、使用材質不同

琵琶使用材質:頭部、頸部多由紅木或牛角、象牙、玉石等原料制 作;腹部面板多為桐木或柏木製成,品多為竹製或牛角制,琴弦為鋼絲弦或尼龍弦。

古箏使用材質:琴身共鳴箱一般為桐木製,支架為木製。琴弦的質地以前多為絲制,現在多為金屬制;前梁、後梁和音柱多為竹製。

六、樂器特色不同

琵琶樂器特色:最重要的中國民族樂器之一,屬於弦樂器族內的彈撥樂器類。琵琶自唐朝時期基本定型以來,還不斷經歷一些小的改動,其音色、音量和音域也隨之變動。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句「大珠小珠落玉盤」,形象而生動地說明了琵琶的音質特點。

其演奏技巧相當復雜,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許多聲音效果(如潺潺流水乃至戰場上的人喊馬嘶等等),十分逼真。

通常為獨奏樂器。在中國民族樂隊中,琵琶也是極為重要的旋律樂器和伴奏樂器。另外,在以蘇州評彈為代表的許多中國地方曲藝中,琵琶也是主要的伴唱樂器。

古箏樂器特色:是中國傳統的民族樂器之一,分布甚廣。屬於弦樂器族內的彈撥弦鳴樂器類,歷史久遠,歷經演變,發音清脆悅耳,如山泉般流暢。由於按五聲音階定弦,故極具中國民族特色。

無論用於獨奏、重奏、合奏或伴奏(伴唱),都是 特色型樂器。也常常用於中國民族樂隊充任聲部。此外,箏還廣泛應用於中國的許多種地方曲藝形式, 如山東琴書、潮州弦詩等等。

Ⅹ 急求春江花月夜的古箏琵琶合奏譜!

《春江花月夜》古箏琵琶合奏譜如下:

來源於中國曲譜網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