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賀蘭草原好玩嗎可以自己搭帳篷嗎不過夜。
最好自己不要搭帳篷,除非有土人帶著,要不然弄出些麻煩事很難收場
踏上賀蘭草原,看那無際的綠色如一幅巨大的畫鋪在天地間。綠是那麼純粹,綠是那麼遼遠,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它的美。四下望去,無遮無攔,這就是一片靜止的海洋。微風卷綠浪,草原暗花香,美成詩的賀蘭草原吸引著無數遊客慕名而來,欣賞這天地恢宏之氣。
2. 紅原大草原的景觀
紅原大草原位於四川省阿壩州的中部,紅原縣。到處都是綠色草如茵的大草原、黑白相間的帳篷以及黑黑點點的牛羊馬群。紅原最有名的藏傳佛教寺廟是阿木柯河的麥窪寺院和達格則寺院,最有名的節日是「七一」賽馬會。
若爾蓋大草原:位於松潘西北,乃一片水草茂盛而豐美的天然牧場,共80多公頃,居民為藏民,具有濃郁的藏族風情。
紅原草原與九寨溝、黃龍、四姑娘山、米亞羅風景區毗鄰。處於大九寨國際旅遊區核心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紀念意義「爬雪山、過草地」的長征史話,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震撼度。民族宗教文化悠遠神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濕地保護區」。
紅原遼闊優美的濕地草原風光,氣勢雄偉的雪山森林景觀,以及悲壯動人的紅軍長徵文化,浩瀚神秘的宗教文化,絢麗多彩的藏鄉風情。春天的紅原大草原,洋溢著撲面而來春的氣息。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和許許多多難以叫出名字的美麗野花,爭奇頭艷地在這個季節里綻放,展現出紅原大草原的色彩。這個季節的各種生靈,剛擺脫了大自然對生命最嚴酷的考驗,充分體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小鹿、小羊羔、小馬駒在草原上歡快地跳躍著,天鵝、鶴、小鳥在一望無際的大沼澤上翩翩起舞。夏天的紅原大草原,處處都有賽馬節、轉山會等草原盛會。長年累月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敞開胸懷,接納著慕名而來的人們。他們騎著馬、馱著帳篷,走親串友、跳舞唱歌、比試騎術,歡聚一堂。秋天的紅原大草原是壯美的,金黃色的草原是收獲的色彩。紅原大草原古典的麥窪鍋庄,是牧民為感謝上天給予如此豐厚的禮物而舞蹈。
不誇張的講,紅原大草原就是一個歌舞的海洋,在藏民族傳著這樣一句話「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也許這就是大草原人能歌善舞的寫照吧。紅原大草原的冬天太漫長,大草原顯示出對生命的嚴酷:冰峰、雪原和空曠、寒冷……這是一個白雪皚皚、雪花飛舞的世界。 1、縣城(邛溪鎮)~月亮灣~養鹿場~龍壤柯(宿縣城)
紅原花海
2、縣城(邛溪鎮)~日干喬紅軍文化旅遊區~九曲黃河第一灣(宿瓦切)
3、瓦切~麥窪寺院~阿木柯水庫~縣城(宿邛溪鎮)
4、縣城(邛溪鎮)~達格則寺~新康貓寺~刷經寺鎮(宿刷經寺鎮) 1、縣城(邛溪鎮)~月亮灣~龍柯壤(宿邛溪鎮)
2、縣城(邛溪鎮)~阿木柯種蓄場~阿木柯水庫(宿邛溪鎮)
3、縣城(邛溪鎮)~刷經寺~拉仙溝(宿刷經寺)
4、刷經寺~瓦切牧民新村(宿瓦切家庭賓館)
3. 為何去西藏旅遊,不能隨便進白色帳篷有何講究
這主要是西藏的一種文化傳統,用來給女孩子招親用的,如果哪家有適齡嫁人的姑娘,就會搭這樣的帳篷。
如男子有意或者看中家中姑娘的話,便可帶上牛肉和刀進到帳篷中。若兩人看對眼了,便可成就一樁婚事,但若是男子並無此意的話,也不可能說走就走的,而是需要在姑娘家放上三年的牛,以此作為懲罰。故而旅客們在路邊若是看到了路邊的白色帳篷,可不要因為好奇就進入其中看看。
雖然這不是所有西藏藏友的習俗,但是也一定要注意,出門在外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一定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與風俗文化。
(3)美麗的大草原帳篷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西藏的其他風俗
1、在西藏大部分人是信教徒,他們虔誠,他們忘我,他們千里無畏一步一叩首來大昭寺朝拜,我們也許無法了解他們的信仰,但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信仰。要拍照,請徵求下對方的意見,至少拍照時不要打擾到他們朝拜。
2、獻哈達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重,稱呼人名時表示尊重跟親切後面加個「啦」字,進門時不可腳踩門檻,到藏民家入座可盤腿而坐,不可將腳伸直,腳底向人,一般男的坐在左邊,女的坐在右邊,不可混淆(不過現在沒有特別講究這些舊習俗了)。
3、在樹上,在山上,在屋頂都會掛著彩色的經幡,也叫風馬旗,上面都寫著六字真言,他們認為那些經幡翻湧一次就代表誦經一次,不要扯動這些經幡。
4、藏族人忌諱殺生,他們不吃狗肉,馬肉,切記不可勸食,有些地方還不吃魚肉跟雞蛋。
4. 草地拍照朋友圈文案怎麼發
草地拍照朋友圈文案:
1、綠草如茵的草原上還有一條細細的河,袒露在陽光下,遠遠看去,像一條發光的銀項鏈。
2、一片遼闊的大草原,大得無邊無際,微風扶著泥土散發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莊稼吹得如漣波盪漾。
3、一直以為只有大海會讓人忘卻煩惱。沒想到,大草原照樣讓人無憂,好美。
4、喜歡內蒙古的大草原不是矯情,真的風景好美呀捨不得離去。
5、一直想要去大草原,在蒼茫天地間,體驗生命的盛大!
6、去草原,住帳篷,感受大自然的草地芳香和夜晚的星空。
7、第一次來草原,好美!感覺伸手就能碰到雲朵一樣。
8、雨後的草原,野花競放,像一塊剛浸過水的花頭巾,連露珠兒也都是五顏六色的了!
9、讓我們一起去大草原吧,那裡有美麗的風景,動聽的歌聲。
5. 草地上小帳篷的圖片是啥意思
草地上戳個小帳篷,有可能代表是去郊遊,也有可能代表野外去野餐,娶不然就是蒙古大草原上的小蒙古包, 沒有啦,只能想到這些了。
6. 秋天的草原想去看看~有好的推薦嗎
呼倫貝爾旅遊旺季在6月末9月初,今年雨水充足,草原景色持續時間比往年久一些,現在抵達,既能欣賞到一望無際的綠草原,亦能游覽農作物豐收的景色,難得一見的是牧民為牲畜儲存冬季飼料的打草盛況。
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愛人騎著馬,奔跑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回歸大自然的野性,體驗草原特色習俗和美味飲食。
不僅有遠古岩畫,也有許多古象雄國的遺址,英雄格薩爾王的足跡及故事遍布藏北,瑪尼堆,經幡、古塔隨處可見……,為蒼芒的大草原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著名的唐蕃古道貫穿南北。
8、川西高寒草原
川西高寒草原位於四川甘孜州中部,以理塘、甘孜、新龍、白玉、巴塘草原為核心面積達7萬平方公里。草地海 拔3800-4500米,山原和丘狀高原地貌發育充分,平坦寬闊。
7.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所描繪的草原景象
《敕勒歌》這首詩描寫的是大草原的美麗景色。詩中描寫的景物有川、陰山、天、野、風、草、牛羊等。
這首敕勒歌風格奔放、雄健朴質,寥寥幾句就十分生動地勾勒出內蒙大西北獨特的壯麗景色。政勒歌把古原野敕勒川的清新、遼闊,把敕勒川所散發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氣息盡收詩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麗畫卷,可謂「詩中有畫」。
《敕勒歌》是反映北方少數民族生活的一首民歌,它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飽含著慷慨豪邁之情,洋溢著對故土的熱愛和思戀,寫景抒情層次分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詩歌精品。
(7)美麗的大草原帳篷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原文: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出處:南北朝《樂府詩集》中的《敕勒歌》。
全文意思: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創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朴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
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見錄於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的第八十六卷《雜歌謠辭》。一般認為是敕勒人創作的民歌。它產生的時期為5世紀中後期。
8. 在哪裡找「美麗的大草原」的資料
這是暑假父母帶我去了紅原,那是一個很大的草原.早已嘗過老舍先生的《草原》的誘惑咯,雖然寫的不是紅原,但是我還是帶著我的激情和熱情去見識這紅原之……..
路
有人說這路有什麼好寫的?難道這紅原的路是黃金鋪成的?黃金鋪成的到是不至於,但是這一路上的驚喜和快樂是黃金也買不到的。想當年紅軍過草地的時候就是從這過的,我們的車開的是公路而當時紅軍走的卻是草地,沒有食物,沒有衣物,陷入沼澤,你沒有親生經歷是不會感受的,因為那裡是高原不長樹,只長草(因為海拔高缺氧),所以盡管我是夏天去的,早上和晚上都得穿上防寒服。我們的汽車行駛在公路上,不時有牛羊穿過馬路,這可不是在農村看見的黃牛,可是只在高原的氂牛啊,它們很快的穿過馬路,這對於生長在城市裡的我可不是一般的驚喜。走了有一會兒咯,突然一隻松鼠飛快的穿過馬路,把握嚇咯一跳,因為我還以為是老鼠,爸爸笑了笑說,你看過拖著這么長尾巴的老鼠嗎?對哦,我恍然大悟。
這草原可不是一天走的完的,第二天我們早早的起床咯,我們的車也在快樂的行駛,因為來往車輛很少,我們的車開的十分暢快,我看見一隻老鷹停在馬路中央,爸爸沒有按喇叭。我想仔細的觀察它,可是當我們的車正在靠近的時候它突然飛走了,真是遺憾啊,可是這一路上的點點滴滴真是太可愛哦~~~~!!!
天
在成都天是灰白灰白的,就是到了灌縣看見了山,天也是微微泛著淺藍。可是到了草原,天湛藍,白雲朵朵,特別美,特別爽。藍藍的天空做著底盤,白雲在上邊飄呀飄,飄呀飄,也不知道它要飄到什麼地方才滿意,但是你的目光會一直追隨這它,知道你眼睛酸痛為止。雲也是白種千樣的。有的雲厚厚的,看上去軟軟的,很想躺上去。有的雲淡淡的,似一片清煙,飛快的在各個山頭之間飄來飄去,速度很快,像一位黑人運動員突然爆發了一樣。有的雲很悠閑的在天上,一會委婉的給這坐山姑娘遮上面紗,一會又調皮的和大地爺爺來個親密的接觸。海拔越高天與人的距離就越近。好象伸手就能觸到天一樣。晚上的天更是迷人。黑色的天做底盤,滿天繁星,這可一點也沒有誇張,星星真的是又多又亮,在成都我從來沒有見過,難怪好多人都喜歡看星星,在見到這一情景之前我不明白。但是高原的星星實在是讓我感動,千萬顆星星像千萬隻眼睛,一眨一眨的,水靈靈的,簡直是感動,好象你就在天際間和星星玩耍一樣。
地
既然說了天,那麼不說地就不行了,大家想既然是草原肯定地肯定是綠色的草嘛。沒錯,但是你想知道為什麼草原只長草?剛剛進草原的時候還看的見幾棵樹,但是海拔越高氧氣越低,導致樹木無法生存。所以只有草。我是盛夏去的,所以漫山遍野都開滿了野花,綠色的地毯上綉上了五顏六色的小花,真是美,美的無法形容。草地上還有小丘,小丘連起來像一條曲線,波浪型的。水一直在伴著我們走,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不是有氂牛在水中,有的在喝水,有的在洗澡,原來氂牛也很愛干凈啊。
人
近了阿壩洲就基本上是羌族和藏族,也居住著少數漢族,但是近了草原就只看的到藏民了,那些藏民的衣著都是藏族服飾,對於我這個漢族人來說這實在是不如我們漢族的衣服好看,但是那些衣服全都是他們自己做的,就算是買的,也是手工做的,他們衣服上綉的花全都是一針一線綉的,絕對不會偷懶,身上穿戴的首飾也是純銀或者是藏銀的。也許那套衣服值不了多少錢,可是他們帶的首飾有錢人的可以上萬,不同人的也是幾千的。而有些藏民已經漢化了,穿衣和食物已經和漢人大同小異,但是改不掉的是他們臉蛋上的兩快高原紅,改不掉的是藏民那淳樸的氣質。在草原上基本上沒有混泥土的房屋,藏民住的全都是藏包(實際上就是一頂白色的大帳篷而已)而且有些是游牧民族,他們的牲畜把這遍草吃的差不多了,他們就收起帳篷,拖兒挈女的趕著牲畜到另一個地方定居。藏民能歌善舞,而且酒量非常好,我們有一天在一個藏包里吃飯,有一群藏民在聚會,他們很熱情的和我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不一會兒兩箱啤酒就沒有了,而藏民不光沒收我們的錢而且還給我們深深的祝福。
習俗
藏族最多的信仰是藏傳佛教,那是佛教的一個分支。他們和我們的佛教一樣有供奉的對象,我們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而他們供養的是 ,釋迦牟尼佛事實上是不存在的,而是我們的一個精神寄託而已,而他們供奉的 ,是存在的活人,藏民把他們的照片掛在牆壁上,天天念經。而我們去時看到的廟宇周圍都有滾金筒,凡是進了寺廟的人都要去滾,這樣可以去霉氣。在草原上不時看到有白色的形狀成葫蘆但是下面是正方形的塔,那就是白塔。裡面埋葬著得道高僧的舍利子,或者是肉身,塔的正中有這位高僧的照片。高僧的級別越高,塌就越大。在藏族埋葬死人的方法也很獨特,有天葬,水葬,和火葬。天葬在我們看來是最殘忍的,但是在藏民看來是最神聖的,先由高僧給死者凈生,然後就有專門的人叫來很多老鷹,老鷹把肉一塊一塊的吃掉,假如老鷹不吃的話證明這個人的罪孽深重。而水葬是,把死者放在一艘木筏上,在請一位高僧超度死者,讓木筏慢慢漂。而火葬則是最常見和最一般的,就是把死者放在草地上,點一火燒了就沒有了。他們吃的也是,基本上不吃豬肉,只吃牛羊肉、酥油茶,面塊、奶茶、酸奶子、手抓肉。你不要聽著想吃,你根本就吃不來,我就是這樣的,什麼都要,結果樣樣沒吃上兩口,因為是在是…………..
草原是美麗的不光是風景還有人那淳樸的氣質。我深深的被這里的每一樣事物所感動著,所征服著,被藏民的熱情所燃燒著,被這草原上每一樣物渲染著!
9. 來到草原上大家最希望玩的戶外游戲是什麼
廣袤無垠的大草原定是每個人想去旅遊的好去處,寬敞的地方,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風景,都會讓人流連忘返,那麼草原上大家最喜歡的戶外活動是什麼呢。
首先,在草原上如果能策馬奔騰,定是一件樂事,單憑想像,都覺得刺激無比。但前提是要會騎馬,負責受傷可就得不償失。這樣刺激的活動有利於都市中的人釋放生活壓力,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古代人物資貧乏,能選擇的活動也是少之又少,很多電視劇鏡頭里都有策馬揚鞭,瀟瀟灑灑的鏡頭,所以這種放鬆方式,肯定會受到很多人的熱烈追捧。
其次,過久了大城市裡快節奏的生活,厭惡了燈紅酒綠喧囂嘈雜的城市生活,來到草原,大家最希望得到的可能就是一份寧靜,那麼草原上散步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茶餘飯後悠閑地走在大草原上,領略著大自然的靜謐之美,何嘗不是一種享受,且散步這種活動無任何危險,適合拖家帶口,前往草原旅遊的人。在散步時,一家子人可以互相嬉鬧,拍照留念,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享受著闔家幸福之樂趣。雖然如今城市中的人會在飯後選擇到公園散步遛彎,但是這兩種情況下,帶來的感受是極其不同的,草原的廣闊會讓你心中頓時寬闊,忘記往日職場中的爾虞我詐,盡情的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讓你的心徹底平靜下來。
攝影寫生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草原上,有城市中人難得可以看見的風景,如果你是一個愛畫畫,愛攝影,熱愛生活的人,你大可以背起畫板,帶上相機,來這里進行一次攝影寫生。你所到之處便是風景,大自然亦會賦予你無限靈感,當你離開草原,再次回憶起在那裡的生活,你便可以拿出自己的作品,那是你手裡的畫作我相信已經變成一種回憶,一種情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我常常覺得,愛好攝影寫生的人一定是會懂生活的,他們時時刻刻享受著大自然的美,記錄著大自然的美,這何嘗不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與敬重。草原靜謐的環境定會是你裡面的來源,成群的牛羊也會陪伴你見證著美妙的時刻。
前段時間我大哥去西藏出差,發回來和一張牧民聊天的照片。那位老牧民不說相處,單單從面容上就可以看出質朴二字。照片上兩人面前是正在悠然自得吃草的羊群,牧民手裡握著一個酒袋,裝滿了甘甜可口的青稞酒,招呼我大哥喝著。兩人在說笑著些什麼。我大哥告訴我,如果不是城市中有他的妻兒,有他的家,他寧願永遠呆在草原不回來,享受一輩子的寧靜與簡單。也許不止我大哥,所有如果草原的人都曾有過這樣的心思吧。草原或許是大自然賜予這個世界的一片寧靜祥和之地,所有的人都能在那裡得到心靈的洗滌,獲得一次重生。
在草原上能夠進行的戶外活動有很多,讓人喜歡的也有很多,總之每個活動都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願你能夠去過享受過。
10. 漂亮的大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
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因其旁邊的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是內蒙古主要的畜牧區,出產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內蒙古地勢高而平坦。境內有上千個大小湖泊。在廣闊平坦的蒙古高原上,沒有黃土高原的深溝、墚、峁等地貌。除了大興安嶺和大青山山脈之外,大部分是平緩的原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著名的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綠波千里,一望無垠,微風過,羊群如流雲飛絮,點綴其間,草原風光極為綺麗,令人心曠神怡。
呼和諾爾旅遊點位於呼倫貝爾盟陳巴爾上貢旗境內,距海拉爾市61公里。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呼和諾爾可稱作是呼倫貝爾草原風光的代表。坦盪無垠的草原環抱著波光瀲艷的呼和諾爾湖。草原綠茵如毯,鮮花爛漫,蒙古包點點,猶如綠海中的白帆。旅遊點上的活動項目豐富多彩。旅客可以穿著民族服裝,騎著駿馬賓士,也可以騎著雙峰駝漫步,或乘坐原始的勒勒車漫遊。遊客還可以劃著小舟在呼和諾爾湖中垂釣,或背著獵槍到附近的林中草地狩獵。旅遊點為遊客准備有手扒肉、烤羊腿、涮羊肉、奶食等具有當地民族特點的風味食品,還設有旅遊紀念品商店為遊客服務。
1、交通:去呼倫貝爾大草原,先到海拉爾市,從北京、哈爾濱、呼和浩特、包頭都有到達海拉爾的火車;北京和呼和浩特也有直飛北京的飛機。從海拉爾市有發往草原的旅遊車,一個小時的車程。
2、住宿:從草原到海拉爾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可以在海拉爾市住宿(推薦: 呼倫貝爾賓館,電話:0470—8222212),也可以在草原上牧民提供的帳篷中,感受地道的草原風情。
3、飲食:整羊席、烤羊腿、手把肉等。
4、活動:到了呼倫貝爾草原,騎馬是少不了的,騎馬感受「天蒼蒼,野莽莽,風吹草低現牛羊」誘人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