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別人在背後議論你怎麼辦
在討論「怎麼辦」之前,我們先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在背後議論別人。
1. 可能是為了獲得權力感
在背後議論的過程中,被議論的對象對議論者來說,成了一個任其點評和判斷的對象,議論者不必擔心自己被反駁、被指正,所以他們似乎就處在了絕對的控制地位,讓他們感受到擁有權力的快感。
2. 可能是為了和其他人快速拉近距離
有時候,再多的團建、尬聊也無法讓你和某個同事親近起來,話題只能停留在早飯、中飯、天氣,但當有一天你們發現互相都討厭另一個同事,話匣子在那一刻突然就被打開了,感覺聊個三天三夜都聊不完。對愛議論的人來說,背後說閑話也許可以幫他們快速拉攏身邊人,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好友圈子。
然而很多時候,別人的附和不代表對於議論的真心認同,而是僅僅出於從眾心理隨了大流,生怕如果自己有不一樣的聲音會被孤立。所以說,有些時候靠聊八卦、說閑話建立起來的友誼是長久可靠的,這種關系可能是脆弱、不堪一擊的。
3. 可能從對方身上感受到了威脅
有些人會發自內心地欣賞、敬佩比自己更優秀的人,但愛議論的人可能會出於嫉妒心、競爭心理而把對方的優秀視作威脅,自動把對方歸入「外人(outsider)」這個組別。根據社會心理學中的群體理論,當我們察覺到外人對我們構成威脅時,直覺會使我們向自己的圈子或小團體尋求安全感。說閑話、背後議論作為一種自我防禦機制,既能構建出一個他們自認為的小團體(ingroup),也讓他們通過小團體緩解了遇到威脅的危機感。
4. 可能是對自身不滿的投射
假設別人背後議論你的內容是:你工作效率低、對待同事不友好,憑什麼能得到提拔?那麼,事實很有可能是:他們自己才是消極怠工的人,平時對同事愛理不理。他們潛意識里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但人的直覺都是要去除身上的缺點,於是在潛意識里扭曲了事實:「這些問題是存在的,但有問題的是別人,不是我!」
為了「擺脫」自身無法接受的問題而把它們強加給別人的現象,叫做投射(projection),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這種認知偏差導致愛議論的人無法對自己、對身邊人形成客觀准確的認識,反而更加阻礙了他們的自我覺察道路。
在了解那些背後議論者的心理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如何應對這種事情?
1. 保持友好的態度
如果你輕易被流言蜚語激怒,選擇用「以牙還牙」的方式回擊,這只會給那些背後議論的人又一個攻擊你的點——你脾氣壞、待人不友善。相反,如果你無視他們的議論,繼續真誠友善地對待他們,你的友好態度還有可能讓他們反思自己,對之前的行為感到愧疚。
當然,如果和對方並不存在特別緊密的聯系,也可以直接選擇忽視,不要將自己過分捲入其中。
2. 設立合適的個人邊界
如果你出於工作安排等原因不得不和議論你的人處在同一個環境,那麼在保持友善的同時要給自己設立一個界限:你和這個人的交往中要保持怎樣的距離?你們之間的接觸最多可以深入到哪個層面?關於你的個人信息你允許ta了解到哪個程度?你在哪些社交媒體上可以加ta為好友?是否要設許可權/屏蔽?設立界限不代表完全和這個人撇開關系,而是明確一個可以接受的互動范圍。
3. 用更積極、有意義的活動分散注意力
如果別人的議論影響了你的專注力,那麼不如暫時放下手頭的事情,散個步、整理一下房間、做做運動,用別的活動分散注意力;也可以和朋友煲個電話粥、和家人吃飯聊聊天,作為真正在乎你、珍惜你的人,他們可以帶來正能量,幫你重拾自信心,消散流言蜚語帶來的負面情緒。
4. 重新解讀他人的議論
很多時候,別人的議論會讓我們產生自我懷疑和自卑感。盡管自我反思是必要的一個步驟,但千萬不能陷入過度自我批判的漩渦。你要意識到,別人說你閑話很有可能是出於投射或自我防禦的心理,你只是被強加或被放大了某個缺點而已。分析上述5種背後議論的可能性,對議論的動機進行重新解讀,可以減輕焦慮和自貶情緒,更理性地面對負面評價。
最後,對於指責、議論、嘲諷的最好回擊,就是在愛自己的前提下不斷自我提升,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用成功快樂的事實——「打他們的臉」。
2. 喜歡背後評價議論他人,這樣好嗎
我覺得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都是有情感的,我們誰都無法接受別人在背後議論我們。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原來這么糟糕。別人在背後議論我們時,多數都是在說我們的壞話。其實我很介意別人在背後議論我,生活中有什麼不滿的可以當面說清楚,沒必要在私底下議論別人,這樣子會讓人心裏面不好受。如果你是喜歡在背後評價議論他人的人,當有一天你在背後評價的人物,剛好撞見了你,你是否會覺得特別的尷尬?當你發現別人在背後評論議論你的時候,你成為了別人茶餘飯後閑聊的話題,你心裏面是否會很難受?我覺得在背後評價議論他人的做法非常的不好,我就不喜歡別人背地裡說我是非。我們喜歡議論評價的人無非是我們接觸過的人,而且對她不滿才評價議論她。我們在背後評價議論別人的同時應該克制一下自己,不要讓自己做八卦別人的長舌婦。
大家並不難猜到,他被人打了,就是那個被他議論的社會青年打的。那一次事件鬧得還挺大的,我們全校都放假了,就因為學弟的家長來讓學校給個公道或者說給個賠償。
3. 如何面對經常在背後說人壞話的小人
面對經常性的背後說人壞話的小人,我們最近對他們的態度一定要尊重,因為在職場當中千萬不要得罪這些小人,小人有各種關系在公司裡面立足。我們不知道這些人背後有哪些後台,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量不讓別人找到你的任何麻煩。對於那些背後說人壞話的小人,有些事情我們聽聽就可以,沒必要當真。
4. 有人老是喜歡在背後談論別人,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背後談論別人就是大多數人都有這種通病。因為總是覺得人與人之間相處他有一些問題一些問題不好當面說,就和一些所謂的其他朋友去聊其他人的缺點,殊不知這種背後談論他人的行為一旦被發現,就會導致兩個人的關系愈行愈遠。
這種背後談論他人的行為,其實就是人一種保守不住內心想法的表現,也不算什麼特別病態的心理吧。只不過說有的人經歷的事情更多,他的心裡更成熟,他能夠控制好自己,但是有的人他更多的對於朋友關系沒有清晰的認知,他覺得有一些話題就要和朋友聊聊過後才能夠舒服。
5. 鄰居在背後嚼舌根,議論我30歲還沒有對象,要懟回去嗎
這種情況我覺得沒有必要懟回去吧,因為沒有對象其實根本就沒有在乎別人的一些想法和看法,他們只不過是在背後議論一些個事情,就是如果我們要是跟鄰居去議論這件事情的話就明顯了,顯得我們有些個情商不夠高,其實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離很好的去控制我們個人的一個情緒。所以說有的時候鄰居背後議論可能是他們也就是閑著沒事干,如果說他們真正有自己的事情在做,肯定不會關注這些東西的,我們也不要去管別人怎麼去說怎麼去做,主要是做好自己該做的,然後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就可以啦。雖說跟鄰居去計較這些東西沒有用,本身就是自己沒有拿出一個結果來說話的話,如果你在跟別人積極的話,可能就顯得自己的能力更加不足了。誰說等一切事情有了結果之後,拿結果向別人證明自己的一個行動。
6. 一個女生總是在我背後和其他女生悄悄議論我,怎麼回事
因為她不自信,就是喜歡詆毀別人。
當一個人不自信,不能認同自己時,最容易的方法就是通過詆毀別人來肯定自己。當一個人內心焦慮,為了表達自己的焦慮,以說別人壞話來獲得安慰和幫助是一種簡單方便的方法。
舉個例子:當一個女生和她閨蜜逛街時,會和閨蜜悄悄議論:「你看前面那個女的,上衣和裙子都那麼短,腿那還有一大片紋身,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正經女人。」
這么說其實為了隱藏自己身材比她差的缺陷。越是對自己的弱點感到不安,就越會針對他們,越會說他們壞話。自信的人無須通過詆毀他人來彰顯自己的價值。承認自己的攻擊性並加以化解,毒蛇的舌頭遲早會變成和平的信鴿。
7. 為什麼有些人總喜歡在背後議論別人他們是如何想的
為什麼有些人總喜歡在背後議論別人?他們是如何想的?
4、我們每個人都有談論別人的權利,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但是有一個前提,我們可以指出別人的困惑,但是不要對別人指指點點;我們可以談論別人,但不要升級到人身攻擊。兩者的區別一定要把握好。如果上升到人格攻擊,只能說明你的格局不夠高。評價別人的時候,要客觀,不要把自己的情緒代入其中,以免影響別人的判斷。你可以決定自己的交際圈,但不能影響別人的交際圈。也許你討厭的人,才是別人佩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