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術指導排名
知名武術指導
★袁和平
武指界的泰山北斗,其風格硬朗、猛烈,注重一招一式。袁和平自幼隨父親習武;早年在香港電影圈任臨時演員和武師。1970年首次在《瘋狂殺手》獨當一面,擔任武術指導,之後就經常與吳思遠導演合作,也在邵氏指導武術。1978年,袁和平首次執導功夫喜劇片《蛇形刁手》一舉成名,之後又拍《醉拳》聲譽更高。 《黑客帝國》系列、《霹靂嬌娃》《卧虎藏龍》《殺死比爾》1和2更使他名揚世界影壇,成為目前國際最著名的武術指導。他的武術設計講究拳拳到肉、虛中有實。
代表作 《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太極張三豐》《精武英雄》《功夫》、《霍元甲》以及《夜宴》
經典動作設計:《男兒當自強》中黃飛鴻與九宮真人在邪教總壇較量一場,在南天門高空施展「無影腳」將真人從天上踢到地下,又柔身一轉將敵人圍在他腰間的白綾除去,接著一記飛腿,將那兩人踢飛,動作一氣呵成,剛中有柔,煞是好看。該片為袁和平奪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指導獎。
★甄子丹
甄子丹從小就跟母親習武和學彈鋼琴。在波士頓的唐人街,年輕的甄子丹對每一部功夫電影從不錯過。
當年袁家班成員-甄子丹是繼袁和平之後最有國際影響力的武術指導,他作為演員、導演和武術指導都有不小的建樹。他憑借影片《千機變》《殺破狼》先後兩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他的武俠影片以真實的功夫展現了中國武俠硬朗的身手和點到為止的武俠道義。在甄子丹的悉心調教下,影片中毫無動作片經驗的年輕演員成了虎虎生風的「功夫高手」,這也顯示了中國電影製作方面也越來越專業,智武合一、同時兼具極高觀賞性的中國功夫將在動作電影中顯現越來越大的優勢。甄子丹近年來來憑借實用狠辣的《殺破狼》、《龍虎門》兩片中的動作設計,隱隱然有成為繼袁和平之後的中華第一武指的趨勢,他的動作設計既講究功架的嚴謹,實戰的科學性,更充滿了一種時尚現代的簡練氣息,而他設計的《刀鋒戰士2》更是向好萊塢的製片人提交了一份商業保證書。還有美國的《風暴突擊者》,日本的《鬼武者3》《特工勇士》《修羅雪姬》日本版《霹靂嬌娃》。
★成龍
成龍是目前國際影壇最著名的功夫明星,他所拍影片中的動作幾乎都是由他所領導的成家班精心設計,並創下了7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武術指導的紀錄。成龍是京劇武行出身,因此其影片中的動作十分注重場面的設計,群毆的場面更借鑒了京劇舞台上的武生戲。另外,他還將動作和雜技揉合在一起,產生幽默刺激的觀賞效果。
代表作《A計劃》《警察故事》《奇跡》
經典動作設計:《A計劃續集》中,成龍與林威逃避海盜追擊一段,兩人被手拷鎖在一起,逃跑時意見不一,跳欄、上牆,身體不斷碰撞,險象環生。又要抵擋敵人的襲擊,成龍隨手利用身邊的物事當做武器如斧頭、板凳反擊,而林威卻不住添亂。兩人雖狼狽不堪,最後卻也能安然脫險。看此段有如看諧趣幽默的雜技表演,又不由令人想到京劇名段《三叉口》中那段精彩的「試探」。
★洪金寶
在香港現代功夫片的黃金時代,洪金寶導演的群星功夫諧劇《五福星系列》是引領了一時之風潮。他所領導的洪家班以動作硬朗氣勢磅礴在眾多功夫片中形成獨特的風格。相對於同門師弟成龍幽默雜技似的打鬥,他設計的動作更注重力度和狠勁。
代表作《五福星》系列、《神州第一刀》《倚天屠龍記》
經典動作設計:《夏日福星》中,成龍、洪金寶各斗一個功夫高手,因成龍先前負了槍傷,眼見難以抵擋。此時恰好洪金寶已打敗自己負責的那個,便又替下成龍,與那位高手一決勝負。兩人打鬥皆是硬橋硬馬,招式硬朗有力,甚少花哨,而最後洪金寶快速回身360度一記重腿竟將敵人踢飛出一丈開外,那高手遭此重擊登時便暈了過去。此段用慢鏡及重復閃回突出敵人被重腿踢中的效果,令人看來痛快淋漓。
★劉家良
此人乃正宗黃飛鴻傳人!其父劉湛乃黃飛鴻之徒林世榮(豬肉榮)洪拳的嫡傳弟子。劉家良本人精通洪拳及詠春拳,所設計的動作偏向精悍、靈巧,富於節奏感。
代表作 《南北少林》《老虎出更》《醉拳2》《七劍》
★程小東
代表作品:《新龍門客棧》《新流星蝴蝶劍》《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少林足球》《致命武器》《尖峰時刻》《投名狀》
其設計風格飄逸、瀟灑,善於處理高來高去、凌空蹈虛的動作,被譽為將「武打拍成舞蹈一樣美」,所以古裝片是其所長,由於其喜用中鏡和遠鏡來拍攝連續的動作場面,所以完全不會武術的演員最適於出演他的影片,君不見,《新龍門客棧》中,林青霞、張曼玉的動作戲幾乎全部由替身完成,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亮相鏡頭由演員本人完成,但效果卻是如此的好,程指的移形換影大法、偷天換日之功確實厲害!
程小東是與袁和平齊名的頂級武術指導。安徽壽縣人,出生於香港,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做電影武術指導。
《倩女幽魂》系列及《笑傲江湖》、《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系列讓程小東聲名鵲起,成為中國電影武術指導界的一面旗幟。
他因與著名武俠片導演徐克的長期合作而被我們熟知,最近成為張藝謀導演的鐵桿搭檔。
經典動作設計:《東方不敗》的武打設計於寫實中加入唯美與浪漫元素,金庸原著的意境被刻畫得驚心動魄。片中令狐沖演練「獨孤九劍」一段最為精彩,但見劍在舞者手上、身上纏繞飛騰,陽春白雪又似風卷梨花,人與劍交相呼應,真如舞蹈一般優雅。
成家班以成龍為主體力量,是香港電影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最好的武術指導團體之一,不但獲得多次金像獎的肯定,更重要的是,成龍也憑著他的動作電影,走出了香港,使得李小龍之後的香港電影再次的發揚光大。而實際上,八十年代的成龍電影,是非常的香港化的作品,有著香港人生活的深刻烙印,也有著獨特的幽默——那種不同於周星馳的幽默,而更多的偏向於卓別林等早期的默片喜劇大師的表演方式,而不斷的藉助身外之物用肢體語言表達出那種幽默的效果。而「成家班」,則集中了馮克安、火星、盧惠光、林國斌、太保等成員,為成龍八九十年代的電影貢獻出了一部部的佳作。
洪金寶是成龍在於占元辦的中國戲劇學校的大師兄,在八十年代時期也有著自己的「洪家班」,像陳會毅(曾在中華戲劇學校學習)、馮克安、元彪、元華、元武等都曾經在那裡待過一段時間。不過,「洪家班」的影響力,就遠遠的沒有「成家班」的那麼大。
不過,這些「X家班」在九十年代時候紛紛的走向了沒落,個人的武術指導能力也更加的凸現,如程小東、袁和平、董瑋等。而甄子丹,更是成為新生代的武術指導(有時也被稱為「動作指導」)中的中堅力量,給沒落中的香港動作片帶來了一絲絲的亮色,如《戰狼傳說》、《殺破狼》等。
而本表所列舉的主要是近半世紀比較有影響力的武術指導(開始還稱為龍虎武師),還有很多的為香港動作電影作出貢獻的武術指導,因為種種的緣故,並沒有進入這個圖表當中,如梁小龍、唐季禮、林迪安、熊欣欣等,他們也常常走到好萊塢,為他們的動作電影提供動作上的亮色。
成家班以成龍為主體力量,是香港電影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最好的武術指導團體之一,不但獲得多次金像獎的肯定,更重要的是,成龍也憑著他的動作電影,走出了香港,使得李小龍之後的香港電影再次的發揚光大。而實際上,八十年代的成龍電影,是非常的香港化的作品,有著香港人生活的深刻烙印,也有著獨特的幽默——那種不同於周星馳的幽默,而更多的偏向於卓別林等早期的默片喜劇大師的表演方式,而不斷的藉助身外之物用肢體語言表達出那種幽默的效果。而「成家班」,則集中了馮克安、火星、盧惠光、林國斌、太保等成員,為成龍八九十年代的電影貢獻出了一部部的佳作。
洪金寶是成龍在於占元辦的中國戲劇學校的大師兄,在八十年代時期也有著自己的「洪家班」,像陳會毅(曾在中華戲劇學校學習)、馮克安、元彪、元華、元武等都曾經在那裡待過一段時間。不過,「洪家班」的影響力,就遠遠的沒有「成家班」的那麼大。
不過,這些「X家班」在九十年代時候紛紛的走向了沒落,個人的武術指導能力也更加的凸現,如程小東、袁和平、董瑋等。而甄子丹,更是成為新生代的武術指導(有時也被稱為「動作指導」)中的中堅力量,給沒落中的香港動作片帶來了一絲絲的亮色,如《戰狼傳說》、《殺破狼》等。
而本表所列舉的主要是近半世紀比較有影響力的武術指導(開始還稱為龍虎武師),還有很多的為香港動作電影作出貢獻的武術指導,因為種種的緣故,並沒有進入這個圖表當中,如梁小龍、唐季禮、林迪安、熊欣欣等,他們也常常走到好萊塢,為他們的動作電影提供動作上的亮色。
粉菊花創辦的是春秋戲劇學校(鼎鼎大名的弟子有林正英和尊龍),而唐迪創辦的是東方戲劇學校(鼎鼎大名的弟子有程小東),此外還有馬承志創辦的中華戲劇學校等。
早期的武術指導的出身以戲劇學校為主,但到了六七十年代發展為「X家班」,則以某個龍虎武師為代表的相對固定的一幫人組成的一個小集體,但有時候成員會有所變動,如馮克安,先是劉家班的,然後轉幫洪金寶,後來又轉為幫成龍;又如袁振洋,先是跟隨唐佳,後來隨袁和平並成為袁家班成員。
袁小田的正式入室弟子只有三個,則陳錦英、袁成就(袁和平女婿)和唐佳,此外還有小老虎(袁小田的侄兒)、周小來和石志斌(石堅的兒子)等。而唐佳、袁和平等後來都自組了武術指導隊。
劉家班是七十年代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武術指導隊,像陳全、黃景洋、余袁穩等幾個劉湛的徒弟(算是跟劉家良同輩)也都在給劉家良幫忙,而像馮克安、林克明、任大官(任羽田的兒子)、任世官、曾志偉、楊菁菁等都是出自於劉家班。而金像獎的第一屆最佳女主角就是曾經跟隨劉家班的惠英紅。
成家班以成龍為主體力量,是香港電影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最好的武術指導團體之一,不但獲得多次金像獎的肯定,更重要的是,成龍也憑著他的動作電影,走出了香港,使得李小龍之後的香港電影再次的發揚光大。而實際上,八十年代的成龍電影,是非常的香港化的作品,有著香港人生活的深刻烙印,也有著獨特的幽默——那種不同於周星馳的幽默,而更多的偏向於卓別林等早期的默片喜劇大師的表演方式,而不斷的藉助身外之物用肢體語言表達出那種幽默的效果。而「成家班」,則集中了馮克安、火星、盧惠光、林國斌、太保等成員,為成龍八九十年代的電影貢獻出了一部部的佳作。
洪金寶是成龍在於占元辦的中國戲劇學校的大師兄,在八十年代時期也有著自己的「洪家班」,像陳會毅(曾在中華戲劇學校學習)、馮克安、元彪、元華、元武等都曾經在那裡待過一段時間。不過,「洪家班」的影響力,就遠遠的沒有「成家班」的那麼大。
不過,這些「X家班」在九十年代時候紛紛的走向了沒落,個人的武術指導能力也更加的凸現,如程小東、袁和平、董瑋等。而甄子丹,更是成為新生代的武術指導(有時也被稱為「動作指導」)中的中堅力量,給沒落中的香港動作片帶來了一絲絲的亮色,如《戰狼傳說》、《殺破狼》等。
而本表所列舉的主要是近半世紀比較有影響力的武術指導(開始還稱為龍虎武師),還有很多的為香港動作電影作出貢獻的武術指導,因為種種的緣故,並沒有進入這個圖表當中,如梁小龍、唐季禮、林迪安、熊欣欣等,他們也常常走到好萊塢,為他們的動作電影提供動作上的亮色。
★董瑋:因《神偷諜影》、《紫雨風暴》中的出色設計獲兩屆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其風格簡單、明快、猛烈,像其早期的《殺人者唐斬》,98年陳嘉上監制的《殺手之王》,都顯示了這一點。在武師界獨樹一幟。
馬玉成:《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飛狐外傳》
曹榮:《義膽廚星》
★郭振峰:多次和昊宇森合作,負責了如《縱橫四海》、《槍神》等片的動作設計,古裝片如曾志偉導演的搞笑版《絕代雙驕》,郭振鋒後來為邦德片《明日帝國》設計了動作。
潘健君:《2002》
元彪:《敗家仔》《鬼腳七》
劉志豪:《新仙鶴神針》
袁祥仁:黃飛鴻《武狀元蘇乞兒》,美國電影《超膽俠》(又譯《夜魔俠》)
熊欣欣:《順流逆流》《三劍客》(美國影片)
梁小熊:《仙人掌》《天地英雄》
林迪安:《風雲雄霸天下》《中華英雄》《蜘蛛俠Ⅱ》
元華:《急凍奇俠》《龍行天下》
元德:《女機器人》《馬永貞》
袁信義:《黃飛鴻》《詠春》
劉家榮:《鬼馬功夫》《龍兄虎弟》
★羅禮賢:不能稱之為武術指導,應該是動作指導,飛車指導,他設計了港片中的大部分的飛車、飈車、撞車場面,周星弛《喜劇之王》中那段動作天後杜鵑兒的動作戲即為他設計,「教堂里,白鴿亂飛,莫文慰和對手持手槍對峙,同時扣動扳機,卻是空槍,二人慢慢蹲下,又悠的站起,二人回復原來的姿勢,只是手中都換成了沖鋒槍,扣動扳機,居然還是空槍,他們就重復原來的動作,最後居然變成了為火箭炮!」,
★ 元奎
與成龍、洪金寶當年同為於占元戲班「七小福」成員之一。動作風格凌厲、流暢、攝影角度極其新穎。與袁和平一樣,也是走拳拳到肉的實打路線,但除非是行家,否則不容易看出兩者的差別。然而,由於電影預算和特效的不同,卻造成了不同的效果。20世紀90年代後與李連傑合作,專門為其設計動作,充分發揮了李連傑敏捷、瀟灑的身手。 後來進軍好萊塢,成績斐然,其作品有《龍潭虎穴》和《救世主》、《玩命快遞》系列等。李連傑在美國拍攝並已陸續上映的《致命羅密歐》、《龍之吻》和《救世主》等影片都是由其擔任武術指導的。
代表作 《功夫皇帝方世玉》《新少林五祖》《中南海保鏢》 《Blood:最後的吸血鬼》《給爸爸的信》《蜀山》《夕陽天使》《赤壁》《生死格鬥》《情癲大聖》。
★ 唐季禮
代表作 《警察故事之超級警察》《紅番區》《雷霆戰警》
❷ 林正英幾時去世的
1997年11月8日。
林正英(Ching-Ying Lam,1952年12月27日-1997年11月8日),原名林根寶,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藝人。
1963年,林正英跟從創辦香港春秋戲劇學院的粉菊花師傅學習京劇。1969年,17歲的林正英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隨後與陳會毅一同成為李小龍的左膀右臂。1971年,林正英參演電影《唐山大兄》並擔任副武術指導。
(2)笑傲江湖尊龍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1986年,林正英主演靈幻僵屍片《僵屍家族》,在香港上映21天獲得累計1700多萬港元的票房(17,072,137港元,詳見1986年香港電影市場總票房排行),而在進軍日本時也取得良好反響,出現了短暫的僵屍熱潮。
1987年,在風頭正勁之時,林正英主演了一部僵屍題材電影《靈幻先生》,在香港上映21天獲得累計1900多萬港元的票房。
1988年,林正英主演林嶺東執導的動作電影《學校風雲》,飾演警察海哥。同年,林正英在劇情電影《七小福》中飾演京劇班師叔阿華一角,獲得了第二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
1990年初,林正英在許冠傑、張敏領銜主演的電影《笑傲江湖》中飾演曲洋,與午馬飾演的劉正風在船上琴簫合奏《滄海一聲笑》的橋段令人印象深刻。
1993年,林正英參演由與鄭少秋、王祖賢領銜主演的電影《畫皮之陰陽法王》並飾演紫衣道人。
❸ 《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三德子後來怎麼換人了
因為扮演三德子的演員趙亮是部隊的文藝兵,要參加部隊的演出,沒有時間出演第二部,所以換成了外形跟趙亮相似的吳軍扮演三德子這個角色。
《康熙微服私訪記》共五部,除了尊龍、溫碧霞演的第五部,前四部由張國立等原班人員出演,這四部中,除了第二部扮演三德子的是吳軍,其他三部都還是趙亮,因為其三德子的形象實在太深入人心。
拓展資料:
在參演這部戲之前,趙亮從軍藝畢業,分配到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演了一部叫《山城棒棒軍》方言劇,因為這部戲引起了張國立的注意,據說張國立當時將這部戲看了好幾遍,對趙亮的演技大加贊賞。
所以在97年籌備《康熙微服私訪記》時,張國立力邀趙亮出演為康熙出謀劃策、跟隨康熙出生入死,甚至替康熙背黑鍋的太監三德子。趙亮憑借精湛的演技將這個角色演繹的淋漓盡致,也因此在演藝圈迅速走紅。
時至今日,川渝地區的觀眾看到趙亮都喊毛子,而北方觀眾則親切地稱他為三德子。除此之外,趙亮還主演了《末代皇妃》《傻王闖天下》《山城棒棒軍2》《新笑傲江湖》《一個好漢兩個幫》《江南傳奇之十五貫》等電影,雖然都是些小人物,但是演技非常精湛。
2015年左右,趙亮悄然離開娛樂圈,和太太一起在四川鄉下承包了一千多畝荒蕪的叢林種樹植草,然後喂養土雞,過起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由於成就不小,他對當地經濟發展起了眾多積極作用。
資料參考:趙亮-網路
中華網《兩版三德子不同命……》
❹ 你看過的最經典的國產電視劇到底是什麼
要說我看過最經典的,在我記憶中就只有《西遊記》了,老版的西遊記,還是小學的時候看的,那時候家裡還沒有大的液晶電視,只有一台老式笨重的彩電,我下午放學每天准時打開電視,看西遊記,周末在家也看,我和我外公一起看,外公有時候不想看西遊記,他想看諜戰片,我就把遙控器藏起來,他找不到,就只能和我一起看西遊記,不知道看了多少年的西遊記,反正在我印象中,小時候是從第一集看到了最後一集的,可以說,西遊記算是整個童年的記憶了。
而生長環境的迥異,使他們有著不同的個性和愛好,當然也會有小打小鬧、小爭執,但更多的是充當了生活的調劑品。三人時而團結一致,聯手對付難纏的父母,時而又會相互爭斗,爭取屬於自己的小權益。這樣貼合生活氣息又有教育意義的國產劇,真的堪稱經典之作。
❺ 天魔僵屍主演的圖片呀
▲林正英生平簡介
林正英,香港著名的動作演員和武術指導,生於1952年,小時侯在粉菊花師傅的戲班中學習京劇表演,後來憑借一身好功夫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和武術指導,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多年後,年過30的他在80年代中期終於憑借茅山道長的形象,借著一部講述民國時期茅山道士捉僵屍題材的影片走紅香港和東南亞影壇。
在香港的僵屍電影中,許多影星都扮演過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長",比如陳友,鄭則仕、吳耀漢,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論最受歡迎、拍得最多,則當屬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連畫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長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為香港僵屍電影的代表人物,有著厚實功夫底子的林正英對僵屍片這種令自己聲名鵲起的題材確實也情有獨鍾,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因此,當香港傳統的茅山僵屍片由於被眾多跟風之作反復模仿毫無創新,以至漸漸失去觀眾時,林正英為避免香港僵屍電影黔驢技窮、自斷生路,拍攝的此類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餘,亦開始積極將西方吸血鬼及僵屍融入香港僵屍片中,打開了香港電影人重新審視本土僵屍電影的思路。之後的1990年,本已山窮水盡的香港僵屍電影再度掀起創作熱潮,西風東漸之勢亦愈演愈烈。
1997年,林正英患肝癌逝世,終年45歲。
林正英雖然去世了,但是他主演和導演的許多僵屍電影卻成為香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一個經典的電影流派。今年年初,法國的HKV公司發行了一個4碟套裝的香港僵屍電影《僵屍先生4部曲》套裝,包括《僵屍先生》《靈幻先生》《僵屍叔叔》《僵屍家族》。優視覺在這個套裝的基礎上又加入了林正英主演的《一眉道長》,做出一個《林正英僵屍電影經典套裝》,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幾部電影和碟片的配置情況
參考資料:
▲林正英資料全集
原名: 林根寶
原籍: 上海
出生日期: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廿七日
逝世日期: 一九九七月十一月八日,享年四十五歲。
家庭背景:
父母幫人包伙食為生,有六兄弟姊妹,林正英排行第三,與哥姐一樣
,林正英也沒機會讀書,唯獨其弟妹可以讀多幾年書。
入戲行:
小學二年級便綴學,十一、二歲被父親送入春秋劇社學戲,拜粉菊花為師,尊龍、惠天賜、孟海、董瑋乃同門師兄弟。
林正英受訓半年後即投入演出,第一個劇目叫《白沙灘》,但他的京劇生涯只維持了三、四年,經朋友介紹下轉行入電影圈。
電影生涯:
第一部電影叫《金刀大俠》,由岳??導演,鄭佩佩做女主角,片中林
正英扮個和尚仔。
從影二十多年,所拍電影不少過五十部,八八年自導自演了首部電影
《一眉道人》,不過卻因製作費超支,連導演費也收不到。
林正英拍得最多的是僵屍片,八十年代初憑《敗家仔》及《僵屍先生》奠定師傅地位。最後一部電影是九四年作品《青鋒俠》。
婚姻狀況:
早在八三年,林正英與前妻鄭冰冰結婚,婚姻維持了五年多便亮紅燈,期間前妻為他誕下一子(家耀)及一女(式瓦),離婚後,一對子女的撫養權卻歸父方,林正英亦決心將子女送往美國留學,計劃到子女長大後,自己亦移居美國養老。離婚後與父母同住,方便照顧一子一女,女兒今年十二歲,讀中二,兒子今年九歲,讀小學五年級。子女愛看他的戲,自動錄下爸爸演戲的錄影帶,少說也儲存了四十多盒。
林正英愛好家庭生活,父母、兄弟均同住西貢區,他在九一年時曾在西貢開酒廊。
最欣賞的人:
已故的李小龍,兩人曾合作拍《唐山大兄》一片,林正英做副武指,十分投契。當拍《龍爭虎鬥》一片時,李小龍特地要求鄒文懷寫信去韓國調林正英返港任其武指,兩人其後再拍《死亡游戲》,可惜戲未拍完,李小龍便逝世。
首部電影片酬:
日薪六十元,其中三分一交給師傅,另三分一拿回家中,餘三分一買食物請師兄弟食,林正英曾說那段日子最開心。
電視生涯:
95年獲亞視以百萬高薪禮聘演出電視劇《僵屍道長》;96年再添食拍《僵屍道長Ⅱ》,其後拍《等著你回來》97年底原擬再為亞視拍《僵屍道長Ⅲ》,終成遺願。
感情生活:
同苑瓊丹在亞視因合作《僵屍道長》而日久生情,九六年初兩人終於譜寫戀曲,苑仔還特地從跑馬地遷居西貢,與林正英共同生活。
致病原因:
因長期酗酒,引致肝癌
參考資料:
▲林正英作品(附別名、年份)
俠女(1971)
人嚇人(1982)
鬼怒川(1971)
敗家仔(1983)
七小福(1988)
人嚇鬼(1984)
人鬼神(靈幻至尊)-1991
鬼打鬼(1980)
甩皮鬼(金裝鬼打鬼)-1991
鬼咬鬼(1990)
血玫瑰(1986)
鬼幹部(魔中仙)-1991
錢作怪(1977)
合氣道(1972)
精武門(1972)
林世榮(仁者無敵)-1979
龍的心(1985)
羞羞鬼(九月九日重見天日)-1992
精靈變(1992)
一眉道人(1989)
天龍八將(1971)
咸魚翻生(狗急跳牆)-1980
無名小卒(1980)
少林英雄(方世玉與洪熙官)-1994
海員七號(1973)
英雄無淚(黃昏戰士)-1986
龍爭虎鬥(1973)
老虎田雞(1978)
雜家小子(1979)
舞台姐妹(1990)
戰火羔羊(1993)
時來運轉(1985)
學校風雲(1988)
黃面老虎(1974)
僵屍先生(靈幻道士、暫時停止呼吸)-1985
音樂僵屍(天外天音樂精靈)-1990
靈幻先生(1987)
特區愛奴(1992)
密宗威龍(1991)
驅魔警察(驅魔探長)-1990
驅魔道長(1993)
贏錢專家(1991)
靈界風雲(1991)
零時十分(追魂傘)-1992
唐山大兄(1971)
福星高照(1985)
東方禿鷹(1986)
金刀大俠(1970)
金衣大俠(1970)
富貴列車(1986)
玩命雙雄(1990)
笑傲江湖(1990)
群龍戲鳳(1989)
天地玄門(穿梭時空五百年)-1991
非洲和尚(1991)
洪福齊天(1991)
妖怪都市(1992)
雙龍出海(1984)
鍾馗嫁妹(鬼王鍾馗)-1994
僵屍至尊(靈幻家族)-1987
誓不忘情(1991)
神勇雙雄炮(1984)
新僵屍先生(新暫時停止呼吸)-1992
黐線枕邊人(老麼真辛苦)-1991
馬路小英雄(1973)
跆拳震九州(1973)
猛鬼旅行團(嘩!鬼旅行團)-1992
霹靂大喇叭(1986)
黃飛鴻少林拳(1974)
醒目仔蠱惑招(1979)
公海強奸風雲(1993)
鐵甲無敵瑪利亞(1988)
畫皮之陰陽法王(1993)
笑傲俠義黃大仙(1992)
冷麵虎京都之旅(1973)
搏命單刀奪命槍(1979)
神槍手與咖喱雞(1992)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1988)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1974)
黃飛鴻之一代宗師(1992)
鬼打鬼之黃金道士(鬼打鬼之靈幻天師)-1992
僵屍家族僵屍先生續集(1986)
***連續劇***
僵屍道長(1995)
僵屍道長Ⅱ(茅山道長)-1996
撞到正(等著你回來、情定陰陽界)-1996
新水滸傳(一枝花和尚)-1996
參考資料:
❻ 哪些影視劇你一直以為是國產片,但實際上是外國拍的
馬景濤、郭妃麗、鄭秀珍主演的古裝神話電視劇《東游記》結果是這部武俠劇仍然是新加坡的片子,看來新加坡拍攝的真與國內的武俠劇很難分得清楚,但也不得不說,他們拍攝得也確實精彩。
❼ 林正英到底死了沒是怎麼死的
死了,病死的
出生日期: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廿七日
逝世日期: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八日,享年四十五歲。
因拍片過於勞累,且因林正英平日喜愛小酌二杯,此雙重因素影響下,引致肝癌。(消息來源非官方,小報媒體傳言,待確定)
熊熊烈火,一縷輕煙隨風飄散,香港以擅長演道長著名的演員林正英從此告別人間。林正英的大殯儀式昨日早上舉行,在庄嚴的寶福紀念館之外,陽光XX,一片肅靜。靈堂之內卻是愁雲慘霧,一片悲傷,當蔗棺醉靈的剎那,林正英的小兒子撲前抱棺哭叫,聲聲哭叫爸爸不要走呀!此情此景無不令人心酸。眼見好友一對兒女哭成淚人,在場人士也為之唏噓嘆息。
而這次出席送殯行列的老友,大家都心情沉重,上午九時,洪金寶第一個到達靈堂,站在靈堂門口目睹好友林正英的遺像,欲語還休眼有淚光,其後許多圈中人相繼到達,包括羅家英、曾志偉、苑瓊丹、孟海、午馬、錢嘉樂、錢小豪等等。他的紅粉知己苑瓊丹雙眼紅腫,一直強忍淚水,當誦經告別儀式開始之時,她也穿上黑袍為好友誦經送別,念到傷心之處,也禁不住低聲飲泣.
當瞻仰遺容及靈棺之後,苑瓊丹隨即上前向林正英的遺像鞠躬道別,並未跟隨前往火葬場
擔任 動作設計 的作品
(1973)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1974)
林世榮 The Magnificent Butcher(1979)
雜家小子 Knockabout(1979)
新貼錯門神 (1979)
醒目仔蠱惑招 (1979)
鬼打鬼 (1980)
搏扎 (1980)
甩牙老虎 (1980)
錢作怪 (1980)
身不由己 (1980)
敗家仔 (1981)
人嚇人 (1982)
提防小手 (1982)
奇謀妙計五福星 (1983)
雙龍出海 (1984)
等待黎明 (1984)
貓頭鷹與小飛象 (1984)
福星高照 (1985)
時來運轉 (1985)
僵屍先生 (1985)
夏日福星 Twinkel, Twinkle, Lucky Stars(1985)
神勇雙響炮續集 (1986)
靈幻先生 Mr.Vampire3(1987)
東方禿鷹 Eastern Condors(1987)
血玫瑰 (1988)
過埠新娘 Paper Marriage(1988)
悲情城市 (1989)
城市判官 Armageddon(1989)
驅魔警察 Magic Cop(1990)
誓不忘情 Lover's Tear(1992)台譯霹靂大神探
擔任 監制 的作品
驅魔警察 Magic Cop(1990)
誓不忘情 Lover's Tear(1992)台譯霹靂大神探
青蜂俠 The Green Hornet(1994)
擔任 副導演 的作品
貓頭鷹與小飛象 (1984)
悲情城市 (1989)
擔任 導演 的作品
一眉道人 Vampire Vs Vampire(1989)
青蜂俠 The Green Hornet(1994)
擔任 助理指導 的作品
龍爭虎鬥 (1973)
雜家小子 (1979)
無名小卒 (1979)
搏命單刀奪命搶 (1979)
林世榮 (1979)
擔任 演員 的作品
金刀大俠 Gold Sabre Big Hero(1970)
金衣大俠 The Golden Knight(1970)
俠女 --上下集 A Touch Of Zen(1971)
鬼怒川 (1971)
鳳飛飛 (1971)
天龍八將 (1971)
六刺客 (1971)
唐山大兄 The Big Boss(1971)
血符門 (1971)
金印仇 (1971)
飛龍奪寶 (1972)
霹靂拳 (1972)
落葉飛刀 (1972)
精武門 (1972)
合氣道 Hap Ki Do(1972)
吉祥賭坊 (1972)
馬路小英雄 (1973)
跆拳震九州 When Taekwondo Strikes(1973)
龍爭虎鬥 (1973)
老虎燕星 (1973)
(1973)
海員七號 (1973)
偷渡客 (1973)
冷麵虎 (1973)
龍爭虎鬥 Enter The Dragon(1973)
死亡挑戰 (1974)
黃面老虎 (1974)
珠江大風暴 (1974)
黃飛鴻少林拳 (1974)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1974)
神打 (1975)
直搗黃龍 (1975)
陸阿采與黃飛鴻 (1976)
龍門秘指 (1976)
決殺令 (1977)
洪熙官 (1977)
破戒 (1977)
功夫小子 He has nothing but Kung Fu(1977)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 Iron Fisted Monk(1977)
多情劍客無情劍 (1977)
四大門派 (1977)
發錢寒 (1977)
肥龍過江 (1978)
蝙蝠傳奇 (1978)
盲拳、怪招、神經刀 (1978)
秀花大盜 (1978)
老虎田雞 (1978)
贊先生與找錢華 Warriors Two(1978)
老虎田雞 (1978)
荷京喋血 (1978)
音樂僵屍 (1992)
嘩鬼旅行團 (1992)
黃大仙 (1992)
新僵屍先生 (1992)
神槍手與咖喱雞 (1992)
妖怪都市 (1992)
黃飛鴻系列之一代師 (1992)
精靈變 (1992)
特區愛奴 (1992)
畫皮之陰陽法王 (1993)
公海強奸風暴 (1993)
驅魔道長 (1993)
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3)
青蜂俠 (1994)
少林英雄之方世玉洪熙官 (1994)
鍾馗嫁妹 (1994)
林世榮 The Magnificent Butcher(1979)或譯仁者無敵
無名小卒 (1979)
醒目仔蠱惑招 The Incredible Kung-Fu Master(1979)
搏命單刀奪命搶 Odd Couple(1979)
雜家小子 Knockabout(1979)
錢作怪 (1980)
鬼打鬼 Encounter Of The Spooky Kind(1980)
咸魚番生 By Hook or By Crook(1980)
甩牙老虎 (1980)
身不由己 (1980)
敗家仔 The Prodigal Son(1981)
人嚇人 The Dead And The Deadly(1982)
奇謀妙計五福星 WINNERS & SINNERS(1983)
神勇雙響炮 (1984)
雙龍出海 (1984)
人嚇鬼 (1984)
龍的心 (1985)
僵屍先生 (1985)
福星高照 (1985)
時來運轉 (1985)
霹靂大喇叭 (1986)
富貴列車 (1986)
英雄無淚 (1986)
僵屍家族 (1986)
靈幻先生 (1987)
東方禿鷹 (1987)
血玫瑰 (1988)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1988)
七小福 (1988)
鐵甲無敵瑪利亞 (1988)
學校風雲 (1988)
一眉道人 (1989)
群龍戲鳳 (1989)
笑傲江湖 (1990)
舞台姊妹 (1990)
玩命雙雄 (1990)
驅魔警察 (1990)
鬼咬鬼 (1990)
太陽之子 (1990)
九月初九之重見天日 (1991)
黐線枕邊人 (1991)
洪福齊天 (1991)
密宗威龍 (1991)
天地玄門 (1991)
零時十分 (1991)
贏錢專家 (1991)
鬼幹部 (1991)
強屍至尊 (1991)
非洲和尚 (1991)
人鬼神 (1991)
誓不忘情 (1992)
鬼打鬼之黃金道士 (1992)
甩皮鬼 (1992)
電視劇作品
僵屍道長 Vampire Expert(1995)亞視電視劇
僵屍道長Ⅱ Vampire ExpertⅡ(1996)亞視電視劇
撞到正(等著你回來 或 情定陰陽界) Coincidentally(1996)亞視電視劇
一枝花和尚 (新水滸傳) (1996)亞視電視劇
❽ 林正英在生之年一共拍了多少部僵屍片····純屬是僵屍片~~~~~
林正英小時候家境一般,父母幫人包伙食為生,有六兄弟姊妹,林正英排行第三,與其兄姐一樣,他曾在信義會小學就讀兩年,但其後輟學,在1963年至1964年,他加入了香港一個京劇團,並拜粉菊花及於占元為師,並與七小福的成員成龍及洪金寶等人一同受訓。之後被父親送進春秋戲劇學校,拜粉菊花為師 ,林正英在該校學藝五年,和尊龍、惠天賜、孟海、董瑋為同門師兄弟,林正英受訓半年後即投入演出,第一個劇目叫《白沙灘》。但他的京劇生涯只維持了三、四年,經朋友介紹下轉行入電影圈。林正英十七歲時就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身材嬌小的他,當過不少女演員的替身(例如鄭佩佩),當時他每日的收入只有六十元,其中三分一交給師傅,另三分一拿回家中,餘三分一買食物請師兄弟吃,林正英曾說那段日子最開心。十九歲時他便開始當武術指導,唐山大兄(一九七一年,和韓英傑合作,由李小龍親自邀請)是他當武術指導的第一部影片,並在片中擔演一角(可在片中清楚見到)。此後他當武指的影片很多,例如:富貴列車(1986)等。著名的「洪家班」他是骨幹之一,「洪家班」當武指的影片,他都有份參與。聽聞他和陳會毅曾是李小龍的左右手,李小龍拍武戲時,如果沒有他,那麼寧可不開機,李小龍主演的影片除猛龍過江外,都有他當武術指導。林正英很善於「下靶」,他設計的動作能夠讓李小龍滿意。久而久之,滿意有了,放心也就有了,於是信任也應運而生。 林正英與李小龍電視生涯由《僵屍道長》開始。1995年獲亞洲電視以百萬高薪禮聘演出電視劇《僵屍道長》。這套電視劇不單為亞視贏得高收視,亦被視為林正英影途的起死回生之作。所以在1996年亞視請他再拍《僵屍道長Ⅱ》時,他欣然答應。其後再拍《等著你回來》(即台灣的《情定陰陽界》)。1997年底,原擬再為亞視拍《僵屍道長Ⅲ》,但當時被告知已患上肝癌,使拍攝終止,並成為他的遺願。因拍片過於勞累,且因林正英平日喜愛小酌二杯,此雙重因素影響下,引致肝癌。而他一生沒拍過愛情文藝片,亦成為他最遺憾的事。他所參予的最後一部電視劇是與徐錦江、劉松仁共同拍攝的"一枝花和尚"(新水滸傳),在劇中他飾演威風凜凜的白英奇元帥。1997年11月8日,林正英在聖德勒撒醫院與世長辭,終年45歲。女朋友苑瓊丹當時亦陪伴在旁。林正英的大殯儀式於早上在庄嚴的寶福紀念館舉行。當蔗棺醉靈的剎那,林正英的小兒子撲前抱棺哭叫,聲聲哭叫爸爸不要走呀!此情此景無不令人心酸。許多圈中人相繼到達,包括羅家英、曾志偉、苑瓊丹、孟海、午馬、錢嘉樂、錢小豪等等。他的紅粉知己苑瓊丹雙眼紅腫,一直強忍淚水,當誦經告別儀式開始之時,她也穿上黑袍為好友誦經送別,念到傷心之處,也禁不住低聲飲泣. 當瞻仰遺容及靈棺之後,苑瓊丹隨即上前向林正英的遺像鞠躬道別,並未跟隨前往火葬場。 電影作品 擔任動作設計的作品 1974年:《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1979年:《林世榮》 1979年:《雜家小子》 1979年:《新貼錯門神》 1979年:《醒目仔蠱惑招》 1980年:《鬼打鬼》 1980年:《搏扎》 1980年:《甩牙老虎》 1980年:《錢作怪》 1980年:《身不由己》 1981年:《敗家仔》 1982年:《人嚇人》 1982年:《提防小手》 1983年:《五福星》 1984年:《雙龍出海》 1984年:《等待黎明》 1984年:《貓頭鷹與小飛象》 1985年:《福星高照》 1985年:《時來運轉》 1985年:《僵屍先生》 1985年:《夏日福星》 1986年:《神勇雙響炮續集》 1987年:《靈幻先生》 1987年:《東方禿鷹》 1988年:《血玫瑰》 1988年:《過埠新娘》 1988年:《羞羞鬼》 1989年:《悲情城市》 1989年:《城市判官》 1990年:《驅魔警察》 1992年:《誓不忘情》 1971年:《鬼怒川》 1971年:《鳳飛飛》 1971年:《天龍八將》 1971年:《六刺客》 1971年:《唐山大兄》 1971年:《血符門》 1971年:《金印仇》 1972年:《飛龍奪寶》 1972年:《霹靂拳》 1972年:《落葉飛刀》 1972年:《精武門》 1972年:《合氣道》 1972年:《吉祥賭坊》 1973年:《馬路小英雄》 1973年:《跆拳震九州》 1973年:《龍爭虎鬥》 1973年:《老虎燕星》 1973年:《鬼來鬼往》 1973年:《海員七號》 1973年:《偷渡客》 1973年:《冷麵虎》 1973年:《龍爭虎鬥》 1974年:《死亡挑戰》 1974年:《黃面老虎》 1974年:《珠江大風暴》 1974年:《黃飛鴻少林拳》 1974年:《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1975年:《神打》 1975年:《直搗黃龍》 1976年:《陸阿采與黃飛鴻》 1976年:《龍門秘指》 1977年:《決殺令》 1977年:《洪熙官》 1977年:《破戒》 1977年:《功夫小子》 1977年:《三德和尚與舂米六》 1977年:《多情劍客無情劍》 1977年:《四大門派》 1977年:《發錢寒》 1978年:《肥龍過江》 1978年:《蝙蝠傳奇》 1978年:《盲拳、怪招、神經刀》 1978年:《秀花大盜》 1978年:《贊先生與找錢華》 1978年:《老虎田雞》 1978年:《荷京喋血》 1979年:《林世榮》 1979年:《無名小卒》 1979年:《醒目仔蠱惑招》 1979年:《搏命單刀奪命搶》 1979年:《雜家小子》 參演作品二(80年代) 1980年:《錢作怪》 1980年:《鬼打鬼》 1980年:《咸魚番生》 1980年:《甩牙老虎》 1980年:《身不由己》 1981年:《敗家仔》 1982年:《人嚇人》 1983年:《奇謀妙計五福星》 1984年:《神勇雙響炮》 1984年:《雙龍出海》 1984年:《人嚇鬼》 1985年 :《龍的心》 1985年:《僵屍先生》 1985年:《福星高照》 1985年:《時來運轉》 1986年:《霹靂大喇叭》 1986年:《富貴列車》 1986年:《英雄無淚》 1986年:《僵屍家族》 1987年:《靈幻先生》 1987年:《東方禿鷹》 1988年:《血玫瑰》 1988年:《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1988年:《七小福》 1988年:《鐵甲無敵瑪利亞》 1988年:《學校風雲》 1989年:《一眉道人》 1989年:《群龍戲鳳》 參演作品三(90年代) 1990年:《笑傲江湖》 1990年:《舞台姊妹》 1990年:《玩命雙雄》 1990年:《驅魔警察》 1990年:《鬼咬鬼》 1990年:《靈界風雲》 1991年:《九月初九之重見天日》 1991年:《黐線枕邊人》 1991年:《洪福齊天》 1991年:《密宗威龍》 1991年:《天地玄門》 1991年:《零時十分》 1991年:《贏錢專家》 1991年:《鬼幹部》 1991年:《僵屍至尊》 1991年:《非洲和尚》 1991年:《人鬼神》 1992年:《誓不忘情》 1992年:《鬼打鬼之黃金道士》 1992年:《甩皮鬼》 1992年:《音樂僵屍》 1992年:《嘩鬼旅行團》 1992年:《黃大仙》 1992年:《新僵屍先生》 1992年:《神槍手與咖喱雞》 1992年:《妖怪都市》 1992年:《黃飛鴻系列之一代師》 1992年:《精靈變》 1992年:《特區愛奴》 1993年:《畫皮之陰陽法王》 1993年:《公海強奸風暴》 1993年:《驅魔道長》 1993年:《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4年:《青蜂俠》 1994年:《少林英 雄之方世玉洪熙官》 1994年:《鍾馗嫁妹》 演出電視劇 《僵屍道長》 年份:1995年 類型:恐怖 集數:30集 角色:毛小方 合 作演員:徐少強 苑瓊丹 文頌嫻 容錦昌 譚炳文 王書麒 林正英 監制:吳錦源 編審:蔡婷婷、劉枝華 《僵屍道長Ⅱ》 年份:1996年 類型:恐怖 集數:50集 角色:毛小方 合 作演員:商天娥、孟海、林文龍、文頌嫻、尹天照 監制:李慧珠、吳錦源 編審:蔡婷婷、李綺華 《撞到正》 別名:《等著你回來》,《情定陰陽界》 年份:1997年 類型:恐 怖 集數:30集 角色:劍伯 合作演員:林文龍、文頌嫻、尹天照、 楊恭如、麥景婷、邵仲衡 監制:鄭偉文 編審:阮少娜、李綺華 《一枝花和尚》 別名:《新水滸傳》, 《水滸外傳》 年份:1997年 類型:古裝武 打 集數:30集 角色:白英奇 合作演員:徐錦江、劉松仁、甄志強 、成奎安、蔡曉儀、高雄、陳逸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