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有快板(三打白骨精)的台詞
快板《三打白骨精》台詞
說的是唐僧到西天去取經,
師徒四人跋山涉水趕路程,
唐僧他騎著一匹白龍馬,
豬八戒、沙僧左右不離緊跟行,
看!開路先鋒在頭前走,
他就是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這一天,他們師徒走進荒山裡,
見座座高山險又凶,
怪石橫生懸崖陡,
峭壁千丈入雲層。
突然間,有一團黑雲壓山頂,
「呼」!平地颳起一陣風,
孫悟空手搭涼棚高聲喊:
「師弟請注意,這個地方有妖精!」
沙和尚一聽撂下行囊揮禪杖,
豬八戒釘耙一橫腆起胸,脯子肉騰棱幾騰棱,
唐三藏雙眉緊皺下了馬,
孫大聖忙說:「師父莫擔驚,
只要有我悟空在,
不論是大妖精、老妖精、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什麼樣的妖精管叫它有來無還活不成!
師弟,你們和師父在此把我等,
待我登高一望查看清,
見物不要吃,見人也別理,
注意,注意,莫當耳旁風!悟空去也。」
「噌」,他一溜兒跟頭沒了蹤影,
唐僧、沙僧立刻席地打坐閉雙晴,
豬八戒肚子里邊直咕嚕,
餓得他兩眼難合又難睜。
嗯,忽覺得有一股香味兒鑽鼻孔,
豬八戒不由得口水往外涌,
定了定心神仔細看,
哎,見山石後走過來個女子挺年輕,
只見她右手拿著一把小團扇兒,
左手提著一籃子大白饅頭熱騰騰。
豬八戒「噌棱」一下忙站起,
「阿彌陀佛」念了幾聲,
這真是肚子餓了天上掉餡兒餅,
老豬想吃飯就有人把饅頭蒸。
你看他,把悟空的囑咐早忘掉,
一溜兒小跑往前迎:
「女菩薩,你這是從打哪裡來?
這籃子饅頭往哪兒送啊?」
「喲,大師傅,我家就在那邊住,
我的爹娘燒香信佛會念經,
他二老叫我到山上去送齋飯。」
「噢」,豬八戒一聽扯開了嗓門喊唐僧:
「師父,這山上有廟有和尚,
咱快去用齋把飢充。」
沙和尚忙主:「師父不要動,
咱們要等著大師兄。」
「這個?」唐僧猶豫心不定,
豬八戒拉關唐僧就往前行:
「女菩薩慢點走,我們跟你去。」
那女子回過頭來笑盈盈:
「喲,長老,大師傅,前邊就是天佛寺,
到那裡吃什麼齋飯都現成。
(白)我們走吧。」
「好,走。」
「且慢哪!」
「唰」一道金光從天降,
半空中跳下來了齊天大聖孫悟空。
鐵棒一橫攔去路:
(白)「站住!」
當時嚇得這個女子心裡一撲騰。
孫悟空用鼻子一嗅有妖氣,
他立刻睜大了火眼金晴,「嚓嚓嚓嚓」朝這個女子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上上下下仔細盯:
「啊,原來是一具白骨骷髏,
你你你,你是一個白骨精!
大膽的妖魔哪裡走!」
「唰!」金箍棒高高舉在空,
就聽「叭噗」一聲響,
這女子,翻身倒地血肉崩。
「嗖」!一縷輕煙奔了山頂,
「噌」!孫大聖雙腳一跺起在空,
他看出,白骨精的真身已逃走,
這屍體是妖精的化身地上扔。
孫悟空隨後去追趕,
這時候,可把唐僧給嚇蒙了,
連說道:「罪過、罪過、真罪過,
無故傷人罪不輕。」
八戒說:「師兄不該把人給打死,
人家會找來不答應。」
沙僧說:「師兄他有真本領,
決不會錯拿好人當妖精。」
他們師徒三人正說話,
忽聽得背後傳來佛號聲,
見山後邊兒走過來一個老婆子,
她拄著拐杖捏念珠兒,
嘴裡邊還一個勁地直哼哼。
八戒一看說不好,
他自己跟自己瞎嘟噥:
「這準是人家的媽媽找閨女,
大禍臨頭怎麼應承?」
豬八戒心裡正嘀咕哪,
這老婆子來到近前發現女屍地上橫。
當時間,嚎啕大哭特別慟:
「我的閨女唉——」
這聲音,真比宰豬都難聽。
忽然間,這老婆子把眼一瞪,
揪住了八戒手不松:
「你,你這個傷天害理的凶和尚,
打死我的女兒你得償命!」
唐僧說:「慢來,女菩薩,
請你不要錯怪他,
闖禍的人,是我的大徒弟孫悟空,
全怪我對他管教不嚴願領罪。」
「哎喲,還是這位長老說話通人情,
唉,可嘆我的女兒她命苦哇,
請長老跟我到前村走一程,
買口棺材將她來收殮,你看怎麼樣?」
唐僧點頭說:「遵命。」
「好,咱們走!」這老婆子一拉唐僧的胳膊腕兒,
只覺得,又堅又硬硌手疼,
扭頭一看忙撒手,
「啊!」原來是齊天大聖孫悟空。
「哈哈,老孫追你沒找到,
回來恰好正相逢。」
「呼!」說話之間棒已到,
這老婆子應聲倒地吹了燈。
白骨精又被識破忙逃命,
她的真身借著妖霧飛上空。
悟空騰空要追趕,
唐僧攔住大喝一聲:
「站住,悟空你瘋了!
你平白無故把母女二人給打死,
這樣的罪過誰擔承?」
悟空說:「師父,你以假當真受了騙,
她們不是母女是妖精!」
唐僧說:「這明明是人死在地,
你說是妖精理不通。
你屢次傷人,我不要你這個徒弟了,快走吧!」
沙和尚急忙上前來求情:
「師父哇,一路上多虧了悟空師兄除魔怪,
要不然,連咱們骨頭渣子早就叫妖精吃干凈了!
還是饒了師兄這一次吧!」
唐僧說:「那就看在你的面子上,
下次再犯決不容。」
悟空想,此妖不除大家必遭難,
豈容妖怪霸道橫行!
想到這兒,他推說巡山去探路,
「嗖」,又騰身飛起去找白骨精。
悟空剛走不大會兒,
就聽有人喊救命:「救命啊!」
唐僧一驚抬頭看,
見對面跑來白發蒼蒼一老翁。
只見他,倒拖著拐杖噓噓地喘,
孫悟空在後面追趕不放鬆,
這老翁跑到唐僧面前忙跪倒:
「救命,救命,長老救命啊!」
唐僧說:「施主請起莫擔驚。
悟空!你連喪母女兩條命,
難道說還要打死這位老公公嗎?」
悟空說:「師父千萬別上當,
他就是剛才逃走的白骨精。
是妖就除不能把他放,
咱和他是冰炭不同爐,水火不相容。
今天要是不把他打死,
這妖怪要吃你的肉來害你的命。」
唐僧說:「管什麼妖怪不妖怪,
是妖怪也要勸他棄惡從善,改邪歸正。
出家人,掃地不傷螻蟻命,
愛惜飛蛾紗罩燈。」
那老翁一旁把頭點:
「嗯,還是長老說話我愛聽。
你的徒弟打死我的老伴閨女還不夠,
還要加害老漢,說我是妖精。」
悟空說:「吠!你就是妖精不會錯。」
好悟空,瞪雙眼,
鐵棒一舉帶著風聲,
「叭噗」!把白骨精打下山澗萬丈坑,
孫悟空正要去追趕,
唐僧他面沉似水冷如冰:
「悟空!慈悲善念你不講,
為師的言語你不聽,
一時連喪三條命,
佛祖怪罪不能容,
你這樣的徒弟我不要了,
趕緊回你的水簾洞!」
八戒、沙僧走上前,
都替悟空來求情,
可不管他倆怎麼講,
唐僧就是不答應。
悟空想:師父上了妖精的當,
這時候想叫他回心轉意不可能。
我必須如此這般來行事,
隨機應變除妖精。
想到這里把師弟叫:
「你二人要齊心合力保護師父取來經卷早回程。」
轉身對唐僧,悟空又把禮行:
「我有一句話,師父記心中,
人妖休錯認,師父多保重,
我走啦。」「噌」!
八戒、沙僧心難過,
抬頭看,悟空早已影無蹤。
這時候,天色已晚山風冷,
只剩下他們師徒三人冷清清,
正要找個地方住一夜,
猛聽得「當、當、當」遠處傳來幾下鍾聲。
他們順著鍾聲往前走,
見一座寺院紅磚綠瓦蓋得精,
橫匾上寫著三個大字:天佛寺,
他們師徒三人邁步走進大殿中。
見正當中蓮台上端坐如來佛像,
在兩旁十八羅漢慈眉善目露笑容,
他們師徒三人忙跪倒,
暗禱告:「願佛祖保佑弟子此去西天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安安穩穩保太平。」
唐僧這里正禱告,
猛聽得,如來佛像答了聲:
「哈哈,我三番兩次沒得手,
這次拿你不費功!
你自投羅網地了我的白骨洞,
唐僧啊,這回量你難逃生。
左右,給我拿下了!」
(白)「喳!」
唐僧一驚抬頭看,
「啊?」見如來佛像變了形容,
正是那詭計多端興妖作怪的白骨精。
再一看十八羅漢也全變了樣兒,
一個個青面獠牙特別凶,
白骨精滿臉殺氣把令下,
眾妖精「呼啦」過來一窩蜂,
先把唐僧給拿住,
豬八戒、沙僧失手被擒氣難平,
白骨精洋洋得意嘿嘿笑,
開口叫聲老狼精:「老狼,
你快去請我的母親金蟾大仙來吃唐僧肉,
等回來賞你塊骨頭嘗嘗葷腥。」
「是。」老狼精答應一聲不怠慢,
跑出洞外一溜兒風,
不多時,就聽小妖一聲喊:
(白)「報!老太在到。」
白骨精急忙欠身離座往外迎:
「媽媽,我今天請您來吃唐僧肉,
但願媽媽不老長生。」
說著話,吩咐小妖馬上開刀快動手,
老妖說:「慢來,慢來,先讓我見識見識這個唐僧。」
說著話,她來到唐僧面前眯著眼看:
「嗯,你這個人看來倒是很實誠,
你身旁徒弟有幾個呀?他們都叫什麼名?」
唐僧說:「我身邊徒弟有三個。」
(白)「這不才倆嗎?」
「還有一個就是孫悟空,
只因他一時連傷三條命,
被我趕回了花果高山水簾洞。」
白骨精一聽嘿嘿笑:
「媽媽呀,這蠢僧還在鼓裡蒙,
這是女兒我施的離間計,
我耍伎倆,變人形,
我會騙會哄又會蒙,
他中了我的煙兒炮鬼吹燈。」
「喲!難道他們都識不破嗎?」
「媽媽,您忘了,這以假亂真屬我能啊,
您要不信我再變一變。」
說話間突然不見了白骨精,
見一個年輕的女子面前站,
手提著一籃子饅頭熱騰騰。
唐僧一見就是一愣,
不由得腦袋發脹直嗡嗡。
一轉眼,少女不見變了個老婆子,
唐僧他目瞪口呆心裡驚。
那老婆子一陣狂笑又不見了,
在面前站著那白發蒼蒼的老公公。
再一看,白骨精又恢復了真面目,
唐僧他,如夢方醒心裡打撲騰。
向妖精:「你三番兩次將我騙,
未免有點理不公。」
「嘿嘿嘿,理不公?我們的理就是要吃你的肉,
要吃你的肉,不耍手段怎麼能行?」
這句話,唐僧一聽愣了多半晌,
無奈何,還得向妖精來求情:
「妖精啊,我三次救過你的命,
你也該發個慈悲放我去逃生吧。」
白骨精「哼」了一聲把嘴撇:
「你說話真是不牙疼,
我們就是專講吃人肉,
不懂你那套慈悲經。」
在一旁,那金蟾老妖把頭點,
問唐僧:「這些話你聽清沒聽清?
你想感化妖精來行善,
簡直是異想天開凈做夢啊!」
唐僧自知命難保,
不由得想起孫悟空:
「悟空啊,我不該錯拿妖怪當好人,
更不該把你趕回水簾洞。
事到如今後悔晚……」
(白)「師父,不晚,悟空在此!」
啊!原來是金蟾老妖在答應。
「噌」!他跳上寶座一抹臉,
立刻間,怪狀消失面貌更,
正是那,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只見他,頭戴六棱軟羅帽,
帽邊周圍繞飛龍,
紫金箍,耀眼明,
肩上橫搭紅披風,
緊身褲襖黃雲緞,
虎皮戰裙圍腰中,
絲鑾帶緊打連環扣,
牛皮快靴足下蹬,
手持一條如意金箍棒,
真是豪氣沖天八面威風。
他高喊:「妖魔哪裡走?」
「呼」!鐵棒直奔白骨精!
這妖精「哎呀」一聲說不好,
抽雙劍斜身跨步忙回迎,
孫悟空一棒一棒連一棒,
但只見棒起、棒落、棒掃、棒過、棒磕、棒挫、棒戳、棒撤,
一棒一棒急如閃電快如風,棒棒緊逼白骨精。
這妖精閃、展、騰、挪、上竄下跳、左搖右晃、東倒西歪、前仰後合,
只有招架力,沒有還手功。
這時候大小妖怪嗷嗷叫,
「呼啦」一聲往上涌。
孫悟空,不慌不忙把身軀晃,
但只見,正東、正西、正南、正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到處都是孫悟空。
有的給唐僧解繩索,
有的給八戒、沙僧松綁繩。
唐僧這時驚又喜,
叫八戒,喊沙僧:
「快快快,快幫你師兄打妖精!」
沙僧這里舞禪杖,
豬八戒釘耙高高舉在空。
什麼獅子精、老虎精、山貓、野狗、兔子精,
蠍子、蜈蚣、大長蟲,
轉眼間全被消滅一掃平。
白骨精急忙逃出白骨洞,
孫大聖豈容妖魔再逃生,
「噗噗噗」口內吐神火,
「呼呼呼」圍住了白骨精,
突突濃煙起,唰唰烈焰騰,
條條金蛇竄,團團火球紅,
白骨精被神火燒得滋滋響,
露原形,是一堆白骨地上扔。
唐僧這時羞又愧,
和顏悅色叫悟空:
「悟空啊,你不是回了花果山了嗎?
怎麼會跑到這里打妖精?」
悟這說:「我根本沒回花果山,
暗地裡保護師父、師弟隱身形,
在洞外先把金蟾老妖給打死,
又變成她的模樣進了洞。」
唐僧說:「千錯萬錯是我的錯,
怪為師,人妖顛倒分不清。」
悟空說:「這也是妖魔施詭計,
陰險狡詐把人坑。
要知道,人妖錯認定遭害,
真假不辨災禍生,
此去西天多留意,
路途上可不止一個白骨精!」
唐僧點頭說聲:「是。」
他們師徒四人繼續趕路往前行。
這正是,任憑妖魔多變化,
孫悟空火眼金晴看得清,
有智有勇有神威,
敢爭敢斗敢交鋒,
鐵棒在手妖霧凈,
掃盡天下「白骨精」!
❷ 快板順口溜有哪些
打快板的順口溜:
打竹板,響連天,我給大家來拜年。
拱手一禮做個揖,來點掌聲更美滿。
一拜大家胃口好,吃嘛嘛香身體健。
二拜大家心情爽,工作學習不心煩。
三拜家庭多和睦,快樂生活笑開顏。
四拜大家財運好,工資獎金多拿錢。
五拜大家時運通,連升三級做高官。
六拜大家愛老幼,中華美德萬代傳。
七拜大家朋友多,朋友多了事好辦。
八拜大家諸事順,順氣順意順心願。
九拜大家身體棒,健健康康活百年。
十拜大家過年好,高高興興來聯歡。
❸ 二人轉快板東大坑西大坑完整版
大鼓分很多種比如京韻大鼓、梅花大鼓、落亭大鼓、京東大鼓、鐵片大鼓、西河大鼓等,基本在北方。
快板基本在京津三大流派王派、李派都是天津的、高派是北京的。二人轉基本在東北地區。花鼓在湖南一帶。
❹ 中國快板到底分幾派
分為三派:高派(高鳳山)、王派(王鳳山)、李派(李潤傑)。
快板是一種傳統說唱藝術,屬於中國曲藝韻誦類曲種,早年稱作「數來寶」,也叫稱「順口溜」、「流口轍」、「練子嘴」,是從宋代貧民演唱的「蓮花落」演變發展而成。快板最初是作為乞丐沿街乞討時使用的一種要錢或者要飯的方式和手段,歷史相當久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快板才真正作為曲藝藝術的一種表演形式而存在,建國後,快板藝術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形成了聞名全國的三大藝術流派,即:高派(高鳳山)、王派(王鳳山)、李派(李潤傑)。
(4)東北快板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歷史由來
快板早年喚作「數來寶」,也叫稱「順口溜」、「流口轍」、「練子嘴」,是從宋代貧民演唱的「蓮花落」演變發展成的。
快板最初是作為乞丐沿街乞討時使用的一種要錢或者要飯的方式和手段,歷史相當久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快板才真正作為曲藝藝術的一種表演形式而存在。
舊時的民間藝人總想找個歷史名人,奉為本行業的祖師爺,以便為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增光添彩,「數來寶」的民間藝人當然也不例外。
歷史上,沿街乞討的乞丐便把明太祖朱元璋奉為「數來寶」的祖師爺,雲遊客《江湖叢談》說:敝人曾向彼輩探討,為什麼供奉朱洪武?據乞丐所述,朱洪武系元朝文宗時人,安徽省濠州鍾離縣人。
父朱世珍,母郭氏,生有四子一女,三子因戰亂失散,女已出嫁,四子即洪武皇帝朱元璋,字國瑞,自幼異於常人,百姓們都說這個孩子不是尋常人物,將來定然出色。
洪武皇帝到了會說話的時候,叫爹爹亡,叫娘娘死,剩下他一人,跟王乾娘度日討生活,長大後,將朱元璋送往皇覺寺出家,長老給他起名元龍和尚。
長老待之甚厚,廟中僧人待之甚薄,長老圓寂後,僧人將朱元璋驅逐出廟,王乾娘將他送到馬家莊給馬員外放牛。
放牛之處為亂石山,但他時運乖拙,牛多病死,或埋山中,或食其快板藝術快板藝術肉,被馬員外驅逐。
王乾娘又因病去世,朱洪武只得挨戶討要,因他命大,呼誰為爺誰就病,呼誰為媽誰亦生病,後鍾離縣百姓皆不準他在門前呼爺喚媽,朱洪武在放牛之處自己悲傷,十幾歲人,命苦運蹇,至誰家討要誰家之人染病。
不準在門前喊叫,如何乞討?他忽見地上有牛骨兩塊,情急智生,欲用此牛骨敲打,挨戶討要,於是天天用此牛骨敲打,沿門行乞,鍾離縣人民皆恐其呼叫爺媽,每聞門前有牛骨聲至,都將剩的食物拿至門前,送給朱洪武。
直傳到今日窮家門的乞丐,都不向人呼爹喚媽,即其遺傳也,社會人士管那牛骨叫牛骨頭,窮家門的人管那牛骨頭稱為「太平鼓」,上有小銅鈴十三個,亦為朱洪武所留,相傳有一個銅鈴能吃一省,有鈴十三個能吃十三省也。
快板名家高鳳山生平
六歲失去父母兄長,隻身乞討流落北京,七歲為「天橋八大怪」之一著名天橋藝人曹德奎收養,學習數來寶,飽受惡勢力的欺壓凌辱.七年藝成後,又拜著名相聲藝人高德亮為師,學說相聲,打下深厚功底。
十四歲開始獨立賣藝,先後與馬三立、朱相臣、羅榮壽、王長友、孫寶才等搭夥,在北京、天津、唐山撂地賣藝,逐漸享名。
新中國成立以來,他積極進取,銳意創新,上演了二百多個快板書和數來寶段子,還與人合作出版了《快板書》研究一書。
一九四九年參加相聲改進小組,積極編演新曲目,後專攻快板書、數來寶,並與高德亮、王學義合作,晚年主要從事曲藝教學工作,並與羅榮壽合作,登台演出《賣布頭》、《黃鶴樓》等傳統相聲節目。
他功力深厚,在繼承傳統技巧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演唱快板書,吐字清晰,語言俏皮,節奏鮮明,氣勢流暢,唱段緊湊,一氣呵成,板槽極穩而又富於變化。
在說、逗結合方面,尤有獨到之處,其代表作有《同仁堂》、《數來寶》、《諸葛亮押寶》、《張羽煮海》、《武松打店》等。
高鳳山對藝術精益求精,注意從姊妹藝術中吸收營養,他的表演動作準確,神態逼真,吐字清脆,節奏俏麗,語言流暢,人稱"高派"快板藝術,代表作有《同仁堂》、《楊志賣刀》、《黑姑娘》等。
❺ 超級搞笑快板台詞
皮猴
作者:馬三立
有這么一個相面的,這個相面、算卦、批八字兒的…這些個東西都是冤人、騙人吶。可在過去那個年代,這些個東西呢很有市場,專門有擺攤兒干這個的,給人啊相相面、算算卦、批批八字兒,奉承幾句——很賺錢。
最可氣的是什麼呢?有這種啊失目的先生——瞎子算卦、占靈卦、算靈卦,專門有人找他們給算…這路人簡直都糊塗了!管他叫先生——「先生,您…您幫我算…算一卦…我…我丟點兒東西…您看能找著找不著?」你瞪著倆眼你都找不著你讓瞎子幫你找?根本它就不靈么。
有這么一個相面的一點兒能耐沒有,全仗著生意門兒、矇事,也沒學問、也不認識字。說這相面的能不認識字么?他能認得眼巴前的字兒啊可是他沒多大學問,你說讓他來個奇門遁甲呀、八宮八卦呀全不會,他相面靠什麼呢——八面封、八頭堵,你怎麼問他怎麼有理,外號叫「龔大個兒」,這人姓龔,個比我還高,都叫他龔大個兒,就在咱們天津此地住,也是咱們天津人,就在三不管兒這河邊小市場這兒啊擺這么個攤兒,也沒有人家算卦的那套東西——什麼卦簽兒啊、卦盒兒啊、相書啊…全沒有,他拿個什麼呢,這手拿一石板、這手那一石筆,在這石板上寫倆字兒——「沒有」,寫完了就吆喝: 「哎——我說眾位,閑著也是閑著、呆著也是呆著,我這兒啊奉送一卦,我不要錢、我不要錢,我這個玩意兒,眾位——就是靈!」他告就是靈。
他一說不要錢呢,就圍過來幾個人,小市場嘛人挺多的。他呢,瞅瞅這個、瞅瞅那個——「哎,」一指中間站這個,「就這位吧!」說完「啪——」把這石板扣在桌子上了,寫什麼字他不讓人看,就他自己知道,他不給人看,寫完了就問這位:「我說,老兄,你…做事沒做事?說。」
比如這位現在是失業:「哦,我沒做事。」
「哦——!」啪——一翻這石板,「眾位,看見沒有——『沒有』!我這個玩意兒、這個玩意兒就是靈!就知他沒做事,沒有事由可做——沒有!」寸勁兒么。
比如說這位做著事呢,他怎麼辦呢?他不抻你這茬兒,他接著問別的,這石板他不翻開,問你「有手藝嗎?」「有買賣嗎?」,只要你說「沒有」,他啪——一翻這石板「沒有」;
那比如說這位啊他做著事呢,他自己也有買賣,有手藝,那怎麼辦呢?他不理你、這石板他不翻開,他問別的,這回呀就不問這個了,就改問家裡人了——看這人的歲數,要是在個二十來歲呢,就問有沒有小孩?可二十多歲的一般還沒結婚呢,哪兒來的小孩兒呢?所以你一回答「沒有!」他啪——一翻「沒有!」;這人要在個五、六十歲呢,就不問小孩了,就該問父母了,「父母怎麼樣?」…可一般五、六十歲左右的人呢,父母就都沒有了,你一說「沒有」他啪——一翻「沒有!」……反正只要叫他逮著,要不然他不翻這石板,他這石板他不翻開。
那回可也不怎麼那麼寸,遇上這位——大全乎人——問什麼全有、問嗎有嗎!我一看這下可壞了,碰到釘子上了——他寫好了倆字「沒有」,把石板扣那兒了,「幾位,我這個玩意兒——就是靈!老兄,你做事沒做事?」
「哦,我做事呢。」
「給別人做事自己的買賣?」
「我…給別人做事。」
「自己有買賣嗎?」
「哦,有!」
「…你有手藝嗎?」
「我有。」
「哦……父母怎麼樣?老爺子、老太太硬朗?有嗎?」
「哦,有!」
「你…你有小孩嗎?」
「小孩我也有。」
「你有…你有幾個小孩兒?有…有男孩兒呵…女孩兒也有嗎?」
「哦——一樣一個。」
「哦,一樣一個……岳父岳母…有嗎?」
「哦,有!」
……
「…大舅子呢?」
「有!」
「……大舅子也有!……這個…天…天涼啦,你有…皮猴嗎?」
那位說了「我沒皮猴。」
「哦!——沒有!!!幾位,看見沒有,『沒有』!!!我這個玩意兒——就是靈!」
相面愣相出皮猴來了!
這個是馬老師原來春節晚會上的快板
如果你想自己挑的話,看下面的地址,是中國快板網。自己找喜歡的也行
❻ 罵人的快板 比較搞笑的
1:別人牽手我牽狗,看誰不爽咬兩口。………………………………2:上次借你一毛錢,至今未還,我罰你三天不許拉屎,拉屎不許帶紙,帶紙只許三寸,直到弊死你為止 3:一天一夜,二話不說,三跟半夜,四處亂摸,五星酒店,六號房間,七口豆腐,八光衣服,九個美女,十分激烈!
❼ 東北地區流行的曲藝是二人轉還是快板
二人轉
(民間戲曲)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它植根於東北民間文化,屬於中國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東北部。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來源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用東北人的俏皮話說:二人轉是「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蓮花落亦稱「落子」,是中國北方地區民間的一種說唱藝術,邊說邊唱,載歌載舞。
名段有《大西廂》、《回杯記》、《祝九紅弔孝》、《梁塞金擀麵》、《馬前潑水》、《包公斷太後》等。
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自古以來除遼東、遼西有少量漢人外,以白山黑水為中心的廣袤地區則是少數民族特別是滿、蒙等騎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間,清朝實習嚴厲的「封關」政策,嚴禁漢人進入關東。康雍乾盛世過後,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國力日弱,加上外敵入侵,「封關」政策名存實亡,導致清後期和民國初年出現「闖關東」大潮,大批山東、河北人進入東北,「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二人轉就是「闖關東」的人從關內帶至關外的。
2006年東北二人轉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二人轉植根於東北民間文化,所以其表演台詞中帶有一些鄉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轉內容並不以俗色酸為主、二人轉的戲詞中有很多都是和「評劇」「東北大鼓」「蓮花落」是相通的。這種現象一直到1980年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成立,其前身是吉林省吉劇團二隊。經過吉林民間藝術團的修改之後有很多唱段成為了二人轉的知名唱段。例如《豬八戒拱地》《回杯記》《馬前潑水》《西廂觀畫》《罵鴨》《梁祝下山》《包公斷太後》《水漫藍橋》《二大媽探病》《孫悟空三調芭蕉扇》《醉青天》等等。在改編出大批傳統劇目的同時,吉林省民間藝術團也培養出了眾多的二人轉表演藝術家,丑角演員有韓子平、秦志平、董連海、徐振武、尹偉民等等,旦角演員有鄭淑雲、董偉、李曉霞、關長榮、閆淑平、楊宏偉、孫曉麗、等等。
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偽滿洲國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會上,東北代表團的二人轉節目正式參加演出,從而二人轉這個名字首次得到全國文藝界的承認。[2]
藝術特點
1.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2.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系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3.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4.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5.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6.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7.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
二人轉唱腔特點
唱腔受東北大鼓、單弦、河北梆子影響很大。唱詞詼諧幽默,富有生活氣息。二人轉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共三百多個。嗩吶、板胡是二人轉的主奏樂器。擊節樂器,除用竹板(兩塊大板和五塊節子板)外,還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塊竹板,一手打二塊)。二人轉轉自::http://www.errenzhuan.cc/的表演,有「四功一絕」。四功是指「唱、說、做(或扮)、舞」,手絹、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絕技」。唱詞以七言、十言句為主,兼有民歌長短句。說口包括說白和數板,多用韻白,單出頭語言風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講究表演手段和動作,舞功以東北大秧歌為主,同時吸取民間舞蹈和武打動作。
二人轉唱腔分類
二人轉的音樂唱腔極為豐富,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其結構為曲牌聯綴體,積累的曲牌約有三百多支,比較常見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紅柳子、抱板、三節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調、大救駕、小翻車、哭糜子、大悲調、五字錦、壓巴生、靠山調等。二人轉的唱腔音樂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主要曲調;輔助曲調;專腔專調;小曲小帽雜曲雜調。
《呼呼腔》是二人轉故事正文的開頭腔,曲牌高亢。曲體結構為上,下兩個樂句,每樂句都帶一個較長的甩腔。上樂句往往散板起唱,然後用刁板進入正常節奏,尾音落在商音上。下樂句落在宮音上。《呼呼腔》的音調,是大波浪式的旋律線條、稜角分明,恰好表現東北秧歌那種大誇、大浪、大扭、大俏、稜角分明的舞蹈技巧,同時,描述故事梗概,介紹時間、地點、人物、環境。
《呼呼腔》板式變化多樣,分有」頭板「即」慢板「。二板,三板、快板,由於吸收了民歌中的花腔曲調,因而產生了」南邊道、大尾巴、對花、敞弦、干板擂「等等不同樣式的《呼呼腔》曲調。詞格基本為七字句。
《武咳咳》是二人轉演唱故事內容的核心唱腔。藝人稱它為「寶調」。曲體結構基本為上、下兩個樂句。
上樂句的落音為「徵」音,下樂句落在「商」。它的音樂旋律完全來自東北方言中的字調和語氣是一種「唱著說」的敘事性曲牌。不管怎樣變化,始終不離「re、la、sou"三個音。句尾甩腔,能自然流暢的向其它曲牌唱腔過度。
《武咳咳》板式變化多樣、分有慢板、中板、快板、推板及垛句、大段《武咳咳》常有一個」起腔「或叫」領腔「,結尾有一個」落腔「。詞格基本為七字句、十字句。
《文咳咳》,過去有人稱這個曲牌也叫《上北樓》、《小陰天》,曲調優美、流暢。曲體結構基本為上、下兩個樂句,每個樂句分為兩個分句,分句的獨立性很強,使旋律形成」商、宮、羽、徵「的落音趨勢,但它仍為上下兩個樂句,兩小分局為一分詞。
《文咳咳》板式變化,分為中板、慢板、快板,及中間的垛句等等。詞格基本為七字句、十字句。
《抱板》的曲體結構基本為上、下兩個樂句、反復演唱,上樂句一般落在、」羽音上「,下樂句落在」商音上「。大段抱板,開頭都有一個刁板腔。它分有」慢打慢唱「、」慢板夾快板「、」慢打緊唱,長調門」、「紅板數唱」等變化形式。演唱中常加三字垛。基本詞格為七字句、十字句。
《三節板》演唱時用大板、甩子伴奏、一打三甩、因而稱三節板。這個曲牌是一種抒情、敘事的慢板、旋律起伏較大、大波浪式的曲線。基本分為上、下兩個樂句,上樂句落「角」,下樂句落「宮」或「羽」,大段三節板,結束有甩腔。詞格基本為十字句。
二人轉二人轉戲歌
二人轉的歷史就是一部吸收各種藝術精華的歷史。二人轉戲歌是二人轉曲調與當代流行元素結合的產物,綜合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戲曲唱腔和帶有鮮明時尚元素的通俗歌曲的技巧。由於戲歌聽起來象戲又象歌,它既能讓帶有懷舊情緒的中老年觀眾接受,又能得到年輕人的喜愛。近幾年來,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二人轉戲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閆學晶演唱的系列曲目,大致可分四類:歌頌浪漫愛情的《藍河怨》《西廂記》《回杯記》《送情郎》等經典作品;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風情的《節氣歌》《看秧歌》《白雪花》《關東情》《回家》《老家》《請到吉林來》等歌曲;反映百姓生活的《老百姓的事情大於天》《打是親來罵是愛》《縣長下鄉到咱家》等歌曲;以二人轉藝術自身為主題的《關東人與二人轉》《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等歌曲。其中最後一類歌曲十分有特色,既反映了老百姓對二人轉的喜愛,也指出了二人轉藝術的主要特色和內容。類似的還有劉和剛演唱的《東北二人轉》,閻淑萍演唱的《我是二人轉人》,潘長江演唱的《二人轉東北人》,柴寶玉演唱的《風風火火二人轉》,孫小寶、金玲演唱的《情系二人轉》,沈鶴、沈春陽演唱的《二人轉轉歌》。這些歌曲同時也為二人轉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3]
二人轉表演形式
編輯
二人轉演出形式
二人轉是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群」、「戲」四類。
「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台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
「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
「群」: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群活兒」,現今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二人轉最初由男性演員表演,換裝成一旦一丑。以後出現女演員,由一男一女演唱。
二人轉表演手段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丑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台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二人轉表現手法
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即唱、說、做、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
❽ 搞笑快板詞
大 拜 年
(群口快板)
合:我們四人走上台,來給網友拜個年,恭喜恭喜再恭喜,恭喜合家大團圓!
嘿!恭喜恭喜再恭喜,恭喜合家大團圓!
甲:竹板一打響連天,我給網友來拜年,三星高照福祿壽, 財運亨通發大財!
乙:財運亨通發大財,聲聲祝福記心田,四季平安天天好,榮華富貴代代傳!
丙:榮華富貴代代傳,一年一年又一年,心想事成喜事多,喜報一個接一個!
丁:喜報一個接一個,幸福吉祥又如意,人逢盛世享太平,普天同慶共歡樂!
合:守歲守到新年到,爭先恐後放鞭炮,噼噼啪啪好熱鬧,(白:我來放個大炮)
嘣的一聲響聲高!
嘿,噼噼啪啪好熱鬧,嘣的一聲響聲高!
甲:竹板一打好高興,網上拜年來歡慶,新人新事新風尚,春風浩盪暖人心!
乙:竹板一打心裡癢,邊打邊說邊上網,赤壁論壇人氣旺,三千網友喜洋洋!
丙:我說幾句你莫笑,百花爭艷把春報,陽光雨露好時節,一年更比一年好!
丁:你說好來我說好,赤壁論壇我知曉,老總斑竹水平高,個個都是呱呱叫!
甲:赤壁論壇板塊多,各種版塊十二個,時政觀察說時事,國家大事我知曉!
乙:赤壁視點愛赤壁,數碼照相好高級,旗人版主親自拍,張張照片表心跡!
丙:養眼圖酷圖片美,人人看了人人喜,祖國山河美如畫,張張圖片勝鮮花!
丁:文學天地文章俏,個個看了個個笑,詩歌散文和小說,妙筆生花實在高!
甲:你說高來我說高,寒江釣雪最辛勞,又訂制度又回貼,寒江老師辛苦了!
乙:辛苦了啊辛苦了,還有斑竹葉知秋,看貼回貼寫詩文,精神實在感動人!
丙:說感動來好感動,水自流斑竹負責任,深夜看貼到轉鍾,夜以繼日好精神!
丁:好精神來精神好,1 0 0 1斑竹冇話說,半夜三點還看貼,快馬加鞭不停歇!
甲:千枝斑竹映陸水,萬朵紅霞染赤壁,赤壁論壇春常在,陸水湖畔盡春暉!
乙:誇了論壇誇網友,先讓我來數一數,三千三百多網友,三天三夜誇不夠!
丙:群星燦爛閃光輝,滿腔熱情頌家鄉,揮毫潑墨繪彩圖,高歌一曲唱赤壁!
丁:高歌一曲唱赤壁,一人唱來眾人隨,齊心協力邁大步,再接再厲創佳績!
合:論壇網友都說到,說得不好不要笑,祝福大家新春好,明年春節再會了!
嘿,祝福大家新春好,明年春節再會了!
轉自:
http://bbs.chibi.com.cn/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02&ID=96024
❾ 新年快板短句順口溜
拜年快板詞:
打竹板,響連天,我給大家來拜年。
磕頭行禮太麻煩,鞠躬禮節不周全。
拱手一禮做個揖,來點掌聲更美滿。
一拜大家胃口好,吃嘛嘛香身體健。
二拜大家心情爽,工作學習不心煩。
三拜家庭多和睦,快樂生活笑開顏。
四拜大家財運好,工資獎金多拿錢。
五拜大家時運通,連升三級做高官。
六拜大家愛老幼,中華美德萬代傳。
七拜大家朋友多,朋友多了事好辦。
八拜大家諸事順,順氣順意順心願。
九拜大家身體棒,健健康康活百年。
十拜大家過年好,高高興興來聯歡。
(9)東北快板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1、新年的鍾聲即將響起,願這吉祥的鍾聲能為您及家人帶來平安、幸福、健康和快樂!祝新年快樂。
2、但願我寄予您的祝福是最新鮮最令你百讀不厭的。祝福你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3、淡淡一點的友情很真,淡淡一點的依戀很清,淡淡一點的思念很深,淡淡一點的祝福最真!祝你新年快樂!
4、當風起的時候,我在想你!當雪飄的時候,我在念你!新年快樂,記得常聯系。
5、感謝你的關懷,感謝你的幫助,感謝你對我做的一切...請接受我新春的祝願,祝你平安幸福。
6、好朋友簡簡單單,好情誼清清爽爽,好緣份久久長長。朋友,祝你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7、新年到,鴻運照,煩惱的事兒往邊靠,祝君出門遇貴人,在家聽喜報!年年有此時,歲歲有今朝!新春快樂!
8、清晨曙光初現,幸福在你身邊,中午艷陽高照,微笑在你心間,傍晚日落西山,歡樂隨你一天。關心你的朋友從早晨到夜晚一直在祝福你新年快樂到永遠。
9、歡歡喜喜迎新年,萬事如意平安年,揚眉吐氣順心年,事業成功輝煌年,合家歡樂幸福年,身體健康萬萬年!!!
10、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間滄桑越流越淡。祝新年快樂,時時好心情!
❿ 快板書經典段子有哪些
打竹板,開心懷,
春秋的事情我來談,
話說東周封建時,
朝廷軟弱諸侯起,
一百多個諸侯國,
當時的局面特別亂,
著名的人物卻很多,
楚莊王啊真聰明,
改革政治買兵馬,
先裝糊塗其實懂,
一鳴驚人真厲害,
贏了晉國當霸主。
孔夫子,創儒學,
手下的弟子有三千,
著書立傳寫論語,
仁禮之道美名傳。
老子莊子韓非子,
扁鵲屈原小甘羅,
亂世英雄皆輩出,
多的說也說不完。
打竹板,心歡喜,
秦朝的事情我來比,
創始皇帝是贏政,
這個人可了不起,
吞並六國開疆域,
廢分封,建縣郡,
車同軌,書同文,
統一文字和斗量,
萬里長城他建起。
陳勝吳廣起義後,
項梁項羽舉大旗,
項羽九次戰秦軍,
英勇善戰沒主意。
(10)東北快板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快板小品屬於中國曲藝韻誦類曲種。早年稱作「數來寶」,也叫稱「順口溜」、「流口轍」、「練子嘴」,是從宋代貧民演唱的「蓮花落」演變發展而成。快板最初是作為乞丐沿街乞討時使用的一種要錢或者要飯的方式和手段,歷史相當久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快板才真正作為曲藝藝術的一種表演形式而存在。建國後,快板藝術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形成了聞名全國的三大藝術流派,即:高派(高鳳山)、王派(王鳳山)、李派(李潤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