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朝陽一中大崔搞笑圖片
擴展閱讀
能從圖片中提取字的軟體 2025-09-12 23:34:06

朝陽一中大崔搞笑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0-04 03:03:52

㈠ 安陽市公交路線

1路:華城國際—公交西站:

華城國際、康馨花園、國稅局、市**、市政府北門、紫薇大道中華路口、晨曦小區、大王村、白牆庄、郭家街、小東門、人民公園、北關廣場、文化宮、油廠、高樓庄、殷墟博物苑、王裕口、公交西車場、梅園庄東、梅園庄、中門崗、安鋼、鐵佛寺新村、公交西站

2路:火車站—漳澗:

火車站、文化宮、北關廣場、沃爾瑪、紅旗路永安街口、安陽橋、三醫院、干休所、氣象局、保障中心、安漳路口、脈管炎醫院、漳澗

3路:火車站—白壁:

火車站、文化宮、北關廣場、人民公園、燈塔路口、霍家村、石油公司、電機廠、紅旗渠廣場、三官廟、公交東站、小營、汪家店、崇義、辛安、北務、杜固、東杜固、西梁固、梁固、縣二中、白壁西站、白壁

4路:公交車站—柏庄:

公交車站、文化宮、油廠、洹水公園、新橋、金谷花園、公交總公司、物資回收總公司、三家莊、郭王度、大碾屯、程寸營、南崔庄、韓庄、新市場、柏庄

5路:火車站—大唐電廠:

火車站、文化宮、公交車站、大西門、三角湖、鐵西路口、鐵三路口、中州路口、商都路口、火柴廠、東八里庄、五醫院、東風鄉政府、地質隊、安鋼四區、安鋼五區、梅園庄東、梅園庄、中門崗、安鋼、焦邵村、電廠路口、梁邵村、大唐電廠

7路:火車站—職業技術學院:

火車站、文化宮、公交車站、大西門、三角湖、南門、文化路口、市一中、眼科醫院、統建樓、聶村、平原路德隆街口、小吳村、文昌大道路口、海河大道路口、黃河大道路口、師院、開發區公安分局、後營、杜官屯、師院南門、華強城新天地、中所屯社區、金沙大道中華路口、小馬屯、河南護理學院、職業技術學院

8路:北兵營—安陽工學院:

北兵營、三台街、洹北小區、滑校、袁林、安陽橋、三醫院、工人新村、霍家村、燈塔路口、人民公園、小東門、大東門、市一中、東風路德隆街口、油庫、市建四公司、交電大世界、後營、市三十七中、十里鋪、廣順街西、安陽工學院

9路:東風橋—龍泉:

東風橋、豆腐營、三醫院、工人新村、霍家村、燈塔路口、人民公園、北關廣場、文化宮、公交車站、大西門、三角湖、鐵西路口、鐵三路口、中州路口、商都路口、火柴廠、東八里庄、五醫院、果園新村南門、西八里庄、三分庄、小坡、申家崗、麻鞋店、王潘流、羊毛屯、李潘流、樓庄、東上庄、西上庄、龍泉

10路:公交車站—黎官屯:

公交車站、大西門、三角湖、南湖新村、教師小區、安居園、百貨批發城、內衣城、安陽工學院、七里店、洹水灣、未家營、小營、二十里鋪、寶蓮寺、楊家莊、北田村、三十里鋪、黎園、何官屯、崇召、黎官屯

11路:高鐵站—紗廠:

高鐵站、文明大道海興路口、南務、袁小屯、晁家村、文明大道光明路口、文明大道朝陽路口、農科院、日報社、市財政局、安泰苑、市政府北門、紫薇大道中華路口、晨曦小區、大王村、白牆庄、郭家街、小東門、人民公園、北關廣場、沃爾瑪、便民中心、油廠、洹水公園、新橋、財會學校、紗廠

12路:義烏城-太行小區:

義烏城、聶村、安和苑、安惠苑南門、中華路文明大道路口、文峰大道中華路口、大王村、文峰小區、靛市村、小東門、人民公園、市婦幼保健院、文化宮、油廠、高樓庄、文源街口、鐵三路口、電大、工貿中心、商貿城、中州路口、商都路口、太行小區

14路:安陽工學院—紗廠:

安陽工學院、安工家屬院、開發區公安分局、縣聯社、電業新村、三里屯、交通局、內衣城、百貨批發城、安居園、教師小區、南湖新村、三角湖、大西門、公交車站、文化宮、油廠、洹水公園、新橋、財會學校、紗廠

15路:公交車站—上柏樹:

公交車站、文化宮、油廠、洹水公園、新橋、財會學校、大司空、小司空、武官村、侯家莊、秋口、枯河、前皇甫、杜小屯、下柏樹 、洪河屯、上柏樹

16路:火車站—溫泉館:

火車站、文化宮、北關廣場、人民公園、東風路口、東工路口、縣公安局、石家溝、大王村、文峰小區、育才路口、聶村、安惠苑南門、市博物館圖書館、日報社、鑫泰苑、縣第六高中、溫泉館

17路:火車站—東小寒:

火車站、文化宮、北關廣場、人民公園、小東門、大東門、市一中、眼科醫院、統建樓、聶村、安惠苑南門、義烏商貿城、縣電廠、大市庄、文蘭市庄、韓河固、張河固、高庄西站、高庄東站、西崇固、朱家營、西小寒、東小寒

18路:紗廠—漳澗:

紗廠、殷都橋、殷墟博物苑、殷墟博物苑(南)、電大、工貿中心、廣電大廈、建行、文峰塔、中山街、三道街(彰德府文化廣場)、頭道街、小東門、人民公園、燈塔路口、霍家村、工人新村、三醫院、豆腐營、東工路口、向陽路口、脈管炎醫院、漳澗

19路:綠茵小區—綠茵小區:

綠茵小區、德隆公司(光華小區)、眼科醫院、東關街口、郭家街、燈塔路口、電機廠、永安街路口、氣象局、干休所、豆腐營、文博源小學、勝利路東、安陽橋(袁林)、腫瘤醫院、新橋、洹水公園、油廠、文化宮、公交車站、大西門、三角湖、南湖新村、能源路口、南下關、文化路口、德隆街東風路口、
德隆公司、綠茵小區

20路(暫停):火車站—易園:

火車站、文化宮、油廠、便民中心、紅旗路永安街口、永安街三巷、紅星路口、工人新村、東工路口、永安小區、紅旗渠廣場、曙光小區南門、三官廟、石家溝、建安街、易園

21路:博書苑—龍安區政府:

博書苑、小營、正一中學、市教育局、安泰苑、市政府南門、文峰大道中華路口、大王村、文峰小區、靛市村、頭道街、三道街(彰德府文化廣場)、中山街、文峰塔、建行、豫北飯店、鐵西路口、鐵三路口、中州路口、商都路口、火柴廠、東八里庄、五醫院、置度、龍安區政府

22路:火車站—駕管科:

火車站、文化宮、北關廣場、人民公園、燈塔路口、霍家村、工人新村、三醫院、豆腐營、東工路口、向陽路口、脈管炎醫院、平原橋、市六中、緱家壘、黃家營、唐庄路口、市拘留所、駕管科

23路:公交西站—北兵營:

公交西站、果園新村、安鋼六區、地質隊、太行小區、徐家橋、工貿中心、廣電大廈、建行、公交車站、文化宮、北關廣場、沃爾瑪、紅旗路永安街口、安陽橋、袁林、滑校、洹北小區、三台街、北兵營

24路(暫停):公交東站—紗廠:

公交東站、三官廟、紅旗渠廣場、電機廠、永安街口、氣象局、干休所、豆腐營、幼師、勝利路東、安陽橋(袁林)、腫瘤醫院、新橋、財會學校、紗廠

25路:市十一中—市三十九中:

市十一中、市二中、電大、鐵三路口、文源街口、建行、文峰塔、中山街、三道街(彰德府文化廣場)、頭道街、小東門、郭家街、白牆庄、大王村、 石家溝、紅旗渠廣場、三官廟、紅旗渠廣場、曙光小區、安漳路口、脈管炎醫院、平原橋、市三十九中

26路:火車站—華強城:

火車站、文化宮、公交車站、文峰塔、中山街、三道街(彰德府文化廣場)、頭道街、大東門、市一中、東風路德隆街口、油庫、市建四公司、交電大世界、縣聯社、開發區公安分局、師院、師院家屬院、御景園、許吳村、文竹苑、華強建國酒店、華強城

旅遊3號線:公交東站—長途車站:

公交東站、三官廟、紅旗渠廣場、電機廠、石油公司、霍家村、紅星路口、實驗中學、沃爾瑪、北關廣場、文化宮、火車站、長途車站

28路:火車站—公交西站:

火車站、長途車站、建行、廣電大廈、工貿中心、徐家橋、太行小區、地質隊、安鋼六區、果園新村、公交西站

29路:公交東站—公交西站:

公交東站、易園東、安泰苑、市政府北門、紫薇大道中華路口、晨曦小區、大王村、文峰小區、靛市村、東關街口、眼科醫院、市一中、文化路口、南門、三角湖、鐵西路口、鐵三路口、中州路口、商都路口、火柴廠、東八里庄、五醫院、東風鄉政府、地質隊、安鋼六區、果園新村、公交西站

30路:大唐電廠—御景苑:

大唐電廠、梁邵村、電廠路口、焦邵村、安鋼、中門崗、梅園庄、梅園庄東、公交西車場、王裕口、同樂花園、市二中、電大、工貿中心、廣電大廈、建行、豫北飯店、三角湖、南湖新村、教師小區、安居園、百貨批發城、內衣城、交通局、三里屯、電業新村、縣聯社、開發區公安分局、後營、杜官屯、師院南門、華強城新天地、御景苑

31路:人文管理學院—趙官屯:

趙官屯、東風村、馬官屯、郭村集、寶蓮寺鎮政府、寶蓮寺、二十里鋪、小營、未家營、牛房、七里店、工學院、內衣城、百貨批發城、安居園、教師小區、南湖新村、三角湖、大西門、文峰塔、中山街、三道街、頭道街、小東門、郭家街、白牆庄、大王村、晨曦小區、紫薇大道中華路口、中華路文明大道路口、義烏商貿城、中華路縣電廠路口、中華路文昌大道路口、郭吳村、華強建國酒店、中華路長江大道路口、中醫葯學院、人文管理學院

32路:公交東站—安陽工學院:

公交東站、三官廟、紅旗渠廣場、電機廠、石油公司、霍家村、燈塔路口、人民公園、小東門、頭道街、三道街(彰德府文化廣場)、中山街、文峰塔、
大西門、 三角湖、南湖新村、教師小區、安居園、百貨批發城、內衣城、交通局、三里屯、電業新村、縣聯社、開發區公安分局、安工家屬院、安陽工學院

33路:公交東站—宗村:

公交東站、中華路人民大道路口、彰德人家、南漳澗南、安漳路口、保障中心、氣象局、三醫院、工人新村、霍家村、燈塔路口、人民公園、小東門、大東門、市一中、文化路口、南門、三角湖、
南湖新村、教師小區、校場路口、殯儀服務站、星月灣、文昌大道鐵西路口、宗村(物探大隊)

34路:公交車站—梅福:

公交車站、文峰塔、中山街、三道街(彰德府文化廣場)、頭道街、靛市村、文峰小區、大王村、文峰大道中華路口、市政府南門、市總工會、市中級法院、華城國際、市老年活動中心、外環路口、蓋津店、高速路口、西瓦亭、東瓦亭、西羊店、南羊店、張家莊、棉研所、大寒、大寒屯、大裴屯、梅福

36路:縣紡織廠—公交西站:

縣紡織廠、縣第六高中、鑫泰苑、鑫泰苑東區、御峰名苑、市八中、日報社、市博物館圖書館、安惠苑南門、聶村、統建樓、眼科醫院、東關街口、靛市村、頭道街、三道街(彰德府文化廣場)、中山街、文峰塔、建行、廣電大廈、工貿中心、徐家橋、太行小區、地質隊、安鋼六區、果園新村、公交西站

37路(暫停):公交東站—高鐵站:

公交東站、易園站、安泰苑、財政局、農業大廈、溫馨花園、康馨花園、華城國際、文明大道光明路口、晁家村、袁小屯、南務、文明大道海興路口、高鐵站

38路:火車站—高鐵站(夜班車):

火車站、文化宮、公交車站、文峰塔、中山街、三道街(彰德府文化廣場)、頭道街、靛市村、文峰小區、大王村、文峰大道中華路口、市政府南門、財政局、農業大廈、溫馨家園、市八中、市農科院、文明大道朝陽路口、文明大道光明路口、晁家村、袁小屯、南務、文明大道海興路口、高鐵站。

旅遊1號線:高鐵站—火車站:

高鐵站、海興路文明大道路口、北務、北務西、京港高速文峰立交橋、迎賓館、文峰大道朝陽路口、市中級法院、市民之家、市政府南門、文峰大道中華路口、大王村、文峰小區、靛市村、頭道街、三道街、中山街、文峰塔、公交車站、文化宮、火車站。

旅遊2號線:安陽工學院-高鐵站:

安陽工學院、中國農科院棉花所、開發區公安分局、縣聯社、東工路海河大道路口、文昌大道平原路口、文昌大道中華路口、中華路文昌大道路口、中華路縣電廠路口、義烏商貿城、市圖書館、日報社、市八中、市農科院、文明大道朝陽路口、文明大道光明路口、晁家村、袁小屯、南務、文明大道海興路口、高鐵站。

39路:公交東站—大正:

公交東站、三官廟、紅旗渠廣場、電機廠、燈塔路口、郭家街、靛市街、頭道街、三道街(彰德府文化廣場)、中山街、文峰塔、建行、文源街口、高樓庄、殷墟博物苑、王裕口、公交西車場、梅園庄東、梅園庄、中門崗、安鋼、焦邵村、電廠路口、梁邵村南、西站、西梁村、北流寺、史車村、郭車村、安車村、大正

40路:公交車站—馬投澗鄉政府:

公交車站、建行、廣電大廈、工貿中心、商貿城、中州路口、商都路口、火柴廠、東八里庄、自行車一廠、幸福村、紅旗村、活水、張家莊、齊村、墳凹、馬投澗鄉政府

41路:公交東站—大唐電廠:

公交東站、三官廟、紅旗渠廣場、電機廠、石油公司、霍家村、紅星路口、實驗中學、便民中心、油廠、高樓庄、殷墟博物苑、王裕口、公交西車場、梅園庄東、梅園庄、中門崗、安鋼、焦邵村、電廠路口、梁邵村、大唐電廠

42路:公交車站—馬投澗鄉政府:

公交車站、大西門、三角湖、鐵西路口、鐵三路口、中州路口、安玻、宗村、毛儀澗、何大岷、北大岷、南大岷、馬投澗鄉政府

43路(班線車):公交車站—郭家:

公交車站、建行、廣電大廈、工貿中心、徐家橋、太行小區、地質隊、安鋼六區、西客站、果園新村、三分庄、高小屯、下馬泉、宋家堂、後河、南坡、牛家莊、盤龍寺、張家、郭家

44路:安陽工學院—人文管理學院:

安陽工學院、安工家屬院、黃河大道路口、後營、師院南門、中所屯社區、金沙大道中華路口、小馬屯、中醫葯學校、人文管理學院

45路:公交車站—王二崗:

公交車站、大西門、三角湖、南湖新村、教師小區、安居園、百貨批發城、內衣城、安陽工學院、七里店、牛房、未家營、小營、二十里鋪、寶蓮寺、郜家莊、辛庄、大屯、王二崗

46路:文峰中路-北流寺(市縣交界處):

中山街、文峰塔、建行、廣電大廈、工貿中心、徐家橋、太行小區、地質隊、安鋼四區、安鋼五區、梅園庄東、梅園庄、中門崗、安鋼、焦邵村、電廠路口、梁邵村南、西站、西梁村、北流寺

47路:公交車站-崔家橋:

公交車站、文化宮、北關廣場、人民公園、燈塔路口、霍家村、石油公司、電機廠、紅旗渠廣場、三官廟、公交東站、小營、汪家店、崇義、辛安、曹馬、馬村、艾亭、崔家橋

48路:火車站—呂村:

火車站、文化宮、北關廣場、人民公園、燈塔路口、霍家村、石油公司、電機廠、紅旗渠廣場、三官廟、公交東站、小營、汪家店、崇義、辛安、北務、杜固、東杜固、西梁固、梁固、縣二中、白壁西站、白壁、崗上村、小百官村、裴庄村、後刺頭村、小寒村、伍庄村、伍柳路口、永和鄉政府、沿村台村、賀庄、賀家莊村、前馮宿村、西呂村、呂村鎮政府、呂村

49路(試運行):公交車站-王寧:

公交車站、長途汽車站、文化宮、北關廣場、沃爾瑪、市六中、紅星路口、霍家村、工人新村、三醫院、干休所、氣象局、市保障中心、南漳澗 、彰德人家、西漳澗、鄴城大道路口、西見山、東見山、玉清制葯、中偉公司、韓陵鄉政府、安陽市看守所、西大佛、王寧、(獐豹、梨園)

50路:公交東站—崇召:

公交東站、中華路燈塔路口、易園、中華路文峰大道路口、中華路文明大道路口、義烏商貿城、中華路縣電廠路口、中華路文昌大道路口、郭吳村、華強建國酒店、中華路長江大道路口、中醫葯學院、人文管理學院、馬官屯、何官屯、崇召

㈡ 從本溪做客車到沈陽 下車後坐哪路公交能到到大東區廣宜皮革批發市場

環路(原電環路):南一馬路,市文化宮,市體育場,和平廣場,中興街,振興街,南湖公園,三好街,展覽館,五愛街, 南塔,大南邊門,二十七中學,勝利電影院,大南門,故宮,鍾樓,北中街,中街,小西門,小西路, 一經街,三經街,化工原料公司,桂林街,太原街,沈陽站

103路:長客西站,西苑酒樓,十三路,十二路,十馬路,七馬路,客車廠,肇工街,啟工街,衛工街,保工街,興順街,鐵西廣場,雲鋒街,興工街,南五馬路,沈陽站,太原街,中華路,馬路灣,光榮街,五經街,十三緯路,大西菜行,順通路,七中,五愛西區,五愛市場

105路:沈陽北站,惠工廣場,團結路,天後宮,橫街,小津橋,小東門,大東門,小河沿,大南門,熱鬧路,翠園,東方賓館,萬泉,實業公司,泉園一路,長青街,泉園三路,泉園二路

201路:十四路,艷粉街,體育場,十馬路,和平影劇院,鐵西廣場,北四路,北三路,興華街,重型廠,光明街,毛織廠

202路:沈陽南站,沈陽南站,文化宮,五馬路,紅星劇場,十馬路,金剛石公司,砂山商店,萬和公園,河北街

203路:沈陽北站,八一公園,太原街,沈陽站,滑翔小區,艷路小區

204路:沈陽站,興工街,雲峰街,興華街,景星街,保工街,北三路,五馬路,八馬路,體育場,衛工街,肇工街,重工街,七馬路,客車廠,於洪新村,太湖路,省殘中專,巢湖路,於洪北里

205路:遼寧大學,食品廠,怒江廣場,黨校,發動機廠,太平庄,塔灣,食品公司,第一糧庫,保工街,景星街,興華街,雲峰街,興工街,沈陽站

206路:沈陽站,南一馬路,五馬路,八馬路,興工街,沈後招待所,雲峰街,體育場,艷粉街,十四路,路官,汽車四廠,鄭家窪子,,建材廠,山東堡,楊士新村,楊士屯,立交橋,寧官,軍區農廠,翟家,翟家鄉政府

207路:鵬利廣場,小津橋,大北門,小北門,中街,小西門,大西門,五愛市場,七中,大西菜行,十三緯路,五經街,光榮街,中山公園,馬路灣,中華路,太原街,南一馬路,南五馬路,興工街,雲峰街,鐵西廣場,興順街,八馬路,十馬路,十三路

208路:沈陽站,沈陽站,興工街,雲峰街,興華街,光明街,益民,保工街,食品加工廠,光明電影院,向工街,一五零中學,向工小學

209路:沈陽北站,北京街,市政府,市府廣場,北市場,民族電影院,皇寺廣場,四院,碧塘公園,珠江街,怒江街,小白樓,車輛廠,塔灣,前塔灣,向工街

210路:北陵公園,遼寧中醫,教學儀器,遼寧大學,寧山路,北行,華山路,天山路,光明街,霽虹街,興工街,北二馬路,太原街,醫大,中華路,馬路灣

211路:大北門,小津橋,橫街,大東俱樂部,五中,大北邊門,骨科醫院,再生膠廠,瀋海分公司,東站,電焊機廠,鋼鐵廠,鋼管廠,化工二廠,陶瓷廠

212路:園藝研究院,文翠路,陸軍總院,青年公園,熱鬧路,五愛市場,風雨壇,大西門,小西門,廣宜街,天後宮,小北邊門,小北二庫,五木,冶金技校,長客總站,望花公司,土雜倉庫,無線電十二廠,砂輪廠,油漆廠,望花新村,西門,光榮街,正門

213路:北陵公園,遼寧中醫,五一商店,省教委,北塔,長客總站,化工廠,聯合路,二十八中,北海街,大北邊門,五中,大東俱樂部,橫街,天後宮,大北門,小北門,鍾樓,鼓樓,東華門,西華門,大南門,小南門,大南街,八中,五愛市場,服裝廠,五愛西區,文藝路,瀋河體育場,沈樂滿,建設大廈,建設大廈,省金秋醫院,南塔,燕興摩托城,紡織研究所,南塔公司,冷暖風機廠

214路:渾江街,夏宮,五里河,彩電中心,展覽館,青年公園,熱鬧路,大西邊門,一經街,市府廣場,市政府,寶岩美城,北京街,沈陽有線台,北站,公安廳,寧山路,北陵電影院,龍江廣場

215路:泰山路,電力學校,遼寧大學,寧山路,北行,岐山路,四院,皇寺廣場,民族電影院,北市場,市人委,電線廠,小西門,中街,商業城,大東門,大東路,動物園,動物園東門,蓮花街

216路:沈陽北站,惠工廣場,市政府,北市場,民族電影院,北七馬路,鐵路局,太原街,站北,南一馬路,南五馬路,興工街,雲峰街,鐵西廣場,和平影劇院,十馬路,體育場,艷粉街

217路:北三檯子,新陽公司,七三九醫院,輝山路,三檯子,松陵四中,松山路,武警總隊,中醫研究所,航空學院,新樂小區,鳳凰飯店,遼寧大廈,北陵,遼寧中醫,寧山路,公安廳,崑山路,北京街,北站

217路(支):北陵,遼寧大學,鳳凰飯店,新樂小區,航空學院,中醫研究院,武警總隊,三檯子,農貿市場,匯通實業公司,強風集團,天河汽修中心,包道屯

218路:大東門,小東門,小津橋,大東電影院,中捷友誼廠,珠林橋,熱電廠,絕緣材料廠,二零四,二零一,第三糧庫,新立堡,榆樹屯,農業展覽館,農科院,農業大學,東陵機械廠,前陵卜,少林武校,東陵公園

219路:五愛市場,小南門,大南門,小河沿,大東門,小東門,小津橋,大東區政府,大東電影院,中捷友誼廠,東站貨場,北海街,二十八中學,有機玻璃廠,上園小區,小二檯子,電冰箱廠,大二檯子,大一糖果廠,化工廠,前進鄉

220路:沈陽站,站北,太原街,醫大,中山廣場,新華社,遼寧日報,市政府,北京街,崑山路,公安廳,寧山路,中醫院,北陵公園

221路:南站,太原街,中華路,馬路灣,大西邊門,三經街,沈報,遼報,一經街,八一公園,市政府,亞洲電影院,廣宜街,天後宮,橫街,腦科醫院,大北邊門,骨科醫院,再生膠廠,瀋海公司,東站

222路:大北門,小北門,鼓樓,西華門,鍾樓,東華門,大南門,小南門,風雨壇,五愛市場,熱鬧路,青年公園,體育館,魯美,五金公司,音樂學院,南三好街

223路:沈陽站,文化宮,中山公園,市體育場,省人大,光榮街,十三緯路,大西菜行,順通,七中,金城大廈,小南街,大南街,故宮葯廠,輕工,鴻翔賓館,長青街,客管處,文化東路,長青小區

224路:沈陽北站,惠工廣場,骨傷科醫院,天後宮,廣宜街,小西門,大西門,風雨壇,五愛市場,交通局,青年公園,陸軍總院,南塔,建工學院,水源地,富民街,黃金學院,汽車廠,文化東路,長青小區

225路:沈陽站,太原街,中華路,馬路灣,文化宮,中山公園,市體委,光榮街,方型廣場,南湖公園,三好街,展覽館,青年公園,五愛街,小南街,省醫院,萬柳塘,錄相機廠,煤礦設計院,動物園,四六三醫院,蓮花街,客車廠,東塔機場

226路:和平廣場,新華廣場,太原街,八馬路,興工街,沈後招待所,雲峰街,興華街,五院,保工街,衛工街,肇工街,重工街,輕工街,於洪南里,於洪廣場,牆板廠,於洪區委

227路:北陵公園,遼寧中醫,五一商店,松花江街,寧山路小學,話劇團,煤建五營,四十七中學,小北邊門,天後宮,廣宜街,小西門,大西門,金城大廈,五愛市場,小南門,大南門,故宮制葯廠,動物園

228路:前塔灣,塔灣,太平庄,汽車發動機廠,市委黨校,怒江廣場,遼大,北行,寧山路,地質局,北陵電影院,五一商場,話劇團,齒輪廠,惠工廣場,市政府

229路:東站,四德里,瀋海分公司,骨科醫院,北海街,二十八中,聯合路,望花立交橋,冶金技校,五木,小北二庫,小北邊門,惠工廣場,北站

230路:沈陽北站,惠工廣場,市政府,亞洲電影院,廣宜街,小北門,大北門,小津橋,小什字街,大東電影院,中捷友誼廠,珠林橋,和睦路,二零四,二〇一

231路(原電3路):北陵公園,泰山路,崇山路,寧山路,岐山路,第四醫院,皇寺廣場,北市場,沈醫二院,北六馬路, 中山廣場,體育場,鐵路中學,新華廣場,十馬路,十二馬路,省婦嬰醫院,立交橋,滑翔路,騰飛 一街,滑翔公園,渾河小區

232路(原電6路):三檯子,文化宮,二四二醫院,省中醫研究院,陵西街,新樂宿舍,新樂遺址,遼寧大廈,崇山路, 寧山路,岐山路,第四醫院,皇寺廣場,北市場,沈醫二院,北六馬路,太原街,沈陽站

233路:塔灣,白塔商店,伏爾加維修中心,刑警學院,白塔小學,省工藝美術學校,北陵熔鑄廠,小韓屯

234路:東陵,沈空砂廠,結核,療養院

236路:沈陽北站,北京街,崑山路,公安廳,岐山路,北行,寧山路,遼大,電力學校,泰山路,沙河小區,第九印刷廠,管件廠,北方醫院,制葯廠,大韓屯,五彩新村

237路(原電10路):和睦路,二0 四,三家子,善鄰路,新光機械廠,東塔,東塔機場,二四五醫院,長安小區,滂江街,大東邊門,小什字街,大東車庫,大東門,小河沿,大南門,五愛街,大西門,天光電影院, 大西邊門,二經街,省博物館,糧食局,馬路灣,中華路,太原街,沈陽站

238路:五愛市場,交通局,熱鬧路,青年公園,展覽館,彩電中心,五里河,夏宮,渾河浴場,渾河堡,營盤,中儲一庫,東華公司,中儲四庫,精神病院,氧氣廠,孤家子

239路:客車廠,肇工街,啟工街,衛工街,保工街,興順街,鐵西廣場,雲峰街,興工街,勝利大街,民主街,鐵路中學,和平廣場 ,中興街,振興街,南湖公園,三好街,展覽館,五愛街,南塔,文化路,東陵區政府,出租公司,富民街,泉園一路,泉園小區

240路(原電12路):長客西站,十四路東站,十四路,工人村,勞動公園,十馬路,七馬路,肇工街,啟工街,衛工街, 保工街,興順街,鐵西廣場,雲峰街,興工街,南五馬路,南一馬路,沈陽站,太原街,中華路,馬路灣

241路:薄板廠,東北制葯廠,水泵廠,北四路,第二水泵廠,客車廠,七馬路,十馬路,十二路,十三路,西站

242路(原電15路):北陵公園,遼寧大廈,泰山路,遼寧大學,北行,食品賓館,珠江街,崑山路,怒江街,小白樓,車輛廠,塔灣,轎車廠,肉食加工廠,第一糧庫,北二馬路,油脂化工廠,南五馬路,南八馬路,南十馬路,勞動公園,南十四路,南十四路

243路(原電16路):黎明文化宮,二0四, 和睦路,珠林路,中捷友誼廠,大東電影院,小什字街,小津橋,骨科醫院, 小北門,廣宜街,亞洲電影院,小西車庫,市政府(市政府廣場),三經街,北市場,民族電影院, 西塔,老道口,北四馬路,大北門,沈陽站

244路(原電2環):東北大學(南門),文體西路,省運動系,南八馬路,南湖公園,方型廣場,三好街,展覽館,體育 館,青年公園,熱鬧路,大西菜行,市委,市政府廣場,惠工廣場,沈陽北站

245路(原電18路):北陵東門,體育學院,北陵公園,省政府,遼寧中醫,財經學院,新華社,教育廳,北苑大廈,長客總站,開關廠,瀋海旅社,沈法路,鞋革材料廠,工農路,儀表研究所,珠林路,礦山機械廠,沈礦文化宮,金融培訓中心,滂江街,汽車裝具廠,液壓件公司,鴻翔賓館,沈空司令部,電子市場,南塔

246路(原電19路):南一馬路,太原街,聯營公司,馬路灣,光榮街,水電廳,五經街,瓴事館,魯美學院,彩電塔,交通局,熱鬧路,五愛市場,小南街,成城公園,文藝路,省醫院,南塔,南塔鞋城,電子市場,沈空司令部,萬泉旅社,萬蓮街,萬蓮小區,六0六研究所, 東陵加工區,方家欄,德氏集團,凌雲實業公司

247路(原電2環):南八馬路,南七馬路,和平廣場,中山公園,馬路灣,北二馬路,八緯路,東北機電公司,北市場, 三經街,市政府廣場,市政府,北京街,長途客運站,家樂福超市

248路(原電7路):大東門,小東門,小津橋,大北門,小北門,廣宜街,亞洲電影院,市政府(市政府廣場),三經街,北市場,民族電影院,西塔,老道口,北四馬路,沈陽站

249路:怒江廣場,怒江廣場,怒江街,崑山路,珠江街,傢具廣場,儲備局,西塔,鐵路局,太原北街,太原街,桂林街,和平北大街,物資局,市政協,七院,領事館,五經街,水電廳,回民中學,方型廣場,南湖公園,砂陽路

250路:文翠路,摩托車市場,黃金學院,出租公司,富民街,萬柳塘公園,大南邊門,27中學,勝利電影院,大南門,小南門,五愛市場,大西門,天光街,小西路,市府路,惠工廣場,家樂福超市,沈陽北站,龍江廣場

251路:沈陽站,南一馬路,南五馬路,興工街,雲峰街,鐵西廣場,和平影劇院,十馬路,體育場,艷粉街,十四路,路官,蔬菜站,長客西站

252路:滑翔五金城,南滑翔路,萬科花園,凌空二街,滑翔公園,北滑翔路,八一倉庫,興工南街,北四路,北三路,興工北街,北二馬路,北四馬路,西塔,儲備局,傢具廣場,碧塘公園,北行,遼寧大學,遼歌,樂購沈陽店,遼寧大廈,泰山路,沙河子小區

253路:北大營街,上園路,通利公交公司,九一八紀念館,沈陽大學,五木,湘江大市場,物價局,令聞街,市府路,房產大廈,大西邊門,二經街,第七人民醫院,五經街,光榮街,省委,和平廣場

254路:新東安居小區,東塔安居小區,二零五,二零四,熱電廠,珠林橋,中捷友誼廠,老龍口酒廠,小什字街,大什字街,橫街,天後宮,令聞街,友好街,聯合路,北京街,皇寺廣場,三洞橋,老道口,鐵路局,太原北街,沈陽站

255路:北五馬路,太原北街,沈陽站,北四馬路,老道口,西塔,儲備局,長江街,珠江街,怒江街,小白樓,崑山西路,糧校,西江街,皇姑熱電,萬科四季花城,荷蘭村,白山路,大韓屯,陵西二小區,北方制葯廠,香爐山路,北陵西門,武警總隊,松山路,種子中心,何氏眼科,三檯子貨運站,檢車站,四檯子,沈陽師范學院,正良村,道義開發區

256路:北大營街,上園路,上園小區,有機玻璃廠,聯合路,洮昌小區,沈陽大學,物價局,天後宮,廣宜街,亞洲電影院,小西路,房產大廈,七中,順通路,大西菜行,十三緯路,五經街,光榮街,回民中學,方型廣場,南湖公園,南八馬路,省體育系,省婦嬰醫院,南京南街,砂山街,萬和花園,河北街

257路:滑翔五金城,滑翔家電,南滑翔路,凌空二街,滑翔路,北滑翔路,沈遼路,南八馬路,紅星劇場,南五馬路,鐵路中學,和平廣場,中興街,振興街,方型廣場,魯園,體育館,青年公園,文藝二小學,小南邊門,省醫院,大南邊門,二十七中學,勝利電影院,大南門,故宮,鍾樓,北中街

258路:二十八中學,大北邊門,橫街,大北門,廣宜街,小西路,遼寧日報社,第七醫院,魯園, 南湖公園,省婦嬰醫院,滑翔路,萬科花園,艷粉新村,洮昌小區, 骨科醫院,腦科醫院,小津橋,小北門,小西門, 一經街,市政協,領事館, 方型廣場,傳染病院,砂陽路,醫大三院,南滑翔路

259路:望花新村,第七糧庫,海鮮市場,北大營,沈陽實驗中學,北海街,洮昌市場,大北邊門,小津橋,鵬利廣場,大東路,動物園,萬柳塘公園,電子市場,南塔鞋城,出租公司,溪林花園

265路(原605路):金山小區,鞋城,文翠小區,燕興,天文宮,青年大街,南湖商場,三好街,魯美,領事館,七院,三經街,大西邊門,一經街,市政府,市府廣場,北站,齒輪廠,五營,話劇團,五一商店,寧山路,中醫院,省政府,北陵公園,北陵東門

267路:沈陽北站,惠工廣場,聯合路,北京街,皇寺廣場,華山路,皇姑影院,珠江街,怒江街,小白樓,車輛廠,塔灣,前塔灣,向工小學,向工市場,向工街,衛工街,啟工街,肇工街,北一路,薄板廠, 廣業路,丁香小學,丁香屯,紅旗台,彎頭廠,陳孤家子,沙崗子,西橋,興光,大興鑄造廠

273路:草倉路,鵬利廣場,大東車庫,大東門,小河沿,大南站,大南街,五愛市場,熱鬧路,青年公園,彩電塔,魯迅美術學院,魯園,方型廣場,南湖公園,南八馬路

274路:新東安小區,新東二街,豐城公交公司,黎明文化宮,二0四,和睦路,善鄰路,礦山機器廠,礦山文化宮,107中學,滂江市場,汽車裝具廠,萬蓮街,東方賓館,翠園,大南街,五愛市場,五愛市場西區

275路:東陵文化宮,東陵區委,南塔鞋城,電子市場,萬柳塘公園,科技花園,煤礦設計院,金覺寺,大東門,大東車庫,小什字街,大東邊門,礦山文化宮,礦山機器廠,中捷友誼廠,儀表研究所,北海街,東遼街,沈陽東站

324路:沈陽站,鐵中,新華廣場,十馬路,十二馬路,蔬菜站,化肥廠,養熊廠,馬總屯,金屬門窗廠,渾河站,合作銀行,下河灣,滿譽鄉,渾河農場,造紙廠,帶鋸廠,七四一六廠,區政府,青年橋,拖車廠,蘇家屯渾河站,蘇家屯

325路:沈陽北站,話劇團,松花江街,教育局,長客總站,望花公司,西門,文官屯,三家子,朱爾屯,三零一,詹屯,銀行學校,礦中,礦務局,虎石台,虎石台

326路:五愛街,總站路,北行,三檯子,全勝堡,新城子

327路:沈陽站,鐵中,新華廣場,十馬路,十二馬路,蔬菜站,下挾河,沙崗,鋼材廠,五士村,上河灣,新立屯,加工廠,七家屯,大官房,木材防腐廠,蘇家屯堡,三十中學,站前,青年橋,拖車廠,蘇家屯

328路:馬路灣,站北,西塔,皇寺,北市場,市政府,北站,話劇團,松江街,長客總站,柳條湖橋,砂輪廠,西門,文官屯,三家子,朱爾屯,詹屯,杭校,虎石台,大古城子,吳三家子,小望花,孟家屯,崔公堡,西五齊,王驛屯,廣場,電影院,新城子火車站

329路:北市場,沈鐵分局,四院,北行,市委黨校,太平庄,塔灣,前塔灣,大芳士屯,小轉灣橋,大轉灣橋,劉家窩堡,朝鮮小學,永安橋,小三家,蘭屯,馬三家

330路:馬路灣,大西門,大南門,小津橋,農學院,東陵公園,後陵堡,植物園,下滿堂,上滿堂,小東溝,下木匠屯,中木匠屯,上木匠屯,棋盤山南門,輝山風景區

331路:皇寺廣場,民富小區,北京街,市府廣場,廣宜街,小北邊門,小北二庫,冶金技校,柳條湖橋,老瓜堡,北海街,新穎賓館,新光電器廠,金屬材料公司,化工設備廠,陶瓷城,陶瓷廠,模具製造公司,水泥廠,八棵樹檢查線,八棵樹,趙家溝,趙紀念林辦事處,輝山紀念林,彭樓子,風景區西門,輝山風景區

332路:於洪廣場,客車廠,衛工街,塔灣街,荷蘭村,大韓屯,北陵公園,望花新村,陶瓷城,馬官橋,東陵公園,植物園,上滿堂,木匠屯,棋盤山正門,輝山風景區

338路:五愛市場,大西門,小西門,廣宜街,市物價局,四十七中學,北站,市話劇團,寧山路小學,省教委,市體育學院,北陵東門,金山小區,華海學院,沈飛工業集團,三檯子,松陵文化宮,匯通實業公司,七三九醫院,公路貨運站,四檯子,市紡織學校,道義開發區,正良村,道義二村,道義鎮政府

4320路:友誼城生活,金貴家園 ,張士開發區,張士農副市,水產公司 ,輪胎廠 ,長客西站 ,十四路 ,衛工街 ,艷粉街 ,沈陽舊家電,新華街 ,雲峰街 ,南八東路 ,南六東路 ,建設大路 ,北四東路 ,北二東路 ,麵粉廠 ,珠江橋 ,東北化工市,崑山四校 ,沈陽北站 ,敬賓街 ,省電信局 ,沈陽大學 ,市政府公寓,聯合路 ,東遼路 ,骨科醫院 ,儀表研究所,熱電廠 ,儲運一庫 ,沈陽果品市

4322路:鵬利廣場,小津橋 ,大北門 ,小北門 ,廣宜街 ,朱剪爐 ,惠工廣場 ,沈陽北站 ,小北邊門 ,沈陽大學 ,臨河街 ,合作街 ,化工廠 ,長客總站 ,沈陽京劇院,劍苑小區 ,銀山路 ,西反窟 ,上崗子 ,省郵電倉庫,石油化工廠,文官屯 ,空訓團 ,花苑 ,水泥板廠 ,軍區管理學,警校 ,宏元木業 ,田義屯 ,萬方集團

4323路:鵬利廣場 ,小津橋 ,德增街 ,橫街 ,取意街 ,東北通訊市,聯合路 ,家樂福 ,沈陽北站 ,龍江廣場 ,公安廳 ,岐山路 ,北行 ,荊江街 ,怒江廣場 ,遼寧大學 , 大華服裝 ,汽車車輪廠,育仕園小區,下坎子小學,教師公寓 ,大韓新村

4324路:廣告學院 ,郭大橋村 ,白家屯 ,造化醫院 ,遼寧花卉 ,計算機學校,方溪湖村 ,民族藝術學,沈陽師范學,沈陽醫學院,七三九醫院,沈飛一中 ,百花小區 ,三檯子 ,沈飛集團 ,東油馨村 ,出租汽車公,豐城公司 ,北陵東門 ,金山鋼材市,新聞出版學,二三工廠 ,工會大廈 ,長客總站 ,九·一八歷,市實驗中學,上園小區 ,有機玻璃廠,二十八中學,骨科醫院 ,吉祥步行街,遼沈二街 ,糧食五庫 ,老龍口酒廠,大東電影院,小什字街 ,鵬利廣場 ,大東路 ,大東副食 ,朝陽一校 ,動物園 ,143中學 ,五學街 ,文藝路 ,東濱河路

4327路:鵬利廣場 ,小津橋 ,德增街 ,橫街 ,天後宮 ,令聞街 ,友好街 ,惠工廣場 ,北京街 ,皇寺廣場 ,長江街 ,珠江街 ,皇姑工商局,怒江街 ,淮河街 ,太平庄 ,塔灣 ,後塔商店 ,刑警學院 ,後塔小學 ,工美學校 ,荷蘭村 ,靚馬新村 ,小韓村

4343路:金山鋼材市,新聞出版學,二三工廠 ,工會大廈 ,樺花江街 ,崑山東路 ,家樂福 ,惠工廣場 ,格林豪森 ,廣宜街 ,小北門 ,小津橋 ,鵬利廣場 ,大東路 ,動物園 ,四六三醫院,蓮花街 ,六○六所 ,汽貿中心 ,汽車製造廠,摩托車城 ,和泰長青園,長青小學 ,文教批民市

4345路:大成飼料 ,黃海路 ,太湖街 ,於洪新村 ,建設大路 ,煉焦煤氣廠,客管處 ,齊賢街 ,興華街 ,鼓風機廠 ,雲峰街 ,興工街 ,遼寧汽貿 ,老道口 ,西塔 ,北市場 ,三經街 ,市府廣場 ,惠工廣場 ,家樂福 ,省電信 ,沈陽大學 ,市政府公寓,合作街 ,骨科醫院 ,老瓜堡 ,沈陽汽車刮,北大營 ,第七醫院

4347路:上木廠 ,八里堡 ,東塔 ,和睦路 ,二○一 ,八家子小區,瀋海熱電廠,珠林橋 ,中捷友誼廠,大東電影院,鵬利廣場 ,小津橋 ,大北門 ,小北門 ,廣宜街 ,天後宮 ,通訊市場 ,家樂福 ,沈陽北站 ,龍江廣場 ,北陵電影院,遼寧中醫 ,實驗中學 ,遼歌 ,遼大市委黨,糧校 ,太平庄 ,塔灣鋼材市,塔灣 ,向工街

4350路:百姓超市 ,陶瓷城 ,鋼花小區 ,化工設備廠,東建街 ,東北大馬路,東站 ,東遼街 ,骨科醫院 ,大東俱樂部,第五糧庫 ,老龍口 ,小東路 ,鵬利廣場 ,大東路 ,小河沿 ,大南門 ,小南門 ,風雨壇 ,五愛市場 ,青年公園 ,文藝路 ,省醫院 ,南塔 ,中國鞋城 ,南塔客運站

502路:沈陽北站,皇寺廣場,西塔,太原街,花魚宮,沈陽南站

503路:五愛市場,小南門,風雨壇,大西門,小西門,廣宜街,天後宮,團結路,惠工廣場,北站

504路:西站,夏宮,陸軍總院,青年公園,五愛市場

505路:西站,南塔分公司,南塔公園,南塔鞋城,出租公司,富民街,泉園小區

506路:五彩新村,北陵公園,望花新村,陶瓷城,長青小區,黃金學院,出租公司,南塔鞋城

523路:五愛市場,大西菜行,光榮街,中山公園,文化宮,南站

601路:中山公園,太原街,五馬路,紅星劇場,華光燈泡廠,滑翔小區,興工街,雲峰街,興華街,勛望街,興順街,保工街,九馬路,十馬路,十二路,十四路,西站,輪胎廠,水產公司,東郵旅社,倉儲公司,昆明湖,制葯廠,稅務局,黎富,沈陽開發區

602路:砂陽路,鋼窗廠,砂川街,大理石廠,華光燈泡廠,農貿大廈,南五馬路,南一馬路,沈陽站,北二馬路,交通局醫院,西塔,太原街,北方器材,煤建一營,皇寺廣場,寶岩美城,北站

603路:出租汽車公司,計劃生育研究所,物資局,萬柳塘,大南邊門,南關路,南關小區,小南街,交通局,五愛市場,順通路,大西菜行,十三緯路,五經街,光榮街,馬路灣,中華路,太原街,沈陽站,北三馬路,交通醫院,西塔

604路:長客西站,十三路,十二路,十馬路,七馬路,肇工街,八院,衛工街,保工街,興順街,興華街,中心醫院,雲峰街,興工街,南五馬路,太原街,中華路,醫大,北六馬路,北市場,皇寺廣場,總站路,寶岩美城,沈陽北站

607路:沈陽北站,惠工廣場,聯合路,哈爾濱路,皇寺廣場,華山路,皇姑劇院,珠江街,怒江街,小白樓,車輛廠,塔灣,前塔灣,向工小學,向工四廠,向工街,衛工街,啟工街,肇工街,北一路,薄板廠,廣業路,丁香小學,丁香屯,紅旗台,彎頭廠,陳孤家子,沙崗子,西橋,興光,大興

608路:中山廣場,沈陽站,景星街,南十路,永善小區

609路:鐵西職校,南滑翔路,騰飛一街,老幹部中心,滑翔路,砂陽橋,砂陽路,傳染病院,南湖公園,振興街,交通賓館,光榮街,二零二,電業體育館,七緯路,市建委,中山路,北市場,三經街,市府廣場,惠工廣場,煤建五營,沈陽北站

610路:滑翔小區,沈遼路,沈陽站,中山廣場,市府廣府,沈陽北站

611路:沈陽站,太原街,西塔 ,省儲備局,煤建一營,皇寺廣場,北京街,沈陽北 站,煤建五營,話劇團,大安公司,松花江街,高教局,省工會大廈,長客總站,望花橋,老瓜堡子,北海街,新穎賓館,星光電器,金屬材料,化工設備廠,鋼花小區,東望街,觀泉路,高官台,新立堡

612路:十三緯路,領事館,保險公司,方型廣場,三好街,展覽館,彩電中心,五里河,夏宮,渾河橋,收費站,鳳祥集團,建新電控,昌盛,豪華門廠,榆樹路,柴油機廠,後榆村,沈柴鑄造廠

800路:新世界花園,交通局,體育中心,文萃路,陸軍總院,青年公園,房產大廈,市府路,惠工廣場,北站,北京街,遼寧中醫,北陵公園,體育學院,北陵東門,金山小區 這是沈陽所有的交通路線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㈢ 2010年中學生作文大賽

新概念作文大賽。算是十幾年來最好的作文大賽了吧。估計2010年五月份開始。
====================================================
一、緣起
自1997年年末肇始,整個中國的輿論界對中學語文教育投以了極大的關注。
1998年,以廣大青年學生作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文學刊物《萌芽》,也以《教育怎麼辦》為主題,組織了一組文章。從這一系列文章可以看出,中學語文教育已經面臨巨大危機,它已經遠遠不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
中學語文教育的種種問題,是將充滿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語文變成機械枯燥的應試訓練。「唯理性教學模式」縱橫貫穿於語文教學領域。這種模式崇尚抽象、概括、提煉、崇尚邏輯思維能力,卻忽略情感、意志和審美情趣的介入;重視將一切語文知識加以解構和量化,卻忽略了從文本和人本的整體角度高屋建瓴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重視語文學科的互補性。並且,這種「唯理性教學模式」由於實行標准化考試而進一步窒息遏制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選擇題、判斷題那種理科考試的模式愈演愈烈,最具人文性、審美性、靈活性和創造性的語文教育已變成一種純技術性、近乎八股文式的機械訓練。
「新概念作文大賽」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的出發點就是探索一條還語文教學以應有的人文性和審美性之路,讓充滿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滿創造力、想像力的語文學科,真正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學科。
二、參賽形式

1998年,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啟動。面向新世紀、培養新人才的「新概念作文大賽」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等七所全國重點大學聯合《萌芽》雜志聯合發起共同主辦,大賽聘請國內一流的文學家、編輯和人文學者擔任評委。除初賽作品要求字數控制在5000字以內,參賽者30歲以下之外,不收取報名費,無任何限制。「新概念」旨在提倡:
「新思維」——創造性、發散型思維,打破舊觀念、舊規范的束縛,打破僵化保守,提倡無拘無束。
「新表達」——不受題材、體裁限制,使用屬於自己的充滿個性的語言,反對套話,反對千人一面、眾口一詞。
「真體驗」——真實、真切、真誠、真摯地關注、感受、體察生活。
比賽分初賽、復賽,決賽。初賽沿用一般文學刊物徵文地形式,不命題、不限定題材、體裁,字數5000字以下,不曾在公開刊物發表。初賽優勝者參加復賽;復賽設立考場舉行。考題由發起主辦單位各出多套方案,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並由公證處現場監督和公正。
三、發展
10年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參賽人數已經從最初的4千人次,逐年遞增至7萬人次。隨著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高校合作力量陸續擴大為13所,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也先後加入了聯合主辦單位隊伍。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實行的考試制度,高校沒有命題權和考察權,只能被動接受「高考」結果。對於中學語文教育的誤區,《萌芽》在她近50年的辦刊過程中,在與廣大青年學生的接觸中,在與國內許多一流大學的專家學者接觸交流中,也越來越深地感受到這一誤區的負面作用:即文學與人文學科後備人才的匱乏。「新概念作文大賽」充分運用了《萌芽》與全國作家學者的天然聯系,它的權威性也得到了各高校負責人的首肯,使得大賽獲獎者與高校之間通過競賽建立關聯,為日後的人文學科後備人才輸送起了重要作用,成為高考選拔人才有利的補充形式,被譽為中國「語文奧林匹克」。第一屆大賽,陳佳勇、宋靜茹、王越、楊倩、吳迪、李佳、劉嘉俊分別被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免試錄取;第二屆懷沙、張懿璇、許人傑、陳凱、李一粟、周嘉寧、祁又一、李晶、張堯臣、藺瑤、劉莉娜、應尤佳、周霓欽、陳安棟、孫佳妮等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提前錄取;中山大學為第五屆獲獎者王皓舒加20分,第七屆又錄取了黃銳傑,甚至有一名二等獎獲得者也進入了中大。北京大學甚至通過自主招生,為新概念的獲獎者預留名額,先後錄取了張思靜、錢好等文科可造之才。清華大學錄取了南開大學破格錄取了第五屆獲獎者王一波、第七屆的一等獎獲得者山西大學附中的張馨月。武漢大學錄取了李遙岑、戴漓力、胡堅。
「新概念」的參賽稿件給文壇吹來了清新之風。許多作品使評委鐵凝、葉兆言等成名作家無法相信這樣才華橫溢的文章出自中學生之手。評委會主席甚至王蒙欣喜地說:「我們可以擱筆了。」作家趙麗宏也發出了「青春的光彩誰也無法扼殺」的感嘆。許多潛在寫作的年輕作者被發掘出來,文學的基礎人口獲得了拓展。今天在文壇上日漸活躍的「80後」作家中就以新概念作家群居多。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有「以藝術代宗教」的提法。提出文學要具備人文性、審美性的功能,要能塑造人的靈魂、培養人的精神,孕育人文情操。這與我們倡導的素質教育相勾連的,也是「新概念作文大賽」始終要求自己承擔的責任。許多當年的獲獎者,將自己的人生和事業同文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更多的獲獎者並沒有把文學當成終身的事業或者生存的方式,他們沒有當作家、進文科,文學是他們滋養靈魂與情操的方式,他們始終是文學的愛好者、閱讀者。第二屆一等獎獲得者艾路讀的是清華大學水利系;李一粟讀的是法律系,現在在北大攻讀法律研究生;第二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任良,同時也是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的一等獎,最後選擇了南京大學化學系;第四屆的郭允,既獲得省級數學競賽的一等獎,又連續兩年獲得新概念一等獎,他的所愛是哲學;第五屆的杜書妍以及同年畢業的劉楓,選擇的則是生命科學;第七屆的黃銳傑在中大錄取他時,允許他自由選擇專業,他選擇了物理……這和教育界強調的綜合素質、和萌芽「讓文學成為青年人的精神家園」的辦刊宗旨似乎不謀而合。能夠成為作家的畢竟是少數,文學更重要的功能可能是讓它成為一個人的靈魂支柱。
四、社會影響

1999年以來,全國的多家報刊雜志報道了「新概念作文」大賽對傳統語文教育的發難,引發社會各界對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深度思考。連年都能在大賽中拔得頭籌的山東省實驗中學的語文教學方法,也將隨著人們對大賽的關注度,引發教育界的新思考新熱點。
韓寒這名當年由大賽發掘出的一等獎獲得者、媒體眼中的「高才留級生」所引發的話題,至今是對中國教育界的影響深遠的沖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媒體輿論都不得不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方式重新審視與思考。
而韓寒、郭敬明、鞏玟語、張悅然、徐鵬等一大批「新概念」培養的作者已一躍成為「80後」的領軍人物,獲得了文學與商業的兩重豐收,成為文壇所不能迴避的話題。
在海外華人圈,這項活動也影響日隆。新加坡《聯合早報》曾用整版篇幅報道過新概念作文大賽。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獲獎作品的繁體字版《少年文章驚天下》。許多在海外就讀的華人青年學生,重新回歸到了母語寫作中來,每年我們都有來自海外的參賽稿件。
令人振奮的是,近幾年中學語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許多人認為高考作文的命題和新概念作文大賽復賽題已經相當接近,這是非常好的發展趨勢。正如王蒙所說,新概念由舊概念來。倡導新概念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想提高青年學子對作文的興趣,告訴他們只有真實的、表達真情實感的、富有創造性和想像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當然,我們還會繼續努力,使新概念作文不斷推陳出新;我們更要防止新概念作文走進新的套路。
===============================================================
參賽方式,大約五月份你去買一本《萌芽》,上面有徵稿啟事跟報名表,這個作文大賽的好處,一是正規,二是對升學有好處,如果你是畢業班的學生並且獲了獎,就有可能優先進入全國重點大學,前提是自身學習好,三是不像那種「八股」比賽,只要有個性有文筆就能拿獎。

另外,奧林匹克杯全國作文大賽:http://www.yuwennet.com/olympic/

㈣ 希望杯十七屆獲獎名單

你指哪個地區啊,下面是中山的獲獎名單
2006年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獲獎名單
初一年級
一等獎(61名)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中山一中 曾藝傑 盧粵芳 市僑中 徐倚琪 吳文祥、張巍
中山一中 劉垣明 盧粵芳 市僑中 梁嘉欣 吳文祥、張巍
中山一中 朱楚堂 盧粵芳 市僑中 廖家樂 吳文祥
中山一中 梁文輝 盧粵芳 市僑中 陳文俊 吳文祥
中山一中 尹路 盧粵芳 市僑中 閆展逸 吳文祥
中山一中 黃文銘 盧粵芳 市僑中 徐倚琪 吳文祥、張巍
中山一中 陳綺筠 盧粵芳 市僑中 梁嘉欣 吳文祥、張巍
中山一中 胡梓強 盧粵芳 市僑中 廖家樂 吳文祥
中山一中 郭藝華 盧粵芳 市僑中 陳文俊 吳文祥
中山一中 嚴偉傑 盧粵芳 市僑中 閆展逸 吳文祥
中山一中 卞一平 盧粵芳 三鑫雙語 張粵翔 朱小平
中山一中 蕭子豪 盧粵芳 三鑫雙語 陳嘉偉 朱小平
中山一中 鄭楚烽 盧粵芳 三鑫雙語 周俊榮 朱小平
中山一中 朱文傑 盧粵芳 三鑫雙語 鄭泓碩 朱小平
中山一中 馮齊緯 盧粵芳 三鑫雙語 王一鳴 朱小平
中山一中 米厚霖 盧粵芳 三鑫雙語 黃亦驄 朱小平
中山一中 盧熾廣 盧粵芳 三鑫雙語 魏健鵬 朱小平
中山一中 何俊宇 盧粵芳 三鑫雙語 張子凡 朱小平
中山一中 方藝斌 盧粵芳 三鑫雙語 周 南 朱小平
中山一中 鄧楊韻 盧粵芳 三鑫雙語 黃貝茹 朱小平
小欖中學 梁迪聰 楊慶芳、徐紹棠 三鑫雙語 宋鉅雄 朱小平
小欖二中 林景遠 殷尚軍 三鑫雙語 黎惠詩 朱小平
小欖二中 黃志彬 殷尚軍 三鑫雙語 簡城峰 朱小平
坦洲實中 梁嘉明 梁玉群 三鑫雙語 張曉帆 朱小平
坦洲實中 郭基鑄 藍 全 三鑫雙語 孫嘉威 朱小平
坦洲實中 郭曉楊 梁玉群 三鑫雙語 湯啟煥 朱小平
坦洲實中 張俊傑 梁玉群 三鑫雙語 郭浩兒 朱小平
市僑中 岑嘉玲 吳文祥、張巍 三鑫雙語 黃愷鉤 朱小平
市僑中 陳宥成 吳文祥、張巍 三鑫雙語 張曉帆 朱小平

三鑫雙語 郭成斌 朱小平 三鑫雙語 孫嘉威 朱小平
三鑫雙語 陳鑄明 袁 素 三鑫雙語 湯啟煥 朱小平
三鑫雙語 張粵翔 朱小平 三鑫雙語 郭浩兒 朱小平
三鑫雙語 陳嘉偉 朱小平 三鑫雙語 黃愷鉤 朱小平
三鑫雙語 周俊榮 朱小平 三鑫雙語 郭成斌 朱小平
三鑫雙語 鄭泓碩 朱小平 三鑫雙語 陳鑄明 袁 素
三鑫雙語 王一鳴 朱小平 南頭初中 陳 娜 尹帥龍
三鑫雙語 黃亦驄 朱小平 南頭初中 陳 娜 尹帥龍
三鑫雙語 魏健鵬 朱小平 華師附中 邱 瀚 胡介平
三鑫雙語 張子凡 朱小平 華師附中 盧照華 胡介平
三鑫雙語 周 南 朱小平 博文學校 吳偉順 方曙紅
三鑫雙語 黃貝茹 朱小平 博文學校 黃琨成 方曙紅
三鑫雙語 宋鉅雄 朱小平 博文學校 陳麗欣 方曙紅
三鑫雙語 黎惠詩 朱小平 北區中學 蘇吉駔 史良
三鑫雙語 簡城峰 朱小平

二等獎(66名)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卓山中學 朱祖業 陳江波 小欖二中 麥浩芬 殷尚軍
中山一中 楊景熙 盧粵芳 小欖二中 林迪輝 殷尚軍
中山一中 梁焯源 盧粵芳 小欖二中 車煥珍 殷尚軍
中山一中 陳奕亮 盧粵芳 小欖二中 梁嘉恩 殷尚軍
中山一中 梁醒然 盧粵芳 小欖二中 馮炯鋒 殷尚軍
中山一中 劉海莉 盧粵芳 小欖二中 劉富傑 殷尚軍
中山一中 鄭梓權 吳群 溪角中學 劉樂如 鄧樹堯
雲衢中學 程嘉偉 李少廣 坦洲中學 藍嘉茵 彭萍、林溢興
雲衢中學 徐錦生 黃海燕 坦洲實中 梁小君 黃新慶
小欖中學 梁力彬 楊慶芳、徐紹棠 坦洲實中 嚴世亮 藍 全
小欖一中 李展華 李勝芝 坦洲實中 麥金玲 藍 全
小欖一中 梁嘉浩 林學明 坦洲實中 吳海傑 梁玉群
小欖一中 郭鍵添 林學明 坦洲實中 張喆 白 野
小欖僑中 廖慧儀 鍾柏芳 松苑中學 韓家興 梁忠明
小欖僑中 吳鍵卓 鍾柏芳 市僑中 陳廣安 吳文祥、張巍
市僑中 林宇露 吳文祥、張巍 牛角中學 何嘉麗 陳 敬
市僑中 李佩嫻 吳文祥、張巍 南頭初中 陳嘉莉 李忠漢
市僑中 廖永傑 吳文祥、張巍 南頭初中 盧裕倫 尹帥龍
市僑中 劉華圳 吳文祥 民眾中學 林嘉碧 吳光凱
市僑中 陳 昕 吳文祥 火炬一中 馬斯樂 顏良江
市僑中 喻夢洋 吳文祥 黃圃鎮中 王健錇 潘訓堅
市僑中 蘇宏傑 吳文祥 黃圃鎮中 鍾傑行 潘訓堅
市僑中 周品藝 吳文祥 華師附中 韋景康 胡介平
市僑中 曹鵬輝 吳文祥、張巍 華師附中 梁嘉慧 胡介平
市僑中 羅素梅 吳文祥、張巍 華師附中 林敏毅 素岳順
市僑中 李偉豪 吳文祥 海洲中學 魏澤峰 楊晟和
市僑中 歐文睿 吳文祥 桂山君里 陳光楠 黎孫吉
石岐中學 鄭明浩 劉明明、馮淑鳳 古鎮初中 文上明 譚 昕
石岐中學 李宏略 劉明明、馮淑鳳 東升中學 古祁琦 黃秀杏
石岐中學 李宏俊 劉明明、馮淑鳳 東鳳中學 岑偉華 黃改鳳
石岐中學 曾 炎 劉明明、馮淑鳳 東鳳中學 梁銓明 陳 謀
三鑫雙語 劉 奕 朱小平 東鳳中學 邱海金 陳 謀
三鑫雙語 葉松霖 朱小平 東鳳中學 蔡華勝 陳 謀
三鑫雙語 廖永健 袁 素 東鳳中學 李富森 黃改鳳
三鑫雙語 梁偉成 朱小平 東鳳中學 蔡凌燕 陳 謀
三鑫雙語 胡靜華 朱小平 東鳳二中 黃潔瑩 文雄飛
三鑫雙語 朱吳越 朱小平 博文學校 梁健發 方曙紅
三鑫雙語 吳志添 袁 素 博文學校 周冠健 方曙紅
三鑫雙語 林毅楊 朱小平 博文學校 梁嘉偉 方曙紅
三鑫雙語 馮梓漢 袁 素 博文學校 馮鷹揚 方曙紅
三鑫雙語 陳俊康 袁 素 博文學校 梁月嫦 方曙紅
啟發中學 錢傑昌 舒雪蓮 北區中學 鄭嘉莉 史 良
牛角中學 杜志鵬 陳 敬

三等獎(135名)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卓山中學 蕭曉霞 陳江波 中港英文 何偉樂 黃超華
中山中專 曾昱甲 施開先 鎮南中學 區景漢 藺俊官
雲衢中學 歐陽梓宏 歐陽康文 坦洲中學 徐尚華 彭 萍
雲衢中學 阮小馬 歐陽康文 坦洲實中 唐金蘭 梁玉群
永寧中學 鍾智壟 李元菊 坦洲實中 羅子健 梁玉群
新平中學 何星華 王用燮 坦洲三中 周偉健 楊建威
新平中學 冼偉傑 王用燮 坦洲三中 陳俊傑 吳國強
小欖中學 伍梓寧 楊慶芳、徐紹棠 松苑中學 冼小堤 徐秀婷
小欖中學 陳梓傑 楊慶芳、徐紹棠 松苑中學 焦煬哲 戴 欲
小欖中學 黃健煒 楊慶芳、徐紹棠 松苑中學 寇 超 曾 婷
小欖中學 朱健壕 楊慶芳、徐紹棠 四沙中學 馮敏琪 李正龍
小欖一中 李錦城 林學明 市僑中 鄧智勇 吳文祥、張巍
小欖一中 劉嘉豪 李勝芝 市僑中 李妙嵐 吳文祥
小欖一中 李炯峰 林學明 市僑中 黃淑棋 吳文祥
小欖一中 梁健洪 林學明 市僑中 洪伊敏 吳文祥、張巍
小欖一中 談佳玲 鄧永慶 市僑中 張婉怡 吳文祥
小欖一中 郭坤榮 林學明 市僑中 趙婉華 吳文祥、張巍
小欖僑中 戚偉傑 鍾柏芳 石岐中學 黃立斌 劉明明、馮淑鳳
小欖僑中 黃銘珊 鍾柏芳 石岐中學 楊皖蘇 劉明明、馮淑鳳
小欖二中 林來立 殷尚軍 石岐中學 湯 煬 劉明明、馮淑鳳
小欖二中 余杏詩 殷尚軍 石岐中學 李軍毅 劉明明、馮淑鳳
溪角中學 鄭杏榆 鄧樹堯 神灣中學 鄭艷瑩 李珍妮
溪角中學 高思明 鄧樹堯 沙溪中學 李樂庭 薛色操
溪角中學 鄭宇珊 鄧樹堯 沙欄中學 歐海華 楊 希
溪角中學 劉富成 鄧樹堯 三鄉中學 鄭永佳 羅寶東
溪角中學 林亨泰 鄧樹堯 三鄉中學 張志偉 羅寶東
西區中學 林 翰 胡 波 三角中學 陳潤堅 陳群嬌
西區中學 胡嘉麗 劉新泉 三角中學 吳均強 陳群嬌
五桂山學校 劉志丹 胡曲堯 啟發中學 朱麗瑤 舒雪蓮
坦洲中學 劉嘉恩 彭萍、林溢興 啟發中學 盧 明 舒雪蓮
坦洲中學 黃嘉進 林溢興 平東學校 葉藝錢 李齊紅
坦洲中學 庄曉成 彭萍、林溢興 牛角中學 梁志明 陳 敬
坦洲中學 梁國華 彭萍、林溢興 南頭初中 馮淦龍 尹帥龍、李忠漢
坦洲中學 徐翔宇 彭萍、林溢興 南頭初中 馮接文 李忠漢
坦洲中學 黃少燕 彭 萍 民眾中學 梁家敏 吳光凱
馬新中學 梁偉樂 蔡遠海 港口中學 林偉彬 鄧三妹
馬新中學 陳家和 蔡遠海 阜沙中學 吳柳欣 黎少蘭
隆都中學 彭翠綺 林天雄 東升中學 梁偉賢 黃卓標
良都中學 雷楚傑 譚永堅 東升中學 韋俊輝 黃秀杏
浪網中學 黃雪飛 彭偉堅 東升一中 梁偉基 梁偉基
菊城中學 林泳嫻 楊智明 東升一中 梁淑媚 周慧新
火炬一中 李俊求 顏良江 東區中學 胡志穎 唐 羽
火炬一中 馬志偉 顏良江 東鳳中學 廖嘉輝 陳 謀
火炬一中 陳敏鍵 顏良江 東鳳中學 鍾 嫄 陳 謀
火炬一中 潘 飛 顏良江 東鳳中學 廖進華 黃改鳳
火炬一中 譚曉環 顏良江 東鳳中學 吳景康 陳 謀
黃圃中學 彭西濤 張群香 東鳳三中 鄧堅廣 黃柳芬
黃圃鎮中 劉江宇 潘訓堅 東鳳二中 韋滿和 文雄飛
黃圃鎮中 阮思欣 潘訓堅 大南中學 張玉林 賴周明
黃圃鎮中 譚靖航 潘訓堅 大南中學 張玉林 賴周明
黃圃鎮中 吳婉瑩 潘訓堅 翠亨中學 植 健 何選高
華師附中 衛 星 胡介平 曹步中學 羅 冠 劉良雲
華師附中 梁藹彤 胡介平 博文學校 黃倩文 方曙紅
華師附中 蔡桂欽 胡介平 博文學校 郭富城 方曙紅
華師附中 吳煒明 胡介平 博文學校 李悅平 方曙紅
橫欄中學 冼嘉俊 楊華宇 博文學校 陳嘉玲 方曙紅
濠頭中學 黃嘉欣 羅瑞新 博愛中學 張藝獻 鍾思彬
海洲中學 黃 聰 楊晟和 北區中學 潘楚琨 史 良
海洲中學 張文傑 楊晟和 北區中學 張 能 史 良
桂山君里 陳志偉 黎孫吉 北區中學 葉嘉浩 史 良
桂山君里 黃海珊 黎孫吉 北區中學 陳培基 史 良
桂山君里 王哲銘 黎孔吉 北區中學 鄺梓健 史 良
桂山君里 梁楚楚 黎孫吉 板芙中學 梁淑偉 向和林
桂南學校 文香濤 代方建 板芙一中 崔錦峰 黃子玲
港口中學 黃智君 鄧三妹 鰲山中學 王 豪 龍騰富
港口中學 吳梓楊 鄧三妹 鰲山中學 廖文芬 龍騰富

初二年級
一等獎(66名)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中山一中 吳穎欣 鄧冬梅 市僑中 陳紫君 張慧貞
中山一中 張士睿 鄧冬梅 市僑中 鄧 穎 張慧貞
中山一中 蕭嘉成 鄧冬梅 市僑中 袁文威 張慧貞
中山一中 喻 冶 鄧冬梅 石岐中學 蕭建聰 許淑英
中山一中 鄭偉立 鄧冬梅 三鑫雙語 蕭毅泓 曹四清
中山一中 高應洪 鄧冬梅 三鑫雙語 陳羽騰 曹四清
中山一中 廖俊賢 鄧冬梅 三鑫雙語 譚令其 曹四清
中山一中 陳家亮 鄧冬梅 三鑫雙語 吳 軍 曹四清
中山一中 梁 灝 鄧冬梅 三鑫雙語 方鎮澎 曹四清
中山一中 胡永達 鄧冬梅 三鑫雙語 劉志韜 曹四清
中山一中 陳子健 鄧冬梅 三鑫雙語 李慶忠 胡新國
中山一中 關卓鈞 鄧冬梅 三鑫雙語 吳棋滔 曹四清
中山一中 高俊鴻 鄧冬梅 三鑫雙語 孫瑋豐 曹四清
中山一中 方其傑 鄧冬梅 三鑫雙語 吳朗燕 曹四清
中山一中 張國鋒 鄧冬梅 三鑫雙語 梁婉霖 胡新國
中山一中 陳 真 鄧冬梅 三鑫雙語 羅建桁 胡新國
中山一中 黃嘉狄 鄧冬梅 三鑫雙語 周 乾 曹四清
中山一中 李 晟 鄧冬梅 三鑫雙語 何佳天 曹四清
中山一中 馬迪樺 鄧冬梅 三鑫雙語 陳楚航 曹四清
中山一中 吳逸嘉 鄧冬梅 三鑫雙語 周榮鋒 曹四清
中山一中 吳家偉 鄧冬梅 三鑫雙語 徐家怡 曹四清
中山一中 歐陽曦冉 鄧冬梅 三鑫雙語 林偉鴻 曹四清
中山一中 劉靄琳 鄧冬梅 三鑫雙語 陳弼凡 胡新國
中山一中 溫逸馨 鄧冬梅 三鑫雙語 吳迪倫 曹四清
中山一中 蘇冠諭 鄧冬梅 開發區一中 劉成斌 賀修望
小欖中學 何焯林 張玉良 開發區一中 陳立琦 賀修望
小欖中學 何樺浚 張玉良 君里學校 林藝君 黎孔吉
小欖二中 潘樹坤 鄭敏發 黃圃鎮中 韓浩賢 夏澤華
坦洲中學 溫江濤 廖雪生 華師附中 游嘉慧 聶少林
華師附中 李佳年 聶少林 華師附中 李昊翔 聶少林
華師附中 李哲豪 聶少林 華師附中 李 珈 聶少林
華師附中 劉卓劼 聶少林 博文學校 高垣成 潘 菁
華師附中 林建中 聶少林 鰲山中學 黎煒昌 鄧帝明

二等獎(85名)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卓山中學 林可媚 謝汝盪 坦洲實中 喻天舒 趙明明
卓山中學 余遠林 謝汝盪 松苑中學 鄭泳傑 麥雄軍
小欖中學 蘇志波 張玉良、鄧世清 市僑中 譚良彬 張慧貞
小欖中學 鄔健成 張玉良、鄧世清 市僑中 林煒濤 張慧貞
小欖中學 吳錦坤 張玉良、鄧世清 市僑中 梁永森 張慧貞
小欖中學 劉嘉傑 張玉良、鄧世清 市僑中 高匯標 張慧貞
小欖中學 胡健林 張玉良、鄧世清 市僑中 易 康 張慧貞
小欖一中 伍嘉良 張玉良、鄧世清 市僑中 戴展良 張慧貞
小欖一中 潘煒傑 陳榮南 市僑中 黃中傑 張慧貞
小欖一中 梁永錮 王曉霞 市僑中 麥志波 張慧貞
小欖僑中 何東鵬 曹玉娟 市僑中 阮嘉俊 張慧貞
小欖僑中 盧僑偉 曹玉娟 市僑中 陳源輝 張慧貞
小欖二中 何潔萍 鄭敏發 市僑中 許加鴻 張慧貞
小欖二中 黃志汝 鄭敏發 市僑中 方亮斌 張慧貞
小欖二中 潘錦添 鄭敏發 市僑中 梁仁傑 張慧貞
小欖二中 梁浩明 鄭敏發 市僑中 黃玉釗 張慧貞
小欖二中 包 春 鄭敏發 市僑中 吳鉅文 張慧貞
溪角中學 高錫榮 李 鋒 市僑中 吳國雄 張慧貞
溪角中學 許嘉泳 李 鋒 市僑中 鄭建暉 張慧貞
西區中學 梁威倫 闞續家 石岐中學 蔡澤宇 許淑英
坦洲中學 劉國星 廖雪生 石岐中學 郭東盛 許淑英
坦洲中學 古振華 廖雪生 石岐中學 許子聰 許淑英
坦洲中學 杜鍵美 馬清華 石岐中學 何望泉 許淑英
坦洲中學 劉國新 廖雪生 沙溪中學 謝一銘 何 春
坦洲中學 王 強 廖雪生 三鑫雙語 郭玉琳 胡新國
坦洲實中 楊海強 孫曉艷 三鑫雙語 肖 劍 胡新國
三鑫雙語 鄭敏渝 胡新國 東鳳中學 梁廣成 溫永誼
三鑫雙語 梁恩澤 曹四清 東鳳中學 岑文輝 溫永誼
三鑫雙語 劉德利 胡新國 東鳳中學 何潤明 溫永誼
三鑫雙語 曾海駿 胡新國 博文學校 楊凱浩 潘 菁
三鑫雙語 吳婉儀 胡新國 博文學校 何泳康 潘 菁
三角中學 陳健輝 申桂蘭 博文學校 何培輝 潘 菁
啟發中學 肖展強 孔 進 博文學校 高嘉梁 潘 菁
牛角中學 馮冠明 嚴啟彬 博文學校 蘇裕焯 潘 菁
南頭初中 黃溢財 黃朝陽 博文學校 鄧敏鍵 潘 菁
民眾中學 郭俊華 崔 超 博文學校 蘇德旋 潘 菁
浪網中學 蘇培峰 梁衛強 博愛中學 李美蘭 吳麗虹
浪網中學 溫朝發 梁衛強 北區中學 歐曉豐 孫德菊
開發區一中 黃 山 賀修望 板芙中學 黃錦輝 許景初
黃圃鎮中 劉家盈 夏澤華 鰲山中學 黎垣昌 鄧帝明
華師附中 覃家超 聶少林 鰲山中學 何苑婷 鄧帝明
華師附中 彭 莉 聶少林 鰲山中學 胡國威 鄧帝明
東升中學 吳俊傑 馮日朝

三等獎(130名)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所在學校 姓 名 輔導老師
中山一中 馮煦欣 鄧冬梅 小欖中學 張韻納 張玉良、鄧世清
中港英文 吳婉君 鍾興裕 小欖一中 黃德燊 陳榮南
鎮南中學 蔡燕怡 孟秀清 小欖一中 李穎鴻 陳榮南
鎮南中學 蔡玉宜 孟秀清 小欖一中 吳家傑 胡金華
鎮南中學 何明照 孟秀清 小欖僑中 肖子亮 曹玉娟
雲衢中學 甘澤泓 范勝斌 小欖僑中 聶經倫 曹玉娟
雲衢中學 陳潔儀 吳蘇偉 小欖僑中 梁友文 曹玉娟
雲衢中學 鄔智傑 孟戰軍 小欖二中 林健華 溫作銘
雲衢中學 唐路平 孟戰軍 小欖二中 何澤文 鄭敏發
永寧中學 林家晉 劉雄文 小欖二中 黃健勝 鄭敏發
新平中學 梁結民 梁淑霞 溪角中學 許敬豪 李 鋒
新平中學 黎嘉進 林凱亮 溪角中學 劉嘉培 李 鋒
小欖中學 詹天鈞 張玉良、鄧世清 西區中學 姬宇恆 劉經秋
西區中學 杜沛儀 劉經秋 沙欄中學 楊文傑 張小平
西區中學 杜桂熙 闞續家 三鄉中學 周建成 梁靄娟
西區中學 林起安 劉經秋 三角中學 譚嘉文 申桂蘭
五桂山 李若晨 李 斌 啟發中學 李成謙 孔 進
坦洲中學 藍偉江 廖雪生 啟發中學 陳月嫦 孔 進
坦洲中學 甘俊駒 廖雪生 啟發中學 黃中賢 孔 進
坦洲中學 范安淮 廖雪生 啟發中學 郭智南 孔 進
坦洲中學 郭志成 廖雪生 牛角中學 梁永洪 馮先友
坦洲中學 吳惠敏 馬清華 牛角中學 梁桂鳳 嚴啟彬
坦洲中學 司徒達彤 廖雪生 南頭初中 馮建南 葉菊美
坦洲中學 梁瑞成 廖雪生 南頭初中 吳格熙 黃朝陽
坦洲三中 黃偉良 鄭妙貞 民眾中學 陳子欣 崔 超
坦洲三中 黃健文 馮栢勝 民眾中學 黃麗群 崔 超
四沙中學 黃錦偉 古棟靈 民眾中學 鄒家俊 崔 超
市僑中 林芷華 張慧貞 民眾中學 唐韻傑 崔 超
市僑中 何鎮泰 張慧貞 民眾中學 高居政 崔 超
市僑中 陳鑄麟 張慧貞 馬新中學 馮康榮 鄒新科
市僑中 劉付曉坤 張慧貞 隆都中學 梁宇力 謝衛華
市僑中 歐衍達 張慧貞 隆都中學 馬劍武 謝衛華
市僑中 周家明 張慧貞 良都中學 歐宇航 鄭綺勤
石岐中學 朱震山 許淑英 浪網中學 蕭智靜 梁衛強
石岐中學 劉振鋒 許淑英 浪網中學 陳嘉豪 梁衛強
石岐中學 李 瀛 許淑英 開發區一中 詹漢楚 賀修望
石岐中學 潘偉傑 許淑英 開發區一中 劉興東 賀修望
石岐中學 王 湖 許淑英 開發區一中 馮宇聰 賀修望
石岐中學 李鵬威 許淑英 君里學校 羅嘉濠 黎孔吉
石岐中學 徐 曉 許淑英 君里學校 梁偉 黎孔吉
石岐中學 陳彥先 許淑英 君里學校 鍾力 黎孔吉
石岐中學 鄺浩南 許淑英 菊城中學 曾勝達 楊文改
神灣中學 陳嘉傑 吳素梅 菊城中學 盧標成 楊文改
沙溪中學 楊曉能 何 春 黃圃中學 張小寧 黃 強
沙欄中學 梁作朝 張小平 黃圃鎮中 黎欣健 夏澤華
沙欄中學 楊柳娟 張小平 黃圃鎮中 林偉健 夏澤華
黃圃鎮中 劉殷雄 夏澤華 東鳳二中 胡建華 楊 雪
黃圃鎮中 謝子堃 夏澤華 大南中學 盧敏強 賀康居
黃圃鎮中 梁乾朗 夏澤華 翠亨中學 朱麗潔 梁桂山
華師附中 劉棟平 聶少林 曹步中學 鄧偉標 陳葉英
華師附中 阮文雅 聶少林 博文學校 梁鱺鑌 潘 菁
橫欄中學 梁偉錫 梁 祥 博文學校 肖泓荻 潘 菁
濠頭中學 鄭麗芬 賴莉霞 博文學校 杜磊鑫 潘 菁
海洲中學 歐浩政 彭華珍 博文學校 陳楚琪 潘 菁
古鎮初中 楊晟萍 袁蘭芳 博愛中學 張嘉麗 吳麗虹
港口中學 謝偉填 徐敘興 博愛中學 何惠明 吳麗虹
港口中學 林宇恆 徐敘興 博愛中學 鄭海明 吳麗虹
阜沙中學 張苗娃 馮程安 北區中學 古嘉慧 孫德菊
東升中學 陳偉健 李 芬 北區中學 周永軍 孫德菊
東升中學 鄧俊傑 李 芬 北區中學 馮銳昌 孫德菊
東升一中 盧國標 鄭衛紅 板芙中學 林皚睿 許景初
東升一中 黃泳欣 張蘇偉 板芙中學 肖鈴 許景初
東鳳中學 梁繼明 溫永誼 板芙一中 張婷珍 黃樂毅
東鳳三中 馬賢昌 陳小兵 鰲山中學 王強 鄧帝明
東鳳二中 劉權明 楊 雪 鰲山中學 張健強 鄧帝明

㈤ 勉一中2010初中招生成績查詢

0011 程詩涵 女 九冶小學
0019 張飛宇 男 逸夫小學
0020 黃定輝 女 實驗小學
0021 唐葆華 男 實驗小學
0022 王典典 女 武侯小學
0029 竺俊傑 男 逸夫小學
0033 趙澤偉 男 九冶小學
0037 徐詩雨 女 實驗小學
0041 張森 男 逸夫小學
0053 杜婷 女 聯盟小學
0067 鄧偉傑 男 九冶小學
0074 袁嘉佩 女 實驗小學
0106 陳文化 女 宏久希望小學
0120 袁博 男 土車壩小學
0124 高天昊 男 定軍中心小學
0135 沙雨萱 女 實驗小學
0138 蘇琦斌 男 實驗小學
0139 黃浩 女 實驗小學
0144 李佳暄 女 實驗小學
0145 劉洋 男 逸夫小學
0157 杜怡鑫 女 茶店中心小學
0159 劉德方厚 男 九冶小學
0179 葉俊偉 男 武侯小學
0180 李鈺韜 女 逸夫小學
0186 唐偉馨 女 定軍中心小學
0187 孫天姿 女 金泉小學
0206 張立煒 男 逸夫小學
0240 柏潔馨 女 實驗小學
0255 何佳倩 女 群峰小學
0256 徐玥陽 男 新街子小學
0260 劉豐旗 男 實驗小學
0261 劉思陽 男 老道寺小學
0271 陳羽鑫 女 實驗小學
0280 高鈺 女 實驗小學
0283 王曾定 男 艾葉口小學
0326 芮旭坤 男 長林小學
0327 席星一 女 老道寺小學
0329 柳淼淼 女 逸夫小學
0345 葉欣欣 男 武侯小學
0347 陳若鵬 男 實驗小學
0351 董夢璐 女 溫泉小學
0365 張家銘 男 九冶小學
0366 朱思昊 男 九冶小學
0367 胡鈺山 男 九冶小學
0392 劉丙坤 男 實驗小學
0395 吳旭超 男 武侯小學
0398 封夢悅 女 宏久小學
0412 汪淼 女 艾葉口小學
0422 蔡福霖 男 實驗小學
0423 楊一凡 男 實驗小學
0431 孫宇乾 男 逸夫小學
0461 王佳瑜 女 高潮小學
0483 楊夏楠 女 實驗小學
0484 秦溪子 女 九冶小學
0491 楊佳潔 女 新街子小學
0501 問海峰 男 實驗小學
0518 韓昱姝 女 九冶小學
0519 王楚媛 女 實驗小學
0528 王少文 男 新街子小學
0530 曾昊 男 溫泉小學
0531 李思凡 女 實驗小學
0532 張瑞峰 男 實驗小學
0533 鄭志陽 男 逸夫小學
0552 曾芮濤 男 實驗小學
0602 蘇寧 男 實驗小學
0606 辛茹月 女 宏久小學
0613 吳俁燁 男 實驗小學
0616 彭立松 男 實驗小學
0625 楊藝雯 女 實驗小學
0635 晏文俊 男 溫泉小學
0642 尤珍妮 女 逸夫小學
0652 廖文欣 女 老道寺小學
0657 張熠璠 女 九冶小學
0659 杜佳豪 男 諸葛小學
0677 謝小葉 女 光明小學
0685 王潔雅 女 逸夫小學
0713 郭金喆 男 九冶小學
0714 王嘉偉 男 逸夫小學
0724 范高翔 男 同溝寺鎮小學
0727 周琳霞 女 諸葛小學
0731 陳碧菡 女 定軍小學
0734 周越琪 女 逸夫小學
0742 劉港 男 溫泉小學
0751 林雨森 男 九冶小學
0758 王新月 女 實驗小學
0770 張小虎 男 王家坪小學
0777 龔漢城 男 土關鋪小學
0780 劉立君 女 九冶小學
0822 席雨燕 女 墓下小學
0831 楊利娟 女 勤儉小學
0839 李闊 男 老道寺小學
0841 曹雅茹 女 聯盟小學
0849 崔源開 男 老道寺小學
0861 王玉麒 男 實驗小學
0868 吳岢青 女 逸夫小學
0869 侯仁傑 男 逸夫小學
0930 劉國晗 男 實驗小學
0937 封盛 男 老道寺小學
0971 張紅 女 溫泉中心小學
0986 張嘉鑫 男 紀寨小學
0995 劉茜茜 女 周家山小學
1009 康鈺澤 男 地鋼小學
1012 楊志剛 男 黃沙小學
1038 潘鼎 男 新街子小學
1069 張佩嘉 女 陝硬子校
1078 何佳敏 女 定軍小學
1088 何革 男 鋅業子校
1111 黃甜甜 女 勉陽小學
1115 楊白露 女 九冶小學
1123 蘇鵬程 女 溫泉中心小學
1125 王敏懷 男 黃沙小學
1127 廖雪薇 女 老道寺小學
1156 張思勉 男 金泉小學
1183 張智忠 男 實驗小學
1197 張玉玲 女 諸葛小學
1205 蔣書敏 女 新街子小學
1215 庄佳咪 女 毛堡小學
1229 李盈穎 女 晏家灣小學
1300 王玉璽 女 28子校
1329 趙馨宇 女 實驗小學
1344 張城程 男 陝硬子校
1361 董世瑤 女 毛堡小學
1371 任冠遇 男 實驗小學
1375 楊佳浩 男 勉陽小學
1377 陳旺 男 鋅業小學
1379 石志強 男 晨光小學
1403 王柱 男 王家坪小學
1405 夏登輝 男 定軍山小學
1410 楊陽 女 實驗小學
1423 張自偉 男 金泉小學
1456 張敏 女 小河廟小學
1470 劉昕悅 女 實驗小學
1487 袁方雨 女 逸夫小學
1490 楊柳 女 土關鋪小學
1491 楊思菡 女 實驗小學
1513 李星輝 男 青羊驛小學
1519 朱廣林 男 建國小學
1521 黃亞輝 女 黃龍小學
1523 陳佳義 女 陝硬子校
1574 馬越 女 漢中北關小學
1584 寧天祺 男 28子校
1599 齊屹帆 男 官溝小學
1608 蔣書凝 女 實驗小學
1619 陸海天 男 28子校
1620 劉格菲 女 28子校
1621 夏姝涵 女 實驗小學
1625 陳然 女 八一鋅業
1636 黃朝陽 男 九冶小學
1642 胡玲玲 女 九冶小學
1643 李思敏 女 晨光小學
1679 陳雨佳 男 官溝小學
1707 湯虎成 男 北京市二小
1742 許藝林 男 陝硬子校
1743 鄭比鄰 男 九冶小學
1746 畢璐潔 女 陝硬子校
1751 吳坤 男 驛壩小學
1809 劉思奇 男 實驗小學
1810 賈志偉 男 群峰小學
1842 譚雨茜 女 陝硬子校
1874 夏春秋 男 實驗小學
1887 何澤秀 女 黃沙小學
1947 龐鈺暉 男 實驗小學
2056 劉客亮 男 九冶小學
2061 丁佳楠 女 九冶小學
2105 王徐月 女 娘娘廟小學
2133 袁天測 男 陝硬子校
2166 張子陽 男 陝硬子校
2168 劉欣晨 女 勉縣實驗小學

外縣生:
准考證號 姓名 性別 畢業學校
0006 趙學逸 女 略陽嘉陵小學
0012 燕鑫 男 代家壩中心小學
0042 向露 女 茶店中心小學
0046 龍泰 男 龍江中心小學
0047 龍思 女 龍江中心小學
0051 蹇宇皓 男 略陽東關小學
0052 廖仕文 男 略陽東關小學
0070 程藝璇 女 略陽東關小學
0075 符鈺佩 女 略陽東關小學
0076 劉宇飛 男 漢台北關小學
0083 李雅傑 女 略陽東關小學
0088 高晏 男 略陽東關小學
0089 謝雨琦 女 九冶小學
0090 唐凱 男 寧強縣南街小學
0098 邱永濤 男 寧強南街小學
0103 徐金城 男 聯盟小學
0107 張涵寧 男 大安中心小學
0110 馬柯 男 大安中心小學
0111 陳倩 女 略陽菜子壩小學
0112 張雨 女 大安中心小學
0115 羅起航 男 漢中實驗小學
0118 王佳妮 女 西鄉城關小學
0150 趙恆 男 略鋼子校
0151 王明睿 女 略陽高台小學
0207 岳榮爭 男 略鋼子校
0237 陸佳茜 女 實驗小學
0265 李定豪 男 何家岩小學
0267 劉晉偉 男 南鄭
0274 王清宇 女 略陽東關小學
0275 王震宇 男 略陽東關小學
0311 尹滿東 男 寧強南小
0315 王晟 男 大安小學
0318 劉勝 男 譚堰小學
0330 高嘉豪 男 略陽高台小學
0386 陳佳樂 男 大安小學
0388 陳美伊 女 大安小學
0389 揚帆 男 大安小學
0401 景慧慧 女 寧強大安小學
0402 任雯欣 女 大安小學
0435 湯雨佳 女 黃家塘小學
0481 羅瑞雪 女 大安小學
0503 李歡 女 何家岩小學
0523 馬雪 女 大安小學
0524 何彥如 女 大安小學
0559 魏嘉佳 女 略陽東關小學
0560 封雅雯 女 略陽東關小學
0580 李晨 女 略陽高台小學
0582 王雅宇 女 略陽高台小學
0584 王怡之 女 九冶小學
0586 譚鑫慧 女 略陽黑河壩小學
0654 祝培昊 男 略陽東關小學
0688 閆羲 男 茶店小學
0690 劉佳麗 女 漢台閆因小學
0693 竇佳博 女 康縣一小
0710 李芬 女 寧強南街小學
0717 常柔柔 女 略陽東關小學
0732 王文鵬 男 略陽縣東關小學
0750 明靜 女 大安小學
0760 王卓 男 接官亭
0761 周天 男 略陽東關
0775 彭滿江 男 大安小學
0802 文超 男 黃家塘小學
0821 王文彬 男 中山街小學
0850 王思陽 男 留壩一小
0851 高德峻 男 略陽東關
0896 張靚雯 女 略陽城關小學
0912 楊珂堅 男 嘉陵小學
0928 杜欣 女 東關小學
0944 劉欣鈺 女 東關小學
0945 王元卓 男 東關小學
0978 徐嘉翊 女 河東店小學
0979 劉芬 女 河東店小學
0988 盧佳欣 男 高台小學
1004 羅正傑 男 黃家塘小學
1029 張曄 女 略陽東關
1039 李玉婷 女 中山街小學
1044 何紹華 男 高台小學
1045 蘇文軍 男 梧鳳小學
1047 王思敏 女 龍江小學
1048 胡琳 女 鐵小
1145 衡晨禧 男 鐵小
1173 李佳億 男 三豐閣小學
1177 盤煜 男 白石溝鄉小學
1185 李九虎 男 東關小學
1223 強凌浩 男 一廠子校
1243 李鈺琪 女 漢中小學
1292 劉一卓 男 漢中北關小學
1310 王昊陽 男 舒家營小學
1315 王雪鈺 女 高台小學
1316 袁心睿 女 略陽東關小學
1338 謝一博 男 民族小學
1373 何清娟 女 大安小學
1382 蔣永航 男 大安小學
1383 胡睿 女 烈金壩小學
1390 張潤祿 男 青年路
1400 陳美怡 女 東關小學
1439 朱永鑫 男 大安小學
1493 安蓓蓓 女 大安小學
1502 劉建平 男 留壩小學
1524 任思睿 女 東關小學
1534 李國昕 男 高台小學
1540 熊欣雨 女 葉家營小學
1541 楊雪松 男 東關小學
1542 劉瑾玥 女 何家岩小學
1547 鄒斌 男 接官亭小學
1551 陽英強 男 陽壩小學
1566 王正祥 男 大安小學
1587 張琦 男 麻柳鋪小學
1590 王睿 女 麻柳鋪小學
1597 王勇 男 武鄉中心小學
1610 楊蓉 女 高台小學
1611 任卉 女 黑河壩小學
1613 賈慧靈 女 代家壩小學
1618 鄒媚 女 燕子砭小學
1657 李倩 女 略陽嘉陵小學
1708 趙生傑 男 略陽東關
1709 石彬瑞 男 中山街小學
1713 龐靜 女 大安小學
1721 劉亞輝 男 代家壩小學
1727 成龍 男 秦安縣二小
1728 成心悅 女 秦安縣二小
1734 何一帆 女 略陽東關
1757 朱仕傑 男 東關小學
1769 柏舒超 男 高台小學
1789 鞏楊楊 男 代家壩小學
1790 王鑫雷 男 鳳縣小學
1795 曾子或 女 龍崗小學
1812 劉書玉 女 燕子砭小學
1819 張靜 女 高台小學
1830 劉曉寧 女 龍崗小學
1839 雷雨 女 北關小學
1846 周璇 女 漢中水電三局
1849 張佳琪 男 閆營小學
1853 范佳豪 男 范宅小學
1856 劉瑞 男 嘉陵小學
1859 張雪嬈 女 實驗小學
1864 蘇展 男 略陽東關
1866 龔雪洋 女 大安小學
1869 康保紅 女 舊州小學
1897 李姝陽 女 東關小學
1898 趙寅霞 女 高台小學
1899 馬嘉浩 男 宗營小學
1919 戚文佳 男 寧強代家壩
1921 馬榮瓏 男 代家壩小學
1923 黃心怡 女 東關小學
1929 雷躍軍 男 略陽鐵小
1930 廖子恆 男 宗營小學
1938 徐建華 女 白石溝小學
1952 王珺 女 南小
1955 王喆 男 漢中北小
1957 嚴宋如 女 董家營小學
1959 曹栩 男 崔家溝小學
1961 陳欣茹 女 中山街小學
1963 王超 男 三里村小學
1964 高可 男 龍崗小學
1970 敬正宇 男 東關小學
1984 王倩 女 郭鎮小學
1992 史偉國 男 南街小學
2010 王博 男 東關小學
2016 李香 女 東關小學
2020 賈澤輝 男 城關一小
2028 王雯雯 女 高台小學
2031 李希婭 女 大安小學
2040 馬曉敏 女 小店小學
2045 毛若賓 男 一廠子校
2049 楊姝鈺 女 燕子砭小學
2054 熊悅洋 女 城關一小
2055 周宇飛 男 扶鳳縣小學
2060 蔡迪 女 城關一小
2062 李寶娃 男 東關小學
2064 謝宗哲 男 東關小學
2065 王珂 男 高台小學
2073 馬思敏 女 東關小學
2076 王沛璇 女 2327子校
2077 陳丹妮 女 陽平關小學
2078 毋凱豐 男 燕子砭小學
2080 劉睿涵 女 略鋼子校
2084 黨文悅 女 略陽縣高台小學
2093 胡田 男 廣州才輝學校
2108 陳娜 女 九中金鄉中心小學
2118 鄭凱 男 硤口驛小學
2123 淡金虎 男 康縣城關一小
2138 周丁 女 橫線河小學
2149 謝姍 女 九冶小學
2152 趙雨珊 女 高台小學
2154 蔣智源 男 東關小學
2156 曹晶琳 女 康縣城關二校
2158 蒙姝煜 女 寧強南街小學
2162 陶穎松 男 略鋼子校
2169 洪博遠 男 一廠子校
2170 權瑞雯 女 陽平關小學

㈥ 益陽市箴言中學的學校簡介

益陽縣第一初級中學分校、第一中學時期(1950-1957)1950年3月,湖南私立育才初級中學遷到鄧石橋,與湖南私立蜚英中學合辦。育才中學遷走後,箴言書院舊址改作了益陽縣第五區公所。育才中學的各種設備搬走,檔案則均作敵檔轉交縣人民政府檔案室。
1954年,益陽縣人民政府決定,在箴言書院舊址開辦初中班,作為湖南省益陽縣第一初級中學分校(本部設益陽縣城東門考棚街--今益陽市三中,校長是田吉孚),分校的負責人是副教導主任周雨初。這一年分校招生四個班(C1-C4),學生215人,教職工13人,只設行政領導教導主任一人。
195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行文,成立益陽市,縣市分開。1月10日,省人民政府[55]府中學第0032號文件決定,益陽縣立第一初級中學本部改為益陽市第三中學,其分校定名為益陽縣第一初級中學。何友卿同志任校長,周雨初任教導主任,鍾凱任總務主任。學校行政的主要工作是如何擴大辦學規模,建立教育教學制度,教職工人數增加到25人,其中行政幹部3人,專任教師13人,職員5人,工人4人。開初中一年級班2個,103人,初中二年級班4個,205人,總計308人。
1956年,何友卿校長調安化一中,安化一中諶士鰲調本校,成為第二任校長,周雨初、鍾凱仍任原職。辦學規模繼續擴大,人數猛增,教職工增加到32人,其中專任教師增加5人,職員增加2人。學生班級由原來的6個增加到9個班,人數449人。
1957年,諶士鰲任校長,周雨初、鍾凱分別任教導主任和總務主任。教職工人數為33人,學生人數483人。 (1958-1995)
1957年8月,學校經上級通知,改名為湖南省益陽縣第一中學。學校開始設立益陽縣一中中國共產黨支部委員會,賈貢任支部書記。賈貢,男,1929年生,湖南省立第五師范畢業,益陽縣人。諶士鰲任校長、賈貢兼教導主任、臧樂亭任總務主任。教職工發展到41人,學生發展到669人。
1958年,大躍進開始後,學校歸石筍公社管理,修建了八間教學樓,號稱新八間(1997年拆掉,新建教學樓),校區面積擴展到幾乎大半個石筍村,除原有校園外,還有一個包括20畝水田,50畝旱土,100多畝山林的農場。學校開始招收高中生二個班,計94人。學校共13個班,669人,教職員工41人。
1959年,黨支部書記為樊慶庭,校長為諶士鰲,教導主任為周雨初,總務主任仍為臧樂亭。學制無論初、高中均為三三制。這一年的工作思路仍是大力擴大規模,加快發展。初、高中一年級,都招了4個班,全校學生總人數達943人,教職員工數達58人。
1960年,學校黨支部書記為周同福,兼任校長。教導任龔家佩,副主任夏德慕,總務主任夏子讓,團委書記陽冬初。這年開始招初、高中五年一貫制班8個班(C21-C28)497人,學校規模擴大到26個班,學生總數1449人,教職工73人。
1961年,學校黨支部書記為樊慶庭,校長周同福,副校長游新春,教導主任龔家佩、劉德燕,總務主任夏子讓,團委書記陽冬初。到下半年,實行調整的方針,26個班下放壓縮為16個班,學生為713人,教師為60人,校園面積縮減,恢復到箴言書院舊址范圍,學制又改為初、高中三三制。1962年,文書檔案散失,學生人數無報表,無可記。1963年,黨支部書記為周同福,校長吳振常,教導主任羅迪青,總務主任蔣國權,團委書記陽冬初。學生人數銳減為518人,教職員工39人。1964年,行政人員與1963年相同,學生數為541人,教職員工39人。1965年,增補教導主任劉觀伏,學生人數為630人,教職員工為40人。1966年下半年,張余田代理黨支部書記,謝正輝替代劉觀伏為教務主任。教職員工為41人,學生為657人。文化大革命開始,原學校支部、行政人員靠邊站,由進駐的縣工作組掌握大權,領導一切。1967年,文化大革命進入高潮,學校領導班子完全癱瘓,造反派各自為政,學校停止招生。1968年,學校建立革命委員會,曾寅生任革委會主任,學生何桂元,學生羅慶余任革委會副主任,學生人數為450人,教職員工41人。1969年,學校劃歸石筍人民公社主管,更名「石筍公社第一中學,學制改為初、高中二二分段制,郭菊芳接任革委會主任,一直到1970年。
1971年,學校復歸益陽縣教育局主管,恢復原名,恢復健制,郭菊芳任黨支部書記,兼革委主任,雷先庭任副書記,兼革委副主任和政工組長,陳桂堯任教育組長。學校改為春季始業,2月13日縣革委政工組發出調令,將曾照賢等26位老師調入學校。至此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配齊。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恢復元氣,規范教育教學行為。很快轉入正軌,學校被定為縣屬重點中學,這一年成功地主辦了第一屆學校田徑運動會。6月高二排(班)賀建國同學被選上39350部隊飛行員,光榮入伍,這是文革中所選送的第一個飛行員。
1972年,學校行政增補姚賢鈞為團委書記,增補蔣國權為後勤組長。學生人數達723人,教職員工37人。1973年,成立縣一中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桃秀,副主任董岳雲、雷先庭。學生人數714人,教職員工38人。1974年,因改秋季始業,高中上期停止招生,初三延長半年畢業,學生人數減到455人,教職員工41人。1975年上期情況與1974年下期相同,人事未變,班級人數大體一樣。下期,郭菊芳抽調搞中心工作,雷先庭同志調區公所,學校由陳桂堯負總責,卜厚康代政工組長,熊才保代教育組長,易伏龍任團委書記,蔣國權任後勤組長。1976年,張聲遠代理支部書記,革委主任空缺,陳桂堯任教育組長,卜厚康任政工組長,姚賢鈞為團委書記,學生人數上升到600多人,教職員工40人。6月,高16班譚建平國學選上飛行員入保安二航校,學校被評為縣和地區教育戰線先進單位。1977年,郭菊芳回到學校任革委主任,高考制度恢復。
1978年下期起學校不設革委會,恢復校長稱呼,下設兩處,教導處和總務處。郭菊芳同志任校長,符合任副校長,陳桂堯任教導主任,曹湘輝任總務主任,卜厚康任團委書記。從1978年到1980年,學校行政班子穩定,師生狠批讀書無用論、」無政府主義,大抓校風和學風建設,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學校很快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同時下大力氣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特別是教學骨乾的積極性。郭菊芳同志胸懷寬廣,不僅接收了本單位在反右和文革中被錯誤開除的同志,如羅格正、曾明珠、黃鶚雷、胡以柏等,還接收了其他單位等待落實政策的如文世傑、崔肇升、李鳴、李哲凡等知識分子,使教學質量迅速提高。1978年高考升學率為10%,名利益陽地區前茅,當年學校被定為地屬重點中學。1979年高考升學率為50.6%。1980年高考升學率為62%,同年學校被定為省屬重點中學,教師符衍禧同志被評為中學特級教師。此後,學校聲名鵲起,前來參觀取經者絡繹不絕。四川省教育廳廳長親自帶隊訪問,還有來自廣東、廣西以及本省的幾十個教育參觀團。學校也派自己的領導和老師到江蘇、福建、上海、南京、武漢、湖北天門、長沙、常德、漢壽等地參加學習,取長補短,學校出現了令人振奮的局面。
1981年至1982年,學校行政班子稍有變動,校長仍為郭菊芳,陳桂堯接替符合任副校長兼工會主席,教導主任賀令聞、胡道吾,其他未變。學生人數增加到1056人,教職員工增加到85人。學校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苗頭,大力加強德育、體育教育,評選三好學生,採取德育一票否決制度。還以59班為試點,開始運用贊可夫、蘇霍姆林斯、葉聖陶等中外教育家的思想進行教育改革試驗。1982年12月學校被評為省廣播操比賽先進單位、地區先進單位。學生素質全面提升,1982年在地區級以上的各類競賽中有17人獲獎,其中曹樂生和盛晨光獲全國數學競賽省二等獎。高考升學率1981年為61.5%,1982年為76.2%,其中周正洪獲81屆(理)省第二名,周志光獲1982屆理科省第三名,陳樂田獲文科益陽地區第一名。1981屆有蔣飛虎同學錄入北大,1982屆有劉建強、曾國清、李旭、程平錄入清華、北大。
兩年間,新修二十間教室和教學大樓一棟,新修可供860人住宿的學生宿舍大樓一棟。
1983年,郭菊芳任校長,卜厚康任副支書,陳桂堯、賀令聞任副校長,胡道吾任教導主任,曹湘輝任總務主任,賈經建代團委書記,增設校辦工廠,羅敦義任廠長。1984年行政領導只有張劍輝接替團委書記職務,蔡坤龍任工會主席,其餘未變。1985年,賀令聞任校長,增補吳德輝為副校長,教務主任為郭尚龍,增設政教處,劉建奇任主任,祝年春任體衛主任,校辦工廠由廠長鄒夢蘭接替,團委書記為邱興華,學生人數增加到到1203人,教職員工增加到100人。1985年,校長為徐少青,吳德輝兼工會主席,陳放軍任團委書記,潘學良任團委副書記,其餘行政領導與1984年相同,學生人數1223人,教職員工102人。
在1983-1985年這幾年時間里,學校開展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關系的大討論,統一了認識,要求在教學中既要注重打好學生的知識基礎,又要重視培養能力,開發智力;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學科活動和文體活動,鼓勵學生搞小創作、小發明,舉辦各種科學知識講座,開好職業技術課,效果很好。教師中涌現了一大批先進分子,崔龍應獲全國優秀班主任稱號(1983),賀令聞被評為益陽縣優秀共產黨員(1983),符衍禧、徐少青成為益陽教育戰線?quot;為四化立新功和五講四美為人師表活動的一等功臣(1982),學校連續三年被評為先進集體。高考升學持續攀升,1983年為62%、1984年為74%、1985年為79.3%。其中1983年陳光培同學奪理科全省第一名,錄入清華。文史類曾志安奪地區第一名,1984年曹立輝奪理科全省第一名,1985年張孟陽奪理科全省第七名,1984年有謝躍飛、盛晨光、曹慧泉、蔡激文、隆范新錄入清華北大,1985年有彭燁、文鳳雛、盛浩良錄入清華北大。三年中,有68人次獲地區以上競賽獎勵,其中有15人次獲全國競賽的省級國家級一、二等獎。 1986-1989年,校長為徐少青,副校長為吳德輝、陳桂堯、郭菊芳、肖桂毅,從1988年起工會主席為劉伯瑜,辦公室主任為祝年春,其他行政人員未變。學生人數分別為1223人、1254人、1148人、1036人。教職工人數分別為105人、101人、102人、99人。在這幾年時間里,學校大力提倡探索創造總結具有特色的課型和教學方法,學校成為益陽縣乃至益陽地區開展教學練兵比武活動的場所,陶世群、陳林生等老師經常為縣和益陽地區舉行公開課。學生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三年中受地區以上表揚的優秀學生達80人次,高考升學率均維持在65%左右。袁志宏奪1989年高考理科全省第二名,錄入北大清華的有卜繼軍、譚琦、李劍波(1986)、胡佑安、張偉、董安民、劉若愚(1987)、劉旭陽、劉薇、周健、湯連湘、史迎軍(1988)、陽小平、陳國斌、袁志宏、符好英(1989),錄入大學少年班的有王曉蓉。三年中參加各類競賽獲地區級以上獎勵的有118人次,其中獲省級國家級一、二等獎的有18人次。1986年10月,在益陽地區重點中學田徑運動會上獲男子團體總分第二名,女子團體總分第一名,11月參加省第六屆中學生運動會,奪金牌一塊,銀牌、銅牌各兩塊。11月祝年春同志代表湖南省參加了在河北邯鄲召開的全國學校體育衛生管理機構工作交流論證會,並在會上宣讀《論體衛處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論文。1988年11月,周命津老師被評為湖南省實驗和儀器工作先進工作者。同年,陳紅麗獲益陽地區中小學生比賽高中組一等獎。
1990-1994年,吳德輝同志任校長,副校長郭尚龍,教導主任陳林生,辦公室主任陶世群,總務主任文樂耕,團委書記匡巍旻,工廠廠長鄒夢蘭,工會主席劉伯瑜。從1992年起,增補副校長趙遠播,祝年春改任副校長,增加教導處副主任蔡明陽,匡巍旻改任辦室主任,潘學良接任團委書記。學生人數分別為1074人、1014人、1017人、1189人、1507人,教職工人數分別為99人、98人、101人、108人、117人。在這五年時間里,學校的目標是辦成示範性、實驗性、高質量、有特色的全國一流名校。學校做了幾件大事:1、學校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克服重復教育,不收插班生、復讀生,使之真正從應試教育轉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軌道上來;2、推進教育改革,向課堂50分鍾要質量,向管理要質量;3、重點加強規章制度的量化評估,先後制訂出了《益陽縣一中班級考核規則》、《益陽縣一中教職工結構工資執行方案》、《益陽縣一中領導、教師相互聽課制度》;4、加快校園硬環境建設,4300平方米的科技樓竣工(1994.10),1300平方米的女生宿舍落成(1994.10)200米風雨跑道竣工(1994.10),1350平方米的退休教師住宿樓竣工(1993);5、1994年10月1日成功舉辦140周年校慶活動,單位代表和各類來賓共3900多人,區長張德輝、區委書記何必能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高考連年豐收,上線率1990年為28%、1991年為41.3%、1992年為53.4%、1993年為71%、1994年為72%。高分尖子有李鵬飛獲文史類全省第三名(1991),舍海威獲文史類第十三名(1994)。錄入清華北大的有:1990年徐瑾,1991年李鵬飛、肖振勛、楊智良、葉劍波,1992年李劍波、陳立文、王盛華、鄧迎芳、文平飛、桂大為、鄧悅,1993年楊希、晏平,1994年薛星星、黎軍、蔡建群。錄入大學少年班有4人,任繼紅(1991)、孫小彥(1991)、曹恆(1992)、張亞峰(1994)。參加各類競賽,獲地級以上獎勵的有168人次,其中獲省級以上獎勵的39人次。文藝節目《外婆的紅木廂》獲湖南省重點中學文藝調演一等獎(1994)。
教師中有許多同志立功受獎。其中吳德輝同志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2),符長生同志評為湖南省高中畢業會考先進工作者。趙遠播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1991),祝年春被評為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工作者。 (1995-2001)
1994年益陽撤地建市,原來的益陽縣改為益陽市赫山區,故學校更名為益陽市十一中,歸益陽市赫山區教育局管理。
1995年,校長為吳德輝,趙遠播、祝年春、陳林生任副校長,蔡明陽任教導主任,晏柏庭任政教主任,匡衛旻任辦公室主任,文樂耕任總務主任,潘學良任教導處副主任,陳非凡任團委書記,劉伯瑜任工會主席。學生人數1537人,教職員工127人。高考升學率為62.7%,有鄧治國、卜波錄入清華。在這一年,晏佐斌老師被評為湖南省勞動模範,劉伯瑜老師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1996年,行政領導大部分未變,與1995相同,教導主任蔡明陽同志調離,由晏柏庭繼任教務主任,曾定安提拔為政教主任。這一年學校重點抓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學校開始將以往的田徑運動會和元旦文藝匯演合並?quot;益陽市十一中科學藝術體育節(簡稱藝體節),規定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左右召開,歷時3-5天。這年,參加了湖南省第二屆重點中學文藝調演,選送的節目得一個一等獎和一個二等獎。高考又創新高,上線率達68.3%,有陳瑞明、徐元、蔡琦、彭澎錄入清華和北大,其中陳瑞明為理科市狀元(省列14名),徐元為文科市狀元(省列8名)。以曾定安老師為班主任、葉聖龍(數)、張延安(語)、胡玲英(英)、曾日成(物)等老師為任課教師的119班上線率達100%,開創了學校歷史上班級升學率最高的紀錄。參加各類競賽得市級以上獎勵的人數為52人次,其中蔡琦獲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陳瑞明獲省級物理競賽二等獎。一年中,確立教改實驗課題17個,教師在省級以上發表教學論文5篇獲區級以上獎勵的優秀論文18篇,其中有2篇獲省一等獎。
1997年,行政領導與1996年相同。學生人數為1509人,教職工總數為143人。這一年,學校在繼續重視教育教學的同時,重點抓了硬體建設。拆掉了新八間,投資100萬元,建起了有20個教室的現代化新教學樓。投資50萬元建起了一個高標準的游泳池。投資150萬元開始興建400米跑道的標准田徑運場。
這年畢業會考合格率為94%,高考升學率為62.8%,盛建武、周進波、葉志強、郭武錄入清華北大,其中盛建武為理科市狀元(省列18名)。以晏佐斌老師為班主任,以晏柏庭(語)、歐春芳(英)、曾日成(物)、匡魏旻(化)為任課教師的124班,上線率為98%。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年高考益陽市的理科前十名,本校佔有七名。
1998年,行政領導與1997年相同。這一年的工作思路是全方位推行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師素質。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學校出台了《班級考核細則》,由政教處嚴格實施。實施了《課堂45分鍾工程》,由教導處定期檢查落實。學校還出台了《骨幹教師評聘方案》,確定了鄧迪全、晏佐彬等三十二位老師為骨幹教師,每月每人發骨幹津貼200元。學校還出台了《老帶新方案》,由管教學的趙遠播副校長組織三十歲以下的新教師向老教師拜師學藝。這年高考上線率為62.14%,有王毅、卜丹、何國華、趙志偉錄入北大清華。以張延安為班主任、鄧迪全(數)、歐春芳(外)、夏潔(政)、林鎮國(史)為任課教師的139班有5位學生進入省100名之內:趙志偉(第一名)、胡琴(外語類8名,純文類59名)、賴小妹(純文類54名)、吳蓉(純文類89名)、劉葳(外語類17名,純文類97名)。10月,400米田徑場竣工,12月投資80萬元的校門至花橋的道路水泥硬化工程竣工。
1999年,行政班子中,李恩普接替文樂耕任總務主任,其餘行政領導皆與1998年相同。這一年是教師素質提高年,拜師活動大出成效,有32位教師參加各級公開課比武,有30位教師達到省一級水平。學生做好事1485人次,創造歷史新高。會考合格率達99.8%。高考由於高校擴招,上線率達81.3%,本科上線率達52%,是歷史上最高的,其中蔡慧穎、陳卓卓、李歡錄入清華北大。參加省重點中學文藝調演,聲樂節目和器樂節目均獲三等獎。學校女子籃球隊參加省青少年籃球賽獲全省第三名。參加全省傳統校田徑運動會奪得四金一銅。這一年,成立了陳樂田獎學基金會。陳樂田,男,資陽區茈湖口人,1982年高考以益陽文科第一名由本校走進中山大學,這年回校拜訪班主任鄧迪全老師,出資80萬援建母校圖書館,出資10萬設立獎學基金會。首屆園丁獎獲得者為鄧迪全和符長生老師。晏柏庭老師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2000年,提升曾定安接替陳林生任副校長,陳非凡改任政教主任,曹臘生任團委書記,其餘的行政領導同上一年。5月,投資80萬元的樂田圖書館落成,舉行了隆重的剪綵儀式。6月省教育廳批准學校自行組織會考。區教育局同意擴大學校辦學規模,計劃新增校園30畝,擴建一棟教學樓,兩棟學生宿舍,四個籃球場,二個排球場,計劃投資500萬。這年高考上線率為76.75%,其中湯凱錄入清華大學。教學質量稍有回落。 (2001-)
2001年5月,益陽市人民政府下文,批准了該校要求更名的報告,從此,益陽市十一中更名為益陽市箴言中學。這年8月,祝年春任校長、黨總支副書記,吳德輝同志只擔任黨總支書記,曾定安任副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晏柏庭任教導主任兼工會主席,匡魏旻任辦公室主任,政教處更名為學生處,陳非凡任主任,團委書記為曹臘生。高一開始擴招,招了15個班,全校學生總人數達到2140人,教職員工達到170人。硬體建設獲大進展,建有一棟教學樓,兩棟學生宿舍的八里坪新校區開始啟用,新建的四棟教師公寓竣工。高考奪得三個全市第一:上600分的63人,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三;本科線上線率70%,為全市第一;文科平均493.63分,理科平均534.31分,分別比全市第二名高47.39分和44.06分,為全市第一。建形象工程,鼓勵教師成名成家, 教師成果累累。匡魏旻、夏潔完成了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蔡雄輝、周平波、徐志才、徐正香完成了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張延安老師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歐春芳老師被評為益陽市勞動模範。劉成老師、賀健康老師、羅正傑老師、匡魏旻老師的教研課題獲得省級立項。羅欣歆老師輔導的文學社獲全國優秀文學社稱號,《瑤華風》被認定為全國文學社示範刊物。校女子籃球隊參加第四屆青少年籃球比賽獲第五名,徐巧雲老師被評為省級優秀教練員。在湖南省中學生田徑錦標賽中,學生顏澤軍獲男子七項全能銀牌,徐兆斌獲男子100米第三名,葉玲獲女子400米第四名。在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第七屆田徑運動會上,賀嘉獲三級跳遠金牌,打破省紀錄,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標准,李寅科獲男子100米銀牌,李飛獲男子200米銅牌,曹萍獲女子跳遠銅牌。學科競賽獲省級獎勵15人次。
2002年8月,吳德輝同志退居二線,原益陽市十七中校長余建平同志繼任黨總支書記,校長是祝年春,副校長是曾定安、匡魏旻,辦公室主任曹臘生,教務主任熊世民,總務主任謝湘佳,學生處主任陳非凡,團委書記段敏,工會主席為李恩普。新設教育科學研究室,由羅正傑老師任主任,提拔了幾位年輕老師,何騰、孟衛中任教務處副主任,蔡雄輝任教科室副主任,羅欣歆、劉成任辦公室副主任。繼續擴招,高中達39個班,初中6個班,學生總數達3041人,教職工總數達195人。
這一年,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三全管理模式:即全員參與、全面管理、全程管理。高考上600分的46人,錄入本科以上院校的有300多人,其中廖曉雄、黃世恩錄入清華大學。7月,學校被中國寫作學會授予創新寫作基地牌匾。9月在湖南省九運會上,該校女子籃球隊代表益陽市參賽獲銅牌並獲體育道德風尚獎。11月,學校順利通過省督導評估。11月,學校與沅江市一中、益陽市一中聯合成功承辦了湖南省教育學會中學後勤專業委員會年會。12月,征地363畝,總投資一億元的異地擴建工程在龍光橋長坡嶺村動工。
2003年,余建平同志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8月增補何紹勝、蔡奇文兩同志為副校長,段敏改任學生處主任,劉順利任團委書記,其餘行政領導與2002年相同。高中部每個年級均為15個班,初中部5個班,初一停止招生,學生總數達3305人。這一年的工作重心是從嚴治校,嚴謹治教。高考,考上本科396人,重點本科125人,其中鄧益平、邱學文、張璐錄入清華北大。各類競賽獲市級以上獎勵的有37人次。學校文學社員有90多篇作品獲獎或發表。熊向武老師出版散文詩集《心花》。6月,女子籃球隊參加2003年湖南省中學生天女杯籃球賽獲第五名,有四位同學被評為為優秀運動員。7月,老教師鄧迪全被評為市級優秀共產黨員。8月,異地擴建工程舉行了奠基儀式。
2004年1月-10月,余建平同志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11月,余建平同志調赫山區教育局工作,李建成同志任校長,周明同志任黨總支書記。增設服務中心,由萬光輝同志任主任。其餘行政領導與2003年相同。各年級組,設立年級主任一職,彭朝輝、岳建福、蔡浩分別為一、二、三年級主任,參加行政會議。高一擴招為30個班,初中只剩初三兩個班,班數達61個,學生總人數達4225人,教職工總數達258人。
8月,學校整體搬遷到龍光橋鎮長坡嶺村。學校完成投資1.2億元,征地擴大到628畝,新建了豪華氣派的教學樓三棟,科技樓2棟,藝術樓、生活樓、信息樓、圖書館、體育館各一棟,學生公寓6棟,教師公寓6棟,擁有400米塑膠環形跑道的高標准足球場一個,全面開通校園網、校園廣播系統、電子監控系統,有電腦室、電子備課室及多媒體教室共90多個:現代教學設備一應俱全。8月28日,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在該校掛牌。9月,該校老教師鄧迪全老師被授予湖南省優秀教師稱號,張延安老師被授予全國模範教師和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稱號,益陽教育電視台錄制了人物專題報導。10月,學校修訂出台《箴言中學目標管理手冊》。11月出台《年級組管理規程》。11月學校女子籃球隊參加省中學女子籃球賽,榮獲第三名。11月,何界華老師(地理)、張靖安老師(語文)在湖南省青年教師教學比武中獲一等獎,劉朝陽老師(地理)獲二等獎。全年,教師所寫的論文有85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有15篇獲省級獎勵。高考上本科線521人占總人數的54%,其中上重點線的人數為195人,蔡盛林(文科市狀元)、黃靚(文科市二名)、魯碧珍(文科市四名)、徐樂(理科區一名)錄入清華大學。學生參加各類比賽獲市級以上獎勵150多人次。好風憑借力,直上碧雲霄。新的箴言中學在校長兼黨總支部書記蔡奇文 的領導下,用新理念新思維打造新箴言,朝更新的目標奮勇前進。
2012年孟德良任校長兼黨總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