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這是什麼圖
好象是HYDE吧
本名:寶井秀人(Takarai Hideto)
身高:158cm
體重:48 kg
出生地:大阪
生日:1.27(也有一說是1.29 )
婚姻:有妻子-大石惠
寶物:小時候的照片
特技:少林拳法
小時候的夢想:畫家,假面超人。
興趣:露營,畫畫,看恐怖小說,
收集藍色玻璃飾品,做家事(咖哩飯是拿手菜)。
喜歡的酒:桔酒
喜歡的顏色:銀色,單色系
喜歡喝:VITA Vitamin In
喜歡的食物:和食,滑滑的食物
討厭的食物:和果子
喜歡的衣服牌子:monochrome
喜歡的香煙:CHEROKEE(已無發售)
喜歡的藝人:武田鐵矢 大冢寧寧 大石惠
喜歡收到的禮物:女孩(開玩笑的啦!)
討厭收到的禮物:男孩(當然也是開玩笑的啦!)
hyde出生於大阪,在加入L`Arc-en-Ciel之前,他也曾組過一個樂團,在團里擔任吉他手,在解散後被tetsu找去當L`Arc-en-Ciel的主唱。
hyde是一個蠻多才多藝的主唱,他的嗓音爆發力十足兼具細膩陰柔質感,是L`Arc-en-Ciel的一大特色。從出道至今,他們所有歌詞幾乎都是由hyde一手包辦,他曾經說過就算別人的詞寫的比較好,還是希望能演唱自己寫出來的詞。不過他作詞的功力,真的很厲害!無論是早期的作品,還是後期的作品,hyde的詞都作得流暢、優雅,象敘事詩般的風格。除了作詞外他偶爾負責作曲,或是在現場演出中,負責一些樂器的演奏。歷年來,他用過的樂器有口琴、薩克斯、鈴鼓(這也可以……算嗎)、吉它,也曾經擔任鼓手的工作(在演唱會中交換團員的游戲里)。
hyde小時侯就被當作女孩子對待,因為媽媽十分喜歡女孩子。所以小時侯hyde經常都是穿著女孩子的衣服,提著紅色書包上學(又一個入江直樹?)。令人羨慕的是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他有很多「女朋友」,但卻非常愛哭。每次提到自己小時侯愛哭的故事,hyde都會覺得很不好意思。父親看到兒子有些懦弱,還曾讓小hyde學習過少林功夫!還達到「上級」的水平。這種經歷讓他充滿自信。在六年級的時候被選為「最風趣的同學」,也擁有了一大堆的朋友。除了有關音樂的這些,hyde也很有畫畫的天分,從小時候開始就常常一個人在畫畫,甚至還曾立志當畫家呢!即使是現在從事音樂工作的他,平時還是會動手畫畫。不過後來發現自己有些「色弱」而放棄了當初的夢想。
hyde的愛好非常廣泛,平常喜歡自己做做料理,喜歡在睡前讀書,有時彈彈吉它,還有薩克斯和口琴,喜歡收集蘭色的玻璃製品。hyde很喜歡吃東西,閑時總是在吃著什麼。連tetsu都說「hyde好象總是肚餓,錄音的時候餓,去外面的時候餓,演唱會的時候還是餓……」。平時hyde喜歡吃壽司、日本拉麵、餃子、甜瓜、咖喱等等。
雖然不象ken那樣顯而易見,hyde卻也是個煙鬼(平均每天1-2包)。不過最近健康狀況不太好,稍稍有些收斂。
② 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員,看到消失在夜色中的靈車,你會想些什麼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要做更多有意義的事,不負此生
③ 關於大爺大媽自製神器撿拾靈車硬幣一事,你有何看法
大爺大媽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最近幾天,又有一個關於大爺大媽的話題沖上了熱搜,內容說的是,在河南開封的一個地區,某個路口每天都會有聚集著十幾個大爺大媽,干什麼呢?等靈車,但是他們等靈車可不是為了奔喪,而是靈車經過路口的時候,死者的親屬會撒一些硬幣,這些大爺大媽們就是專門聚集著等著撿這些散落的硬幣的。但是年老的他們畢竟腰板不太好,所以還自製了一些撿硬幣的神器,比如說在鐵板上粘上吸鐵石,方便更快的吸起硬幣。除了自製神器之外,他們還定點定時的來,每天的固定時間是早上的八點到十點之間。
不管是大爺大媽們做出了什麼樣的舉動,如果站在他們的角度,在不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我們都應該支持他們,但是只希望他們都能遵守交通規則,對靈車上的逝者懷有敬畏之心吧。
④ 求短篇鬼故事,注意、不要圖片
最恐怖的五個鬼故事!
1、暗撫 的手
小孩生日,爸爸媽媽很開心, 於是幫他拍錄像. 小孩在床上跳啊,跳啊...
卻不小心摔到地上死了.
爸爸媽媽很傷心
過了幾個月,他們那出錄影帶重看的時候發現
有一隻沾滿血的手抓著小孩的頭發,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最後把小孩往地上一丟
2、紅絲帶
一位醫生在做完急診後已是午夜,正准備回家。走到電梯門口,見一女護士,便一同乘電梯下樓,可電梯到了一樓還不停,一直向下。到了B3時,門開了,電梯門開了,一個小女孩出現在他們眼前,低著頭說要搭電梯。醫生見狀急忙關上電梯門,護士奇怪地問:「為什麼不讓她上來。」醫生說:「B3是我們醫院的停屍房,醫院給每個屍體的右手都綁了一根紅絲帶,她的右手,他的右手有一根紅絲帶……」護士聽了,漸 漸伸出右手,陰笑一聲說:「是不是……這樣的一根紅繩啊?
3、我們是一家人
去年,那是一個雨夜,我在國道上攔了一輛車回重慶,現在回想一下,那應該是輛很破的老式客車,車子很空,在車子的最後一排坐著一位少女,她旁邊有一排空座,我走過去問她:「這個位子我可以坐嗎?」她微笑的點了點頭,她很美,美得有點讓人驚訝,她穿著一條素色的長裙,出於一種男人的本性,於是我便和她聊了起來,我和她聊了一些我的往事。她聽的很入神,講到情深之處她還有一些感觸,接著她的話匣子也打開了,她說:「我今年22 歲,小時候很苦,在我五歲生日那天,爸爸突然走到我面前對我說,明天媽媽就會離開我們,叫我千萬不要傷心,那時我還小,並沒有在意。第二天早上醒來,我聽到媽媽過世的噩耗,我用一種詫異的神看著爸爸,他只是對我苦苦地笑。就這樣爸爸、我和弟弟三人又過了幾年,在我十歲生日那天,晚上爸爸淚流滿面的對我說:「明天弟弟也要離開我們了」。我問:「弟弟要到哪裡去?」爸爸說:「弟弟到媽媽那裡去。」那時我也沒有在意。> > > 第二天,弟弟莫名其妙地離開了人世,我感到了恐懼,去找爸爸,爸爸用一種冷漠的眼光看著我,一句話也沒有,接下來這幾年,我過得不錯,可是在我十五歲生日那天,早上爸爸把家裡的一切都打點好,他為我過了生日,晚上他突然對我說:「明天爸爸也要離開你了,你要好好的過以後的日子。」他把一份信交到我手裡,對我說:「等20歲生日那時,你打開信,一切的一切都會有答案。」我很害怕,我怕爸爸說的一切都是真的,第二天爸爸真的離我而去,在河邊,他們找到他的屍體。
說著說著,她哽咽了,她繼續說到:「就這樣我一個人孤苦伶仃地過著,又過了三年,阿剛走進了我的生命中,我很愛他,我們住在了一起,就這樣又過了一年,忽然有一天阿剛不見了,我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沒有找到他,我心碎了。終於熬到了二十歲,生日那天晚上,我打開了那份爸爸留給我的信,信是這樣寫的:蓮兒,我知道這幾年你很苦,但是在你18歲時,你會認識一個男人,但是一年後他也會離開你,你不用去找他,因為你根本就找不到他,明天我們一家人就可以團聚 了。我聽到這里,渾身打了一個冷戰,我又問了她一次,「你今年幾歲?」她告訴我:「22歲,現在家裡人對我都很好。」忽然間我出了一身冷汗,才注意到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人來找我買票,我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周圍人的臉上毫無表情,我試著向窗外望去,雨下得很大,模糊了我的視線,我大聲問司機:「車到哪了?」司機不答。他好象並沒有感覺到我的存在,我猛然轉頭想找那個女孩,她不在了,我又四周 看了一下,她已坐到了我的另一邊。
「司機停車!!!!」我大喊,車子停了下來,我拚命地跳了下去,踩了個空,重重地摔在了水坑裡,我頓時失去了感覺,只恍惚間發覺自己在飄。
第二天,有車從路邊經過,發現了我,我醒了過來抓住身邊的一個人問:「我還活著嗎?」他們用一種莫名其妙的眼神看著我看著我……
4、我知道你看見什麼了
在一所學校里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學校有一幢女生宿舍樓很舊了,因為住的人不多,所以學校也沒整修。這幢樓里有三分之一的房間都空關著。小$和小#是剛住進來的新生。第一天晚上深夜她們隱約聽到有很凄慘的哭聲從走廊傳來,以後幾天每晚都是這樣,聽得令人毛骨悚然無法入睡。於是她們就向學姐們說起這件事。開始同學們一口否認有這種事,但經不住小$和小#的追問,終於說出原來在這樓里某一間寢室曾有一個女生上吊自殺了。小$是一個無神論者,一聽這話就不信了,她說:「晚上的哭聲肯定是有人裝神弄鬼,今晚我就去拆穿她!」說著她就離開了。膽小的小#還沒反應過來,但學姐們的話並沒講完,後來的話只有小#聽到了。
這天晚上小$和小#都沒睡著,半夜十二點剛過,隱約的哭聲又飄來了,咿咿--呀呀--,令人寒毛倒豎。小$對小#說:「我們去找找吧。」便拉著小#尋聲走去。小#早已面如紙色,木木的由小$牽著走。深夜的宿舍走廊彌漫著鬼魅的氣息,幾盞忽明忽暗的小燈照著,把她們的身影長長的拖在地上。她們巡著這哭聲來到了四樓。這層樓面幾乎所有的房間都關著。在這里哭聲聽起來更凄慘,更恐怖。現在連小$也有點害怕了。她們來到一間寢室門前,這里就是傳出哭聲的地方。這間寢室顯然已空關了很久,門上斑駁的舊漆和一些蜘蛛網表明這里好多年沒人料理了。
這時恐怖的哭聲突然停止了,留下死一般的寂靜。小$定了定神,看了一眼發抖的小#,然後用力推門,但是門鎖得死死的,根本推不開。小#顫抖的說:「我--我們回去吧,我好--好怕!」小$根本不聽,她發現這扇門的鎖是老式的,有一個小指指甲般大小的鑰匙孔。於是她就把眼睛對著鑰匙孔朝里看,只看到血紅的一片,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她揉了揉眼睛再朝孔里看去,依舊是一片血一樣的紅色。她喃 喃的說:「怎麼盡是一片紅色呢?」
聽到這話的小#一下子癱倒在地上,發青的嘴唇顫抖的說:「學姐說,那女生吊 死的時候--眼睛被血染紅了--小$,她的眼珠是紅色的!!
5、你嗎?
這是從一個朋友那聽來的, 據說有片為證.....
朋友是從菲律賓到加拿大留學,在加拿大念書的時候,和母親共住一間小房子. 朋友的書桌擺放在房間的角落,旁邊有一扇窗.朋友是個十分用功的人,但搬進房子後 不久,每當他坐在書桌前專心念書時,便感覺到一直有東西輕輕的敲著他的頸子.起初他以為是自己神經過敏,便不太在意,但久而久之,這種感覺便一直存在,只要他一坐 在書桌前,就不停的感覺到有東西輕觸他的頸子,然而只要一離開書桌,這種感覺便消失無蹤.於是他便將這個情形告訴他母親,他母親就找了個算命師詢問算命師告訴他,有許多肉眼看不到的東西可以被照像機所捕捉,於是就叫他下次再有這種感覺時馬上拍張照片,說不定可以解開謎底.朋友半信半疑,回到家後便坐回桌前念書,不一會又感覺到有東西輕輕敲著他的脖子,他的母親馬上替他拍了張照 片, 趕緊送去照相館沖洗.拿到照片時,兩人皆嚇得臉色發白,照片上在朋友身旁的,是一雙懸在空中的腳,原來朋友一直感覺到的,便是上吊自殺的那個人懸在空中的腳,因在空中擺盪而不停的輕觸他的頸...
紅衣服
這個故事是貓撲鬼話里的一個朋友貢獻的,講述自己學校宿舍的故事:
我們學校是個外語學校,有一些時間夜裡經常有一個穿紅衣服的女子深夜上門推銷,也不知道她是怎麼逃過樓下檢查的.天天夜裡都來,一間間房間的敲,如果有人開門就問;'要不要紅衣服/'由於女生被吵後非常生氣,都大叫著不要,一連幾個晚上都這樣.有一個晚上,那個女子又來了.咚!咚!這時門開了,從裡面沖出一個女生對她大吼;"什麼紅色的衣服?我全要了.多少錢?"
那女子笑了笑,轉身走了,也沒給她紅色的衣服,那晚上大家都睡得很好,沒有人再來敲門了.第二天,宿舍里的人全都起來了,只有那個沖紅衣女子大吼的女生還沒有起床,她的同學把她的被子掀開,她,她渾身都是紅色的,她上身的皮已經被剝開了.血流得潢身,看起來就像是穿了一件紅衣服.
4、女廁所的手紙
這個也是女生宿舍的故事,
一個女生晚上去上廁所.因為夜太深了,她一個人去上廁所,心裡非常的害怕.可是因為晚上吃了什麼東西,肚子十分不好受,又不能硬撐,只好心驚膽戰地去.
廁所是在剛有學校就有了的舊廁所,女生剛蹲下沒多久,在她身後有一雙蒼白的手伸了過來.她嚇了一大跳,只見那隻手上有兩張紙,一張白一張黃.一個可怕的聲音說到:"選一張,白的還是黃的"女生很害怕,問到"你是誰?""白的還是黃的""為什麼要選""選一張吧."女生沒辦法,只好來了一張白的.聲音笑到:"白的三天黃的七天.便消失了."女生打開門,可是門外什麼也沒有啊.她嚇壞了/忙回到宿舍,告訴朋友們這件事,朋友笑她太緊張了,神經出了毛病了.她堅持說自己當時很清醒的.大家討論了一回,結果是不會有事的.
可是過了三天,這個女生莫名地就死了.沒有人知道她是怎麼死的,她的死因上寫著死因不明
只有她的同學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從此以後沒有敢晚上一個人上廁所了.
5、太平間里的鏡子
有一所醫學院,為了教育出有素質的學生.規定每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時,讓一個學生單獨在太平間里呆上一個晚上.雖然這種考試看上去不太人道,可是校方卻一直堅持了下來.
這一回,輪到了一向自稱膽子很大的阿美了,阿美在學校里一向以膽大包天自居,而且是貓撲等許多論壇的鬼故事寫手,以嚇死網友為樂.她早就說過不把這種考試當回事了,可是,當校方宣布今天輪到她時,她還是驚出了一頭冷汗.必竟是一個人獨自在漆黑的太平間一個晚上啊.還不準點燈....
晚上,阿美被帶到了太平間里,砰的一聲,門被關上了.屋子裡一下子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阿美縮在了屋子的一角,當她想到四周全部都是死人時,她的頭皮頓時一陣陣發麻...過了一會兒,月光照了進來,借著月光,阿美發現太平間的牆上居然有一面鏡子.於是,她便對著鏡子開始唱起歌來.她一直唱啊唱啊,直唱到了天亮...
第二天,腫著嗓子的阿美被帶了出來,她得意洋洋地對大家說沒什麼也不起的,對自己來說只是一件小事罷了.大家都很佩服她,這時,有一個同學問她嗓子怎麼腫了?她說自己在太平間里對著鏡子唱了一夜的歌,今天早上才不唱的.這時,大家的臉色變了,阿美還不解其意...停了半天,有一個同學臉色慘白地告訴她___
太平間里根本沒有鏡子啊!!!!
6、蠟燭
他跟她是青梅竹馬,以為能攜手看夕陽。
35歲上,她得了肺癌。拿著診斷書,哭了笑,笑了哭。不抽煙,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何以得了肺癌?
她來到他辦公室,卻看到他桌上一袋自己素日最愛吃的乾果,旁邊,放著個葯瓶子,說明觸目驚心。她流下淚來,紅色。
三日後,她哭著為他點燃生日蠟燭,他不在。
她點燃了34根長蠟燭,一根短蠟燭,低笑道:你真是瘦了,都不夠做35根蠟燭的。
這個故事嚇到小貓了。先看一遍,覺得什麼都沒說,再看,看懂了,背後一陣寒意. 有點難懂,大家看懂了么?
7、死也不讓你死
死也不讓你死在北京有一對高中男女同學,他們很要好,學習也很不錯,在學習生活上都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後來男孩子上到南京的一所大學,女孩子在北京的一所大學。他們互相聯系並確立的戀愛關系。他們約好等大學畢業後雙雙回到美麗的家鄉工作結婚生子。
但是時間太能改變一個人了,北京的女孩子經受不了誘惑,為了能夠留在北京。她結識了一個比自己大好多的老闆,並決定就這樣留在北京,做北京人。男朋友知道後。一路悲傷到北京約女孩談心。但是女孩很絕情。要和男孩子分手,恩斷義絕。男孩子一時氣憤沖動。拿起水果刀就割自己的手腕。女孩子不但沒有阻攔,甚至都沒有叫救護車並且看著男孩流盡了血,在抽搐和絕望中死去。直到死,他都死死的盯著女孩,盼他回去。
不久以後女孩懷孕了,生了一個小男孩。可是還是老實鬧得厲害。女孩子沒有辦法。決定把孩子送給自己的媽媽帶著。說來很奇怪,她一做這個決定,孩子就不鬧了。
回到家鄉的感覺很好,可惜是在夜裡,車的終點站離家還有一段距離。她就抱著孩子往家走。突然她看到孩子死死的盯著她在咀嚼什麼東西。翻看衣服一看,孩子在啃自己的手,手已經被啃的稀巴爛。女孩嚇壞了。一個趔趄就做地上。孩子上來就咬住他的頸動脈,死死的盯著她。那種熟悉的眼神。
孩子啃斷她的動脈咿呀的說。死也不讓你死在北京!……
8、沒人和我搶了
有一個男生晚上要坐公車回家,可是因為他到站牌等的時候太晚了,他也不確定到底還有沒有車....又不想走路.因為他家很遠很偏僻,所以只好等著有沒有末班車....等啊等啊 .... 他正覺得應該沒有車的時候,忽然看見遠處有一輛公車出現了....他很興奮的去攔車. 一上車他發現這末班很怪,照理說最後一班車人應該不多,因為路線偏遠,但是這台車卻坐滿了...只有一個空位,而且車上靜靜靜地沒有半個人說話..... 他覺得有點詭異,可是仍然走向那個唯一的空位坐下來,那空位的旁邊有個女的坐在那裡 ,等他一坐下,那個女的就悄聲對他說:"你不應該坐這班車的," 他覺得很希奇,那個女人繼續說:"這班車,不是給活人坐的......" "你一上車,他們(比一比車上的人)就會抓你去當替死鬼的." 他很害怕,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結果那個女的對他說:"沒關系,我可以幫你逃出去." 於是她就拖著他拉開窗戶跳了下去,當他們跳的時候,他還聽見"車"里的**喊大叫著" 竟然讓他跑了"的聲音..... 等他站穩時候,他發現他們站在一個荒涼的山坡,他鬆了一口氣,連忙對那個女的道謝. 那個女的卻露出了希奇的微笑:" "現在,沒有人跟我搶了......."
9、夢中情人
寧最近總是夢見同一個夢,夢里一個男人對她說:"你來嘛,你來找我嘛,我等你....." 終於,寧忍不住了,於是問他,:"你是誰?我怎麼才能找到你呢?"男人說:"明天中午12點在xx公園門口的站台上來找我,我這里有一顆痣."男人用手指著自己的下巴. 醒來,寧匆匆找到自己的好友並把一切告訴好友,好友答應陪同她一起前往.中午11點55分兩人在約定的地方等,卻不見男人來,天氣炎熱,寧對好友說:"太熱了,我到對面買兩支 雪糕,你在這里等我."說完寧過街去了. 就在這時,一輛車子沖了過來,一聲慘叫......好友跑過來一看寧,已倒在血泊中.當打開車門預備把寧送到醫院時,才發現這是一輛靈車,而車上的玻璃棺材中躺著個男人,男人的下巴有一顆痣.....好友恍然,看看自己的手錶,現在的時間是12點整.再探探寧的呼吸 ,已經停止了.
⑤ GTA5的靈車怎麼弄。有兩種靈車的。分別在哪裡弄啊。最好有坐標圖片
我只見過鋼骨靈車,隨機的,就像藍寶一樣,沒有固定刷新點
⑥ 誰能告訴我哪裡有最恐怖的圖片,讓人看了會三天誰不著覺的那種
《筆仙》不錯,還有《鬼來電》,《鬼吹燈》,這2個不是血腥場面,《咒怨》就比較惡心。日本的新片《靈車》也行啊。這幾個是我自己的建議,我本人膽子較小,所以你看了不一定會有反應。
⑦ 遇到靈車在自己前面撒金錢紙
靈車,是殯儀館用來運載去世之人遺體、棺材或者骨灰盒的專用車輛。一般來說,靈車都要經過特殊改裝,外面也會進行一定裝飾,以區別其他車輛。平常,我們很少會見到靈車,除非去參加追悼儀式,或者有親朋好友去世,要參與喪事辦理,才會接觸到靈車。但是廣州有一個小區,很多業主半夜回家,在樓下經常會遇到靈車,還會看到撒紙錢,感到非常大的心理負擔。到底怎麼回事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近日,廣州一個小區的業務們很鬧心。一天晚上,一位業主半夜回家,在樓下遇到一輛黑色靈車,車身上面印有廣州某殯儀館的標志,應該是有人去世,殯儀館過來拉人,家屬還在旁邊撒紙錢。這位業主被嚇了一跳,於是就拍了照片發在業主群里,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討論。因為也有其他業主遇到類似的事情,而且頻率越來越高了。甚至有業主表示,靈車來了還會撒紙錢,自己的小孩看到都有陰影了。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原來這個小區的業主們是住在廣州越秀區五羊新城的商住樓。這種樓房屬於比較傳統的老式商住樓,商業和住宅混合使用。第一層和第二次是商業用途,從第三層開始往上就屬於居民住宅用途。業主要想回家,必須先來到第三次的大平台,然後才能進入自己家的單元樓。而這里的第一層和第二層出租給了一個民營醫院。醫院有病人去世,殯儀館的靈車於是就會出現在樓下,所以業主們會頻繁遇到。
根據業主們的說法,這個醫院從2003年就開始營業,不過當時主要是門診,近幾年開始有住院部。住院病人去世,殯儀館靈車就會直接開到樓下運走。以前,這個商住樓有四個門供業主使用。不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物業只留下東邊一個門進入,而這個東門剛好靠近醫院的後門。所以現在業主就會在這里遇到靈車,有時候一個月好來好幾次,尤其是半夜來,給遇到的業主和家人,特別是小孩,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對此,業主們表示,醫院開設在住宅樓下是否合理?而且,醫院離住宅太近,衛生安全是否會受到影響?院方表示醫院資質齊全,希望業主們理解醫院業務的特殊性,包容去世的病人和家屬。不過醫院也承認靈車確實給業主們的生活產生了一些影響,並表態以後不再從後門運送病人遺體,會將靈車改停在醫院正門,盡量避免與業主產生交集。
對此,很多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A:生老病死正常,可是家門口經常這樣多晦氣,夜裡確實也嚇人。
網友B:你是長生不老的人嗎?你是永生不死的人嗎?你難道沒有這一天嗎?都不會換位思考,沒有同理心。
⑧ 誰知道圖片中的是什麼恐怖動漫
靈車人總動員之導演死媽(真的有人字真的有人字)
這是諷刺親愛的卓建榮導演所拍的汽車人總動員(真的有人字真的有人字)
為什麼要諷刺他呢?噢,其實這已經成新聞了,樓主可以在網路搜索汽車人總動員(真的有人字真的有人字)。就大概明白此畫的始末了。總而言之,這破導演就是在丟中國電影的臉,噢呸,他關中國電影屁事,勞資不承認他。
重要的事情說3遍是:
汽車人總動員(真的有人字真的有人字)
汽車人總動員(真的有人字真的有人字)
汽車人總動員(真的有人字真的有人字)
好萊塢有部電影叫汽車總動員。。哦呵呵
⑨ 誰知道2011年9月28日在308國道與南三環交叉口一輛越野車撞上火葬場靈車的交通事故啊 求圖片。。。。。。
https://72.52.124.208
⑩ 誰有莫扎特的圖片與介紹
1756年1月27日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糧食街9號,1791年12月5日卒於維也納,終年35歲。
奧地利作曲家,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典範,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創作了22部歌劇、41部交響樂、42部協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鳴曲、室內樂、宗教音樂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鋼琴協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鋼琴協奏曲,他對於歐洲器樂協奏曲的發展同樣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歌劇是莫扎特創作的主流,他與格魯克(Gluck)、瓦格納(Wagner)和威爾第(Verdi)一樣,是歐洲歌劇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與海頓、貝多芬一起為歐洲交響樂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為宗教音樂中難能可貴的一部傑作。作為18世紀末時的歐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樂深刻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精神,尤其是體現在歌劇作品中的市民階層的思想,無疑在當時具有進步的意義。莫扎特賦予音樂以歌唱優美歡樂性,然而,其中又深合著悲傷,這正反映了莫扎特時代知識分子的命運。並且,莫扎特是歐洲當時唯一一個不接受貴族供養的音樂家。
[編輯本段]藝術生涯簡介
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年1月27日誕生在奧地利薩爾斯堡,出生時風雪交加,3歲起顯露極高的音樂天賦,4歲跟父親學習鋼琴,5歲開始作曲。據說在他還不會寫字的時候便已會作曲了,由其父親記錄他所譜的短小樂曲。莫扎特的父親宮廷樂師LeopoldMozart萊奧波爾德•莫扎特是一個小提琴家、管風琴家、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僅在奧地利和德國,而且在歐洲其他國家都享有盛名。
莫扎特從三歲時就顯出了非凡的音樂天才,他時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有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起回家,年方四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父親問他在做什麼,他說他正改在寫鋼琴協奏曲,當他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看時,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這里寫的一切是多麼正確而且是有含義的啊!」
Mozart1762年
最像莫扎特的畫像byJosephLange(1762~1773)1762年,6歲的莫扎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試驗性的巡迴演出,獲得成功。
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們先後到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等國作為期10年的旅行演出均獲成功。這些旅行演出對莫扎特的藝術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他有機會接觸到歐洲當代最先進的音樂藝術——義大利歌劇、法國歌劇、德國的器樂,又結識了作曲家J.C.巴赫G.B.馬蒂尼、G.B.薩馬蒂尼等,跟他們學習作曲技術,這使他以後能夠成為他那個時代在創作上風格最為廣泛的一位作曲家。
Mozart&姐姐Nannerl在家中四手聯彈這一時期,莫扎特在倫敦出版了6首哈普西科德和小提琴(或長笛)的奏鳴曲,寫作了3首交響曲和歌劇《虛偽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與巴斯蒂娜》(1768)、《本都國王米特里達特》(1770)、《盧齊奧·西拉》(1772)等作品。有些作品反映了他受J.C.巴赫的影響。這一時期的作品已經顯示莫扎特創作體裁的廣泛性和他對歌劇創作的興趣。
成熟時期(1774~1781)1773年底,莫扎特返回薩爾茨堡,在父親的輔導下,彌補被中斷了的音樂與文化的學習,同時利用旅行中獲得的知識與素材,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歌劇《假園丁》(1775)和《牧人王》(1775)。維也納的音樂家「星光大道」上Mozart的簽名
這時已經成人的莫扎特,對自己卑微的奴僕地位感到不滿。為了爭取人身與創作的自由,他經過激烈的斗爭,終於在1777年9月獲得大主教的同意,又跟母親進行了兩年的旅行演出。為了另謀職位,以便永遠離開薩爾茨堡,他先後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學、演出,進一步加深了對不平等制度的認識和體會。在曼海姆時,他得到一些市民音樂家的幫助與同情,並接觸到當時歐洲重要的曼海姆樂派,聽到第一流管弦樂隊的演奏。1778年5月,他回到巴黎,由於母親病逝,加上未能謀到職位,不得不在1779年1月返回薩爾茨堡。
這一時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創作了2首長笛協奏曲1首雙簧管協奏曲、7首鋼琴小提琴奏鳴曲、3首鋼琴奏鳴曲,這些作品反映了曼海姆樂派的影響。在巴黎,他還寫了《巴黎》交響曲、交響協奏曲、管弦樂序曲、長笛和豎琴協奏曲、長笛弦樂四重奏、4首鋼琴變奏曲、4首鋼琴奏鳴曲等。第2次途經曼海姆時,寫了一些宗教音樂3部交響曲、小提琴中提琴的交響協奏曲、小夜曲、嬉遊曲、兩架鋼琴的協奏曲、3首風琴協奏曲等。1780年完成了歌劇《伊多梅紐》的創作。
這一時期莫扎特的作品,在內容上反映了當時狂飆運動思潮的影響,在形式上出現了新的要素,如奏鳴曲式第1樂章的呈示部,出現了與第1主題相對比的第2(或更多的)主題在再現部中,常常改換主題出現的次序,有時對主題材料也進行了不同於呈示部的處理,在第1、2樂章間,有了強烈的力度對比等等。這些手法,增強了他的音樂作品的戲劇性,使古典奏鳴曲式進一步形成。
莫扎特之妻ConstanzeMozart1840最左邊那位維也納時期(1781~1791)莫扎特再也無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辭職,到維也納謀生。他是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有勇氣和決心擺脫宮廷和教會,維護個人尊嚴的作曲家。但是以後他雖然名義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實際上仍然無力抗爭封建社會對他的壓迫。生活的磨難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維也納的10年,成為他創作中最重要的10年。1781年,他和大主教決裂後,寫出了著名的歌劇《後宮誘逃》。該劇於1782年7月首演,獲得很大成功。1782年,他在沒有徵得父親的同意的情況下,同一位WifeConstanzeMozart_by_Hanson_1802曼海姆音樂家的女兒康施坦絲·韋伯結了婚。莫扎特和當時正在維也納的J海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向海頓學習了四重奏和交響曲創作的經驗,並寫了6首弦樂四重奏贈送給海頓。1784年,他參加了「共濟會」(也叫兄弟會,是拿破倫在埃及創建的,宣言自由平等,兄弟之愛),是維也納第八支部的成員。他熱心地參加了這個帶有資產階級啟蒙思想色彩的秘密宗教團體的活動,對它所宣揚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有強烈共鳴,並在這種思想的啟示下寫出了許多作品。Mozart兩個活下來的男孩,兩人終身未娶
1785年,一度倒閉了的維也納民族劇院恢復,莫扎特有了從事歌劇創作的機會。他寫了一部滑稽戲《劇院經理》(1786年演出)。1786年完成並上演了《費加羅的婚禮》,該劇的影響很大,甚至在布拉格也家喻戶曉。1787年《唐璜》完成並得到演出。在維也納,莫扎特發現了J.S.巴赫的作品。他對巴赫的復調技法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究。這對他後期的創作起了重要影響。
1789年4月,貧困中的莫扎特,由他的學生卡爾·利希諾夫斯基公爵帶領,到柏林,德累斯頓,萊比錫等地演出。雖然轟動一時,卻未能解脫他的經濟困境。1790年1月,他的歌劇《女人心》上演。2月,皇帝去世,莫扎特向繼任皇帝利奧波德二世請求接任宮廷樂長L.霍夫曼的職位,得到同意,但未實現。1791年,他寫了歌劇《蒂托的仁慈》,未獲成功。同年9月寫了最後一部歌劇《魔笛》,並在重病中寫作大型宗教音樂作品《安魂曲》,未能全部完成,便與世長辭了。年僅35歲,死後被葬在維也納貧民公墓的一個不知名的地方。真是『風雪中來,風雪中去。』
[編輯本段]生平簡介
1765年7月,英國倫敦一家報紙刊登了這樣一條音樂會預告: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是能使全歐乃至全人類感到自豪的神童。8歲的少年使音樂家和有識之士驚嘆不已。他的羽管鍵琴演奏、視奏能力及運用各種樂器的即興表演和作曲,都使人嘆為觀止。這位天才兒童的父親,根據紳士淑女懇切的要求,決定延長滯留時間。為此,各位有了欣賞這位小作曲家和他姐姐演奏的機會……Mozart&姐姐Nannerl1764年,Paris
1756年1月27日,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一個宮廷樂師之家。他的父親列奧波爾德.莫扎特(LeopoldMozart)原籍德國,曾先後生有7個孩子,不過,其中5個都過早地夭折,頑強地活下來並長大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兒子沃爾夫岡和他的姐姐安娜。
列奧波爾德是一位頗受人們尊敬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小莫扎特非凡的音樂天賦很早就已引起他的欣喜與關注。有一次,他與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歲的兒子正聚精會神地趴在五線譜紙上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干什麼?兒子一本正經地回答:「我在作曲。」孩子的舉止使兩位大人相覷見笑,面對著紙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們以為這不過是小孩的胡鬧。然而,當細心的父親將兒子的作品認真地看了幾眼之後,忽然興奮地眼噙淚花對客人喊道:「親愛的,你快來看!這上面寫的是多麼正確而有意義啊!」天才已經開始了他的創造生涯!
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長,列奧波爾德竭盡心血,精心栽培。對兒子的學習與訓練是極為嚴格的,除了復雜的音樂理論與演奏技能外,還有拉丁文、法文、義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學和歷史等等。
莫扎特有著驚人的聽覺和音樂記憶力。七歲的時候,有一次他用父親的朋友沙赫特涅爾的小提琴演奏,兩天後莫扎特又在自己的提琴上練習。當沙赫特涅爾再次上門時,莫扎特對他說,我現在用的小提琴比前兩天奏的那把小提琴低八分之一個音。沙赫特涅爾以為他在開玩笑,但莫扎特的父親完全了解自己兒子,他請朋友把小提琴從家裡取來,經校對後,發現莫扎特的判斷完全正確。
1762年,將近六歲的莫扎特就掌握了古鋼琴的彈奏技術,與此同時,他又開始學習拉小提琴。在父親的帶領下,6歲的莫扎特和10歲的姐姐安娜開始了漫遊整個歐洲大陸的旅行演出。他們到過慕尼黑、法蘭克福、波恩、維也納、巴黎、倫敦、米蘭、波隆那、佛羅倫薩、那不勒斯、羅馬、阿姆斯特丹等等許多地方,所到之處無不引起巨大的轟動!在奧地利國都維也納,他們被皇帝請進王宮進行表演。
在鮮花、掌聲和歡呼的背後,是艱苦的勞動、苛刻的條件和可怕的考驗。為了金錢與榮譽,列奧波爾德要求小莫扎特無論旅途多麼勞累,要隨時都可以當眾演。為了宣揚兒子的天才,他讓孩子必須滿足聽從突如奇來、異想天開的種種刁難性提議。如:當場視奏從未接觸過的技巧艱深的樂曲;按照聽眾臨時設想的幾個低音即興作曲,並根據指定的調性當即演奏用多條手帕將鍵盤全部蒙住而不影響彈琴;在一場音樂會上從頭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並且,這樣的演出幾乎每每長達四五個小時之久。
1772年,16歲的莫扎特終於結束了長達10年之久的漫遊生活,回到自己的家鄉薩爾斯堡,在大主教的宮廷樂隊里擔任首席樂師。
盡管莫扎特乃曠世奇才,盡管他享有極大的榮譽,可在大主教眼中,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奴僕,並且是一個很糟糕的奴僕。因為他擁有榮譽。莫扎特不得不像他的前輩海頓那樣,每天在前廳穿堂里,恭候主人的吩咐,隨時都有可能遭到大主教的斥責辱罵,甚至嚴厲的懲罰。然而,莫扎特畢竟不是海頓,他具有更強的自尊心和獨立不羈的果敢精神。為擺脫大主教的侮辱與控制,他於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個落腳之處,永遠離開薩爾斯堡。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這位曾轟動過整個歐洲的金光閃閃的寵兒此刻竟到處碰壁!神童已經長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盡管他的才華隨年齡成正比地增長,可現實社會卻無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薩爾斯堡,而這樣一來,大主教當然更加刻薄地對待他。莫扎特的辛酸與窘境是任何一個有生活常識的人都不難想像的。
1781年6月,莫扎特終於在忍無可忍當中與大主教公開決裂。他毅然辭職離去,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位公開擺脫宮廷束縛的音樂家。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種舉動無疑極其大膽而英勇。因為,這意味著艱辛、飢餓甚至死亡。
列奧波爾德力勸他的兒子向大主教賠禮道歉,重歸於好,莫扎特堅決拒絕。他在給父親的回信中寫道:我不能再忍受這些了。心靈使人高尚起來。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繼承來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備犧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對於我,對於你,都應該是最珍貴的!
沖出牢籠的莫扎特定居在「音樂之都」的維也納,開始了一個自由藝術家的生涯。當時他年僅25歲,可離生命的終點卻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寫作之輕松與神速使他的同時代人和後輩都把他看作是無師自通、不學而成的天才,縱觀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時期受到父親的嚴格教誨外,的確從未得到過正式的教師指導。天才是不容否認的,但人們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離不開刻苦與勤奮。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與歌劇《唐璜》的樂隊指揮庫查爾茲一起散步時說:「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的人是錯誤的。我確切地告訴你,親愛的朋友,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花這么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沒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
在莫扎特身上,處處都體現出典型的藝術家天性。他是一個熱愛生活、充滿詩意、富於感情的人。他認為窮人最講信義,「世界上只有窮人才是最好、最真實的朋友,有錢人完全不什麼叫友誼」。他天真、單純,總是興高采烈。他易受感動,愛掉眼淚,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樣充滿了好奇,似乎永遠長不大。
莫扎特摯愛自己的親人,每當他談起父母、妻子時,臉上都不由閃現出幸福的光彩,語調也格外恬美。在神聖的婚禮儀式上,他和妻子雙雙落下激動的熱淚。大家深受感染,都跟著一起哭了。由於他沒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采又不善持家理財,因而婚後的生活非常窮困。為了維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拚命工作——教課、演出、創作,應接不暇,永無休止。盡管如此,日子還是過得相當窘迫。有一年冬天的一人傍晚,朋友們到他家做客,從窗外看到夫妻倆在屋裡愉快的地翩翩起舞,紛紛贊嘆不已。待到進屋後才弄明白,他們因無錢買煤,不得不利用跳舞來取暖,以此熬過寒冷的冬季。
莫扎特晚年的生活每況愈下,身體也越來越糟,他不得不經常向朋友們求援。當他最後一部傑出的歌劇《魔笛》(TheMagicFlute)首場公演時(1791年9月30日),他已痼疾纏身。
有一天,一位神情冰冷、身著黑衣的陌生人前來拜,他請大師為他寫一首《安魂曲》。陌生人走後,身心交瘁的莫扎特含著眼淚對妻子說,這部作將為他自己而寫。「他帶著一種狂熱的拚死勁兒開始寫最後一部作品——《安魂曲》,……莫扎特處於過度勞累的狀態中,他擺脫不了這部『為死亡而作的彌撒曲』是為他自己而作的這樣一種念頭,他認為自己不能活著完成它了,他鞭策自己來寫這部充滿死亡景象的傑作,開始了與時間進行的悲劇性競賽。」一個永遠的憒憾是,這場競賽的勝利者是死神,《安魂曲》寫到一半時,莫扎特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筆……,這部傳世之作的最終完成者,是他的得意門生修斯梅爾。
《魔笛》上演後所獲得的巨大成功為瀕臨崩潰的莫扎特帶來難以形容的最後的欣慰。1791年12月4日深夜,他躺在冷冷清清的病榻上,喃喃自語地想像著《魔笛》的演郵:第I幕現在結束了……現在開始夜後的詠嘆調……凌晨1點,他悄悄地閉上了雙目。此時,豪華的威登歌劇院燈火輝煌,舒適的包廂座無虛席,維也納各界人士濟濟一堂,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賞著大師的新作《魔笛》。
出殯那天,狂風呼嘯,大雪紛飛。惡劣的氣候迫使幾位送葬的親友都中途返回,只剩下一個掘墓老人趕著靈車踽踽獨行……。這是一個埋葬罪犯、流浪漢與貧民的墳場,下葬的墓穴里已有兩口他人的棺材。康斯坦采當時重病卧床,沒能到場。當她數日後前往墳地時,已無法找到准確的墓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這樣無影無蹤地消失了,身後留下尚未還清的1682弗羅林的債務。
比起長壽而在晚成的海頓來,莫扎特剛好相反——短命而早熟。然而就在他不足36歲的一生里,卻為人們創造出數量驚人的音樂瑰寶。其中包括:歌劇22部;以《費加羅的婚禮》(TheMarriageofFigaro)、《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響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小提琴協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此外,他還寫了大量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
莫扎特的音樂典雅秀麗,如同珍珠一樣玲瓏剔透,又似陽光一般熱情溫暖,洋溢著青春的生命力。由於他的音樂語言平易近人,作品結構清晰嚴謹,「因而使樂思的最復雜的創作也看不出斧鑿的痕跡。這種容易使人誤解的簡朴是真正隱藏了藝術的藝術」。
美國音樂學者約瑟夫.馬克利斯說得好:「在音樂歷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各個對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緊張關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
去世
莫扎特遷居維也納之後,也曾多次更換過住址。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費加羅樓房。在這座典型的維也納老式
樓房裡,莫扎特和他的妻兒渡過了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光(一七八四年至一七八七年)。在這里,他創作了《費加羅的婚禮》,在這里他曾教授過年輕的貝多芬,在這里他被授予皇家室內樂作曲家的稱號。
地址:Mozart-Gedenkstte,Figaro-Haus,Domgasse5,1010Wien
莫扎特去世後,屍骨安葬在聖馬克斯墓地。地址:St.MarxFriedhof,Leberstrasse6-8,1110Wien。
他的墓碑於一八九一年從聖馬克思墓地移到了中央陵園名人墓地32A的第55號墓穴,莫扎特的一座大理石紀念像創作於一八九六年,如今這座塑像坐落在城堡花園,是遊客們樂於觀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