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機有沒有可以把自己的圖片變成卡通的軟體
卡通相機、魔漫相機、漫畫創力、myotee臉萌、PicsArt等手機軟體可以製作專屬卡通形象,這些軟體除了能夠自動生成外,還提供了多個選項供您自定義最終生成卡通風格的照片。以下是詳細介紹:
1、卡通相機,Cartoon Camera卡通相機是Android上的一款拍照應用,它可以將照片處理成卡通漫畫風格。卡通相機最大的特色在於支持即時顯示,用戶可以在屏幕上即時看到【卡通化】的景物,並即時拍下,而不必在拍照後再進行後期處理。目前卡通相機支持卡通,棕褐色,白色粉筆,暗調和彩色邊緣五種效果,在選擇效果後用戶可對焦距和卡通線條的粗細進行調整,同時支持閃光燈、前攝像頭等功能;
2、魔漫相機,這是一款原創將真人拍成幽默漫畫的手機應用。在魔漫世界裡,每個人都能看到快樂、陽光的自己。打開魔漫相機,每拍一次都會拍出意想不到的驚喜:捧腹的幽默,超萌的甜美,淡淡的清新,奇幻的cosplay,魔漫相機拍出的作品不再是照片的翻版,而是具有創作價值的藝術精品。簡單一拍,生活從此百變起來;
3、漫畫創力是一款把照片變為漫畫圖片的手機軟體,你可以拍攝/選擇照片,將它風格化,使它看起來像手工繪制的漫畫圖片 - 日本漫畫的一個非常明確的藝術風格。你也可以選擇並添加(如果你想)一個有趣的漫畫效果 ;
4、myotee臉萌是一款由erick kuo、騰華兄弟開發的拼臉軟體,發行於2013年11月26日。即使玩家不會畫畫,也可以輕松製作你的專屬卡通形象。臉萌里有多種發型、五官、背景等設置可以自定義選擇;
5、PicsArt是一款影音圖像類軟體,運行環境支持Android 2.2。軟體僅適用2.2及以上固件版本PicsArt是一款功能非常多的拍照及照片處理軟體,它跟專業繪圖PicSayPro非常相似,可以直接繪圖,可對照片進行效果處理,文字添加等效果。
⑵ 最近想玩玩 photoshop但又沒好的圖片庫,大家幫忙好看的大圖的好網址.
呵呵,你找對人啦,偶經常P圖的,找的都是專業的P圖素材~~~
推薦以下幾個~~~~~~~~~~~~~~~~~~~~~~~~
素材中國(大部分免費,推薦)
貓貓壁紙酷(大部分是壁紙,做素材圖可能小了點)
我圖網(很多漂亮的PSD源文件,要積分,限制不多,可在淘寶上找人充5塊錢,2200分,可以下很多圖)
昵圖網(強烈推薦,狂多好素材,不過管理嚴格,要積分才能下載,自從發現這個網以後我就沒怎麼在別的網上下了,呵呵)
e庫(圖很多很多)
z庫(矢量圖比較多,絕對漂亮)
⑶ 動漫圖片是什麼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中文裡一般均把兩者在一起稱呼為動漫。 動畫(animation或anime)或者卡通(cartoon)所指的是由許多幀靜止的畫面連續播放時的過程,雖然兩者常被爭論有何不同,不過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無論其靜止畫面是由電腦製作還是手繪,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輕微的改變,然後再拍攝,當所拍攝的單幀畫面串連在一起,並且以每秒16幀或以上去播放,使眼睛對連續的動作產生錯覺(因為視覺殘像所造成)。通常這些的影片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勞動產生,就算在電腦動畫科技得到長足進步和發展的現在也是如此 漫畫(comics或manga)一詞在中文中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指筆觸簡練,篇幅短小,風格具有諷刺、幽默和詼諧的味道,而卻蘊含深刻寓意的單幅繪畫作品。另一種是指畫風精緻寫實,內容寬泛,風格各異,運用分鏡式手法來表達一個完整故事的多幅繪畫作品。兩者雖然都屬於繪畫藝術,但不屬於同一類別,彼此之間的差異甚大。但由於語言習慣已經養成,人們已經習慣把這兩者均稱為漫畫。為了區分起見,把前者稱為傳統漫畫,把後者稱為現代漫畫(過去亦有人稱連環漫畫,今少用)。而「動漫」中的漫畫,一般均指現代漫畫。 [編輯]特色條目 御宅族(日文:おたく、音 otaku),指熱衷於動畫、漫畫及電腦游戲等次文化的人。這詞語在日文中常帶有貶義,但對於歐美地區的日本動漫迷來說,這詞語的褒貶因人而異。 一般相信是名社會評論分析者中森明夫,在1983年中期於漫畫月刊《漫畫ブリッコ》上連載的《「おたく」の研究》專欄中,初次正式的使用這個名詞來稱呼這個族群。「おたく」一詞的本意是「貴府上」,在日文中另可當第二人稱指示詞,正巧1982年於日本開始放映的動畫《超時空要塞》(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中有主角互以「おたく」稱呼對方,故推斷此族群的人乃為受其影響,並開始使用這個詞彙互相稱呼,後來才被以「おたく」作為其族群全體的代稱。 GAINAX始創人之一,有「Otaking」(御宅王)稱號的岡田斗司夫對御宅族的定義為:在這個被稱為「映像資訊全數爆發」的21世紀中,為了適應這個映像資訊的世界而產生的新類型人種,換言之,就是對映像的感受性極端進化的人種…… [編輯]歡迎參與 條目/翻譯請求: 哆啦A夢人物列表 / (ja:ドラえもんの登場人物一覧) 烙印勇士/(ja:ベルセルク (漫畫)/en:Berserk) 日式麵包王 / 烘焙王 (ja:焼きたて!!ジャぱん) 魔法少年賈修 / 金色的卡修(ja:金色のガッシュ!!) 今日是魔王! / (ja:今日からマ王!) 魔探偵洛基 / (ja:魔探偵ロキ) 鋼之煉金術師 / (ja:鋼の錬金術師) 星界的紋章 / (ja:星界の紋章) 亞維語 / (ja:アーヴ語) 哆啦A夢道具列表 / (ja:ドラえもんの道具一覧) 哈雷小子 / (ja:ジャングルはいつもハレのちグゥ/en:Haré+Guu) 板野一郎 / (ja:板野一郎) MONSTER / (ja:MONSTER) 20世紀少年 / (ja:20世紀少年) M0 / (ja:エム×ゼロ) 迷之村雨君 / (ja:謎の村雨くん) Troubleru / (ja:To LOVEる -とらぶる-) 企鵝君 / (ja:メゾン�9�9ド�9�9ペンギン) Tsugihagi漂流作家 / (ja:ツギハギ漂流作家) 大盜Poruta / (ja:大泥棒ポルタ) 我們的仙境 / (ja:まほらば) 七武士 (動畫) / (ja:SAMURAI 7) 動漫 它是一個新名詞, 浙江工商大學日本所網站「日語聊天室,曾經就此問題展開越洋討論。由於中日雙方使用日語溝通,遇到的第一個障礙便是「動漫」的日語譯法。 動漫」愛好者都知道,「動漫」作為一種流行文化,發源於日本。但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知道,其實在日本至今還沒有「動漫」的概念。我參加了那次「日語聊天室」的討論,有些人使用「漫畫」,有些人使用「アニメ」,有些人使用「アニメーション還有人使用「コミック(comic)」或者「動畫」甚至「卡通」,連所用詞彙都不同,討論不可能達成共識。<BR> 看來「動漫」是中國獨創的詞彙,一般人把它等同於「アニメ」或者「アニメーション」,台灣出身而入日本國籍的「原先生」在討論會上一語道破:「日本人不說『我喜歡アニメ』,只說『我喜歡漫畫』。」原先生從小生活在日本,他的發言是有根據的。<BR> アニメ(アニメーション的略語,一般專指日本的アニメーション)起源20世紀初的美國和法國,是將靜止的單幅圖片鏈接成具有動感的連續畫面的一種電影技術,隨著迪斯尼樂園的成功推廣而風靡全球。日本早期的アニメ追隨歐美,用作宣傳廣告或採用歷史題材,尚缺乏「漫畫」的要素,所以稱作「動畫」,與中文「動畫片」意思相同。所以中文的「動漫」與日語的「アニメ」不完全對應。<BR> 「動漫」與「動畫片」的最大區別在於一個「漫」字,因此在討論中不少人使用「漫畫」或「コミック」。「コミック」來自英文的comic,意思是「戲劇性」,經常與opera結合,特指西方式「戲劇」。在日本,「コミック」具有特定含義,某種意義上是江戶時代流行的「戱畫」的現代版,專指刊載連續漫畫的雜志。一位常年在日本大學任教的中國教授在討論中指出:「走進日本的常規書店,コミック專櫃佔去很大面積,影響中沒見到過漫畫專櫃。」也就是說,「漫畫」的概念要比「コミック」大,包括雜志、單行本、單幅畫、卡通片等。<BR> 「漫畫」在日本是一種獨特的文化,不僅面向兒童、青少年,大學生幾乎人人迷戀各種檔次的漫畫,甚至連公司的白領也常常在上下班的電車上沉湎於漫畫雜志。日本漫畫——尤其是連續漫畫的畫面,突破傳統「動畫」的格局與技法,幾副畫面重疊在一個框架內,畫面內插入對話,平面構圖中隱含動感和音響要素,具有立體視覺效果,離アニメ僅一步之遙。現在我們所說的日本「動漫」,絕大部分是雜志漫畫的音像化製品。從這個意義上說,與「動漫」最接近的日語應該是「漫畫」。<BR> 我在日本期間,到各地出差或旅遊,時常光顧「漫畫吃茶」,那裡有各種漫畫可供閱讀,也可欣賞アニメ的DVD作品;我的目的主要是上網(日本很少有網吧)。這也說明「漫畫」包含コミック、アニメ。<BR> 不過,中國的「動漫」不是日本漫畫的翻版,作為一種大眾文化載體,其含義更加廣泛。不僅包括靜態的漫畫雜志、書籍、卡片,還包括動態的漫畫音像製品,甚至還包括漫畫的周邊產品和cosplay(模仿秀)之類。<BR> 從歐美的animation、comic,到日本的「アニメ」、「漫畫」、「コミック」,再到中國的「動漫」,這種風靡世界的大眾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豐富內涵,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增長點,何去何從,拭目以待。 還有象這個哥哥所說的: 「 動漫是一種心情,它是我們無奈的生活在這個充滿壓力的社會里的解壓密碼.畢竟你就生在這個地方,學習,就業天天在你眼前晃來晃去,想避開不太可能.換到動漫心情時就不一樣了,這里沒有世俗的喧囂,沒有師長們挑剔的眼光,沒有媽媽的嘮叨,也沒有陌生人的忽視……總之沒有在現實社會中會給你帶來壓力的因素.進入這里之前,你只需要作一項准備:放鬆,放鬆你的神經,暫時把不快的事情放開,去體驗與自己完全不同的經歷就行了.其實在動漫里也有現實中的成分,有活生生的人,也有大千世界中的飛禽走獸,發生的故事有很多在真正的世界裡也出現過,之所以還去看,就是因為看到同樣的事情,感覺不一樣,借一句名人的話說,就是「源於現實,有高於現實」.明知道那裡面的都只是人為設計出來的情節,可看過的人又有誰能說出,完全沒有被那錯綜復雜的情節吸引過,沒有被其中某人或謀事打動過? 這是一種潮流??對這是一種潮流!! 動漫絕對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動漫產業發達的日本和歐美地區,人們藉助動漫展示許多語言、文字表達不出的東西,此外藉助動漫為載體進行創作的人非常多!動漫的最大特點是不受約束,在個人的想像中達到藝術表現的最好層次! 而且,動漫產業帶動了許多行業向前發展,一部好的作品至少有動畫、漫畫兩種相互補充的形式,其次小說、電影作為媒體對媒體的衍生,實在暢銷的精品則會出現在衣服、文具等一切物品上。最典型的例子比方《蠟筆小新》、比方《阿拉蕾》。 執著的動漫人會把她作為畢生的奮斗,日本OTAKU就是為動漫而生的群落!! 亞洲的動漫以日本為最高水平,人們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完成心中的想像向其他人傳播的目的,而且日本這個小島的動漫事業已經發展到跟電影同樣的程度,甚至已經分了級別對應各種年齡段
⑷ 把真人照片卡通化的方法
1、啟動美圖秀秀軟體。點擊右上方的「打開」菜單,打開圖片。
⑸ 世界上有哪些有名的卡通形象
◆以下是英國媒體所評選的全球十大最受喜愛動畫人物及其所屬影片的票房收入情況。
一、史萊克:他的外貌很奇特,說話十分有趣,同時也很可愛,最終贏得了費奧娜公主的芳心,並得到了慣以達達尼昂式語氣說話的小花貓的幫助。
票房收入:《怪物史萊克》(2001年)249,890,192英鎊,《怪物史萊克2》(2004年)目前的票房收入已達257,018,752英鎊。
二、馬林:一條緋紅帶著白色條紋的小丑魚,不時在觀眾面前出現,四處尋找他失蹤的兒子尼莫。
票房收入:《海底總動員》(2003年)468,482,336英鎊。
三、巴斯光年:《玩具總動員》的明星動畫人物。
票房收入:《玩具總動員2》(1999年)266,692,304英鎊,《玩具總動員》(1995年)196,628,608英鎊。
四、米老鼠:迪斯尼電影公司最著名的動畫人物,不過近期已有些過時。
票房收入:《幻想曲》(1940到1990年)14,004,860英鎊。
五、白雪公主:迪斯尼電影公司所拍動畫故事片《白雪公主》至今仍然是全球最優秀的動畫影片。影片中的白雪公主依然使許多小姑娘如醉如痴,使她們把自己當成白雪公主。
票房收入:《白雪公主》(1937年)10.2億英鎊。
六、胡克船長:生性愛嫉妒人的大海盜,無惡不做,但形象令人難忘。
票房收入:《彼得-潘》(1953年)5300萬英鎊。
七、兔子傑西卡:兔子羅傑的妻子,說過這樣一句最著名的卡通人物台詞:「我並不壞,我只是被別人拉下水的。」
票房收入:《誰陷害了兔子羅傑》(1988年)191,646,992英鎊。
八、Bambi:影片《Bambi》中的一隻小鹿,雖然最初表現有些懦弱,但最終變好。為爭取在森林中存活下來,Bambi不停抗爭,其經歷曾經令觀眾禁不住落淚。
票房收入:《Bambi》(1942年)147,155,728英鎊。
九、克魯拉:當你問她感覺如何,克魯拉會這樣陰森森地回答你:「親愛的,很痛苦!」克魯拉是邪惡的化身。
票房收入:《101隻斑點狗》(1961年)1.15億英鎊。
十、巴魯:由魯德雅德-基普林的原作改編而成的迪斯尼音樂影片的人物,勸說一個名叫莫格利的男孩離開叢林。
票房收入:《森林王子》(1967年)113,002,424英鎊。
圖片: http://ent.sina.com.cn/m/f/2004-06-30/1712431323.html
◆10個世界著名的卡通形象
一、小熊維尼
喜愛這個憨態可掬的小熊,喜歡它的笨拙,喜歡嗜食蜂蜜,喜歡它的朋友--膽小的豬和同樣膽小的虎。
A·A·米那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他以兒子克里斯多夫和玩具熊為主角出了兩本童話書《Winnie-the Pooh》(1926)《Welcome the Pooh Comer》(1928)其中出色的文字和插圖,令小讀者們一下愛上了小熊維尼。
小熊維尼檔案:
●Pooh和朋友的歷險故事發生在百畝林(hundred Acre Wood)。
●Pooh的電視動畫贏過奧斯卡獎(1968)和艾美獎(1989及1990)。
二、芭比
她是永遠的大明星;她青春永駐;她有無數種身份和無數套衣服(當然價值不菲);她有經專家精心設計的三圍和五官,她是所有女性的夢想。
1959年,美國漢德爾太太製成第一個芭比娃娃,靈感來自女兒芭芭拉(小名芭比)的紙制洋娃娃,一經上市立即賣得火熱。40多年來小女孩們通過玩芭比了解成人世界,豎立偶像。
芭比檔案:
●全名是Barbie Millicent Roberts。
●有3姊妹,Skipper(1964年出世)、Stacie(1992),男朋友是Ken,1961年已相識,至今情比金堅,Ken有弟弟Tommy。
●從1959年至今,Barbie擁有達10億套時裝及10億雙鞋。
●共穿過45個國家或民族的服裝。
三、巴特·辛普森
在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動畫片《辛普森一家》(港譯《阿森一族》)已經播到了第10季。10年來,春田鎮上的這個五口之家用他們荒誕的經歷諷刺著當代美國社會的生活和文化。辛普森一家的形象隨著電視劇的走紅而成為世界性的流行符號,其中愛搗亂的長子巴特·辛普森已經成為一個大眾偶像,連《時代》周刊也將他選為「20世紀演藝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其實巴特在動畫片里只能算是令人頭痛,搗個亂撒個謊,沒事愛跟大人對著干,禍闖大了一樣傻眼,這樣的小孩世界上何止千千萬萬,不過當他被推到潮流前線,注冊商標就變成了「春田鎮的壞男孩(Bad boy of Springfield)」,因為他的壞已經等同於「酷」,「壞」的一面也被特別放大、突出,大家愛就愛他身上一股天不怕地不怕、我是小孩我怕誰的氣質。
四、加菲貓
沒有一隻貓像它一樣好吃、自私、貪婪、膽怯、市儈……它的生命中最大的樂趣就是吃和戲弄奧多狗和自己的主人,它就是個有缺點的普通人。
吉姆·戴維斯只為以狗為主角的漫畫太多而不平,便創造了加菲。他將頭腦中貓的特性結合祖父詹姆斯·加菲·戴維斯的個性,結果加菲因為漫畫形象前所未有的人性化大受歡迎。
加菲貓檔案:
●出生日期:1978年6月19日
●出生地點:Mama Leone 義大利餐廳廚房
●出生體重:5磅6安士
●喜愛食物:義大利面條
●喜愛飲品:咖啡
●玩偶:啤啤熊Pooky
●玩伴:Odie狗
●最討厭:蜘蛛、郵差
五、機器貓
這是藤子不二雄最經典的漫畫,從1969年到1996年,機
器貓紅了整整27年。
來自22世紀,它有一個四維空間袋和無數高科技法寶;它沒有耳朵,全身發藍;最怕老鼠,最愛紅豆餅;它有一個比白痴稍強一丁點的主人、自己也不太聰明……可是,我愛機器貓,因為他代表了有難時能全心幫助你的朋友--不論它有
沒有這本事。
機器貓檔案:
●出生日期:公元2112年9月3日
●身高:129.3cm
●體重:129.3kg
●四圍:上中下和頭圍均是129.3cm
●馬力:129.3匹
●遇見老鼠時跳躍力:129.3cm
●時速:每小時129.3公里
●親戚朋友:大雄、靜宜、技安、牙擦仔、妹妹叮鈴。
六、Kitty貓
Kitty是個很女性化的貓(就像加菲的男性化)她干凈、溫順、乖
巧、無害。
1974年,Sanrio設計師為小錢包設計了一隻小白貓,她綁著一條紅絲帶,名叫Hello Kitty,天生一副明星相。一經出世,她就被印得哪兒都是,各種小文具、兒童用品、服裝配飾上都有她的身影。
Kitty檔案:
●性格:又cute又溫柔、上進有活力
●出生:11月1日,天蠍座
●體重:3個蘋果般重
●身高:3個蘋果直排
●喜愛食物:蘋果派
●專長:火局 曲奇、運動和彈鋼琴
●嘴巴:沒有,因為可以分享別人的感受
七、米老鼠
1928年,米奇誕生於火車上,這源於沃特·迪斯尼的一次心血來潮。剛出道時的米奇頑劣成性。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米奇變成了一個形象可愛、性格溫馴的紳士。而迪斯尼王國也由它開始了輝煌的歷史。
如今,米奇的樂觀善良已影響了整個美國乃至整個世界。人們都愛煞了這個整天傻笑的胖老鼠。
米老鼠檔案:
●米奇老鼠是於1928年11月18日初登銀幕,電影名《Steamboat Willie》。
●米奇老鼠是第一隻商品化的卡通角色,時為1929年。同年,米奇老鼠擁有了Mickey Mouse Club。
●1955年開始,米奇老鼠移居迪斯尼樂園做親善大使,接待
中外名人不計其數。
八、史努比
去年,史努比的創造者查爾斯·M·舒爾茲離開人世。而由於沒有合適的繼承者,伴隨人們50年的史努比的故事也落了幕,令人不勝唏噓。
是呀,誰還能接手為這個有思想、有內涵的小狗注入新的生命,繼續它的冷靜,多愁善感,善解人意,而且從不認為自己是只狗?
史努比檔案:
●史努比的父親曾於1989年6月18日連載的《花生》中出現過,提及它有8名子女,但至今只出現6名史努比家族成員,包括哥哥Spike、妹妹Belle、弟弟Marbles、Olaf、Andy。
●1970年,史努比僱用了一隻季候鳥當秘書,便是胡士托。
●史努比最討厭的就是鄰居的小貓WWLL。
九、芝麻街
它們挑戰著人類的傳統美學。玩具設計大師Jim Henson和FrankOz一同製作了《芝麻街》。
60年代,泛世界觀念的人們將一切人為界限打破,支持美的形式多種多樣。1969年,一個義務教育團體Children's TelevisionWorkshop(CTW)製作播出了《芝麻街》寓教於樂。
一大幫怪獸通過不同人物的故事,藉唱歌、講故事向孩子們軟說教,形象自然深入人心。
十、泰迪熊
它的名字和走紅得多謝一位總統--老羅斯福。1902年這位總統拒絕用槍射殺一隻被當成靶子綁在樹上的小熊,而成為有愛心的代表。而布魯克林的一位文具店的老闆因而觸發靈感,將太太製作的兩只小熊命名為Teddy(這是總統的昵稱,當然毫無諷刺之意)並展示在櫥窗內,誰知,這一下紅了近百年。
泰迪熊自然粗糙的質感和呆板的眼神,可能是它惹人憐愛的原因。
泰迪熊檔案:
●三大名廠:德國Steiff、英國Merrythought及Hermann三大廠限量生產的Teddy Bear最富炒賣價值。
●一世熊友:歐洲有在嬰兒出生時送他一隻小熊的傳統,陪伴他成長,是他一生的朋友。
⑹ 卡通貓圖片
Hello Kitty簡介
姓名:凱蒂貓 Kitty·WHITE
昵稱:Hello Kitty
性別:可愛小女孩 漂亮的小女生
生日:1974年11月1日
星座:天蠍座(和原創作者相同)
血型:A型
出生地:英國倫敦
身高:5個蘋果高
體重:3個蘋果重
性格:開朗活潑、溫柔熱心、調皮可愛,喜歡交朋友
專長:最擅長打網球,鋼琴也彈得非常好
最拿手廚藝:
歐洲田園風格手制小餅干
最喜歡的事物:
聽童話故事,收集各式各樣美麗可愛的小裝飾品,有糖果、小星星、小金魚,尤其以蝴蝶結為最多,喜歡和許多好朋友一起到公園或森林去玩。
最喜歡的食物:
媽媽親手做的蘋果派和鎮上麵包屋叔叔的愛心麵包。
最喜歡的科目:
英語及音樂
最佳的代步工具:
喜歡騎著粉紅色的輪腳踏車去公園玩耍。
最有魅力的重點:
全身上下充滿可愛氣息的kitty,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左耳朵上帶著紅色蝴蝶結,還有一個圓圓的小尾巴。
最甜蜜的夢想:
跟丹尼爾在一個浪漫的海邊小教堂結婚。
Hello Kitty全家住在英國倫敦近郊小鎮的紅屋頂小白屋,是兩層高的平房,離倫敦市中心 (泰晤士河) 20公里的地方。小鎮上約有2萬多人口,祖父母居住在附近一個森林裡,只要一天的時間就足夠步行過去。放假時,爸爸會開車戴著家人一起 去探望爺爺奶奶。Kitty的學校位於倫敦市,離家要4公里。Kitty每天都乘著巴士上學,只需過三個站即可到達。
Hello Kitty的家人介紹:
George White(佐治維特) 是一個可靠且又有幽默感的好爸爸,他十分重視家庭,非常疼愛小孩子,最愛抽大煙斗。
爸爸PaPa
媽媽MaMa
Mary White(瑪麗維特) 一個慈祥的媽媽,充滿愛心和溫柔,她是全能的家庭主婦,喜愛種花,烹飪和布置房間,Kitty最喜歡吃媽媽親手做的蘋果派。
咪咪(Mimmy)
Kitty的雙胞胎妹妹,她頭戴著粉黃色蝴蝶結,很討人喜歡,個性很害羞也很戀家,喜愛跟奶奶學習作手工藝,常常會幻想長大成為一位幸福的新娘子。
爺爺(Grandpa)
Antony White(安東尼維特) 他是一個很有學問的爺爺,曾去很多地方旅行 很愛畫畫,常戴著畫具到處去畫畫,經常說好聽的故事給Kitty&Mimmy聽。
奶奶(Grandma)
Magaret White(瑪家烈維特) 最會做好吃的布丁,平常喜歡坐在搖椅上作手工藝和刺綉
Hello Kitty產品的由來
由於三麗鷗公司在1974年秋天SANRIO預定推出一款「Petite小錢包」,上面的圖案希望能設計出一個嶄新的人物。而Kitty的第一代設計師清水侑子(Shimits Yuko) 在設計之初想到小孩子喜歡的動物,不外乎小熊、小狗和小貓而已,由於前兩者早已推出過,因此她便決定採用最喜歡的貓咪了,因此這只繫上紅色蝴蝶結的小白貓便出現在錢包上。
Hello Kitty目前被印在兩萬兩千多種不同的商品上,並營銷四十餘國。Hello Kitty它長盛不衰在於他們有能力創造不僅吸引小朋友,也擄獲全球二三十歲女性芳心的產品;Kitty的足跡從小的飾品、錢包、毛絨玩具、床單、背包、筆記本,一直到手機、烤麵包機,汽車等各個領域。
雖然Hello Kitty最初的設計是面向女性市場,但現在它的商品已涉及玩具、錢包、電視、衣服、按摩器、計算機硬體甚至性援助。它非常受歡迎,特別是在亞洲。然後一個面向少年的Hello Kitty動畫形象便誕生了。第一款Hello Kitty形象的產品是一個價值240日元(相當於約19元人民幣、約75元新台幣)的小而精緻的乙烯基硬幣錢包。現在它出產22,000多件產品並佔Sanrios公司每年100萬盈利的一半。
在日本,Hello Kitty 至少出演了一部自己的動畫劇集。 "Hello Kitty的天堂"在1993年和1994年放送16集。它於2002年11月第一次發表了英文版。
從2004年開始這只小貓同樣出現在了萬事達卡的表面. 這種卡可能是為了教育年輕的女孩如何消費。這是第一款針對年輕女孩推出的信用卡。
Hello Kitty 最初是在1974年由Sanrio公司的設計師清水郁子設計的。約一年後清水離開了公司。第二位設計者米窪節子,一直設計直到1980年此項任務交給山口裕子.
Hello Kitty被給予了英國血統因為當時英國文化很受日本女孩歡迎。Kitty的名字來源於劉易斯·卡羅爾所著愛麗絲鏡中奇遇一書中愛麗絲養的一隻貓。1999年被創造出的Kitty的男友Dear Daniel,其靈感來源於1971年比吉斯參與歌曲創作並由馬克·萊斯特出演Daniel的一部電影Melody 。
Hello Kitty的虛構世界包括一大堆朋友和家庭成員。從2004年開始,她還有了一個她自己稱為Charmmy Kitty的寵物貓和一隻叫作Sugar的寵物倉鼠。 Charmmy很像Hello Kitty但是相比之下更像貓。
Hello Kitty一開始就被帶到了美國市場,並且從1983年開始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美國兒童大使。她真正開始走紅是在1990年代後期。現在在任何一家美國百貨商店都可以見到有Hello Kitty字樣的商品。Hello Kitty曾經在連鎖零售市場的廣告活動中登場。很多美國名人都對她的走紅做出貢獻: 瑪麗亞·凱利、卡梅隆·迪亞茲、海蒂·克魯姆、斯蒂芬·泰勒、卡門·伊萊特拉、曼迪·摩爾以及尼基·希爾頓都曾支持Hello Kitty產品。歌手麗莎·勒布是個狂熱愛好者,她甚至曾專門為Hello Kitty出過一盤專輯,叫做Hello Lisa。
就像是眾多Sanrio的卡通人物,Hello Kitty是以可愛路線創作的。官方對Hello Kitty為什麼沒有嘴的解釋是(參見下方的外部鏈接)這樣可以通過面部的其它變化來表現感情變化; 但是在動畫中Kitty的嘴仍然被畫了出來,因為她需要吃飯說話。 Hello Kitty 經常在左耳帶一個蝴蝶結,但是那裡經常會以一個五葉花代替,也有一些很少見的變化例如以一束花代替。
有人認為Hello Kitty來源於日本的招財貓(招き貓),而且Hello Kitty的名字也可以算作招財貓的另一種英文譯法,意思同樣是beckoning cat(招手的貓)。也有人指出Hello Kitty和由迪克·布魯內創作的Miffy很像,他們在線條的勾勒上都和一般畫法不同。
Hello Kitty官方資料
姓名: Kitty White
生日: 1974年11月1日
血型: A
出生地: 倫敦郊區
身高: 相當於5個蘋果
體重: 相當於5個蘋果
擅長: 烤制曲奇
最喜愛的食物: 媽媽(Mama,mum或Mary)做的蘋果派
最喜愛的詞語: "友誼"
收集: 可愛的小東西,例如:糖果,星星,金魚等等
優秀的學科: 英語,音樂和視覺藝術
描述: 一隻開朗的熱心腸的小貓,擅長烤制曲奇,喜歡媽媽的蘋果派。和她的雙胞胎妹妹Mimmy極像。
現在知道了吧,charmy kitty是hello kitty的寵物貓, Charmmy很像Hello Kitty但是相比之下更像貓。
圖片在參考的網站里有很多,可以看看哦
⑺ 這是什麼動漫或漫畫里的什麼人物叫什麼
名字:PUCCA 年齡:10 生日:7月7日 最愛吃:炸醬面和蘿卜泡菜 體重:? 特點:可愛,筷子舞蹈,好奇心 韓國第一卡通人物PUCCA,是一個中餐館老闆的寶貝女兒,瘋狂地迷上武功高強的武士GARU,於是展開了一場全宇宙最轟轟烈烈的愛情追逐。PUCCA表情:極具野蠻女友的潛質,比如擅長用筷子做武器,無人可擋的筷子功、KISS、追打她的男朋友GARU、PUCCA常常大膽地向夢中情人GARU表白,害得GARU整天臉紅紅的。 在荔灣廣場,一間紅色的小店尤為引人注目,定睛一瞧,原來是扎著兩條「沖天辨」的韓國卡通版野蠻女友PUCCA(中國娃娃)――全世界最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女主角。
PUCCA是起源於韓國中國餐館「巨龍餐館」老闆的小千金,是她的真實故事所延伸出來的動畫......
PUCCA最初在中國餐館最愛吃的是炸醬面,但自從搬來一戶新鄰居之後,又多了一位叫做「GARU」的小男生。因為兩個人年齡相仿,都是12歲,就是PUCCA的心裡產生了朦朦朧朧的單戀。現在她喜歡的不只是炸醬面,還有「GARU」。她的故事在當地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些故事由畫家改編成了很可愛的電腦動畫,沒想到卻造成了全亞洲的流行,令大家都愛不釋手......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