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井岡山景點圖片在哪裡
擴展閱讀
睡覺圖片卡通圖片 2025-08-12 06:26:11
牙根指的是哪個位置圖片 2025-08-12 06:10:23

井岡山景點圖片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5-08-12 03:39:25

❶ 井岡山在哪裡,那裡有什麼旅遊景點

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澤東同志常住在這棟民房的中廳和右後間。當時紅軍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毛澤東和紅軍戰士一樣,穿單衣,睡稻草,晚上點一根燈芯的油燈,寫下了《井岡山的斗爭》這篇光輝著作。十里杜鵑天然長廊 提到井岡山就不能不說杜鵑花,井岡山有著著名的「十里杜鵑天然長廊」,每到春天,在陡峭的山脊上,盛開的杜鵑花密密匝匝地伸向藍天,映紅了五百里井岡山。 別處的杜鵑是灌木,而井岡山的杜鵑卻是喬木型的,它們每棵都高達十五米以上,干圍一米左右,開出的花朵呈五角形,大的如碗口,小的像紐扣,有的一棵樹上竟開著幾種顏色的花。主峰 主峰景區包括:五指峰、水口、雙馬石和荊竹山。 五指峰,又名井岡山主峰,山峰並列如五指,因而得名。五指峰位距茨坪西南六公里,海拔1586米,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景區內山巒疊峰,溝壑縱橫,飛瀑展鏈,動植物物種特別豐富,是一個有山、有水、有林、有洞、有鳥獸的原始深秀的旅遊景區。 水口在五指峰左側,距茨坪九公里。這里風光極美,尤以曲溪幽谷、碧潭峰巒和杜鵑林為勝。主要景點有水口河谷、金牛戲水、百疊泉、彩虹瀑(飛龍瀑)、鎖龍潭、藏星岩、龍門等。當今,《人民文學》副主編崔道怡,1968年夏遊覽水口景區後,寫詩《井岡風光》贊美水口: 水口別開一片情,劍谷琴溪伴我行。 深山含笑迎遠客,石門壁立鎖飛龍。 藏星崖下接火種,將軍頂上沐雄風。 幽到心頭人慾醉,不忘昔日喊殺聲。筆架山 筆架山景區包括:筆架山、硃砂沖、黃坳三個組成部分。 筆架山位距茨坪西南面三十五公里,海拔1357米。筆架山主要由中峰 (揚眉峰)、西峰(望指峰)、東峰(觀島峰)三大峰組成,一個「山」字形。遠望猶如古代的筆架,故名筆架山。整個筆架山景區也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但筆架山是自然最觀。筆架山雄偉壯麗,蔥蘢峻拔,逶迤奇險,風光秀麗。著名的景點景觀有七大山峰、五大奇觀,還有大小松島等十餘處景點。 硃砂沖哨口位於茨坪南面,海拔635米。是井岡山軍事根據地的五大哨口之一。哨口旁有一洞穴,常有硃砂水溢出。硃砂沖由此而得名。 黃坳,素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南大門而著稱。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朱德及紅軍常在這里開展革命活動。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坐落在當年井岡山軍事根據地中心的茨坪。磚瓦結構、飛檐挑角,整個建築既有秀麗典雅的南方特色,又具古香古色的民族風格。它建成於1959年,是我國第一個地方性革命博物館,1962年朱德同志題寫館名。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一個全面陳列和宣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斗爭歷史的綜合館。館內基本陳列共有七個展室,分為序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恢復、堅持井岡山的斗爭和弘揚井岡山精神等部分。在這里,您可以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物和翔實的歷史資料了解到那段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歷史: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在中國革命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隨後朱德、陳毅和彭德懷等人先後率領隊伍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的部隊勝利會師。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對井岡山根據地的軍事「會剿」和經濟封鎖,取得了井岡山斗爭的勝利。 在井岡山,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開辟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的革命道路。井岡山的斗爭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它不朽的功績也永遠彪炳於中國革命的史冊。如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已成為人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現在正是旅遊好時節,南京金鷹旅行社最近有多項旅遊線路可供選擇,如果你感興趣,你可以來南京金鷹旅行社咨詢一下,你也可以到西祠胡同旅遊南京海外國旅*南京金鷹旅行社版看一下,那裡有詳細的介紹.

❷ 井岡山最值得去的三個景點

井岡山最值得去的三個景點有:黃洋界、杜鵑山(筆架山)和龍潭景區。黃洋界:

黃洋界又名「汪洋界」,位於茨坪北面,有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一句「黃洋界上炮聲隆」、「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更是讓黃洋界家喻戶曉。這里不僅山巒險峻,還有不少舊址和遺跡,常能看到穿著紅軍服的學生排著隊來接受紅色教育。

作為景區,黃洋界不僅包括了大名鼎鼎的黃洋界哨口,南面的百竹園、井岡山造幣廠、大井、荊竹山等也算在景區范疇內。茨坪總站發車的景區觀光車A、B線經停其中大部分景點,因此通常會早上出發乘車至黃洋界,然後隨著行車線路遊玩百竹園(造幣廠)-大井等,時間充裕也可由大井乘荊竹山專線前往荊竹山。

黃洋界山下的遊客服務中心是參觀的第一站,裡面有黃洋界保衛戰的圖片、資料的簡單陳列。二樓可看4D電影《黃洋界保衛戰》,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由服務中心走到山頂的黃洋界哨口大約半小時,走到山頂,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碑牆,上面是「黃洋界」三字。山頂的遺跡其實不多,20分鍾即可瀏覽完畢。出名的是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黃洋界哨口營房舊址,而當年的戰壕已有些看不出模樣,倒是炮台下方的石碑上刻著「黃洋界上炮聲隆」記載著這里曾經炮火連天的歷史,許多遊客在此拍照留念。

杜鵑山:

杜鵑山位於茨坪南面,由中峰揚眉峰、西峰望指峰和東峰觀島峰組成。遠遠望去,山形如筆架,因此又叫作「筆架山」。這里的「十里杜鵑林」為出名,四五月時漫山杜鵑盛開,是井岡山為出彩的自然景觀。茨坪總站(遊客服務中心)有杜鵑山專線直達景區,車程半小時左右,甚是方便。需要注意的是,杜鵑山大門票包含在井岡山景區門票中,但並沒有步道上山,需要乘坐景區索道往返(旺季160元/人,淡季150元/人)。不過,杜鵑山的索道可以說是性價比很高的,單程大約要坐25分鍾,在索道上俯瞰下面層疊的青翠山巒,景色很贊。尤其是杜鵑花開的時候,腳下便是一片花海。

龍潭景區:

龍潭景區坐落在井岡山北面,黃洋界南麓,距茨坪7公里。這是一個以群瀑集聚為顯著特色的景區,素有「五潭十八瀑」之稱。主要游覽景點有:龍潭、金獅面、、小井紅軍醫院、小井紅軍傷病員殉難處等。

「五潭十八瀑」潭潭無俗水,瀑瀑似神女,隨景暢想曲,千姿心中素有「五潭十八瀑」之稱意。

攬雲台,將雲彩懷抱,似蓬萊天台。這里懸岩峭壁,常年雲騰霧繞,稱為攬雲台。往峽谷中觀看,可見「思遠」而字,嶙峋石壁如抓,稱為「龍爪」,古樹奇花綴滿山谷,令人生出奇險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