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上帝卡通圖片誰畫的
擴展閱讀
手機防毒面具圖片 2025-08-03 08:45:32
手機使用wps如何導入圖片 2025-08-03 08:34:19

上帝卡通圖片誰畫的

發布時間: 2022-08-28 00:09:08

① 這幅畫是什麼名字誰畫的其中故事是怎麼樣的哇

畫是倫勃朗的《亞伯拉罕和艾撒克》
這是《聖經》中的亞伯拉罕獻子為祭的故事

亞伯拉罕獻子為祭
老亞伯拉罕把以撒愛得象心頭的肉。這種愛只有老年得子的
人才可以體會出來。
有一天,上帝想考驗亞伯拉罕對自己是否忠誠。就在亞伯拉
罕祈禱至深夜時呼叫他的名字:
「亞伯拉罕……」
亞伯拉罕應聲伏首在地上,用顫抖的聲音回答:「主啊,您的
僕人亞伯拉罕在。」
上帝命令他:「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
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的山上,把他獻為潘祭。」
上帝耶和華隱去。亞伯拉罕把神的指示默記於心。
清晨起來,亞伯拉罕只說要到摩利亞去祭神,沒有告訴家裡
人有關神諭的事,怕他們阻攔。他吩咐人備好驢,劈好柴,然後
就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踏上了去摩利亞的路。
第三日,他們來到神指示的那座山前,亞伯拉罕舉目遠遠地
看了看那山,就對僕人們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少爺上山
去拜拜就來。」
亞伯拉罕把播祭要用的柴放到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裡拿著
松明與刀,二人准備一同登山。
兒子有些好奇,便問:「父親哪!」
「我兒,我在這里。」亞伯拉罕回答。
「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播祭的羊羔在哪裡呢?」孩子還蒙
在鼓裡。
亞伯拉罕撫摸著兒子柔軟光潔的金發,無限愛惜,他怎麼忍
心將實情講出來呢?
「我兒,上帝必自己預備作潘祭的羊羔。」
不多久,父子倆就到了上帝指定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裡築
起壇,把柴擺好,又把兒子捆綁起來放在柴上。小兒子嚇得哭了。
亞怕拉罕猶豫了一會兒,伸手拿刀就要殺他的兒子。說時遲
那時快,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
........」
亞伯拉罕拿刀的手在空中停住廠,他回答道:「我在這里。」
天使這才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卜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
在我知道你是真正敬畏上帝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
是你的獨生子留下不給我。」
亞伯拉罕的誠心上帝已經看到了,燔祭的目的無非聊以表示
敬神之意而已。可是既然已經來到這里,也不能白走一趟呀。不
用兒子,又用什麼作燔祭呢?
「咩咩!」亞伯拉罕聽到幾聲羔羊的鳴叫,回頭觀看。但見一
只公羊的兩角被扣在稠密的小樹之間,動彈不得,正在掙扎。他
就取了那羊,代替他兒子獻為燔祭。
亞伯拉罕想,原來上帝只是考驗我而已,我的主對一切都早
有安排,就把那山叫「耶和華以勒」,意即耶和華必有預備。
祭獻已畢,上帝派使者第二次來到他面前,為他祝福。再一
次許諾會讓他的子孫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樣繁多。亞伯拉罕
心領神會,感謝上帝。
亞怕拉罕拉著兒子下山,與僕人會合,一塊回住地去了。
《聖經》用亞伯拉罕的以子獻祭的故事說明信仰和信心的力
量可能勝過一切。

② 上帝之手繪畫是誰的作品

《上帝創造亞當》是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廷教堂天頂所畫的系列繪畫《創世紀》的其中一副。不叫上帝之手。

③ 但是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中,有畫上帝的形象,那又是怎麼解釋

米開朗基羅那個時代是天主教,天主教的十誡里沒有「禁止拜偶像」,所以,他們把「上帝的形象」畫下來,不足為奇。

④ 有沒有上帝的卡通圖片啊...找不到呀我。.幫幫一下拉...

就像右下角的那個
http://www.mythweb.com/gods/media/OlymNav.jpg

⑤ 誰知道這副畫叫什麼名字 上帝和人用手指溝通的那個

是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 系列中的《上帝創造亞當》

西斯汀教堂天花板壁畫
­
西斯汀禮拜堂天花板的創世紀系列,是在宗教畫中暗指人文主義的精神。其實整個繪畫過程就是一場激戰與奮斗。
­
米開朗基羅說:「我是被迫的,我的藝術是在敵視的環境中成長的。」因為愛其才的教皇朱力阿斯二世,卻跟他個性相剋水火不容,而米開朗基羅刁鑽難相處的個性,也造成他四面受敵的窘境。
­
米開朗基羅透過創世紀,幾乎是控訴上帝毀滅與嚴厲的屬性,他宣告毀滅的命運,而不是愛的福音。
­
首先他繪出上帝創造天地的全能與威嚴。但創造亞當時,上帝與亞當的手若即若離,這已暗示出人類未來的命運。當亞當夏娃被逐時,夏娃羞慚,可是亞當卻憤怒無比的向逐出他們的天使擺手,彷佛是說,你不要我,我也不要你!

⑥ 名畫<創世紀>的作者是誰

米開朗基羅畫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禮拜堂天花板上的壁畫

⑦ 幫忙找一幅畫是誰畫的,圖片如下。

Jusepe de Ribera 胡塞佩·德·里貝拉作品
作品名:The Deposition

胡塞佩·德·里貝拉(1591-1652年)簡介:
胡塞佩·德·里貝拉出生在西班牙的巴侖西亞,少年時隨父親去義大利,長期定居在那不勒斯。曾游歷過許多藝術聖地,並學習和研究過歷代大師們的許多作品,尤其崇拜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和提香。17世紀卡拉瓦喬的藝術觀念和明暗畫法,對他影響尤為直接和深刻。25歲起榮任那不勒斯總督的宮廷畫家。
里貝拉在那不勒斯成為畫家們公認的領袖人物,與義大利的畫家共享盛譽。因為他個子矮小,義大利人稱他為「小西班牙人」。但是在他那矮小的身軀中始終蘊藏著一顆高尚善良的靈魂,他用自己的畫筆為西班牙人在歐洲畫壇爭得了榮譽。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為17世紀上半期西班牙繪畫的重要代表。在義大利期間,年輕的委拉斯開茲曾拜訪過他,不少有成就的義大利畫家均出自他的門下。
里貝拉的創作題材廣泛,他一生的作品無論是宗教神、寓言、風俗畫還是肖像畫皆很出色。他的宗教題材作品更多地傾向於世俗化,宗教人物都是社會底層勞動者的真實寫照。他盡管不去描繪對上帝的贊美和虔誠,而是去表現人物充滿自信自尊和英雄無畏的氣質。他用農民般的朴實、有力和粗獷來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由於他長期居住在義大利,描繪的又是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因此,人們往往把他視為卡拉瓦喬的繼承人。
里貝拉早期的作品就以流暢的筆觸、結實的人體和富有激情的心理刻畫而引人注目。到了40年代,他的作品也以優美的威尼斯式的色彩而逐漸受到同行們的贊賞。他強調人體浮雕般的體積感,色調沉著有力,並帶有抒情詩般的意味,從而豐富了西班牙繪畫的藝術語言。里貝拉曾為宮廷服務多年,作為宮廷畫家,最可貴的是:他以善良同情的心態發現和描繪社會底層勞動大眾的面貌、思想感情和品質。這也是17世紀西班牙現實主義畫家們的共同之處。57歲的畫家經歷了1648年的人民起義(結局不好),這對畫家是沉重的打擊,年過半百的畫家變得鬱郁寡歡和消極沉悶。不久便辭去宮廷畫家之職,隱居於那不勒斯郊外,暫時擱筆,深居簡出。兩年後又拿起畫筆,此時創作的人物都帶有難以抑制的情感,大多垂首頹喪,目光無神,畫家藉以抒發心中郁悶的情緒和失望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