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揪痧是怎麼揪的怎麼揪痧才能減輕痛
這是幾年前的事了,現在進了痧站又讓我想了起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記得是幾年前的夏天,我們還在惠州,天氣特別的熱。我老公上中班,他上班沒啥事做就在空調房裡面睡著了,後來給冷醒了。
第二天他就說他不舒服,然後就到隔壁葯店裡面配了兩天的葯吃,沒想到葯吃完了都沒啥作用。我那幾天又天天上晚班,回家就睡覺也就沒怎麼過問他。那天早上我下班回去他就跟我說他還是不舒服,身上出汗,像流水一樣,吹電風扇又感覺冷。我就叫他自己去打吊針,我繼續睡覺。可是打了吊針還是不見好,誒!我就有點奇怪了,怎麼吃葯,打針都沒有效果,這是怎麼回事啊!
剛好那天吃晚飯的時候我婆婆給我們打電話來,於是我就順便問了我婆婆我老公這樣要怎麼辦?我婆婆馬上就說:「你給他揪痧」我說:「能行嗎?」我婆婆又說:「可以的,你給他揪,揪了就會好。」雖然我會揪痧,但是我跟我老公結婚這么多年我還從來就沒給他揪過,因為我們不是一個地方的,相隔很遠。所以有很多風俗習慣也不一樣。他們那裡除了中暑會揪前脖一條,然後眉心一條痧,其他的都不揪。也很少看到有人揪痧。
於是接完電話我就問他:「你媽說給你揪痧呢!你要不要揪哇?」可能也是這幾天搞得他夠嗆,他說:「揪就揪了,死馬當活馬醫。」然後他就像受刑一樣坐在凳子上等我揪,因為他是第一次揪痧,我看到他那樣笑死我了。我說:「沒那麼嚴重,放輕松一點,你以為是受刑啦!」他說:「不是受刑是幹嘛?」我跟他說:「不會很痛的,自然一點,不要太緊張了哈。」
我就打了一碗水來放在旁邊,我的食指和中指點了一點水就開始給他揪,先揪後面的頸椎,那個地方要用很大力揪,他痛得嗷嗷亂叫。我說這個地方不用力哪裡揪得到,我說這條揪好了那些我輕點。揪了十來下就紅了,然後再加了幾下就變紫了。接著再揪左右兩條,這兩條比中間那條好揪一點,也同樣揪成紫色。揪好了後面的就揪脖子左邊的,左右兩邊因為皮薄血管多揪起來比較痛,現在我就減輕了力度,多揪兩下也變成紫色。左邊揪了三條,然後右邊也揪了三條。前面的就不揪了,因為還要上班。我給我老公的第一次揪痧就這樣完成了。你還別說還真有效果,揪完痧他睡了一晚上就感覺好多了。因為平時他不怎麼會生病,也很少吃葯。後來,過幾年冬天他一次感冒(受涼了)我提出給他揪痧他也揪了,看來他也接受了這樣的傳統療法。這點我還是感到很欣慰,因為我也喜歡,只是目前他還不太會操作,我想慢慢的把他給培養出來。不知道我的願望能不能實現。
⑵ 中暑揪痧
俺這邊用的是 揪痧 。 就是把食指和中指並彎做成鉗狀,夾住肉揪。揪前要往要揪的部位抹開水,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土口水。 肚疼揪肚的對應後背還有肚子中間。
頭暈,眉間。
一般中暑要全面的揪的話,背部沿脊椎下來是全部要揪的。還有胸部上面的一個半圈。就是沿鎖骨下側那位置。還有肩膀外側那邊。 脖子的前面(喉結那地方),後面也要。
我之所以跟你說這個是。這個在我們那邊的民間是很常用和很有效果的一種治中暑的方法。甚至中暑到危及生命了,它都會奇跡的使人轉危為安。--那時侯用其他方法甚至都沒什麼用了。
揪的地方若顏色暗紅甚至變紫就說明有中暑了。顏色越深月嚴重。
上面揪的穴位我也是不太清楚的。我只是按照平常我揪痧的經歷說的。
⑶ 中暑揪痧揪哪裡
在大多數情況下中暑出現症狀之後採用揪痧主要還是揪頸部,而且主要還是頭面部的穴位。在這期間應該積極監測各項體征變化,而且還應該積極輸液治療才最關鍵,因為患者大量體液丟失過多,容易出現低鉀血症,患者可以出現電解質紊亂,而且在這期間應該注意監測尿量的變化。
對於輕度中暑的患者,可以採用中醫療法治療,但是對於出現重度脫水的患者,治療方案並不是特別好,而且應該積極到醫院進行處理和治療才最關鍵,同時應該積極糾正電解質紊亂,從而有效緩解症狀,而且應該將患者及時轉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