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傳統節日卡通圖片
秦時明月的新年賀圖啊
② 為什麼廣東人過冬至節叫過小年要吃湯圓。起源於什麼什麼時候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古人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2)小年團圓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祖等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③ 廣東過小年吃什麼
廣東過年吃什麼?
廣東人對春節時間的界定,一般從農歷12月23日至次年的正月16日,統稱為過年。團年飯是過春節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燭燒完才開飯。
席上一般有雞(寓有計)、魚(寓年年有餘)、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財)、腐竹(寓富足)、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此外還有紅豆餡糯米皮的炸油角、炸煎堆、炒米糕。小吃果品類如芋頭糕、糖蓮子、炒粉皮、芝麻酥、花生酥。
1、年糕
在廣東,過年的時候必備的年貨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裡擺上一塊,圖個「好意頭」。 年糕皆因有個好彩頭——「年高」,有發財、步步高、甜蜜的意義,寓意新的一年圓滿甜美的生活。廣東人喜歡把年糕切成片,放進鍋里煎香了。一口咬下去,表面香氣撲鼻,裡面則是黏稠軟糯的年糕,加上甜甜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歡極了。
最傳統的廣式年糕呈深橙色,樣子朴實無華,吃起來卻別有一番滋味。現在,不少商家還將年糕做成鯉魚的形狀,既有年年高的意思,又有了年年有餘的意思,成了雙重好意頭,不少人除了自己吃,還喜歡買這些鯉魚年糕送禮。
2、糖環
在應節食品當中,糖環大概是最為美觀吸引眼球的,它形狀別致,外面一個圓環,裡面像五角星,寓以環環相扣,生生不息之意。
糖環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東莞縣志》的記載,糖環是東莞先人南遷。由北方帶來的食品之一。古時中原地區,糖環用麵粉製作,後來到了嶺南則改為糯米粉,放到油鍋里炸至熟透後,呈金黃色,亦有黃金滿屋的寓意。
3、湯圓
大部分南方人家習慣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據說元宵象徵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里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4、臘味
過年吃臘味是廣東的一個傳統習俗,「臘味」是年前才有的美食,如臘腸、臘肉、臘豬頭皮等,其味之香美,令人流涎。舊式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開始。
選購臘肉,要選外觀色澤光潤,瘦肉堅硬呈棗紅色,肥肉用指按無凹痕,呈金黃色,每條肉整齊,帶有香濃鮮美的糖酒香味的是上等品,吃起來會特別爽而不膩,假若臘肉已有異味,肉色變黑,就表明存放時間太久。
5、炒米餅
廣東有許多種餅,最著名的當屬陽江炒米餅,俗稱粉酥或硬餅。它與佛山盲公餅、中山杏仁餅、西樵大餅合稱廣東四大名餅。在廣東都有春節做炒米餅的習俗。
南粵習俗,春節做炒米餅,後來變成全年皆宜的零食。全家老少齊上陣,和樂融融來做餅。鐵鍋炒熟生米,石磨碾研成米粉,粉摻黃糖白糖紅糖,再加入花生等配料,壓入木餅印中,脫模後由木炭烘焙而成。
6、煎堆
對於老廣來說,過年做煎堆,意味著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早在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已有記載:「煎堆者,以糯粉為大小圓,入油煎之,以祭祖先及饋贈親友者也。」
在以前,做煎堆是件隆重的事,要把孩子們都趕出製作間,還要一邊炸一邊說吉利話,以祈求來年好遠。
7、蛋散
廣州人過年也炸蛋散,以香脆著稱。相傳是有一回過年,當每家人都准備好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包油角下鍋時,有一家人卻窮得沒錢買餡料,於是就把本來用來做油角的面團壓扁了下油鍋。新年到,窮人拿出那些面團來招呼朋友,大家都發現其又酥又脆,入口即化非常好吃,於是便問名字,窮人細想後說:「因為配料有雞蛋,而且入口即化的特點就像散了架似的,就叫蛋散吧。」
蛋散只需要麵粉、雞蛋、南乳就可以了。通常的做法是搓好的麵皮切成長方形,在長方形麵皮正中切三刀,然後把長方形的一邊往中間切口穿過去,成蝴蝶結狀,隨後下油鍋炸即可。
8、蘿卜糕
蘿卜糕是一種廣州人喜愛的點心,更是過年時候的應節食品。過年前的幾天,主婦們就會到市場買回好幾斤白蘿卜,還有蝦米、粘米粉等配料。
做蘿卜糕其實一點也不輕松:先將蘿卜皮削掉,然後再耐心地把它刨成絲。通常,能乾的主婦也要花上半個小時才能完成這項工作。接著,還要將蘿卜絲煮熟,混入粘米粉,將兩種原料攪成糊狀,加入蝦米、臘肉、豬油、胡椒粉,醬油、味精、精鹽等拌勻蒸熟。蘿卜糕一般在平鍋里用油煎幾分鍾,香口好食,是過年時候很多小孩子的最愛。
9、油角
廣州人過年要炸油角,取「起鑊」意頭,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隻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以前的廣州人,不管富家還是窮人,到了歲晚,總要開油鑊。油角有大有小預示一家平安。油角象徵的吉祥意義:形狀像「荷包」,亦即錢包。
雖然叫油角,做法好似炸餃子。但油角的餡是甜的,還拌以椰絲、炒花生、芝麻等等香實果攪碎而成,包在餃子皮里。與包餃子不同的是油角不用褶邊而是鎖邊,對折粘合後,用指甲沿邊一路輕捏成麻繩狀,然後適度煎炸即可食用。
10、笑口棗
笑口棗是廣州小吃中的油炸小吃品種,因其經油炸後上端裂開而得名。笑口棗香甜暄酥,十分可口。廣州一般的吃早茶的地方,都有笑口棗。同時笑口棗也是廣州人春節必備年貨之一。
在家製作笑口棗可以使用麵粉500克,糖250克,生油50克,食粉4克,清水150克和面。麵皮切記不能搓,而是要把麵皮「撈勻」,壓平後再將其再三折疊,再捏成大小相仿的小球,滾上芝麻就可以了。下鍋炸時,粉團要沿著鍋邊下,這樣粉團就會自然地「開口笑」。
11、盆菜
吃盆菜是廣東沿海地區和香港新界乃至東南亞喜慶節日的傳統習俗。過年時,一家人圍在一起,一邊品嘗豐盛且熱氣騰騰的盆菜,一邊閑話家常,其樂融融。
有人說,盆菜味道如何倒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氣氛。吃盆菜時一定不需客氣,就算用筷子將菜翻來翻去都不算失禮,因為好料沉鍋底,多種自在的吃法更適合合家團圓。
12、鼠殼粿
鼠曲粿(guǒ)也稱茨殼粿,廣東潮汕地區傳統小食,潮汕民間年節祭祖一般都會有鼠曲粿。流行於潮安縣、湘橋區、澄海市、饒平縣一帶。
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至翌年元宵,家家戶戶都制鼠曲粿,之前一般在過年前三四天才做,不過現在也有很多小攤每天都有賣。
④ 廣東小年風俗一般吃什麼
1、年糕
在廣東,過年的時候必備的年貨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裡擺上一塊,圖個「好意頭」。 年糕皆因有個好彩頭——「年高」,有發財、步步高、甜蜜的意義,寓意新的一年圓滿甜美的生活。廣東人喜歡把年糕切成片,放進鍋里煎香了。一口咬下去,表面香氣撲鼻,裡面則是黏稠軟糯的年糕,加上甜甜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歡極了。
最傳統的廣式年糕呈深橙色,樣子朴實無華,吃起來卻別有一番滋味。現在,不少商家還將年糕做成鯉魚的形狀,既有年年高的意思,又有了年年有餘的意思,成了雙重好意頭,不少人除了自己吃,還喜歡買這些鯉魚年糕送禮。
2、糖環
在應節食品當中,糖環大概是最為美觀吸引眼球的,它形狀別致,外面一個圓環,裡面像五角星,寓以環環相扣,生生不息之意。
糖環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東莞縣志》的記載,糖環是東莞先人南遷。由北方帶來的食品之一。古時中原地區,糖環用麵粉製作,後來到了嶺南則改為糯米粉,放到油鍋里炸至熟透後,呈金黃色,亦有黃金滿屋的寓意。
3、湯圓
大部分南方人家習慣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據說元宵象徵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里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⑤ 求一張圖片,新年祝福類的,帶人物的。最好是卡通動畫人物。
⑥ 求一些溫馨的卡通圖片
⑦ 一張卡通全家福圖片。。。。。
你看這張怎麼樣?就是稍微復雜了一點,可以少畫一點飯菜的~也可以不寫韓文~O(∩_∩)O~望採納哦~
⑧ 今年小年什麼時候
今天(2月4日)是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北方地區的小年。之所以強調北方地區,是因為在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或者除夕前一夜才是小年。
日期差異不重要,重要的是儀式感和對美好的期盼。小年一到,年的腳步就更近了,人們開始抓緊備年貨。天南海北的美食里蘊含的不僅是年味,還有人們的幸福生活。
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民間傳統上的小年(掃塵、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8)小年團圓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各地迎小年:
福建福鼎:迎小年蒸黃粿 寓意團圓步步高升
迎小年,福建福鼎市最近家家戶戶開始蒸黃粿。福鼎人講究,有年糕才算過年,於是這幾天,人們紛紛把自家浸過水的大米拿到年糕作坊進行加工。
福鼎黃粿是由大米和黃梔子做成的年糕,製作起來一共11道工序,看似簡單,其實復雜,黃梔子汁與米粉的比例,蒸粉的火候、手法都有要求。一些有名氣的老作坊早在小年前一星期就開始接受電話預訂,網路下單。
貴州都勻:春節臨近 豆腐丸子又成搶手年貨
在貴州都勻,民間有過年吃豆腐丸子的傳統習俗。隨著春節的臨近,豆腐丸子又成為搶手年貨,銷售火爆,豆腐丸子也是當地吃火鍋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在一家當地小有名氣的豆腐丸子店,最近可以一天賣出4000多個豆腐丸子,銷售十分火爆。
⑨ 求一張有四個人的卡通人物圖片(至少四個) 不要合影和全家福,發來的圖片要說明這幾個卡通人物在做什麼
我有一張~但不太符合要求哦~
是《吸血鬼騎士》同人,分別是:
一條拓麻架院曉
藍堂英玖蘭樞早園琉佳
按照人物的位置看名字
⑩ 求一張全家福7人卡通或者Q版圖片,一對夫妻,4個老人,1個嬰兒
求一張全家福7人卡通或者Q版圖片,一對夫妻,4個老人,1個嬰兒,這樣的照片真不好找。找到一張,但是沒有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