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確量腿長的方式是怎樣的求圖解。
1、腕線過襠:腕線過襠是最容易測的,只要站直手臂自然下垂,看你的手腕線是否超過襠部位置,因為一般腿長的人,手臂也更長,所以手腕線就會超過襠部位置。比如腿非常長的維密天使們,在雙手不靠近大腿的情況下,基本都是腕線過襠,日常大眾腕線過虎口,身材比例算是不錯了。
一般人的上下身比例在10-12cm左右,如果你的比例超過14cm。那恭喜,你能勝任模特這個職業。
B. 量體裁衣的簡單竅門
凈體尺寸是指人體穿著盡量薄的衣服時,不考慮活動量加放,測量的最接近實際尺寸的數據。在測量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測量圍度尺寸時,要讓被測者站在側面,皮尺平行於地面,不要拉得太緊或太松,皮尺下墊進一指頭,以能夠輕輕轉動皮尺為宜。
2. 冬季測量時要注意不要穿得太厚,以免影響成衣的尺寸。
3. 被測量者應穿著單衣,並在腰部系一根繩子,作為腰圍線的固定位置。
4. 測量時,被測量者不要彎曲身體,保持自然姿態,呼吸正常(胸圍的尺寸在一呼一吸之間相差約2cm)。
5. 測量胸圍B時,在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女士的抹胸類時裝禮服還需要測量上胸圍和下胸圍一周的尺寸。
6. 測量腰圍W時,在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
7. 測量臀圍H時,在人體臀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
8. 測量前胸寬時,要從前胸橫量左右皺襞之間的距離,不要與胸圍尺寸混淆。
9. 測量後背寬時,要站在被測量者的身後,測量背部左右皺襞之間的距離,與前胸寬相呼應。
10. 測量胸高時,女性需要穿著胸罩,從肩頸點向下量至乳點的位置。
11. 測量前腰節高(腰長)時,這個尺寸決定了收腰位置的高低,從肩頸點向下通過胸高點(乳點)量至腰的最細處所得的尺寸。
12. 測量背長時,從第七頸椎點垂直向下量至腰圍最細處,這個尺寸與腰長的差值即是基礎省道的大小,關聯著服裝的稱身合體與平衡。
13. 測量前衣長L時,由肩頸點通過胸部最高點(乳點)往下量至所需長度。測量後衣長L時,由第七頸椎點垂直向下量至所需長度。
14. 測量胸距時,兩乳點(BP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稱為胸距。
15. 測量頸圍時,在做領面緊貼脖子的立領或高領款式時,這個尺寸是很重要的,在脖子的中部圍量一周的尺寸。脖根圍度在脖子根部圍量一周的尺寸。
16. 測量下擺大時,下擺位置圍量一周所得的尺寸稱為下擺大。
17. 測量肩寬S時,站在被測量的人體後側,從左肩點量至右肩點(過第七頸椎),所量尺寸稱為全肩寬。注意:男士測量肩寬要量滿,女士測量肩寬要量淺。
18. 測量袖長時,從肩點沿胳膊量至所需要的長度,測量時要求客戶手臂自然下垂。
19. 測量手腕尺寸時,用皮尺在手腕處圍量一周的尺寸,作為袖口大小的依據。
20. 測量腋圍時,作為繪制袖窿部位的參考尺寸,自肩端點環繞手臂根部圍量一周。
21. 測量肘圍時,裁製窄袖時更應測量肘圍,手臂彎曲狀態下,在肘關節處圍量一周。
22. 測量掌圍時,裁製窄袖口時應測量,合並五指,在拇指根部圍量一周。
23. 測量頭圍時,裁製套頭衫時應測量,自額頭經耳上,圍量頭部一周。
24. 測量褲長時,在被測量者的一側,順著褲縫線的位置,從褲腰向下量至所需要的長度就是褲長。
25. 測量通襠(褲襠長)時,這個尺寸是襠部是否合體舒服的最重要的因素,把皮尺從被測量者的褲襠下穿過,測量前後腰節之間的弧線長度。
26. 測量大腿圍時,在大腿根部用皮尺圍量一周的尺寸。
27. 測量橫檔(上襠/股上)時,被測量者端坐在硬椅上,量取體側腰圍線至座椅面之間的距離。
28. 測量腳跟圍時,作為窄腳褲的參考尺寸,自腳背最高處至腳後跟圍量一周。
29. 測量成衣襯衫領的尺寸時,對於商業服裝設計師而言,需要詳細給出各個部位的尺寸、放鬆量的大小、分割線的位置等。
30. 對於高腰低腰的連衣裙,需要給出腰節線的位置。西服領的款式還需要給出駁頭的寬度、領子的深度、領寬、串口線的高低等。棉衣要給出各個部位的棉的克重、兜蓋的寬度、兜的長寬、位置、褶量的大小等具體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