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胡演奏大家阿炳是怎樣的一個人
二胡演奏家阿炳是一個民間音樂家其1893年8月17日,出生於無錫雷尊殿旁一和山房。被其父送至無錫縣東亭鎮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撫養,8歲後被帶回道觀,並被送入私塾讀書,取學名彥鈞。
10歲學習敲擊,12歲學習笛子,均為父授,開始參與法事,未知何時開始學習二胡和琵琶。17歲正式參與道教音樂吹奏,因外表、聲線討好,被當地人稱為「小天師」。
21歲繼承亡父雷尊殿「當家道士」職位,與族兄輪流主管收入。34歲1950年8月下旬,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蔭瀏、曹安和欲為其錄音,因當時華彥鈞已棄業三年,延至9月2日下午7時30分開始錄音,錄制《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傳說中最得意的《梅花三弄》與其他約300首樂曲,因為錄音鋼絲不夠而沒有錄制。《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
在二胡演奏方面他確實是個天才,但是他見多識廣,左右逢源,痞氣濁氣邪氣骨氣靈氣才氣混為一團,從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中脫穎而出,把二胡玩得出類拔萃,個性十足,既勁道又高妙,真是好手段。
內容來源於網路轉載
『貳』 二泉映月的意境
《二泉映月》的意境就是表達:阿炳通過泉水聲把多久以來的嘆息、哭泣、傾訴、吶喊,全都灑向這茫茫月夜。表達了,阿炳這幾年的痛苦意境,用泉水聲表達了這幾年壓抑的心情!
在曲子開端是一段引子,它彷彿是一聲深沉痛苦的嘆息,彷彿作者在用一種難以抑制的感情向我們講述他一生的苦難遭遇。彷彿在樂曲開始之前,作者已經在心中說了好久了,不知不覺地發出這聲嘆息,樂曲如同一個老藝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運屈服。
他在傾訴著在所處的那個時代所承受的苦難壓迫與心靈上一種無法解脫的哀痛,他在講述著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滿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飾地表達出作者心中的真摯感情。
第四段到達了全曲的高潮,我們彷彿可以聽到阿炳從心靈底層迸發出來的憤怒至極的呼喊聲,那是阿炳在疾聲呼喊,是對命運的掙扎與反抗,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昂揚的樂曲在飽含不平之鳴的音調中進入了結束句,而結束句又給人一種意猶未盡之感,彷彿作者仍在默默地傾訴著。
可以說,這首曲子無論是在創作還是演奏上,都充分地表達出了作者心中的真摯感情,它不僅在國內深得人民喜愛,也在國際樂壇上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它以它深沉、悠揚而又不失激昂的樂聲,撼動著千百萬人的心弦……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對該曲的評價:「我應該跪下來聽……」
(2)二泉映月凄慘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阿炳原為無錫城區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頭吳地小山歌、長篇敘事歌、灘簧、說因果和絲竹樂等鄉土音樂的熏陶,對音樂非常喜愛。在父親的教習下,他十六七歲便學會了結構繁復、技法多變的梵音,吹、拉、彈、打、唱、念樣樣精通,並能正式參加道教法事音樂的演奏活動。
年過而立之後,阿炳的境遇急轉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鴉片等惡習導致生活潦倒,隨後患上眼疾,雙目相繼失明,再到後來便流落街頭賣藝,生活十分貧困。底層的生活讓他歷盡了人世的艱辛,飽嘗了舊社會的辛酸屈辱。
但才藝出眾的阿炳,經常通過拉二胡、彈琵琶、說新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通過音樂揭露當時的黑暗。他把自己對痛苦生活的感受通過音樂反映出來,產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寫照,是他情感宣洩的傳世之作。阿炳利用自己的創作天賦,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音符,使聽眾在旋律中產生共鳴。這首二胡曲被世人喜愛並引為經典,是阿炳創作的成功,是他創作天賦的體現。
『叄』 二泉映月那種傷感凄慘的圖片,圖片
一塘清水,一半隻有一朵蓮花和幾片蓮葉,蓮葉上有隻青蛙,另一半水生動植物如火如荼.月光照耀著蓮花,月亮的部分殘影映在水裡,青蛙抬頭望著天上的月亮(月亮不可全部呈現,一是被雲彩遮住一部分,二是畫面中沒有月亮,傾向於後者)
『肆』 喜劇中常用的那種很凄慘的二胡拉的那首音樂是什麼
名為《二泉映月》。
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作品於20世紀50年代初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製成唱片後很快風靡全國。《二泉映月》是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寶庫中一首享譽海內外的優秀作品,是中國民間器樂創作曲目中的瑰寶之一。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曾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拓展資料
樂曲賞析
在眾多的演奏形式中,人們對《二泉映月》的內涵把握也有著不同的見解。傾聽《二泉映月》是暢快的,融入其中後,便真的感知了它的愈久彌珍,回味悠長。在這憂傷而又意境深邃的樂曲中,不僅流露出傷感愴然的情緒和昂揚憤慨之情,而且寄託了阿炳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
全曲將主題進行時而沉靜,時而躁動的變奏,使得整首曲子時而深沉,時而激揚,同時隨著音樂本身娓娓道來的陳述、引申和展開,使阿炳所要表達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發,深刻地展開了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與怨憤,同時也表達了他內心的一種豁達以及對生命的深刻體驗。
樂曲影響
《二泉映月》不僅在民樂領域中被人們樂於演奏,而且還被改編成多種演奏形式,如小提琴獨奏,弦樂四重奏,民樂合奏等。
『伍』 為何30歲的我已聽不出阿炳二泉映月的悲傷
30歲的你聽不出二泉映月的悲傷,是因為缺少生活體驗,另外音樂素養要加強一點。
『陸』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中的「二泉」是指兩汪清泉嗎
「二泉」不是指兩汪清泉,而是指江蘇無錫西郊惠山腳下的泉水。惠山有九龍十三泉,聲名最大的是「天下第二泉」,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關於「二泉」,寫得最有情致的詩句應該是東坡先生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月與泉、人與泉、水與茶構築的畫面、意境、情境令人沉醉,倘若直言「惠山泉水泡小龍團茶」,則情味盡失。然而讓此泉真正名揚天下的,卻並非這樣的佳句,而是一首名曲——阿炳的《二泉映月》。
我們今天仍然能夠聽到阿炳《二泉映月》的原聲,雖然受時代久遠、錄音條件不佳等因素的影響,音質不夠清晰,但它既凄婉又柔美、既恬靜又蒼勁的格調足以使我們想像出這樣一幅畫面: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在月下的惠山泉邊獨自演奏著二胡,靜靜的月色映在他憔悴的臉上,讓聽者百感交集。
『柒』 曲子《二泉映月》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二泉映月是用二胡來演奏的,不能用其他樂器來演奏,因為二胡有一種特有的悲涼的氣氛在裡面,如果用鋼琴或者吉他那些啊演奏的話就沒有那種氛圍了。
二胡是一種我國的特有的樂器,而二泉映月也是我國用二胡演奏最著名的一首樂曲。用二胡來演奏二泉映月是特有那種氣氛悲涼,所以很多電視劇和綜藝裡面都用一小段插曲來表示那個人的倒霉,凄慘。而吉他和鋼琴都是外國的,外國的樂器用它來表演中國的樂曲的話,感覺不是特別妥當,就像用我國的樂器來表演外國的曲目,他的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就沒有那種味道在裡面了。
二胡是演繹悲慘的意境。所以特別適合彈二泉映月。
『捌』 請問《二泉映月》是一首美妙絕倫的樂曲還是一首凄慘悲鳴的哀歌
從音樂角度來說,確實是一曲美妙絕倫的樂曲。
但如果從表達內容上說,就是表達阿炳先生經歷滄桑人生和對社會黑暗的表述與抗爭。
『玖』 二胡十大名曲是哪十首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NO1、《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華彥鈞代表作,曾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是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寶庫中一首享譽海內外的優秀作品,是中國民間器樂創作曲目中的瑰寶之一。二泉映月是20世紀50年代初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華彥鈞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NO2、《良宵》
《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是劉天華於1928年除夕作者除夕與學生、友人歡聚時的即興之作。1993年,《良宵》獲得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頒發的「華人20世紀音樂經典作品獎」。
全曲形象單一、抒情、清新、明快,給人以怡然自得之感,生動描繪了作者與友人歡敘守歲、共度良宵的愉悅心情。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NO3、《聽松》
《聽松》,又名《聽宋》,是中國民間音樂家阿炳創作的二胡獨奏曲。
《聽松》短小精悍,氣勢浩大,層次分明,構思新穎,旋律流暢,一氣呵成,速度和力度倏忽多變,具有戲劇性效果。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NO4、《空山鳥語》
《空山鳥語》是中國近代音樂家劉天華創作的二胡獨奏曲。其初稿寫於1918年,1928年才定稿。1993年獲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華人20世紀音樂經典作品獎」。這首曲子是劉天華先生十大名曲里技巧最難的一首。
《空山鳥語》描繪了深山幽谷,百鳥嚶啼的優美意境,是一首極富形象性的作品。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NO5、《寒春風曲》
《寒春風曲》是《二泉映月》的姊妹篇,同樣是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的作品。此曲是道家失傳了的《梵音》曲調,而根據中國音樂教育家楊蔭瀏研究的結果是華彥鈞自己的作品。
《寒春風曲》通過對初春寒風的描繪,表達了被壓迫者的沉重哀嘆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現了作者苦難坎坷抗爭的一生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NO6、《月夜》
《月夜》是劉天華創作於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1918年初稿,1924年定稿,是劉天華一生中創作的第二首二胡獨奏曲。同時也是他十大名曲中左手技法最豐富的一首作品。
《月夜》具備了靜中有動,動靜結合」的境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既描繪了江南月白風清的美麗夜景,又抒發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之情。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NO7、《流波曲》
《流波曲》是孫文明於1952年冬季創作的一首二胡曲。《流波曲》運用了民間常用的循環變奏的創作手法,樂曲結構短小,結構布局合理,特性音調貫穿全曲,起到點題作用。
全曲情緒深沉,節奏平穩,速度變化較小,旋律富有敘事性,感染力極強。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NO8、《病中吟》
《病中吟》又名《胡適》《安適》,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劉天華的是劉天華的處女作。作者於1915年開始構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發表。《病中吟》於1993年獲中華民族促進會「華人20世紀音樂經典作品獎」。樂曲寫出了作者痛苦與憂愁、掙扎與暗恨的心理狀態,也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及與黑暗勢力抗爭到底的堅強意志。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NO9、《三寶佛》
樂曲中的《三汲浪》曾被揚琴家嚴老烈改編為廣東音樂《旱天雷》。
《三寶佛》表現了人們在久旱逢甘霖時歡欣的情緒。樂曲的其他部分宛轉悠揚,節奏流暢,二胡及配器的演奏都作了細致處理,使音樂更為動聽。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NO10、《光明行》
《光明行》產生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後,這首作品創作於1930年前後,發表於1932年。是劉天華於1931年春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
作者在《光明行》中首次用了功能性很強的五度關系的轉調,調性明亮,音區的遞換也極富色彩,全曲謳歌了追求光明的勇士和他們所追求的光明。
『拾』 音樂知識與鑒賞(二泉映月)論文
經過上音樂鑒賞選修課,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樂樂理的知識,也使我領略了中外聞名的音樂樂曲,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老師授課的方式分為樂理講解和樂曲欣賞兩部分.在還沒有上課之前,因為對音樂沒有太多的了解,思想中總以為上音樂鑒賞的選修課是一種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也許是我不太了解音樂的緣故在還沒有開始之前.就已經這樣懼怕,而且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選修課程都是一些諸如音樂美術影視等等一類的課程.在我記憶中,從高中開始就沒有音樂美術等課程,久而久之也就將它們淡忘了。而如今,感覺又回到小時候上音樂課,因為唱歌的時候總跑調,我因此一度對音樂灰心喪氣。但是在看電視搜台的時候聽到有好聽的歌曲總要停下來去聽,也許是對音樂的「另類」喜歡,我選擇了音樂鑒賞作為我的選修科目。在這一段比較曲折的過程中,在學習樂理知識的同時,也非常榮幸能夠聽到各種各樣樂器演奏的中外名曲。這也使得我在課程結束以後覺得受益匪淺。 平日里看到有人報著一個大吉他,面前擺著一本畫滿了各種各樣音樂符號的樂譜,我總覺得這樣的人很厲害,可以看懂那些對於我來說卻是「天書」的樂譜。也許是很長時間沒有接觸正式的音樂譜曲了,我沒有上音樂鑒賞這門課之前連「哆來咪發嗖啦唏」都記不全了。在腦海中一直都以為1,2,3,4,5,6,7這七個阿拉伯數字只是數學上的數字元號而已無形之中已經忘記了它們在音樂領域的重要地位,也正是這7個看似簡單的符號和一些延音符等音樂特殊符號組成了一篇篇音樂樂譜,而在這些樂譜中又產生了多少人們耳熟能詳的音樂名曲。《西班牙鬥牛士進行曲》一種激昂歡快的節奏向人們生動而形象的描述了鬥牛士是怎樣將紅了眼的公牛馴服;而貝多芬一次靈感偶然之間的創作《月光曲》讓我們感覺得到一種痛苦、憂郁和傷感的情緒;一直不知道外國人是怎樣將中國的《梁祝》演奏的是那樣的美倫美奐將一種凄慘之美演奏到了極至;我記得老師在上音樂鑒賞課的時候看說到世界十大指揮家之一的小澤征爾評價《二泉映月》的一句話:「只有以下跪的方式,才能真正的傾聽《二泉映月》」。我聽了以後覺得有些奇怪,有必要嗎?那隻是一首樂曲而已,何必要跪著聽。我既然這么想,我想會有很多人以為我不懂音樂,事實也是如此,在以後的日子裡也有聽過《二泉映月》這首曲子,而自己也終於對小澤征爾的話有了一點點感觸,《梁祝》的凄涼之美只是讓人感到無法自主人生無奈以及主人公為自己命運進行的抗爭,而《二泉映月》產生讓人在沉重生活的壓抑下跪的慾望,卻是讓人無法選擇。 夕陽西下,無錫舊城,尋常巷陌,一位年過半百,衣衫襤褸,步履蹣跚,戴著墨鏡,肩背琵琶,手拉二胡的老人,踏著碎石破瓦,沿著崎嶇道路,遠遠地走來……他——就是瞎子阿炳。
阿炳(華彥鈞)是我國傑出的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他自幼在音樂上受到其父華清和的嚴格訓練,廣泛吸取了江南民間音樂.民歌.戲曲說唱乃至道教音樂等豐富的藝術源泉,少年時代就技藝精湛,能奏善唱,而且自編自奏,才華出眾。由於自幼喪母,孤苦伶仃,中年雙目失明無依無靠,過著十分困苦的生活,飽嘗人間的辛酸。
阿炳一生中演奏的樂曲,大部分是他自編的,《二泉映月》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這是阿炳1950年親自錄音傳譜的二胡曲。是阿炳經過長期的修改演繹,結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發展形成的。這首樂曲就像是他悲慘凄涼一生的真實寫照,作品的旋律委婉動聽、跌宕起伏、意境深邃。該曲問世以來,不僅以二胡獨奏形式而且還被改編成各種形式的器樂曲,以它那優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樂內涵而聞名國內外。
午夜的寧靜彌漫著整個天空,那雙看不到光明的眼睛深深觸動著我,像綳緊的纜繩。 這個世界常常被一種喧囂和嘈雜占據著。今夜,這低沉的琴聲潮水一般涌過來,悲愴凄切的調子如濤如雨,在空中迴旋著,滌盪著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