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搞笑圖片喝酒前的我和喝酒後的我
擴展閱讀
男人帶著小孩子圖片 2025-07-30 09:19:33
手機攝影大賽圖片欣賞 2025-07-30 09:16:44
可愛的跳舞卡通圖片 2025-07-30 09:05:49

搞笑圖片喝酒前的我和喝酒後的我

發布時間: 2022-08-25 15:34:47

① 圖片里 帶著 字樣 你是做什麼的 我是喝酒的

這樣描述圖片,這是一張搞笑的圖片啊

② 軍人喝酒搞笑圖片大全

  1. 把老婆狠狠打了一頓。我發現自己錯了,是被不是把。

③ 自製搞笑圖片加字請我喝酒

至於這樣嗎?
聽著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不禁流出了真摯的眼淚,仰天長嘯:「既然沒有錢,我以後還怎麼有臉回家!」這時我爸一腳把我踹開,「不就是沒給你壓歲錢嗎?至於這樣嗎?」

④ 誰有喝酒搞笑圖片

⑤ 今晚你喝酒了嗎搞笑圖片

今晚你喝酒了嗎搞笑圖片

如圖所示:


心煩就把自己喝醉,醉了好睡覺

⑥ 搞笑戒酒保證書圖片

搞笑戒酒保證書圖片

你們知道戒酒保證書怎麼寫嗎?以下我為大家提供搞笑戒酒保證書圖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搞笑戒酒保證書圖片一

我保證: 今後不再喝酒,從即日起實施戒酒活動。

我懷著十二萬分的愧疚以及十二萬分的懊悔寫下這份保證書 。

說實在的,我並非好酒之人,只是身在職場,難免經常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應酬,於是這兩年喝酒的場合也就逐漸多了起來。我這個人酒量不敢說在男人們面前大顯身手,至少在一幫不會喝酒的朋友們面前我還是數一的。但身體素質慢慢有所下降,抵抗能力明顯不行,這酒量也就每況愈下。加之我的性格較為直爽,酒桌上從不作假,而且總擔心自己喝少了人家喝多了對不住人家,喝到最後往往是人家意思意思我喝乾。如此一來,我幾乎是每喝必醉,只是醉酒的程度輕重不同而已。

每次喝完酒給你打電話,你總會在第一時間分辨出我喝了多少酒,責怪我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這樣喝酒,萬一把身體喝壞了怎麼辦,總之,每次你都很生氣,你從希望到失望,從失望到傷心,每次你都會苦口婆心地勸我少喝酒,並會不厭其煩地給我列舉很多可怕的因為喝酒導致事故的例子。所以我決定,遠離酒精,選擇快樂運動。我不願看到你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更不願你一句話都不說的折磨我。

一:我要在每次喝酒前跟同事好友充分解釋,即便是他們生氣我也要堅持請求他們諒解。理由總是很多,如果是真正的好朋友,我想他們應該會維護我的,如果他們強迫我喝酒,那也就不是好朋友了,既然不是好朋友,我何苦為了他們而失去了你。

二:酒不是什麼好東西,燒心傷胃的。喝了自己難受,我更不想在別人的眼裡是一個酒鬼的形象,更不希望別人會因此而看不起你。

三:我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不要再過暈暈乎乎的日子,因為我要學會珍惜生活珍惜你尊重你。你。 四:我要多參加體育運動,不能再放縱自己,不能再讓你傷心失望,我要做一個積極上進的好男人。

特此保證,以後堅決遠離酒精決心把酒戒掉,不為別的,只為了給你一個寬慰,少讓你操心而已。如有違反,今生再無臉見你,從此永不糾纏!男人一諾千金,說到做到,請你看我的行動吧!

希望你監督

搞笑戒酒保證書圖片二

親愛的領導:

遵照您的旨意,我保證今後不再喝酒,從即日起實施戒酒活動。 我懷著十二萬分的愧疚以及十二萬分的懊悔給您寫下這份保證書 。 曾經我是一個很聽話的人,可是近來我犯了個嚴重的錯誤,我對於我這次犯的錯誤感到很慚愧,我不應該因為了聯絡感情而去喝酒,我明明知道你不讓我喝酒,討厭我喝酒,但是我還是喝了,雖只喝了兩瓶酒,但還是真不應該的。可是我覺得有的時候喝點小酒聯絡一下感情是應該的。所以每次我在喝酒與不喝酒之間掙扎著,所以在決定要喝酒之前我仍一枚硬幣,如果是正面,那親愛的你會體諒我,如果是反面,那我還是寧願放棄所有朋友伙計們的感情都不要喝酒。老天爺跟我開了個「黑色幽默」。世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親愛的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將會說三個字,那就是我錯了,如果非要在著三個字上加一個期限的話,那將是一萬年。

2012年除底到今天,將近幾十個小時的反省時間,我已經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大春節不好好在家裡好好幫助你幹活好好陪你度過年三十。然而在家裡找朋友喝酒真是不應該啊,更何況還跟一幫爺們喝,回想起我答應你的話(從此我不再喝酒),但是我沒有做到,哎~! 真是不應該。

說實在的,我並非好酒之人,只是身在職場,難免經常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應酬,於是這兩年喝酒的場合也就逐漸多了起來。我這個人酒量不敢說在男人們面前大顯身手,至少在一幫不會好酒的朋友們面前我還是數一的。但身體素質慢慢有所下降,抵抗能力明顯不行,這酒量也就每況愈下。加之我的性格較為直爽,酒桌上從不作假,而且總擔心自己喝少了人家喝多了對不住人家,喝到最後往往是人家意思意思我喝乾。如此一來,我幾乎是每喝必醉,只是醉酒的程度輕重不同而已。

每次喝完酒回來你就開始給我上課,你在心疼我的同時總會責怪我不不幹人事,說我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這樣喝酒,萬一把身體喝壞了怎麼辦,一個上有老小有小的人老在外面喝酒,是多麼的危險?總之,每次氣得你從希望到絕望,每次都會苦口婆心地勸我少喝酒,並會不怨其煩地給我列舉很多可怕例子跟條件,說你再喝一杯我就喝一瓶,再喝就咋整咋整的,硬是把喝酒說得一無是處,直到我說我從此再也不喝了。

記得是16歲就學會喝酒了,那時候,我拎起來一瓶酒我都有膽喝酒,細細想來,真是佩服自己。那時候還是一幫親戚朋友把我整醉的,算了,好勇不提當年為了,今年周歲26,在酒場里都混了十個年頭,不簡單,我踏入社會參加工作了,我看,我也該跟酒場告別了。我正在努力

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可能微不足道。但在親人、你的眼裡,我是那麼的重要,我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他們的喜怒哀樂。這些年來,我原本就無法陪伴在父母身邊,這已經是很大的不孝了,我怎能再一而再地讓你們傷心呢,所以我決心把酒戒掉,不為別的,只為了給你們一個寬慰,少讓你們操心而已。 這次行動要實行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為此,特成立戒酒行動小組。由我親愛的你段艷鳳擔任組長,成員就是我。監督人員是所有看到此篇文章的朋友。這次行動要以會議精神為指導,從政治角度,充分認識這次戒酒行動的重要性。如果在發現喝酒,艷鳳說要把我從組織開除出去。總之,我一定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實懼進,開拓創新,把戒酒行動進行到底。

保證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搞笑戒酒保證書圖片三

親愛的領導:

遵照您的旨意,我保證今後不再喝酒,從即日起實施戒酒活動。

我懷著十二萬分的愧疚以及十二萬分的懊悔給您寫下這份保證書 。

曾經我是一個很聽話的人,可是那天(應該在五月末吧)我犯了個嚴重的錯誤,我對於我這次犯的錯誤感到很慚愧,我不應該因怕回去晚了而借膽喝酒的,我明明知道你不讓我喝酒,討厭我喝酒,但是我還是喝了,雖只喝了一小杯,但還是真不應該的。可是我怕晚上回去晚了,要挨領導的批評,所以在決定要喝酒之前我仍一枚硬幣,如果是正面,那領導會體諒我,如果是反面,那我還是回去晚點都不要喝酒。老天爺跟我開了個「黑色幽默」。世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領導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將會說三個字,那就是我錯了,如果非要在著三個字上加一個期限的話,那將是一萬年。

五月底到今天,將近十天的反省時間,我已經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大晚上不早點回家還在外面喝酒真是不應該啊,更何況還跟一幫爺們喝,回想起我答應你的話(從此我不再喝酒),但是我沒有做到,哎~! 真是不應該。

說實在的,我並非好酒之人,只是身在職場,難免經常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應酬,於是這兩年喝酒的場合也就逐漸多了起來。我這個人酒量不敢說在男人們面前大顯身手,至少在一幫不會好酒的朋友們面前我還是數一的。但身體素質慢慢有所下降,抵抗能力明顯不行,這酒量也就每況愈下。加之我的性格較為直爽,酒桌上從不作假,而且總擔心自己喝少了人家喝多了對不住人家,喝到最後往往是人家意思意思我喝乾。如此一來,我幾乎是每喝必醉,只是醉酒的程度輕重不同而已。

每次喝完酒領導打電話來,他在心疼我的同時總會責怪我不懂事,說我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這樣喝酒,萬一把身體喝壞了怎麼辦,一個女孩子家老在外面喝酒,是什麼形象?總之,每次氣得領導從希望到絕望,每次都會苦口婆心地勸我少喝酒,並會不怨其煩地給我列舉很多可怕例子跟條件,說你再喝一杯我就喝一瓶,再喝就咋整咋整的,硬是把喝酒說得一無是處,直到我說我從此再也不喝了。

記得是三歲就學會喝酒了,那時候,我能拎起來一瓶酒嗎?我都有膽喝酒,細細想來,真是佩服自己。那時候還是一幫親戚朋友把我整醉的,算了,好勇不提當年為了,今年周歲22,在酒場里都混了二十個年頭,不簡單,我大學畢業了,我看,我也該跟酒場告別了。不知在這里能畢業得了?我正在努力……

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可能微不足道。但在親人、領導眼裡,我是那麼的重要,我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他們的喜怒哀樂。這些年來,我原本就無法陪伴在父母身邊,這已經是很大的不孝了,我怎能再一而再地讓你們傷心呢,所以我決心把酒戒掉,不為別的,只為了給你們一個寬慰,少讓你們操心而已。

這次行動要實行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為此,特成立戒酒行動小組。由我領導擔任組長,成員就是我。監督人員是所有看到此篇文章的朋友。這次行動要以會議精神為指導,從政治角度,充分認識這次戒酒行動的重要性。如果在發現喝酒,領導說要把我從組織開除出去。總之,我一定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實懼進,開拓創新,把戒酒行動進行到底。

保證人:xxx

;

⑦ 喝酒搞笑圖片給我發一張好嗎謝謝!

⑧ 喝酒前想著喝倒一大片,喝酒後又想:誰再叫我喝酒我跟誰急的圖片 句子有

當心憤怒與怨恨

敵意、怨恨、憤怒,總是與我們酒醉脫離不了關系,它使我們嗜酒的問題更加惡化。
「為什麼要喝醉酒?」——一個十分普遍的答復是,喝酒能增加勇氣,因此可以向別人袒露自己的心事,能夠任意表達出平時難以面對、不知如何處理、憤怒不滿的情緒。
同時醉酒往往還伴隨著憤怒的情緒。嗜酒者也可能極為喜愛酒後那種凌駕於他人之上的權力感。
酗酒後的憤怒與暴力攻擊事件和兇殺案之間有高度的關聯性。包括犯罪者或被害人,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處於受到酒精影響的狀態下而出事。強暴、家庭失和及離異、虐待兒童、持械搶劫,也常起因於酒後亂性。
即使我們沒有上述犯罪行為,但我們那種發脾氣、生氣也會導致他人心情緊張,擔心隨時會有暴力行為傾向。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憤怒情緒背後潛藏的風險。
以人類天性而言,憤怒情緒無疑是時常都會發生的狀況。盛怒之下的暴力行為或言語攻擊,不僅對他人造成傷害,也危及整體社會安全。而且憤怒情緒的積累對心理健康也有非常負面的影響,這種對他人充滿敵意的態度將使我們內心受到嚴重損害,從而導致抑鬱症。
雖說從各個方面來看,憤怒都是人類普遍性的問題,但就一名嗜酒者而言,它的威脅性和破壞性更甚。
所有保持清醒的酒鬼幾乎一致認為,我們本身的怒氣往往能毀滅自我。敵意、怨恨、妒忌、憤怒的感覺迫使我們有想要再去喝酒的沖動。所以我們必須警惕自己,除了再喝一杯外,應該有其它更好的解決方式。
首先,我們來辨識一下,憤怒形形色色的面貌:不寬容,輕視,蔑視,妒忌,憎恨,勢利,譏笑,憎惡,敵意,不滿,緊張,諷刺,嘲笑,自憐,惡意,不信任,懷疑,焦慮,掛念,疑心,猜疑,猜忌。
在過去飲酒的過程中,我們不是鑽牛角尖、深陷其中,就是反應過度、小題大做,尤其在我們又再喝起酒時,這種特質就更加明顯。
我們當中很多人都認為,憤怒是由於內心恐懼作用的結果。我們經常不確定我們到底在怕什麼,有時它僅是一種模糊不清、難以形容的驚慌。我們往往在無任何預見的狀態下,突如其來地對某人或某事爆發怒火。
失敗、挫折感,也是導致我們怒火中燒的因素之一。就典型的酒鬼而言,我們特別缺乏耐心與毅力接受失敗的磨練。不論是現實的,或者是想像的情境,在面對復雜的、不易處理的困境中,我們習慣性地選擇喝酒來解決問題。
另一種理直氣壯的怒火更是難以應付——我們常常自以為正直俠義、憤世嫉俗,所作所為是出於正義公理,因此理應堅持。但是這種心態在不知不覺中卻逐漸侵蝕我們的心靈,消彌我們對端起第一杯酒的抵抗能力。
即使我們真的滿腹委屈,受到極不公正的待遇,憤怒對我們依舊是無緣消受的奢侈品。不論是哪種方式的憤怒,終將使我們再度端起第一杯酒,從而走向自我毀滅之路。
當我們開始想發脾氣時,吃一些甜食或是喝杯非成癮甜味飲料,將會有所幫助。
如果我們能夠及時著手轉移注意力,並且開始處理其它事務,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像打電話給助幫人,或聯系其它保持清醒的會員,也可以暫停一下;考慮我們是否過度勞累,如果是,適度的休息就可以恢復體力,消除怒氣;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安靜地沉思,默想「自己生活,也讓別人生活」這句話的含義,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或是投入其它不相關的簡單勞作,甚至欣賞以前自己曾經喜歡的音樂……
我們也可以將生氣的源頭整理歸納為:我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例如交通阻塞、天氣、排隊等候結帳……),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用成熟而理性的態度來接受,而無需生悶氣或是借酒澆愁。
有時我們對周圍的環境或本身的生活感到諸多不滿。如果我們面臨換工作、搬家、離婚等事情的沖擊,那麼當需要我們決策時,務必小心謹慎、仔細分析,切忌沖動魯莽,作出無奈的決定。也就是說,無論處於怎樣不利的狀況,我們都應該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然後才能有沉著的態度和建設性的想法來處理那些令我們感到困擾的事情。
另一有效去除怒氣的方式是,虛擬替代法。我們思考一下,如果是一個成熟、健全、有智慧的人在面臨與我們相同的處境時,會如何應對,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多試幾次,真的有效。
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較輕松的體能活動來消除怒氣——深呼吸、熱水澡、靜坐沉思甚至大聲呼喊,均有助於疏緩情緒緊張。
我們不建議純粹採取壓抑、忍耐、掩飾、封閉的應對方式,我們必須學會不受制於怒火,而依舊有所作為。如果做不到這樣,則將來再度復飲的危險性極大。

⑨ 喝酒之前我屬於世界,喝醉以後,世界屬於我

舍棄陳舊的觀念

在過去嗜酒期間我們從生活當中累積下來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即使在我們停止喝酒之後,卻無法像變魔術一般,轉瞬間就消失無蹤。

雖然我們已經遠離了醉生夢死的日子,但是酒癮疾病依舊徘徊不去。所以我們已經發覺到,如果能夠設法去除許多開始又再度萌芽發根的舊觀念,將有助於我們康復的療程。

而這些老舊的思想,也確實一再地重復發生。我們所努力想要達成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從過去陳舊觀念的束縛中,重新獲得一種放鬆而自由的感覺。很多我們過去思考方式的習慣及
其所形成的概念限制了我們的自主權。

當我們以全新眼光仔細檢視時,原來它們只會壓垮我們而一無是處。我們沒必要再繼續緊抓著不放,除非經過確實的檢驗證明有用,而且真正仍然可以發揮效果。

我們現在可以使用非常具體的標准用來衡量一個想法目前的實用和真實性。我們能夠對自己說「那正是我在喝酒時經常有的想法,這種思考模式現在是否有助於我保持清醒?今天這種思想對我而言是否有益?」我們過去很多陳舊的觀念——特別是那些關於酒精、喝酒、醉酒、以及酒依賴方面的想法(或是嗜酒的問題,如果你比較認同此一措辭)——對我們而言不是毫無價值,就是實際上在自我毀滅,去除掉那些想法將會是極大的解脫。

也許舉幾個例子就足以說明我們拋棄這些陳舊而無用的觀念之益處。當我們在十幾歲的青少年時期,對很多人而言,喝酒是一種宣誓證明,用來表示我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或者我們已經長大成人,而且聰明老練、見過世面或者足夠強大可以違抗父母和其它權威。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喝酒總是與浪漫、性、音樂、功成名就及優越感、奢華享受密不可分。如果學校有傳授任何關於喝酒的事情,通常只是對於健康的危害和可能被吊銷駕照等——其餘的事並不多。

同時有許多人仍然相當確信任何喝酒行為完全都是不道德,直接導致犯罪、痛苦、恥辱和死亡。無論我們對喝酒的感覺曾經是什麼,正面或負面,通常是強烈而又情緒化遠多於理性。或許我們對於喝酒的態度僅僅只是無意識的,不假思索的全盤接收他人的意見。

對於許多人而言,喝酒是社交場合中,必要而無傷大雅的一部分,在某些地方、朋友之間在特定時間內所進行的令人愉快的休閑活動。

其他人也許視喝酒為佐餐必備物品。但現在我們問自己: 如果不喝酒,是不是就實際上無法盡情享受友情或美食?我們喝酒的方式是否
有助於改善自己的社交關系? 這樣是否能提高我們對食物美味的享受能力?對於想喝醉酒的想法,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其所衍生的反應甚至更加極端。不勝酒力可能被視為只是好玩或者只是丟臉。

基於各種理由,想喝醉酒的想法常令許多人都覺得反感。可是對我們有些人而言,這是一種渴望的狀態,喝醉酒不僅僅只是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同時我們自己也喜歡這一感覺。但是同時另外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就是由於受到社會知名人士的公然輕忽。

有些人完全無法容忍從未喝醉的人,其他人則是鄙視喝得太醉的人。就現今醫療保健所發現的結論,目前對改變這些態度所能發揮的影響力仍然相當有限。當我們第一次聽到「嗜酒者」這個名詞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是專門指那些年邁、衣衫襤褸、渾身顫抖或是在行乞令人討厭的人,或是在貧民窟里喝醉酒的人。

現在對此問題有充分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全都是廢話。然而盡管如此,我們過去所殘留的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在我們剛開始試著保持清醒之際,依舊縈繞在我們心中。

蒙弊了我們的視線,使我們難以察覺到事情的真相。但直到最後,我們總算變得有意願去接受,轉變過去的那些觀念——只是可能——部分也許有點錯誤,或至少不完全能夠再准確的反映我們個人的親身經驗。當我們能夠說服自己,以誠實的態度看待過去的經驗、並仔細聆聽其它不同於我們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就可以用開放的胸懷來面對一長串過去我們所未曾詳細檢視過的信息。

例如,我們可以察看科學專業的敘述:酒精不僅是美味解渴的飲料,而且也是一種能夠改變意識形態的葯劑。我們學習到不但可以在飲料中發現到葯劑,同時也存在於食物和各種葯品之中。而且現在幾乎每一天,我們都可以讀到或聽到一些特定的葯劑對於人體所造成多重的危
害(包括對於心臟、血管、胃、肺部、口腔、腦部等等)這是我們從前所未曾懷疑過的狀況。葯理學家以及其他的成癮治療專家,現在都已經認為酒精無論是使用作為飲料、興奮劑、鎮靜葯、補葯或是安定劑,不能完全視之為安全無虞。但就每個單一個案而言,其本身並未必會直接導致身體傷害或精神惡耗。

顯然大部分人都能夠優雅的使用,而不致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我們發現,可將喝酒視為醫學上的服用葯物,酒醉就像是服葯過量。濫用葯物能夠直接或間接的導致各種身體健康、精神、家庭、社會、財務、工作上的問題。

我們能夠開始看到酒精對有些人所造成的後果,而不是大部分只想到喝酒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們也已經發覺到,任何人,只要是有發生過關於喝酒方面任何型態的麻煩,也許就是處於我們稱之為「嗜酒」的狀況。

此一疾病侵襲的對象不分其年齡、信仰、種族、性別、智力、背景、情緒、健康、職業、家庭狀況、體質好壞、飲食習慣、社會或經濟地位或其它一般的個性。問題不在於你喝多少或怎麼喝、何時喝、為什麼喝,而是喝酒如何影響到你的生活——當你喝酒時發生過什麼事。

在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有這個疾病之前,我們必須先走出一個老舊而又令人厭倦的誤區:承認我們自己已經無法控制酒量是一可恥、懦弱的表現(如果我們曾經如此)。

軟弱?事實上我們需要相當大的勇氣才能正視這一殘酷的現實、毫無保留、沒有掩飾、無需借口,同時我們不用再自欺欺人。(雖然似乎不是在自吹自擂,但坦白說我們很多人都幻想自己是世界冠軍)在我們從酒癮疾病康復的過程中,同樣也會因為一些錯誤的想法而蒙上陰影。就好像其他數以百萬計的人,親眼見到一個人因為喝酒而導致死亡,對於這個嗜酒者為何無法以自己的意志力停止喝酒會非常的驚訝。

這是另一個過時的觀念,我們之所以會將這種想法一直銘記在心,主要是因為我們很多人在早年時期接觸到一些典型、超強意志力的案例,或許是有過家族或鄰里中的傳奇人物。經過多年放盪不羈的生活後聲名狼藉,但突然間改弦易轍放棄酒精、女人,到了50歲的時候,洗心革面、重新作人,從此滴酒不沾,成為舉止得體、誠實正直的模範。

這種當我們准備好時也能夠依樣劃葫蘆的幼稚想法,是一項危險的錯覺。我們不是其他任何人。我們就只是我們自己(我們也不是每天喝一大瓶,一直活到90歲的老祖父。)現在我們非常確定的結論是,僅憑個人本身意志力來克服酒癮問題,其效果就像是治療癌症一般。從我們自己的經驗中已經一再重復的證實此事。

我們多數人曾經嘗試獨自解決,不論是希望控制酒量或是停止喝酒,但無論如何努力嘗試我們就是無法得到持久的成功。即使如此,要使我們坦白承認需要幫助仍然很不容易。因為此種作法,看來似乎也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沒錯,我們正深陷於另一種迷失當中。但是我們最後終於問自己:如果我們能夠獲取並運用更強大的力量,是否比自己徒然無益的孤軍奮戰會更有智慧,尤其是在我們自己經過一段時間反復證實無法奏效之後? 如果按一下開關,就能開啟燈光,我們不認為持續在黑暗中嘗試摸索是明智之舉。我們無法完全靠自己獲得清醒。這並非我們所學習到可以保持清醒的方式。

同時充分享受清醒的生活也不是一個人獨自可以完成的工作。只要我們能夠考慮少數幾個有別於我們原本陳舊想法的觀點,即使是暫時性的,我們就已經作了一個正確的決定,邁入快樂、健康的新生活。

原本我們深信絕無可能會發生此事,但這種變化此時此刻正出現於我們成千上萬的會員之中。

2、遠離第一杯酒

「如果你不喝第一杯酒,就不會醉。」「一杯太多了,但二十杯也不夠。」
當我們從一般性喝的多發展為嗜酒時,經常的醉酒嚴重干擾了生活和工作,於是我們減少飲酒次數,或試圖把酒量控制在一到兩杯,或從高度酒換成啤酒或葡萄酒,好讓自己不要醉得太厲害。也許我們可以保持一段時間滴酒不沾,然後遇到機會(一些特別慶典、個人困惑或根本沒有特別的事),我們又會開始喝酒,開始我們想只喝一杯吧,由於一杯酒並未導致什麼嚴重後果,我們覺得再喝一杯也是安全的。但事實證明那隻是個陷阱——當我們喝了兩三杯,感覺不錯,然後覺得以我們的酒量再喝一兩杯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結果我們控制不住的喝得太多,回到了原來爛醉如泥的狀況。
專門研究酒依賴問題的醫生告訴我們——正是第一杯酒觸發了潛在的飲酒慾望,進而使我們失控。這種重復的經歷使我們得出結論:試圖控制酒量計劃如何不喝醉是不可能的,而避免那關鍵的一杯酒——「永遠不端第一杯」才能使我們保持長期清醒。
酒依賴是一種對於酒精的成癮行為。酒精作為一種軟性毒品與任何其它成癮物質一樣,我們如果想保持康復狀態,只有遠離第一劑導致我們所成癮的那種麻醉劑。

3、 使用「24小時」計劃
在酗酒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會在非常難受的時候很嚴肅的發誓「再也不喝了。」」我發誓要一年不喝。」,從心裡說,我們真的是不想再喝醉了。當然有些人會有所保留:說這個誓言只是針對於「烈酒」,而不是啤酒。其實啤酒與葡萄酒也會讓我們喝醉,只是需要喝更多的量來達到與白酒一樣的效果。我們喝啤酒與葡萄酒醉酒所受的傷害同我們喝烈酒一樣。
然而,過一段時間,誓言和痛苦的記憶都會被拋之腦後。我們在某個時刻又開始喝酒了。我們的「永遠」總是不能持久。
當然其中一些人確實信守諾言戒了很久,2個月、半年、或者一年,直到時間到了,我們覺得應該可以自由的、控制性的喝酒……我們又復飲了,很快落入原來的麻煩中,同時帶著新的內疚與悔恨。
酒依賴是一種永久的、不可逆的疾病,我們大家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保持清醒不要發長期的誓言。更實際、更有效地說法是:「我只是今天不喝酒」。
也許我們昨天喝酒了,但可以決定今天不喝。無論遇到什麼誘惑和憤怒,我們盡我所能努力避免今天喝第一杯酒。
如果飲酒的願望過於強烈,那就把24小時分成更小的單元——至少一小時——我們可以忍受這種暫時的停酒引起的不舒服,那再多一小時!再一小時!再繼續下去。我們今天成功了,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們明天也能做到。
「24小時」計劃是很隨意的。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重新開始,無論我們在哪兒。在家,在工作時,在醫院的病房,在下午的4:00或早上的3:00,我們可以決定從任何時候開始在未來的24小時或5分鍾內不去沾酒。
我們只是嘗試著過好今天(現在),僅僅為了保持清醒--它的確奏效。一旦這種思維方式成了我們思想中的一部分,我們發現以24小時為一階段的生活對於處理其它的一些事情同樣有效和令人滿意。

4、 採取行動

我們越想要遠離酒精,想喝酒的念頭就越揮之不去。因此簡單地遠離酒(或不去想喝酒)是不夠的。
一旦停酒之後 ,那些空餘出來的時間要如何打發? 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有正式工作要做,但仍然有許多空出的時間必須打發。所以我們必須培養新的愛好、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填補這些時光,同時也給原本一度沉迷於酒精之中的精力找到適當宣洩的渠道。
可以做的適合於我們並有意義的事有很多。
1.戒酒的初期,可以散步或者快走。尤其是去未曾到過的新地方。去公園或鄉間小道悠閑地漫步,但不是累人的急行軍。
2.閱讀。雖然我們有些人無法定下心來看書, 但是我們真的該好好看一些書籍,以此使自己開闊視野,增加生活的閱歷,同時更加專心。
3.逛博物館或畫廊,有些人選擇攝影也很不錯。
4.游泳、跑步、騎自行車、瑜珈或醫生建議的其它運動。
5.著手處理忽略已久的家庭雜務。整理衣櫃、梳妝台、將文件分門別類歸檔、或是處理我們拖延很久的事務。但我們在做這些事時,不要貪多,量力而行。不要一次清理整個廚房或是整理所有文件, 而是一次清理一個抽屜或一個檔案夾,其它工作改天再做。
6.嘗試培養新的嗜好。選擇不會太昂貴或要求太高、純粹娛樂消遣、沒有競賽壓力卻令人耳目一新、振作精神的活動。例如歌唱、寫作、熱帶魚、木工、籃球、烹飪、賞鳥、業余表演、木雕、園藝、吉他、電影、舞蹈、石雕、盆栽、收藏等。許多人發覺,自己現在真正喜愛的活動竟然是過去從未考慮嘗試的嗜好。
7.重拾往昔樂趣。一件你多年沒有潤色的水彩畫、撞球或圍棋、閱讀札記等,延續這些愛好。但如果覺得已不再適合你,就直接舍棄。
8.去上課。學習日語或是英語?喜愛歷史或數學?想了解考古學或人類學?或者烹飪、電腦操作,那就去參加函授課程、電視大學或成人教育(只為興趣,不一定要有學分證書)。還有很多地方都有每周只要上一天的課程,何不嘗試一下?上課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更可以拓寬生活領域。萬一你對上課內容感到厭倦,不要猶豫馬上退出。學會放棄對自己無益或是沒有正面、積極、健康意義的活動,我們才能夠鼓起勇氣重新面對,才有機會去領略喝酒之外嶄新的生活層面。
9.自願去做一些有用的服務。許多醫院、兒童服務機構、社會福利團體都非常需要志願者提供各項服務。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當我們能夠對他人有所貢獻時, 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服務 ,我們也會覺得特別受用,甚至在談論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及其相關訊息時,我們也會感覺非常有興趣而特別投入。
10.打扮自己。我們大部分人知道很多方式剪個新發型、穿件新衣服、換副眼鏡、甚至更新牙齒,都會有出乎意料、令人愉悅的效果。
11.放鬆地玩!並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一定必須要積極進取、求新求變。我們也需要去做一些純粹只為了興趣的活動,諸如你喜歡的風箏、動物園、喜劇電影、靈魂音樂、偵探小說等等;都不喜歡的話,找其它一些好玩而又與喝酒無關的活動,純粹為了犒賞自己。

5、 改變舊有習慣

在我們酗酒的過程中,固定的時段、熟悉的地點以及習慣的活動。尤其是在疲累、飢餓、寂寞、憤怒或是特別高興的時候,這些看似平常、重復出現的場景,對我們清醒的生活而言都是危險的陷阱。
我們剛開始戒酒時,回顧過去喝酒的習慣對找到克服酒癮的方法很有幫助。我們經常習慣買酒的地方也許是上班途經的某個超市,我們每個人總是有自己最喜愛的喝酒地點。不管是和朋友的飲酒作樂,還是每天固定時間的習慣性小酌,我們都可以從過去喝酒的軌跡中發現自己習慣在什麼時間、哪些日子喝酒。
我們可以調整所有一切與喝酒問題有關聯的生活細節。
當心憤怒與怨恨

敵意、怨恨、憤怒,總是與我們酒醉脫離不了關系,它使我們嗜酒的問題更加惡化。
「為什麼要喝醉酒?」——一個十分普遍的答復是,喝酒能增加勇氣,因此可以向別人袒露自己的心事,能夠任意表達出平時難以面對、不知如何處理、憤怒不滿的情緒。
同時醉酒往往還伴隨著憤怒的情緒。嗜酒者也可能極為喜愛酒後那種凌駕於他人之上的權力感。
酗酒後的憤怒與暴力攻擊事件和兇殺案之間有高度的關聯性。包括犯罪者或被害人,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處於受到酒精影響的狀態下而出事。強暴、家庭失和及離異、虐待兒童、持械搶劫,也常起因於酒後亂性。
即使我們沒有上述犯罪行為,但我們那種發脾氣、生氣也會導致他人心情緊張,擔心隨時會有暴力行為傾向。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憤怒情緒背後潛藏的風險。
以人類天性而言,憤怒情緒無疑是時常都會發生的狀況。盛怒之下的暴力行為或言語攻擊,不僅對他人造成傷害,也危及整體社會安全。而且憤怒情緒的積累對心理健康也有非常負面的影響,這種對他人充滿敵意的態度將使我們內心受到嚴重損害,從而導致抑鬱症。
雖說從各個方面來看,憤怒都是人類普遍性的問題,但就一名嗜酒者而言,它的威脅性和破壞性更甚。
所有保持清醒的酒鬼幾乎一致認為,我們本身的怒氣往往能毀滅自我。敵意、怨恨、妒忌、憤怒的感覺迫使我們有想要再去喝酒的沖動。所以我們必須警惕自己,除了再喝一杯外,應該有其它更好的解決方式。
首先,我們來辨識一下,憤怒形形色色的面貌:不寬容,輕視,蔑視,妒忌,憎恨,勢利,譏笑,憎惡,敵意,不滿,緊張,諷刺,嘲笑,自憐,惡意,不信任,懷疑,焦慮,掛念,疑心,猜疑,猜忌。
在過去飲酒的過程中,我們不是鑽牛角尖、深陷其中,就是反應過度、小題大做,尤其在我們又再喝起酒時,這種特質就更加明顯。
我們當中很多人都認為,憤怒是由於內心恐懼作用的結果。我們經常不確定我們到底在怕什麼,有時它僅是一種模糊不清、難以形容的驚慌。我們往往在無任何預見的狀態下,突如其來地對某人或某事爆發怒火。
失敗、挫折感,也是導致我們怒火中燒的因素之一。就典型的酒鬼而言,我們特別缺乏耐心與毅力接受失敗的磨練。不論是現實的,或者是想像的情境,在面對復雜的、不易處理的困境中,我們習慣性地選擇喝酒來解決問題。
另一種理直氣壯的怒火更是難以應付——我們常常自以為正直俠義、憤世嫉俗,所作所為是出於正義公理,因此理應堅持。但是這種心態在不知不覺中卻逐漸侵蝕我們的心靈,消彌我們對端起第一杯酒的抵抗能力。
即使我們真的滿腹委屈,受到極不公正的待遇,憤怒對我們依舊是無緣消受的奢侈品。不論是哪種方式的憤怒,終將使我們再度端起第一杯酒,從而走向自我毀滅之路。
當我們開始想發脾氣時,吃一些甜食或是喝杯非成癮甜味飲料,將會有所幫助。
如果我們能夠及時著手轉移注意力,並且開始處理其它事務,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像打電話給助幫人,或聯系其它保持清醒的會員,也可以暫停一下;考慮我們是否過度勞累,如果是,適度的休息就可以恢復體力,消除怒氣;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安靜地沉思,默想「自己生活,也讓別人生活」這句話的含義,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或是投入其它不相關的簡單勞作,甚至欣賞以前自己曾經喜歡的音樂……
我們也可以將生氣的源頭整理歸納為:我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例如交通阻塞、天氣、排隊等候結帳……),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用成熟而理性的態度來接受,而無需生悶氣或是借酒澆愁。
有時我們對周圍的環境或本身的生活感到諸多不滿。如果我們面臨換工作、搬家、離婚等事情的沖擊,那麼當需要我們決策時,務必小心謹慎、仔細分析,切忌沖動魯莽,作出無奈的決定。也就是說,無論處於怎樣不利的狀況,我們都應該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然後才能有沉著的態度和建設性的想法來處理那些令我們感到困擾的事情。
另一有效去除怒氣的方式是,虛擬替代法。我們思考一下,如果是一個成熟、健全、有智慧的人在面臨與我們相同的處境時,會如何應對,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多試幾次,真的有效。
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較輕松的體能活動來消除怒氣——深呼吸、熱水澡、靜坐沉思甚至大聲呼喊,均有助於疏緩情緒緊張。
我們不建議純粹採取壓抑、忍耐、掩飾、封閉的應對方式,我們必須學會不受制於怒火,而依舊有所作為。如果做不到這樣,則將來再度復飲的危險性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