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獨字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歪嘴是哪裡的圖片 2025-07-22 06:02:51

獨字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7-22 02:05:09

A. 《獨坐敬亭山》原文及翻譯賞析

《獨坐敬亭山》原文: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翻譯:

山中群鳥一隻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一片白雲也悠然飄走。
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詩表面是寫獨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詩人以奇特的想像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這首五絕的前兩句是說,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前兩句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的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彷彿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游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作了鋪墊。

這兩句的意象以「眾星拱月」式並置,前句中心詞「鳥」是中心意象,加上「飛」字形成一個復合意象,強化動態表現意義。「眾鳥」原可以讓讀者聯想到山中閑靜寧謐的場景,群鳥兒在空山中婉轉鳴啼,有一種格外的逸趣,而眼前,眾鳥高飛,離人越來越遠,「高」字起到一個拓展空間的作用,抬頭仰望,空闊的藍天上,鳥兒在遠走高飛,直至看不見。一個「盡」字,增強了此句的表現力度,表現出李白此時的萬般惆悵。後句「雲」為中心詞,與「去」復合,默默的雲也在漸漸飄走。而雲並非滿天白雲,原本就只是「孤雲」無伴,偏偏還悠閑地慢慢地飄離。詩人以「閑」寫出了孤雲的狀態,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雲離去的狀態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盡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麼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對詩人來說不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眾鳥」、「孤雲」這種動的意象與「敬亭山」這種靜的意象相反並置,時間和空間的維度里僅僅出現了量的變化,而心理的維度卻產生著質的變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壓抑的士大夫往往對「逝去」,對「消散」有著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暫,宇宙永恆,常常是他們不遇時發出的慨嘆。詩人引恆久的山為知己,可能是「長安不得見」後,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方式了。就算長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隨「眾鳥高飛」而去。

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並非敬亭山無物可寫,因為敬亭山「東臨宛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從詩中來看,無從知曉詩人相對於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藉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里,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一情語,然而,由於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說,是「情中景,景中情」。


注釋: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2.盡:沒有了。

3.孤雲:陶淵明《詠貧士詩》中有「孤雲獨無依」的句子。

4.獨去閑:獨去,獨自去。

5.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雲彩飄來飄去。

6.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

7.厭:滿足。


創作背景:

詹鍈《李白詩文系年》系此詩於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並認為與《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為前後之作。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這首詩寫於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詩稿中並沒有註明,而認為這首詩寫於天寶十二載只是後人推測所得出的結論。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B. 有沒有黑色背景只有 孤獨 兩個字的圖片

黑色背景孤獨文字圖片:

C. 網頁的字都擠到一起 沒有背景 白花花的, 圖片就像單獨貼在那裡一樣 怎麼辦 Q:471257526 會的幫忙好不

如果你下載的有360安全衛士的話

打開「360安全衛士」- 最上面一排「系統修復」- 「電腦門診」-「上網異常」中有「網頁沒有背景色」-「立即修復」
一般情況下就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