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掉頭發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見義勇為一元捐圖片素材 2025-08-06 23:45:25
溫柔的小女人圖片 2025-08-06 23:45:20
蘋果手機屏保圖片可愛 2025-08-06 23:41:03

掉頭發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8-06 17:12:27

Ⅰ 大學生禿頂怎麼辦

大學生禿頂建議先去醫院皮膚科檢查。

禿頂和脫發基本上屬於一種概念。脫發的原因有很多種,建議先去醫院皮膚科檢查原因。

禿頂的原因有很多,雄激素刺激可能會導致頭頂上頭發比較少。由於精神壓力太大,導致頭發脫落增多,受到異常內分泌激素的影響導致脫發,營養不良也可能導致脫發,先天性和季節性等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如果不是伴有特別疾病,可以通過注意休息、少吃油膩刺激性東西來適當調整,但效果不確定,因為發量和發質跟個人體質和遺傳背景有關。

Ⅱ 怎樣頭發不掉發

應該這樣洗頭:
洗頭發不掉發需要選擇溫開水,並且要控制好水溫,在洗澡的時候可以先讓頭發蒸幾分鍾,然後使用洗頭膏以及護發素起到護發作用。平時在生活中避免頻繁燙頭發以及染頭發,頭發脫落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則需要通過毛囊移植手術治療,選擇去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Ⅲ 張純如是美國華裔女作家、歷史學家,她到底是怎麼死的

去世原因

殘酷史實與騷擾報復致使張純如精神崩潰

張純如所從事的事業在美國,在西方世界,都是一項孤獨者的工作。她接觸到的是血淋淋的史實,在《南京大屠殺》一書的寫作過程中,張純如經常氣得發抖、失眠噩夢、體重減輕、頭發掉落。

她面對的是盡顯人性惡劣、殘忍血腥的歷史,南京大屠殺是一部酷刑網路全書,這些她都要具體面對,還要敘述出來:砍頭、活焚、活埋、在糞池中溺淹、挖心、分屍……書成後,她又得面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

她不斷接到威脅信件和電話,這使得她不斷變換電話號碼,不敢隨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她曾經對朋友說,這些年來她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

由於她又開始准備寫美國二戰被俘軍人在菲律賓受日軍虐待的歷史,接觸到的殘酷史實又一次觸發她的病痛,引發了她的憂郁病症,而且張純如還患有偏頭痛,這是憂鬱症的表徵,巨大的病痛揪割著她,她的憂鬱症不斷加深。

2003年7月張純如在為她的第四本書進行研究旅行時,曾因精神崩潰而住進醫院。張純如的先生道格拉斯(BrettDouglas)於2004年11月9日清晨5時30分向警方報案稱張純如已失蹤。道格拉斯對警方說,他最後一次見到妻子是在當天凌晨2時。張純如在給家人的遺言中說,希望他們記住她患病以前的樣子:全心投入生活,獻身她的事業、寫作和家庭。

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這個曾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呼號的女子,將自己的白色轎車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後掏出手槍,結束了自己年僅36歲的生命。

(3)掉頭發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1997年,張純如女士撰寫的《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在紐約出版,該書出版之後在紐約和西方地區引起了非常強烈的反響。

兩年前的1995年,年僅27歲的張純如,勇敢地選擇直面那場被遺忘的二戰浩劫,親身走訪調查,以泣血之筆撰寫出《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為西方世界打開了一扇塵封60年的記憶之門。

一直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呼號的張純如,因此遭受了難以想像的威脅和壓力。36歲那年,年輕的生命之花早早凋零。

在張純如生前的采訪錄像中,她說起了撰寫這本書的緣起。「當我還是一個在中西部大學城長大的小女孩時,我的父母第一次告訴我南京大屠殺的事情。我的父母是科學教授,他們也總是告訴我,對他們來說,在戰時的中國成長是什麼樣的生活。」

張純如的祖父母在大屠殺爆發前的一個月離開了南京,她的家庭關於1937年南京的記憶激勵著張純如去揭開隱藏在悲劇背後的事實真相。

1994年12月10日,也就是南京大屠殺57周年的時候,美國加州庫比蒂諾市社區服務活動中心舉辦了一個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圖片展,這個圖片展觸發了張純如的行動。在1995年7月23日,張純如前往南京,尋找大屠殺中的倖存者。

寫作的過程是痛苦的。張純如母親張盈盈女士說:「她在檔案館搜集到了很多很多的資料,那個資料就是一層一層的案件,就是每個受害者的報告。

比如說某日某天這個人被強奸,有很多很多件,她就一直看一直看,一個案件一個案件看。她看到後來她跟我講,她說都麻木了。我就說那你還要寫嗎?這么痛苦。她說我跟她們這些人比起來,我算什麼?」

張純如在耶魯大學發現了傳教士們的信件和日記,包括明妮·魏特琳、喬治·費奇和羅伯特·威爾遜。她也看到了約翰·馬吉牧師的電影膠片,後來,約翰·拉貝的孫女還把拉貝的日記復印件給了她。

「她從早到晚地工作,我還記得她采訪受害者的事情,那讓她很傷感」,張純如的丈夫布瑞特·道格拉斯回憶說。當張純如接觸到這些痛苦的時候,她發自肺腑的感覺到那種痛。當她在寫作的時候,憤怒和痛苦交加。她將與受害者交流的痛苦化為自己的痛苦。這本書的整個寫作過程,在很多方面都是一個無比痛苦的經歷。

著作出版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響

終於,張純如撰寫的《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於1997年南京大屠殺發生60周年之際在美國出版。她著寫的這本書曾經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數月之久,這部書為西方社會了解南京大屠殺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不僅更多的美國人了解這段歷史,現在,越來越多的亞洲人也通過這本書了解那段歷史。

該書的編輯蘇珊·納比勒說:「這本書最初的讀者都是華人,實際上是華人婦女。」後來影響到日本,有的日本小孩會走到張純如面前說:「我是日本人,但是我想知道真相,在我的國家我們無法找到真相。"

在威脅和恐嚇中持續發聲

張純如的書是全面記錄侵華日軍對南京所犯暴行的著作,並且它使日本右翼分子陷入瘋狂。她接到過來自日本右翼分子的恐嚇電話。但威脅沒有阻止張純如發聲,她和日本駐美國大使一起出現在一個廣播電視節目上。

怒斥日本方面拒不道歉的態度:「我並沒有聽到『道歉』的字眼,如果他真心地說『我個人為日本軍隊二戰期間的行為感到抱歉』,我會考慮這是道歉,但是又一次,我們聽到了『後悔』、『遺憾』、『發生了不幸的事』這些詞。

張純如在生前的采訪中談到,「我不想讓這段歷史從此消失,我不想讓那麼多人的生命從此灰飛煙滅,所以我寫了這本書。真正困擾我的是日本的某些有權勢的勢力,他們想讓這段歷史消失,我認為這是對受害者的侮辱,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阻止種族屠殺的發生,同時也不應該讓它被遺忘。」

最終,張純如因為抑鬱、過度勞累和身體上的疲勞而精神崩潰。在2004年的11月9日,於美國加州自己的車中開槍自殺,年僅36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