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輔導孩子數學時的卡通圖片
擴展閱讀
一千米等於多少平方圖片 2025-05-18 04:16:28
能在圖片上寫上字的軟體 2025-05-18 04:10:35

輔導孩子數學時的卡通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23 00:14:07

㈠ 該怎麼輔導六年級孩子學習數學

鏈接: https://pan..com/s/163TnzhRR6w9G61cznVnr7w

提取碼: uyf4

㈡ 家長怎樣輔導孩子學好數學

鏈接: https://pan..com/s/1h7sbICGoPmIuoqU4emmp3w

提取碼:vxn2

《洪恩寶寶學數學》是一套體系比較完整、內容比較全面的幼兒數學教育產品。它圍繞數學教育知識點構建教學體系,充分展示了數學教育獨有的風格,同時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大量選用了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素材,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和接受性。

㈢ 培養幼兒思維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培養幼兒思維能力的方法有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讓孩子經常處在問題情景之中、豐富孩子的知識與經驗、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鍛煉兒童的思考力等。

1、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

想像力是一雙翅膀,能為思維的飛躍提供強勁的推動力。要孩子發揮想像,關鍵在於家長隨時隨地的啟發性提問。如,當看到圓圓的車輪時,可以讓孩子想像一下圓的輪子還可以用在什麼上面。家長不要把自己的對錯觀念強加於孩子,以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2、讓孩子經常處在問題情景之中

正常思維的模式是「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答案」。問題是思維的引子,經常面對問題,會使大腦積極活動。如,孩子愛提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候,家長要跟孩子一起討論、解釋這些問題,大人的積極主動對孩子影響很大。

3、豐富孩子的知識與經驗

知識就是力量,孩子的知識越豐富,思維也就越活躍,因為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可以使孩子產生廣泛的聯想,使思維靈活而敏捷。平時,家長要給孩子多買一些動畫書、卡片等,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動腦筋的故事,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讀物等,常常拿出來和孩子一起討論。



4、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

獨立思考很關鍵,有的孩子遇到疑難問題,總希望家長給他答案,甚至有時候孩子還在思考中時,家長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訴孩子了。孩子總依賴家長的答案,而不會自己去尋找答案,便不可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應先告訴孩子尋找解答的方法,啟發孩子應該怎樣去想、去分析,去查找資料等。當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時,他會充滿成就感,思維能力提高的同時,還產生新的動力。

5、鍛煉兒童的思考力

在家庭生活中,鍛煉兒童思考力的機會是很多的,家長要善於引導兒童去思考就會獲得豐收。玩玩具、做游戲、猜謎語、養小動物 、養花以及參加家務勞動等等,都可以使和童積極動腦筋去進行分析、比較,判斷、推理等 一系列邏輯思維活動,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㈣ 家長怎樣給學前班的孩子輔導數學

一、讀題三遍,認真理解題目要求

第一遍:看清每一個字。孩子用手指指著題目文字,家長領讀一句,孩子跟著讀一句。太長的句子可以斷開分兩三次讀。

這個過程是孩子們看清每一個字的過程,所以可以較慢或者斷開讀。孩子們經常看著字讀,就會慢慢認識這些字,一段時間以後就可以先讓孩子們自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家長教一下。

第二遍:完整地讀一遍題目要求,說說題意,勾出關鍵字詞。

讀完以後家長不要忙著給孩子解釋題意,而是鍛煉孩子,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要求是什麼意思。

如果發現孩子沒有理解正確或者理解不全面,再讓孩子讀一遍,盡量讓孩子自己去發現題目給出的要求。

如果孩子經過幾遍讀題還是不能理解正確,家長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進行分析,常用的提問方式有:

①題目要求我們做什麼?(畫圈、連線、塗色、填空、計算……);②要求怎麼做?(把誰圈起來?把什麼樣的連起來?把什麼塗上顏色?……)。

例如:「把同樣高的塗上相同的顏色。」提問:做什麼?(塗色);把誰塗上顏色?(同樣高的);塗什麼顏色?(相同的顏色)。

孩子正確理解題意後讓他選出關鍵字詞勾畫出來,幫助自己加深理解和記憶。上面這道題就可以這樣勾畫:把同樣高的塗上相同的顏色。

第三遍:正確理解之後再讀一遍,加深記憶和理解。然後動筆做題。

二、獨立解決,自己檢查,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1、理解了題意以後,讓孩子自己答題。

2、答完題後,自己對照題目要求進行檢查。

檢查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題檢查方法不一定相同,但是都有一個總的原則就是不能只看答案,而是要再看題目要求,對照題目要求檢查過程、最後才是答案。如果是填空題,最基本的訣竅是讀一讀看是否通順;計算題一定要再算一下……。家長可以根據題目的類型指導孩子相應的檢查方法。


三、三種改錯的方法

孩子自己檢查以後再邀請家長檢查,如果發現錯誤,家長根據錯誤情況教給他改錯的方法。

1、A類:粗心的錯誤。

家長發現錯誤後先不做任何提示,只是提醒他再看題目要求、圖或者文字,然後對過程、答案進行思考。

孩子如果自己發現並改正了,就讓他在這道題的序號下面寫一個A,表示這類錯誤是由於粗心造成的,完全可以自己改正,同時也提醒自己不要再粗心。

2、B類:方法、知識錯誤。

孩子自己不知道為什麼錯,家長可以給他提示。例如:

某題:下面哪一行不一樣,在它後面的括弧里畫「√」。

(1)1、2、3、4、5()

(2)2、4、6、8、10()

(3)5、6、7、8、9()

孩子能夠理解題目要求是選擇不一樣的一行,可是不知道哪一行不一樣。家長可以這樣提示:「第一行的數字在發生什麼變化?每次增加多少?第二行呢?」孩子根據提示去思考,而不是家長直接告訴他答案。總之,能讓孩子去思考的,家長決不代替。

孩子根據提示做出來以後,讓他在這道題的序號下面寫一個B,表示這類問題自己還有一些困難,是自己的薄弱點,需要以後多思考、多練習。

3、C類:無法理解的問題。

有些錯誤家長提示方法以後都不能解決,必須家長講解方法、過程,幫著孩子做出來的,這類問題請在序號下面寫一個C,表示這是孩子的難點,提醒孩子在老師講解類似問題的時候注意聽。

4、這些A、B、C符號的標注,其實就是孩子對自己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找到發生錯誤的根源,同時也幫助孩子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例如:對於A類錯誤,需要仔細讀題,認真檢查;對於錯誤,需要上課時認真聽老師和同學的方法,多思考,多練習。

家長可以針對B、C類錯誤,再設計類似的題讓孩子練一練,力爭能夠在下一次不再成為薄弱點、難點。

這個習慣養成以後,孩子在高段的學習中能夠進行自我管理。高段科目多,內容多,時間緊,復習時有針對性,把書、作業拿出來,重點針對B、C類進行復習鞏固,就可以高效地完成知識的查漏補缺,重點突破,這樣節約時間,輕松愉快。

㈤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針對性數學輔導

  • 一、變輔導為引導

    小學生剛開始漫漫求學路,對於學習還處於一種迷茫的時期,作為家長不能操之過急,對於數學的學習更是比較迷茫,我認為迷茫的主要原因還在於家長的認識問題,有些家長剛一開始一年級就開始找輔導班,其實這是在變相的加壓,對於數學的學習小學生需要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而家長往往忽略了這個認識的過程,對於這個過程進行了拔高,所以我認為應該改變的是我們家長的態度變輔導為引導。

㈥ 怎麼輔導孩子的作業(六年級數學)

鏈接: https://pan..com/s/163TnzhRR6w9G61cznVnr7w

提取碼: uyf4

㈦ 如何輔導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數學

輔導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數學,要對小學一年級數學的教育內容,作一番認真地學習與分析,並要根據小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採用與學校老師大體一致的方法,方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1、擺學具學:

如5的組成,先拿出5個圓片,然後有規律的分擺圓片 ,後2個是前2個交換位置得到的只要記住前2個就可以了,因此,10以內各數的組成與分解的學習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有規律的分擺,有規律的記憶。

2、用游戲記:

在孩子通過擺學具得出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後,可採用一些游戲的方法,讓孩子加深印象,達到熟練的目的。如對手指、對口令、拍手等。這些方法,可在平時走路、睡覺前夕,經常化的練習,使孩子達到脫口而出的目的。

一年級數學的內容及要求

1、1—10各數的認識,寫法和加減法:包括實物圖,數10以內的數,1—5各數的認識和寫法,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0的認識和寫法,加0減0和得數是0的減法,6至10各數的認識和寫法,10以內的加法、連加、連減式題。

2、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包括數11—20各數,十和幾組成十幾,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鍾面整點的認識。

3、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減法。

4、認識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初步認識及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