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傳統工藝陶瓷寫作文
1. 關於工藝品陶瓷的作文,350
陶瓷南瓜在我的書桌上放著一個醒目的橙色南瓜,這是我喜歡的一件藝術品。
這個南瓜直徑大約36厘米,頂端有一個4厘米的花把。一大片的橙色中,有一小點的綠,整個搭配的非常協調,越看越像《灰姑娘》里的南瓜馬車!這個南瓜是陶瓷的,重約三斤。
表面非常的光滑,冰冰的,硬硬的,讓人愛不釋手,就像捧著一個聚寶盆。那深綠色的花把有點透明,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也增添了幾分活力。
一個南瓜整體被分成了10份,真是十全十美呀!這個南瓜跟農民伯伯種出南瓜樣子,造型,結構都是一樣的。這個南瓜並不鮮艷奪目,卻能讓人感到生機盎然,心曠神怡。
這簡朴,素凈的南瓜陶瓷,比鑲著珍奇異寶的陶瓷南瓜更美,更引人注目。這個南瓜做得非常逼真,就像剛從藤蔓上摘下來那麼新鮮。
表面泛著亮光,在不開燈的情況下,放在桌上,貪吃的人肯定很想去咬一大口。
2. 陶瓷工藝品作文450字
1
所謂陶瓷,就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它是一種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民間工藝品。 陶瓷分為日用陶瓷、藝術陶瓷和工業陶瓷。日用陶瓷指的是我們平常的用具,如碗、碟、盤、壇、杯等。而藝術陶瓷則包括花瓶、雕塑品、器皿、陳設品,等等----沒錯,藝術陶瓷就是用來擺設或欣賞的陶瓷。工作陶瓷可就廣了,金屬陶、石制陶、面磚等比比皆是,其含義是指用於各種工業的陶瓷用品。 陶瓷的外表雅俗共賞,其蘊含的意義也很廣:有的比喻幸福,有的表示合家歡,還有的表示天長地久……藝人可隨心所欲地給陶瓷畫上「臉」或題上蒼勁有力的字。花、草、蟲、魚、鳥、獸、神、仙、人被藝人描繪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讓人贊嘆不已。看,一條青龍蜿蜒盤旋在雲端上!瞧,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望,關公正和張飛切磋武藝,兩人斗得不可開交!陶瓷的外表,就猶如人的臉面,豐富多彩。 陶瓷形狀各異,有圓形、正方形、橢圓形、長方形、圓錐形……技藝高超的藝人還可以把泥捏成各種各樣的動物形狀、名人模樣呢!用「登峰造極」來形容他們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不同質地的陶瓷,有著天壤之別的價格。有的只賣二三元,有的卻要價上千元甚至上萬元。對於價格高的陶瓷,有的人認為很離譜,有的人則認為值這個價。我告訴你吧,一個巴掌大的陶瓷,不是三五天就能擺上市場的,而是要經過捏造、燒陶、加工等好幾個步驟才能出售的!價格貴的,往往是工序復雜的、製作精良的、蘊含的物質和精神文化豐富的。 陶瓷這種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民間工藝品,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金星,它閃爍著的光輝照耀著每一個有幸看到它的人。它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在我家電視機的右邊,擺放著許多工藝品。要說我最喜歡的呀,就數那個「福豬迎新歲」的工藝品了。它是中國陶藝大師——潘柏林的陶藝精品。是大姑媽前年來我家時送的禮物,我可喜歡了!五隻白豬圍繞在如意玉旁,它有時候像為它們遮天避雨的巨傘,有時候像奇形怪狀的噴泉,有時候又像接天連葉的荷花。最為可愛的是,那個如意玉上系著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像一條紅領巾隨風飄揚,可能是小豬們熱愛學習吧!兩只小豬趴在如意玉上,右邊的小豬好像要親吻左邊小豬的臉頰,它們自然地微笑著。在如意玉的下面,還有三隻小豬。有一隻稍大的豬,應該是豬媽媽吧。她的懷抱里還有一隻小豬,天真地望著我。它們右邊還有一隻與眾不同的小豬,別的豬都是趴下的,只有它站了起來,抬頭仰望天空,可能是在向上帝祈禱,希望人們不要再傷害它們的兄弟姐妹吧!它的左腳踩著黃澄澄的石頭,石頭的樣子有很多種,可最多的還是像元寶。它的右腳踩在了一條小溪上,清澈見底,小溪上擺著各式各樣的岩石,有的像一根胡蘿卜,有的像一條小金魚,有的像一座巍峨的高山,有的像一條褐色的絲巾。太漂亮了!這個工藝品多麼精巧啊!我太喜歡它了!
3. 陶瓷工藝品作文450字
藝術品,是指人工製品而不是自然物,是精神產品而不是物質產品,藝術品主要是意象思維的結晶,而不是抽象思維的成果。
在我們家卧室的轉折角有一個醒目的橙色南瓜。這個南瓜是我的嬸嬸送給奶奶,奶奶一直擺放在我的家中。
這就是我喜歡的藝術品。這個南瓜直徑大約是36厘米,頂端有一個大約4厘米的花把。
一大片的橙色中,有一小點的綠色,整個搭配的非常協調,越看越像《灰姑娘》里的南瓜馬車! 這個南瓜是陶瓷的,重約3斤。表面非常的光滑,冰冰的、硬硬的,但是能讓人愛不釋手,就像捧著一個聚寶盆。
那深綠色的花把有點透明,給人們想像的空間,同時也增添了幾分活力。一個南瓜整體被分成了10份,真是十全十美呀!這個南瓜構造較為簡單,跟農民伯伯種出的南瓜樣子、構造是一樣的;這個南瓜不是那麼的鮮艷奪目,而是一般的橙色,讓人感到生機盎然、心曠神怡。
這簡單樸素的景色比鑲著奇珍異寶的陶塑南瓜好得多它以簡朴、素氣而引人注目。 這個南瓜做的非常逼真,真像剛從蔓上摘下來的新鮮的南瓜!玻璃南瓜表面泛著亮光,再不開燈的情況下,把玻璃南瓜放在餐桌上,貪吃的人肯定很想沖上去咬一口。
玻璃南瓜那樸素的顏色是我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它的誕生是於玻璃陶藝工人那雙勤勞得手分不開的。這個南瓜,為我家增添了幾分姿彩。
因為玻璃陶藝工人豐富的想像力,必定會有更多人得到更美的藝術享受。
4. 中華傳統文化,剪紙陶瓷的作文怎麼寫
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可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資料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搞笑呀。一隻穿著綵衣的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著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里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台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著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貌真是逗人喜愛!
5. 寫一種傳統的技藝的作文
《泥塑》吳川的民風民俗吳川是一個泥塑多的地方.梅菉泥塑起源於瓦窯村.瓦窯村始於唐朝(公元618年),開基祖姓廖,從佛山石灣遷徙而來,佛山石灣精湛的陶瓷工藝從此也傳入吳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個陶工隨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觀眾,後來別的陶工也來湊熱鬧.這就無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覽.從此,泥塑這一民間藝術斷斷續續經歷了唐、宋、元三個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間,皇帝派遣官吏四齣挑選美女進宮尋歡作樂,民間百姓對此無不怨聲載道.於是,梅菉頭村的群眾便乘鬧元宵之機,特地造了一套醜化皇帝與皇後的泥塑.其特點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腳大、乳大、耳大.果然觸動了官府衙門,竟派遣大批衙差,聲言要抄斬全村百姓.後來,炮製這套泥塑的為首者便出滅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腳大乾坤,乳大養子民,耳大聽民音,這為何不妥?」這幫趨炎附勢的官兵聽了無言可答,只好罷休.此後,當地群眾對「造泥塑」、「看泥塑」、「評泥塑」的興趣更濃,熱情更高.這便成了當地居民鬧元宵的一項主要內容.隨著歲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題材也不斷有新的發展.原先大都取材於神話傳說的「盤古開天闢地」、「女禍煉石補天」,「嫦娥奔月」、「哪吒鬧海」、「八仙過海」或取材於歷史戲曲的「三顧茅廬」、「七郎打擂」、「平貴別窯」等,進而發展到取材於現實生活的「金杯獻給祖國」、「軍威震敵膽」、「向四化進軍」等多樣化題材.若從「泥塑」製作工藝來看,逐步也不斷有新的發展.過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綁「樹桿」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鐵線扎鋼筋」所取代了.有的群眾還別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來人輕輕按一下機關,小舞台上的「書生」就可吹簫彈琴,又可啟步運行;「公主」既可眉來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從也跟著擰起羅傘,確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還神氣活現地當著觀眾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來.原來,這些巧奪天工的「泥塑」已被製作者搞成「電動化」了.吳川真有趣。
6. 陶瓷作文400字
中華傳統文化種類繁多,有剪紙、國畫、陶瓷等,其中陶瓷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古人大約在公元前八千至兩千年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瓷。陶瓷大多數是用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材料製成的。
陶瓷燒至七網路可以裝水,燒至1200度可以完全不吸水而且耐高溫、耐腐蝕。生產陶瓷的工藝過程是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畫坯、上釉、燒窯。
說到陶瓷,我家也有許多瓷器,比如花盆、碗、洗面盆……,我家的花盆是圓形的,外壁上面的圖案有植物紅色的莖,其他全是黑色的。洗面盆是圓形的,外壁上印有一首詩,詩的名字是《春夜喜雨》,內容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旁邊刻著「景德鎮」三個字,說明這個洗臉盆是景德鎮製造的。
在我搜集的陶資圖片里,我最喜歡利用唐三彩工藝製作的那匹駿馬,它低著頭,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鑲嵌在頭上,一雙毛茸茸的耳朵屹立在頭頂上,一副五顏六色的馬鞍套在馬背上,我想:這匹駿馬大概是陶瓷中的精品吧!啊,中華傳統文化可真像一座巨大無比的寶庫,以後我要了解更多的中華傳統文化。
7. 關於工藝品陶瓷的作文,350
陶瓷南瓜
在我的書桌上放著一個醒目的橙色南瓜,這是我喜歡的一件藝術品。
這個南瓜直徑大約36厘米,頂端有一個4厘米的花把。一大片的橙色中,有一小點的綠,整個搭配的非常協調,越看越像《灰姑娘》里的南瓜馬車!
這個南瓜是陶瓷的,重約三斤。表面非常的光滑,冰冰的,硬硬的,讓人愛不釋手,就像捧著一個聚寶盆。那深綠色的花把有點透明,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也增添了幾分活力。一個南瓜整體被分成了10份,真是十全十美呀!這個南瓜跟農民伯伯種出南瓜樣子,造型,結構都是一樣的。這個南瓜並不鮮艷奪目,卻能讓人感到生機盎然,心曠神怡。這簡朴,素凈的南瓜陶瓷,比鑲著珍奇異寶的陶瓷南瓜更美,更引人注目。
這個南瓜做得非常逼真,就像剛從藤蔓上摘下來那麼新鮮。表面泛著亮光,在不開燈的情況下,放在桌上,貪吃的人肯定很想去咬一大口。
8. 寫一篇關於民間工藝品的作文
中國結,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
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 每一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絲線編結而成,每一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互相結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圖案的飾物搭配組合,就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寓意深刻、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物品。
中國結不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老媽酷愛手工製作,節假日在家翻到了一本《中國結》我本是閑來無聊隨便翻翻,卻不想越看越有味兒。
於是我就決定親自動手來試做中國結。於是就先拿一個中國結來作標本。
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繩子.首先要把三根繩子分為里,中,外三層,我先把最外邊的繩子拿在手裡.我專心致地學著.最外邊的繩子成形之後,再拿出中間那根,沿著第一根的走向串,我越串越高興,這可是我第一次做中國結!我把最里邊的繩子拿在手上,小心翼翼地串起來,生怕把中國結串壞.當我把最里的那根繩子的顏色搭配在一起時真是漂亮極了.但我還要做些調整,讓繩子的一頭 對齊,而不要一根長,一根短.望著我快完成的中國結,心裡真是有說不完的喜悅. 雙錢結」也是中國結的一種.我定睛一看, 哇,還真像兩個錢幣疊在一起,兩個錢幣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一把兩個錢幣疊在一的」雙錢結」的多餘繩子剪掉,然後在後面別了一個別針,還用打火機把別針固定了一下.」雙錢結」終於完成了,我把它別在衣服上,顯得格外耀眼,它為我的衣服增添了更加絢麗的色彩,使我更加的美麗. 參考資料: 雖然字很少!!!!但還可以把?將就將就把。
9. 寫民間工藝品作文 400字
民間工藝星期六,我和媽媽吃完中午飯,決定去公園玩玩。
公園里的東西琳琅滿目,吃的,玩的,等等。看得我眼花繚亂。
正當我「一籌莫展」時,一個別有新意的東西吸引了我的眼球。咚咚咚,我迫不及待地跑過去看,一位老人拿著十幾大片象西瓜皮的樹葉折來扳去,編來拴去,不一會兒的工夫,一隻活靈活現的螞蚱在他手中誕生了。
旁邊的路人個個贊不絕口,我也瞪大了眼皮。接下來,老人把一隻做到一半的青蛙拿出來,繼續編。
「西瓜葉」往下,又往上,往左,往右。我的眼皮開始打架,根本不知道是多久做好的。
這時,我發現了做這種的原材料,但不知道叫什麼,還是叫「西瓜皮」順口。回過神來,老人又開始做一種象拉花的東西,它的手法和做拉花的手法一樣,幾分鍾後,三個拉花就重疊在一起。
老人的動作嫻熟,幾個做下來之後,手沒有一點兒問題,真神!「拉花」那種東西是什麼呀?我帶著這個問題去問老人,他說是燈籠,我看了看,不象。他又把拉花打開,噢!三個燈籠維妙惟俏的展現在大家眼前。
我手腳開始癢癢,拿了三元錢買了一隻青蛙,美滋滋地走了!一件民間工藝品在我的書桌上放著一條工藝品—遊艇。這條遊艇造型別致、結構精巧、古香古色,具有義大利威尼斯的民族風格。
這條富麗堂皇的遊艇是由塑料製成的,長40厘米,寬10厘米,高15厘米。由船身和底座兩部分構成。
底座呈圓錐狀,紅色,上面布有精美的花紋。上部與船底相接。
船底為黑色,船身為金黃色,船頭是尖的。在船艙和船頭之間的部分有一個可以裝卸的小燈。
這個燈是夜晚照明用的。因為這是一件工藝品,所以燈內沒有真的燈泡。
在船艙前有個底托,底托上的小孔有一個跳舞的小人。這個小人別看樣子小,可是製造精細,她上身穿一件銀白色的短上衣,下身是一條紅色的舞裙,腰上還系著一條藍色腰帶。
她雙手上舉,呈跳舞姿勢。她的上身與兩腿是用兩個銅環相連的。
兩腿直垂下來,懸空。船艙是船的主體部分,為立體梯形,頂篷呈半圓形,前後左右的牆壁都是空的,在棱架的部分都雕刻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花紋。
其中有的呈魚形,有的像花朵……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就好像魚兒在水中嬉戲,馬兒在草原上奔騰,花兒在花叢中開放,這個玲瓏的小船艙還可以打開呢!在後部兩個棱架的基部各有一個活動的螺絲,能把船艙的整個蓋子掀起。
我想這就是船艙中門的裝置吧。掀開蓋後,可以看到內部有一個小盒了,盒內有一排排小椅子,這樣游就可以坐在艙內來觀賞水上城市威尼斯的外貌了。
在艙蓋的背面還吊著八個小燈泡,就像一個個倒掛著的酒瓶子,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在船尾還有一位船夫站著,他頭戴黃色小禮帽,身穿白色衣褲,領子上有藍色飄帶,腰間系一條紅腰帶,風度翩翩,雙手拿著一個船槳,這就是威尼斯水手的特色,用一支槳劃水,看起來,他劃船的技術還十分高超呢。
這條金碧輝煌的小船不但可以當工藝品還可以當玩具。在船的底座上連有插頭,把船身、小人等裝好後,接通電源,船就可以轉起圈來,跳舞的小人也開始轉著圈地跳起舞來。
艙內壁燈也跟著亮起來了,隨之又響起了優美的音樂。看著,聽著,我好像真的到了威尼斯。
作為一位貴賓坐在這富麗豪華的遊艇上,有人在為我跳舞,船夫在為我劃船,帶我去游覽威尼斯這神奇的水上世界;讓我觀賞碧波盪漾的水道,一座座古典式的石橋;讓我領略威尼斯古老燦爛的文化……這優美的舞姿,動聽的音樂,使人陶醉了,就像作夢一般。這艘金光燦爛的遊艇小巧玲瓏,別具一格,是我家的珍品之一。
每當我看到那一件件製作精美的工藝品時,我總是萬分羨慕,總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用我的雙手,製作出一件令自己感到驕傲的作品。馬勺臉譜大家知道嗎?別著急,我來給打家講講吧!馬勺臉譜為陝西三秦民間所獨有,由民間社火臉譜演化而來。
馬勺原本是先民的一種生活用具。從夏商沿用至今,選用優質的桐木、春木、桃木等作為原料,通過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細刻而成.社火馬勺臉譜傳承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淵遠文明,記載著周秦文化最輝煌的民俗過程。
當今的社火馬勺臉譜,出自民間貧苦資深藝人之手。他們以深厚扎實的畫工,配以多層次的圖案,使得作品突顯大紅大綠的西部特色。
風格穩重,意境深遠。其粗獷 的造形、稚拙的紋樣、濃烈的色彩、奇特的想像、線條穿插變化、使得忠奸善惡各具特色,既單純又細膩。
個性清新自由、大膽、誇張、異彩紛呈,充分顯示出了廣大勞動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和非凡的智慧。社火馬勺臉譜的圖案內容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間傳說具有法力和正義人物的造形,其寓意為鎮宅、辟邪、驅趕寂寞冷清,表現人們祈福納祥的美好願望。
美學裝飾效果極佳,不失為一件極其珍貴的手工藝術收藏品.中國已進入休閑消費時代,每年往全國各地風景名勝旅遊觀光及黃金周期間的假日經濟,帶動民間工藝也為旅遊業孕育了無限商機:另一方面購買新居裝修的普及,許多辦公室和家庭正從實用性向個性化過渡.因此人們在客廳的博古架,牆壁上擺放自己鍾愛的有特色的大眾商務社火木馬勺臉譜「工藝品」,可彰顯主人獨特的文化品位,這將會有廣闊的市場需求。
10. 寫陶瓷的作文300字運用排比句
中華傳統文化種類繁多,有剪紙、國畫、陶瓷等,其中陶瓷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古人大約在公元前八千至兩千年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瓷。陶瓷大多數是用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材料製成的。陶瓷燒至七網路可以裝水,燒至1200度可以完全不吸水而且耐高溫、耐腐蝕。生產陶瓷的工藝過程是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畫坯、上釉、燒窯。
說到陶瓷,我家也有許多瓷器,比如花盆、碗、洗面盆……,我家的花盆是圓形的,外壁上面的圖案有植物紅色的莖,其他全是黑色的。洗面盆是圓形的,外壁上印有一首詩,詩的名字是《春夜喜雨》,內容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旁邊刻著「景德鎮」三個字,說明這個洗臉盆是景德鎮製造的。
在我搜集的陶資圖片里,我最喜歡利用唐三彩工藝製作的那匹駿馬,它低著頭,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鑲嵌在頭上,一雙毛茸茸的耳朵屹立在頭頂上,一副五顏六色的馬鞍套在馬背上,我想:這匹駿馬大概是陶瓷中的精品吧!
啊,中華傳統文化可真像一座巨大無比的寶庫,以後我要了解更多的中華傳統文化。
『貳』 《長安幻夜》全部人物介紹,最好帶照片~
《長安幻夜》 原作:面堂兄 漫畫: 韓露 夜闌曲—— 你心中的長安,是什麼顏色呢? 掃平六合的始皇帝的宮闕,被兵馬俑拱衛的沉默之城,似乎是青銅色的冷光。 威加海內的大漢帝都,榴花與天馬攜來了玉門關的沙塵。那是火紅與黑暗交織的風煙。 豪華絕代的隋室京城,下揚州的龍船還不及回鑾,凄艷的胭脂色已隨瓊花玉樹凋零。 而那個有著牡丹烈酒,有著李白杜甫,有著霓裳羽衣的長安呢?是富貴的緋紅,還是燦爛的金黃?抑或是艷麗神秘的翡翠綠?也許是有著更多不可思議的顏色吧?像敦煌壁畫,像飛天樂舞,各種奇異的色彩捲成雲朵,把那座夢中的大城,托起在更高更遠的所在,讓後世的人們在仰望的同時,又生出似幻似真的熟悉之竿,在朱雀街上牽著白馬的書生,是你,不是你呢? 當月亮升起,當夜色飛來,總會有些奇異的故事被書寫,他們蘸著月光為墨,寫在風上,寫在水上,曙光初露就會消失不見。瞥見了殘影的你,會為它畫上什麼顏色呢?為這個屬於幻想和夜色的大唐長安...... 小說版現分為 第一部 玉龍子 第二部 香戀歌 第三部 藍蓮花 第四部 金衣公子 第五部 牡丹獅子 第六部 夕鶴 第七部 傀儡奇談 第八部 春夜喜雨 第九部 蜃中樓 第十部 江東之虎 番外 青蓮姬 番外 木蘭舟 故事背景: 開元年間,盛世大唐,正是古中國最燦爛的黃金時代。因為國力的強盛,和外國的交往也興旺發達——搞不好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大唐是世界的中心吧……總之!長安做為神話般富麗偉大的都城,吸引了無數外國人來尋找機會與奇遇。而在居留長安的近十萬外籍人士之中,屢屢出現在傳奇小說中的「波斯胡」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群。 在某個美麗的黃昏,一位李家皇族的少年,薛王府的九世子李琅琊,走進了水精閣,遇到了漂亮而愛錢的波斯店主,買下了一件玉器——也從此開始了長安城裡一個個幻夜的傳奇…… 長安幻夜事典: 龍與鱷魚 小時候看《聊齋志異》,最著迷的反而不是《聶小倩》、《阿寶》、《嬰寧》等等名篇,而是一則非常非常短小,沒有劇情的筆記——「泊舟江岸,見一蒼龍自空垂下,以尾攪江水,波浪湧起,隨龍身而上。遙望水光閃閃,闊於三尺練。移時龍尾收去,水亦頓息。俄而大雨傾注,渠道皆平。」 隱沒在雲端的龍神,垂下長長的尾鰭。從蒼茫的長江中攪起巨大的水柱,在晦暗不定的天光水色中扶搖直上沖霄——這個畫面幾乎魘住了我,雖然爸爸思索了一會兒,說「我認為這可能是古代人對龍卷風的一種誇大想像」……但這是沒有愛的解釋嘛!讓我們忘掉它! 不用細細考據龍信仰到底反映了哪些先民的圖騰崇拜,也不用研究龍身上到底綜合了多少種動物特徵,難道小龍龍那威嚴的美麗,那時而蜿蜒游動,時而破空飛去,時時刻刻都在流暢變幻中的姿影,還不夠打動人心嗎? 越是年代久遠的龍之具像化,越有飄逸中透出猙獰的迷人氣質,春秋的織錦、西漢的帛畫中都有典型的體現。中唐傳奇《柳毅傳》里,錢塘龍君之怒是何等的氣勢!——「大聲忽發,天拆地裂,宮殿擺簸,雲煙沸涌。俄有赤龍長千餘尺,電目血舌,朱鱗火鬣,項掣金鎖,鎖牽玉柱,千雷萬霆,激繞其身,霰雪雨雹,一時皆下。乃臂青天而飛去。」到了明清時期,龍的形象已經精緻得失去了兇猛神韻。皇室最愛用的「五爪正龍」紋樣,細想一下是有點搞笑的……《玉龍子》里提到的兩條龍,原型則確實是商代的文物,那種遠古想像中還沒有完全成熟的造型,笨拙而有非凡的境界——特別是差點吃掉小李的大惡龍,是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祭祀禮器,代表了當時制玉工藝的頂峰。頭特別大是上古「豬龍」 崇拜的反映。因為那時候養豬養得多就代表先進生產力,往往就把豬和龍結合到一起當圖騰了~ 現代作品裡把龍這種幻之生物描寫得最壯麗的,是田中芳樹的《創龍傳》。尤其是南海紅龍王的變身場面——「都廳大樓的四周已經有四棟超高層的大樓被破壞而燃燒起來。從遠處看來,想必會讓人誤以為是四把朝著夜空聳立的巨大火把。而那深紅色的龍就盤踞在中心點,被華麗的火柱圍繞著,朝著天空伸長了它那絢爛的頸部,儼然一副不存在於這世上的景象。」——啊啊如果不是田中先生珠玉在前,我是怎麼也沒信心把「不存在於這世上」的龍寫進小說的吧? 鱷魚與龍的共同點,大概就是,都有一種「異世界」的氣質吧?一個是美得超現實,一個是丑得超現實……小鱷魚「瑟瑟」的構想,要多多感謝BBC!感謝DISCOVERY!感謝國家地理頻道!多虧你們出品的無數動物科教節目,讓我增長了見識,不再對動物以貌取人!看上去丑得挑戰想像力的鱷魚,實際上是相當聰慧而情感細膩的生物呢~就算是最兇悍龐大的尼羅河鱷,對待伴侶和後代的溫柔,也是家庭倫理劇中的美好橋段啊……我們中國的特產揚子鱷,算是鱷中的清秀佳人,「瑟瑟」小姐有如此的姿色,也是可以做為《長安幻夜》的第一女配角而存在的吧? 返魂香 《香戀歌》的構想,最基礎的材料是《海內十洲記》和《漢武故事》里關於「西國獻香」、「返魂香」的記載。 相關的故事有五六則,基本構架是一樣的:漢武帝時,西域某國的使者進獻香料,武帝「謂是常香,非中國之所乏。不禮其,使留久之」——總之就是驕傲的大漢天子並不稀罕,並沒有給這位使者應得的禮遇。 接下來有兩個版本的發展,一個是:使者私自回國,走前在長安宮門留下豆大的一點香料,「香自長安四面十里,經月乃歇。」,一個是:長安後來發生重大瘟疫,武帝在使者的請求下,在城中點燃了香料,結果「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氣經三月不歇,於是信知其神物也。」前者神奇而有所克制,至於後者,就是典型中國式的浪漫想像了,如果按這個思路發揮的話,會誕生「漢朝版《生化危機》」也說不定——「其死未三月者皆活」……想想這個場面吧…… 《香戀歌》中提到的香料,比如沉香、檀香、龍腦香,絕大部分是樹脂原材料的加工產品,這些都是西域和南海的地域特產,一直到漢武帝打通西域,平定南越,才作為商品和貢物進入中原。 故事裡將返魂香帶到長安的使者。國籍有「月支國」、「弱水西國」、「兜渠國」好幾個說法,最終定為撒馬爾罕古城(今天的烏茲別克境內),是我個人的偏愛啦,其實也算一個BUG——「撒馬爾罕」這個名稱,事實上在漢朝和唐朝都不曾出現,漢朝稱之為「康居」,唐朝稱之為「颯末建」——在《大唐西域記》里曾有記載,是個盛產俊美武士的神奇國家~看在「撒馬爾罕」念起來如此動聽,還有呼羅珊的美貌份上,就原諒我的年代錯亂吧…… 著名術士李少君用返魂香為李夫人召魂的故事,算是流傳極廣的武帝秩聞,而脫去神話外衣,從科學研究角度寫出香料專著的,要數北宋丁謂的《天香傳》,他在被貶官崖州(今天的海南島)期間,對當地沉香不辭辛苦進行評鑒工作(中國式風雅!),得出了「以黎母山所產最佳,甲於天下」的結論——真是提倡國貨的先行者!為了表達敬意(……),就把他的研究成果用到《香戀歌》里啦…… 「賞香宴」、「斗香會」這樣的節目,在盛唐時期的上流沙龍里是常見的,但卻從未見過有具體程序的描寫,只有「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的泛泛之辭——好恨!《香戀歌》中關於賞香的流程,是參考了《源氏物語》、《枕草子》的相關片段,想來日本平安朝的風流雅集,類似「薰物合」、「茶合」、「扇合」之類游藝競賽,也都是從對「唐風」的戀慕和模仿中來,大體形式還是可以借鑒的吧? 比起唐朝繁瑣到驚人的品香程序,現代的香精油還真是物美價廉、操作簡單的好物!假如你有空閑心情,在香薰爐里點上幾滴薰衣草或是西柚、玉蘭,再燃起小小的蠟燭,也許《香戀歌》的故事,會在芬芳中呈現出另一種風貌?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安碧城】 西市「水精閣」店主。有著中原與西域「安國」血統的美少年。淡金色頭發,冰綠色眸子。基本上只對寶物相關的事情有興趣,因此也掌握著出處不明的一些神秘儀式與小小法術。總之身上秘密很多,但本質就是——美麗外表下掩蓋著一顆熱烈的愛錢之心! 【李琅琊】 唐玄宗的侄兒之一,薛王李業的第九子。標準的「閑散皇族」,性格溫和而散漫,最大的愛好是沉浸於各種傳奇怪談故事之中,因此相關知識豐富——也因此時常陷入幻想,有時候意外地敏銳,更多時候意外地好騙。算是個旁人看來偏於書獃子和陰沉傾向的問題兒童。 【皇甫端華】 李琅琊最好的朋友,基本是青梅竹馬的交情。因為出身武將世家,所以相當年輕就已經身居金吾衛的中郎將。個性放誕風流,粗心大意,有著貴族少年一切誇張而鋪張的特色。端華很明白自己身為美少年這一事實,所以見到美女就會不能控制地發散魅力,戀愛史和失戀史交錯進行——忙碌而華麗的人生! 【瑟瑟】 被封在商代古墓出土玉器里的小鱷魚一隻.....性別女..應該是李兄前世的好友....據說以後會變成美女配角出場..... 圖片:起因 過程 2006年元宵節:《長安幻夜》起因 正沉迷於同人武俠接龍的面堂,被黑黑當頭棒喝——「去寫小說吧!用你放在****上的功力,寫出煽情又曲折的小說來吧!」 2006年4月:《長安幻夜》背景資料收集 面堂在書店買到傳說中的《撒馬爾罕的金桃》,(又名《唐代的外來文明》)雖然是學術專著,但整本書寫得燦爛、奢靡,金光閃耀,又帶著「外國漢學家寫中國」那種浪漫里夾雜著怪力亂神的調調。長見識之餘,一個「波斯商人在長安」的冒險故事,漸漸成型了…… 2006年5月:《長安幻夜》之「玉龍子」篇構想雛形 〈玉龍子〉的故事大概有了框架,迷糊的李家小王子、愛錢的波斯美少年、花痴的端華兄浮出水面。 備註:最初構想中「玉龍子」的本像就是「龍」,後來在黑木的建議和BBC的薰陶下,改成了更萌的小鱷魚~ 2006年6月:《長安幻夜》之「玉龍子」初稿完成 與畫手韓露溝通中——三人組人設草圖出爐! 2006年7月——8月:《長安幻夜》之「玉龍子」修改ING 進一步潤色文稿(其實就是根據小露子的插畫,把人物描寫得更官能……哎呀呀都怪小露子太妖了~ 2006年9月:《長安幻夜》連載確定 曲曲折折……讓人不堪回首TAT 2006年月10月:《長安幻夜》之特別插圖版發表 〈 新蕾·STORY100〉「視界」欄目刊登〈長安幻夜〉四幅跨版插畫 備註:李琅琊身為男一號,居然沒混到一張單人照……大概預示了今後被搶戲,被整蠱的命運吧……小李子,要相信面堂對你的愛啊…… 2006年11月:《長安幻夜》連載開始 《長安幻夜》第一章《玉龍子》在〈新蕾·STORY100〉連載始動。以「玉器」為主題的幻想故事與大家羞澀地見面……在略帶不安的期待心情中,以「香薰」為主題的第二個故事《香戀歌》正在寫作中,敬請到時收看喲. 2006年11月:《長安幻夜》主頁開張 從來不會作主頁的厲小面被逼著學會軟體作主頁,從來都自詡是電白的黑木被逼著去找網路空間…一切都為了能讓《長安幻夜》更好的展示出來呀,心累,但是看到成品出來,還是值得,厲小面!加油呀! 系列小說《長安幻夜》2006年11月號《新蕾·STORY100》連載始動! 系列漫畫在《漫友動畫100上》連載. 小說版《長安幻夜1》於2008年4月出版,除7篇正文外,還收錄未發表番外木蘭舟. 主題畫集《長安幻夜·夭色》於2008年6月出版 漫畫版《長安幻夜》單行於2008年9月出版, 《長安幻夜·壹》----『玉龍子』、『香戀歌』、『今日立秋』、『牡丹獅子Part.1』 《長安幻夜·貳》----『紫之羽衣』、『牡丹獅子Part.2』 官方網站:http://chang-an-huan-ye.com 官方論壇:http://chang-an-huan-ye.com/bbs 基本信息 【裝 幀】:平裝 內容簡介: 開元年間盛世大唐,薛王九世子李琅琊因朋友誤入一家波斯商人開的小店而捲入一起起離奇的靈異事件,由此拉開了一段千年帝國不為人知的塵封往事…… 宮廷紛爭、王權傾軋,在驚濤駭浪的歷史車輪中一切終將何去何從…… 作者簡介: 韓露,生日:12月6日。喜歡的東西:夾子、長發、普京(這個詭異……)。討厭的東西:說謊。主要作品:《四人牌局》、《江口》、《零號病院》、《巴洛克的戀物語》(短篇)、《噬骨蝶》、《瞳之住人》(中篇)、《長安幻夜》(小說插畫)、《長安幻夜》(長篇漫畫)。已出版作品:《巴洛克·繭》(單行本)、《瞳·深水》(單行本)、《夭色》(長安幻夜主題畫集)
『叄』 有關長安幻夜的資料
原作:面堂兄 漫畫: 韓露 夜闌曲—— 你心中的長安,是什麼顏色呢? 掃平六合的始皇帝的宮闕,被兵馬俑拱衛的沉默之城,似乎是青銅色的冷光。 威加海內的大漢帝都,榴花與天馬攜來了玉門關的沙塵。那是火紅與黑暗交織的風煙。 豪華絕代的隋室京城,下揚州的龍船還不及回鑾,凄艷的胭脂色已隨瓊花玉樹凋零。 而那個有著牡丹烈酒,有著李白杜甫,有著霓裳羽衣的長安呢?是富貴的緋紅,還是燦爛的金黃?抑或是艷麗神秘的翡翠綠?也許是有著更多不可思議的顏色吧?像敦煌壁畫,像飛天樂舞,各種奇異的色彩捲成雲朵,把那座夢中的大城,托起在更高更遠的所在,讓後世的人們在仰望的同時,又生出似幻似真的熟悉之感,在朱雀街上牽著白馬的書生,是你,不是你呢? 當月亮升起,當夜色飛來,總會有些奇異的故事被書寫,他們蘸著月光為墨,寫在風上,寫在水上,曙光初露就會消失不見。瞥見了殘影的你,會為它畫上什麼顏色呢?為這個屬於幻想和夜色的大唐長安...... 小說版現分為 第一部 玉龍子 第二部 香戀歌 第三部 藍蓮花 第四部 金衣公子 第五部 牡丹獅子 第六部 夕鶴 第七部 傀儡奇談 第八部 春夜喜雨 第九部 蜃中樓 第十部 江東之虎 第十一部 石榴夜叉 第十二部 昆侖夫人 番外 紅葉宮詞 番外 木蘭舟 番外 青蓮姬 故事背景 開元年間,盛世大唐,正是古中國最燦爛的黃金時代。因為國力的強盛,和外國的交往也興旺發達——搞不好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大唐是世界的中心吧……總之!長安做為神話般富麗偉大的都城,吸引了無數外國人來尋找機會與奇遇。而在居留長安的近十萬外籍人士之中,屢屢出現在傳奇小說中的「波斯胡」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群。 「波斯」其實在唐朝人的觀念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就是指古代「波斯帝國」的概念,在今天的伊朗高原。廣義就是指整個中亞與西亞地區的城邦小國。(在今天的伊朗——阿富汗——中俄邊境地域)主要居住的是粟特人種,在整個西域以「善作生意,善於斂財」而聞名,日夜奔走在東西商道之上——說粟特人控制了整個絲綢之路的經濟運轉也不為過~ 粟特人建立的諸多小國家,在唐朝史書中被稱為「昭武九姓」,康國、安國、米國、曹國、石國等等,而他們來到長安後,就以國為姓,在長期生活中越來越漢化了。看到這里列位就明白了——《長安幻夜》的男一號安碧城,就是來自「安國」(今天的烏茲別克)的綠眼睛波斯美少年~喲~ 粟特人不但擅長作生意,而且擅長作珠寶、香料類的高端生意,他們控制的高級進口消費品,也決定著長安城的奢侈夢幻,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開在長安西市的「水精閣」,就是這樣一家專營珠寶玉器的精品店——賣出的寶物,也許只會成為裝飾或者財富,但是,也有可能,在某個夜晚成為神秘的故事,帶你進入一段想不到的奇遇…… 在某個美麗的黃昏,一位李家皇族的少年,薛王府的九世子李琅琊,走進了水精閣,遇到了漂亮而愛錢的波斯店主,買下了一件玉器——也從此開始了長安城裡一個個幻夜的傳奇…… 長安幻夜事典 龍與鱷魚 小時候看《聊齋志異》,最著迷的反而不是《聶小倩》、《阿寶》、《嬰寧》等等名篇,而是一則非常非常短小,沒有劇情的筆記——「泊舟江岸,見一蒼龍自空垂下,以尾攪江水,波浪湧起,隨龍身而上。遙望水光閃閃,闊於三尺練。移時龍尾收去,水亦頓息。俄而大雨傾注,渠道皆平。」 隱沒在雲端的龍神,垂下長長的尾鰭。從蒼茫的長江中攪起巨大的水柱,在晦暗不定的天光水色中扶搖直上沖霄——這個畫面幾乎魘住了我,雖然爸爸思索了一會兒,說「我認為這可能是古代人對龍卷風的一種誇大想像」……但這是沒有愛的解釋嘛!讓我們忘掉它! 不用細細考據龍信仰到底反映了哪些先民的圖騰崇拜,也不用研究龍身上到底綜合了多少種動物特徵,難道小龍龍那威嚴的美麗,那時而蜿蜒游動,時而破空飛去,時時刻刻都在流暢變幻中的姿影,還不夠打動人心嗎? 越是年代久遠的龍之具像化,越有飄逸中透出猙獰的迷人氣質,春秋的織錦、西漢的帛畫中都有典型的體現。中唐傳奇《柳毅傳》里,錢塘龍君之怒是何等的氣勢!——「大聲忽發,天拆地裂,宮殿擺簸,雲煙沸涌。俄有赤龍長千餘尺,電目血舌,朱鱗火鬣,項掣金鎖,鎖牽玉柱,千雷萬霆,激繞其身,霰雪雨雹,一時皆下。乃臂青天而飛去。」到了明清時期,龍的形象已經精緻得失去了兇猛神韻。皇室最愛用的「五爪正龍」紋樣,細想一下是有點搞笑的……《玉龍子》里提到的兩條龍,原型則確實是商代的文物,那種遠古想像中還沒有完全成熟的造型,笨拙而有非凡的境界——特別是差點吃掉小李的大惡龍,是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祭祀禮器,代表了當時制玉工藝的頂峰。頭特別大是上古「豬龍」 崇拜的反映。因為那時候養豬養得多就代表先進生產力,往往就把豬和龍結合到一起當圖騰了~ 現代作品裡把龍這種幻之生物描寫得最壯麗的,是田中芳樹的《創龍傳》。尤其是南海紅龍王的變身場面——「都廳大樓的四周已經有四棟超高層的大樓被破壞而燃燒起來。從遠處看來,想必會讓人誤以為是四把朝著夜空聳立的巨大火把。而那深紅色的龍就盤踞在中心點,被華麗的火柱圍繞著,朝著天空伸長了它那絢爛的頸部,儼然一副不存在於這世上的景象。」——啊啊如果不是田中先生珠玉在前,我是怎麼也沒信心把「不存在於這世上」的龍寫進小說的吧? 鱷魚與龍的共同點,大概就是,都有一種「異世界」的氣質吧?一個是美得超現實,一個是丑得超現實……小鱷魚「瑟瑟」的構想,要多多感謝BBC!感謝DISCOVERY!感謝國家地理頻道!多虧你們出品的無數動物科教節目,讓我增長了見識,不再對動物以貌取人!看上去丑得挑戰想像力的鱷魚,實際上是相當聰慧而情感細膩的生物呢~就算是最兇悍龐大的尼羅河鱷,對待伴侶和後代的溫柔,也是家庭倫理劇中的美好橋段啊……我們中國的特產揚子鱷,算是鱷中的清秀佳人,「瑟瑟」小姐有如此的姿色,也是可以做為《長安幻夜》的第一女配角而存在的吧? 返魂香 《香戀歌》的構想,最基礎的材料是《海內十洲記》和《漢武故事》里關於「西國獻香」、「返魂香」的記載。 相關的故事有五六則,基本構架是一樣的:漢武帝時,西域某國的使者進獻香料,武帝「謂是常香,非中國之所乏。不禮其,使留久之」——總之就是驕傲的大漢天子並不稀罕,並沒有給這位使者應得的禮遇。 接下來有兩個版本的發展,一個是:使者私自回國,走前在長安宮門留下豆大的一點香料,「香自長安四面十里,經月乃歇。」,一個是:長安後來發生重大瘟疫,武帝在使者的請求下,在城中點燃了香料,結果「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氣經三月不歇,於是信知其神物也。」前者神奇而有所克制,至於後者,就是典型中國式的浪漫想像了,如果按這個思路發揮的話,會誕生「漢朝版《生化危機》」也說不定——「其死未三月者皆活」……想想這個場面吧…… 《香戀歌》中提到的香料,比如沉香、檀香、龍腦香,絕大部分是樹脂原材料的加工產品,這些都是西域和南海的地域特產,一直到漢武帝打通西域,平定南越,才作為商品和貢物進入中原。 故事裡將返魂香帶到長安的使者。國籍有「月支國」、「弱水西國」、「兜渠國」好幾個說法,最終定為撒馬爾罕古城(今天的烏茲別克境內),是我個人的偏愛啦,其實也算一個BUG——「撒馬爾罕」這個名稱,事實上在漢朝和唐朝都不曾出現,漢朝稱之為「康居」,唐朝稱之為「颯末建」——在《大唐西域記》里曾有記載,是個盛產俊美武士的神奇國家~看在「撒馬爾罕」念起來如此動聽,還有呼羅珊的美貌份上,就原諒我的年代錯亂吧…… 著名術士李少君用返魂香為李夫人召魂的故事,算是流傳極廣的武帝秩聞,而脫去神話外衣,從科學研究角度寫出香料專著的,要數北宋丁謂的《天香傳》,他在被貶官崖州(今天的海南島)期間,對當地沉香不辭辛苦進行評鑒工作(中國式風雅!),得出了「以黎母山所產最佳,甲於天下」的結論——真是提倡國貨的先行者!為了表達敬意(……),就把他的研究成果用到《香戀歌》里啦…… 「賞香宴」、「斗香會」這樣的節目,在盛唐時期的上流沙龍里是常見的,但卻從未見過有具體程序的描寫,只有「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的泛泛之辭——好恨!《香戀歌》中關於賞香的流程,是參考了《源氏物語》、《枕草子》的相關片段,想來日本平安朝的風流雅集,類似「薰物合」、「茶合」、「扇合」之類游藝競賽,也都是從對「唐風」的戀慕和模仿中來,大體形式還是可以借鑒的吧? 比起唐朝繁瑣到驚人的品香程序,現代的香精油還真是物美價廉、操作簡單的好物!假如你有空閑心情,在香薰爐里點上幾滴薰衣草或是西柚、玉蘭,再燃起小小的蠟燭,也許《香戀歌》的故事,會在芬芳中呈現出另一種風貌? 人物簡介 【安碧城】 西市「水精閣」店主。有著中原與西域「安國」血統的美少年。淡金色頭發,冰綠色眸子。基本上只對寶物相關的事情有興趣,因此也掌握著出處不明的一些神秘儀式與小小法術。總之身上秘密很多,但本質就是——美麗外表下掩蓋著一顆熱烈的愛錢之心! 【李琅琊】 唐玄宗的侄兒之一,薛王李業的第九子。標準的「閑散皇族」,性格溫和而散漫,最大的愛好是沉浸於各種傳奇怪談故事之中,因此相關知識豐富——也因此時常陷入幻想,有時候意外地敏銳,更多時候意外地好騙。算是個旁人看來偏於書獃子和陰沉傾向的問題兒童。 【皇甫端華】 李琅琊最好的朋友,基本是青梅竹馬的交情。因為出身武將世家,所以相當年輕就已經身居金吾衛的中郎將。個性放誕風流,粗心大意,有著貴族少年一切誇張而鋪張的特色。端華很明白自己身為美少年這一事實,所以見到美女就會不能控制地發散魅力,戀愛史和失戀史交錯進行——忙碌而華麗的人生! 官職左金吾衛中郎將(從四品),與太後之間若有似無的曖昧一直是長安城裡人人茶餘飯後的話題。 在 牡丹獅子 里,八重將軍對於端華對太後的態度,做了這樣的結論:「那女人……就是你永遠也遙不可及的高塔…是有毒的藤蔓,會把你纏到窒息,直至 死亡……」 佩刀名為「妲己」 【瑟瑟】 被封在商代古墓出土玉器里的小鱷魚一隻.....性別女..應該是李兄前世的好友....據說以後會變成美女配角出場..... 圖片:【珠鏡夫人】 於《蜃中樓》出現。 小字「珠鏡」,丈夫早逝,因思念難以排遣,所以一直留在亡夫留下的宅子里,不願離開搬進長安城,離群索居三年有餘。 喜歡寫詩,講怪談,是位才色兼備的女子。但其真實身份是《任氏傳》中的狐女,因為向兇手復仇而「復活」。 在小說中出現,漫畫中至今未出現。 【賀蘭】 司馬承禎的手下,赫連燕燕的哥哥。動作相當乾脆,但平日總是一臉笑容。在《宵禁十日談》中說自己當了十幾年的男人,後來成了宦官。官居羽林衛大將軍,本來是皇帝派來監視司馬的,結果被司馬的個人魅力吸引成了司馬黨。同時,他痛恨小夜光的可怕身份(目前成迷),欲為司馬除之而在宵禁中大設陷阱。 【阿骨】 死屍?僵屍?應該是八重雪的族人,一心傾慕自己的小嬸嬸蘇蘇。後來遇見小美,幫她打抱不平而捲入事件。後被賀蘭所殺。卻又離奇復活,心性全無,綁架了小美又因被脅迫抱著小美跳下山崖......... 【慕慈】 右監門衛上將軍,首次登場於宵禁十日談的第八回。好像早就知道賀蘭會死。和唐麟不失為一對損友。 【胡烈兒】 右監門衛將軍,首次登場於宵禁十日談的第八回,是慕慈的手下。 【薪大夫】 軍醫,是神秘四人黨里的那個白發男子。好像知道關於操偶針的秘密。首次登場於宵禁十日談的第十回。關於他的性別不是慕慈的一句「軍醫薪大夫那小子」,應該到最後還是一個謎吧……不過現在得以確認,薪大夫,是男的。 【鶇人】 僅在《香戀歌》和《今日立秋》中路過一小會兒面,在《香戀歌》的末尾時,還曾經抱著落水的八重雪出場過。 【唐麟】 左監門衛上將軍。相當鬼畜的人物。神秘四人黨里的「漁網男」。和賀蘭的交情極好。和慕慈是一對損友。和賀蘭一樣,也是司馬承禎的手下。 後面的就在http://ke..com/view/705453.html?wtp=tt這里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