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高粱種子長在哪裡繪畫圖片
擴展閱讀
可以重復使用的手機圖片 2025-08-09 23:25:47
什麼叫熱保護圖片 2025-08-09 23:23:45

高粱種子長在哪裡繪畫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8-09 20:34:35

Ⅰ 如何綜合自然資源,創設小班情境

一、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大自然是生動的課堂,充滿了知識性和趣味性,孩子們樂於學習,易於接受,是我們容易攝取的豐富的可利用教育資源。春天來了,小河邊綠草茵茵,垂柳青青;果園里百花吐艷,蜂飛蝶舞。我們帶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的懷抱里,聞花香,摸小草,捉蝌蚪、看青蛙,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夏天到了,小河邊鵝鴨成群,水中嬉戲。湖面上荷花朵朵,美麗清香,還有清翠茂密蘆葦,和桅桿上鳴叫的小鳥,都能激發孩子們濃郁的興趣,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撐一隻小船,觀察魚蝦蟲鳥,感悟夏之風韻。秋天是成熟的季節,到處果實累累,豐收在望,我們帶孩子們到果園里,菜園里,農田中,與農民伯伯一起,體驗勞動的艱辛,豐收的喜悅。冬天,我們和孩子們在風雪中,堆雪人、打雪仗,接受風雪的洗禮,鍛煉堅強的意志……
大自然的美景陶冶了孩子們的心,增長了他們的知識,孩子們唱歌、跳舞、游戲,他們歡樂無比;觀察、探秘、採集,用花、草編花籃、草帽,小巧玲瓏;用泥巴、瓜果做個雕塑,栩栩如生;用樹葉、草葉、草秸拼貼圖形,生動有趣。孩子們享受著大自然的韻味,蒲草、蘆葦、玉米皮、花生皮、樹皮、樹葉、高粱桿、野草等材料,在孩子們的手中變化莫測。孩子們思維活躍,去感受、去想像,去創新。
二、妙用自然資源,優化教育環境
《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大自然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等待我們去開發,我們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
首先我們學會甄別,要分得清哪些資源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有促進作用。多年來,我園本著 「貼近生活」「因地制宜」和
「變廢為寶」等原則,在環境的創作過程中滲透了可持續發展的意識,重視孩子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和勤儉節約、團結合作傳統美德的形成。讓環境與孩子們說話是我們追尋的目標之一。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環境創設提供了豐富的源泉。看,從藤上摘下的絲瓜、葫蘆,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地下挖出的土豆、大蒜頭……我們把它們一串一串地掛起來,配以綠色的枝葉,一幅秋意濃濃的秋收圖就盡現眼底。孩子們用從鄉下採摘的竹子、柑桔、蘆葦、柚子和收集的竹簸箕、筲箕、竹篩子、種子、花生等裝扮走廊、活動室。瞧!各班的裝飾各具特色:有用竹簸箕、筲箕、竹篩子繪制的創意畫、利用各種種子粘貼的種子粘貼畫,利用柑桔串成的吊簾,利用葫蘆繪制的表情娃娃、利用竹子做的風鈴、利用竹扇製作的彩繪品等用來裝飾走廊、活動室。就連小小的稻草在孩子們的手中,一會兒變成一隻美麗的孔雀,一會兒又變成一隻可愛的小狗,一會兒又變成小人,一會兒又變成了一條騰雲駕霧的飛龍……只要你走進我們的幼兒園,你就能充分的感受到利用農村自然資源製作的物件掛滿了幼兒園的每個角落。孩子們在活動中進一步地親近大自然,從認識農作物的外形,到介紹的文字,無處不體現農村的特色。從中孩子們懂得了水、陽光、空氣在植物生長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還引導孩子們將大蒜分別種在土裡、沙子里、小石子里比一比,看一看,大蒜在哪種材料上會先發芽,又會在何種物體上長的高又壯,並引導孩子們設計測量標尺及時觀察、及時記錄觀察的結果。由此,孩子們的觀察力,語言表達力,以及對數的認識能力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而其中蘊涵的教育意義與教育價值則更加久遠。
除了利用自然資源裝飾空中、牆壁外,我們還利用自然資源豐富班級區角活動。在種養殖角,利用廢舊的飲料瓶種上豌豆、蠶豆、花生讓孩子們觀察他們發芽的過程;種上大蒜、蔥、青菜、蘿卜、花草等讓他們感知植物成長、開花、結果的過程;在竹籠子里養小兔子,在陶盆里養蝌蚪、小魚、螃蟹,讓小朋友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等等。喜歡親近大自然是小朋友們的天性,每天早上自由游戲活動時,班上的小朋友都會去看看小兔子、小魚是怎樣吃東西的,看看他們種的種子有沒有發芽,看看花樹是不是開花了,每天都興趣盎然。在操作區,我們給孩子提供花生、蠶豆、蘆葦桿、小石子、果核等讓幼兒練習數數、分類、排序,幼兒樂在其中。利用玉米、花生、黑豆、黃豆等顏色大小不一的種子和石子、果核、松球等進行大小、顏色、屬性分類,用稻草、麥稈進行自然測量……幼兒在游戲操作過程中,既能通過觀察、分析、比較逐漸對數學方面有所了解,同時又發展了幼兒思維的准確性、敏捷性、創造性。在美工區,我們提供土豆、紅薯、蘿卜、柚子、橘子等蔬菜、水果,幼兒可以製作蔬菜水果娃娃;提供玉米殼、小麥桿、花生殼、狗尾草、樹葉、種子等幼兒可以用來製作粘貼畫;提供稻草、麥稈、棕櫚樹葉等幼兒可以用來編織;提供竹片、木板、大石頭等幼兒可以用來繪畫;提供泥土供幼兒隨意柔捏,製作泥塑品……這些材料在農村都隨手拈來,可以不斷的在區角中補充,同時幼兒在這些操作中不僅鍛煉了剪、團、粘、貼、撕、畫等技能,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在建築區,我們提供了大木樁、大木塊、沙土供他們搭建主體;提供竹筒、小石頭、蔬菜、樹枝等供幼兒裝飾他們的主體建築;提供稻草、絲茅草、狗尾巴草、種子、玉米殼、玉米骨等供幼兒編制動物、人等。每天在建築區你都會聽到小朋友們的「我們的動物園搭好了」、「老師,你來我們家做客吧」、「歡迎大家來超市買東西」等不同的吆喝聲,小朋們玩得可高興了。在這里,他們不僅找到了「建築」的樂趣,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豐富的鄉土資源蘊藏著許多智慧和活力,在活動中幼兒猶如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不斷地飛翔,身心達到了愉悅和諧發展。
三、關注自然資源,構建園本特色
構建園本化特色課程的實施貫穿於幼兒的一日活動,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我發現農村的自然資源也能多渠道地運用到幼兒一日活動中來。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暗藏著許多有效整合和利用農村自然資源的契機。從豐富的自然資源中,採集挖掘適合幼兒學習、探索的教育內容,是一條可取的有效途徑。
大自然蘊含著無窮的科學教育素材,它具有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農村特有的優勢,帶幼兒到大自然中去認識、探索,獲得科學知識。比如春天和孩子一起去田野里捉蝴蝶,去草地上捉西瓜蟲……。這些僅憑幾張圖片很難介紹明白的知識,我們可以在實地觀察中去發現蝴蝶的特徵、西瓜蟲的長相等,從抽象到具體,加深幼兒的直接經驗,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增強幼兒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農忙時節帶領孩子去田邊地頭給農民伯伯送涼開水和毛巾,既培養了孩子對他人、社會親近的態度,體驗幫助人的快樂,又讓孩子了解了勞動的辛苦和偉大,同時還知道原來我們吃的糧食是這樣被人們培植出來的。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中有意識地引導他們進一步了解自然,鼓勵他們自己去動手做一做,喚起孩子對勞動的熱愛;再從手工勞動的辛苦來引發幼兒對創造勞動機械的願望,介紹一些科學家的故事或高科技集約化的勞動場景給幼兒,開闊孩子的眼界,培養孩子對科學的嚮往。同時農村幼兒園有更多的機會與空間來讓幼兒搞一些科學觀察與實驗,早春時節我們在附近的小池塘里觀察青蛙那又黑有粘的卵是怎樣慢慢變成蝌蚪的,蝌蚪又是怎樣變成小青蛙的,由此幼兒學會了堅持長時間的、細致地觀察,並在觀察中學會記錄。我覺得這樣的觀察其實很有意義,師生共同在探究中成長,提高了科學素養。
在農村幼兒可以接觸到更多自然界的事物,有些是他們所熟悉的,有些是他們感到好奇的,那麼我們就拿這些事物來構建自己的語言課程。選擇幼兒熟悉的話題來進行講述活動,比如「我家的小動物」,這樣的話題孩子們講一百遍都不會有重復的內容!「說說我的新發現」的話題也會讓幼兒有極大的談話、交流慾望,這不僅發展了他們的表達能力,更間接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還有常玩的「木頭人」聽說游戲,孩子們在場地上擺出各種姿勢,有的抱著小樹,有的靠著牆壁,還有的背對太陽看自己的影子……在自然環境中游戲使孩子們的活動熱情很高,更在活動中時時有新的發現;同時我們還特意經常用優美詞句來向幼兒描述所看到的自然風景,使幼兒在真實的環境中對文學語言進行情境欣賞、體驗,從而激發了他們對文學語言的學習興趣,獲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大自然是人類的藝術之源,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冰雪雲霧、花鳥蟲魚都有著獨特的美」,在農村幼兒園只要你做一個有心的教師,就會發現許多取之不盡的美工材料,如野花、野草、樹葉、稻麥草、種子等。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收集運用這些材料進行加工拼貼,就能創造出一幅一幅美麗的美工作品來。如:在各種野花競相開放的春天,把幼兒帶到幼兒園周邊的田野中、馬路旁,採摘野花野草,回來經過擦洗、壓平、修剪、拼貼後一幅一幅的"花草名信片"就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了。讓幼兒准備各種不同種類的種子如菜子、豆類、瓜果的種子,巧妙的運用不同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少的不同,粘貼到在卡紙上畫出的各種物體的輪廓上,這樣一幅一幅的種子貼畫就做出來了。用馬蓮編草繩、蛇,扎小人、動物等。看著這些運用農村常見的自然材料創造出來的作品,你會情不自禁的為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想像力、創造力、表現力而感到驚嘆!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鄉土資源,豐富了教育內容,是對傳統課程的有效補充,對促進孩子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在構建園本化課程實施過程中,因沒有現成東西,教師們就認真學習並進行大量的收集、整理和創編等,教師的觀念得到了更新,也更好地發揮了教師內在的潛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使用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不斷提高。
雖然我園地處農村,但是我們周圍有「自然資源」這個天然的教育資源寶庫,通過實踐,我們用良好的自然環境開闊了幼兒的眼界,增長了幼兒的知識,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培養了他們健康向上的美好情感和勇於探索的品德。願我們幼教工作者攜起手來,共同探討,去發掘民間珍寶,相信不久的將來,自然資源一定會在幼兒教育中大放異彩!

Ⅱ 一幅畫,畫的是秋天柿子豐收孩子採摘,求一個有蘊含的名字

摘柿子 秋天的守望

Ⅲ 秋天的景色怎麼寫

描寫秋天美景的句子
秋天,楊樹葉子黃了,掛在樹上,好像一朵朵黃色的小花;飄落在空中,像一隻只黃色的蝴蝶;落在樹旁的小河裡,彷彿是金色的小船。
秋天,葉子一片片落下,帶著一絲絲的遺憾,投向大地母親的懷抱.她們跳躍著,旋轉著,輕舞飛揚著,翩然落下。
秋天,在一場緊張的收割之後,轉眼間一切都褪了顏色,一望無垠的土地蒼黃地裸露著。
秋天帶著落葉的聲音來了,早晨像露珠一樣新鮮。天空發出柔 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使人想聽見一陣高飛的雲雀的歌唱,正 如望著碧海想著見一片白帆。夕陽是時間的翅膀,當它飛遁時有 一剎那極其絢爛的展開。於是薄暮。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麼羞澀,夏那麼坦露,冬那麼內向 。
秋天來了,天高雲淡,蔚藍的天空中,大雁成群結隊地飛往南方,它們有時排著「一」字形,有時排著「人」字形。
秋天是莊稼成熟的季節,也是農民伯伯最喜愛的季節。高粱漲紅了臉,苞米咧開了嘴,黃澄澄的玉米粒,象一顆顆金豆子,穀子笑彎了腰,正向我們鞠躬,大豆被風吹得樂出了聲。
秋也許就藏在金燦燦的稻穗上,也許藏在火通通的柿子里,也許藏在綠油油菜地間。
秋夜,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清冷的月 光灑下大地,是那麼幽黯,銀河的繁星卻越發燦爛起來。茂密無 邊的高粱、玉米、穀子地里,此唱彼應地響著秋蟲的唧令聲,蟈蟈也偶然加上幾聲伴奏,吹地翁像斷斷續續吹著寒茄。柳樹在路 邊靜靜地垂著枝條,蔭影罩著蜿蜒的野草叢叢的小路。
深秋的天空里,團團白雲像彈好的羊毛,慢慢地飄浮著。
雖說入秋已久,但今年盛夏酷暑那整天泡在臭汗中的滋味,那隨手一摸,一手滾燙的感覺卻刻骨銘心,似乎盛夏的餘威還遲遲不退卻。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無際的平靜的碧海;強烈的白光在空 中跳動著,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腳下片片的高粱時時搖曳著 豐滿的穗頭,好似波動著的紅水;而衰黃了的葉片卻給田野著上 了凋敝的顏色。
蔚藍色的天空.在深秋時節,一塵不染,晶瑩透明。朵朵霞雲 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魚鱗的微波,碧綠的江水,增添了浮雲 的彩色,分外絢麗。
在秋天裡,大部分花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花瓣已經落下,而各種各樣的菊花卻在爭奇斗艷,裝點了城市,美化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