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1900社會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車床加工卡通圖片 2025-07-20 16:24:52
男人裝趙麗圖片 2025-07-20 16:21:08

1900社會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7-20 12:04:42

1. 中國1898年到1910年間的社會背景快快快急用

中國1898年到1910年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5年甲午戰爭的失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大大加快。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最終使中國完全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隨著資本主義國家經過工業革命後生產力空前的發展,來自當時中國市場的利益已不足以滿足資產階級的需要;同時大量商品的生產需要有足夠的原料與勞動力來維持。這樣一來佔有擁有豐富原料、廣闊市場與廉價勞動力的封建國家成為資產階級的首要目標。



(1)1900社會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具有以下特點:

1、資本帝國主義掌控中國經濟和政治命脈,決定並支配中國。中國封建勢力已經與侵略者勾結一體,是列強壓迫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自然經濟雖遭破壞,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2、中國資本主義雖然產生並有一定發展,但始終軟弱,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體。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中國內部不統一。這與資本帝國主義斗爭和間接控制,與中國地方性農業經濟基礎上的地方割據、中國地域廣大等有關。

2. 這幅畫有高清圖嗎

1952年,俄國油畫大師:弗拉基米爾·謝羅夫 (Vladimir Serov) ,繪制了 1947 年列寧宣布蘇維埃政權的原始版本。 現在的作品是藝術家在隨後的幾年裡用自己的作品製作的為數不多的復製品之一。原畫描繪的是斯大林、捷爾任斯基和斯維爾德洛夫站在列寧身後的論壇上。這幅畫本身被認為非常重要,以至於它被贈送給了毛主席。


在 1956 年之後的繪畫版本中,由於同年***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後個人崇拜的崩潰,謝羅夫被命令不展示斯大林或其他人,而是用工人取而代之。

1947 年列寧宣布蘇維埃政權

3. 老照片:這真的是清朝人們真實的發型和衣著嗎

1880-1890年,富態的母親和她的兩個孩子。不用說,這個家庭非富即貴。


1890-1900年,正在吃包子的男子。小編對他們吃什麼不感興趣,在此請各位注意一個知識點,那就是他們的發型。電視劇中清朝男子的發型往往只剃光了前額,我們從這張照片來看,其實不是那樣,不光剃前額,耳後、脖頸處都要剃光,僅僅留了後腦勺巴掌大區域扎辮子。


1880-1890年,七名女子在照相館內合影。這里又要告訴大家一個知識點,清朝漢族女子纏足之風很盛,但是東南沿海的客家女子是不纏足的,照片中這些人都是天足。她們穿著從明朝流傳下來的高底鞋(登雲履),站起來很能突顯高挑的身材。


1880-1890年,穿襖裙或襖褲的年輕女子。她們的這種服裝,總體上沿襲了明朝女裝的式樣,算是漢服演變過程中的最後形態,喜愛漢服的朋友可以研究研究。清朝男子的服裝,就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漢服了。


1880-1890年,留著長指甲、抽旱煙的老者。明清時期男子留長指甲,不是不講衛生,而是社會地位的體現,說明他經濟條件優越,不用參加體力勞動,不用為生計發愁,說白了是一種“炫富”之舉。明朝小說《後西遊記》中寫道:“尖尖手,長指甲,頭戴飄飄巾,身穿花花衣,自然是個文人。”

v

4. 誰知道清朝末年的背景資料急用

【圖文】清朝末年的中國寫實
http://post..com/f?kz=86961387

中國近代文學對新文學出現的准備:從社會的文化積累來看,首先是清末的思想解放運動的結果。從文學本體演變來看,新文學的產生也是與清末的文學積累密切相關的。一是中國傳統文學就存在著白話文和白話文學。最為重要的是清末出現的白話文運動。譚嗣同、夏曾佑等提出的「詩界革命」;梁啟超等人提倡的「小說界革命」;梁啟超等還竭力推行的「新文體」。小說領域出現了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等官場小說。
從清末到民初的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新文化運動興起於清朝末年。在新文化運動起推波助瀾作用的是《新青年》。
-----------------
外國人看清末的山東與青州
李茂松摘編

為闡明山東省益都衛生學校在清朝末年誕生時的社會背景,編者在校史考證中收錄部分外籍人士在當時對山東和青州的描述,以便了解學校建校之初的社會及周邊環境。
山東是中國北方的沿海省份之一,在地圖上很容易找到,因為他的東部是一個遠遠伸到黃海中的大海角,與滿洲和朝鮮隔海相望。大約有56,000平方英里,接近美國伊利諾洲的面積,差不多是英格蘭和威爾士的面積之和。它的人口估計有3800萬,這對以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來說,人口的密度是相當高了。這里的人民身體強壯,勤勞刻苦,一般說來要比南方沿海省份的中國人身材要高大一些。
歷史上,在山東作為中國兩個偉大聖人的故鄉而聞名遐邇——孔子和他卓越的弟子孟子——他們為後人建立思想規范。山東也因為中國五大名山之一的泰山而著名。這個省還有一個出名之處,不過這是一個令人憂傷的名聲。許多世紀以來,山東一直是狂暴任性的黃河的受害者,這條河經常在千年百代由它沖積而成的平原上泛濫成災,它被恰如其分地稱作「中國的悲哀」。(摘編自美郭查理著、陶飛亞等譯《齊魯大學》)
山東十府的大約地面積(平方英里)和人口數(萬人):
地面積人口數地面積人口數
濟南府9900400青州府10300460
沂州府8700250萊州府5220210
泰安府4244200登州府5700300
曹州府4240240東昌府3400260
武城府4400200兗州府9000380
青州府隸轄十縣:安丘、昌樂、諸城、益都、高原、臨朐、臨淄、樂安、博興、博山、壽光。(摘自〈山東〉)
經濟狀況:本省人民,業農者多,出產以麥、谷、玉蜀、黍、田薯、落花生、麻及各種豆類。果品為大宗,惟不善培植,普通產品,多見佳美。礦產遍藏各地,惟煤鐵最富。工業則注重於生絲、草帽緶、花綱、花邊、棉油、花生油、豆油等類。又夏季運銷南方之果品甚多,沿海漁業亦極盛。
語言:本省通用官話。
郵電:本省轉運雖不便捷,而郵政之設施頗佳,有郵局134處,有郵局代辦所439處。
交通:本省實業及商務之發達希望,惟視將來鐵路如何推廣,路政如何改良也。全境水陸交通以運糧河為主要,黃河上下可行小舟,更有多數小河亦通航路。省內小道極多,北轍南轅,盡通車路,又有數大道行徑省內外。所有運輸各貨,大者為雙輪車,駕以騾馬;小者以牛馬負之,為主要方法;間亦有用單輪車者,後以人推之,前以驢挽之。(摘自中華歸主)
青州府有3萬城市人口,很明顯早在幾個世紀前人口還要多。有一點已清楚地表明兩千年前哲學家孟子(Mencias)與劉皇子(PrinceLoo)就倫理學、政治和宗教信仰在此進行過探討。
青州這個城市,是府制機構所在地。每個省有8-10府,各府管轄幾個縣,約有4-5百萬人口。青州府設有考院,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成千上萬的學子前來參加會試,通過考試從考生中選出成績優異者授予功名,任用政府官員之職位,將走向仕途之路。
青州府就是中國的謝菲爾德。城牆圍起了大片土地如今已荒廢。廟宇和城牆需要維修和加固。皇室的一位皇子曾經居住過的宮殿已盪然無存。滿州城離青州府有一英里之遙,滿州城裡有塔塔爾人軍隊及其家屬約一萬人。(摘自1892年英浸禮會年度報告)
在中國青州府城區,有居民25000到30000人,有四種中國官方語言,有許多小規模的官府,也有權勢很大的達官貴人。有兩個清真寺和五、六千個穆斯林家庭,相當多的從事貿易的團體,大約40個儒家學校老師,除了在城區的普通定居者外,在城東3英里處,還有一個中國的軍營,大約有2000名士兵。青州府的滿人城市在城北2英里處,有一個具有相當社會地位的滿族總督。(摘自1903年英浸禮會年度報告)
醫學工作:記武成獻醫生一次出診——在武成獻夫婦的帶領下,濟南府及其周邊地區的醫學工作已取得持續有效的進展。武成獻博士被邀請去為住在這里的地方行政首腦看病。當時,本國的許多醫生都對這位病人放棄了治療,他的家人也已為他穿好了壽衣,等待死亡的到來。他患的是一種麻痹癱瘓症。在武成獻博士的電刺激療法和精心的照料下,病人很快就恢復健康了。而這種情況在中國人看來簡直就是奇跡,病人對他萬分感激。還專門定做了一塊牌匾,帶領他的家人及鄉親們親自送到了武成獻博士的門診上。這塊匾理所當然地被當作榮譽品懸掛起來,每個來就診的人都能夠看到。這件事情的結果是使本地區的上層官員們對武成獻博士充滿了極大的,前所未有的友善。(摘自1890年英浸禮會年度報告)
阿利克斯.阿姆司特郎從芝罘至孔府的往返游記—來回過青州:
1890年12月23日,……我們到達了青州府。我們沒使什麼勁就找到了Dr.Waston(武成獻)的住所。他在當地非常有名。一路上人們對我們非常友好,我們看得出人們很樂意告訴我們這位外國醫生的住處。
我們看到路兩旁錯落的房屋,屋檐約有3英尺高,屋脊6尺高。但總的看來,房屋破舊,街道骯臟。
到達Dr.Waston(武成獻大夫)的住所時已經是中午了,我們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很快我便有了家的感覺,我待的時間越長這種感覺就越強烈。中式的會客廳里擠滿了病人,有人正在向他們講道。毫無疑問,他們在那兒的工作開展的不錯。不久,武成獻醫生帶我們去拜訪他的朋友,同時我們做出了留在青州過聖誕節的決定。在我將碘酒塗在膝蓋和腳踝上之後,我去看了一下醫生用的手推車,那真是一種有趣的旅行工具。從今天我所看到的一切,我確信他們在這個城市打下了很好的工作基礎。
1890年12月24日。青州府以此瓷器(餐具)聞名全省。很久以前就是一座名城。城市東南面的一大片土地被劃出來作為明王室的領地。距此地不遠的地方是雪殿,有一塊石碑聳立在那兒,此地相傳是孟子講學的地方。緊挨著城牆,東北面有一座寺廟。那是一座古代建築,據說有2000多年了。好不容易才看清這塊文字磨滅殆盡的石碑上的文字,從上面依稀可以看到:到達曲阜後我的老師和我開始講學,這塊石碑並不象陳述的那樣古老,我對此一點兒也不感到驚奇;它立於公元479年。
距青州府北門三里是一座正方形的堅固的滿旅城市。那裡有1600名駐兵,當然也應有1600匹戰馬。但出於東方人的貪婪。那些軍官們留下了相當多的戰馬供自己使用。所以那兒僅有不到600匹。那些人看起來都很強壯,而我所遇到的那些都顯得非常紳士。在城外,他們每天早晨都進行相當高水平的閱兵儀式。我了解到這些年輕人經常練習弓箭。因為他們射那種長箭時,他們會抽取士兵的薪水。當我來這座城市,手推車的新奇令我眼界打開,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種東西,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了。
1890年12月25日。我們去西門的一座寺廟看到佛教中所說的地獄。我們看到的是:被烘考的石人;盆子里被油炸的人;狗在添地上的血。還有各種各樣的魔鬼形象。
……
1891年1月13日,為了順道拜訪青州府的朋友我們很早就離開了。路很不好走,所以我們行進的很慢。大風凜冽,到青州府時,我發現除了麥德哈斯特先生(MrMedhurst)之外所有的人都走了。在他家裡,我美美的洗了個澡,並且享受了一頓豐盛的午餐。然後他陪我們去了東門。武成獻夫人(醫學博士)給了我一些感冒葯。道路崎嶇以致於我的腳都有點跛了,每當我想起這段艱苦的旅程時,都感到後怕。然而,有一件小事我需要特別述說一下:下午5:30分,我們到達了彌河西岸,在那裡我們將乘船過河。船在河的東岸,船夫同馬夫就過河的費用討價還價。船夫一看到我就停止討價駕船徑直向我過來,我給他看了我的地圖,他看起來非常友善,我們和所有的行李很快就被運到東岸。因為他及時過來把我們運送過河,我要求我的老師多給船夫一些錢。但你相信嗎,船主說他們已經被付過錢了,而這正是他們想要的。「為什麼,先生?」我問道,他說:「要不是這位外國老師我早死了,還有這個和那個人。當你來送給我們東西吃時,我們已經好長時間沒有東西吃,都快餓死了。所以,我不能收你的錢。你們已經付過工錢給我們了,多謝。」很多次,我聽說中國人缺乏感恩心,現在我終於明白真相了。當他說這些話時,這個人的臉看起來非常美麗。(摘自《山東》)
青州培真書院博物館:1887年博物館創辦時規模很小,目的是想引起青州參加府考的數千士子的興趣,同時也是為了結交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或途經此地去省城的官員。考慮到官紳士子通常極其仇視一切西方事物,這種做法的意義就非同尋常了。博物館力圖消除他們對西方的誤解,因為誤解是造成他們偏見的根源。
懷恩光先生特別擅長於這類工作,他的博物館成為贏得朋友的有效途徑。博物館的接待室按照中國風格裝飾起來,為的是讓來訪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開始時展品當然非常有限,不過第一年就有5000名參觀者,次年增至2萬人。
在擴大後的葛羅神學院中,博物館也獲得了更多的空間,參觀者上升到每年7萬人。在科舉考試期間,有時一個月,就有2萬名學生來館參觀。博物館經常舉行關於科學和宗教問題的演講,接待室定期進行佈道,參觀者滿懷敬意仔細聆聽。
博物館設計的陳列品不僅向來訪者展示了一個新的世界,而且回答了他們心中最迫切的問題。地球儀和地圖使他們了解了世界和外國地理,模型被用來說明太陽系的概念。一艘蒸汽挖泥船的模型展示了如何能把黃河河床的淤泥挖掉,從而避免可怕的災難性的洪水。一個公墓的模型表明了西方人是如何悼念死者的。有關衛生的圖標和模型很有意義地指出了一些常見傳染病的根源。有關教堂、學校、醫院和救濟院的模型和圖片,展示了基督教如何發展起了這些社會機構。
偶爾,也有參觀者表現的傲慢自大。有這么一個人堅稱根本沒有電這一回事,要是有的話,中國人早就會知道了。博物館的中國助手請他用手握住導線圈的把手,他照辦了,很快就相信了電的存在。
博物館附近設了一個閱覽室,裡面存有西方著作的譯本。當發現許多平裝書消失在讀者寬大的衣袖中後,足智多謀的懷恩光把書固定在一個托盤上,圖書館員彬彬有禮地遞給讀者,但托盤太大了再也不能被塞進衣袖裡了。
1904年這個博物館遷往省會濟南,規模進一步擴大,改稱濟南廣智院。後來成為山東基督教大學的社會部。(摘編自美郭查理著、陶飛亞等譯《齊魯大學》)
青州廣德書院是英傳教士庫壽齡夫婦1884年在青州建立的一所學校。建有實驗室,教學設備齊全,有發電機兩台,教室安有電燈,1887年發展成為一所大、中、小學教育兼施的綜合學校。1897年他在西皇城街建立起崇道書院,這是一所專門招收貴族女子接受教育的女子寄宿學校。庫壽齡夫婦目標遠大,學校紀律嚴格,創辦了一流的學校。正是這所學校後來與登州學院一起組成了齊魯大學的文理學院。他利用業余時間完成一部著作《中國網路全書》,1917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後翻譯成多種語種版本,後人不斷修訂再版完善,至今還在不斷出版的一部巨著。庫壽齡博士1922年去世,當時書的第二版尚未出來。庫壽齡博士從1892年至1904年在青州醫學堂任教化學課程。庫壽齡和方偉廉從1904年至1908年通過向古董商購買來收集甲骨文。1909年蘇格蘭皇家博物館從庫壽齡處獲得760片甲骨,1911年英國博物館從他那裡獲得485片甲骨。方偉廉認識到這些古代的甲骨文對理解中國文字的進化史是極其重要的。1909年卡內基博物館從方偉廉處購買了438片甲骨,1913年支加哥費爾德自然博物館從他那裡得到4片甲骨。
庫壽齡是山東石器時代遺物最早的發現者之一,也是最早收藏石器時代器具的人之一。他還收集了化石和一種直接脫殼的鸚鵡螺目動物,《中國地質評論》把這種動物命名為「庫壽齡」以資紀念。他還出版了一部關於中國動物的著作。(摘編自美郭查理著、陶飛亞等譯《齊魯大學》)
高級教育:全省教會所設各校程度之高於中學者惟一校,即齊魯大學。此大學系由一八六四年創辦之蓬萊文會館,及益都之諸所書院(英浸禮會者)胚胎而來。當一九零四年文會館與益都廣德書院高級各班並於濰縣而成廣文大學。一九一七年,該大學益都、濰縣各科如普通理化,神學,醫葯,師范,及其他附屬各科等,均集中於歷城乃改稱為齊魯大學。(摘自中華歸主)