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需圖片。內容是卡通的,描寫端午節熱鬧的場面。或是屈原。.劃龍舟。......
圖片卡通、動漫
賽龍舟(注意翻頁)
http://image..com/i?word=%C8%FC%C1%FA%D6%DB&opn=news&z=&s=1&ct=201326592&cl=2&lm=-1&tn=image
屈原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7%FC%D4%AD&z=0
端午節
http://image..com/i?word=%B6%CB%CE%E7%BD%DA&opn=news&z=&s=1&ct=201326592&cl=2&lm=-1&tn=image
B.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
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2)端午節劃龍舟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賽龍舟在各地不同的寓意:
1.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
2. 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
3. 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
C. 劃龍舟的寓意和象徵是什麼
端午節劃龍舟,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劃龍舟,是屈原故里最大的群眾性集會,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龍船人數,額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稱的「三十六香官」。鑼聲一響《招魂曲》一唱,十里八鄉的人們便聚集到一起,用劃龍舟這種最古老最隆重的方式紀念屈原。
(3)端午節劃龍舟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自宋以來,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開始,到五月三十日,東莞人們劃龍舟,洗龍舟水,趁龍舟景,吃龍舟餅,食龍船飯,唱龍舟歌,沿襲至今,稱為龍舟月。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萬江舉行大型龍舟錦標賽,被譽為「東莞龍舟第一景」,有詩歌雲「五月初一龍抬頭,萬江河上賽龍舟」。
「東莞龍舟第一景」之後,各地互相約定,定出自已的龍舟景日子如五月初四「汾溪景」、五月初十「新城景」、五月十四「新村景」,萬江區內各村舉辦龍舟競渡,各具特色、全民參與,直至月底,萬江人民即以「東莞龍舟第一景」為榮,保持至今,定為傳統日。
D.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包粽子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我媽都會給我包粽子,還會用艾葉煮雞蛋。我們小夥伴們都會拿著粽子和雞蛋去學校。當時還有一個娛樂節目,就是碰雞蛋。兩個人一人拿一個雞蛋相互碰,誰的雞蛋破的少誰就贏,玩的那個不亦樂乎。南方的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賽龍舟的習俗。我也曾看過一些龍舟比賽,那場面也是非常壯觀。
端午節的時候大家又吃粽子,又賽龍舟,那麼這些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E. 劃龍舟的象徵是什麼
著象徵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賽龍舟最開始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後來屈原在汩羅江投水時,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但趕到洞庭湖就不見蹤跡了,於是後人就在五月初五當日借劃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屈原的屍體被吃掉。
端午節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各地也有不同的說法,比如蘇州的賽龍舟,據考證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而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廣西地區是紀念伏波將軍馬援,福州則是紀念閩王王審知。
龍舟比賽
龍舟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
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劃龍舟
F.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還有什麼習俗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還有很多習俗,如:
1、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古時人們以為自己發病是因為妖魔鬼怪上身),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G.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賽龍舟有什麼典故!
端午節吃粽子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屈原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滿懷忠君愛民熱忱的屈原被疏遠了、被放逐了,最終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才有了端午節,才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
傳統民俗
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
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
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葯一年裡葯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採的草葯祛病防疫最為靈驗、有效。由於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匯聚最利辟陰邪以及這天的草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辟陰邪與祛病防疫內容,如掛艾草、午時水、浸龍舟水、拴五色絲線辟邪以及洗草葯水、薰蒼術祛病防疫等等習俗。
H. 賽龍舟的簡筆畫
I. 劃龍舟是端午的傳統習俗,能用簡筆畫畫出來嗎
飲雄黃酒,也是山西民間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其來歷與吃粽子有相似之處,主要用於防病和祛毒。中葯典籍記載,「五月五日飲菖蒲、雄黃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雄黃是一種中葯材,具有解毒、殺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為葯材,有鎮靜、安神之功能,並具芳香氣味,可做香料。在端午節以前,民間要用菖蒲根和雄黃泡酒,曝曬在太陽下面,以備節日飲用。山西民間有「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的諺語。節日期間,成年人除飲雄黃酒外,還要在七竅之處塗抹一點。小孩子不飲酒,做母親的則要用筷子蘸酒,點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臍等處。歷代相傳,說是可以辟瘟和驅除蛇、蠍、蜈蚣、蚰蜒等五毒蟲害。
J. 看圖寫話劃龍舟一年級下冊怎麼寫
寫作思路:對圖片詳細觀察,確定圖中的主要人物,通過生動的語言描寫出劃龍舟的場景,可以想像以下觀眾的表情。
正文:
1、今天,是端午節,是一個開心的日子。我和外婆去老家看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比賽。!比賽開始啦,一條條龍舟爭分奪秒地往前沖!沖刺吧,隊員們!最後的關卡到了,藍隊的胖隊員們齊刷刷地劃著船槳,速度非常快。白隊隊員們也不甘落後,緊挨著藍隊!沖刺了,藍隊隊員以他們團結的力量獲得了第一!雖然白隊只得第二,但他們沒有垂頭喪氣,正准備明年的比賽。賽龍舟真是精彩,讓人熱血沸騰。這個端午過得真刺激!
4、炎熱的.已經暑假到了,今天,爸爸帶我去母親河看賽龍舟。一到母親河邊,我就看見在平靜的水面上有兩艘彩色的龍船在水中搖來晃去,好像兩只小鴨在走路。岸邊已經是人山人海了,大家冒著酷熱的陽光來觀看精彩的賽龍舟比賽。今天的賽龍舟比賽,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堅持不懈,齊心協力,成功一定屬於他們!
5、說起賽龍舟,不禁令我想起那寬闊的珠江江面上,鑼鼓震天、百軻爭游的精彩場面。隨著人們的喝彩,喧鬧聲,粵曲《賽龍奪錦》那悠揚的樂調,我的心潮也翻騰了起來了!跌倒了爬起來再走吧!陰溝翻船雖然可怕,但掙扎爬上船,仍可以劃向理想的彼岸,登上光輝的頂峰!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只要能像水手們那樣不畏艱難,去奮力「沖刺」,就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